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小闲人-第7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千真万确!”
柳如风点点头,道:“我之所以没有去找你,就是先过来探了探路,哪知遇到我们在伏俟城的人,是他们将这消息告诉我的。”
既然素和贵敢发动政变,也就说明素和贵不是与大唐一条心的,那么韩艺这个大唐使臣对于素和贵而言,就是敌人,去得话,铁定无法生还。
韩艺听得一颗心都跌入了冰窖,阴谋!这一切都是禄东赞的阴谋!这只老狐狸,真是厉害呀,竟然在我眼皮底下布下这么要命的一个局,还想要我的命。
陈硕真道:“看来这一切都是禄东赞的阴谋。”
柳如风也点点头。
韩艺却道:“也不一定,诺曷钵本来就压不住底下那群人,如今他一死,朝中权臣发生政变,这也是稀松平常的,在我中原还少见么。”
虽然他心里也猜到了这一点,但问题是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这一切,如果素和贵是在诺曷钵死之前发动政变,那就可能跟禄东赞有关系,但是诺曷钵已死,他们才发动政变的,这还是有其他可能性的。可是结果是不会变的,素和贵发动政变,肯定会对弘化公主不利,必须得罪唐王朝,那么他们只能投向吐蕃,到时禄东赞就可以顺利的接手吐谷浑。
如今韩艺才恍然大悟,禄东赞根本就在利用大唐不想出兵干预的政策,来吞并吐谷浑,韩艺不过是他手中一个棋子,目的就是想引诺曷钵去赤海部。
这个局巧就巧在,就明明可以猜到是禄东赞布的局,但是你没有任何证据可以指证禄东赞,而且因势利导,结果也会朝着禄东赞希望方向去发展。
被人算计的感觉真是不好受啊!
也正应了那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韩艺自从成年以来,就没有遇到过如此惨败,被人算计汗毛里面去了,道:“那弘化公主的情况如何?”
柳如风微微皱眉道:“具体我也不清楚,但是有传闻说,弘化公主已经带着她的小儿子逃往了大唐。”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道:“不过韩侍郎,此地不宜久留,因为据前线传来的消息,禄东赞和拓跋鬼谷在那一场密谋刺杀中,虽然被手下给救了出来,但都身受重伤,命在旦夕,愤怒的吐蕃人和白兰羌人已经对吐谷浑宣战,并且消灭了赤海部,相信不久便可打到这里来。”
陈硕真看向韩艺道:“用你的话来说,这是他们在自导自演。”
韩艺哑然无语,这一回他真是惨败给了禄东赞,而且是一点脾气都没有,自始至终,他都是在别人的算计中,正是因为他的贪婪,才让吐谷浑陷入着绝境之中。
陈硕真瞧了他一眼,心里很明白他此时的心情,因为这种心情,她也曾今有过的,道:“如今已经是大势已去,我们根本阻挡不了吐蕃,还是先回长安,再从长计议吧。”
这是陈硕真与韩艺最大的不同,陈硕真遭遇比这更加痛苦的失败,她如今也懂得了放手。
韩艺长叹一声,暗想,还是无衣说得对,一张嘴是无法解决所有问题的,说来说去,还是要比谁得拳头更大,我当初若听了她的,只怕也不会到如今这种地步,看来我还是太自负了一点。
念及至此,他突然一愣,拳头?这可是我们大唐还没有展示过的。他突然向柳如风问道:“现在我们还能回去么?”
柳如风道:“只要我们绕过大非川就可以到达鄯州,沿途都有我们的人,因此要想回去的话应该不是很难。”
第1367章 开始下一局
“怎么?难道你还不肯罢休?”
陈硕真略显惊讶道。
这已经是无可挽回的败局,诺曷钵一死,本就是一盘散沙的吐谷浑更加是群龙无首,又岂是吐蕃的对手,然而,内部宰相又发动为了政变,这种情况下,基本上是大势已定。
“如今只是吐谷浑输了,我们大唐可还没有输。”韩艺微微皱眉,道:“我还要跟禄东赞赌一回大的。”但是语气明显没有以前那般自信。
陈硕真惊讶道:“难道你想跟吐蕃宣战?”
“也未尝不可!”
韩艺笑了笑,道:“至少我们还是有足够的时间回到大唐,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留下来搏一搏。”话音中透着些许的无奈,都已经将后路给想好,可见这真的就想他说的那样,再赌一次,既然是赌,那就谁都有可能会赢,说着他又向柳如风问道:“吐蕃大军打到这里来,需要多少时间?”
这要是一般的杀手,只怕会傻了,我就一杀手,你问我这么专业的问题。可是柳如风出身名门,兵法自然不在话下,对于战场上的事,也是了解的,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刺客,道:“这我可算不准,可如今正是寒冬之际,当地的牧草供应只怕不足,因此吐蕃也得运送牧草来补给,不能以战养战,而且他们还得攻破吐谷浑城和大莫门两道关键的防线,据说吐蕃是分兵去攻,我想最迟也就一个多月。”
韩艺笑道:“我却认为时间可能比这还要长。”
陈硕真点头道:“不错,诺曷钵已死,素和贵也夺权成功,吐谷浑群龙无首,内外交困,可以说已经是吐蕃砧板上的肉,如果我是禄东赞的话,一定不会愿意再这上面消耗过多的力量,因此他们一定不会采取强攻的策略,而是会软硬皆施,诱降各个部落,可这么一来,需要的时间反而会更加多。”
韩艺笑着点点头道:“不错!正是这么个道理,我们先找一个隐蔽的地方,再做商量。”
一行人又来到一处山林中,因为这一代都是川谷,不是平原,山地非常之多。
来山林中,韩艺立刻写了六封信函,然后将他的禁卫军时头领叫来,吩咐道:“你立刻命人将这些加急信送到长安和昆凌都护府裴行俭,以及安西大都护府苏定方。记住,一定要快。”
说完,他又将一封封信函递给对方,其实就是三封信,只不过是一式两份,他就是担心路上出个什么意外。
韩艺又道:“还有,你亲自领人前去打探弘化公主的消息,一旦得到确切的消息,立刻向我汇报。”
那士官得到命令之后,立刻下去吩咐任务了。
韩艺又向柳如风道:“你立刻安排人去贺真部打探消息,看看贺真部有什么动作。”
柳如风道:“贺真部镇守着大非川,并且拥有两万精锐部队,专门就是为了保护伏俟城,我想贺真部已经投靠了素和贵。”
“不一定!”
韩艺道:“诺曷钵虽然威望不足,但也不傻,他不可能安排一个与自己离心离德的人镇守大非川这么重要的防线,素和贵发动政变,只是一场博弈,正如我前面所言,他的目的应该是配合吐蕃里应外合,迫使这些部落降服,而不是先去收买这些部落,再来发动政变,如果他有这能力,他根本就不需要吐蕃,诺曷钵也待不了这么久。”
政治家就是政治家,脑袋就是转得快!柳如风还有些惊讶的瞧了眼韩艺一眼,韩艺说得非常对,这个局的关键,就在于你得先政变成功,才能迫使各部落归降。
柳如风立刻安排人前去贺真部打探消息,这个不是很难,贺真也与元家有买卖上的来往。
而韩艺他们则是在此山林中隐蔽,等待消息。
“呼——!”
一切吩咐过后,韩艺轻轻吐了口气,略显疲惫的向陈硕真苦笑道:“虽然我们每回都能够死里逃生,但是每回都落得如此狼狈。”
陈硕真道:“这一切都是你自找的,我相信换做任何一个人,我们都已经踏上了归程,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你不选择先回去,然后再做打算。”
韩艺道:“一旦让吐蕃吞并了吐谷浑,他是不可能轻易再交出来的,除非我们大唐出兵夺回来,那时候会变得更加困难,我不过是选择了一条更加简单的路,不过,只是相比较全来而已。”
陈硕真道:“难道你写信给苏定方等将军,是向他们问好的么?说到底,还是得出兵,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韩艺只是笑了笑,没有做声。
因为就在贺真部附近,因此两天过后,前去打探的人就回来报告了。
“根据打探来的消息,贺真部在最近的确是动作频频,他们是将人马布置在前后两边。”柳如风道。
韩艺笑道:“很明显,贺真部并未被素和贵收买,他如此布置,是为了防止前面的吐蕃和后面的素和贵。”
柳如风点点头。
陈硕真道:“但我想贺真部并非是真的想开战,如果他真的一心忠于诺曷钵,他应该是立刻出兵帮助弘化公主,他这么做主要还是为了自保,我想素和贵已经在派人跟他接洽了。”
“不错!他不可能挡得住吐蕃和素和贵的两面夹击。”
韩艺道:“但这同时也是我们的机会,大非川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因此屯聚重兵,素和贵想必也不敢轻易跟贺真部动手,双方肯定还在洽谈中,如果我们能够争取到贺真部,那至少也能够延缓这溃败的局势。”
陈硕真道:“可是以目前的局势而言,选择吐蕃显然是明智之举。”
韩艺笑道:“那可不一定。”说着,他便向柳如风道:“我们在大非川有人吗?”
柳如风点点头道:“有个绸缎庄是我们的人开的。”
韩艺道:“很好!你让他们试着去接洽贺真部的首领。”
柳如风道:“如果让贺真部知道你在这里的话,这太危险了。”
韩艺道:“暂时还不需要告知我的行踪,先拜访一下,取得上联系,相信到时弘化公主那边也快有消息了。”
柳如风点点头道:“我知道了!”
又过去三日,结果弘化公主那边还未传来消息,前线的战报到时传来了,吐蕃和白兰部的联军连战连捷,赤海一代的部落全部归降吐蕃,已经抵近吐谷浑的一座重要城镇,就是吐谷浑城。
而就在隔日,鄯州方面终于传来的消息,这个消息也令韩艺感到有些吃惊。
弘化公主从鄯州借得五千精锐,准备反攻伏俟城。
“这不可能!”韩艺立刻道:“没有陛下的命令,他鄯州刺史哪能轻易做主借兵出去,纵使那是弘化公主,这军令如山啊!”
柳如风听得目光微微向下,可这么一个极小的动作,却没有逃过韩艺的双眼,道:“你是不是知道一些什么?”
柳如风沉默少许,道:“我只知道自从弘化公主嫁到吐谷浑来以后,杜风就一直担任着鄯州刺史,从未动过,并且,杜风以前是弘化公主父亲的旧部下。”
弘化公主名义上是李世民的女儿,其实是宗室之女,这也是公开的秘密。
韩艺听得一愣,道:“也就是说,杜风是太宗圣上故意安排在鄯州出任刺史,目的就是为了今日。”
柳如风轻轻点了下头道:“我想是这样的。”
李世民当年为什么扶植诺曷钵,肯定是因为他知道诺曷钵是没法令所有人臣服,不具有王者之威,如果诺曷钵有这能力,李世民就不会支持诺曷钵,如此从中得到平衡,就是让诺曷钵一直坐在王位上,李世民当然也做了很多安排。
不愧是李世民,天子骄子,果真是算无遗漏。韩艺听得心里一阵感慨,只觉要论谋略和胆识的话,自己比起李世民、禄东赞这些人来,还是相差甚远。不过,他绝不是轻易认输的人,因为他是一个老千,老千一旦认输就得死,于是道:“要是这样,那就更好了,如果我们能够得到贺真部的支持,伏俟城反倒在我们的包围之中。”
而与此同时,元家的人已经与贺真部的首领铎伏联系上了,因为元家的买卖不是小买卖,而且经常为这些部落首领提供大唐精美的丝绸,取得联系不是很难。
韩艺得知之后,立刻向柳如风说道:“帮我约见铎伏。”
柳如风道:“韩侍郎,这太危险了。”他可不管韩艺的计划是什么,他只管保护韩艺的安危,他们对于铎伏可都不熟悉,贸然约见,危险肯定是非常高的。
韩艺道:“所以我是让你帮我把他约到这里来。”
陈硕真道:“铎伏可不一定会来?”
韩艺笑道:“可不一定,贺真部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但铎伏不可能自立为王,因此他只能选择一边,可如果他只有一个选择的话,那他谈判就会陷入被动之中,如果能够跟大唐接洽上,他就能两边要价,我相信他会清楚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说着,他又掏出自己的官印,道:“带上我的官印。”
柳如风见韩艺心意已决,也只能接过官印来。
……
贺真部。
“咦?父亲,这拓跋家的人又来了?”
只见一个年轻人走入帐中,向一个四十多岁,两鬓黑白掺杂的中年男人问道。
这中年男子正是贺真部的首领铎伏,而这年轻人则是他的大儿子伏立。
铎伏递出手来,道:“你看看这是什么?”
伏立接过来一看,惊讶道:“这不是大唐官印么?”
“你在仔细看看。”
“父亲,这可是户部侍郎的官印。”
伏立惊讶无比,又道:“难道——?”
铎伏带你点头道:“此乃大唐户部侍郎韩艺的官印,而且,韩艺就在我们贺真部附近。”
“什么?”
伏立面色大变,因为韩艺的西北大计划,并且当初一举消灭阿史那贺鲁,又主持牧场协定,因此他们也都听说过韩艺的大名,也知道韩艺前来出使,道:“为何韩艺的官印会在父亲手中。”
铎伏并未细说,只道:“韩艺希望与我见上一面。”
伏立道:“这时候韩艺约父亲见面,定是想得到咱们贺真部的支持。”
铎伏点点头。
伏立道:“可是父亲,如今可汗已死,伏俟城也落在素和贵手中,那边吐蕃大军势如破竹,而且伏俟城那边刚刚传来消息,北面的列浑部也已经投降了素和贵,即便我们投靠大唐,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我们根本无法承受素和贵和吐蕃的两面夹击。”
铎伏道:“那依你的意思,该当如何?”
伏立道:“何不将韩艺抓获,这样也能增加咱们与素和贵谈判的条件。”
铎伏低眉沉吟片刻,道:“抓与不抓,总得先与他见上一面。”
第1368章 迈出第一步
如今的局势可谓是千变万化,除了禄东赞以外,其余人都在局中,包括韩艺,要真说起来,韩艺还是禄东赞这个局中一个举足轻重的棋子,面对这种迷雾版的局面,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轻易下赌注,一般人哪里看得懂。对于贺真部而言,也是如此,吐谷浑是没救了,在吐谷浑和吐蕃两边选择,这不难选,但还是韩艺代表的是大唐,大唐还没有输,还是当今世上第一帝国。
翌日!
铎伏领着百余勇士来到大非川边缘山脉的一处幽静的山谷之中。
“吁——!”
铎伏左右张望一下,又朝着身旁一人道:“不知韩侍郎在何处?”
那人指向左边的半山腰。
铎伏举目望去,只见一个年轻人男子站在半山腰上,朝着他点头示意,他并没有见过韩艺,可他见这年轻人长身立于山间,气质不凡,心中已然信得七八分。
伏立也不认识韩艺,小声道:“父亲,只怕有诈,还是让他下来说话。”
铎伏显得有些犹豫。
旁边那人突然道:“将军,韩侍郎请你前面叙话。”
铎伏一愣,再看向韩艺,只见韩艺正往山下走来。于是点了点头,朝着伏立道:“你在这等着。”
“可是父亲——!”
“没事,他的命可比我的命值钱多了。”
铎伏笑了笑,又带着十名近身护卫骑马上前。
行得五十余步便停了下来,只见韩艺只带着一个少年沿着小道下得山来,终于是放下心来。
“形势所迫,故此韩艺才约将军来这里相见,还望将军多多见谅。”韩艺拱手一礼道。
因为吐谷浑仿中原制度,铎伏虽是酋长,但也被封为将军。
铎伏急忙下得马来,拱手回礼道:“岂敢,岂敢,早问大唐出了一位少年英才,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果真是名不虚传。”
韩艺太年轻,这是极为少见的,即便铎伏已经听说了,但是真正见到韩艺时,还是感到非常惊讶。
“过奖,过奖!”
韩艺谦虚一礼,又往前伸手一引,道:“将军,能否借一步说话。”
“请!”
“请!”
二人往前行得几步远,便停了下来。
“在下知道将军如今非常忙碌,那在下就开门见山了。”韩艺说着一笑,道:“想必将军也已经猜到在下为何约将军来此。”
铎伏听罢,沉默不语。
韩艺又道:“我想素和贵也已经跟将军接洽过了,并且许下各种承诺,只要将军愿意臣服于他,辅助他登上可汗之位。”
铎伏还是沉默不语。
韩艺继续说道:“在吐蕃大军压境之时,素和贵还敢发动政变,可见他是有把握对付吐蕃的,但是他并没有组织大家抵抗吐蕃入侵,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素和贵已经与吐蕃方面达成了某种约定,故此他才有恃无恐。站在将军的角度来看,虽然握有重兵,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但如今却成为了一块烫手山芋,如果吐蕃和伏俟城两面夹击,将军纵使有经天纬地之才,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将军的选择其实并不多。”
铎伏轻轻一笑,道:“既然韩侍郎都已经知晓,那还约我来作甚?”
韩艺笑道:“我是来为将军提供另一种选择的。”
铎伏不露声色道:“愿闻其详。”
他显得很淡定,只要吐蕃大军不杀到城下来,那大家就都有求于他,因此他掌握着主动权,他只需要听取各方的报价,然后择优取之便可。
韩艺道:“我不知道将军是否已经收到消息,弘化公主已经从鄯州借的兵马,准备夺回伏俟城。”
铎伏轻轻点了下头。
韩艺道:“我希望将军能够助弘化公主一臂之力。”
铎伏没有做声。
“将军不妨想想看,如果将军投靠素和贵,吐谷浑必将亡国,那么到时吐蕃将会统治这里,素和贵或许就是一个傀儡,连素和贵都只是一个傀儡,将军又能好到哪里去呢?吐蕃一心想要攻占吐谷浑,其实是觊觎我大唐的西北地区,那么这一代就变得尤为的重要。吐蕃如今人才济济,我想那禄东赞也不需要将军来镇守这里,兴许一开始他会跟你一点甜头,但是用不了多久,吐蕃人将会取代将军,彻底的统治这里。”
韩艺笑道:“但是我大唐可没有占领吐谷浑的意思,不然的话,当初大元帅李靖、李绩攻占这里后,就不会离开了。但是我们大唐更加不希望吐蕃占领这里,因此我们大唐会全力支持弘化公主,如果将军愿意在这危难之际,帮助弘化公主的话夺回伏俟城,我想到时这宰相人选非将军莫属了。”
这话不假,大唐没有打算占领全部吐谷浑,大唐的目的就是想控制丝绸之路,因此当初李世民打吐谷浑,只是占领了一小部分土地,也就是鄯州这一代。
因为要占领另一个民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得投入非常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大唐那时候哪有这般国力,何不留着吐谷浑去牵制吐蕃,或者让它们互相制衡。其实吐蕃和吐谷浑之间的很多战争,都是李世民暗中挑起的,李世民可是腹黑专家级别的,但是作为皇帝,李世民也真是雄才大略,深谋远虑,但是这个也只有他能够玩得来,李治可没有这魄力,也没有这威望,李世民要在世的话,估计禄东赞也不敢这么玩,而且这事情要玩砸了,两边可能同仇敌忾来对付你,李治就不太想管,这也是李治的优点,非常有自知之明,有些皇帝,不会玩也要玩,结果就将自己给玩死了。
从这一次谈判也可以看出,李治是真不想延续这个政策,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去平衡,他身边也没有房玄龄、杜如晦这种天才,长孙无忌倒是可能玩得转,玩阴谋诡计,禄东赞不一定玩的过长孙无忌,但是又不能用长孙无忌,韩艺倒是想继承下来,但可惜输给了禄东赞这老狐狸,导致事情变得更急糟糕了。
铎伏带有一丝讽刺的意味道:“你们大唐的全力支持,就只有区区几千人马吗?”
韩艺呵呵道:“那不过是弘化公主与鄯州单方面的接触,这事情发生的太突然了,我们大唐一心是想调停吐谷浑与吐蕃的矛盾,故此出兵也不会这么快,而且弘化公主代表的是吐谷浑,而我代表的才是大唐。我也不怕给将军交给底,用不了多久,我们大唐就将会全面出兵,帮助弘化公主夺回政权来,甚至于跟吐蕃宣战。”
铎伏苦笑道:“只怕等到你们大唐出兵,什么都已经晚了,如今可汗已死,我吐谷浑群龙无首,想要抵挡住吐蕃大军,只怕是不可能的,弘化公主借来的几千部队,恐怕连列浑部都打不过。”
韩艺笑道:“看来将军还是小觑我们大唐了,以我大唐国力,虽不至于说可以轻而易举的消灭吐蕃,但是想要瓦解吐蕃的进攻,倒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有将军愿意帮忙,助弘化公主一臂之力,便可以迅速夺回伏俟城,稳定住后方,至于吐蕃大军的话,就交给我吧。我保证吐蕃大军决不能越过大非川。”
铎伏问道:“既然韩侍郎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