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小闲人-第4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治嗯了一声,道:“这倒是一个好法子。”话虽如此,他的计划完全给韩艺大乱了,心里也没有底,目光扫视群臣,见大多数人都是如此,于是朗声道:“特派使说得不错,兴科举事关重大,不能过于激进,但慎重考虑,尔等回去之后,多想想,朕也得好生考虑一下。”
  “陛下圣明。”
  群臣齐声喊道。


第896章 退一步开阔天空
  李治自始至终都未说出这一道奏章是谁上的,但是如今看来,也不像是韩艺上的,但大臣们都无暇思考这事,他们更多的是思考的科举,当然,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在思考这科举该如何改革,而是在思考兴科举会给他们带来的利弊。因此退朝之后,大臣们都是在议论纷纷。
  如果从中国整个历史上来看,科举的出现,那是必然的,是不可阻挡的,就封建体质而言,要么就是九品中正制,要么你就科举,没有第三个选项。
  但是如今是唐初,科考是隋朝才出现的,大家还都深受九品中正制的影响,因此对于科考,朝中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
  另外,唐朝的科举制度也是比较合理的,科目很多,而且鼓励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诗赋就是需要思想的开放,唐诗的璀璨,跟唐朝的科考也有莫大的关系,直到明朝的八股文,才将科举视为思想禁锢的工具,这其实是一种倒退。
  李治虽然没有就此下以定论,但是他现在摆明要兴科举,要打破士族对于权力中心的垄断,问题是山东士族竟然全部支持科举,再加上民意也是如此,很多大臣也都明白,皇帝现在要改革,科举就是试金石,这是不可阻挡的,他们的思考渐渐从利弊转到如何让科举变得对自己有利。
  其实兴科举,也符合韩艺的利益,因他也想借着科举,将自己的贤者六学发扬光大,没有什么比科举更适合推崇贤者六学了,因此他建议是更改科举的内容。
  ……
  早朝过后,四大家族的人齐聚王家。
  “看来韩艺已经洞悉了我们的用意。”
  崔义玄面色凝重道。
  王福畴道:“若是考儒、道二经,咱们四大家族全部都占有绝对的优势,若是考策问,这就需要临场发挥了,从而削弱我们四大家族的优势。”
  崔义玄道:“还有就是韩艺希望将他的贤者六学加入科考中,这些可都不是我们家族擅长的。”
  崔义中道:“制科一直不受重视,由他去就是了。”
  “这可不一定。”
  卢秋子道:“如今寒门非常推崇贤者六学,如果广大寒门都重视着制科,说不定还真能它发展起来。”
  崔义玄突然瞧向崔戢刃,道:“戢刃,你怎么不说话,这可是你提出来的。”
  其实那一道奏章,正是崔戢刃上的。
  崔戢刃微微一笑,自信道:“我们四大家族拥有深厚的底蕴,而且我们可以动用的整个家族的财力、物力来应付科举,所以不管考什么,相对于寒门考生而言,我们都占有极大的优势,这如果我们这都考不赢,那只能说我们太笨了,怨不得人,还不如回家种田去。”
  王玄道淡淡道:“只要兴科举,我们四大家族必定能够重返朝堂,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各位长辈用不着担忧。”
  崔义玄他们几个相觑一眼,只叹世道变了。郑伯隅抚须呵呵笑道:“行行行,你们现在是家主,都由你们说了算。”
  卢师卦一听郑伯隅这话,顿时来精神了,突然道:“我们想要借科举重返朝堂,首先一点,就是要做好自己,因为科举凭的可是真本事,增强自身的实力,是我们为科举必须做的准备。我们不能再故步自封,我们应该学习陛下励精图治的精神,先完成自身的改造,首先这近亲成婚,于后代不利,我们必须要避免这一点。”
  大家面面相觑,都不做声。
  卢秋子轻咳一声,道:“师卦,这事以后再说吧。”
  卢师卦道:“此事往后拖,越对咱们家族不利,我尊重各位长辈的意思,但是我希望我们不能仅限于我们四大家族联姻,我们还可以跟关中贵族、江南士族采取联姻,另外,我们也可以在婚姻中推行尚贤之风。几年前我曾去到北边,曾遇到一个大户人家,采用比武招亲的方式,为自己选女婿。我们将武改成文,用贤德、品行、才学来评定一个人。”
  他生平最恨近亲联姻,因为他学医的,他明知遭此下去,他们的后人都是饱受其苦,他又做不到视而不见,他现在当了家主,首要的就是要改变这一个现象。
  崔戢刃微微皱眉,道:“这倒是一个好主意,如果能够吸引足够多的士子参与这比文招亲,我们的家族的名望反倒会与日俱增,而且还能为我们家族补充更多的人才进来。”
  王玄道当然是挺卢师卦的,道:“其实我们只需要嫡长子的血统纯正,就足以了,这样就能减少我们家族相互通婚。而且我认为韩艺在训练营提出的贵族精神是值得我们提倡。我们前面之所以被韩艺攻击的毫无还手之力,就是因为我们家族中也不少害群之马,他们并未遵守我们家族的门风家规,在百姓面前傲慢无礼,目中无人,我们必须将士族的傲慢放在心里,以谦谦君子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人,这样才会重新赢得百姓的尊重。”
  郑善行点头道:“我赞成玄道的话,为什么凤飞楼的人会如此拥护韩艺,就是因为他尊重每个人,其中也包括下人,而我们家族恰恰将那些下贱之人,视为牲畜一般,这只会养成一种不良的风气,首先我们就必须要从我们自家的下人做起,如果我们家的人都能够尊重家中的下人,那他们自然也会尊重百姓,这必须要从小养成。
  另外,我们家族以前通过联姻获取大量的钱财,如今继续这种联姻,显然是不行的,但是为了弥补这部分损失,我希望我们家族能够积极参与买卖中去,我们家族拥有人脉、人力、物力,这是我们的优势,我们也必须把握住这优势才行。”
  这四人你一言,我一语,郑伯隅他们都插不上嘴,只能傻傻的望着他们。
  而且他们的建议,实在是与山东士族的传统大相径庭,什么是禁区,他们就专往哪闯。
  崔义玄道:“这话在你们心中藏了很久了吧。”
  崔戢刃道:“从父,兰陵萧氏的那篇文章写得非常对,如果我们再不做改变的话,恐怕也会步其后尘。”
  郑伯隅道:“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只是家族中其中一条支脉而已,如果我们改变了,那家族其他人会有意见的。”
  崔戢刃自信道:“这只是一时的,不出三年,他们便会向我们学习。”
  王玄道道:“各位长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各位长辈已经将家主之位传于我们,是否也应该相信我们。”
  这话够直接呀,那些老头子们被堵得脸上是一阵青,一阵白,心里有些后悔,这么早就将家主之位传给了他们,如今他们四个才是家主,根据家法来,家主的话,必须得听呀。
  卢承庆抚须笑道:“老夫人为你们四个说的也不无道理,可以值得一试,但必须徐徐渐渐,以免破坏家族内部的和谐,我知道你们都有自己的一套,但是你们现在既然成为了家主,凡事当三思而后行啊。”
  ……
  ……
  萧府。
  “真是奇怪,四大家族一直都拥护九品中正制,怎么今日突然全部推举科考,一旦兴科考,就打破了贵族的优待,这里面定有猫腻。”
  萧钧皱眉思索道。
  萧锐看向韩艺,问道:“韩艺,你怎么看?”
  韩艺呵呵道:“如果我是四大家族,我也会推行科考。”
  “此话怎讲?”
  众人感到非常好奇。
  韩艺道:“四大家族的优势是什么,不就是学问吗,科举考的是什么,不也是学问吗。而如今四大家族面临的困境是,由于先帝和陛下的种种压制,导致他们无法进入中枢机构,而因为如今的中枢机构,都是由开国功臣在里面掌控,然而,四大家族中的开国功臣是非常少的,凌烟阁是里面没有一个出身四大家族,最多也就是跟四大家族联姻。
  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四大家族根本难以翻身,但是,一旦兴科考的话,他们就能够凭借自身的优势,垄断科考,再加上他们的名望,一旦成功的话,十年到二十年之内,四大家族将会重返权力中心。”
  “原来如此!”
  萧锐点点头,道:“那如此说来,这对于我们萧家也极为有利?”
  韩艺点头道:“老丈人说得不错,在如今这种情况下,其实科举对于任何一方都有利,兴科举可以平复寒门的怒火,而科举本身士族又占优,尤其是对于山东士族而言,是非常有利的,而陛下渴望人才,并且能够平衡各方势力,一旦兴科举的话,陛下能够更加从容的平衡各方的势力。科举只会伤害那些如今掌权,又不思进取的贵族,而这种贵族,即便没有科举,他们也必然会被淘汰。”
  萧钜笑了一声,道:“真是难以想象郑伯隅那些老顽固们,竟然会走出如此大的改变。”
  萧鄯笑道:“大哥,你还不知道么,我可是听说,如今四大家族的家主全都已经换人了,崔戢刃、王玄道、郑善行、卢师卦那四个小子已经成为了四大家族新的家主,这八成是他们决定的。”
  萧钜惊讶道:“这如何可能,他们还这么年轻。”
  萧钧呵呵道:“你可不要忘记,是谁的文章挽救了四大家族的名誉,让他们缓过这一口气,他们想不变都难啊!”说着,他别有深意的瞧了眼韩艺。
  韩艺笑而不语。
  这些老头子也都明白了,心里也开始寻思,人家四大家族都换这么年轻的后辈上阵,咱们是不是也该这么做,毕竟眼前就有这么一位可以抗衡四大家族的人才在。
  可惜韩艺毕竟是女婿,不是儿子,这与四大家族的情况又不太一样。
  萧钧又向韩艺道:“那你今日在朝堂上说的一切,都是为了平衡士族的优势?”
  韩艺嗯了一声,道:“如果兴科举,朝政还是长期被士族把持,这不合乎陛下的利益,也不符合寒门的利益,必须要尽量让科考变得公平一些,这样科举才会发扬光大,像咱们萧家这样底蕴深厚的士族,才能从中获益。”
  正当这时,一个下人走了进来,道:“老爷,李太史求见。”
  萧锐先是一愣,随即喜道:“快快有请。”
  过得片刻,只见一个五十岁出头的老者走入进来。
  韩艺观此人身形修长,松形鹤骨,相貌清奇,暗自一惊,就凭此人的相貌,若是愿意去神棍,哇!简直就是完美啊!


第897章 真是一个神棍
  “李老哥大驾光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啊!”
  “李太史,别来无恙了!”
  萧锐他们见到此人,纷纷起身拱手,表现的非常尊重,弄得韩艺也得起身拱拱手。
  那人一一拱手回礼,又向萧锐道:“为兄冒昧打扰,还请贤弟见谅。”
  “老哥见谅了,快快请坐。”
  寒暄过后,大家都坐了下来。
  萧锐询问道:“不知老哥来访,是为何事?”
  那人突然看了眼韩艺,道:“是这样的,为兄今日前来,主要是来找贤弟这位新晋的佳婿的。”
  萧锐一愣,看向韩艺,道:“韩艺?”
  那人点头道:“正是。”
  韩艺也愣住了,道:“不知太史找晚辈有何指教?”
  那人凝视韩艺,一笑,没有做声。
  萧锐何其懂味,朝着萧钜道:“大哥,弟正有事向大哥请教,不如我们去后堂说话。”
  萧钜一愣,点了点头。
  萧锐又向那人道:“老哥,我等就先失陪了,待会你必须留下来吃顿便饭,我们可是许久未有把酒言欢了。”
  “为兄就却之不恭了。”
  萧锐就将萧钜他们请去了后堂。
  那人见韩艺困惑的望着自己,微微颔首道:“我姓李,名淳风。”
  “李淳风?”
  韩艺先是一愣,这名字有点熟呀,忽然眼中一亮,惊道:“推推图,李淳风?”
  李淳风尴尬一笑,道:“想必特派使说的推背图,此乃我与袁兄一同编写的。”
  他口中的袁兄,当然就是那大神棍,袁天罡。
  “对对对!推背图!”
  韩艺尴尬到不行,道:“抱歉,抱歉,晚辈绝非故意的。”
  李淳风笑道:“无妨,无妨。”
  原来真是神棍来的,难怪生得如此一副千门面相。韩艺认识的历史人物还真不多,一般都是书法家,画家,诗人,因为古代字画对于千门中人,那也是必修课,这个容易忽悠到人,而李淳风和袁天罡,韩艺比较熟悉的,因为韩艺看过他们写的《推背图》,借用里面的句子去忽悠别人。
  忽然,韩艺发现李淳风呆呆的望着自己,是那么的深情,顿时有些尴尬,什么情况?上别人家对于被人的女婿暗送秋波,这是唐代的礼仪么。
  李淳风突然道:“特派使,可否容我坐近一些。”
  “啊?”
  韩艺面露惊恐之色,道:“为——为何?”
  李淳风道:“我想看看你的面相。”
  “面相?”
  韩艺道:“那行。”
  可话一出口,他便有些心虚了。
  “多谢!”
  李淳风急忙起身,坐到了韩艺的边上,认真的观察韩艺的面相。
  韩艺满怀防备之心,你这神棍可别想来忽悠我,我可是忽悠人长大的,你那推背图,我可也是了如指掌。
  李淳风观察半天,直到韩艺厚厚的脸皮都透着红润,他才收回目光来,微微皱眉道:“敢问特派使是来自哪里?”
  韩艺心头一惊,真的假的?但面不改色道:“我乃是扬州梅村人士。”
  “扬州?”
  李淳风低眉思忖片刻,道:“真是奇怪。”
  韩艺好奇道:“李太史此话怎讲?”
  李淳风瞧向韩艺,道:“这——若我有言语得罪之处,还请特派使见谅。”
  韩艺忙道:“李太史但说无妨。”
  李淳风道:“这相由心生,可是我观特派使却里外不一,面相与气质、神态,甚至于骨骼皆是格格不入,宛若二人,此等面相,我还从未见过。”
  韩艺心里咯噔一下,敢情你不是神棍,是神算呀,行,那咱们就比比功力,看谁更强。惊道:“太史此话当真?”
  李淳风点点头。
  韩艺眉头紧锁,嘀咕道:“难道是因为那一次意外。”
  李淳风听得一个真切,满心好奇道:“不知特派使遇到什么奇遇?”
  韩艺道:“事情是这样的,其实晚辈小时候是一个挺自卑、懦弱的人——”
  李淳风抚须点着头,道:“若是如此的话,那就合理了。”
  韩艺听得真为以前那个韩艺感到悲哀,面相就自卑、懦弱,这还混什么,又继续道:“可是有一天晚上,晚辈与父亲归家时,忽然间,天空中电闪雷鸣,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就在这时,一道闪电从天而降,击中我晚辈和晚辈的父亲,晚辈的父亲就是因此去世了。可是自从那一回后,我突然变得自信、坚强,身体利索了,脑子也灵光多了,还比以前更帅气了。”
  李淳风听得怪玄乎的,道:“竟有这等事?”
  韩艺点点头道:“这事我梅村的人都知道,其实就是发生我与云城郡主结婚的当日,杨思讷将军也是知道这事的。”
  李淳风立刻变得深信不疑,韩艺没有必要拿他父亲来骗人,不可置信道:“想不到特派使竟有如此奇遇,造化,真是造化呀!”
  韩艺叹了口气道:“可是我宁可不要这造化,不然的话,我爹爹就不会去世了。”
  李淳风一愣,忙道:“真是抱歉,我言语有失,还往特派使多多包涵。”
  韩艺满面伤感,道:“李太史言重了。”
  李淳风又道:“令尊在天之灵,见到特派使有如此骄人的功绩,光宗耀祖,想来也定会感到欣慰。”
  “多谢!”
  韩艺点点头,又道:“李太史就是因此事来找我的么?”
  李淳风一愣,道:“倒也不是。其实——其实我乃慕名而来。”
  韩艺羞涩道:“李太史过奖了,这晚辈可当不起。”
  “不瞒特派使,自从我看过特派使主张的‘贤者六学’论之后,心里非常赞成,对于特派使是仰慕已久。”李淳风语气诚恳地说道。
  哇!不是吧,李淳风竟然崇拜我,我特么太开心了。韩艺顿时心花路放,这可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呀,激动道:“不敢当,不敢当,能够得到李太史的认同,晚辈实在是高兴极了。”
  李淳风摆摆手道:“特派使过谦了,我认为特派使提出的主张和思想,是从未有过的,可与百家诸子齐名,实在是令人心生敬佩。”
  韩艺被夸得都有些不太好意思了,虽然他一直认为这都是事实,道:“李太史谬赞了,晚辈农家出身,从一出生就面临柴米油盐的困难,因此晚辈心中并无百家诸子那种崇高的思想,晚辈只是想让百姓过着更加富裕、充实、便利的生活,这是晚辈一直以来所追求的,因此才提出这‘贤者六学’的主张。”
  “百家诸子的思想,追根溯源,不都是如此吗?”
  李淳风抚须一笑,又道:“不瞒特派使,其实我对于你的‘贤者六学’中的一些内容也有一些研究,还想向特派使请教一番。”
  说话间,他从袖中拿出一个小本子,递了过去,道:“这就是我研究的一些算式。”
  “是吗?”
  韩艺赶紧接过来,打开一看,当即了咦了一声。
  李淳风立刻道:“我见韩小哥的算式和算法,以及那符号都非常方便,因此我就借用你的符号、算式重新总结了一边。”
  “什么借用,李太史能用,那是晚辈的荣幸啊!”
  韩艺一边忽悠着,一边看着,这不是勾股定律么,哎呦,还有圆周率?都是初中生的内容呀,似乎还有不对的地方,这——不对不对,初中生那是学,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家是研究,是巨人来的,这是两个概念啊!摇头惊叹道:“精妙!精妙,真是太精妙了!”
  李淳风忙道:“这些其实都是先辈所想出来的,我只是帮助他们整合,另外还纠正一些错误,并且加以注释。”
  韩艺道:“那也是了不得呀,这些高深学问一般人看都看不懂。还有这将风力分成八级,哦,简直是太妙了。”
  李淳风笑道:“这我都是受益于先辈们的发现,与韩小哥还是相差甚远。”
  他确实崇拜韩艺,因为他的学问还是来自于以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而韩艺的学问明显就是自成一派,以前都没有的。
  创造武功人的境界总是要强于学武功人的境界。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韩艺只是一个剽窃者。
  如果我们都上过初中的话,他肯定要远胜于我,我贤者六学就缺这么一个人才啊!韩艺眼眸一转,嘿嘿一笑,道:“李太史,这个,晚辈有一个不情之请。”
  李淳风有些慎得慌,这小子的面容很奸诈。
  韩艺突然反应过来,这家伙是真会看面相的,赶紧露出一副诚恳的面相。
  变得真快!李淳风暗道一声,道:“请说。”
  韩艺笑道:“是这样的,我希望将李太史的这些学术论刊登在晚辈的大唐日报上。”
  李淳风眼中闪过一抹喜色。
  韩艺敏锐的捕捉到了,原来他早就有这目的了。
  其实李淳风早年也不得志,故此去当道士,他当然希望自己的学术论得到推崇,虽然他的名望已经很高了,得到了李世民和李治的重用,但是比起那些儒学大家来,他还是差了许多,“贤者六学”对于他而言也算是专业对口了。
  李淳风有些忐忑道:“这能行吗?”
  “能行!能行!”
  韩艺赶紧点头,道:“你看这样行不行,我花一百贯邀请李太史将你的学术论刊登在我得大唐日报上面。”
  李淳风忙道:“这不用了,若是你觉得可行,那我高兴还来不及了,这钱就免了。”
  “不不不!”
  韩艺道:“晚辈知道对于李太史这种高人而言,谈钱就俗气了,但大唐日报一门生意,付钱那是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你要登,这钱我是必须要给。”
  李淳风听着也好像有道理,道:“但是一百贯实在是太多了。”
  “不多!不多!”
  韩艺连连摇头,道:“这其实已经算少得了,那咱们就这么说定了。”
  李淳风笑着点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却之不恭了。”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道:“冒昧多说一句,我以为你这贤者六学当归于道家思想,而非儒家思想。”
  他是道家学家,他希望推崇道家思想,而且他说得其实很有道理,儒家是理想主义,内容都关乎素质问题的,道德,礼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道家思想是现实主义,里面也包含科学的内容,火药不就是道士捣鼓出来的。
  韩艺笑了笑,道:“李太史,道教不是有阴阳一说吗?”
  李淳风下意识的点了下头。
  韩艺道:“敢问李太史,是一阴一阳结合好,还是两阳或者两阴结合的好。”
  李淳风微微一愣,沉吟半晌,笑着点点头道:“我明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