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小闲人-第6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边唐临则是气急不过,跑到户部,找到韩艺,一顿苦水倒得天昏地暗,这才第一日,他就这么搞,今后吏部还有我什么事啊!
  韩艺当然知道这事,但是他更清楚这事的来龙去脉,因为李治在一夜过后就下了决定,那不用说也知道是武媚娘吹了枕边风,可见武媚娘是支持李义府他们的,但还是让唐临跟李义府共掌吏部,可见还是顾虑到了他的感受,这种情况他也是能够接受的,笑道:“这是好事啊!”
  唐临诧异道:“这算是甚么好事?”
  韩艺道:“是,虽然李义府如今检校吏部尚书,与你共掌,但你毕竟是吏部尚书,这吏部的印鉴可都在你手里。”
  唐临苦叹道:“那又如何,我只是保管而已,他如今也有权使用,我能不给他吗?”
  韩艺道:“你当然能不给,实在不行,你带着印鉴回家装病就是了。”
  唐临听着怎么是无赖之术,忽然想起韩艺是田舍儿出身,心里也就释然了,道:“这如何能行,万一他告到陛下那里去,那可如何是好。”
  韩艺道:“这就得看是什么事呢?”
  唐临越听越迷糊了。
  韩艺笑道:“如今李义府得势,咱们要阻拦他们,是肯定阻拦不了的,问题就在于,他能否阻止我们?”
  唐临道:“他当然能够,他们掌控着门下省和中书省,如今尚书省名存实亡,等于三省都是他们说了算。”
  “那我跟李司空他们又算什么?”
  韩艺笑道:“这么跟你说吧,如果他没理由就卡我户部的奏章,我就敢不给他们发俸禄,大不了也就是闹到陛下那里去,那就看谁在理,是他先卡我的奏章,我才不给他俸禄的,他可以利用职权来压我,我当然也可以用职权去整他。”
  唐临没好气道:“你是你,我是我,怎能一概而论。”
  韩艺是最开始支持李治和武媚娘的,在李治和武媚娘心中,地位可能还要高于李义府,大家都是从龙的人,这要扯皮,谁怕谁。但是唐临不同,唐临是敌对派的,他要去跟李义府扯皮,不用想也知道,李治当然帮着李义府。
  韩艺道:“但是我会支持你呀!李义府这么一弄,我反倒不需要再隐隐藏藏,可以公开的支持你了。”
  唐临愣了下,道:“这又是为何?”
  “因为我也会害怕啊!”
  韩艺笑道:“李义府这才第一日,就这么干,可见日后他定会广结朋党,扩大自己的势力,我跟李义府的过节,那可是有得说了,按照常理而言,我会眼睁睁看着我们的势力均衡被打破么,他要这么做,我肯定也要这么做,我不只有支持你。这跟我在户部是一个道理,我们不干涉他,但是他也别来干涉我们,他要来干涉我们,我们肯定要还击。”
  唐临恍然大悟,他前面只想到,如今阻止不了李义府了,却没有想到咱们互不干涉,你玩你的,我玩我的。
  他是不够资格,但是韩艺够资格啊。
  唐临点点头,但还是叹了口气道:“可是如此下去,会损害吏治的,当初太宗圣上好不容易才肃清吏治,如今——!”
  “那就没有办法了。”
  韩艺摇摇头,道:“不过咱们可以帮他们弥补一些错误,尽量让地方上的政治清明,只要地方上不乱,长安的话,有陛下、司空他们坐镇,大乱子也出不了,因此咱们尽量要提拔真正的人才,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子上,促使地方上的繁荣。再来就是,他李义府提拔十个人,咱们提拔一个人,这他要是还跟咱们玩花样,那咱们也占理。”
  他非常清楚,目前这种情况,中央肯定会变得有些乱,因为李义府这种爆发富上来,总是要兴风作浪的,作威作福一番,因为这口气他肯定憋在心里这么多年,因为出身不好,屡屡受到长孙无忌打压,如今咸鱼翻身了,内心肯定会膨胀,那只能看着他闹。
  这长安只是政治中心,洛阳才是经济中心,而且韩艺打算振兴江南,那边不乱就行了。
  但是……他却错误的高估了自己的威望。
  许府。
  “哈哈!我代我那几个小外甥多谢李老弟了!”
  “不错,不错,多谢贤兄照顾小儿。”
  许敬宗、李崇德二人纷纷朝着李义府拱手致谢。
  李义府忙道:“岂敢,岂敢,要不是当初二位鼎力相助,我也当不上这吏部尚书,而且,我这不过就是举手之劳,就凭许贤兄如今在朝中的地位,你那几个小侄儿迟早也要入仕的。”
  许敬宗抚须大笑,甚是得意啊。
  李义府又道:“许贤兄是没有看到唐临当时的表情,那真是痛快极了。哼,以前他还经常在我面前耀武扬威,如今看谁还帮得了他。”
  李崇德突然道:“这唐临不是投靠韩艺了么。”
  这一泼冷水,弄得李义府好生郁闷,道:“他们之间只是在相互利用么,哪能跟咱们一样,这要真出事,韩艺不可能会保唐临,你等着看好了。”
  许敬宗听得好韩艺,恨意横生,道:“韩艺小子也真是太嚣张了,以前大敌当前,咱们对他是百般忍让,倒是养成他这目中无人的性子,今时今日已经不同了,咱们是不是也找个机会教训他一下,免得他不知天高地厚。”
  李义府叹道:“这我如何不想,可是陛下和皇后都非常看重韩艺,咱们难以奈何他。”
  许敬宗道:“这我就还不信了,咱们一个中书令,一个门下侍中,却奈何不了一个户部侍郎。”
  如今他们连连得胜,在朝中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自信心开始膨胀起来了。
  李崇德眼眸一转,道:“我倒是有一个办法,不知可否?”
  许敬宗道:“你倒是说来听听。”
  李崇德道:“韩艺不是爱钱么,咱们就从这里下手,建议陛下征收商税。”
  许敬宗听着索然无味,摆摆手道:“你这连皮毛之痒都谈不上。”
  韩艺这么有钱,会在乎这一点商税?
  李义府却道:“我倒是认为可行,虽说这点商税对于韩艺而言算不得什么,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建议陛下另开官署,专门征收商税的话,那咱们就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对付韩艺了。”
  许敬宗眼中一亮,如果他们的建议成功了,那么李治极有可能将这个官署给他们掌管,欣喜道:“这倒是可行。”
  他们如今运势正高,几乎是战无不胜,唯独没有压制住韩艺,这让他们很不爽,如今都当宰相了,得找一个对手来练练,试试自己的功力如何,那韩艺无疑是一个最佳的对象。


第1186章 伤敌分毫自损一千
  拂晓之际。
  “唔——!”
  韩艺睡得正香着,转身手往旁边一抱,竟然抱了一个空,睁眼一看,发现萧无衣已经穿戴整齐了,赶紧揉揉眼,道:“夫人,这都什么时辰了?”
  萧无衣道:“还早着了,你可以再睡一会儿!”
  韩艺道:“那你起这么早干什么?”
  萧无衣白了他一眼,道:“这户部就在边上,你当然可以不着急,可我得赶去城外,而且,这都怪你。”
  “怪我?”
  “当然怪你,今日新昭仪学院便开始招生了,可是你在这招生之际,却将郑善行给派出去,我不得多担当一些。我还得先去接飞雪。不跟你说,我先出门了。”
  说完,她便急匆匆的出门去了。
  “这女人!”
  韩艺呵呵一笑,揉揉脸,“我也起来锻炼一下身体好了。”
  在院里跑了一会儿步,又陪着萧锐吃了一个早餐,然后便坐上马车,晃悠悠的去到皇城。
  来到户部,长大象直接拿着一大堆资料给他。
  “哇!什么情况?”
  韩艺看着汗都流出来了。
  张大象笑道:“这可是关于那些想承包桑田商人资料。”
  “这么多?”
  “来询问的人更多。”
  张大象笑了一声,又道:“这商人还真是唯利是图,一旦有利益出现,那就如苍蝇一般,蜂拥而至,但张口便是钱。”
  韩艺尴尬的提醒他一句,道:“这个,张侍郎,我也是商人,而且咱们户部要不谈钱,那谁还会帮咱们放在眼里。”
  张大象讪讪一笑,忽闻一声,“皇上驾到!”
  韩艺和张大象一愣,怎么皇帝来了,二人急忙走了出来,只见李治、李义府、许敬宗三人走了进来。
  “微臣参见陛下!”
  “免礼!”
  李治手一伸,道:“朕今日看天气还不错,就来这边看看。”
  因为三省六部都在皇城,皇帝也经常来视察。
  幸亏今日起得早,不然的话,就被皇帝逮住旷工了!韩艺忙道:“陛下,李中书,许侍中,里面请。”
  来到里面,李治往韩艺的位子上一坐,随便拿起桌上的资料一看,好奇道:“这是什么?”
  韩艺忙道:“我们户部打算将一些贫瘠之地改为桑田,然后承包给商人。”
  李治是知道的,点点头,道:“看来还有不少商人对此感兴趣。”
  李义府笑道:“如今西北边正在修路、修建驿站,绢布比较适合在那边交易,因此就连长安的绢布的价格都涨了一些,这商人的天性就是逐利,此事也不足为奇。”
  他不就是暗示韩艺商人也,眼里就只有钱。
  李治嗯了一声,道:“是这么个道理。”
  许敬宗忽然道:“陛下,自西北政策执行之后,不少人都改行商道,就连荥阳郑氏的郑善行都在做衣服买卖,他在南郊的作坊,规模之大,唯有韩侍郎在西郊的作坊可以媲美了。”
  “这朕早就听说了!”李治笑道:“不过郑善行赚钱多半都是为了行善,我听说每年冬季,他都捐助不少衣物给一些贫穷的农夫,而且还捐了不少钱,给昭仪学院。要是天下商人都如郑善行一般,那就算将商人跟士子放在一起,朕也会答应的。”
  不管是他,还是皇后,对于郑善行都是有着非常高的评价。
  许敬宗道:“陛下说得是,郑善行的行为,的确令人敬佩,就连老臣都非常喜欢那孩子。”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道:“不过陛下,说到这商人,老臣认为如今商人阶层日益扩大,而且个个都赚得盆满钵满,可是我朝一直以来都没有征收商税,这让很多百姓都不满,商人赚的最多,却不用交税,老臣建议征收商税,一来,可以充盈国库,二来,也能平息百姓心中的不满之情。”
  韩艺听着听着,这话风就有些不对劲了,道:“许侍中,你不能老是看着那些赚了大钱的商人,那些亏得血本无归的商人呢?这钱你给啊!”
  李义府道:“韩侍郎此言差矣,自古以来都有商税,唯独我朝体恤百姓,不征收任何商税,可如今商人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理应征收相应商税,相信商人也是能够理解的。”
  许敬宗却是一笑道:“莫不是韩侍郎舍不得那点税钱。”
  韩艺哼道:“光我捐出去的钱,就足以抵上我一辈子该交的税钱了,我犯得着舍不得这点商税么。再者说,我韩艺能有今日,全蒙陛下的圣恩,只要陛下一句话,我将我的钱都捐给朝廷,也不在话下。”
  许敬宗笑道:“这光说不练谁不会。”
  “许侍中,你还别激我,我的钱比你的钱多得多,那咱们就一块捐吧,捐家产,陛下就坐在这里,你敢应吗?”韩艺风轻云淡地说道,好像是捐别人家的家产。
  许敬宗被韩艺呛得满面通红,哆嗦着嘴皮子,硬是说不出话来。
  张大象只觉韩艺忒也霸气了,一言不合就捐家产,这谁敢你跟玩。
  但是话说回来,许敬宗也不傻呀,韩艺的生财之道实在是太多了,你可以把韩艺的钱都给拿走,但是韩艺脑子里面的东西,你是拿不走的,他很快就能够卷土重来,但是许敬宗要是把家产给捐了,那他就真的一穷二白了。
  李治瞧了瞧他们,似乎也看出一点门道来,但也闷不做声,有本事你们就捐啊。
  李义府忙出来解围道:“二位勿要动怒,我们谈的是商税,我相信韩侍郎也不会在意这点商税的,但是韩侍郎,我们也是为户部着想,征收商税,国库就多了一笔收入。”
  韩艺不搭理这厮,朝着李治道:“陛下,当初隋末大乱,导致商路闭塞,很多商人都家破人亡,在贞观时期,商人是少之又少,因此我朝才在财政上秉承宽商利末的思想,如今商业才刚刚复苏,朝廷若是急着征收商税,那无异于杀鸡取卵,这万商废业则人不聊生,如今朝廷应该继续给予商人更加宽松的政策,好让我朝的经济复苏。”
  李治笑着点点头道:“爱卿之言,也正是朕心中所想,想当初汉武帝向商人征收重税,虽然集聚钱财一时,但也断掉了财政开源的路,所以这商税不到万不得已之时,就暂且不收。而且如今许多商人都代自己的工匠交税,这就已经足以了,此事毋庸再议。”
  许敬宗、李义府一看李治态度非常坚决,心中很是郁闷。
  但是韩艺也看出来,这二人今日就是来找茬的,心想,看来你们无敌真寂寞了,想拿我试试你们的权威,那行,咱们也别走着瞧,今日我就要让你们尝尝我户部的威力。先是高呼一声:“陛下圣明!”随即立刻道:“哦,陛下,微臣正好有一事,想向陛下建议。”
  李治道:“什么事?”
  韩艺道:“微臣自出任户部侍郎以来,求得不是为国库省钱,因为有些钱还是该花的,只是微臣觉得,这钱得花在刀刃上,不要造成无畏的浪费,微臣志在构建一个健康的财政,这样才能持久的运转下去,造福后世。”
  李治点点头道:“爱卿言之有理,是应该这么做。”
  韩艺又道:“可是陛下,微臣在计算各个官署每年所消耗的笔墨纸砚等所有用具时,发现户部在这方面的支出,远远高于微臣计算的结果,有些官署甚至要多出一倍来。”
  李治微微一惊,道:“此话当真?”
  韩艺点点头道:“千真万确,其实这也不难想明白,好比吃饭一样,粮食多,就多吃一点,粮食少,就少吃一点,户部每年支出这么多,那些官员岂会懂得节省,用不完还可以往家里拿,但是这不但会给国库带来沉重的负担,还会造成官员奢侈浪费的恶习。”
  “一派胡言!”
  许敬宗当即反驳道:“陛下,这都不过是韩侍郎的一面之词,我在弘文馆这么些年来,只觉笔墨纸砚不够用,还从未见有多过。”
  “那是贞观年间的事了,可是自永徽年间来,户部在这方面的支出,是年年增加,尤其是在这几年。”
  韩艺道:“陛下,微臣在财政方面,从不乱说,我都是靠数据说话,还请陛下稍等一下。”说着,他就从书柜里面拿出一些资料来,道:“陛下请看,这是微臣的计算公式,虽有偏差,但大概数目是不会错的。”
  李治拿着一看,当即惊呆了,上面统计得非常详细,一支毛笔可以写多少字,而每个官署有多少人,每个人每年大概写多少公文,多少字,消耗多少毛笔、纸张,反正官署的消耗品都统计在内。
  韩艺又递上一本,道:“陛下,这是每年的户部的支出,你对比一下看,更能看出问题所在。”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真的相差快有一倍了。
  韩艺又道:“在三省中,人均笔墨纸砚的消耗,如果跟陛下你比的话,陛下你是最节俭的,也最符合臣的预算值,这最后一页便是陛下两仪殿的用具消耗。”
  李治赶紧翻到最后看,果真如此啊!
  李义府非常郁闷,大骂韩艺无耻,这个怎么能跟皇帝比了,天下都是皇帝的,皇帝当然不会以公谋私,用多少是多少,而且李治又不喜欢浪费,那官员不同,官员拿在手里的是朝廷的,当然是能拿就拿,此乃人之本性。
  但是李治不会这么想,敢情我最节约呀,我还是一个皇帝,先将两本账目递给许敬宗和李义府,又向韩艺问道:“爱卿有何建议,但说无妨。”
  韩艺道:“微臣是想建议陛下,采取季度制,每一季度分发官署的消耗品,而且以户部的预算为基础,这样便可变得更加灵活,倘若某个官署有突发情况,或者有重要的事要做,户部就可以提前一个季度增加这个官署的用具,好比今年大考,我们户部就会给礼部和吏部增加用具,如兵部,若无战事,就可以减少用品,有战事就可以增加。”
  李义府急道:“你这样做,也太麻烦了,这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只怕会造成更多的消耗。”
  韩艺道:“我户部这么多官员,朝廷养着他们可不是让他们在这里白吃白喝的,而且我们户部自从采用微臣的统计学,在计算方面提高了数倍,足以在一个季度内计算出来。”其实如今的户部,虽然掌管着天下财政,但其实事很少,因为均田制税收简单,就是粮食和绢布,每年一交,就完事了。而且不打仗的话,支出项目也非常少,又因为平仓制的关系,地方上都有自己的粮仓,因此各地的财政,都是有自主性的,户部管得很少。
  “准奏!”
  李治都不给李义府、许敬宗继续争辩的机会。
  李义府、许敬宗当即傻眼,这可关乎着每个官员,可不是小事呀,你怎能如此轻率!
  许敬宗当然不肯,我刚刚在升宰相,组建了自己的幕僚团队,这里可以捞不少的,赶紧道:“陛下——!”
  李治打断他的话,怫然不悦道:“户部计算的如此清楚,有凭有据,足以令百官信服,而你们的话,既然不是户部的官员,就不要干预户部的事。”
  李义府、许敬宗当即傻眼,这话说的可是非常重,但是他们可都是宰相,怎么可能不议财政,那还玩个球啊。
  韩艺暗笑,这回你们知道错了吧!
  其实李治哪里不知道他们是在干什么,心里是一清二楚,但是他最不喜欢的就是他们之间争争吵吵的,因为这手心手背都是肉,打起来,都疼,那么最好杜绝这种情况的办法,就是惩罚先挑事的那一方。
  人家韩艺老老实实在户部忙公务,你李义府、许敬宗有事没事跑来招惹韩艺,还想借商税想插手户部的事,那我就要为韩艺做主,惩罚你们,看你们还敢来找麻烦不,因此不管是前面的商税,还是如今的户部改革,李治是坚决的站在韩艺这边,都没有任何犹豫。


第1187章 反戈一击
  得意忘形的许敬宗、李义府,这回总算是踢到铁板了,不但没有干预到户部的内政,反而被韩艺反戈一击,这可真是得不偿失啊!
  因为他们才上任不久,而中书令和门下侍中那都是正式宰相,都有自己的幕僚团队的,就是有自己固定的办公府邸,因为正式宰相都是有开府的资格,同中书门下三品就没有这资格,但这个钱肯定是朝廷出,以往宰相上任,官署的福利肯定是要更加优厚,那下面的人才会服你,这回好了,他们刚刚上任,户部就要缩减开支,那不是成心打他们的脸么。
  这就是目前这种制度带来的平衡效应,你们虽然控制着三省,但是六部已经不在他们的控制之中了,跟长孙无忌那会是不可比的,长孙无忌在位时,三省六部从上到下都是他的人,他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这才是真正权倾朝野。
  李义府、许敬宗虽然打败了长孙无忌,但是他们远远比不上长孙无忌。
  又过了一会儿,二人就灰溜溜的跟着李治离开了户部。
  他们一走,张大象满脸崇拜的望着韩艺,道:“韩侍郎方才那一番话,真是精彩绝伦,如今朝野上下,还敢与李义府、许敬宗这般说话的,也只有韩侍郎了。”
  “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要敢犯我户部者,虽老必诛!”韩艺嘴角一扬,道:“张侍郎,咱们该给他们一点颜色瞧瞧了,好叫他们明白咱们户部可不是好欺负的。”
  张大象微微一愣,有些冒汗道:“韩侍郎莫不是真打算全面缩减各个官署的开支?”
  韩艺道:“这是当然的,我一直在为此做准备,这支出必须缩减到他们有苦喊不出的地步。”
  这个是早有备案的,只是没有公开而已,都是韩艺偷偷的在做准备。
  韩艺掌管户部以来,就一直打算缩减官署开支,因为他知道这朝廷的东西,没有人会珍惜的,因为不是自家的,肯定是有多少就拿多少,吃不进也宁可撑着。那么吃亏的肯定是户部,财政好的时候,你们都往死里要,可若财政不好的时候,谁愿意往里面填?明朝不就是钱都在官僚手中么,打仗的时候,国库没钱了,官员都不肯捐钱,结果到后来给李自成全都抢去了。到时皇帝肯定是怪户部,不会怪别人,而且你什么都向朝廷拿,那韩艺店里的笔墨纸砚卖给谁呀。
  因此,韩艺由始至终并没有打算减官员福利,钱我给足你,你想要什么,你拿钱去市场买,因为官员阶级还是最有钱的,市场也得靠他们撑着。
  张大象担忧道:“其实我们稍微针对一下李义府和许敬宗就行了,犯不着将所有的大臣都给得罪了。”
  韩艺笑道:“张侍郎,这钱在我们手,我们怕谁,只有他们来求咱们的份,谁若不服,我就敢欠他们俸禄,扣他们的福利。这李义府、许敬宗还真是提醒了我,没道理只让他们逞威风,我就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