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贼(风再起时)-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景果断采用周瑜计策,以副将黄盖率千余人守龙亢,自以为帅,骑督野利为副,将骑四千、步卒三千,西渡过水,入汝南东部。
汝东、细阳,扬州军大营。
中军大帐内,两名中年儒士对坐无语。其中一人,年约四十余岁,中等身量,皮肤白皙,姿容出众,五绺长须垂挂胸前,一身衣袍一尘不染,很有威仪。其人正是豫州刺史周喁长兄,丹阳太守周昕周泰明。他少游京师,师事党人领袖、太傅陈蕃,遭禁锢达十余载,悉心养名,是扬州首屈一指的大名士,素有“当世隽彦,德行修明”之美誉。
另一人自然就是其二弟、九江太守周昂,他年近四旬,和兄长周昕颇有共同之处,亦是位形貌俱佳的谦谦君子,两个名士统帅大军,倒也是一桩奇事。更奇的是,他们的对手汝南太守徐璆也为名士。
如今,他们似乎遇到了难题,皆是愁眉不展。
几日前,他们得知孙坚分兵直扑沛国,围攻谯县,看样子,明显是冲着相县去的。周昕、周昂经过紧急磋商,决定先静观其变,毕竟,相县城高墙厚,且驻扎五千大军,孙军莫说只有万人,便是倾巢而来,也未必可以一战而下。等到孙军顿挫城下,他们再从后进逼,断其后路,可一举擒之。
然而,才过几日,他们突然接到龙亢被围的消息,孙军出人意料的一击顿时将他们打得六神无主。两人很清楚龙亢只有两千弱兵,绝难挡住孙军的进攻。
此刻,两人正在商议,是掉头夺回龙亢,还是就此南下返回九江。
以他们和袁绍的交情,助其争夺豫州已是给了他天大的面子,这时候撤走,袁绍也说不出他们的不是来。问题是,两人三弟周喁还被围在颍川,他们能够走得心安理得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两人相视而叹,没别的办法,欲救三弟,龙亢必须得夺回来,速度还要快。
那么,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走哪条路?
供他们选择的主要有三条路,首先是向东直逼龙亢,这条路线最短,但受到的阻力也最大。其次是往东北而行,渡过水中段,由垂惠举南下进攻龙亢。第三,则是经更上游的下城父聚渡河。
第一很快被排除,第三则太过费时,容易被孙军所乘,最终两人选择第二条路。
有了决定后,两人留千人及数万民夫守营虚张声势,带领两万大军返程。从细阳到过水约二百余里,按正常行程,需要走四五天,但周昕、周昂甚为急迫,仅仅花费一日一夜时间就走完一半路程。
周昕纵然以马代步,也对急行军感到大为吃不消,尤其现在还是大夏天,脸色白得厉害,他跳下马背,远远望着一座青山,强烈的不适感稍稍得到一些舒缓。
大军始终以小跑的方式前行,周昕随大军从山旁经过,心脏突然剧烈跳动。他少年喜专占卜之术,明於风角,善推灾异,虽然并非事事料定,然每遇危险,总能有所察觉。
周昕心中越来越慌,扬声喊道:“二弟,速退,有危险……”
不远处的周昂回过头,刚刚露出一个惊讶的表情,低沉的号角声便剧烈响起,一遍又一遍在天空间回荡,声震四野。
“哈哈公瑾料事如神,周氏二贼果走中路。吹号,杀——”
犹如黑色大江一般的铁甲骑兵伴随着号角声闯入扬州军的视线,以骑对步,以逸待劳,以有备对无备,这场战事从一开始就谈不上公平可言。
当四千铁骑狠狠撞进扬州军前军,并在短时间内凿穿其阵,而数千孙军步卒也已顺利包抄其后,严阵以待,处于混乱中的扬州军坚持不到两刻就崩溃了,争相向南奔逃。南方,百余里,即是扬州九江郡,那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周昕、周昂相视苦笑,一掉马头,随着乱军逃亡。
正文 第三百三十七章 并州现状
第三百三十七章并州现状
汝东,某座青山下,原本美丽无限的自然画卷,陡然出现无数具尸体,层层叠叠,密密麻麻,不可胜数,时有呻吟、哭喊声传出,凄凉又凄惨。()
南方,数以万计的士卒狼狈奔逃,就像草原上受惊的黄羊群。孙军数千甲骑尾随其后,疯狂砍杀,逃兵成片成片的倒地,有心思机灵之辈,跪地投降,果得活命。有了榜样,扬州军纷纷效法,不一刻就有数千人老老实实的伏叩地上。
有软弱者,自然也有与之相对应的强硬者,要说大汉国哪个地方的人骨头最硬,丹阳人毫无疑问会得到一个十分显赫的位置。他们眼见逃脱不掉,三五十人聚在一起,激烈厮杀,有那骁勇之辈击落孙军骑士,夺马而逃。
不过很快他们这种方法就行不通了,因为孙军的骑督是野利,后者出身先零,曾自立为王,可以说和汉人打了半辈子仗,经验无比丰富,他先令精骑绕阵驰射,打乱其型,瓦解其志,而后纵骑突之,边驱边杀,转眼间就能杀光一队(五十)一屯(百人)兵卒。
遭到痛击,丹阳兵的抵抗越来越弱,到最后再无人敢返身一战。
野利率骑兵追击五十余里,两万扬州军逃过追杀者不足两千之数,且大部分是躲进深山才保得一命,实际上随周昕、周昂安全回到九江的人,不满百人,这些人皆是清一色的骑兵。
由此可知野利追击之老到、凶残。
周瑜望着狼藉的战场,发出一声属于少年人的叹息,一言决定万人生死,感觉很美妙,可也有些于心不忍,那终究是一条条活生生的人命……
“公瑾,这一仗胜得痛快。曹贼时日无多矣。”孙策驭马归来,朗声笑道,他自经过受伤的教训,意识到匹夫之勇无用,这次战斗没有往前冲,而是随在野利身边,贪婪地吸取着对方的经验,骑战,正是他之所短。直到丹阳人再难组织抵抗,他才感到无趣,脱离大队回返。
周瑜从不是一个喜欢多愁善感的人,很快收整心情,说道:“不出意外,叔父马上就可以夺回豫州了。只差最后一击。”
“是啊最后一击……”
汝东一战,孙军步骑七千伏击两万扬州军,斩首四千余级,俘一万三千余人,而己方仅折千余人,堪称大获全胜。
吴景随后整军向西,攻破空虚的颖水扬州军大营,次日渡河,于汝阴会见汝南太守徐璆。双方不咸不淡的交谈一会,旋即分道扬镳,吴景是要通过汝南郡西北,配合姐夫夹攻曹操,徐璆则是去接受汝东。
“就让你再逍遥几日又如何?……”临行前,吴景回头看了徐璆背影一眼,发出一声冷笑。出征豫州时,袁术曾对孙坚言,如收复豫州,汝南就归其所有。孙军之中,以吴景身份地位最高,加之又立下奇功,汝南太守,说一句不客气的话,舍他其谁?
孙军再度回到西华,此处可谓汝南、颍川、陈国的夹缝,吴景一边通知姐夫孙坚,约定时间夹击曹操,一边派出数千骑渡过潠水,袭占许县、颍阴、长社,断曹操后路……
颍阳,曹军大营。
周喁焦急地催促道:“孟德,你倒是说话啊,现在再不撤,我们就是想走都走不了了。”其实早在吴景第一次由西华入陈国,奔袭沛国,他们便知道了,可是孙坚极为难缠,且他们兵力紧张,无力阻止对手的行动。这一次吴景去而复返,而周昕、周昂又久无消息,沛国八成是丢了。深陷险境,加上二兄生死不明,周喁变得格外急躁。
见曹操一声不吭,周喁心底升起一股怨气,当初要是听他的,两军会合,未必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曹操这些日子以来吃不好睡不好,日夜操劳,费心费力,暴瘦二三十斤,导致脸颊凹陷,颧骨突起,不过他的双目依然澄清明亮,他抬眼看向周喁,淡淡地道:“退,往哪退?”
周喁强忍怒气,道:“自然是涉潠水……”
不等周喁把话说完,曹操冷笑着打断他的话:“你确定河北岸没有伏兵?”
“伏兵……”周喁犹如大冬天被当头浇下一盆凉水,心火自然也熄了。他一把抓住曹操的手臂,一脸紧张地道:“孟德……那、那该如何是好?”
曹操轻轻但又坚决的挣开手臂,一字一句道:“往西北走。”
“西北?河南尹?”周喁立刻反应过来。
曹操用力点点头道:“对,从河南尹绕回陈留。”
“未经同意便过其境,形同入侵,盖骠骑和盖河南那里……”
“事情紧急,哪有空理会这么多。”曹操不以为然道。“再说,等到他们反应过来时,我们早已离开河南。盖骠骑和盖河南若实在气愤不过,让他们去找盟主理论好了。”
“……”周喁想想也是,他们只是小鱼小虾,怪罪也怪罪不到他们头上。
周喁离开大帐后,曹操命人唤来于禁,两个相貌普通,却甚有才华的男子一坐一立,良久无语。
半晌,曹操率先开口道:“文则,局势很不妙,大军即将撤离豫州。”
于禁知道曹操话没说话,默默听着。
曹操苦笑着继续道:“所以,要有人留下阻击孙坚,掩护大军安全撤退。”
“麾下愿意留下。”于禁面色平静地抱拳道。
“我拔你为别部司马行厉锋校尉,授兵三千,镇守颍阳。”言讫,曹操起身走到于禁面前,搭住他的肩膀道:“文则,一定要活下来。”
“假使侥幸不死,必为将军锋镝。”
是夜,曹操率近万士卒悄悄北上,才行出数里,颖水便响起震天的喊杀声。曹操回眸颍阳,咬牙而走。
于禁手里只有三千兵及数千伤兵,遭遇两面围攻,勉强抵抗到天明,再难支持,只好脱离溃卒,一头扎进颖水。
曹操经过一夜的急行军,赶到颍川和河南尹的边境,翻越眼前这座陉山,便是河南新郑县地界了。
曹操一声令下,大军沿着山脚快速行进,当最后一批人即将通过时,孙军骑兵呼啸而至,周喁骇得面无人色,曹操心里虽然也怕,却还算镇定。果然,孙军骑士追到山脚,纷纷勒马停下,显然心有顾忌。
见状,曹操终于松了一口气。
为了尽量避免误会,曹军昼伏夜出,进入开封县,曹操深深舒一口长气,开封和陈留仅一线之隔。然而,显然有人不愿他这么轻松的离去,盖胤使者从后追了上来,质问他为何擅闯河南尹。
曹操嬉皮笑脸的说是盟主袁绍吩咐他这么做的,而后也不管对方信不信,撒腿就跑。
至此,豫州之战算是暂时告一段落,是的,暂时,曹操绝不会甘心就此失败。
却说荀攸、郑泰、华歆三人参与刺董,事泄逃出长安,决定结伴投奔晋阳。走弘农、河东必然行不通,这两个地方董卓皆驻有大军,盘查严格,很容易暴漏身份。
最后荀攸提议由左冯翊北上进入并州。这一路虽然也有驻兵,但其主将是已故太尉段颎族弟段煨,而副将则是皇甫嵩侄子皇甫郦,皆谈不上董卓嫡系,尤其是后者,素来同情士人,未必肯出力气抓捕他们。
郑泰、华歆认为他所言有理,三人换下衣冠,着葛衣缣巾,渡河北上。渭水以北,首个城市便是左冯翊治所高陵。
说实话,当今时代能够读书的人毕竟是少数,读书有成而出仕者更是凤毛麟角,三人虽然有意藏拙,但身上那份殊于旁人的气度却是怎么也掩盖不住,就像漆黑夜里的萤火虫般耀眼。
这也就是段煨、皇甫郦不想抓他们,不然一进城就被捕了。
三人心知肚明,尽量低调行事,在偏僻处找一间馆舍睡下,第二日早早乘车出城。北地郡距离左冯翊治所高陵二百余里,这还是前者回迁之后,以往更近。次日,三人成功逃离董卓统治区,进入盖俊治下。
以前,三人总听人说北地郡富庶,表面上赞同,心里则多不以为然,边地再富又岂能与中原相比?这次来到北地,三人是真的感到震惊了。
据说,北方屯田区更富……
三人大为感慨,而后入上郡,上郡则是汉代边郡应该有的模样,地广、人稀,只是与印象中相比,当地百姓似乎生活得更好一些,至少没看到有谁面黄肌瘦。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点,青徐二州黄巾缘何屡禁不止?还不是没饭吃。至于上郡百姓小日子为何过得这般滋润,原因其实很简单,没有羌胡的骚扰抢掠,生活质量自然大幅提高。
出上郡,便是西河,毫不夸张的说,受惠于匈奴,这里的牛羊漫山遍野,多到仿佛天上的繁星,白痴也能看出来,他们的日子肯定也是滋润无比。
等三人通过吕梁山进入太原地界,行在仅仅实行一两年的晋西屯田区,总算能管中窥豹,猜出北地屯田区的富庶。
盖骠骑,武能定国,文能安邦,真人杰也……
正文 第三百三十八章 三才入晋阳
第三百三十八章三才入晋阳
荀攸、郑泰、华歆横穿晋西屯田区,进抵并州、太原首府晋阳,望着略显陈旧古朴的城郭,三人心里微微感到有些失望。()他们一路行来看到了太多太多并州的富足,按他们所想,晋阳是并州刺史部的治所,北疆的政治中心,必然是集合并州之精华,即使比不上雒阳、长安、邺、宛、临菑等天下著名城池,至少也应该和二线城市相仿佛吧。然而,单单从外表来看,晋阳甚至不如北地郡治所富平。
当然了,这么想不免稍显偏颇,富平拿到中原也许不算什么,但这座原为灵州县的城市,几经盖氏父子扩建,如今已是西、北第一名城,更在汉阳冀城之上。不过他们觉得奇怪也有道理,盖俊所处之地竟然比不上地方郡的治所,这事怎么也说不过去。
事实上,盖俊之所以不修筑晋阳,一是没钱,因为冀、兖断绝供给,盖俊几年来一直被钱粮所困扰,后来招民屯田更是一个无底洞。二是认为没必要,晋阳的地理位置不适合当首府,至少在以天下为目标的盖俊眼里,并州太偏僻了,也太过靠近袁绍,不适合。
可以说,三人对晋阳的第一印象并不好,但进城的一刹,马上就有所改观。
盖俊虽然舍不得投入大笔金钱打造晋阳,可是基于现代人的观点,基本的城市规划还是会提出一些的,比如布局、比如绿化,比如清洁等……像这种既不用花太多钱,又能让城市变得美观、舒适,何乐而不为呢。盖俊敢放言,如今的晋阳,可能不是大汉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城市,却绝对是最干净最整洁的城市,能够与它比肩的,惟有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富平而已。
漫步在喧嚣热闹的街道,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郑泰不由对两位同伴感慨道:“孔子有言:“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用在此城亦然。晋阳外拙内秀,别有洞天,依我之见,天下可与之相比者,不满双手。”
“盖骠骑做到这一点并不令人惊讶。”华歆笑着说道。三人来时曾到过富平,其比之晋阳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富平早立名声,外表也有不凡气象,不觉让人讶异。
荀攸含笑颔首。
郑泰又谓荀攸道:“公达,华子鱼未曾与盖骠骑谋面,你我虽识,却无深交,现今冒然登门,不免失礼,不如我等先去找君从叔荀文若,请他代为引介。你看如何?”
“好。”荀攸点点头。荀彧投入盖俊麾下,两人曾互通过两封书信,荀攸知道从叔荀文若虽然任武职,即骠骑将军府司马,却和长史贾诩一样备受盖俊重用,参与北疆政事,平日便在刺史部办公。
三人一边交谈一边行到城中心并州刺史部门前。
门吏静静打量着三人,不等他们开口,毕恭毕敬道:“诸君所为何来?”当门吏没点眼力可不行,三人葛衣缣巾,风尘仆仆,看似寒酸,但身上无一例外皆有出众风仪,一看就不是一般人。
荀攸抱拳道:“敢问荀长史可在?”
北疆荀姓为官者不多,而荀姓出任长史者,惟有一人,那就是骠骑将军府长史荀彧,新近北疆崛起的颍川系魁首。此人极得骠骑将军盖俊的信任,权势不让河内系冠冕杨俊。据说他和将军少小相识,交情深厚,非旁人可比。门吏闻言更加恭敬,答道:“实在不巧,荀长史此刻不在刺史部。”
三人不禁相视一眼,荀攸再问道:“那荀从事可在?”荀从事即为五业(五经)从事荀悦,同样是他的从叔。
门吏几乎可以断定面前三人不是荀氏子弟便是颍川名流,点头道:“在。君有何言,我当代为通禀。”
荀攸当下道:“你便说其从侄荀公达已至。”
“诸君稍待。”门吏返身进门,不一会儿便领回一个四十余岁,头竖进贤冠的儒雅中年男子,正是荀悦荀仲豫。
董卓遇刺这么大的事情根本瞒不住,北疆早几天前就得知详细经过,荀悦和荀彧都很担心荀攸的安全,生怕被董卓抓到,丢掉性命。今见荀攸来到晋阳,荀悦十分高兴,不过他性子历来清淡,自然没有拉手流涕这等煽情的事情发生,只是说平安就好。
荀氏叔侄简单交谈几句,荀悦便把目光转向身旁二人。荀攸为他介绍道:“这两人是和我一同逃出长安的郑公业、华子鱼。”
荀悦隐居深山十几二十载,除了族中荀彧、荀攸少数几人,其他族人一概不见,更别提外人,是以虽知郑泰、华歆素有高名,却也只是矜持的与两人见礼,话语寥寥。
荀悦对荀攸道:“文若早间随将军出城巡视屯田区,多半日落才会回归。你等远来,不如先去官舍食饭休息?”
荀攸点头称好,郑泰、华歆也无意见。
荀悦当即唤来一名小吏,带三人前去官舍。
晋阳东,屯田区。
金色的麦粒在空中跃动、麦糠随风飘飞,丰收在即,盖俊站在田边,闻着麦香,身心俱是欢欣到极点。其实来时,他的心情并不好,由于河东董军将治下数万民驱赶到安邑,致使河东存粮不足十五日。他原先下令北地、河内二县协助救济也就没用了,因为两地到河东都非坦途,要走不少山路,可谓远水救不了近渴。
要想河东安全度过粮食危机,唯有一法,开启晋阳粮仓,拿出专为明年南下关中准备的粮食,利用横贯太原、河东的汾水运去河东。
盖俊这么做了,所以心情并不好,但若不做,心情可能更坏。
“董卓,你怎么就没被刺死呢。”盖俊忿忿不平。
盖俊声音虽小,但荀彧离得近,听个真切,摇头接话道:“朝廷公卿欲用刺杀之法消灭董卓,很难。此次之后,董卓必会更加小心,要杀他更难了。除非……”
盖俊回头,不动声色道:“除非什么?”
“除非能够买通董卓身边的亲信小人,并掌握兵权。”
“……”亲信小人,盖俊可是知道,历史上这个角色由吕布充任,而朝廷公卿在杀掉董卓后迅速接管长安,可知确实有一定兵权。可惜,他们挡不住董卓旧将的反扑。
王允,你一定要像历史上那样成功啊,不然我会很困扰……
天地间尽是麦香,根本不用特别去嗅,香气自然而然钻入鼻孔,盖俊揉了揉鼻子,换了一个话题,“颍川之战真是惨烈啊”他刚刚接到消息,曹操未经盖胤同意,退入河南尹,绕道去陈留投奔张邈。这意味着,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孙坚终于夺回了豫州。果然如他先前预料的那般,曹操暂时还不是孙坚的对手。话又说回来,当今天下,又有几人是孙坚的对手?
目前看来,孙坚没有进一步的打算,一来他固然取得胜利,但损失肯定也不轻。二来,曹操逃入陈留,后者乃隶属于兖州刺史部,孙坚若敢悍然进攻,兖州刺史刘岱绝不会坐视不理,这事关着他的统治,兖州上上下下无数双眼睛在看着他,看他有没有保境安民的能力,刘岱就算不想打也得硬着头皮打。何况,还有袁绍,还有扬州……
很多人认为豫州之战已经正式宣告结束,包括智谋之士如荀彧、贾诩、戏志才者,盖俊则不以为然,曹操,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看着吧,第二轮争夺战很快就会开始。
“双方投入兵力超过十万人,激战月余……”荀彧苦笑道:“这场战事对颍川的破坏太大了,我已经不敢想象家乡变成什么模样。恐怕十年八年都无法恢复如初。”
破坏,永远比建设来得容易,容易得多。盖俊目视一眼望不到头的金色麦田,感叹道:“兖、豫二州,未来必会成为二袁争夺的主战场,苦难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荀彧如墨画般的疏眉微微皱起,语调悲伤道:“二袁争食兖、豫,黄巾肆虐青、徐,大河以南,中原四州,财富重地,国家根本,即将没落。”言讫,荀彧暗地里瞥向盖俊,惟一的办法,便是盖俊明年南下勤王,诛董卓,奉天子,而后扫除二袁。
只是,先不说明年能否一蹴而就杀灭董卓,纵然成功,还有西凉韩遂待解决。要打造一个稳如磐石的关中,用以作为平定天下的坚实后盾,保守估计也要三五年时间。到那时,中原早已变得破烂不堪了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