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贼(风再起时)-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盖俊闻言轻笑,剑眉一扬,谓荀攸道:“公达,有何良策,只管道来。”说实话,盖俊对荀攸的计策无比期待。历史上,曹cao身边一众谋臣,荀氏叔侄无疑是立于金字塔最顶端的,再无第三人可与二人比肩。荀彧擅长战略,使曹cao于中原四战之地崛起,除吕布、灭袁术、击刘备,据有河南,旋即横扫北方,成就霸业,期间谋划,无不出自其手。荀攸则擅长战术,特别是官渡之战,完全就是他一个人的独角戏,斩颜、诛文,焚袁军粮草,每献一计,便如同在袁绍身上狠狠cha上一刀。及许攸只身南投,入曹营中,诸人皆疑,惟荀攸慧眼识别,力排众议,劝曹cao用其计,奇袭乌巢,终使曹cao于官渡一役,大获全胜。而今两军对峙渭、霸间,正需荀攸之力,打破僵局。

    荀攸起身出列,面上淡然,甚至几近木然,不疾不徐地说着舟舰破局策。

    期间,贾诩不动声色,狭长双眸似有神似无神,就像是在神游物外。此策胜在出其不意,驾船直攻渭桥,配合北地兵,只要不是庸将领兵,胜算当在七八成。

    然,此策亦非万全,贾诩不知荀攸想过没有,不管是韩军抑或董军,皆多羌胡骑士,己方纵然成功越过渭水,夺下虎圈,进军长安之路,恐怕亦非坦途。前方等待己方的,或许是数万装备了马镫的凶悍骁骑,稍有不遂,己方将陷入进退失据的窘迫。

    正是因为有着这一层顾虑,贾诩认为此计不够稳妥,所以也就有了第二计,无他,离间耳。韩、董二军从来就不是一路人,双方曾为生死大敌,恩怨积深,难以化解,挑拨双方,易也。

    采用离间计,可以把己方伤亡、风险降至最低,只是它也有着一个很明显的缺憾,即需要充裕的时间,短则一两个月,长则数月、半载。

    两策各有利弊,难分伯仲,依贾诩所想,盖俊当会更倾向前者。

    堂中鸦雀无声,只有荀攸沉稳而有力的声音回dang梁柱间,盖俊听得异常认真,前者才开一个头,他就陷进去了,听完整个计划,他当即展露笑颜,抚掌道:“孤适才尚忧韩、董桀骜,闻公达之计,自是心安。公达有良平之奇,孤用以为谋,虽韩遂不臣,山东腾沸,皆不足定也。”不得不承认,人和人就是不一样,换做他,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这等良策,荀攸不愧是军谋无双,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见盖俊似有意动,主薄杨俊扬声道:“荀中郎计策虽佳,犹有风险……”

    “……”盖俊闻言微怔,在他看来,荀攸之计颇为可行,很难想象还有比这更好的策略,杨俊军事谋略在其之上?这和蒋干才压周瑜一样可笑,倒不是说他是庸辈,而是他的才能不在这方面上。

    “……”荀彧、荀攸看了杨俊一眼,皆默不作声。

    荀氏叔侄没有表示,关羽倒先不满了,只见他奋然而起,震得铁铠“哗哗”作响,其身姿雄伟魁奇,面如重枣,美胡须,威风凛凛,“兵者,至凶也,两国jiao兵,岂能无半点风险?莫不成杨主薄yù手握《孝经》,使敌军将士人人习之,知忠义廉耻?……”关羽和荀氏叔侄没什么jiao情,但盖军渭水河上的数千舟船,除一小部分征自河内、河南、弘农等地,其余大部分来自太原、河东地区,如今均置于他的麾下。盖俊若用荀攸之计,将军之任,舍他其谁?他自然是看不惯杨俊跳出来生事端。

    “……”杨俊被关羽挤兑得明显一愣,良久无言。关羽常年镇守河东,他和后者今年南下时才初次见面,对其心xìng为人不甚了解,杨俊平日间接触的,都是马腾、徐晃、鲍出等忠厚之辈。当然,武将难免xìng格骄豪,目中无物,似庞德、胡封、马等,及一众羌胡将领,莫不如此,不过有盖俊在上面压着,是以,诸将举止还算收敛,他何曾碰到过像关羽这样无礼的人。

    盖俊面色一沉,斜睨关羽,隐有责怪之意,坐在盖俊身边不远处的盖胤生怕小族叔当场爆,急使眼色……两人一个是君主,一个为义兄,皆望过来,眼神各有含义,关羽就算再如何狂傲,也不敢在这时顶牛,对杨俊勉强拱拱手,重新跪坐回位子。

    盖俊缓缓收回目光,面色平静地对杨俊道:“季才有何高见?”

    “……”杨俊此刻方才回过神儿来,心中立时掀起滔天怒火,他少有才名,师事故九江太守边让,年纪虽轻,已是河内青年士子之冠冕,加上主薄地位固且卑鄙,权势却非常显赫,深受盖俊信任,掌管北疆政事,可谓少年得志的典范,关羽居然敢当着盖俊的面说话阴阳怪气,对他冷嘲热讽,是可忍孰不可忍!……

    无数双眼睛都在看着他,杨俊深深吸了一口气,铁青着脸道:“将军武功盖世,威震天下,韩遂之所以敢于抗拒将军虎威,所依仗者,无非两点,一是渭、霸天险,二是万岁坞钱粮。闻董贼掘皇陵,搜民膏,尽收于坞堡,据说其内金yù、彩帛、珍珠、金钱不知其数,仓库屯积之粮秣,可供大军三十年食。不说这仅是坊间谣言,故意夸大其词,韩遂合流董贼余孽,兵马十数万矣,西都长安官民,又十数万……每日所耗,何止巨亿?凉州道远,兼且穷困,无能接济,韩遂困于三辅方寸之间,万岁坞纵然钱粮堆积如山,恐怕亦不抵三五月之资……依下臣之见,无须冒险……”

    关羽冷笑,果然,这厮出了一个馊主意……

    盖俊眉头不为人察的皱了一下,环顾大堂,最终锁定戏志才、卫仲道身上,适才他从上观察,诸臣议论纷纷,二人也是jiao流不停,而今又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想来当有计议。

    戏志才扭头回视,卫仲道赶忙摆摆手,双眸浑浊且黯淡。人说,才乃天授,即所谓命世之才也。卫仲道惊才绝yan,逢天下大1uan,其心中却是无半点救世之念,若非盖俊救他一命,如何会出仕河朔?田野耕鉏,诵读经史,岂不快哉?直拿神仙也不换。

    戏志才当下也不强求,似觉得热了,衣襟再扯开一些,醉眼圆瞪,言道:“下官适才与卫仲道谈论,不谋而同……”两人的“起手式”和荀攸一样,皆是采取从正面猛攻霸桥,牵制枳道大营。第二步则天差地别,荀攸主张驭舰突击,并北地兵,共破大敌,而戏、卫二人,则主张北上左冯翊,继而掉转向西,直扑右扶风,长途奔袭郿县——万岁坞。

    “万岁坞”三个字一出,大堂内顿时陷入一片死寂……

正文 第四百零一章 敲打

    第四百零一章 敲打

    “万岁坞”三个字一出,大堂内顿时陷入一片死寂……

    “……”盖俊右手下意识抬起,搓了搓宽阔明亮的额头。

    长安兵民官宦数十万众,全赖万岁坞周济,己方若是攻克万岁坞,既能使长安军无所食,自行瓦解,又能切断敌方后路,尽歼jian宄,胜果之丰,无以复加。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盖军顺利拿下万岁坞,而一旦受挫,大军处于敌境,极易被敌方大众合聚,围而歼之。

    此计,胜则一战定乾坤,铸就霸业,败则损兵折将,伤筋动骨……何其之险?

    由此便能看出,戏志才、卫仲道这两个不拘行检的人,体内都有着冒险因子,胆识过人,喜出险招,于刀刃上跳舞,所出计策就如他们xìng格那般狂放。

    戏志才不理诸人膛目结舌的眼光,神态从容,仿佛不是他造成的如此局面。

    荀攸望向从叔荀彧,后者疏眉微蹙,缓缓摇了摇头。太险了!纵然戏志才斩钉截铁地说韩遂必然无备,计策胜算极大,自己也认同这一点,可还是不妥……目前,己方对韩遂虽无压倒xìng的优势,终究是要占优一些,没有必要孤注一掷。毕竟,世上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事情,败绩哪怕只有万一的几率,也不值得一赌。

    和荀彧抱着相同观点的还有贾诩,戏志才说完自己的观点,他就大摇其头。他之所以未献离间计,便是看出盖俊未必有这个耐心等待,主薄杨俊先前提议一边与韩遂对峙霸水,一边经营新得京兆伊、左冯翊、弘农郡三地,无虑数月,韩遂粮草耗尽,不战自溃。和他的猜测一样,盖俊对此计提不起半点兴趣。

    然,盖俊不愿苦等不假,但这不代表他愿意甘冒奇险。说到底,所谓奇者,终究是弱势一方惯用的手段,强者,以正为主,以奇为辅。奔袭万岁坞过险,屯兵霸水又失之方正,而和他不谋而合的荀攸,所献舟舰破局策,堪称正奇相结合的典范,受到盖俊的特别青睐,也就不足为奇了。

    果然,盖俊赞扬戏志才几句,便叫他回归座位,不提后续。

    戏志才不以为意,长揖后返回位子,神色不见半点失落。卫仲道更是满不在乎,盖俊能够用两人的计策自然是好,不用也无妨,对他完全不构成任何影响。

    半晌,盖俊把目光投到贾诩身上,开口问道:“文和,你认为此三策何者为佳?”

    “将军,下官以为,此三者皆为良策……”贾诩既然摸透了盖俊的心思,当然不会再提什么离间计,不过他可是被盖俊戏谑为“明哲保身贾文和”、“低调做人贾文和”,就算要他表明立场,他也不想因为言语得罪杨俊、戏志才二人,是以把话说得尽量委婉。“若非要从中择其一而施用,按今之形势,臣附荀中郎之议。”

    骠骑将军府乃是盖军名义上的最高机构,而今两大长吏贾诩、荀彧皆支持荀攸之计,除非盖俊本人持反对意见,不然就算是盖棺定论了。事实上盖俊支持还来不及,怎会反对,当即假意征询一下堂下诸文武的意见,便拍板定下。

    霸陵县周边,霸水、白鹿原驻扎有盖军步骑八万余人,因舟舰不能载人过多,加之渭水北岸有杨阿若三万大军相助,盖俊乃决定于军中chou调精锐一万五千,编为一军,乘船突击渭桥。

    河南尹、虎威将军盖胤出任主将,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盖胤无论是地位、军功、声望,抑或亲疏,都堪称诸将之冠,说他是盖俊以下第一人也无不妥。而且,其人久镇河东,固然谈不上善用水军,却也绝不陌生,正是最适合的人选。

    只是,作为盖军为数不多带过水军的人,关羽连副将一职也没捞到,便有些出乎众人的意料了。担任盖胤副手的是偏将军庞德。

    听到任命没有自己,关羽面色红中泛青,牙根紧咬。

    “……”盖胤、鲍出相视一眼,眼神中不约而同流露出一抹担忧。

    盖俊坐在主位,似乎没有看到关羽难堪的样子,依旧有条不紊的下着一道道命令,除盖胤、庞德担任正副之帅,另有折冲中郎将徐晃、破贼中郎将张绣、厉锋中郎将贞良、行黑山中郎将杨奉,武卫校尉颜良、行武威校尉盖戈等两千石战将十数员。

    一时间,堂中气氛立时诡异起来……

    任谁都看得出来,盖俊此举,明显是不满关羽方才失礼之行为,故意不选用他为将。想想也对,杨俊在河朔位卑而权厚,乃是河内士子之,平日间深受盖俊信任,关羽久镇一方,xìng格骄豪,仗着资格老,加以侮辱,盖俊若是坐视不管,可以想见,杨俊威信定然受损,日后还有何面目面对河朔群臣?是以,盖俊不得不做出一些表示。

    见关羽遭到盖俊弃用,杨俊看得大是解气,心中的怒火自然也就消了。

    舟舰破局策的重点是从正面猛攻霸桥,牵扯住韩、董二军的注意力,所以盖胤、庞德只有等到双方开战,方可率军北上。这个时间点,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盖俊和贾诩、荀彧、荀攸等谋士商量的结果是三日后行动,也就是说,盖、庞二人有三天的准备时间,足够选出一支精良的大军,争取一蹴而就,拿下虎圈。

    盖俊最后吩咐马,派出信使赶赴渭河北岸杨阿若大营,让他配合盖胤行动,便道一声退朝。

    诸文武齐齐行出,拜别而退。

    盖胤看着身旁与自己并肩而行,面色铁青的关羽,对于后者的xìng格,再也没有谁比他这个相识十数年的结拜义兄,兼儿女亲家更加清楚了,他心里现如今肯定是万分不服。盖胤怕他这个样子,只会惹得盖俊愈不满,这对他可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念及此,盖胤停下脚步,回望盖俊,目有哀求之色。

    盖俊微微皱起眉头,不一言。

    盖胤心里不由一苦,看样子,小族叔是真的打算敲打敲打自己这位xìng格高傲的义弟。

    几人行到门口,背后忽然传来盖俊的声音,指名关羽留下。盖胤暗暗长出一口气,拍拍义弟的肩膀,关羽脚步微僵,鲍出从后轻轻推了他一把,而后两人随同诸将离开。

    盖俊把身后盖嶷、司马懿、王粲赶走,又对周围甲士亲卫挥挥手,叫他们在外面等候,足以容纳数百人的偌大朝堂,只余盖俊、关羽二人。

    “坐吧……”盖俊指着身旁不远处的座位道。

    关羽稍稍迟疑,方一落座,便听到盖俊说:“云长,你今日的行为太过失礼。”

    “……”关羽沉默以对。

    见其一副不知悔改的模样,本没生气的盖俊也有些生气了,声音不觉重了几分,“杨季才是谁?嗯?季才为孤之主薄,何谓主薄?腹心也。你当众辱及季才,便是未将孤放在眼里!……”

    “将军何出此言?”关羽顿时色变,再也坐不住,起身急辩道:“将军待我,恩重如山,没有将军,某只能流1ang在外,或做个隐姓埋名的田夫,或做个逞勇斗狠的游侠,碌碌无为不说,更是永世不能归家,哪能像今日这般,封侯拜将,功成名就,荣归故里?……”关羽明显是动了真情,说到这里,竟然哽咽。

    当年,他杀县中豪强张资,并手下、官兵十数人,负母携妻抱子,狼狈逃离家乡,惶惶有如丧家之犬,是盖俊收留了他,保他一家安全。之后,他随从盖俊周旋,短短几年间,军侯、司马、校尉、中郎将一路高升,畅通无阻,一直做到裨、偏将军,甚至封乡侯于河东郡,其封地猗氏县就在家乡解县,是真正的衣锦还乡。因此,关羽对盖俊绝对是百分之百忠心,前方便是有刀山火海,只要盖俊一声令下,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往前冲。而今盖俊指责他对其不敬,却是比破口大骂、拳脚相加更让他感到伤心。

    盖俊本是想要敲打敲打关羽,磨磨他的锋锐、傲气,没想到自己几句重话居然令“关帝”哽咽,心里颇为哭笑不得,面色缓和下来,音调也相应的降低不少:“云长,你以为我这么对你,是单纯对你的失礼感到不满吗?错了!杨季才出身显赫,才华出众,是陈留大儒边(让)文礼的得意弟子,堪为河内士子之冠冕,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关羽无言。盖俊没指望他接答,继续说道:“这意味着,只要不出意外,其异日必登三公之位。和他生龌龊,对你实无半点好处可言。”

    “此番南下,孤就没打算再回晋阳,不复西都,决不罢休。韩遂小丑,妄图螳臂当车,不过是自取灭亡耳。”盖俊最后殷殷道:“云长,长安,和晋阳不一样,等到孤日后入主长安,你若还是这般任xìng妄为,到时……言尽于此,你回去后好好想想吧……”

    “……”

正文 第四百零二章 南下

    第四百零二章 南下

    关羽走后,盖俊合目养神,同时轻轻rounong着太阳穴。

    关羽,这是他来到汉代以来收的第一个历史名人,因为早就相识,极尽拉拢,倾心结jiao,所以料定“关帝”一旦亡命,不会再去涿郡,必来北地,可是当他听到对方亲口说出,仍然感到心花怒放。三国这个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时代,关羽,堪称其中最夺目的一颗恒星,没有人能够掩盖住他的光芒,哪怕是他的君主刘备也不行。

    关羽一生纵横疆场,勇猛无敌,bī得雄霸北方的曹cao几yù迁都以避锋芒,作为一个武将,能够做到他这一步,能有几人?

    可是,他的xìng格存在着致命的缺陷,总结成一个字——傲。这个傲字可以延伸很多词汇,傲气、傲然、傲骨,或是傲慢、傲睨、傲倨,关羽兼而有之,且做到极致,连君主刘备妻兄糜芳也丝毫不曾放在眼里,荆州之失,固然是孙权图谋已久,以有备对无备,但也和他的xìng格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识十数载,关羽在盖俊眼里,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三国第一猛将”这么一个简单的符号,而是亦友亦臣,亲爱之人,他绝不希望关羽走上历史上的那条路。

    以前在边疆的时候,盖俊可能会放任关羽不管,只要后者把仗打好便可以了,然而入主长安,就全然不同了,关羽必须有所收敛,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阿父……”盖嶷清朗的声音传入耳中,盖俊睁开双眸,看着儿子恭敬立在面前,说道:“不是叫你先走吗。”

    盖嶷笑了笑道:“反正也无甚事可做,如今已至日中,正好等候阿父一同用膳。”

    盖俊注意到盖嶷手中握着书信,问道:“是你母亲和阿母的信吗。”其阿母自然是指盖嶷的生母卞薇,母亲则是一个相对正统的称呼,指的是盖俊正妻蔡琬。

    “是,刚到。”盖嶷边回答边把信件递上。

    盖俊点点头,接过信来,出征在外,难免想念家里,是以他对蔡琬、卞薇做出硬xìng规定,令二人必须两天写一封书信,最多最多不能过三天。

    盖俊打开信,没什么要事,卞薇说得是盖霸如何如何顽皮,盖煛又如何如何吵闹,盖煛就是他新得的第四子,因为卞薇信中说他有一双明朗清澈的大眼睛,盖俊便给他取名煛,煛有明目之意。而蔡琬孪生男女,男孩取名良,良是一个美词,有善、大等等意思,女孩取名都,这是他早在卞薇生盖嶷前就想好的名字,堪堪近十年矣。

    蔡琬除了盖谟、盖良、盖都三子女外,也说到一些政事,她是河朔十数郡的主母,为人又有智谋眼光,盖俊为避免出征在外,大权旁落,敕刺史部事无巨细,皆禀蔡琬。书信上提到的事都是关乎北疆的大事,不然芝麻小事,都要他亲自过目,还不累死了。

    盖俊看罢书信,收于怀中,盖嶷自有其母写给他的信,用不着看他的,起身勾住长子的肩膀,一同外出。

    盖嶷仰望父亲刀削似的侧脸,犹豫着道:“阿父……”

    “嗯?”

    “明日去前线,带上我可好?”盖嶷鼓足勇气说完,眼神则变得愈沉着。

    “你说什么?……”盖俊脚步当下一缓,看着盖嶷在他这个年纪堪称健壮,在他眼里依然瘦小的身子,神色异常严肃。盖俊一旦板起脸来,威仪无双,尽显北疆霸主本色,再高傲的文臣,再桀骜的武将,这时候也要心神震颤,不敢与之对视,偏偏有一个人不太吃他这一套,没错,他就是盖嶷,这小子xìng格倔得要命,比他还倔。

    “明日去前线,带上我可好?”盖嶷重复道。

    迎着儿子坚毅的目光,盖俊意识到“眼神杀人法”再一次失效,只得放弃,苦笑着道:“早知如此,当初我就不该带你出来。”

    “……”盖嶷抿起嘴唇,垂下头,父亲的xìng格他身为人子,自是最清楚不过,典型的口硬心软,既然这么说,就等于同意了。

    ……………………………………………………………………………

    京兆尹,蓝田县南,峣关。

    峣关恰处于西都长安与武关之间,它前踞峣岭,后倚蒉山,地势险峻,是关中和南阳间的jiao通咽喉,也是西都长安南方最后一道屏障。

    吕布雄伟的身躯立身关隘之上,目视远处青山苍海,遥想昔年汉高祖刘邦破武关,北上蓝田,受阻于此,乃采用张良之计,史载“绕峣关,逾蒉山,击秦军,大破之蓝田南。”抢先项羽一步杀入关中,灭亡秦室,成就霸业,何其壮哉!何其伟哉!再念及自己而今落魄,心里颇是压抑。

    当日长安城破,他率骑千余,马数千匹拼死突围,等出到城外,身边只剩下五百余人,战马不到千匹。稍稍歇了一口气,趁着韩、董大军无暇理会他,吕布继续南下,一路逃到杜陵县,此地距离长安城二三十里,不算远,也不算近,正合适宜。

    他入城后立刻赶走县长,接管全城,不仅收编了数百县兵,更是命令士卒征调强壮,有不顺者,辄拔刃杀之,百姓畏惧,不敢反抗,成功掠得民壮两千人整。

    杜陵固不满万户,亦是临近西都长安,堪为关中大县,如果他愿意放宽一些条件,莫说两千,就是四千、六千也无问题,不过吕布而今虽有些饥不择食,到底混迹边军、禁军多年,要他带领一帮一辈子只摸过农具的人,却也不愿。这两千民壮,五成是曾为戍卒的青年,有过当兵经验,三成是游侠、囚徒,最后两成,则为豪族私兵。他们军事素质或许比不了汉军,但稍加训练,亦堪一用。

    不仅抢人,粮秣、马骡、财货,凡是用得到的,都抢……

    次日,千盼万盼的马车驶入杜陵城,昨日形势危急,他来不及携带家眷,只好留下两名亲信,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1 1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