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小闲人-第10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禧沉吟片刻,道:“那你又是怎么说的?”
  元哲道:“孙儿当然谨遵大爷爷的吩咐,表示我们元家希望能够息事宁人,不愿给朝廷制造麻烦。”
  元禧点点头道:“如此便行了。”
  ……
  张文灌他们是万万没有想到,他们认为的无理取闹,无稽之谈,竟然在朝中和民间都引起极大的反响,哪怕是在朝中,都有不少人是站在元家那边的,当然,他们也不会说为了钱去,他们都是说,关中集团那是朝廷支持的,等于是咱们大唐的货船,大唐的货船被人打劫了,这可是奇耻大辱呀,咱们不能不管。
  而山东士族,都不评论此事,他们不评论那就是支持,这要是以往,山东士族肯定会站出来反对的,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啊!
  这都是因为高句丽一战,令山东士族深受其益,整个山东地区都因此变得更加富裕和繁荣。在打仗的过程中,他们就狠狠赚了一笔,如今乐浪州的谋、铁不断的运往中原,都需要经过山东地区,这人来人往的,是能够产生许多商机,再加上船队多半都是出自他们山东集团,这道德跟利益纠葛在一起,令山东士族也是举棋不定,他们心里是很想打,但是又不好意思说得太露骨,索性就不做声,用沉默去支持皇后的主张,也让崔戢刃他们尽量不掺合。
  他们不掺合,那不就是支持么。
  这就是资本主义所带来的思想——贪婪。
  贪婪虽然是贬义的,但是谁也不能否认,贪婪才会使人进步,中原是地大物博,不需要出门,为什么就不能更富于一些呢?
  小农思想当然是吃饱穿暖就行了,但是商人不会这么想,他们都渴望更多的财富,追求更大的市场,商人这个职业就有着扩张基因在里面。
  这舆论是愈演愈烈,甚至于江南那边都派人传信来给朝廷,说江南百姓对于此事都感到非常愤怒,希望朝廷能够为百姓做主。
  当然,这都是韩艺派人去那边宣传此事,不然的话,消息是不可能这么快就传到那边去,这又不是什么政令。
  但是韩艺并没有下什么功夫去忽悠他们,只是将皇后的话给传了过去,立刻就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如今睦州、扬州的商业可是非常发达,资本思想也已经深入人心,他们可不是为了元家出头,元家作为关中贵族,与江左贵族向来就不怎么好,他们都是为了自己,如果朝廷要出兵渡海,那么所有的物资都必须要从江南调配,如今江南的货物是非常充足,水力纺纱机和织布机都已经过去了,因为那边水力资源多,产量是非常大的,朝廷要打的话,江南商人就肯定发财,而且一旦打下来,江南边上就多了那么大的市场,这来往贸易,将会为江南带来大量的财富。
  当初打高句丽,是富了山东,要不是那场危机,江南可是什么好处都占不到,所以他们都想这回也该轮到咱们发财了。
  这南北一直都有矛盾,所以江南百姓觉得朝廷不能偏心。
  在以前这不过是一件小事,但是在如今却引起轩然大波,各个阶级都对此事议论纷纷,而武媚娘的那一番话,那真是赢得商人的心,声望是坐着火箭往上升。
  张文灌他们都傻了,他们原本都不打算再讨论此事,但是现在没有办法,不讨论不行呀。
  武媚娘那边也跟李治在说,这事可不是小事,百姓都非常愤怒,你赶紧出来做主。
  李治也懵了,这点小事都能引起民怨,我的子民怎么变得这么浮躁呢?
  他刚开始都还不相信,还派人去宫外打探,结果还真是如此,于是李治也没有办法,只能出面在两仪殿召开会议,而这一次会议最为特别的一点,就是武媚娘与李治同时出现在两仪殿,并且就坐在李治的身边,虽然以前也有过,但这可是非常正式的会议,这种场合,他们还是没有同时出现过。
  正是:日月当空。


第1916章 自私的女人
  虽然此番召开会议,就是为了元家货船被劫一事,但是表面上,李治当然不能这么说,毕竟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皇帝跟枢要大臣开这么正式的会议,专门讨论这件事,这太没有逼格了,因此在刚开始的时候,李治都是在跟大臣们谈论教育局和工商局的事。
  除了崔戢刃他们说得津津有味,其余人都有一些心不在焉,因为他们都知道今日不是来讨论这事的,而且这事大家也都赞成。
  所以也没有讨论多久,这两个提议就都正式通过,并且如武媚娘所愿,那杨思止成功当上了工商局第一任局长。
  李治又将褒奖了一番枢要大臣,你们考虑面面俱到,朕非常欣慰,但旋即又是一脸纳闷道:“朕最近还听闻一件怪事,说是元家的一艘货船在海外被佛逝国的人劫走,从引起国内很大的反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张文灌立刻道:“回禀陛下,具体情况朝廷还未派人去调查,这只是元家一方所言。”
  李治皱眉道:“不管是不是这样,怎么这点事也引起这么大的议论?”
  张文灌瞟了眼皇后,道:“老臣怀疑是有人从中作梗。”
  不少大臣们开始抹汗了,张文灌也忒刚猛了一点,一上来就给皇后来了一个下马威。
  武媚娘是正愁没有机会发作,没想到张文灌一上来,就跟她待会发飙的借口,当即冷笑一声道:“张侍中又何须遮遮掩掩的,你何不就直接说是我在从中作梗。”
  张文灌乃是一直臣,道:“老臣没有证据,所以不敢乱言,但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韩艺这个罪魁祸首,那是一脸淡定,总算是度过了那个背锅的年代。
  李治看向武媚娘,好奇道:“皇后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武媚娘道:“陛下,臣妾不是与你已经说过,臣妾是支持朝廷出兵为元家讨回公道的,但是臣妾绝没有暗中派人去制造舆论,若是陛下不相信,可派人去民间打探一番,就知道这绝非是臣妾所为。”
  狄仁杰突然道:“陛下,据臣观察,这应该不是皇后故意安排的。”
  张文灌问道:“狄少卿有何凭证?”
  狄仁杰道:“之所以此事在民间引起争论,主要是因为这事已经引发了商人的担忧,因为最近我朝海运渐渐增多,这一船货物可比一车货物要多得多,损失一船货物,可不是每个人商人都能够承受得起,商人对此是很担忧。而商人的担忧,又引发了工人的担忧,因为这商家要是关门,那工人就都会面临失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大家知道元家从那些岛上获得大量的财富,他们也都想从中分一杯羹,但是首先这需要朝廷的支持。”
  李治稍稍点头,他其实是派人打探过的,心里是有数的,他只不过是在明知故问,道:“朕也觉得皇后没有必要在这事上面制造舆论,但是此事已经引起了百姓们的关注,朝廷也不能置若罔闻,其它的暂时先不论,你们觉得这事朝廷应该怎么处理?”
  刘祥道起身道:“回禀陛下,臣以为既然此事引起了百姓的关注,朝廷的确该有所动作,朝廷可先派人去佛逝国调查此事,若是属实的话,就督促佛逝国向元家道歉,并且赔偿损失,还可以借此让佛逝国向我朝进贡,这也是我中原一贯的政策。”
  李治点了点头。
  中原地大物博,那些穷地方,中原王朝一般都看不上,统治者觉得这只会带来麻烦。
  武媚娘立刻道:“我认为这么做的话,只不过是白忙一场,只怕到时还会让佛逝国倒打一耙,得不偿失。”
  李治问道:“此话怎讲?”
  武媚娘道:“陛下,这事情已经过去那么久了,怎么去调查,要是佛逝国不承认,咱们也拿它没有办法,那边海上这么多岛,凭什么一口咬定是佛逝国所为,佛逝国反而还会说元家先动手,朝廷到时如何处理?说不定还得惩罚元家,来息事宁人,可是这样一来,那我们大唐的威严将会荡然无存。”
  李绩点头道:“皇后言之有理啊,这事的确难以调查,不但如此,朝廷派人来往一趟,需要很长的时日,老臣也觉得没有必要。”
  李治问道:“那不知司空对于此事有何看法?”
  李绩沉吟片刻,道:“老臣认为要么就让出海的百姓小心一点,主意安全,要么就……就如皇后所言,出兵征讨。”
  张文灌激动道:“司空,你身为三军统帅,怎能这么说呢?为了这么一点小事,便兴师动众,征兵出海,这出海作战可是很危险,当初进攻高句丽,海上也不过是运输粮草,主力都是往陆路进军的,且不说正义与否,万一稍有不慎,没有取胜,那朝廷到时只会骑虎难下,而且也没法向将士们的家属交代,朝廷总不能说为了元家的一船货物,就搭上了你们丈夫、儿子、父亲的性命吧。”
  李绩忙道:“张侍中勿要激动,老夫只是觉得派人去调查,不会有什么结果的,别无他意。”
  他是想先借此表明军方的立场,你皇帝要打,我们军方也不反对,你要不想打,我们也无所谓,待会争得时候,就别拉我出来了。
  郝处俊也激动道:“就算打胜了,那也非仁义之举,那佛逝国对于我大唐没有半点威胁,两边来往甚少,为了这一船货物,就派大军去消灭人家,令两国百姓生灵涂炭,我中原自古以来,可就没有国家这么做过。”
  武媚娘笑道:“自古以来没有国家这么做过,那是因为自古以来就没有哪个朝代的疆域有我大唐这般辽阔,也没有我大唐这么强大的实力。秦汉之时,就算他们想出海作战,他们也没有那能力,而且他们周边的威胁都没有解决,哪里抽得出身去海外扩张。
  而我大唐周边地区大部分都已经臣服,除吐蕃之外,再无威胁,但若是因此而骄傲自满,这只会令大唐止步不前,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去征服那些岛屿,将他们纳入我大唐的版图之内,若是按照各位所言,那我们是不是应该西北,熊津州,以及那些都护府,归还对方,因为那些地方可都非汉地啊,在此事上面谈仁义,我觉得有些自欺欺人。”
  她的语气是越发强硬,直接就是用上“扩张”这个词。
  刘祥道道:“可那些岛屿不过是化外之地,我们中原地大物博,何必占领那些地方,臣从未听说有哪个富人翻山越岭,跑到一户穷人家去抢东西?”
  “你未见过,我可是见过不少啊!那么多地主翻山越岭,兼并穷人的土地,你难道不知道吗?”
  刘祥道愣了下,是一脸尴尬。
  武媚娘从容淡定道:“那些岛屿对于朝廷而言,可能真算不得什么,但是对于百姓而言呢?你可知道元家在那边获得了多少财富么?当初危机之时,元家就是利用那些岛上种植出来的粮食,将整个长安的货物给一扫而空,至少至少那些岛屿能够我大唐上万百姓从农夫变成地主,并且给我大唐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朝廷不就是希望百姓过得更好么?”
  张文灌道:“皇后之言,真是令老夫感到羞耻,这上天有好生之德,皇后可有想过那些岛上的人们,如果那些地方都被我大唐百姓给占领了,他们怎么办?难道将他们活活饿死吗?你贵为皇后,应该母仪天下,怎能有如此自私自利。”
  李治皱了皱眉,坐在这里,觉得挺尴尬的,武媚娘再怎么说,是他妻子,你当着我的面,这么说皇后,好么?但是是他要讨论的,人家当然要争。
  他还真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以后李义府他们在的时候,哪里需要皇后开口,皇后都是正义的,卑鄙无耻之事,都是李义府他们做,所以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你说得不错,我就是自私自利。”武媚娘笑道。
  张文灌一愣,你这是要破罐子破摔么?
  李治也惊讶的看着武媚娘,你别这么抹黑皇室啊!咱们好歹都是读圣贤书长大的。
  武媚娘突然站起身来,道:“我作为陛下的妻子,为这个国家自私自利一点,又有何妨?”
  这话锋一转,味道完全不同了。
  又听武媚娘说道:“想那秦末之乱,汉末之乱,五胡乱华,多少中原百姓生灵涂炭,多少中原百姓被人奴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你们的仁义道德在哪里?贞观时期,天下大旱之时,多少百姓活活饿死,你们的仁义道德能够救活他们吗?还是说,你们只知道欺负我中原百姓,对于他国就彬彬有礼?”
  张文灌气得嘴皮子都哆嗦起来,“你——你这是血口喷人,若有外敌来犯,老臣愿为国战死。”
  武媚娘微微笑道:“那我就不知道你为何要反对此事?难道我支持出兵,是为我自己么?元家这事,与我多大的利益关系?我坚持朝廷应该出兵,为得是我大唐,是我大唐的百姓,我希望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土地,希望我大唐才能够千秋万载。”
  郝处俊起身道:“这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不等他说完,武媚娘便道:“郝尚书为何不去民间视察一下,听听百姓的想法?而且,你们别跟我讲这些大道理,我只是一个妇人,我管得是柴米油盐,我只知道生死存亡之际,这仁义道德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粮食才是最实在的。因此我们大唐不能安于现状,应该继续扩张,而西域那边太远,土地也比较贫瘠,不适合我中原百姓,但是海外之地,土地肥沃,我们应该去占领那些地方。”
  郝处俊冷笑一声道:“若连最基本的仁义道德都没有,那国必亡矣。”
  武媚娘道:“敢问郝尚书,这母亲抢东西给自己的孩子吃,这是仁,还是不仁呢?”
  郝处俊道:“可现在这孩子也没有饿着。”
  “要等饿着了,那什么都晚了。”
  “那你也不能为了自己的孩子,去抢人家孩子的饭。”
  “但是如果对方的孩子没有饭吃,她就一定会来抢我孩子的,过往那些外族侵入中原,难道因为我们中原有失德之举么?我就不明白,为什么人家能够来抢我家孩子的食物,我就不能去抢人家的。而且,我只知道,只有当百姓生活富裕,国家才能够安定,令我大唐百姓生活的更好,这是我的首要职责。如今我大唐有百姓葬身于海底,尸骨未寒,你们却还有心情在这里跟我们说这仁义道德,你们难道就不觉得羞愧,还是你们心中根本没有百姓。”
  真是厉害啊!
  长孙延他们偷偷瞟了眼武媚娘,这战斗力真是太强了,朝中恐怕只有……
  崔戢刃瞟了眼韩艺,心道,你这师父当得真是称职呀,教出这么一位好徒弟来。
  “够了!你们还有没有将朕放在眼里。”
  李治忍无可忍,赶紧制止他们的争斗,因为他觉得,不管你们谁赢谁输,他都很没有面子。
  “(臣)臣妾有罪,还请陛下惩罚。”
  “都给朕坐下。”
  这皇帝发飙,那谁也不敢嚣张了,老老实实的坐下。
  李治目光突然往边上一瞥,道:“尚书令。”
  韩艺忙道:“臣在。”
  李治淡淡道:“朕听闻此事是你最先提起的?”
  韩艺啊了一声,随即讪讪道:“微臣只是稍稍提了一下下而已。”
  李治突然转头看向他,一双龙目充满着火光,道:“那你为何现在又不说呢?”
  这事是你挑起来,结果闹成这样,你又不做声了,你这不是诚心在这里捣乱么。
  “呃……”韩艺为难道:“回禀陛下,臣不是不想说,只不过张侍中他们已经叮嘱过臣,臣与元家的关系非同一般,若是在这事上面出声,会让人诟病的,因此臣才闭口不言。”
  你要不说话,这事可就会没完没了。李治道:“你尽管说,朕相信你绝不会以公谋私的,区区一艘货船,对于你而言,又算得了什么,你犯不着为了这点事,来徇私枉法么。”
  他不想武媚娘跟大臣争,你们大臣跟大臣争,那就无所谓。
  “陛下真是圣明啊!”
  韩艺眼中含泪,激动万分,心中却是一万头草泥马奔过。
  “说吧,说吧。”
  李治看到他这副嘴脸就有气。
  韩艺却不急不慢的站起身来,还整理了一下衣冠。
  崔戢刃他们看着韩艺,目光透着意思鄙视之意,这厮真不是一般的虚伪啊!
  韩艺道:“陛下明鉴,臣自小就没有读过什么书,也不太懂孔孟那一套,陛下用臣,也就是因为用臣之才,富国富民,臣之所以提起这事,完全也就是从国家利益出发,而非是从元家利益出发的。”


第1917章 好吧!这是正义的!
  “听你这话的语气,也就是说你也是赞成朝廷出兵为元家讨回公道?”
  李治直截了当的问道,他就怕韩艺又拐弯抹角,东拉西扯,毕竟韩艺实在是太能侃了,不能不防。
  这果然帮韩艺省略了一番自我褒奖,点点头道:“陛下圣明,臣的确是支持朝廷为元家讨回公道的,因为这对于国家非常有利。”
  李绩暗自一笑,看来这一战是避不可免。
  李治道:“那你倒是说说看,这对于国家有何利益?”
  韩艺道:“首先一点,那岛上的财富,那是一目了然的。”
  张文灌道:“那能有多少财富?”
  韩艺笑道:“据我所知,就还真不少,不知张侍中可知道,光这几年间,乐浪州为我中原带来了多少财富么?”
  张文灌道:“愿闻其详?”
  韩艺道:“这么说吧,比莱州、青州加在一起的税收还要多得多。”
  张文灌未开口,李治就惊讶道:“这怎么可能?”
  韩艺笑道:“这就是因为木材、煤矿、铁矿,这些东西本就是非常值钱,商人将这些原料运到中原来,其中又会产生各种费用,给山东地区带去繁荣,而煤、铁多了起来,价格自然就便宜,百姓因此也获利,同时,以前高句丽时期,两边贸易不是非常密切,而如今的话,莱州、青州大量的货物都销往乐浪州,当地百姓也都变得非常富裕。关于这一点,陛下可询问崔中丞他们,他们是最清楚不过的。”
  李治看向崔戢刃他们。
  他们也都是纷纷点头。
  李治是暗自咂舌,其实他也认为半岛只是化外之地,在中原混不下去的人才去那边。
  韩艺道:“所以,不能只关注有多少煤、铁,当然,这是最主要的,但是这其中又能够滋生出非常多的财富来,最为基本的一点,灭高句丽一战,朝廷不但没有损耗什么,反而还赚了一些。但是在此之前,大家都认为那只是一块化外之地,贫瘠之地,占领那里有什么可图的。
  同样的道理,海外那些岛屿,木材、耕地、水果、渔牧业,可都是现成的,说不定其中还有煤矿、铁矿、铜矿,甚至于金银矿,等等。但这都还只是其次,关键拿下那里,可以为令岭南变得繁荣起来,因为岭南离那边最近,而商人始终要将那些原料运回到中原来。各位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岭南之地变得跟扬州、长安一样繁荣,那我大唐实力将是何等的强大。”
  岭南?扬州?
  李治目光急闪,真心一点都看不出有眼疾。
  韩艺又道:“海外可不是那么一点点岛屿,还有很多,这些加在一起,啧啧,臣这么形容吧,如今我们要跟吐蕃开战,还得瞻前顾后,不是打不赢,而是怕跟汉武帝时期一样,将国家给打垮了,可要等到那时候,就算十个吐蕃来,咱们也不怕,咱们就资源也能够堆死吐蕃,到时候他们来劫咱们粮草,咱们都不怕,因为他们人太少,劫不走。”
  李绩听得都呵呵笑了出来。
  李治也默默得低下了头,不得不说,韩艺的话就是一种魔力,总是能够抓住人的心。
  李治、李绩就是想打吐蕃,打仗打的就是资源。
  刘祥道道:“既然如此,朝廷何不集中精力发展岭南,为何要跑那岛上去。”
  韩艺道:“岭南那是我中原腹中之地,存在那里,它也不是消失掉的,怎么也是我中原百姓的,但是岛上那些资源,目前可跟咱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多了出来的,那就真的是多了出来的,人家用掉的,那也真就用掉了。所以我的建议是,先将岭南那边港口给开了,其余的慢慢发展,咱们不着急,先开发岛上的资源。”
  你这也忒卑鄙无耻了吧。
  刘祥道顿时无言以对,人家韩艺方才就已经说明了,我不懂什么仁义道德,我没有读过书,我的职责就是富国富民,这个建议的确富国富民。
  作为君主而言,自家百姓都不见得放在心里,不可能岛上那些人放在心里,李治心里觉得很有道理,但是碍于面子,他也不好意思点头。
  韩艺突然目光一扫,笑呵呵道:“我知道你心里都在骂我卑鄙无耻,但是,我认为此乃正义之举,此乃仁义之举。”
  这就过分了!
  别说张文灌了,就连卢师卦都忍不住了,问道:“请恕在下愚钝,在下是真看不出这其中的正义、仁义在何处?”
  韩艺笑道:“这事还得从元家货船被劫说起,不管是不是佛逝国打劫的,这其实根本不重要,我们作为君子,应该探讨更深处的东西,不要只谈论表面的东西,那都是商人该谈的。”
  大家都快将脸给蒙上了,如果你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