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东周郎(草牛)-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百七十六章 纵论英雄
曹操眼中精光闪烁,笑道:“好个太公兵权与奇计,何妨出屠酤。昔日姜太公辅佐周武王,奠定了大周数百年江山,也成就了自己。在他的治理下,他被分封的齐国后来成为第一大国。男儿在世,如此足矣”
曹操的话说得豪气干云,让郭嘉心中一动。他仔细地打量着眼前的这个中年人,虽然身材不高,容貌也不出众,但是从他身上隐隐透出一股王者之气,让人不自觉地产生敬意。特别是曹操的一双眼睛,虽而有神,灵气内蕴,深不可测,令人不敢直视。
曹操随后令人端上酒菜,亲自给郭嘉斟满了酒盏,然后问道:“久闻奉孝的智谋天下无双,不知对如今的天下大势看法如何?”
郭嘉心中暗道,终于说到正题了,便轻咳一声,朗声回道:“孟德公,嘉不才,有些浅见陋识就直说了,不当之处还请见谅。”
曹操摆了摆手,回道:“无妨,奉孝请讲。”
郭嘉朗声道:“汉室日渐式微,气数已尽,大厦将倾,这是明眼人都知道的”说到这里,郭嘉故意停顿了一下,双目转动,观察曹操的反应。见曹操神色不变,既不摇头也不点头,郭嘉心中便有了底,继续说道,“眼下各路诸侯并起,都是怀着同一个梦想,想着有朝一日能黄袍加身。其中冀州牧袁绍、后将军袁术、幽州刺史公孙瓒、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璋、扬州刺史周瑜、豫州刺史孙坚、西凉马腾还是孟德公你,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哦”曹操似乎是要故意考验郭嘉,淡淡地说道,“其中有些人我还不太了解,还请奉孝帮忙详细地分析一下。”
郭嘉拱了拱手,微微笑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先说远的,益州沃野千里、人杰地灵,且近些年没有生什么战乱,积累了不少的财富,兵精粮足,足以自守,甚至可以成就霸业。刘璋今年才接任了其父刘焉益州牧的官职,只可惜此人个性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广有兵马而不知强武,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此人不足惧也。”
“刘焉、刘璋皆是守成之辈。”曹操点头称是。
郭嘉继续说道:“荆州牧刘表乃天下闻名的八骏之确实也是个能臣,他上任之后,借助了荆州蔡、蒯两大家族的势力,很快便能使荆州安定下来,充分说明他的实力不可窥。荆州的北面可以控制汉水和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连接庐江郡和豫章郡,西边连通巴、蜀二郡,这是兵家必争的地方。刘表虽能,但他年事已高,其子刘琦、刘琮都不成器,又隐藏着权力斗争的矛盾。刘表死后,荆州将会是上天赐予某个英雄的绝佳礼物。”
曹操非常感兴趣地问道:“奉孝觉得谁能占据荆州,成为上天的宠儿得到这个礼物呢?”
郭嘉面不改色地回道:“以嘉所见,孟德公最有希望”
“哈哈哈”曹操高兴得长笑了几声,“希望如奉孝的吉言。不好意思打断你了,请继续说下去吧。”
郭嘉端起酒盏喝了一口酒,继续说道:“幽州刺史公孙瓒,据有十一郡国。幽州土地辽阔,只是地处寒荒,离中原又远,人口不多,物产也不丰富,不足以成为霸业的根基。公孙瓒虽然勇武,又有白马义从这样的精锐骑兵,然而自他杀死刘虞之后,开始贪图享乐,大失民心,多任用贪婪自私的人,已经多次败在袁绍的手下了。他先前占据的青州平原、北海二郡以及冀州北部数郡,都被袁绍派兵攻占。如今他尚能守住幽州,数年之后,就很难说了。那时的幽州,总之不会再姓公孙了。”
曹操击掌道:“说得好曾有人对我说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是最精锐的骑兵,天下无敌,我却不这么认为行军作战,不仅要靠士卒的战斗力,更要靠主将的运筹帷幄,靠整个团队的才智。公孙瓒杀了刘虞之后,虽然得到了整个幽州,但他日益骄矜、不恤百姓、记过善忘、睚眦必报、人心离析。这样的人怎么不会灭亡”
郭嘉目视曹操,心中波涛澎湃,曹操的话直接说到了他的心坎里去了,看来荀彧的话没有错,曹孟德确实是当世之英雄,是值得投靠的明主。
郭嘉笑道:“孟德公的话我非常赞同。顺便再来说说袁绍。袁绍家世显赫,又是关东群雄联盟的盟主,带领大家西讨董卓,奠定了他的地位。此后他用计使得韩馥将冀州让给了他,北上击退了公孙瓒,以诚意打动了韩馥靡下的大将潘凤、张颌、军师沮授等人,将他们收入帐中。新近又派长子袁谭东进击败田楷,收了青州二郡,袁绍委任袁谭为青州刺史,与孟德公逐鹿青州的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了。若论军事实力,袁绍应该是所有人中最强的。可惜,此人徒有虚名,不能真正地放手用人,他的帐下有很多才华横溢的人,却都没有得到重用。相反他喜欢用那些听话、水平一般的人。”
曹操正色道:“袁本初是我儿时的好友,但此刻,他是我最大的敌人。兖州与豫州接壤,青州他又占了两郡,分明是想与我动手了。不过我也不怕他只是可惜了徐州,本来我可以趁虚而入,将徐州纳入我的版图。如今受到袁绍的牵制,我也只能做个旁观者了。”
郭嘉呵呵笑道:“袁本初如果有孟德公一半的知人善任,那他未来必定是九五之尊。可惜啊不过,短期之内,他确实是孟德公最强劲的敌人,绝对不可轻视他。”
“说到徐州,就不得不说到袁术。”郭嘉继续分析道,“徐州牧陶谦病逝,袁术派奇兵袭占下邳,迫使徐州军大将曹豹投降,陈珪、陈登父子退守广陵,东海糜竺搬来了平原刘备的援军,也只堪堪守住东海。袁术如今的地盘横跨豫州、荆州、扬州、徐州,声势滔天啊。”
见曹操频频点头,郭嘉话锋一转道:“不过,我以为袁术已经展到了他的极限,后面就要走下坡路了。”
曹操故意问道:“哦奉孝何来此说?”
郭嘉用坚定的目光回应曹操,口中说道:“靡下既无谋臣又无良将,依靠军纪败坏的黑山贼军打天下,哪里会得民心?况且袁术较之袁绍,无论是胸襟气度,还是做人做事,又差了许多。他的败亡数年间就可以看到”
第二百七十七章 曹操志向
就在曹操与郭嘉在屋内纵论天下局势之时,荀彧一直笔直地站立在屋门外,神态略有些拘谨。刚开始时他还担心心高气傲的郭嘉言语间会冲撞曹操,或是曹操不喜欢郭嘉的性格,便草草应付,这样的话郭嘉一定也能看得出来。
等到屋内不断地传来笑声时,荀彧的脸上也挂上了笑容。他知道,主公招揽郭嘉到帐下已成定局,而郭嘉的谋略犹胜戏志才,有了他的相助,主公就会像是腾飞的潜龙,无人可及。
屋内曹操继续说道:“想不到奉孝对时局的了解如此清晰,分析也是丝丝入扣,很有道理。但是很多事情也是刚刚生不久,你隐居在颍川,又是如何得知的?”
郭嘉拱了拱手,神色淡然,“孟德公,实不相瞒,嘉自便喜欢结交天下英才,若碰上投缘的,三天三夜不睡觉也可以聊得下去。虽然我隐居在颍川,但是和各地的联络从未中断过,我们互相交流本地的最新消息和对时局的看法。再加上我们郭家有产业,我也可以指挥一些人给我打探情报。仅此而已。”
曹操呵呵笑道:“奉孝还真是有心人啊。奉孝家居颍川,想必对新任的豫州刺史孙坚甚是了解了。”
郭嘉点了点,回道:“孙坚孙文台是个猛虎一般的将军,本人武艺高强,靡下也颇多战将,个个作战勇猛,从他率长沙子弟兵横扫豫州的战斗就可以看得出来。只孙坚更适合做个破敌的前锋,于百万军中取上将级。让他去做豫州刺史,就很勉强了。他虽然有心将豫州治理好,但是他不懂政略,手下除了吕范之外也没有干练的文官,这豫州本就贫瘠不堪,被他治理得更加贫苦了,听说连军队的粮食都供应不上了。”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不屑,问道:“孙文台占据着颍川数郡,而颍川一带人家地灵、人才辈出,难道他没有招募几个能干的人?”
郭嘉回道:“他倒是派人到那些大家族里去过,但是因为他前期纵兵掳掠富户,早已将豫州的世家大族、富裕人家得罪光了,还有谁会愿意将自家的儿郎送到他的帐下?”
“呵呵”曹操抚须笑道,“昔日孙文台领兵率先攻破洛阳城,董卓闻风而逃,他那时是何等的威风可惜了,他虽有雄心却无处理政务的经验,充其量只是一介武夫而已。对了,你再说说西凉马腾,西凉铁骑那可是步兵的噩梦啊。”
郭嘉拱手道:“以嘉之见,马腾和孙坚一样,亦是一介武夫耳。自董卓死后,西凉军的大将被吕布屠戮殆尽,只余徐荣和张济退守一方。如今西凉最强大的是马腾和韩遂这两股势力,他们不时寇掠京辅,王允、吕布也拿他们无可奈何。他们没有实力争霸天下,却可以成为天下霸主的有力臂膀。至于人称大漠孤狼的吕布,只是一个莽夫耳,纵然给他一些机会,他也成不了气候。”
曹操闻言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心中却暗暗称是。
郭嘉越说越有兴致,语渐渐地变快,“还有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的刘备刘玄德,他虽有魅惑百姓的手段,可惜生不逢时,至今也没有展起来,文不过简雍,无不过关、张,如今得到东海糜家的帮助,也许可以折腾那么几下子,总体上来说,除非他遇到能给他指明战略的神仙般人物,否则,他将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上面说了这么多当世的豪杰,却都不是我最感兴趣的人。”
曹操这时很配合地问了一句:“哦,你感兴趣的人是哪个?”
郭嘉语气一顿,眉头轻轻皱了起来,目光凝结,似乎这个人令他猜不透看不明。郭嘉缓缓地说道:“江东周郎”
“周瑜?”曹操轻呼一声,但是没有表现出很大的惊异,这几年,周瑜可谓是异军突起,如今已经占有江东六郡,虎视中原。在曹操的心目中,早已经隐隐地将周瑜当做了最大的对手。
郭嘉郑重地点了点头,强调道:“正是他,周瑜周公瑾他虽然年方二旬,所作所为却远远出同龄人,其表现已经不可用精彩、优秀来形容了,简直可以说是前无古人”
曹操心里认同,表面上却装作不以为然的样子,双目微闭,摇头道:“奉孝你说得未免有些大了。古之少年英杰也是层出不穷,周瑜只不过是仗着家族在江南的影响,又网罗了一些亡命之徒为他效命罢了。扬州远没有中原富庶,偏处东南,也不是个立帝王之基的地方。”
郭嘉微笑道:“这个恐怕不是孟德公的真心话吧?别的不说,单说关东联军讨伐董卓时,周瑜作为前锋,败张济、袭占荥阳、力斩华雄,这可都是你亲眼所见吧?”
曹操故作无奈道:“这个嘛呃我确实知道,确有此事。”
郭嘉也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和曹操过多地争执下去,他将话题一转,说道:“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其实目前为止,周瑜在我的心中仍然是个谜一般的人物。我搜集了很多有关他的情报,却无法分析出为什么他就能料敌机先,为什么他就有那么多的新奇主意,并将它们用在内政上,让江东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曹操似乎不愿郭嘉老是提到周瑜,回道:“也许他的运气好吧,但是他的运气不会一直这么好下去的。”
郭嘉呵呵一笑,道:“也许吧。孟德公想必也很关注他,我也不多说了。此人未来绝对是孟德公的最大敌手,还望您早做对策。”
曹操点头道:“奉孝的话,我记下了。”随后,曹操面带笑容问道,“把别人都说完了,奉孝该说说我了吧?”
郭嘉见曹操如此问,心知这是他在正式地试探自己的态度,便冲着曹操拱了拱手,神态颇为恭敬,回道:“孟德公乃非常之人、世之杰也”
曹操哈哈大笑,忙道:“奉孝之言操不敢当不敢当”
郭嘉微笑道:“孟德公不必过谦。闻您手不释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对于下属,您则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充分授权,下属莫不用命也。像您如此用心的人,怎么会不成功”
曹操笑着摆了摆手,道:“夸我的话就不必再说了。方才奉孝你分析了天下群雄,精辟的见解令我折服。实不相瞒,如今的汉室已不得民心,我确实是有逐鹿天下的志向。但是如你分析的那样,我的周围是猛虎紧盯、群狼环视啊,如何能够达成我的志向,让国家强大富裕,百姓安居乐业,操智谋短浅,特地向奉孝请教”
郭嘉沉思了片刻,再抬头时已是满脸的坚定之色。
第二百七十八章 真吾主也
“今天下纷扰,汉室衰微,群雄并起,明公是想做匡扶汉室的贤臣,还是做开创新朝的明君?”郭嘉神色郑重,目光灼灼,他已有意投入曹操帐下,故改称其为明公。
曹操闻言后环视左右,原先屋内服侍的下人都已被打发出去了,曹操又侧耳往门口的方向静听了一会,判断站在门口的荀彧已经离去,方轻舒了一口气,以果敢的眼神回应着郭嘉询问的目光,口中说道:“既然奉孝问得如此直接,我也明白相告。汉室气数已尽,但身为汉臣,总要讲究个君臣伦理,否则是会遗臭万年的。若日后丕儿成才,胸怀大略,他怎么做,我百年之后也管不了了……”
郭嘉心念急转,想起曹操的长子曹丕已经快十岁了,少有逸才,博闻强记,八岁时即可作文,可见曹操对他是寄予厚望了,希冀能让曹丕坐上皇帝之位,而他自己碍于伦理纲常,不便于直接做皇帝了。
郭嘉转念一想,曹操此举实属明智,汉室虽然暗弱,但皇帝仍在,百姓仍以汉民自居。他的帐下文武有不少人是冲着他能匡扶汉室才来投靠他的,如果曹操打出自立为君的旗号,那像荀彧、荀攸、乐进、于禁等人将会离他而去,而他的号召力也将大打折扣,一些忠于汉室的势力也将会团结起来攻伐他,就像是当年关东联军讨伐董卓,这将令曹操遭遇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举步维艰。
但是,郭嘉也从曹操的话中听出了几丝无奈,可见曹操心里也是颇为矛盾的,毕竟在这样的乱局中,正是男儿建功立业的大好良机。谁不想做个开国之君,从而彪炳青史?
见郭嘉的眼珠不停转动,曹操继续说道:“时不我待,欲成就大事需得付出非同凡人的努力,如今我遇到一些困难,还请奉孝帮帮我”曹操的话语中饱含着恳切之意,双眼直盯着郭嘉,眼中精光闪烁,全是期待。
曹操袒露心胸的话语,将郭嘉深深打动,他知道这世上没有几个人可以让曹操说出这番深藏在心底的话,由此可见曹操对自己的重视。
郭嘉不再犹豫,长身而起,冲着曹操深深地施了一礼,朗声说道:“嘉拜见主公”
“哦~~哈哈”曹操欣喜若狂,从刚才的一番交谈中,他已判明郭嘉的才华世所罕见,较之戏志才也强了许多,有这样的人才投入自己帐下,未来就算有再多的困难,也不必畏惧了。
“奉孝快快请起~~”曹操忙用双手扶住郭嘉双臂,“得奉孝之助,大业可成矣。若奉孝不嫌,就在我帐下任首席谋士,如何?”
果然是气度不同啊,郭嘉心中感叹,更增加了他对袁绍的鄙视。郭嘉闻言再次拜倒,感激地说道:“多谢主公厚爱”
曹操笑道:“你我一见如故,何来这么多繁文缛节?来来来,快快坐下,我还有事要请教呢。”
二人坐定后,曹操坦诚地问道:“如今的局势下,奉孝认为我该如何行动?”
郭嘉想了想,以手蘸酒,在案几上写下了两个字。
曹操定睛一看,不由得惊道:“袁术?奉孝的意思是先灭袁术?”
郭嘉点头道:“北方袁绍实力太强,主公不可与之争锋。现在他的主要精力放在征讨公孙瓒的事情上,而公孙瓒的实力也不小,非他一年半载之内就可以成功的。趁他无暇南顾,主公应该集结兵力,联络刘表、周瑜,先把袁术的势力消灭掉。”
曹操微微皱眉,问道:“袁绍虽与袁术亲为兄弟,然二人一直不和。特别是袁术,总是对袁绍压他一头而耿耿于怀,两人之间总有一战。奉孝为何要我趁袁绍攻打公孙瓒之机去伐袁术呢?”
郭嘉微笑道:“主公只分析了其却没有分析其二。他们二人兄弟失和不假,但此刻他们的身份都是一地的诸侯,一南一北,将主公围在中间。这几年主公的势力日渐增强,他们定然颇为忌惮,相互间为了共同的利益,是可以消除隔阂,共同对付主公你的。”
曹操恍然大悟,笑道:“一语惊醒梦中人,其实我也有所考虑,但没有奉孝你想得这么早、这么远,看来奉孝的兵法读得非常精熟啊。”
郭嘉呵呵笑道:“主公过奖了。嘉以为,身为谋士,最关键的素质在于临机应变,而不在于兵法读得是否精熟。兵法是死的,人是活的。战争就像是下棋一样,没有一场战争是事先能完全部署好了,会完全按照你的作战计划去发展,只有不断地根据战场上的情况随时调整战术,才可能最终克敌制胜。”
“哈哈,好个战争如下棋听奉孝一席话,胜我读十年书。”曹操心里高兴,高声笑道。
“过奖~~过奖~~”郭嘉微笑拱手,接着说道,“如主公允许,请给我配置些人手,同时将各地收集到的情报与我共享,我想在充分地掌握了情报后,再为主公出谋划策。”
“好孙武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看来奉孝深得其中三味。人手不是问题,我已经秘密地建立了一支谍报部队,名为“幽灵”,原本由文若掌管,但他所管的事务繁杂,基本没有多少精力来管理“幽灵”,你来了正好,就将这支秘密部队交给你管吧。”曹操大手一挥,颇有指挥千军万马的气势。
郭嘉没想到曹操居然对自己信任如斯,“幽灵”这样的秘密谍报部队涉及到曹操的许多机密,就这样交给自己掌管,他们可是才刚刚见面啊。这可真是知人善用、用人不疑,郭嘉心中感叹,更多的涌上来的是一种感动。士为知己者死,有这么一个英明的贤主,对自己又如此信任,那么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郭嘉再次倒头拜倒,曹操扶起他时,郭嘉的眼中已经隐隐含着热泪,就在这一刻,郭嘉完完接纳了曹操,他的身上就此打上了“曹”字烙印,一直到他病逝。
曹操随即叫人进来,将郭嘉送到早已为他准备好的住宅里,那是曹操精心为郭嘉挑选的一处宅院,面积不大,但是种满了苍松翠竹,一片幽静,郭嘉看过后很是喜欢,给它命名为“静园”。
隔日,荀彧拜见曹操,询问郭嘉的情况。曹操满意地点头道:“文若果然是慧眼识英才啊,使我成大事者,必此人也。”
接着荀彧又到了郭嘉所住的静园,探问郭嘉对曹操的印象,郭嘉喜道:“多谢文若兄,孟德公真吾主也。”
第二百七十九章 美女野猪
兴平元年冬,后将军袁术派大将纪灵率兵三万攻东海,大将张燕率兵四万攻广陵,皆因守军顽强抵抗,急切间难以攻下,适逢天降大雪,粮草运送不济,纪灵与张燕遂各自撤军。纪灵驻守彭城,张燕驻守小沛。
袁术随后上表自领徐州牧,但他却没有去徐州,仍然居住在宛城的豪华官邸内。随着地盘的逐渐扩大,袁术觉得自己的官邸也寒酸了些、小了些,便下令征集了大量民夫,就在这寒冬腊月里,开始了扩建官邸的浩大工程。
按照袁术的设想和规划,新的官邸占地要比原先的大一倍,且要求内饰更加地豪华。单单是后花园,为了模仿江南水乡的格局,营造出那种水乡韵味,便要修建许多亭台楼阁,还要挖一条人工的小溪在官邸间潺潺流动,在小溪上再建不少曲曲折折的石桥,桥下准备种植许多荷花。走在后花园里,要有一步一景,曲院风荷的感觉。
对此事孔柚极力反对,他认为袁术现居的官邸已经够奢华了,没必要再花费巨资翻建,为此他几次找袁术,梦想着能说服袁术,将钱粮投在民生上。
孔柚不了解袁术,他不知道自从拿到了孙坚送来的传国玉玺后,袁术每日里偷偷地把玩,渐渐地开始幻想自己已经当了皇帝了。为了寻找皇帝的感觉,现在的官邸自然是破旧了,翻建,只有翻建才能像个皇宫。
孔柚的苦口婆心换来了却是袁术的破口大骂,我花的是我们袁家自己的钱,关你屁事难道要我把自己的钱拿来资助那些贱民?现在我的地盘扩张到了徐州、豫州、扬州、荆州四地,声望日隆,连南匈奴的单于于夫罗都派使者前来示好了,我怎么还能住在那么寒酸的破屋子里?
孔柚可是当代的大儒,弟子如云,遍及四海,何曾被人这么指着鼻子骂过?感到大失颜面的孔柚一怒之下便请辞所任官职,告老还乡。袁术本就认为孔柚是个不通人情的书呆子,在自己身边老是给自己挑刺,让自己很不爽,于是袁术就当场批准了。
数日之后,孔柚便收拾好全部家当,举族离开了宛城。在行前,孔柚对时局也感到心灰意冷了,欲寻个清净之地,从此归老山林。可全国都是战乱不断,哪里还有清净之地?思来想去,孔柚突然想到自己的好友郑玄正在扬州秣陵城外的藏书楼里过着读书育人的逍遥日子,而自己和周瑜的从父周尚熟识,与周瑜也有数面之缘,便咬牙下了决心,整个家族的人在半个弯,悄悄赶往秣陵去了。
孔柚走后,袁术也颇为后悔,毕竟孔柚是当代的大儒,在士族里还是颇有影响力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