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小闲人-第7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初那些贵族明目张胆的跟他作对,他也未曾这般做,如今周、董二人还只是暗地里给民安局施压,你好歹也跟人去谈一下,刚回来就让人给弄走,就官场的潜规则而言,这确实是过火了。
殊不知这都是因为此番去吐谷浑,禄东赞给韩艺上了生动的一课,做大事者,还是要果断一点,老是畏首畏尾,总想着和平解决问题,这是非常困难,这也是韩艺最大的弱点,因为老千只是为了钱,不是要人命的,因此韩艺总是不会将事情做绝,甚至可以说他没有这个思维。
可是禄东赞这一回玩得,恨不得将他们都给杀了,这让韩艺学到了不少,因此这一回,他就学以致用。只能说周道行、董英太不走运了,直接撞到了枪口上面。
在决定这两项重大决策之后,朝会也就结束了。
其实在许多大臣看来,这算不得什么重大决策,因为这都是少数民族的事,中原人士还是非常傲慢的,认为自己礼仪之邦,野蛮民族之事,他们还真不太想管,没有人愿意去那边当官。
但是真正有远见的大臣,知道这两项直接关乎着大唐的命运,西北与吐谷浑不安定的话,大唐也休想置身事外,就当下而言,治理好西北地区,比治理好北方民族还要重要的多,北方民族不联合西北的,也没有能力与中原王朝抗衡。
……
“韩侍郎,你做得未免也太狠了一点吧!”
这刚出得大殿,董瀚与几人来到韩艺身旁,可以说是咬着牙槽说道。
韩艺冷笑一声,道:“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倒是我很好奇,为什么你们总是认为自己是受委屈的一方。”
“可是这事又不是不能够谈的,你用不着做的这么绝。”
“我现在很忙的,哪里有空谈这些,还是这样比较直接一些。”韩艺理了理衣襟,又道:“对了,下回请叫我韩尚书。”
“你——!好好好,咱们走着瞧!”
董瀚一挥长袖,与其他人恨恨离开了。
他们刚一走,李义府就走了过来,笑呵呵道:“韩尚书真是好威风啊!”
韩艺笑道:“不瞒李中书,就在上朝之前,我都还有一些犹豫,是不是要这奏章递上去,毕竟商人总是想以和为贵,都是李中书启发了在下,令在下下定决心递上这份奏章的。”
李义府摇摇头道:“我不知你这话是何意?”他当然知道韩艺是在暗讽他将王方翼贬去吐谷浑。
“那就算了呗!”
韩艺呵呵一笑,又小声道:“不过有件事,我还真的感谢李中书。”
李义府皱眉道:“此话怎讲?”
韩艺啧了一声,道:“李中书坑了禄东赞这么多钱,不就是帮我挽回了一点颜面么,李中书,这钱可千万不能退回去了,你这是为国争光啊!”
“混账!”
李义府顿时吹胡子瞪眼,但是目光还是非常虚,左右瞟了瞟,又低声道:“还请韩尚书自重,不然的话,休怪我去陛下那里告你诬蔑朝中大臣。”
韩艺忙道:“别别别,李中书,你这人真是没趣,我这是发自肺腑的感谢,又不是探你口风,我可以用我的人格发誓,今后禄东赞甭管送你多少钱,只要你拿钱不办事,我绝对支持你,你尽管收就是了,骗你我就是小狗。”
李义府眉头紧锁,道:“韩尚书,你莫要欺人太甚。”
哇!这你都不拂袖而去,看来是找我有事啊!韩艺暗自嘀咕一句,心里却有些好奇,笑着点头道:“不说了,不说了。”
李义府也是神色一敛,他这么不要脸的人,又岂会在乎这些,谁都知道他收了钱,小声道:“韩尚书,可否借一步说话。”
“当然!”
二人往边上下得台阶。
李义府道:“韩尚书,李某人有一个不情之请。”
你跑来求我?你认为我会答应么?你丫脸皮还真是厚到了极致啊!韩艺好奇道:“李中书请说。”
李义府道:“我那三子与你们凤飞楼的顾倾城互生情愫,不知韩尚书可否愿意成人之美?”
韩艺听得都傻了,敢情弄了半天,是来为自己儿子拉皮条的。惊讶道:“李中书愿意让倾城去给你做儿媳妇,这好啊!我完全没有意见。”
李义府差点没有喷血,你丫也太会占便宜了,顾倾城什么人,给我当儿媳,我再不要脸,我也做不出这种事来呀,道:“韩尚书说笑了,小儿与顾倾城门不当户不对,娶其为妻,当然是不可能的,我是希望能够将顾倾城纳为犬子的妾侍。”
“妾侍?”
韩艺神色一敛,没好气道:“李中书,你认为我会答应吗?”
李义府道:“这一回就算我欠你一个人情,他日韩尚书若有难事求助,我李义府绝不二话。”
言下之意,就是将来你在朝中遇到什么事,我可以还你这个人情。
他认为韩艺占了很大的便宜,毕竟他是宰相,这个人情可是不小,要是曹绣的话,估计就点头答应了下来。
可是韩艺不是曹绣,你那人情值多少钱,我会在乎,道:“李中书,我不知道你清不清楚我的为人,但是了解我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李义府皱眉道:“难道韩尚书与顾倾城——!”
我就算点头说是,他估计也不会当一回事,毕竟在他看来,这妾侍都可以用来买卖的,而且这厮一定会在外面造谣生事,诬蔑老子。韩艺道:“希望李中书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这么专情的人,只有妻子,没有妾侍。”
李义府道:“既然韩尚书与顾倾城没有那关系,那我真不知道韩尚书为何要阻止两个两情相悦的人在一起,我可是一直都听说韩尚书崇尚自由恋爱,不会干预他人,可如今却不像那么回事。而且,那顾倾城如今正值大好年华,可是再过几年,年老色衰,只怕这一生都会孤零零的,虽说来我李府是当妾侍,可是就凭我李家如今的地位,也不算是亏待她吧。”
韩艺呵呵一笑,道:“我可没有听倾城说与你儿子两情相悦,如果顾倾城一心要嫁入你们李府,我也会放行的。但是李中书,我也得提醒你一点,不要给我使那些卑鄙的手段,如果让我知道你在逼迫顾倾城的话,我也会不惜一切代价,将你李府闹得鸡犬不宁。”
李义府呵呵笑道:“韩尚书也太瞧不起我李某人了,如果我要使哪些手段,我犯得着等韩尚书你回来么,我又犯得着在这里跟你低声下气么?那行,这事咱们谁也不管,任由他们自己做决定。”
“好啊!”韩艺点点头,又道:“可是李中书也得叮嘱一下你儿子,有本事就让顾倾城心甘情愿的跟他,如果让我知道他用了什么下三滥的手段,你也别怪我欺负晚辈。”
李义府信心满满道:“一定,一定。那李某人就先告辞了。”
“慢走!”
这李义府刚走,张大象就凑了过来,好奇道:“韩尚书,你刚才在跟李义府说什么?”
韩艺淡淡道:“他想跟我结成亲家。”
张大象听得一惊,道:“真的?”
韩艺点点头。
张大象道:“那不知韩尚书是如何说的?”
韩艺道:“我让他去死。”
张大象一愣,讪讪道:“韩尚书,你要不愿说,那也没事,犯得着说这些逗我么?”
韩艺笑了一声,道:“你要不信就算了,不然你以为我跟他有什么好谈的。走吧,去户部看看。”说着,他便往皇城走去。
张大象连忙跟了上去,又问道:“韩尚书方才将董英和周道行给报上去,是否是因为民安局的事?”
“哇!这你也知道?”可韩艺脸上却没有一丝的惊讶。
张大象道:“这洛阳可就在边上,能瞒得住谁。”
“这倒也是。”韩艺点点头。
张大象又道:“不过我倒是认为韩尚书此举太莽撞了,这周道行和董英可都是出身于官宦世家,在长安和洛阳都很有势力,你这可得罪不少人,这真的犯不着。”
韩艺笑道:“我也不是好惹的呀,他们既然都来敢得罪我,那我还怕去得罪他们?况且,全国这么多州县,如果我一个个去他们谈,那民安局干脆就在这长安玩玩就可以了,我可没有这么有空。”
张大象讪讪一笑,他认为敌人是李义府和许敬宗,除此之外,就不要竖立太多的敌人了,又道:“可是西北地区对于韩尚书不是非常重要么,你将他们二人调去,他们一定会怀恨在心,只怕到时会坏了韩尚书你的大事,得不偿失啊!”
韩艺听得哈哈一笑,道:“他们在这里是贵族,但是去到西北,啥都不是,随便一个酋长就能掰断他们的胳膊,就他们那一点能耐还会坏我大事,退一万步说,就算他们有这能耐,也没有这权力呀,他们只是去守水库而已,想坏也坏不了。”
第1414章 众所周知的隐患
“这新官上任三把火,真是永恒不变的定律。”
卢承庆看着韩艺嚣张的背影,不免感慨道。
一旁的许圉师道:“可这也不太相似韩艺的作风,而且毫无预兆。”
卢承庆点点头道:“这的确有些反常,可是这样一来,大家可都摸不到他的底,今后谁还敢轻易去惹他,他手握西北、吐谷浑两大计划,今日他可以将董英、周道行调去西北,他日也能将其他人调去吐谷浑。”
这时候,后面上面一人,笑道:“可是我看这事还不算完啊,周家和董家可都不是好惹的,要是这两家将这一把火给扑灭了,那可就成笑话了。”
卢、许二人偏头一看,见是杜正伦,先是行得一礼,卢承庆又笑道:“可我看难呀,既然韩艺敢上那一道奏章,自然是有足够的信心。”
……
“哈哈!恭喜,恭喜,韩小哥刚回来就双喜临门,真是可喜可贺啊!”
韩艺与张大象刚刚来到户部,就听到一阵爽朗的笑声,只见郑善行从屋内行出,朝着他拱手笑道。
除非是在大殿之中,否则的话,比较熟的人还是习惯于称呼韩艺为韩小哥。
韩艺却是脸一黑,故作不悦,打着官腔道:“我说郑主事,你也真不够意思的,我都回来这么久,也不去为我接风洗尘,再者说,双喜临门,这是何等的难得,岂是一句恭喜就能够带过的,少说也得送个千八百贯来做贺礼啊。”
“这贺礼我早已经让人送去,倒是没有千八百贯,但是你又岂会在乎这一点钱了。”郑善行不紧不慢道:“至于前去道贺么?呵呵,张侍郎不是已经代替我们的户部去了吗?要是还分几批去的话,我怕你也招待不过来,反正总会见到的,又何必急于一时。”
韩艺听得长叹一声,道:“要是人人都如你这般想,那可就好了。”
郑善行先是一愣,随即哈哈笑了起来。
站在前院寒暄一阵子后,三人便入得后堂,坐了下来。
韩艺先是直接将朝会的结果告诉了郑善行,又道:“关于其中的过程我就不细说了,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们户部接下来的担子可是非常重的,因为不管是吐谷浑,还是整个西北地区,都是得先拿利益吊着他们的,稳定住他们,让他们明白朝廷是在努力帮他们过上好生活,而我们户部掌控着国家财政,一旦出错,我们户部是难辞其咎。”
张大象听着就很虚呀,道:“韩小哥,话可不能这么说呀,这等大事又岂是我户部一家能够做主的!”
无非就是在提醒韩艺,你别挖坑埋自己啊!你如今都这么说了,万一真出个什么错,人家还不都往你身上推。
韩艺笑道:“利益总是伴随着风险,任何事你都不能奢望只将好的拿走,将坏的留给别人,这是不可能存在的,想要避免这一点,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不让我们户部来主导整个计划。”
张大象讪讪一笑,其实他还真不太想,可话不能这么说,因为他心里非常清楚,这是不可能的,不然的话,韩艺也不会提出来呀!
这韩艺的计划,他能放心交给三省来主导么,要是出了错,这锅他不背也得背,可韩艺见张大象还是有些忐忑,于是又道:“不过你们也放心,吐谷浑和西北地区如今都是一贫如洗,只要稍微做点事,就可能取得非常大的成功,这摆明让我们户部立功的。可是西北那么一大块地,突然开始缴纳税收,而且税收制度又是比较复杂,这对于我们户部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尤其是在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目前咱们户部还是明显不足。因此在今年下半年,我就打算开始会计证的资格考试,招纳一些人才来我户部当吏。”
“吏?”
张大象愣了下,道:“韩小哥,这读书人可都想做官,这吏他们可是看不上的。”
韩艺笑道:“要是这官那么好做的话,那大家俸禄至少也得减一大半,不然的话,户部哪里有这么多钱发俸禄。再说真正的读书人,他们更加崇尚儒道之学,算术非他们所擅长的,他们想考还不一定考得上了。哦,我们户部主事以下的每个官吏都要去考,虽不说考不上就会辞退他们,但是这关乎他们的仕途,这也会列入他们的政绩考核当中,尤其是那些吏,如果他们想要转正,就必须要获得此证书,而且我打算借这一次的资格考试转正一部分吏。”
这两者有关系吗?张大象有些迷糊。
郑善行笑呵呵道:“韩小哥真不愧是商人出身,真是精于算计啊!”
张大象诧异道:“郑主事,你此话怎讲?”
郑善行微微笑道:“韩小哥那边开考面向百姓招收吏,而这边又借此考试将吏转为官员,这岂不是告诉大家,这一场会计资格考试可不是拿证这么简单的,可以令人往前跨一大步,这对于寻常人而言,那是可遇不可求的。”
百姓与吏中间有一道坎,尤其是户部的吏,不管怎么说,好歹是跟钱打交道的,出门说话都要横一些,而吏与官又有一道坎,这一场考试就能够令你发生质的改变,那谁还敢忽略这一场资格考试,想不火都非常困难啊。
张大象也猛然反应了过来,道:“可是韩小哥,这正式官员,可不是说转就能转的,即便咱们可以想办法,但是户部的名额也就这么多。”
郑善行笑道:“张侍郎,方才韩小哥都还说了,这西北突然多出那么大一块地,这可需要很多这方面的人才,我相信韩尚书肯定会从户部调派一部分人去西北,那么自然会空出许多名额来。”
张大象恍然大悟,点点头道:“对对对,我怎么将这个给忽略了。”
韩艺笑着点点头,道:“这事就这么定了。”
张大象笑道:“你这新官上任三把火,我们敢说不么。”
说罢,三人哈哈大笑起来。
韩艺又道:“对了,那些收集回来的资料了,拿来给我看看,哦,还有去年国库收入的情况。”
张大象先是一愣,随即才反应过来,韩艺要得自然是他派出巡视的人收集回来的资料,立刻让人将资料给送了过来。
韩艺先是有针对性的挑了一些各地财政汇报看了起来,一边看,一边问道:“这份资料你们都看过呢?”
张大象、郑善行同时点点头。
韩艺道:“你们有什么看法?”
张大象道:“这我不跟你说了么,只是有一些小问题,只要继续保持这个势头,就非常不错了。”
郑善行却是低眉沉吟着。
韩艺眼一瞥,笑道:“郑主事有话不妨直说,这里就我们三人,出了这门,大家都可以不认账。”
“啊?”
张大象诧异的看了眼韩艺,这怎么看也不像似户部尚书啊!
郑善行道:“我认为虽然目前财政情况非常良好,但是有一个隐患,不得不重视。”
韩艺问道:“什么隐患?”
“租庸调制!”郑善行道。
张大象听得一惊,这可是国策呀,道:“郑主事,这租庸调制有什么问题?”
郑善行瞥了眼韩艺,见他目光还是落在那些资料上面,并没有表露出太多的惊讶来,心中已然明白,于是道:“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是按人丁收税,而我朝的租庸调制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盖因均田制,而均田制最大的特征,就是每个人的田亩都一样么,那么每个人自然得缴纳同样的税收。
但是这些资料上面已经反应出来,其实不是这样的。首先,我朝在建立初期,不是所有的土地都是国家的,就拿我郑家来说,我郑家的土地可就不少,有不少的土地本就是私人所有,他们手中拥有的土地是远远高于均田制所限定的田地。其次,就是有不少百姓的土地被兼并了,亦或者生活在狭乡的百姓,他们拿到的土地比规定的授田要少得多,但是他们交的税,却跟那些大地主一样多。
我朝一直主张轻徭薄赋的思想,如果按照均田制来看,这的确是轻徭薄赋,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对于那些土地少的百姓,这税赋可就是重税。而且,随着朝廷手中的土地减少,兼并的气焰高涨,会给国家带来极大的伤害,我们户部不能够安于现状,应该再问题出来之前,先弥补了。”
张大象忙道:“郑主事,这只是少数而已,若真如郑主事所言,天下早就大乱了。”
郑善行道:“可是较比起前几年,这种趋势明显在加重,理应及时阻止。”
张大象看向韩艺,道:“韩小哥,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可是我朝的国策,不能轻举妄动的啊!”
你要点这把火,那就不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引火烧身,这天下间,难道就你郑善行知道这不公平么,没瞎的人都知道,可说到底这是在维护谁的利益,不就是统治阶层的利益么,你要变的话,你就是在伤害统治阶层的利益,这能行吗。
韩艺终于放下了资料,抬头看了二人一眼,笑道:“二位说得都非常有道理,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乃是我朝立国之本,怎能轻易改变,可是郑主事说得也确实在理,虽不说求变,但也不得不防,因此我认为我们户部应该加强对于各地的巡视,想办法阻止这种情况的蔓延,竭尽全力去维护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张大象点点头道:“这倒是可行。”
郑善行也点点头,其实这事谁都知道,要这么好变的话,那早就变了,他只是想告诉韩艺这一点,希望韩艺的智慧可以改变,要是韩艺不这么做,他也能够理解,你让他去变,他也没有这个胆,又道:“韩小哥言之有理,但是我认为让户部与御史台联合巡视,效果要更加好一些,首先,两边可以相互监督,再来就是御史台有监督官员的职责,有监察御史在旁监督,我们的人可以得到更多的资料。”
韩艺笑道:“我也是这般想的,因此我打算每年都派人与御史台那边联合去各地巡查。”
正当这时,忽听门外有人道:“张侍郎,光禄寺刘主簿来了。”
张大象忙道:“差点忘记我约了刘主簿谈一点事。”
韩艺笑道:“那你去吧,反正我今日一直会留在户部,哦,顺便吩咐下去,今晚我请客,犒劳大家。”
张大象笑着点点头,然后便出去了。
这张大象一出门,韩艺便瞧向郑善行,道:“郑公子啊,这可是户部,你不能拿户部当慈善来做。”
第1415章 尽人事,听天命
“难道韩小哥认为我说的不对?”郑善行问道。
韩艺笑道:“当然是对的,我前面不是已经说了么,但要说这世上的大地主,首当其冲的就是宰相、大将军,你若不收这些人的税,光欺负那些小地主有什么意思,而且咱们也站不出脚呀,可谁敢收那些人的税,说句不好听的,连皇帝都不敢,咱们可都不够看的。”
郑善行叹道:“你说得倒是没错,我其实也明白,但是自我来户部之后,我就认为均田制只能作为临时制度,不能视为长久之计,其中还有很多弊端。”
韩艺点点头道:“不仅如此,其实我们国家的财政也不是那么的乐观,租庸调制是按人丁收税,那么税多税少,在于人口的增减,因此我不看去年的财政收入,也猜得出财政是一个什么情况,可见我们的财政不但增加缓慢,而且非常的单一,风调雨顺还好,一旦有个什么天灾,国库就会立刻变得吃紧起来。”
“难道你想征税?”郑善行皱眉道。
韩艺摇摇头道:“想要在财政稳定的情况下,做出大刀阔斧的改革,这跟找死没有什么区别,非但如此,我反而认为,税收最好不要轻易去改变,一旦生变,就会一变再变,朝廷不可能减税,只会增税,这会加重百姓的负担,我们户部的职责,首先是要让百姓丰衣足食,其次才是国库的收入。”
郑善行道:“可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将税收转移到富人头上,这样就既能够增加国库的收入,又能够减低百姓的负担,可惜,这是非常难的。”
“因此我们还是任重道远啊!”
韩艺感慨一声,突然道:“我如今做了户部尚书,这户部侍郎的位子就空出来了。”
郑善行摇头道:“我没兴趣。”
韩艺呵呵道:“天下间对于户部侍郎没有兴趣的人,恐怕也就你郑善行了。”
郑善行笑而不语。
“行,我也不勉强你。”韩艺点点头,他其实已经预计到郑善行不会答应,因为一旦做了户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