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东周郎(草牛)-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瑜得报后非常高兴,武陵一下,桂阳西边的疆界自此无忧,荆南四郡就剩下长沙和零陵了。周瑜随即正式任命巩志为武陵太守,令赵云的飓风营移驻武陵,以清剿刘表的残余势力。
随后,周瑜下令给太史慈,移兵东北,进攻零陵。周瑜的目标是在冬季到来之前,将荆南四郡全部纳入掌握之中。欲实现此目标,光靠太史慈的兵力绝对不足,为此,周瑜将赵云的部将徐逸调入徐盛的牛渚营,领兵一万驻防阴陵,以徐盛率牛渚营主力一万五千人移师柴桑,接替高顺,镇守豫章。
高顺则率领着陷阵营一部一万五千人向西南方向进军,目标就是长沙。
高顺这一万五千人皆是精兵,是陷阵营的主力部队,在柴桑休整了数年,虽有些零星的战事,但总觉得不过瘾,没有打过大的战斗,如今得到周瑜的命令,个个争先,在高顺的率领之下,直奔长沙而去。

第四百五十二章 长沙之战

“长沙,楚之粟也。”楚成王时设置黔中郡,长沙为其辖域。秦始皇统一中国,长沙郡为秦36郡之一。两汉时期,长沙为长沙国的都城。东汉初期废“长沙国”改立长沙郡。
长沙郡下辖有临湘、湘南、益阳,罗县、下隽、连道、昭陵、醴陵、安城、茶陵、攸县、容陵共十二县,以临湘为郡治。
闻听高顺大军来袭,长沙太守韩玄忙召集众部下商议如何应对。韩玄是河内郡人,为人宽厚,爱民如子,深得当地百姓爱戴,但韩玄不懂军事,自己也不能冲锋陷阵,郡中的军事便都交给了部将魏延负责。因此韩玄直接问魏延道:“文长,黄太守的部队离开长沙不久,周瑜的大军将至,我们该如何迎敌?”
魏延自文长,义阳人也,年轻有为,骁勇善战,听得韩玄此语,便抱拳回道:“大人,自张羡之乱后,我长沙郡的兵力损耗严重,亟待补充,战斗力也难以期待。听闻高顺乃是周瑜靡下第一大将,陷阵营无往不胜,决不可小窥。大人宜速速派人向襄阳求援。”
韩玄点点头,道:“前几日得到警讯,我便派人通知州牧大人了,今日不妨再催促一下。”说罢,韩玄大笔一挥,立刻修书一封,派人快马加鞭送往刘表处。魏延又道:“州牧大人的亲侄刘磐,因与蔡家有隙,去年便已在攸县赋闲,此人武勇非常,在家乡也有着一支人数颇多的私兵,大人可请此人来临湘相助。”
韩玄呵呵笑道:“文长之议我也曾想过,只是顾虑到蔡家和蒯家方才作罢。就连州牧大人也让他们两大家族三分,我们也一样惹不起啊。”
魏延急道:“大人,此非常时刻也,可行非常之事。若是我们不敌,就会是家破人亡的下场。你会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么?”
韩玄沉吟半晌,方才回道:“这两年,战乱不断,长沙的百姓苦矣。吾实不欲再添他们的苦痛,希望这次击退周瑜的军队,可以让他们安稳数年。文长,你安排人速速去请刘磐前来相助吧。”
魏延领命离去,过不多时,突有城门校尉进来报道:“禀大人,刘州牧派大将黄忠领兵一万前来助战,他差人送来书信,说是三日后便到。”
“哦,这么快?”得知援兵将到,韩玄的话音里透着惊喜,他接过书信,方得知黄忠本来是被刘表派去援助武陵的,谁知武陵那么快就被太史慈攻下,在回师的途中,得到刘表的命令,方知长沙也有扬州军来攻,便转移方向前来救援长沙。
韩玄忙安排手下做好接应和粮草供给的工作,三日后,黄忠领着一万人马进了临湘城,同一天,刘磐也带着三千私兵到了,两人与韩玄合兵一处,共计有了两万多人马,士气顿时一振。
隔日,高顺大军杀到,在城东列开阵式。韩玄随即领兵杀出,两军对阵之后,高顺单挑黄忠,二人堪堪战成平手,遂各自鸣金收兵。
回到城内,魏延趁人不注意,轻声质问黄忠道:“汉升将军,今**与高顺单挑,我见他露了一个破绽,正是斩杀他的良机,你为何没有下手?”
黄忠故作镇静地道:“是么?我怎么没有发现?看来文长将军的武功高出我甚多啊,佩服佩服。”
魏延嘴边挂上一个淡淡的微笑,不再提这个话题。黄忠回到住处,才发觉方才暗中出了一身冷汗。就在他和高顺交手的过程中,他确实发觉了高顺的一个破绽,足以一击得手。但是他心里一犹豫,想到了周瑜数次放过他的情义,便故意放过了高顺。
实际上,黄忠知道在和高顺的打斗中,自己也曾露出致命的空隙,高顺也没有趁势攻击,否则今晚他就不可能完整地回到城内了。黄忠反复琢磨着高顺的举动,他感觉高顺对自己也是手下留情,难道是周瑜交待了高顺些什么?
在黄忠两次被周瑜击败后,回到荆州,刘表曾几次想要治他的罪,只因为荆州的勇将太少,行军打仗还得依靠黄忠等人,方才作罢。这些事情黄忠事后也知道了,对于刘表的无情和不体恤,对比周瑜的胸襟和气度,黄忠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良禽择木而栖,良将择主而事。也许,换个主公,也未必是不可行的事。愚忠,只会害了自己。
第二日,高顺再次指名单挑黄忠,待黄忠打马上前时,高顺笑容满面地跟黄忠说了些话,黄忠也依礼回话,二人交谈片刻后,高顺又不和黄忠单挑了,指名要单挑魏延。
黄忠闷闷地回到阵中,韩玄问道:“汉升将军,敌将和你说了些什么?”
黄忠硬着头皮回道:“太守大人,敌将只讲了些陈年旧事,并未说及其它。”
魏延在一旁冷哼数声,道:“两军对阵,不是你死便是我亡,你们俩倒好,在阵前叙起旧来了。这样的话说出来,只怕无人会信”
黄忠恼怒道:“小子休得猖狂我黄忠做人一向坦坦荡荡,光明磊落,我与敌将并无私情”
魏延冷笑几声,策马挺枪和高顺对战起来,二人斗了数十个回合,也是不分胜负。高顺心里暗暗称奇,他没想到魏延竟也是一员猛将,心里起了惜才之意,便用掌中铁枪架住魏延的枪,道:“今日且饶你性命,来日再战”
魏延不肯,急追高顺而去,却被高顺使了一招回马枪,魏延猝不及防,右肩中枪,跌落地上,被高顺轻舒猿臂,生擒活捉。
以魏延的武功,高顺想要活捉他很难,怎奈今日魏延急于立功,才被高顺施计擒获。
高顺傲然立于马上,将手中钢枪往前一压,约八百名陷阵营将士列成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向着韩玄所部杀去。
这是高顺引以为傲的陷阵营中最为精锐的八百将士,当“陷阵之志,有死无生”的喊声久久地在战场上回荡时,令韩玄大感意外的一幕开始了。

第四百五十三章 黄忠魏延

秣陵的秋季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城外的山间,层林尽染,红的红、黄的黄、绿的绿,煞是好看。山路两旁,随时冒出几股清泉,那汩汩的泉眼里,涌动的全部都是清冽的山泉水。
周瑜带着邓渝、小乔二人,肩上扛着心爱的循儿,一家人其乐融融地正在山间欣赏秋景。行了多时,周瑜感到口渴了,便从旁边的泉眼里用手捧起透明洁净的泉水喝了几口,连声赞道:“这山泉水,真的有点甜……”
邓渝先前从周瑜手里接过了周循,正拉着他的小手慢慢往前走,听了周瑜的话,回头笑道:“夫君,这几天看把你给乐的,连喝水都觉得是甜的了。”
周瑜一边将手上的余水甩净,一边呵呵笑道:“可不是。这几天可谓是捷报频传啊。子义攻打零陵,零陵太守刘度遣其子刘贤与上将刑道荣迎战,二人诈降,被子义识破,子义放刘贤归城说服刘度投降,刘度几经斟酌,最后献城而降,我依旧任命刘度为零陵太守,刘贤为郡丞,刑道荣为郡尉,零陵遂定。”
小乔默默地递过一条布巾,将周瑜手上的水迹擦干,一双美目紧盯在周瑜身上,柔声道:“高兴亦要有度,不就是一个零陵郡么。周郎,昨晚你喝了那么多酒,多伤身子啊。”
周瑜伸手将小乔揽入怀中,小乔红着脸用力挣开,轻声道:“姐姐和循儿就在前面呢……”
周瑜哈哈一笑,道:“你知道的,昨晚长沙的捷报传来,怎能不令我一醉方休。高顺率领陷阵营以少击多,生擒了韩玄手下大将魏延,大败荆州军刘表的侄子刘磐武艺高强,自恃勇力,也丧命在陷阵营的攻势下。”
小乔用手挽住周瑜的胳膊,兴致勃勃地道:“早就听闻高顺将军和他的陷阵营了,凡是出战无往不胜,简直就是军中的神话。”
周瑜点头道:“是啊,不过那可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拼搏出来的陷阵之志,有去无回高顺将军有勇有谋,早就可以独当一面了,这次他还运用离间计使得韩玄和黄忠相互猜忌,长沙已是唾手可得了”
周瑜和小乔二人缓步而行,饱赏绚烂的秋色,走在前面的邓渝和周循可不干了,周循返身跑过来,抓住了周瑜的衣襟,喊道:“爹爹~~爹爹~~你别老是陪着二妈,今天要多陪陪循儿哦~~”
临湘城头,旌旗破败,血迹斑斑,扬州军的攻势刚刚结束一波,城内的守军几乎抵挡不住,还是韩玄亲率贴身侍卫作为生力军冲了出来,方勉强保住了城门不失。
远处,残阳如血,韩玄手持铁剑,身上的衣袍已经在搏斗中破裂了几处,随风飘扬。“来人~将黄忠给我推上来”韩玄厉声喊道。
过了片刻,被五花大绑的黄忠站在了韩玄的面前,他的身后是凶神恶煞般的两名刀斧手,扛在肩头的两把鬼头砍刀透着森森的寒气。
“黄忠,你可知罪?”韩玄板着脸,阴沉沉地问道。
“吾有何罪?”黄忠将脖子一梗,回答得很强硬。
韩玄嘿嘿冷笑道:“死到临头,还要狡辩我早就知道你和周瑜暗有联络,这几天看看你和敌将高顺的态度,瞎子也看得明白,你就是周瑜派到我军中的奸细”
黄忠仰天长笑,怒目道:“韩玄啊韩玄,亏你还是百姓口中夸赞的明白事理的好官如此不分青红皂白,说我是周瑜的奸细,你有证据否?别忘了,我是州牧大人直属的部下,不归你管”
韩玄楞了一下,旋即回道:“此地我官职最大,你私通敌军,我自会禀明州牧大人。来人啊~~~”
韩玄话音未落,就听城下传来一阵阵喊杀声,他转头一看,扬州军如同潮水一般冲杀而来。在扬州军的后阵,一台台投石机正在忙碌地工作着,一块块巨石腾空而起,在空中划着弧线,以令人恐怖的速度,狠狠地砸在了城墙上。
大敌当前,韩玄一时也顾不上处理黄忠的事情了,他令人将黄忠押下去,忙着指挥城内守军进行防御。刘磐为呈个人武勇,死于陷阵营八百健士的合围中,魏延则被高顺使计生擒,临湘城内已无勇将,韩玄只能亲自上城指挥了。
在令人震耳欲聋的战鼓声中,无数的扬州军将士扛着云梯抵近城墙,此时城内的箭矢已经用尽,韩玄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扬州军将士们把云梯靠在城墙上,随即开始攀爬。
正在韩玄紧张地指挥守军用长矛防守时,突有人奔来汇报道:“大人,不好了东门已经被打开了”
韩玄大惊失色,伸手一把抓住那人的衣襟,厉声问道:“你再说一遍谁打开了东门?”
那人结结巴巴地回道:“是……是黄忠将军的手下,他们说……说大人不辨是非,便反了……打开了城门……”
韩玄心中巨震,手上不由得一松,那人害怕自己受到牵连,忙连滚带爬地跑远了。“完了……城破了……百姓也要遭殃了……”韩玄喃喃自语道,他无力地抬头,西边的天际晚霞灿烂,在他的眼里却都是红彤彤的血色。
韩玄思索片刻,毅然做出了决定,他唤过自己的一名心腹手下,叮嘱道:“待会你拿着我的头颅去找敌军将领,最好找到高顺,就说率众抵抗是我一人的责任,我以死殉城,请他放过城内的百姓”
韩玄说罢,在那名心腹惊愕的目光中,横过铁剑,在脖子上用力一拉,一腔热血喷薄而出,在夕阳下幻化为一种凄艳的场景。
待高顺见到了韩玄的头颅,惋惜良久,叹道:“韩玄可谓是爱民如子的好官,可惜他的愚忠害了他……”高顺随即下令厚葬韩玄。
临湘城已下,长沙郡平定,韩玄已死,黄忠率本部人马归降,高顺又派人说降了魏延,当这些好消息传到周瑜的案头后,周瑜大喜,当即宣布嘉奖,升高顺为建威将军,任命黄祖为安远将军,魏延为牙门将军,以黄忠所部人马五千人组建忠义营,驻守重镇益阳,以长沙降兵五千人组建长沙营,由魏延统领,驻守攸县。此外,周瑜调华歆为长沙太守,克日上任。
至此,荆南四郡已经全部在周瑜的掌控之中。在最临近刘表地盘的长沙郡,周瑜布置有陷阵营、忠义营、长沙营共计两万五千人的部队,足以应对刘表的攻击。

第四百五十四章 引火自焚

就在周瑜派太史慈、赵云、高顺等将领率部攻伐荆南四郡的时候,曹操也没有闲着,他一边在积极准备着第三次南征张绣,一边派出大将曹仁领兵进临黄河,攻打河内。
此前,原河内太守张杨被部将杨日杀死,中将眭固又将杨日杀死,归附袁绍,驻军于射犬。曹仁部前锋李典渡河攻击射犬,斩杀眭固。曹仁随即亲率大军过黄河,围攻射犬。原河内长史薛洪等投降。
河内“南拒虎牢之险,北倚太行之固”,是黄河北岸一处战略要地。曹仁攻下河内后,曹操随即任命魏种为河内太守,以控制这一重要的地方。
与此同时,袁绍亲临幽州,增派兵力,猛攻易京。公孙瓒坚持不住了,派儿子公孙续出城向黑山军求救。之前公孙瓒帐下一别将被围,公孙瓒不肯相救,对左右道:“救一人,那以后众人都会只等救兵而不肯力战。”等到袁绍来攻时,公孙瓒的界桥别营自度不能自救,而众人知道公孙瓒必不肯相救,便或降或逃,袁绍的大军直接攻到了城门前。
公孙瓒想亲自率兵冲出重围,占据西南的山地,仰仗黑山军,切断袁绍军的后路。长吏关靖劝谏他道:“将军,现在您的将士都各怀叛离之心,已无力再战,他们之所以能固守是顾惜他们的故乡老少,而把将军您当成主心骨,将军如能持久坚守,袁绍自然会退兵,四方军队一定又可以会合了。若将军现在弃易京而走,军队会失去后镇,易京覆灭指日可待。将军失去根基,流落荒野,怎么成就事业呢?”公孙瓒于是决定不离开易京,等待公孙续搬来救兵,再内外夹攻袁绍。
张燕自离开袁术回到常山一带后,发展得很快,部众达到了十万余人,虽然其中大多数并非精锐,但势力也令别人不可小视。袁绍是他和公孙瓒共同的敌人,且袁绍曾残杀过不少黑山军将士,张燕恨之入骨,见到前来求救的公孙续后,张燕决定率军救援公孙瓒。
援军即将到来的消息传入易京后,公孙瓒秘密派人送信给公孙续,让他率五千骑兵于北隰之中,举火把为应,公孙瓒就率兵从城内出战,里外夹攻袁绍。袁绍劫得了这封信,在田丰的建议下,将计就计,派人在夜间举起火把。公孙瓒在高楼上看到无数的火把亮起,以为救兵到了,立刻率城内的守军出击,落入了袁绍的埋伏。公孙瓒大败,又回到城内坚守。袁绍于是掘地道到城楼下,毁坏其望楼,渐渐到达中央的土丘。
公孙瓒见外援无望,而袁绍军将士攻得不同以往,猛烈得多了,显然这次袁绍是志在必得,自料必败无疑,他可不愿在袁绍面前卑躬屈膝,受此屈辱,便起了自裁之心。
易京的高楼上,凉风一阵比一阵猛烈地灌了进来,公孙瓒浑身酒气、踉踉跄跄地走进了自己的居室,面对自己的妻子、儿女,他紧咬钢牙,狠心将她们一一刺死。随后,公孙瓒点燃了事先堆积好的干柴,一蓬蓬火焰很快地串联在一起,将公孙瓒所住的木制高楼包围在一片沸腾的烟火之中。
曾经跃马纵横幽州、青州、冀州一带、培养出“白马义从”这样精锐突骑的一代枭雄公孙瓒,就这样葬身于火海之中。不知道他在九泉之下见到刘虞时,会是什么样的神情?
当袁绍走出营帐,远远地望见那冲天的火焰时,正是易京高楼燃烧的最旺时刻,袁绍急问身边人道:“公孙瓒可就在此楼中?”
左右皆点头,袁绍重重地叹了口气道:“引火者,必自残也。如此死法,公孙瓒也可算是一个英雄。此人刚愎自用、滥杀无辜、不辨忠奸,方有此败。传我命令下去,明日派人寻到他的骨骸,予以厚葬。”
第二日,易京城破,公孙瓒的下属皆投降了袁绍,由此,袁绍获得了一个完整的幽州,将公孙瓒的势力并入,此后东西两部鲜卑竞相前来依附,袁绍势力大涨。拥有了冀、青、幽、并四大州的袁绍,野心更加膨胀起来。
就在袁绍将重心仍放在北方对付公孙瓒之时,曹操开始了第三次南征张绣的军事行动。这一次,由于周瑜的部队在荆南一带攻打长沙、零陵,牵制了刘表的大量兵力,使得刘表基本无法派出援兵去支持张绣。由于荆南的战事和前期黄祖剿灭长沙张羡的战事,刘表库存的大批粮食也消耗了不少,供应给张绣的粮草减少了一半以上,这让张绣十分不满。
由于袁绍在专心攻打公孙瓒、吕布已死、河内巩固、关中稳定,使得曹操没有了后顾之忧,他这次倾其之力,调动了几乎所有能调用的兵马,合计八万人,意在一举消灭张绣,一洗前耻。
得知曹操亲率八万人来攻后,张绣开始失眠了,他的兵力全部加在一起满打满算也就两万多人,曹军是己军的四倍,且这几年由于连续征战,军中的西凉老兵越来越少,大多数都是在南阳一带新募的士卒,战斗力下降了何止是一半?
最关键的是,曹操前两次来攻时,张绣都获得了刘表大力的支持,无论是军械粮草,还是出兵策应,都很积极。这一次不同,荆州南部的战斗牵扯了刘表大部分的精力,根本无力再支援自己了。而仅靠自己的兵力,何谈能击败八万曹军?
第二天一早,张绣派人去请李儒,李儒一身青衫,迈着轻松的步伐走入屋内,当他看见张绣眼部两个浓浓的黑眼圈时,不由得笑道:“将军一夜未眠,可是为了曹军大举来攻而烦恼?”
张绣点头道:“正是,此番曹军势大,非往日可比,还望文优先生为我出奇谋定良策。”
李儒听罢淡淡一笑,问道:“不知将军之志如何?是欲雄霸天下,建立万世功勋,还是做个封妻荫子、衣食无忧的大将军?”

第四百五十五章 张绣投曹

张绣想了想,老老实实地回道:“做个金戈铁马、醉卧沙场的将军可也。”
李儒点了点头,道:“将军是个明理之人。南阳乃六战之地,天下群雄皆虎视眈眈,自古道,良禽择木而栖,将军也该为自己考虑后路了。”
张绣叹气道:“难啊,原以为刘景升是个明主,如今看来,他的才能在清平之世尚可发挥,在这乱世之中,他过于保守了。”
李儒突然问道:“将军认为,天下群英,谁人最强?”
张绣闻言一愣,想了片刻后回道:“幽州公孙瓒败亡在即,益州刘焉安于现状,徐州刘备势力单薄……以我看,当下最强的势力当属袁绍、曹操、周瑜三人,余者皆不可虑。”
李儒分析道:“袁本初消灭公孙瓒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到时他拥有冀、青、幽、并四大州,还可得到鲜卑、乌桓突骑的支持,地域何止千里,带甲何止百万,可谓是天下最强的势力了。”
见张绣望向自己的眼神中透露着信任,李儒精神一振,继续道:“周公瑾以庐江一郡之地,发展为拥有扬州六郡、交州八郡、荆州五郡辽阔地域的强大势力,他推行新政,经济富庶,政局安定,兵精粮足,稳扎稳打,且虚怀若谷,礼贤下士,天下士人竞相投奔,可谓是天下最有潜力的势力了。”
张绣沉思片刻,重重地点了点头。
李儒手捻胡须,继续道:“曹孟德雄踞兖州、豫州,关中和关东一带也日趋稳定,使得他有精力和财力去东征西讨,他的靡下战将和谋士都很强,许多人都可独当一面。最为关键的是,曹孟德占据了道义的上风,挟天子以令诸侯,凡是他反对的,皆可以朝廷的名义下诏书,令天下人难辨是非。以我来看,曹孟德可谓是天下最有前途的势力了。”
张绣疑惑地问道:“文优先生的分析,反而令我糊涂了。我若是投奔一方,到底是袁本初好呢?还是曹孟德、周公瑾好呢?”
李儒微微一笑,道:“那就要看将军的决断了,儒岂敢越权?不过……若是我的话,应该不会选择投奔袁本初,因为他的势力太强了,我们这点兵力投过去,他看也不会看,对待将军自然也不会太好。”
“有道理~~”张绣点头道,“看来只有在曹孟德和周公瑾二人中选择一个了。”
李儒继续道:“我们再看看南阳周边的势力,如今曹操占据了汝南,南阳的北面、东面、西面皆是曹操的地盘,只有南面属于刘表的势力范围,将军若是准备投奔周瑜,要么弃南阳而出,要么联合寿春的部队把汝南打下来,此亦非易事也。”
“那看来投靠曹孟德是最佳选择了……”张绣沉吟道。
李儒不置可否,继续道:“如今曹操的实力和周瑜不相伯仲,难分上下,两人对待将军想必都是虚席以待,将军随便投靠何方,想必都会得到重用。”
张绣迟疑道:“我曾两次击败曹操,还杀了他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1 1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