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东周郎(草牛)-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瑜见状知道貂蝉感叹自己命苦,以为她在恨怨自己的亲生父母,忙解释道:“其实你也不要恨他们,在你很小的时候,他们带你和你妹妹小鱼儿出去郊游,疏忽之下让你走失了。后费尽力气多方寻你,也寻不着。他们也一直懊悔到现在呢。小鱼儿知道有你这个姐姐,当真是欢喜得紧,特地绣了个香囊给我,嘱咐我如果寻到你就给你作为今后相见的信物。”
说着,周瑜从腰间将小鱼儿送他的香囊解下,递给貂蝉。
貂蝉泪眼婆娑,怯怯地接过香囊。香囊里塞的都是香料,一股清香扑鼻而来,香囊的两面是各绣着一只仙鹤,一只凝神相望,另一只却傻傻地抬头望天。
貂蝉见状不禁莞尔一笑,将香囊抛还给周瑜,嗔道:“你骗我。这分明是我家妹子送给你的情物,哪里是她给我的信物哦。”
“啊……这……这……”周瑜无语,只好用力挠着头皮。
“你这形象,倒真的是像那只傻傻的仙鹤。”貂蝉掩口而笑。
貂蝉的浅笑声,如春风拂过杨柳,如溪流曲折叮咚,让周瑜的心开始飘荡起来。
面对这貌美如花的三国绝色美女,叫周瑜的心如何能定得下来?
貂蝉见周瑜有点魂不守舍的模样,心中暗自发笑。她向周瑜施礼道:“周公子今晚不仅救了我一命,还令我得知自己的真正身世,此等恩情难以为报,请受我一拜!”
见貂蝉盈盈地拜谢,周瑜忙把自己的心从飘荡的风中定了下来,忙道:“不可!不可!你如今是小鱼儿的姐姐,小鱼儿是我的……好朋友,所以你我之间不必客套,这些小事,何须挂齿。”
貂蝉眼波流转,说道:“你真的只是我那妹妹的好朋友?”
“嗯……”周瑜有点手忙脚乱,说道:“是……好朋友,很好很好的那种……”
貂蝉微微一笑,说道:“自古美女爱英雄,周公子如此风流倜傥的少女英杰,自是少女心中的偶像。只是,我希望你能对我那妹子好一点,可以么?”
周瑜一囧,忙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貂蝉从头上取下一根金钗,交到周瑜手中,说道:“妹妹的香囊你就留着吧,这金钗是我最喜欢的物件,你回家乡时带给她,就说姐姐在京城过得很好,有机会一定回去看她……还有爹娘。”
周瑜感到手里沉甸甸的,心里却为小鱼儿感到高兴,也为邓恩夫妻感到高兴,一家人团聚有望了。
周瑜想到了甘宁,这个二弟得不到貂蝉的消息,恐怕还会借酒浇愁吧。如果能把貂蝉带回去,他会不会兴奋得直接跳到湖里去啊。
想到此,周瑜对貂蝉说道:“你们一家失散已久,如能早日相见必是一大快事。我已计划过几日就离京返乡,要不你随我一起回去吧。”
貂蝉犹豫了一下,说道:“义父王允对我亦有救命之恩,且平日待我极好,就如亲生女儿一般,最近他身体有恙,我实不忍离去。依我看,过些时日可好?”
周瑜心知此事不可强求,自己又不能说出董卓即将进京,京城将掀起一阵血雨腥风的事,即使说了,别人也不会相信。只得作罢。
正时,韩兴远远地走了过来,喊道:“小姐,我已经和军爷们说清楚了,咱们回府吧。”
貂蝉点头,悄声对周瑜说道:“周公子,我们后会有期。有机会的话,给甘宁带个话儿……就说……我在京城等他。”
说罢,貂蝉一脸娇羞,碎步跑开。
周瑜拱手说道:“小姐慢走!”
韩兴向周瑜施了个大礼,说道:“神仙……公子,今晚之事我韩兴欠你一份大大的人情,今后你如有什么事情,赴汤蹈火,我在所不辞!”
在起点里看到好多强人,书写得好,人气也旺,真是羡慕不已。他们就是我的赶超目标,我对自己说:加油!
第四十章 常侍讨饶
河东郡,安邑,董卓府。
董卓再次将李儒及众将领召集来商议事情。
一个满身风尘仆、商人打扮的人站在众人面前,施礼后说道:“我奉将军命令带着几个手下去洛阳打探情报,如今洛阳城已是动荡不安。王匡发泰山五百强弩兵,骑都尉鲍信回家乡募兵西向,东郡太守桥瑁屯兵成皋,武猛都尉丁原烧孟津,火照城中,皆以诛宦官为言。我等见黄门内侍纷纷携带家当出宫门,一问方知是何太后见四处兵起,怕惹起兵祸,只得让这些内侍们返回家乡。”
“那张让等十常侍呢?”李儒问道。
那人答道:“我派人一直守候在宫门外,未见十常侍出宫,听闻是他们聚在一起协商事情去了。”
董卓闻言问向众人道:“各位,你们可有何高见?”
徐荣一拱手,说道:“主公,看来京师情况有变,我们可不能一直等在这里,依我看,今日就起兵直奔洛阳。”
李傕忍不住站起来,大声嚷嚷:“在这里等得都烦闷了,洛阳城百万人口,无数的金银财宝、古玉珍玩、美女在向我们招手,我们还等个甚,直接杀过去就得了。”
董卓喝道:“糊涂!师出无名,就这样出兵洛阳,会被诬为反贼,被全国军队群起而攻之,况且那西园五万禁军都是吃素的?猪脑子!”哼了两声后,他转头问李儒道:“贤婿,你可有什么好主意?”
李儒眼神一转,说道:“岳父大人,今四处兵起,京师震动,我等虽无诏不可入京,但可差人上表,请诛君侧,则我们出兵名正言顺,大事可图也。”
董卓闻言大喜,当即令李儒修书上表,李儒挥毫而就,表中奏道:“窃闻天下所以乱逆不止者,皆由黄门常侍张让等侮慢天常之故。臣闻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臣敢鸣钟鼓入洛阳,请除让等。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董卓派人快马加鞭,将此表送到洛阳,同时命人将此消息传告周边郡县,意思是我董卓为了帮助皇帝,为了天下百姓,要领兵去京师清除那些危害社稷的宦官们了,我出的正义之兵,我的军队是正义的军队,你们别认为我是要造反啊。
同时,董卓传令:命董越、段煨镇守河东,牛辅速回西凉提西凉精兵十万后进兵洛阳,命徐荣、李傕、郭汜、张济、樊稠、胡轸、华雄诸将领三千铁骑,随自己直趋洛阳。
自幼在征伐羌人的战斗中成长的董卓深深知道,富贵只有险中求,上天不会眷顾软弱的人,路就在自己的脚下。此次计划,看似冒险,一旦不成将身败名裂,但细细分析,少帝年幼不懂政事、何太后一介女流、何进胸无大略做事犹豫,只要掌握了西园的兵马,京城之中,还有谁会是我董卓的对手?
董卓意气风发,率领着三千铁骑,昼夜不停,直奔洛阳城而来!
洛阳,后宫,执事房内。
一群宦官聚在一起,满面愁容。正是十常侍。
十常侍指的是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等十二个宦官。他们都任职中常侍,以张让、赵忠为首。
汉灵帝年少时,他们玩弄小皇帝于股掌之中,以至灵帝称“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十常侍自己横征暴敛,卖官鬻爵,他们的父兄子弟遍布天下,横行乡里,祸害百姓,无官敢管。人民不堪剥削、压迫,纷纷起来反抗。郎中张钧在给皇帝的奏章中明白指出,黄巾起义是外戚宦官专权逼出来的,他说:“张角所以能兴兵作乱,万人所以乐附之者,其源皆由十常侍多放父兄、子弟、婚宗、宾客典据州郡,辜确财利,侵略百姓,百姓之怨无所告诉,故谋议不轨,聚为‘盗贼’。”但是灵帝置之不理。
自灵帝死后,十常侍失势,大将军何进掌权,又诛杀了西园校尉蹇硕,将西园的精锐兵马也掌握在其手中,在袁绍、曹操等人的劝说下,何进欲将十常侍等宦官全部杀灭。好在张让等人一心巴结何太后,把她伺候得舒舒服服的,并以重金贿赂了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何太后的弟弟车骑将军何苗,他们两人不断地在何太后面前说好话,何太后便不同意何进的计划,要何进与十常侍们和平相处。
一个面容瘦削的宦官尖着嗓子说道:“各位,如今京师周边起了乱兵,纷纷喊着清君侧,弄得何太后也罩不了我们了。大家看看,后面的路怎么走?”
他旁边一个身材肥胖的宦官说道:“张让,你是我们的头领,我们都听你的。”
张让叹口气说道:“段珪啊,我如今也是没了主意。”
他转头对一个面色阴沉的人说道:“赵忠,你呢,你的意见是什么?”
赵忠咬牙道:“如今何进势大,那些乱兵必然也是他挑拨而起的。太后仁慈,放我们出宫。但我们即使走出宫门,也难以回到家乡,半途就会被人追杀而死。”
“那我们怎么办?”
“我们回家安心过自己的日子还不行啊。”
“皇上啊,也不帮帮我们。”
众宦官你一言我一语,有胆小的因惧怕已经流下了眼泪。
张让喝道:“你们不要吵吵了!赵忠,你的意思是我们就此等死?”
赵忠叹道:“如今之策,唯一的活路只有何进能给我们。”
顿了一下,赵忠咽了口吐沫,说道:“解铃还须系铃人,只要我们去找何进,向他认错,请他……恕罪,以何进动摇不定的性格,我们还是有生存的机会。只要我们能平安回到家乡,以各位平日的积蓄,做个富家翁还是绰绰有余。”
说到这里,赵忠意味深长地看了众宦官一眼。
“向那屠夫认错,休想!”段珪跳起来叫道。他跳起来方才发现其余的人都低着头没有说话。
张让想了半天,脸拉得愈发长了,慢慢说道:“看来这也是唯一的办法了。毕竟,保全身家性命,才是最重要的……这权势……都是一场空啊。”
“各位,我们相识多年,知根知底。如今之势,我们不低头也是不行的了。听我一言,大家一起去何进府上请他恕罪吧。”
洛阳,大将军府。
听门房报说张让等十常侍求见,何进大感诧异,自己与十常侍素无来往,且他们也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在准备对付他们,他们此来难道是来兴师问罪的?
何进忙让家人把在厢房议事的袁绍和曹操请来。
曹操一听,立刻对何进说道:“大将军,此乃天赐良机也。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既然他们主动送上门,大将军何不……”曹操用手做了个砍头的手势。
袁绍亦附和道:“大将军,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何进有些犹豫,说道:“这样吧,让他们进来,看看他们搞什么名堂再说。”
张让领头,十二个中常侍低头弯腰一路从何府大门走到议事厅,何府装饰得豪华精致,他们却连头也没抬,看也不敢看,一副负荆请罪的样子。
到了议事厅,张让为首的众人面向何进,“噗通”一声全都跪下了,何进大惊,方欲伸手去扶,却被曹操和袁绍用颜色制止。曹操低声在何进耳边说道:“大将军莫着急,看看他们怎么演戏……”
张让跪着低头说道:“大将军,吾等众人,俱伺候先帝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今年老体衰,正欲归乡养老,还请大将军开恩,忘记我们之间的不愉快,放我们归乡吧。”
说罢,张让“梆梆梆”地磕了三个响头,赵忠等人一看,张让都磕头了,便纷纷也磕起头来,一时间,何府的议事厅内,“梆梆”声一片。
何进见张让言辞真切,想必是真心话,心中有些不忍,便想放他们走。
曹操一见,忙走上前去,大声责问道:“张让,你们知罪么?”
张让没想到曹操和袁绍也在何进府上,见曹操如此声色俱厉,忙回道:“我们知罪,我们不该蛊惑皇上,不该扰乱朝政……”
曹操哈哈大笑道:“哈哈,你们这些奸妄!平日里作恶多端,有多少百姓因你们而家破人亡!天可怜见,我曹操能够亲手斩杀你们这些狗宦官!”
曹操说罢,拔出腰间佩剑,就要向张让刺去。
一只大手伸来,按住了曹操,正是何进。他对曹操说道:“孟德,不可鲁莽。”
张让一见何进已起了恻隐之心,心知不使点苦肉计,今天怕是出不了这个门了。于是他便跪行了两步,趴到何进面前,双手抱住何进的腿,大声嚎叫:“大将军饶命啊!我等已经知错,只想能回家养老,今后对你不会有什么威胁的……大将军宅心仁厚,我等回乡后必每日烧香为你颂福……”边说边用力磕头,不一会,额头已经磕破,几缕污血顺着脸颊淌下来,状甚可怜。
何进心中不忍,早把当年十常侍们和蹇硕欲立刘协为帝,矫诏让他进宫要杀他的事情忘到了九霄云外,心想如今自己兵权在握,而何太后又已听从了自己话,不再护着这些宦官,这些算不得是男人的阉人,还能把自己怎么样?如把他们放了,岂不是可以显得自己胸怀广阔?
当下何进哈哈一笑,对着张让说道:“我岂是那么小心眼的人?你们既然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就不想再追究了。你们安心地回家乡去吧。”
众宦官大喜,连忙再次磕头感谢,然后飞速地退出何府,等出了何府的大门,张让他们只觉得高兴得要喊:自己的命保住了!自己的万贯家产保住了!自己强娶来的美娇妻保住了!
此时,他们看天上的白云都像棉花糖了。
惊闻武汉警察暴打一女上访者,结果那女人却是省政法委一厅干的老婆,警察局长带着打人的警察去医院道歉,那几个警察一言不发只是拼命地抽自己耳光。可怜的警察,打了老百姓是白打,为何偏偏要去打厅长夫人?
第四十一章 宫廷之变
眼看着十常侍等一众宦官出了大门,袁绍和曹操着急了,忙欲再次劝说何进,何进摆摆手:“你们别说了,现在他们也怪可怜的,就算了吧,我已经决定了。”说罢,摇晃着他那魁梧的身躯到后堂去了。
曹操无奈,低声对袁绍说道:“当断不断,大将军乃妇人之仁啊。”
袁绍也摇头道:“想不到我们精心策划的计划执行到此,竟然是这么样的一个结果。真是令我等失望啊。”
曹操转念一想,对袁绍说道:“本初,此事还有转机,你既为司隶校尉,可发文给京师附近的州郡,让他们待这些宦官经过时将他们抓捕。”曹操面露神秘微笑道:“这痛打落水狗的事情,我想大家都会愿意去做的。”
袁绍问道:“那……以何罪名抓他们呢?”
曹操拈须一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们平日搜刮了那么多的民脂民膏,此次回乡必然会用大车携带,告他们个盗窃宫廷用品之罪不为过吧。”
袁绍哈哈大笑道:“孟德果当世之英才,此计一出,十常侍的老命休矣。”袁绍表面上开心,心中却暗暗嫉妒曹操的才华,此人如不为自己所用,今后当是自己强劲的对手。
曹操突做顽劣之想,对袁绍说道:“本初,估计这帮阉党正在暗自庆幸逃了一劫,我且去戏弄戏弄他们。”
一听曹操要去捉弄十常侍,袁绍便兴奋地道:“孟德,你还记得我们当年抢新娘的开心事么?”
原来,袁绍和曹操、许攸、张邈等人是好朋友,他们这群高干子弟小时候一起胡闹过很多事情,袁绍和曹操小时候做的胡闹事尤其多。二人还一起抢过人家的新娘子。
某日,袁绍和曹操听说晚上隔壁人家娶亲,就决定去破坏别人的美好姻缘——偷新娘子。酒席散罢,主人送客,新娘步入洞房,正是最好的时机。曹操身着短衣,潜藏在门口,朝不远处的袁绍吹个口哨。袁绍清清喉咙扯开嗓子大喝一声:“捉贼呀!”这一声吆喝,所有人一下子地跑出去捉贼了,只剩新娘在洞房中遭到曹操绑架。
曹操把新娘子往肩上一扛,与袁绍合兵一处,撒丫子就跑。不过,袁绍由于紧张过度没看清楚路,跌倒在大灌木之中,怎么都爬不出来,曹操急中生智大喝一声:“贼在这里,快来抓啊!”袁绍“噌”的一下就蹦出来了。这时,众人追来,二人丢下新娘子,抱头就蹿。
袁绍,这个后来的北方霸王,与后来的魏国武帝,成就了历史上阵容最豪华的闹洞房行动。
听袁绍提起当初的胡闹事,曹操亦是面带微笑。
“人不轻狂枉少年。”
洛阳,长街。
十常侍们神态轻松地走在街上,他们已商量好了,回宫后立刻收拾好细软,然后回到各自的家中准备,趁着夜色出城,连夜赶往各自的家乡。
方才赵忠对众人分析,说何进此人做事犹豫不定、优柔寡断,但身边的袁绍和曹操二人俱是一时豪杰,欲对常侍们赶尽杀绝,万一他二人说服何进,则性命堪忧。此事不得不防。
因此,大家要以最快的速度离开洛阳,晚一分出城就多一分危险。
众人深以为然。今天来何府讨饶请罪,为表诚意十常侍们均没有乘坐轿子,都是步行而来,因此也只能走着回去了。
一阵急骤的马蹄声从常侍们的身后响起,难道是何进这么快就反悔了?有胆小的常侍吓得腿脚发软,已走不动路了。
段珪身材肥胖,胆子却是最大的,他忙将众人拢到街边,回头看时,只见五六骑快马疾驰而来,马上的骑士不停地用马鞭抽马臀,竟是看也不看众常侍们,擦着他们的身体奔过,鼓起一阵风声。地面不平,马跑颠簸,竟有一封信札从一个骑士的身上掉落。
张让疾步走上前,捡起那封信札,信札上写着:“京兆尹启”,张让将信札打开,内有一页信纸,纸上寥寥几字,张让看后却是大惊失色,手一抖,那信纸飘落在地。
赵忠拿起那张信纸一看,上面写着:“中常侍诸人盗窃宫中宝物出逃,速抓捕。”署名是何进。
赵忠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好你个何进,原来是在耍我们啊!一面装好人,放我们回家乡,另一方面又密令周边郡县抓捕我们,被他们抓住的话,如今是墙倒众人推,后果是不用想都知道的了。
“何进,你这个反复小人!”赵忠厉声大喊。
张让忙扑上去用手捂住赵忠的嘴,急声道:“你想马上就害死我们啊。我们速回宫去想想办法吧。”
一众常侍们灰溜溜地来到宫廷后院,守门的侍卫把肚子一挺,眼一瞪,说道:“奉何太后令,众黄门侍郎不得再入宫内。”
平日里常侍们进出宫门,这些侍卫都是点头哈腰的,如今却装腔作势不让进宫,常侍们哪里受过这等气。段珪当即就要发作,张让急忙止住他,从腰间解下一块上等的黄田玉佩,含笑递到侍卫手中,说道:“这位将军,我等今日出门匆忙,还有些细软没有收拾,还请帮帮忙让我等进去,我们片刻即出。”
那侍卫见平日里趾高气扬的常侍们今日如丧家之犬,一副惶惶不安的样子,张让的语气又非常谦恭,心中极是受用,其实何太后并没有下这个命令,只不过是自己想出口平日里所受之气罢了。于是他便用眼睛瞟了下手中的玉佩,又踮了一踮,不耐烦地说道:“看在张大人的面子上,放你们进去吧,动作麻利点啊。”
众常侍忍气吞声,来到日常办公的地方,大部分人都目光呆滞,神情凄苦,有的开始唉声叹气,有的已泣不成声,方才出何府时的高兴劲烟消云散,明晃晃的阳光照在身上都觉得一片冰凉。
赵忠咬牙道:“何进这个屠夫逼人太甚!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我们跟他拼了!”
“对!跟他拼了!”段珪起身大声喊道。
郭胜叹道:“我们平日里能呼风唤雨,是因为有皇上和太后罩着我们,如今我们的靠山没了,只有这十几个人,何进手握重兵,我们还能怎么样?”
张让突然反问道:“难道你们都愿意在这里困守待毙?你们的家产怎么办?你们的家人怎么办?”
张让的脸色狰狞,双目发赤,叫道:“绝地反击未尝不可!我们可矫诏招何进入宫杀之,再胁迫何太后同意我等参与朝政,执掌西园兵马,则大事可定。”
“若何太后不从呢?”郭胜问道。
张让一脸冷笑:“哼哼,她不同意就步董太后的后尘吧。那我们就可直接掌控皇上了。我等身家性命就着落在他们身上!”
午后的阳光懒洋洋地照射进卧房,窗外的知了正在无聊地拼命叫唤着:“知了……知了……”
何进在雕花大床上翻了个身,咕哝了两句,继续沉沉睡去。
十常侍已讨饶请罪,他们归乡后也不会翻起多大的波浪,这天下算是太平了,何进该睡个安稳觉了。
实际上,何进每天都睡得很安稳。他的人生愿望,就是能舒舒服服地享受生活,他甚至觉得他最快乐的时光是在他还未进京在家乡当屠户的时候,屠户的收入不错,有几间砖瓦房,每天都有酒喝,老婆不能生育,自己还讨了个娇嫩的小妾,那日子……
进京以来,虽然靠着妹妹的关系,自己的俸禄丰厚,烦恼事却也多了很多,很多想做的事却做不了,很多事是不得已而为之。好在提拔了袁绍和曹操这样能干的手下,自己轻松得多了。
“大将军,醒醒……醒醒……”何进正做着的好梦被吵醒,有点愠怒,见是睡在自己身边的小妾摇醒了自己,方没有发作。
小妾轻声道:“大将军,宫里传进话来,太后要见你。”
“这个妹妹,自己不睡午觉啊……”何进嘟哝着,伸了个懒腰,顺便伸出肥手在小妾的粉臀上用力捏了一把,吩咐家人给他更衣。毕竟是太后有事召见,不可怠慢。
何进穿戴整齐出来,发现袁绍和曹操正侯在门口,身后整齐地站立着数百甲兵,全副武装,盔甲鲜明。
袁绍上前抱拳说道:“大将军,我等护卫你进宫。”
何进一挥手,说道:“如今大局已定,你们还担心什么?我看就不必了吧。”
曹操见状忙道:“大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