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小闲人-第9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费一兵一卒,平定四方的动乱。
第1708章 崛起的资产阶级
韩艺的西北计划,政策其实就那么几句话,但是包含着非常非常多超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理论,当今的人要想将这个理论领悟透,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其实来济也只是窥透出其中一角而已,可哪怕是这一角,也非是一信可以道得明白的。
故此,裴行俭看得也不是很懂,他反而觉得非常惊讶,他没有想到这一万大军是这么来的,这平时狡诈、小气的商人,怎么可能会这么慷慨的拿出这么多钱来支援他们,太不可思议了。
但不明白归不明白,裴行俭见来济一个闲官都能够借来这么多军队,也就是说他这一招是可行的。
而且裴行俭目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于是他就依照来济之言,不再向各个州府求援,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商人,他开始跟大都护府的商人交谈,并且还派出许多人,去各地游说商人,让他们出钱支援大都护府。
很快就得到了响应,率先响应裴行俭的乃是以粟特胡人为主的胡商,也就是兀可烈他们,他们可是西北最富裕的商人,因为他们天生就是买卖人,以前就是干这个的,这骨子里就有商人的基因在,他们也是最早支持韩艺的,要知道这西北地区可从不抑商的,他们没有中原商人那种卑微的心态,故此他们想得是最明白的,基本上都没有怎么迟疑,就拿出了大量的钱粮去支援裴行俭,成群的牛羊赶往都护府,这有钱就有人,有粮就有后勤。
要知道这吐蕃可不单单是从一方进攻,还煽动不少突厥的旧贵族,这些旧贵族都非常怀念曾今的突厥王朝,他们不愿意受到唐朝的统治,他们希望回到颉利的那个黄金时代。
而吐蕃自身打仗靠的也都是奴隶主,吐蕃就是奴隶社会,他们的兵都是奴隶来的,他们的将军都是那些奴隶主。
所以不管是他们两边谁统治了西北,韩艺的西北计划都将灰飞烟灭,不可能共存的,因为商人追求的是资本,是自由,是平等,在他们的统治下,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唐朝只是因为鞭长莫及,而且也不稀罕他们那点点钱,只要他们别闹腾就行了,故此给予了他们许多自由,但要说自由,这又远没有羁縻政策那么自由,只不过羁縻政策是贵族自由,而韩艺的西北计划,是百姓自由。
更加要命的是,吐蕃可都是穷人,他们打下这里,那总得抢点什么吧,商人是最有钱的,如今官府都没啥钱,那肯定是抢商人的。
这钱要现在不用,将来也是为他们这些人准备的。
原本这是禄东赞为了开疆扩土,而挑起的战争,本质上还是两个国家的战争,他们都是想削弱对方的势力,这其实才是根本原因,是国家之间的博弈。
但是裴行俭这么一宣传,情况就不一样了。
就演变成了资产阶级与奴隶主和贵族阶级的斗争。
有粟特胡人的带头,大量的商人开始出钱,出力,出人,支援大都护府,就连来这里做买卖的汉商,都不做买卖了,将带来的货物都捐出去,如今这里战火连天,大家都去打仗了,谁还买他们的东西,要不捐得话,极有可能会被抢了,而且对于他们而言,西北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这地要是没了,今后货物卖给谁呀?捐了的话,还有一个人情在。
不但如此,在弓月城、葛逻禄,等叛乱的集中地,民间也开始出现反抗的力量的,这自然也都是商人后面支持的,当地也有商人,商人当然跟商人站在一起,而且许多贵族都已经变成了商人,好比说那些酋长,他们一开始没办法才答应的,但玩着玩着发现自己的生活过的越滋润了,啥都能买得到,爽的一比,故此他们也渐渐认为自己是商人,他们也站在商人这边。
民间的话,西北百姓原本就厌战情绪非常高的,当初与韩艺签订了牧场协议,也就是为了止战,后来又因为西北计划,这生活过得是越来越好,大家对于现状都非常满意,没曾想这吐蕃又跑来掀起战争,故此当地百姓也是非常痛恨这些人,不少人自备干粮,主动参战,既然你们不想让我们好过,那我们也不让你们痛快,大家就互相伤害吧。
如此一来,这西北局势开始发生了变化,因为不管是贵族,还是奴隶主,他们都是压迫人们去战斗,商人没权力去压迫谁,他们是拿钱雇人去,而是每个百姓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战,是为自己而战,不是为别人而战。
越来越多的商人加入进来,源源不断的钱粮,雇佣军来到了前线。
裴行俭手中从一万人,到两万,再到三万,最后他手中拥有了七万大军,这还不算各地自己组织与叛军作战的雇佣军。
这些游牧民族,天生的战士,有些商人不太信任裴行俭的能力,干脆就自己领兵去打了,因为他们以前就有打仗经验。
至于后勤,裴行俭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粮草,反正天天有人往这边送粮草,都是无常捐助。
裴行俭仿佛从地狱回到了天堂,他真心没有想到来济的这个计谋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只觉自己处于梦中,可哪怕是在做梦,他也要在梦中打败吐蕃,于是他就开始反攻了,如今他手中这么多兵力,还防守个毛线。
这一下吐蕃大军开始有些支撑不住了,不是说裴行俭玩了什么把戏,而是现在唐军力量就是比他们强大。赞悉若赶紧向国内求救,如今他的五万大军如今就显得少了一点。
而令裴行俭没有想到的是,西北的情况,也影响到了吐谷浑。
凉州乃是重要的中转站,商人穿梭不息,这里的商人很快也得知西北的消息,这提醒了他们,他们认为吐谷浑若被吐蕃占领,凉州也岌岌可危,而且许多商人在吐谷浑都有投资的。
正好赵持满派人来要粮食。
凉州的商人受到西北商人的感染,也开始主动捐粮食,要算起他们在凉州和吐谷浑的投资,这点点钱算个P呀。
这凉州西北贸易仓库集中地,中转站,这里的物资太多了,于是大量物资开始涌入吐谷浑,支持王方翼他们,揍他丫的。
……
如今西边是烽火连天,大战才刚刚开始,但是东边战场随着渊盖苏文被独孤无月杀死,就已经进入了尾声阶段。
在独孤无月将渊盖苏文的尸体运回平壤后,韩艺立刻将渊盖苏文的尸体示众,他主要是就是想告诉那些正在反对渊盖苏文的百姓,尽情的去反对吧,渊盖苏文是真得已经死了,你们看,尸体都在这里,你们不需要担忧渊盖苏文会再报复你们。
果不其然,那些百姓见到渊盖苏文的尸体,平反运动立刻扩大到周边城池,韩艺也顺势扩大了平反局规模,将曾被渊盖苏文迫害的人,都调到平反局来,要搞的轰轰烈烈。
在平壤北面的一座山岗上,只见数百人在上面拿着锄头在挖掘着什么,远远看去就如蚂蚁一般。
而在山下停着好些辆马车,马车上面装着不是粮食,也不是武器,而是一车车白白的尸骨。
原来这一座山岗乃是一座乱葬岗,是专门用来扔隋人尸体的地方。在这一座山岗的东南边,原本还有着一个村落,其实就是集中营来的,当年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不少隋朝将士被高句丽俘虏,高句丽的统治者就将这些人当成奴隶,专门干劈山开路的活,死了就往这里扔,非常悲惨,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唐军攻打高句丽时,也屠杀了不少人,因为在唐人看来,他们是继承了隋朝,两朝是一脉相承的,这一段仇恨那么自然也应该继承。
“小无月总算是如愿以偿了。”
元鹫远远看着山岗上面,笑着点点头道。
这独孤无月生平最大的愿望,就是将隋朝时期被高句丽俘虏的中原子弟给送回家乡去,哪怕是一堆白骨。这是因为唐初的时候,关中流传着很多故事,讲述着一些中原人士在经过平壤时,看到有不少隋朝俘虏遥望中原,默默流着眼泪,还有不少隋朝俘虏但凡见到中原人士经过此地时,就看着他们哭泣。
而独孤无月这人其实有些民族主义,他在关中的时候,从不恃强凌弱,非常珍惜独孤家的荣耀,再加上他拥有盛世美颜,关中百姓也都非常喜欢他。但是对于外人,那他可是非常狠的,且不说他全歼数万倭军,那火烧平壤的计划就是他提出来的,但他原本是打算一把将城内的人都给烧死,而不是吓吓他们,实在是技术有限,他才没有得逞。
这种民族主义就促使他萌生了这个愿望。
故此,他一来到平壤,就四处打探掩埋隋朝将士的地方,如今在山岗上面劳动的人,他们也都曾有亲人死在这里。
韩艺感慨道:“希望这一段仇恨能够就此终结。”
元鹫听得呵呵笑了几声。
韩艺道:“你笑什么?”
元鹫道:“你认为是高句丽人杀死他们的吗?”
韩艺诧异道:“不然你以为是谁杀死他们的?”
元鹫眨了眨眼,道:“高句丽人。”
韩艺不禁莞尔一笑。
正当这时,李敬业突然跑了过来,微微喘气道:“副院长,那些商人已经到了。”
韩艺笑骂道:“这群混蛋总算是来了。”
第1709章 浴火诞生
“韩小哥!”
“韩小哥!”
韩艺回到府中时,里面已经站满了人,清一色的商人,也只有商人愿意来这大冷天赶到这里来,金钱的魅力,是商人永远无法抗拒的。
但在韩艺看来,他们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朝廷的债主,他们是来讨债的。毕竟借钱给朝廷,这个还是早点拿到回报安心,朝廷老是说商人狡诈,其实商人一般都讲信用,最不讲信用的就是朝廷。
“你们可算来了。”
韩艺没好气的指了指他们,可见他们神色有异,不禁问道:“你们怎么呢?我看你们好像都心事重重的。”
钱大方急忙道:“韩小哥,我们方才入城时,发现这里的百姓都好像要吃人似得,跟百济可是大不一样,这地能待么?”
如今平壤城可还在大搞平反运动,而且高句丽本就民风彪悍,如今个个更是如流氓似得,反正又不要做事,成天在外面瞎逛着,看着的确令人害怕。
“如果你们每天都吃不饱,你们也会如他们一样。”
韩艺坐了下来,又道:“你们也都坐吧。”
“我们还是站着吧。”赵四甲讪讪道。
韩艺愣了愣,忽然发现这屋子有点小,根本坐不到这么多人,于是又站起身来,道:“你们这些债主都站着,我哪里敢坐着,走吧,走吧,咱们到后院去说吧。”
他是真心不太喜欢自己坐着,面前站着一群人听候吩咐,站着的人如何想,他不知道,但是他会感到非常拘束的,他还是喜欢自在一点的氛围。
来到后院,一人就站在后院的空地上面。
韩艺先是跟他们介绍了一下这城内的情况,然后又道:“所以你们一定要记住一点,你们是来救人的,你们是上天派来的使者,你们是大善人,只要收起你们那一副商人的嘴脸,那么你们便不需要有任何担忧,没有人会对自己的衣食父母动手的。”
钱大方他们听得直乐呵,这个他们在百济已经练得非常熟练,完全没有问题。
窦义突然道:“可是这高句丽民风彪悍,可不是那么好管教的。”
韩艺道:“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也不会打开城门投降,这民风再彪悍也害怕菜刀的,但是这需要我们之间相互配合,这肯定不是一件轻松的活,但是做买卖一直也不是一件轻松的活。”
“韩小哥说得是。”宇文修弥满怀期待道:“那不知这高句丽有什么惊喜呢?”
韩艺道:“我真想给你一面镜子,让你看看自己这一副商人的嘴脸。”
宇文修弥一愣,随即尴尬道:“这里不是没有外人么。”
韩艺点点头道:“这倒也是。”
“哈哈!”
众人不由得大笑起来。
韩艺又问道:“你们带了多少粮食来?”
钱大方叹道:“韩小哥,你的信函来得这么突然,再加上如今乃是冬季,船又过不来,我们带的粮食也是非常有限,并不是很多。”
其余商人也是连连点头,但眼中都闪烁着笑意。
韩艺微微一笑,轻轻点了下头。
其实百济有得是粮食,不然的话,韩艺岂会敢把粮仓给烧了,要知道前面这些商人可都在百济,他们还一直在持续增加对于半岛的投资,他们有大量的粮食,但是物以稀为贵,你说你有很多粮食,那朝廷为了自己的颜面,怎么也会让你将粮食都给带来的,这样会影响效果。这粮食加上大刀,是迫使高句丽百姓屈服的两大利器,但是这得跟挤牛奶一样,一点点挤给他们,可不能全给他们,让他们有一个盼头,他们才会往前走。
这个在百济的时候,他们就已经领悟到了,故此,他们没有将粮食全部带来,只是带了一部分,等没有了再运送过来,现在他们是要寻求高句丽百姓的支持,让他们顺理成章的成为这里的主人。
韩艺见他们一切都可以做到意会,也就放下心来,拿出一张地图出来。
一看到地图,这些商人两眼放光,立刻收起笑意,期待的走上前,因为他们知道,当韩艺拿出地图来时,就是分赃的时候,此乃人生中最为美妙的时刻,他们可从未做过这种买卖,直接在地图上面划地。
这高句丽虽是弹丸,但那只是相对于中原而言,对于他们这些商人而言,那就太大了一点,他们其实也吃不下这么大一块地。
而且分赃的情况,也跟百济不一样,百济是他们自己选,自己规划,但是高句丽的话,韩艺已经帮他们规划好了,一块块土地,一个个码头,一个个矿产,是明码标价,但是他们没有帮他们分配好,因为每个商人都有自己的规划,这个韩艺还是让他们自己选择。
而这地图,也只是让他们看看,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大家都是老司机,不可能根据地图就下决定,还得实地考察,不过这地图可以帮他们节省时间,如果没有打算要牧场,就不需要去牧场那边考察了。
不过这政策还是延续着百济的政策,基本上从这里获取资源,只能做一些中原缺乏的制造业,比如说药厂,又比如说皮革,以及毛织品,这些就可以在这里生产,什么桑树林统统都得摧毁。
这商人一到,那就正是宣告平壤的平反运动接近尾声,主要是该抓的也都抓了,再平反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但是这仅限于平壤,韩艺是打算在高句丽的每个地方,都得进行平反运动,故此韩艺也将平反局的生能力军们又调去别得地方。表面上是这人做主,但其实他们都在唐军的掌握下,因为他们得依靠唐军来办事,韩艺对此是非常放心。
于是韩艺正式在城内贴出告示,为了解决粮食荒的问题,官府决定招商引资,跟商人合作,来帮助大家渡过难关。
百姓非常欢迎,只要有粮食,什么都行,没有粮食,就没有一切。
商人来到之后,先干两件事,第一件事,招人。
此时不招人更待何时,这时候的人力可是最为廉价的,给口饭吃就行,而且契约统一是终生制。
这奴婢契约,不太好听,人家刚刚亡国,你就让人家当奴隶,这就不是跟俘虏一个待遇么,这当然不行。
而终生制要比奴隶制好太多了,首先身份还是普通百姓,这子女也不受限制,但是商人也没有亏多少,如今就是管一口饭,比中原的人力可是要廉价太多了。但是契约也写明了,今后会根据效益发工钱的,而且要是临老了,干不动活,也管温饱。同时有门手艺的工匠,如今就有工钱发,如今唐朝的商人已经开窍了,这人才难找,而且你不给工资,那就没有消费,要是人家连衣服都买不起,那莱州的衣服卖给谁。
韩艺也借此废除了高句丽的奴婢制度,占领别人了的土地,那总得给一点正能量。
当然,这仅限于留在当地的百姓,那些俘虏,以及平反运动被抓的人,统统都是以奴隶的身份,运回中原。
这告示刚刚贴出去,就有大把人来应聘,正如韩艺所言,他们将这些商人都视作上帝派来的使者,他们可是喜欢这个终生制,何谓终生制,就是终生不怕没饭吃呀,他们已经非常害怕饥饿的日子,再也不想过这种日子了。
而第二件事,赶紧视察这周边的土地,将平壤的先给分了,招了这么多人,就得令他们立刻产生效益,得让他们干活,不能让他们待着。
但是现在急于分土地,这个就太过了一点,这个得先暗中分好,首先还就是先修路,就目前高句丽的路,实在是太烂了,道路不通,这买卖就做不起来,刚好大家又都在,这修路的费用,大家就可以平摊,况且不修路,这刚刚招来的人也没有活干。
当地百姓也是非常愿意,虽然大冬天,但是他们都干得是热火朝天,因为干活就能够吃饱饭,这真是太幸福了,而且修路是为了这里的百姓好。
再回头看看韩艺那一把火烧出了什么来。
首先,廉价的生产力,将粮食都给烧了,这些人就都没有饭吃,也等不了春耕,那就得上城里找饭吃,那么生产力就有了。
其次,生产资料,因为那一把大火,导致平反扩大化,将富人、地主、勋贵都给抓了起来,那些受到韩艺保护的人,将来也是要送回大唐的,那么他们拥有的土地,山林、矿产,就到了韩艺手里,韩艺就可以将这些土地卖给商人抵债,那么商人同时拥有了生产资料和生产力,资本就得到发展。
最后,瓦解当地的势力,平反就是借百姓之手去消灭高句丽的旧势力,如果不清除这些旧势力的话,他们总会闹腾的,得将他们都给除了,这样才能让大唐的商人跟官府才可以完全接管这里。
韩艺烧得这么果敢,就是因为这一笔买卖是稳赚不赔的,而且,哪怕是被冤枉的,也是被他们自己人冤枉的,跟韩艺可是毫无关系,他一直以来可都没有插手平反局的事,甚至都不过问,他也不需要问,这招数他太熟悉,只要将大家煽动起来,一切都将水到渠成。
几日之间,平壤城内立刻变得平静下来,这期间大家如此热衷平反运动,主要就是没事做,如今有事给他们做了,谁还想去搞运动啊,而且渊盖苏文在平壤的势力,彻彻底底被清除干净,韩艺这平反运动,是宁杀错,勿放过,也放心将城门打开。
只要平壤成功了,那么其余的地方,就是照搬这种模式。
第1710章 饭得一口一口吃
就在平壤城进入第二个阶段时,苏定方也终于率部回到了平壤城,他的凯旋,也就宣布高句丽境内所有的城池都已经攻占,其实高句丽的那些城池,许多就是一个山寨,基本站在门口,他们就主动投降,要么就逃跑,如今就剩下野外一些东躲西藏的反抗势力,可这杀鸡焉用牛刀,苏定方对于那些人也不太感兴趣,就交给手下人做了,让他们也立一点功劳,抢一些俘虏,跟商人换点钱。
“苏将军真是辛苦了。”
韩艺迎上前去,拱手笑道。
苏定方抱拳回得一礼,随即笑道:“这有甚么辛苦的,我也就打了一场痛快仗而已,这比我预计的可是要轻松许多。”
打百济,主要是独孤无月的水师,苏定方他们登陆,基本就是风卷残云,没有遇到阻力,打渊男生,因为双方统帅差距有太大了,也是非常轻松,打平壤的话,主要是韩艺的功劳,就是最后的决战,他狠狠爽了一把,打了一场硬仗。
韩艺闻言,不禁皱眉道:“苏将军,有句不太中听的话,我不知当不当说。”
苏定方正色道:“你但说无妨。”
韩艺道:“我如今总算是知道,为什么苏将军你的官途不是一帆风顺了。”
这话题转得,真是有些莫名其妙,苏定方下意识道:“为什么?”
韩艺叹道:“你看人家打仗,丁点功劳,都吹成天大的功劳,而苏将军你则是大功化小,小功化无,故此迟迟未得到升迁啊。”
苏定方愣了半晌,突然大笑道:“韩尚书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韩艺笑道:“开个玩笑,将军莫要介怀。”
“不敢,不敢。”苏定方对于韩艺还是比较尊重的,他可不敢跟李绩一样,动不动臭小子,他能够轻易捏死渊男生,韩艺也有能耐令他不好过的,在这官场之中,可不能麻痹大意,于是他又道:“倒是韩尚书真是好手段,这才多久,平壤城就恢复了过来。”
一旁的刘仁轨心想,那是因为前些日子你不在这里,你在的话,就不会这么说了。
要知道那平反运动期间,可是非常恐怖的,人人自危,整个平壤城仿佛都被恐怖的阴霾笼罩在内,不是搞这家,就是搞那家,他曾一度对此感到有些不满,只是他并不知这其实都是韩艺一手缔造的,他曾今也怀疑过韩艺,但是随后就被自己给否定了,因为韩艺这么年轻,怎么可能恁地狠心,一把火将就城中的粮草给烧得干干净净,这古代的粮食那就是命,而且是在战乱之后。
再加上那一帮刺客的出现,一切都是天衣无缝,他也不相信这是韩艺弄的。
“过奖,过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