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小闲人-第5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亲自出来迎接,这多拉风呀!只是如今已经是中午时分了,再一安排的话,那就是晚上了,只能等到明日。其实这也怪韩艺,要不是他不顾那些俘虏的心情,催着赶路,按道理是要迟几日才到的,如今他们提前到了,也大乱了李治的安排。
  “玄武门!”
  韩艺听得怪慎得慌啊!
  这没有办法,皇帝有命,大军只能原地驻扎。
  不过韩艺倒是能够理解,毕竟这一仗对于李治而言,意义重大,必须得好生宣传一番,当初出征的时候,李治也亲自到玄武门相送,如今凯旋归来,当然更得来迎接了。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唐朝是非常尚武的。
  回到马车上,韩艺一脸郁闷的向萧无衣道:“看来只有委屈夫人陪我在这野外住上一宿了。”
  萧无衣道:“我何时答应你陪你住在这里。”
  韩艺哇了一声,道:“你不会这么不讲感情吧!”
  萧无衣撇了下嘴,道:“这可是军营,岂能随便让人住的,传出去多不好啊!”
  “这倒也是!”韩艺说着一怔,“不对呀!记得当初你嚷着要跟我一起北上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
  萧无衣道:“当时我的确不明白,是你跟我解释清楚,你忘记了么?”
  报复!这婆娘是在报复我!
  韩艺气鼓鼓将目光射向车顶。
  萧无衣眼眸一转,道:“啊?韩艺,有件重要的事我忘记跟你说了。”
  想转移话题?我可不会上当!韩艺淡淡道:“什么事?”
  萧无衣道:“我听爹爹说,好像门下侍中韩瑗和中书令来济又得罪了陛下。”
  “这跟咱们有什么关系?你可从不关心这事的。”韩艺说着突然一愣,道:“你说什么?韩瑗、来济又得罪了陛下?”
  萧无衣点点头道:“具体我也不清楚,你知道我爹爹可不会跟我说这些的,我只知道陛下撤下了他们的同中书门下三品,并且加封李义府、许敬宗、崔义玄、杜正伦四人为同中书门下三品。”
  韩艺听得一脸惊讶,这绝对是大新闻啊!
  这唐朝的宰相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窝人,原本还有确定的人数,什么尚书令、中书令、门下侍中,左右仆射。可是当初李世民是尚书令直接跳皇位的,因此尚书令就空置了,但是总得有人管尚书令的事吧。李世民就加了这个同中书门下三品,权力等同于尚书令和中书令这些宰相。
  但这同中书门下三品不同于尚书令这些,皇帝可直接任命,不需要走流程的,根据古代的制度,册封宰相是非常严肃、庄重的一件事,俗称就是拜相,因此想要废除宰相,也是一件大事,很麻烦的,要走很多流程,还不一定批的下,因为宰相就是管这事的,他能让废除自己的诏令通过吗。
  这么一来的话,等于这一窝宰相又从固定的变成了临时工,皇帝看你不爽的话,把这个称号一摘去,那就不是宰相了,就是一个公务员了。
  那么无异于进一步巩固皇权,削弱了相权。
  长孙无忌也加封了同中书门下三品,但是长孙无忌牛逼是因为这一窝宰相都是他的人,等于将这一窝宰相又变成了一个人,因此李治也非常怕他。
  既然能够巩固皇权,那么皇帝当然喜欢这种制度,因此演化成加了这官名的人,才是真正的宰相,当然,目前处于这个制度过渡期,中书令、门下侍中还不完全是摆设,还是有权力的,只是一般不设,但是加了这官名的,那就是皇帝信任的人,是在皇帝的权力圈子里面。
  撤下韩瑗、来济的同中书门下三品,就是预示着他们离开了皇帝的权力中心。
  这可不是小事啊!


第970章 朕是清白的
  郁闷!
  韩艺非常郁闷!
  这一来一回,事先就预定好的左右鸡翅膀没了!
  虽还不明白是怎么个情况,但韩艺已经将长孙无忌给埋怨了个遍,这韩瑗、来济出错,长孙无忌是难辞其咎,他还没死了,怎能够容许这种情况发生,你让我当关陇集团的扛把子,结果我这还没有当,关陇集团主要成员就所剩无几,那我还玩个蛋啊!
  闻此消息,韩艺连与萧无衣调情的心思都没有了。
  萧无衣也没有久留,因为他知道皇帝搞这么大的排斥,大军肯定也要准备的,家眷不宜留在这里,而且因为这里离长安城还有一段路,要早点回去,不然就宵禁了。
  小野也跟着回去,他就不太爱待在军中,今晚打算跟小胖秉烛夜谈的,反正韩艺待在这里非常安全,不会有危险了。
  队伍在此休整一夜,第二日准时准点往长安城行去。
  今日天公作美,阳光明媚,一路兴来,鸟语花香,闻够了马奶味的将军们,是拼了命的深呼吸,还是那熟悉的味道。
  被软禁多日的程咬金终于出了马车,上了马,他没有犯法,不跟王文度一样,虽然自甘被软禁,但还是大总管来得,还得他去跟李治打招呼了,可是他却一点威风凛凛的气势都没有,看上去倒是像似奔赴刑场的。
  行得两个时辰,来到了玄武门前!
  一眼望去,那家伙,人山人海,文武百官一字长蛇阵排开,中间是一辆四匹骏马拉着的龙撵,两边都是百姓。一般来说,这玄武门是不准百姓来的,但是李治特别允许百姓前来迎接他们凯旋归来的将军们。
  可是因为这种情况在唐朝是非常常见的,贞观后半段,唐军几乎是所向无敌,已经见惯不怪了,因此百姓脸上也没有那种喜极而泣的激动之情,有得只是一种自豪感,肃然起敬。因为唐朝先灭东突厥,如今又灭西突厥,等于是将整个北方民族都给打败了,简单来说,老子就是天下第一,而且是名副其实,身为唐朝百姓,那是非常自豪的。
  实在是当代没有火药,不然的话,必须鞭炮齐鸣,锣鼓喧天。
  非常之盛大!
  这都是李治要求的。
  为什么?
  这都是因为他爹李世民!
  有个这么牛的爹,对于儿子不见得都是好事,因为很难走出李世民的阴影,人家一说李治,那就是李世民、天可汗的儿子,但是李治不想被人这么称呼。而李世民的成名作那就是灭东突厥,报了一箭之仇,而一战,原本只是去平叛的,但是经韩艺这么一捣鼓,就把西突厥都给端了,这就不得了了,李治心里当然想,今后史册就会写,李世民灭东突厥,我李治灭西突厥,父子旗鼓相当。
  这也是目前为止,他唯一能够拿出手来,跟李世民相提并论的事。
  这必须大吹特吹!
  因此他搞得特别盛大,恨不得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比我那两个哥哥强多了,当初选我是正确的。
  队伍行至离李治的龙撵还有百步远,将领全部翻身下马。
  李治也激动的从龙撵跳了下来,快步迎上,脸上堆满了开心的笑容,当皇帝的时候都没有这么开心,因为他当皇帝的时候,还是挺危险的,全靠长孙无忌撑着他。
  “罪——!”
  程咬金见到李治来了,就准备行礼,开口就是罪——!
  “哎!”
  李治赶紧扶着程咬金,神色显得有些紧张,呵呵道:“老将军此行真是劳苦功高,朕感激涕零,肺腑之言,无以言表,在宫中已经备好宴席,为老将军接风洗尘!”
  程咬金一脸苦逼,“陛下!”说着又要跪。
  李治撑着他,就是不让他跪下去,也没有再搭理他,而是朝着后面的将士道:“各位将军,快快免礼。”目光在人群中搜寻,突然看到队伍后面一道鬼祟的身影,眼中闪过一抹笑意,又道:“各位将军为我大唐立下汗马功劳,朕重重有赏。”
  不说废话,赏!
  将军要得就是这句话啊!个个都激动不已。
  一番致词过后,又是文武百官高呼万岁,李治就拉着程咬金的手,往城内走去。
  但是两个人表情是截然不同,李治是真开心,笑得不得了,程咬金是真不开心,连请罪机会都不给他,真是太残忍了,又见群臣向他道贺,挤出来的笑容,那比哭还要难看。
  大臣都看在眼里,心里都清楚是怎么回事。
  入玄武门,来到太极宫,宴席已经置办好了,大臣们纷纷入座。
  李治又和文武百官举杯敬向程咬金这些功臣们。
  敬完之后,李治毫不吝啬的赞美之词,夸得那真是没边了,旁人若是不知,以为个个都是李靖来得,他不傻,夸这些将军,不就是夸自己,肯定不会吝啬啊!
  场面功夫做足之后,李治突然嚷嚷道:“特派使可在?”
  从“远方”传来一个声音,“微臣在!”
  “你上前来!”
  “是!”
  韩艺从“远方”走到中间来。
  李治面色严肃地问道:“你可知罪?”
  韩艺立刻道:“微臣知罪!”
  李治道:“那你说你所犯何罪?”
  韩艺哭丧着脸道:“微臣不小心弄丢了陛下的诏令,实在是罪不可赦,还请陛下责罚。”
  砰!
  李治一拍桌子,怒容满面道:“岂有此理,朕下达过无数道诏令,还从未有人弄丢过,你倒好,朕委以重任给你,你竟然将朕的诏令都给丢了,险些误了朕的大事。”
  “陛下!”
  刘仁愿站了出来,道:“还请陛下宽恕特派使,此番出征,若没有特派使,我军恐难以取得大胜,是特派使领导我们取得大胜的。”
  苏海政、赵旭、周智度等一干大将们全部站出来为韩艺说话,他们现在对韩艺那是心悦诚服,不但带领他们打了胜战,还给他们将功劳给立全了,一个都没有落下,包括分赃,打了一个痛快仗回来。
  李义府、许敬宗相觑一眼,眼中满是鄙夷之色。武将就是武将,没脑子。
  为什么李治急着问罪韩艺,很简单呀,掩盖自己的过失。韩艺立了大功,这道诏令没有它也得有,要是韩艺犯了大错,就算有这道诏令,他也不会承认的。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王文度那诏令是假的,必须是假的。
  但是文武大臣心里都明白是怎么回事,王文度又不是一个猪脑子,伪诏圣旨,你有几个脑袋,要知道王文度还是大唐的后起之秀,是有一些真本事的。摆明就是李治出了一个昏招,差点害得大军无功而返。
  李治哼了一声,道:“要不是这么多功臣为你求情,朕定不饶你。”
  韩艺忙道:“多谢陛下宽恕之恩,微臣感激涕零。”心里骂道,你娘的,要不是老子,你这回可算是颜面尽失,哪有这么风光,还跟你爹比,你比个蛋啊,稳赢的仗,差点因为你一个昏招给打输了。
  韩艺刚一退下,崔义玄就上前来道:“启禀陛下,老臣要弹劾右武卫将军王文度矫诏夺权,又指挥不当,令我军一度陷于困境当中,罪应当诛。”
  “此事朕也有所听闻!”
  李治道:“将犯人王文度带上来。”
  “喏!”
  不一会儿,就见两名禁军将王文度给押了上来。
  李治道:“好你个王文度,朕恁地信任你,你竟然伪诏朕的诏令,你究竟意图何在?”
  王文度跪在地上,泪流满面道:“微臣只因嫉妒那苏定方的功劳,因而一时冲动,心想先矫诏,等立下战功之后,陛下定会宽恕微臣的,没想到——微臣无颜见陛下,还请陛下赐微臣死罪。”
  他一边说,就一边磕头,磕得是头破血流。
  韩艺心中暗叹,都是聪明人啊!
  “这不用你说,朕不杀你,不足以泄心头只恨。”
  李治说着,话锋一转,又道:“不过今日乃是大喜之日,朕且让你再苟活一日,拉下去,朕今日不想再看到此人。”
  “喏!”
  那两名将士又将王文度给拉了下去。
  这人刚拉下去,李义府站出来道:“陛下,王文度虽然罪无可赦,但是卢国公身为行军大总管,不但没有察觉出王文度的阴谋,反而纵容他,逗留不进,险些误了战机,害我军将士疲乏不堪,死伤数十人,若非陛下圣明,派特派使及时赶到,恐已酿成大错,臣认为卢国公也是责无旁贷,该当问罪。”
  韩艺一看李义府气势高昂,腰板直的很,心想,看来韩瑗、来济一事,他们也是立下不少功劳啊!
  刘仁愿、赵旭他们倒是想帮程咬金说话,但是真的不知道怎么开口,程咬金这回是窝囊死了。
  李治一挥手,怫然不悦道:“卢国公虽有些许过失,但比起卢国公立下的战功,这算得了什么,你且退下,勿要再说。”
  李义府争辩道:“陛下,这怎么能说是些许过失了,统帅事关整个战局,稍有疏忽,可令整个战局发生决定性的改变,倘若实力不济,那臣不会多言,这胜败乃兵家常事,可这分明就是卢国公自己犯下的过失,倘若陛下今日既往不咎,那他日其他统帅犯了错误,陛下又当如何罚之?”
  宴席上的喧闹气氛立刻安静了下来。
  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李义府他们怎么可能会放过,程咬金在京城的势力,令他们非常害怕,实在是程咬金的妻子是出身清河崔氏,不然的话,崔义玄方才就顺带一起将程咬金也给弹劾了。坐在这里的大臣,都明白李义府哪怕不咬死程咬金,也得咬残他。
  程咬金赶紧站出来,跪在地下,道:“李侍郎说得是,王文度矫诏一事,老臣也是责无旁贷,还请陛下责罚。”
  遥想当年玄武门事变时,程咬金那是多么的不可一世,李世民对他那是信任有加,一直让他守卫长安,谁敢去惹他,可如今竟然会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跪在这里,向李治请罪,这是没有人能够想象得到,让人是唏嘘不已。
  其实程咬金都不想来这里,在玄武门外就想认罪,李治没有给他机会,如今有人桶出来了,还不赶紧站出来。
  李治看着程咬金皱了皱眉,起身从台阶上下来,扶起程咬金,道:“老将军为我大唐立下无数功劳,朕怎忍心惩罚老将军,老将军无须如此啊!”
  程咬金垂着头道:“陛下仁义为怀,老臣感激涕零,但是老臣老了,容易犯糊涂,恐怕不能再为陛下效命,若是陛下还念在老臣昔日立下微末功劳,还请放老臣一马,恩准老臣回家颐养天年。”
  李治眉头紧锁,看着程咬金,过得半晌,道:“今日乃是喜庆之日,此事容后再议吧!”
  “陛下!”
  程咬金又在跪下,道:“还请陛下恩准老臣致仕回家。”
  “老将军,快快请起!”
  李治又赶紧扶起程咬金,嗫嚅数回,才道:“好吧!既然老将军执意如此,那朕准许便是。”


第971章 军人的天职
  就这样,一代名将程咬金,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这是他期望的!
  其实在恒笃城时,程咬金有很多机会,可以站出来,弥补自己的过失,将功赎罪,但是他都放弃了,因为在当时他就已经打算好了,趁着这个机会,将所有的权力都还给李治。李治要将程咬金赶出军中,是很困难的,资历太高了,没有一个足够的理由,擅自动程咬金,那会引起轩然大波的,如今这个理由非常足够,程咬金的部下都不好意思帮程咬金说话。
  但你要说他完全是因为害怕,可能也不尽然,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生气,毕竟在他看来,他一生都在效忠李唐,却没有想到临老了,李治会如此对他,还暗中派人来监督他,甚至可能是故意陷害他,他哪里受过这气。
  心灰意冷,莫不过于此啊!
  至于李治心里究竟是怎么打算的?
  没有人知道。
  伴君如伴虎,就是这么个意思。
  不过话说回来,纵使李治不想,李义府他们不可能会给程咬金机会的,这对于程咬金而言,可能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眼看气氛有些沉闷,李治不想坏了这气氛,于是又喊道:“韩艺!”
  “微臣在。”
  “听闻你曾独身闯入敌军大营,并且将敌军引入我军的包围圈,不知可有其事?”李治笑问道。程咬金离开了,是唐朝的损失,可是韩艺起来了,程咬金是李世民的人,韩艺是他的人,他当然要给予韩艺极大的关照,借机组建自己的权力班子。
  韩艺谦虚道:“回禀皇上,确有其事。”
  李治笑道:“这倒是闻所未闻,从前线传来的捷报中,也未具体说明这一点,朕一直深感好奇,你是如何做到的?”
  赵旭道:“皇上圣明,这我们也想知道,但是特派使一直都不愿说。”
  其余大臣也纷纷看向韩艺,包括身经百战的李勣,这听上去太玄乎了,李勣打了几十年仗,就还未听闻这种战术,先将敌人设定好,然后再开打,你这是在玩游戏吧。
  韩艺道:“微臣若是不说,那微臣兴许还能够将功抵过,但微臣若是说了出来,那微臣就是罪加一等,还望陛下放微臣一马。”
  李治好奇道:“此话怎讲?”
  韩艺道:“陛下,微臣用的那都是旁门左道,倘若今日说出来,万一将来有人效仿微臣,那可能会得不偿失,这过错可就都得算在微臣头上,这种办法绝非正道,不值得提倡,还是不说为好。”
  这可是真的,不是他自顾低调,你叫李勣去骗,当天就得让人给宰了,这是需要专业人士才能操作的,不能模仿的。
  “你说得倒也有些道理。”
  李治笑着点点头,道:“你能这般谦虚,那也是难能可贵啊!”
  他也就没有多问了,但是他也没有说要怎么奖赏韩艺。
  其实韩艺在恒笃城也做了许多逾制之事,但是没有一个人弹劾韩艺,包括许敬宗、李义府等人,因为大家都明白,韩艺帮李治弥补一个很大的过失,这时候谁弹劾韩艺,那就是弹劾李治,究其根本,那都是李治的错,玩不好的话,仕途也就到此为止了。
  接下来又是歌舞表演,往死里庆祝就对了!
  “特派使,恭喜,恭喜啊!”
  这自由活动刚一开始,不少大臣就跑到韩艺跟前,向他道贺,但无一例外,都是寒门官员,因为他们也都知道,韩艺此番凯旋归来,前途真是不得了,他又在寒门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时候再不巴结他,那可就晚了。
  韩艺苦笑道:“各位长辈真是寒碜我了,我就一戴罪之臣,哪有什么喜可言。”
  “特派使真是风趣,这谁人都知道,陛下一直以来都是非常看重特派使的,此番特派使立下大功回来,飞黄腾达自然不在话下。”
  “不敢!不敢!在下功劳微薄,不值一提,全凭那些将士们浴血奋战,才能凯旋而归,这功在下实在是愧不敢当。”
  面对群臣的道贺,韩艺表现的异常谦虚,将功劳全部推给赵旭、刘仁愿他们。谁都知道,李治肯定要提拔他的,立下大功,这谁还敢嚼舌头,那韩艺当然没有必要再往脸上贴金了,将功劳推给那些大将们,还能博得他们的拥护,何乐不为。
  “这小子也是命好,这都死不了!”
  许敬宗看到被众人簇拥的韩艺,心里那叫一个嫉妒啊!
  一旁的李义府道:“但是运气总有用完的一日。”
  挡退几波道贺的大臣之后,韩艺刚准备喘口气,忽见一人窜至跟前,那是蹬鼻子就准备上脸,吓得他差点没有爆出口,可定眼一看,登时变得一脸谄笑,道:“老丈人好!”
  来人正是萧锐!
  萧锐哼了一声,低声道:“你小子不要命了么?”
  真是要命啊!韩艺尴尬道:“是,前面无衣已经教训过我了,我已经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无衣教训过你?”
  “对啊!”
  萧锐激动道:“你怎能如此窝囊,无衣是你妻子,你怎么能给她教训,真是太不像话了。”
  韩艺愣了愣,道:“老丈人,这话你怎么不早说啊。”
  萧锐道:“我一直都是帮你的,无衣那孩子,太不懂事了,我还一直希望你能够管住她,没想到你还被她给管住了,我可告诉你,你可别做房相,无衣可没有房夫人那般贤惠,要是什么事都由得她,她肯定会闯下大祸的,你得好好管教她才是。”
  韩艺的腰板渐渐直了起来,面色严肃道:“老丈人,此话当真?”
  “这有什么真不真的,无衣是我的女儿,我最了解她了,一定要好生管教才是。”萧锐毫不犹豫地说道。
  “明白!”
  韩艺点头道。
  “这才像话吗!”萧锐呵呵一笑,又道:“不过这回你真是太冒险了,你不顾自己,也得顾着无衣啊!”
  韩艺叹道:“老丈人有所不知,如果我当时不那么做,恐怕会有更多的人因此丧命,反正小婿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好在我还是安然无恙的回来了。”
  萧锐叹了口气道:“是啊!你这也算是因祸得福。不过你下回可别这样了,你知不知道,当无衣得知你受伤的消息,当日便要北上,幸亏让我给拦了下来。”
  韩艺点点头道:“小婿知道了。”
  萧锐说了没两句,便也离开了,他不想让人觉得他急着要沾韩艺的光,好歹也是名门出身,至于道贺的话都回家再说。
  韩艺也终于可以喘口气,目光在人群中搜索,突然发现韩瑗、来济坐在一旁,脸上满满都是郁闷,如果程咬金是立下大功回来的,那他们还能重整雄风,可没有想到,大军是凯旋归来了,但是程咬金却告老还乡了,这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