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小闲人-第5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在贞观前期,朝政清明,贪官非常至少,不过在贞观后期,李世民就有些骄傲自满,皇帝一旦骄傲,必定会滋生腐败,虽说还算是朗朗乾坤,但是这些人可都是王公贵族,你要说他们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清清白白的,那也是不可能的。
  一旦查起来,那真就说不清楚了。
  如果说一开始他们只是输了,那么李治的一声令下,只直接关乎他们全家老小的命运了。
  惶恐在蔓延中,并且愈演愈烈!
  要知道这些人都是既得利益者,他们的惶恐,预示着一场大风暴即将要降临。
  ……
  韦府!
  “老爷,你——你真的要将查来的证据全部呈上去么?”
  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面透担忧的向正在写奏章的韦思谦说道。此人名叫徐胜,是韦思谦身边的一名小吏,一直都跟在韦思谦身边。
  韦思谦头也不抬地说道:“不呈上去,我写来作甚。”
  徐胜道:“可是——可是依小人只见,此事当以慎重呀,老爷,你看这些人都是王公贵戚,谁都不是好惹的。”
  “王公贵戚?”
  韦思谦哼了一声,道:“我查的就是他们这些王公贵戚,不然的话,要这御史台作甚。”
  徐胜又道:“可是老爷你这么做,会将人都给得罪了。”
  韦思谦道:“这雕、鹗、鹰、鹯,怎能与众禽为伴?我身为御史中丞,本就应该独善其身,不应跟任何官员有密切的关系,迟早我也会得罪他们的。”
  徐胜见韦思谦一脸坚决,显得有些着急,急切道:“老爷,此事分明就是韩艺与他们之争,老爷犯不着让韩艺当板子使,你看御史大夫,至今未露过面,分明就是不想得罪人。再说,老爷你一旦将这一份奏章呈上,也将陛下逼向了角落里面,到时陛下即便想手下留情,也是不够的,老爷你这么做,可能两边都不讨好啊!老爷何不少写一些,给陛下,也给自己留条后路。”
  韦思谦停了下来,瞧了眼徐胜,叹道:“你说的这些,我何曾不明白,但是如果人人都这样想,那朝堂必将变得腐朽不堪,倘若如此的话,那我还当这御史中丞干什么,坐在家享享清福,岂不是更好。这份奏章我是一定要上,该怎么写就怎么写,如果我今日给那些人一条活路,那今后我再查任何人,对方都不会服气的。至于给韩艺当板子使么,那也是没有办法,这是我职责所在。”
  ……
  眼看韦思谦的调查已经临近结束,那些王公大臣急得是茶饭不思,没有人清楚李治究竟打算怎么办,可是根据李治那日的言论,显然不打算轻易绕过他们,可就在这时候,他们突然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早已经退休在家的长孙无忌。
  目前这情况,也唯有长孙无忌能够阻止这一场风波,因为长孙无忌辈分够高,威望够高,而且在朝中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他还是李治的舅舅,普天之下,只有长孙无忌可以跟李治一较高下。
  于是乎,每日数十名名官员前去太尉府求见。
  但是太尉府大门紧闭,长孙无忌是一个人都没有见。
  可即便如此,请长孙无忌出山的言论已经日嚣尘上了。
  这一下,气氛变得尤为的紧张,因为长孙无忌拥有抗衡李治的实力,实力是对等的,那么结果就变得无法预料了。
  大兴善寺。
  “是呀!我差点将这一尊佛给遗漏了。”崔平仲破天荒的将酒杯放了下去。
  元鹫也是破天荒的收起那玩世不恭的笑容,面色凝重道:“真是没有想到几个佃农竟然会闹到这种地步。”
  崔平仲道:“听闻你们元家最近也是动作频频,这应该都是韩艺的主意吧?”
  元鹫点点头,道:“不过这小子似乎玩大了,我大伯他们现在都吓得不敢妄动了,那边太尉刚刚免除韩瑗、来济的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尉的势力进一步被削弱了,遭此下去,对于太尉也是极为不利的,这可是太尉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老崔,你说如果太尉真的站了出来,陛下有几成胜算?”
  崔平仲道:“太尉当时没有做出反击,就退了下去,但因此也保留了他在朝中的势力,而陛下之所以要借此事肃清朝堂,其目的恐怕也多多少少想削弱太尉在朝中的势力,要是真的爆发了,陛下胜算虽高,但对方毕竟是太尉呀,他的势力可是深不见底的,我也不好判断。但是——!”
  元鹫道:“但是什么?”
  崔平仲道:“韩艺是你的妹夫,你难道一点都不了解他么?”
  元鹫皱眉道:“你的意思是,韩艺故意制造出这个机会,打算彻底消灭太尉?”
  崔平仲困惑道:“或许是,或许不是,我也不敢确定。”
  正当这时,犬牙突然急忙忙跑了过来,在元鹫耳边小声说了几句。
  元鹫道:“他们是冲着谁来的?”
  犬牙道:“九成是冲着姑爷来的。”
  崔平仲瞧了眼元鹫道:“出什么事呢?”
  元鹫叹道:“看来他们中间已经有人打算拼死一搏了。唉……找了这么一个妹夫,真是不幸啊!我先去处理一下。”
  ……
  这长孙无忌本已经淡出朝野,在这件事前极少有人提到他,突然一下冒了出来,令整个局势风云变化,变得神鬼莫测,扑朔迷离,而且也将李义府等人吓了个够呛,大战仿佛一触即发,整个朝堂的空气都已经渐渐凝结了,一场关系着大唐命运的博弈已经拉开了帷幕。
  许敬宗、李义府都有些慌了,他们立刻就去找武媚娘,他们没有首先去找李治,就不知道该怎么做。
  武媚娘一听这消息却是大喜不已,当机立断,立刻让李义府、许敬宗人等去找李治,将此事告诉李治,争取将长孙无忌等一干关陇集团成员全部除掉,只差没有说出不惜一切代价了。
  这事从一开始她就是坚定的支持者,目的就是要清除长孙无忌在朝中的势力,为以后除掉长孙无忌做准备,现在这情况,摆明就是将长孙无忌放到火上烤,她肯定不会放过的。
  许敬宗、李义府得到皇后的指示后,底气倍增,立即跑去求见李治,现在的情况非常明显,如果让长孙无忌翻身了,那他们铁定死翘翘了。
  两仪殿内。
  “陛下,如今那些王公贵族整日跑去求见太尉,请求太尉出山,他们分明就是做贼心虚,于是投鼠忌器,请太尉出来对抗陛下。”许敬宗十分激动地说道。
  李治闻言,眼中闪过一抹惊慌之色,沉眉问道:“那太尉可有见他们?”
  李义府道:“如今太尉府是闭门不见客,但是谁知道太尉心里是怎么想的,又有谁知道他们到底有没有见面,当初陛下没有听从太尉的建议,太尉心里难道一点怨念就没有吗?如今对于太尉而言,可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说不定这一切就是太尉故意安排的,陛下当立刻采取应对措施!”
  许敬宗又道:“陛下仁孝,顾忌舅甥之情,但陛下您毕竟是一国之君,这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陛下此时应该先发制人,让大司空带领禁军将他们一网打尽,以绝后患。”
  李治眉头紧锁,拳头紧紧握着,许敬宗、李义府他们说得倒是轻巧,因为他们不需要为此负责,可是他是皇帝,一言九鼎,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的一言一行都将直接影响整个大唐,思忖半晌,道:“你们先下去吧!”
  “陛下。”
  “这事朕自有打算。”李治沉声打算许敬宗的话。
  李义府、许敬宗相觑一眼,拱手一礼,便退了出去。
  他们二人走后不久,李治就回到了后宫。
  武媚娘见李治来了,急忙迎了上去,道:“陛下,臣妾听闻朝中不少王公贵族去找太尉?”
  李治点点头,道:“方才李义府、许敬宗急着见朕,也是为了这事。”
  武媚娘目光闪动了几下,道:“那不知陛下打算怎么办呢?”
  李治微微眯眼,坐在矮榻上,沉默不语。
  武媚娘眼中闪过一抹杀气,道:“陛下,不管太尉是怎么想的,但是太尉的名望在长安无人能及,他长孙家在关中地区可是盘踞了上百年之久,势力盘根错节,倘若他一旦站了出来,那么陛下必将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而且,即便这一回太尉不站出来,今后呢?太尉的影响力在太可怕了,哪怕他不再朝堂之上,陛下也得受制于他啊。”
  说到这里,她就打住了,但是言下之意,再清楚不过了,即便长孙无忌老老实实待在家里,你这个皇帝也得顾忌他,这你怎么励精图治,大展身手,唯一的办法就是杀了他。
  ……
  北郊外面的一片山林中。
  一个慈眉善目,身着灰色僧服胖和尚慢悠悠的走在山林间,忽然,他停了下来,目光瞥向一旁,只见一个带着铜制面具男子朝着他走了过来,他当即一掌当胸,笑问道:“阿弥陀佛,柳施主,好久不见,可还安好?”
  来人正是柳如风,他微微颔首,道:“好久不见,不知大师为何来此?”
  胖和尚微微一愣,哈哈笑道:“早知柳施主在此,贫僧就不来了,毕竟贫僧老了,可是抢不过柳施主。”
  柳如风摇摇头道:“大师可能误会了,我不是来杀韩艺的,我是来杀你的。”
  胖和尚脸色一变,道:“什么?你不是早已经离开了朝廷吗?”
  刀光一闪。
  胖和尚倒了下去,只见他右掌中有着一枚飞镖。
  ……
  在东郊外的一间残破道观里面,只见五六人坐在其中,但无一人出声,都在静静的擦着自己的兵器,那刀剑被他们擦的是雪亮雪亮的。
  砰的一声巨响。
  残破的木门仿佛受到一股极大的力量,顿时变得四分五裂。
  那五六人脸上一点慌张都没有,立刻将武器紧紧握在手里,往门口望去。
  只见一个大叔站在门前。
  其中一人惊道:“元堡主!”
  “真是抱歉,我不想来打扰各位的,但是韩艺是我的妹夫。”元鹫挠着头,很是愧疚地说道。
  他话音刚落,忽听得上方传来几声响,那五六人下意识的抬头一看,什么都没有,连屋顶都没有破,他们可都是高手,上面有人他们不可能察觉不到,那么肯定是有人扔了一些东西上去。
  不好!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大名鼎鼎的元堡主,竟然玩这些下作的手段,殊不知元鹫本就是一个极其无耻的人。
  等到他们醒悟过来时,为时已晚,只听得几声咔咔咔骨头脆裂的声音,不到片刻,就见那五六人躺在地上,脑袋全部都是反转一百八十度。
  元鹫走出门外,拿出自己的丝帕,擦了擦手,一脸恶心的表情,又低头打量了一下自己,朝着前方空无一人的树林喊道:“小犬,过来一下。”
  犬牙立刻走了过来,道:“堡主有何吩咐?”
  元鹫转过身去,扭动着臀部道:“你帮我看看身上哪里脏了没?”
  “……!”
  ……
  曲江池。
  “教主,有几批刺客来到京畿地。”
  “冲着韩艺来的。”陈硕真立刻问道。
  “嗯。”
  “人在哪里?”
  “都已经死了。”
  “什么人干的?”
  “不清楚,我们的人去的时候,全都已经死了。”
  ……
  凤飞楼。
  “不来了,大哥,都已经玩了两天牌了,我好累啊!我可还要去卖包子了。”
  熊弟一脸哀求的朝着韩艺道。
  韩艺道:“小胖,你别扫兴好不,你看华仔、小野玩得多么尽兴。”
  小野瞧了眼韩艺,挠挠头,没有做声。
  杜祖华可怜兮兮道:“大哥,尽兴是尽兴,但也挺累的。”
  韩艺不耐烦道:“少废话,都不准走,咱们决战到天亮。”


第1012章 王道与霸道
  已经是三更天了,但是有许多人都还未睡,漆黑的夜里对于目前的局势而言,真是太宝贵了,他们在相互走动着。
  司空府。
  “大哥!此事越来越不简单了,咱们也得做好万全之策啊!”
  李弼有些担忧的朝着李勣道。
  李勣现在存在的最大的价值,就是用来震慑长孙无忌,有他在,李治心里就安稳,因此但凡跟长孙无忌有关,李勣就脱不了身。
  李勣略带责怪的看了他一眼,道:“你年纪也不小了,怎么还相信外面那些流言蜚语。”
  “这哪是流言蜚语,那些人都已经找到太尉府去了。”
  “这有又说明什么?”
  李勣挥挥手道:“行了!行了!你去睡吧!”
  正当这时,府上的管家走了进来,道:“老爷,外面有人求见。”
  李弼一愣,道:“这么晚了是谁?”
  “那人没有说,他只是说他生病了,特地来找老爷治病的。”
  “治病?”李弼听罢,气不打一处来,道:“这人是疯了吧,治病让他去郎中。”
  “且慢!”
  李勣手一抬,道:“你们先回屋去,没有我的吩咐,谁也不准出来。”
  李弼惊讶的望着李勣。
  李勣跟他使了个眼色,李弼立刻站起身来,带着管家出门去了。
  李勣亲自来到门前将门打开来。
  只见一名俊俏公子站在门外,他微微一笑,道:“司空,没有打扰你休息吧!”
  李勣笑道:“我还未休息,请进。”
  这年轻公子正是李治。
  来到内堂,李勣正准备行礼,李治赶紧伸手道:“司空,这些就免了吧,朕客随主便。”
  “是!”李勣道:“陛下请坐。”
  李治坐了下来,瞧了眼李勣,开门见山道:“司空应该知晓朕是因何事而来吧?”
  李勣点了点头。
  “其实朕这么做,也是无奈之举。”
  李治叹了口气,道:“父皇在世时,常常教导我,这治国要先治吏。虽然目前这三品以上枢要大臣,多半都是朕亲自任命的,朕也可以全权做主,可是三品以下的官员,朕又岂能一一顾及到。如今一部分官职多半都是由勋贵们充任,他们之间要么联姻,要么本就是亲兄弟,要么就是妹夫、姐夫,势力盘根错节,上能影响君主、以及枢要大臣的决断,下又能挡住有才干之士入太极殿。
  而且,他们还在积极的将自己的亲人引入朝中,就说宇文家吧,他们一家但凡十六岁以上的人,都在朝中为官,至少也有二十余人,可如果他们能够跟他们的父亲一样,一心为国出力,那是再好不过了,可是他们眼中只有自家的利益,还不断的攻击那些正直的大臣,如此下去,只怕我大唐会毁在他们手里。因此朕才决心要肃清朝堂,让更多有真本事的贤士能够入朝为官。”
  李勣点头道:“臣明白陛下的无奈,臣也支持陛下这么做。”
  “卿之忠心,朕心里明白,这些话也只能跟爱卿说说。”李治苦笑的摇摇头,又道:“可是如今朕遇到麻烦了。”
  李勣道:“陛下指的麻烦可是太尉?”
  李治点了点头,道:“舅舅虽已闲赋在家,可是舅舅毕竟当了三十年的宰相,他在朝中的影响力并未因此而减弱,还是有许多大臣以舅舅马首是瞻。”
  李勣道:“那陛下可知太尉心里是如何想的么?”
  李治摇摇头。
  李勣又道:“那陛下为何不当面向太尉问清楚?”
  他并没有像李义府他们一样,怂恿李治直接开干,就是因为他认为如果借此事与长孙无忌开干,那么关中必乱,唐朝奉行的是关中本位的政策,关中一旦乱了,那全国都会乱,如果从国家的利益出发,他觉得还是得悠着点,尽量不要将两件事混在一起解决。
  李治眯了眯眼,道:“可若果舅舅反对呢?”
  他先来找李勣,没有找长孙无忌,很明显他还是有些忌惮长孙无忌,他必须先将后路给安排好,这后路就是李勣,唯有他能够跟长孙无忌抗衡,许敬宗、李义府等人嚷嚷着是痛快,但是真要跟长孙无忌火拼的话,他们两个根本不顶用。
  李勣沉默少许,道:“这天意又岂是人可违抗的。”言下之意,就是如果长孙无忌要出山,那他就是自寻死路。
  得到李勣的答复,李治心里有底气了。
  虽说李勣是忠于李治的,而且与长孙无忌也是敌对的,但是李治这回主要是肃清朝堂,哪里知道将长孙无忌跟拉了出来,他不知道李勣对这肃清朝堂一事是赞成的,还是反对的,他必须要问清这一点,如果李勣觉得不太好,那更别提长孙无忌了。
  在第二日晚上,李治就立刻召见长孙无忌,此事不能再拖了。
  “老朽参见陛下。”
  “舅舅快快请起。”
  李治亲自上前扶起长孙无忌,搀扶着他坐了下来,自己就坐在他边上,关心道:“舅舅身体可还好?”
  长孙无忌呵呵道:“蒙陛下挂念,我这把老骨头兴许还能熬上几年。”
  李治笑道:“舅舅身体好,朕便放心了。”
  一番很虚伪的问候之后,李治就道:“朕今日找舅舅前来,是有一事想询问舅舅的建议。”
  长孙无忌忙道:“陛下,老朽已经退出朝堂了,不问朝政之事了,此事你该去问李勣。”
  李治心想你真是太谦虚了。道:“司空乃是武将出身,此事他也不是很擅长,朝野上下,唯有舅舅可以帮帮朕。”
  长孙无忌问道:“那不知陛下是想询问何事?”
  李治轻咳一声,又将自己想肃清朝堂之事告知了长孙无忌,道:“不知舅舅是否赞同。”
  长孙无忌闻言,叹了口气,捋着胡须道:“这世上之事,最为难办的就是这人事啊!”
  李治心里咯噔一下,心想,难道真的要走这一步。
  哪知长孙无忌话锋一转,道:“但是陛下必须得这么做!”
  李治微微一愣,道:“还望舅舅能够指点一二。”
  长孙无忌道:“这治国先治吏,若吏治不好,何谈治国。当年先帝在位时,底下的一群枢要大臣,包括老夫在内,都乃开国功勋,先帝必须要给予他们封赏,因此他们的儿子都被封为官员,可一个开国功勋的儿子少则两三个,多则五六个,到如今他们孙子多达十几二十个,而这些人凭借祖荫纷纷入朝为官,陛下你才二十来岁,你还能看到他们的下一代,可往下这一家功勋之后可就上百人,别封赏他们为官,光养,朝廷也养不起啊!而且,如果陛下在这一代还拦不住他们,那么下一代就更加难,因为他们在朝中的势力会更加庞大,到时只会更加棘手。
  其实这事前几年老朽也考虑过,只是老朽本也是皇亲国戚,也曾随先帝开疆辟土,他们的父辈与老朽多多少少有些关系,这人情难免呀,老朽实在是没法下这手。可是陛下就没有这顾虑了,可放开手脚去干。此外,陛下你既然已经开了这口,倘若言行不一,那么任何事,他们都会用今日之手段来违抗陛下的诏令。
  不瞒陛下,这些天那些人专门来找老朽,还妄图挑拨老朽与陛下的关系,老朽虽然老了,但是心里明白的很,因此他们越是来找老朽,老朽就越恨他们。”
  不亏是当过宰相的人,分析的是头头是道,这贵族社会最麻烦的一点,就是功勋之后,功勋之后他也是官,像程处亮他们至少是四五品大将军,他们的儿子,你也得照顾吧,一个养五个,五个养二十五个,这朝廷哪负担得起。
  李治听着还是有些不稳,万一长孙无忌是下个套放这里,怂恿他下刀,这刀一拿起,长孙无忌便赶紧站出来,振臂一呼。连连点头道:“舅舅说得正是对极了,可是下面的反抗这么强烈,朕也有些拿捏不准,还请舅舅帮朕想个法子。”
  长孙无忌沉吟半晌,道:“此与贞观年间,先帝肃清朝堂大为不同,当时因为官吏太过冗杂,导致办事效率非常慢,先帝是不得已才行以霸道,直接将朝中官员从一万多人削减为六百多人,而陛下此举并非解燃眉之急,而是深谋远虑,若以霸道为之,未尝不可,但是老朽认为可将霸道与王道相结合,来做此事。”
  李治皱眉道:“霸道与王道相结合?”
  “不错!”
  长孙无忌道:“像那些王公贵戚,他们本都是陛下的亲戚,这些人是永远都清除不了的,毕竟陛下将来的公主也得嫁人,王子也得娶妻,还有皇后家的人,以及你的那些姑姑、姐姐、兄弟,他们永远都会在,最多只是换了一批人而已。陛下要防范的是王公贵戚与朝中大臣勾结,因此老朽建议,对于那些王公贵戚行以王道,罚他们一些田地便可,而下面那些官吏的话,陛下当行以霸道,将他们赶出长安,调派到外地去做一个闲官。如此一来,王公贵戚他们得以自保,又岂会去管那些官吏之事,而朝中剩余官吏自然也不敢在与王公贵戚勾结。
  但是要治吏,光这么做还是不行,还得从选拔官吏上下手,陛下可以科举为主,然而贵族子弟要入朝为官,必须得由陛下你亲自考核,若真有才干者,自然取之,又可以笼络人心,若无能者,也好叫他们心服口服。”


第1013章 弃车保帅
  这姜还是老的辣啊!
  长孙无忌说得非常对,这人事其实就是世界上最难办的事,因为避免不了得罪人,因此没有经验的人,是难以办好此事,为什么韩艺在这方面没有给长孙无忌出主意,就是因为他知道他办不好这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