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刀笔吏(沐轶)-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州衙门长史,是从五品上,比司马还高半级,在府衙里,仅次于刺史和别驾。相当于省委常委,谁敢惹啊?
萧家鼎疑惑道:“那拖着也不是事啊?迟早还是要处刑的,他当街杀人,死罪啊。那么多人都看见了,跑得了吗?拖又有什么用?”
“怎么没用?等朝廷大赦啊!”
萧家鼎顿时醒悟,古代当皇帝的,很喜欢搞大赦天下,老娘、老婆病了,搞个什么大赦,过生日祭天,也要搞个什么大赦。名目繁多。差不多隔上几年就有一次。一旦大赦,只要不是十恶重罪,重罪减轻,轻罪释放。原来他们打的是这个主意。这案子要是判了,铁定的死罪,拖着不判,等到大赦下来了,就可以不掉脑袋了。
这样一个案子,明显严重超期羁押,却没人敢管,没人敢接,不就是因为他的姐夫是省委常委!现在这邓县尉却让自己来扛这根烂木头,摆明了想整死自己,一个省委常委要捏死自己,那不是分分钟的事情吗?
萧家鼎怒从心头起,难怪邓县尉这狗日的昨晚上不肯收自己的礼,原来他想整死自己,所以装出清廉的样子,好让自己麻痹大意,上他的当。幸亏老子穿越前领教过无数这样的阴招,要不然,还以为得到了领导的重视,将死刑案件这么重要的案子交给自己办,那还不巴巴的赶紧办结了以便展示才能?到时候只怕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真够狠毒的!
这案子被告蒋忠元跟死者都不是什么好人,实在也没有什么必要替他们伸张什么正义,自己何苦趟这趟浑水?
朱海银道:“大哥,你打算怎么办?”
萧家鼎阴阴一笑,道:“凉拌豆腐丝炒鸡蛋!”
朱海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地瞧着他。
“回去吧!”萧家鼎迈步往回走,来到了邓县尉房门,他拿出了州府衙司马唐临的那副字画,迈步进了邓县尉的签押房。
邓县尉见他进来,愣了一下,道:“怎么了?有事吗?”
“是这样的,”萧家鼎满脸是笑,点头哈腰道,“昨天我在翠玉楼吃花酒,遇到了州府衙的唐临唐司马。前日里我以诗会友胜过钟文博的事情他也听说了,竟然对我特别的好,请我喝酒,还考问了我一些诗词。对我的回答很满意,临别之前,他提笔做了一幅画给我,还让我没事可以去他府上拜访,切磋诗词……”
刚说到这里,邓县尉的老脸已经满是惊讶,原本眯成缝的小绿豆眼也睁开,直愣愣瞧着萧家鼎。
萧家鼎见到起了效果了,不由暗自偷乐,接着道:“当时我接过画看了,发现没有题跋盖印,仗着酒兴说怎么不写名讳,要不谁知道是司马大人亲笔啊。唐司马大笑,说他已经写在了画里,让我自己找去。我瞅了半天也找不到,听闻邓县尉是丹青行家,所以想向县尉大人讨教一下,不知能否费心指点,看看唐司马将这题字写在了哪里。”说罢,将那幅画摊开,放在了邓县尉的书案上。
萧家鼎编的这个谎言,也不担心邓县尉会去找唐临核实,这种事情,邓县尉这样的官场老手那肯定是宁可信其有的。
第24章贴身秘书
邓县尉倒是真的懂一点丹青,——古代官场,字画那是书生本行,多少都会懂一点。他只扫了一眼,便找到了唐司马的题字所在,仔细辨认,果然便是唐临两个字。他认得唐临的字,也知道唐临书画双绝,很有些名气。这幅山水笔法意境,都跟他见过的唐临的画类似,应该就是他的亲笔。
一看见唐临二字,邓县尉全身都如同掉进了冰窟里。
唐临何等人也?他邓县尉久在官场怎么会不知道?这唐临在做益州府司马之前,那可是绝对的位居高官——正三品的刑部尚书,金紫光禄大夫!
刑部是唐朝中央六部之一,负责制定和修改律令、管理全国监狱、考核刑事官员、选拔相关优秀人才,同时,还可能根据皇帝的诏令,直接审理专案,对重大案件,以“三司推事”的形式会同大理寺和御史台联合审理,死刑案件和京城官员判处徒刑、流刑和死刑的案件,大理寺审理完毕之后,要报送刑部复核。因此,刑部其实相当于现在的人大常委会、中组部(省部级司法人员考核任免)、司法部以及半个最高法院的联合。而大理寺,只相当于另外半个最高法院。因此,在级别上,刑部尚书是正三品,而大理寺卿,只是从三品。
前些日子,这唐临不知道什么原因得罪了皇帝,被贬官到了益州当了司马,变成了刺史的副职。可是按照官场规则,当地官员对京城下来的贬官,那可是不敢真的当作副职看待的,因为这些贬官被贬的原因非常多,其中很多原因是深层次的权力斗争,外人很难知道,因此,因为权力斗争形势的变化,这些贬官很可能会东山再起,这样的事例太多了。说不定哪天人家又上去了,踩在你头上,那可不是给自己找麻烦?
益州设有大都督府,统领益、绵、简、嘉、陵、眉、犍、邛十州,并督帯⒛夏⒒岫级礁嬷荻级酵奔嫒我嬷荽淌罚簿褪窍嗟庇诰玖钤奔嬉嬷菔谐ぃ强墒潜曜嫉囊环街詈睢1闶钦庋拇蠊伲讼匚静恢挂淮慰醇谔屏倜媲埃馕欢级郊娲淌诽确浅:桶踔劣幸恍┣АL锰么蠖级郊娲淌房銮胰绱耍慰鲎约赫獯泳牌返男⌒∠匚荆苋堑闷鹫馕痪┏潜峁偬扑韭砺穑�
自己的依靠只不过是府衙的钟法曹,从七品上而已,他也见过,自己的靠山钟法曹在唐临面前,连大气都不敢出,更何况自己这小芝麻官?
想不到这小子竟然攀上了这么一棵大树,我的老天,邓县尉感到全身冰凉,要是自己阴他的事情让唐司马知道了,一句话便可以把自己这九品小官连命带官都咔嚓掉!
邓县尉越想越害怕,故作镇静捋胡子,却没发现胡子都在簌簌发抖。他勉强挤出一丝笑脸,指着树林里那题写着唐临的名字的大树,道:“唐司马的题名在这呢。呵呵”
萧家鼎见他怕成这样,心中更是好笑,也难怪,他一个县公安局长可能得罪一个省委常委,不害怕才怪了。忙凑上去细看,恍然大悟的样子道:“哎呀原来在这里,我废了半天劲,都是在山峰顶上找去了,没想到他竟然把字题在这。真是的,谁会想到呢。”
邓县尉微笑道:“唐司马虽然身居高位,为人却很谦逊,自然不会把名字题写在山峰顶上的。——嗯,萧兄弟啊,我把蒋忠元那个案子交给你,本来是因为很欣赏你的刑律造诣,所以想给你压压担子,但是刚才我又琢磨了半天,觉得蒋忠元那个案子毕竟是命案,你刚来,只怕这担子太重了,还是算了,让别人办吧。我让徐司法另外给你安排别的案子好了。”
萧家鼎听他居然连本官都不说,直接说我,显然是怕到家了,便道:“好的,我听从县尉的安排。”
“嗯,你去把徐司法叫来,我跟他说。”
“是!”萧家鼎将那副画折好,转身要走,邓县尉又叫住了他:“你等一下。”
萧家鼎站住了,转身望着他。
邓县尉脸上尽可能显得平静,招手道:“你过来!”
萧家鼎忙走到他书案前。邓县尉转过身,打开了身后一口箱子,从里面取出来一块砚台和几支毛笔,放在了萧家鼎面前,带着一种献媚的微笑道:“你以后是书吏了,咱们干文案的,得有个趁手的笔和砚啊。这砚台是虢州出产的澄泥砚,这笔是侯店村出产,也都还是不错的,算是给你接风的小礼物吧。”
局长给下属送礼,这到稀奇了。萧家鼎暗笑,忙谢过收了起来。
邓县尉迟疑了一下,低声道:“嗯……,唐司马公事繁忙,今天分给你这件案子的事情,你就不要在他面前提起来,好吗?”
萧家鼎忍住笑,忙些许惶恐道:“好的。”
萧家鼎抱着砚台毛笔出来,回到刑房,告诉司马徐厚德说邓县尉找他。徐厚德出去了,法佐董忠见到他抱着一堆东西回来,问道:“咦,这么多东西?新买的吗?”
“不是,刚才邓县尉送我的,说我刚来,没有笔和砚台,就送给我这些了。”萧家鼎并不是一个张扬的人,但是,那得看场合,想起眼前这些人刚才看自己幸灾乐祸的眼神,他就一肚子火,对他们可不用客气,该出手时就出手,狐假虎威的事,轻车熟路。
一听这话,屋里一众书吏都面露惊讶之色,董法佐瞧了一眼,惊讶得叫了出来:“哎呀,这可是虢州澄泥砚和侯店村的笔啊,都是上品,这几件玩意没有十贯钱拿不下来的!啧啧!”
一种书吏都围拢了过来,七嘴八舌议论着,望向萧家鼎的眼神顿时复杂起来,有的觉得邓县尉这是故意迷惑萧家鼎,好让他乖乖地办那件案子,有的又觉得不可能,邓县尉没有必要拿这么贵重的东西去让下属办案,其中必有蹊跷。有的则想到萧家鼎说不定有什么大来历,还是谨慎点,别惹麻烦。于是乎,望向萧家鼎的目光,多半便变成了讨好的了。
这时,徐厚德回来了,一进门,便笑呵呵拍了拍萧家鼎的肩膀,道:“萧兄弟,邓县尉考虑到你刚来,还不宜承担太过艰巨的任务,所以说了,蒋忠元这命案,就不交给你办了,我另外给你一件案子。”
这下子,屋里人又都惊呆了,想不到这萧家鼎上了一趟茅房回来,事情就来了个大变样,又得了贵重礼物,又卸掉了遭灾惹祸的骨头案子。
萧家鼎坐下之后,旁边桌上的朱海银朝他眨了眨眼睛,暗中挑了一下大拇指。意思是说,大哥你真棒!
负责内勤的书吏根据徐厚德的指示,很快又给萧家鼎送来了一件案子。萧家鼎简单看了一下,是个普通的债务纠纷,很容易办理。不过,他也不着急着动笔写处理意见,因为马上就要散衙了。
便在这个时候,邓县尉跟着另一个身穿官袍的老者迈步进来了。邓县尉脸色很难看,既想笑,又想哭,也不好形容是什么表情,而那老者,却是满面春风,笑吟吟的,站在门口,望着一屋子的书吏,问道:“哪位是萧兄弟啊?”
邓县尉忙望向萧家鼎这边,道:“文主簿,萧兄弟在那里。”
文主簿?难道,这位笑吟吟的老者,是县衙的主簿?
主簿分管一县的勾检、监印及部分司法职能,从职能上,类似于现在县委办公室主任。但级别没有现在的主任那么高,仅仅比县尉高一级,是正九品下。
官虽然小,也是官,自己这个小小书吏的到来,还不至于惊动他吧?
萧家鼎正琢磨着,文主簿已经抢步上前,来到了萧家鼎的面前,满脸堆笑,拱手道:“萧兄弟,恭喜啊!”
恭喜?萧家鼎有些莫名其妙,忙拱手还礼,一脸探寻地望着他。
文主簿道:“是这样的,康县令原先的执衣,经唐司马和康县令联名保荐,报吏部审批,将入流任益州导江县任县尉。唐司马同时向并保荐你为康县令的执衣,康县令非常高兴地接受了,以后,你就是康县令的执衣了,岂不是可喜可贺?哈哈哈”
县令的执衣,说白了,也就是县委书记的贴身秘书,虽然还是属于吏,但是,一县首脑身边的贴身秘书,又岂是一般的书吏能比拟的?尽管主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县令的秘书,主簿可以说是县令执衣的顶头上司,但是,毕竟县令执衣是县令身边的人,经常能跟县令说上话,所以,尽管身为主簿,他还是要亲自来告诉萧家鼎这个好消息。
他要亲自来的原因,不仅仅是萧家鼎将来要成为他的顶头上司县令身边的人,另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保荐萧家鼎的人,是府衙司马的唐临!唐临是什么来头,他非常清楚,一个县令执衣身后有这样一座大靠山,他敢在萧家鼎面前端架子吗?
第25章两个案子
一听文主簿的话,萧家鼎愣了一下,唐临?府衙司马?自己刚刚用了他的山水画狐假虎威镇住了邓县尉,那只不过是自己瞎编的谎话,自己根本就不认识这位府衙的唐司马,他怎么会保荐自己为县令的贴身秘书呢?
虽然萧家鼎的脑瓜子转得很快,却一时半会想不清楚其中的奥妙。
不过,他现在明白了为什么邓县尉会是那样一付嘴脸,要说刚才萧家鼎编的跟唐司马交往的谎言邓县尉只是宁可信其有,而现在,唐司马保荐萧家鼎为康县令的执衣,便让他相信了个十足十。难怪他脸上那幅尴尬窘迫样子。
县长的贴身秘书自然是个肥缺,也是有大好前途的,从上一个康县令的执衣从吏直接入流而成为县尉就可以知道,将来自己的路也完全可以从这条路入流而走上仕途,不需要参加那严格的科举考试了。所以萧家鼎心里自然是非常的高兴,但脸上却只是笑了笑,并没有惊喜交加,似乎自己早已经知道的样子,拱手道:“多谢文主簿相告。”
萧家鼎的这副神情,让文主簿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甚至可以理解为某种巴结,道:“明日上衙,你直接来我的签押房,我带你去见县令,给你讲讲以后你要做的事情。好吗?”
他的口气非常的客气,哪里象一个官对一个小书吏在说话。
萧家鼎忙躬身答应了。
文主簿从袖袋里取出萧家鼎的路引和一个腰牌,递给萧家鼎,道:“对了,邓县尉派人送来你的路引登记造册的时候,我刚刚得知这件事,便把腰牌换成了执衣的,因为事情忙,现在才给你送来。”
萧家鼎赶紧接过腰牌和路引。
文主簿又道:“你现在是县令的执衣,有可能县令会让你加班啥的,要有个歇息的地方,所以,我已经给你在县令内衙外面花房旁边安排了一个住处,你搬去住就行了。你办公的地方我也让人给你收拾好了。具体上衙再说。”
“是!多谢文主簿。”
文主簿又对邓县尉道:“等一会你领萧执衣到各处转转,跟大家认识认识。”
邓县尉忙答应了。
文主簿微笑拱手,告辞走了。
他走了之后,邓县尉和徐司法、董法佐赶紧过来拱手祝贺,萧家鼎忙一一还礼。
邓县尉已经恢复了镇定,满脸堆笑,哈着腰对萧家鼎拱拱手,说了一番恭喜的话,然后郑重其事对身边的徐司法道:“对了,萧执衣堂叔的婢女跟赵家那件案子,要按照萧执衣的意见办,——那婢女是萧家的人,就跟萧家的牛马一样,生下的小牛小马,自然也是他萧家的,这婢女跟赵家大郎生的孩子,应当归于萧家。这样浅显的道理,你们怎么不明白?”
徐司法有些傻眼了,这案子当初就是邓县尉看过之后驳回的,当时还说这孩子是赵家的骨肉,当然应该归赵家,怎么现在变成了自己的错了?不过他哪里敢跟分管领导分辨,只能打着哈哈连声称是。
邓县尉望向萧家鼎,有些邀功地笑着道:“萧执衣啊,你觉得这样处理是否妥当?”
“很好啊,我替堂叔多谢县尉秉公执法了。”
“好说好说。”
萧家鼎忽然想起早上吃饭时余贵说的那个案子,便轻描淡写说道:“对了,昨天我在衙门口见到一个老汉,名叫余贵,他在衙门口跪着哭泣,我问了怎么回事,他说他的一头牛意外摔死了,衙门定了他过失杀牛,没有处刑,但把他的牛给罚没入官了。这种事情刑律没有规定,我心里也在琢磨,所以昨晚上见到唐司马的时候,我向他讨教了这个案子。他笑着说,虽然具体到这种情况没有规定,但是律令早已经明确,只有犯罪工具才能没收入官,杀牛案件,牛只是犯罪对象,是受害者,怎么成了犯罪工具呢。既然不是犯罪工具,就不应该抄没入官,而应当归还原主。唐司马还很不高兴地问这案子是哪里的,怎么能这么处理……”
一听萧家鼎这话,邓县尉和徐司法都紧张起来,脸上涨得通红,眼巴巴望着他。
萧家鼎微微一笑,道:“我说我只是这么琢磨来着,也不知道衙门到底有没有这样的案件。他脸色这才缓和了一些。”
邓县尉和徐司法都舒了一口气,相互看了一眼,邓县尉陪着笑道:“多谢萧执衣美言了,我立即让他们把抄没的牛肉还给原主。呵呵”
徐司法小声道:“可是牛肉已经分了……”
邓县尉回头狠狠瞪了他一眼,转头对萧家鼎道:“这事一定会处理好的,放心吧。”
“那我可要替那余贵谢谢县尉了,唉,挺可怜的,我这人就是心软,听不得别人哭。嘿嘿。”
“萧执衣宅心仁厚,审案就得有这样的悲悯之心啊。萧兄弟升任执衣,将来要与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我先带你去跟县衙各方面的人都见个面吧,认识一下,以后好办事。”
“多谢县尉。”
“咱家兄弟,不客气。”
邓县尉带着萧家鼎,先去拜会了县丞廉朝晖,老头非常的热情,拍着萧家鼎的肩膀连声说好好干,前途无量之类的。接着邓县尉又带着他去见了另外一个县尉温有德。
少城县属于上县,设两个县尉,分别管理县衙的六房,相当于分管领导。其中,这温有德分管吏、户、礼三房,县尉邓全盛分管刑、兵、工三房。当然,六房重要的事情,都是需要县令点头的。
温有德说话慢吞吞文绉绉的,一看就是个老学究,对萧家鼎也很热情。
邓县尉又给他介绍了他的执衣邢旭忠。萧家鼎听杜二妞的爷爷说过,此人精通刑律,是邓县尉的得力干将。毕竟是同行,萧家鼎很热情地跟他打招呼,这邢旭忠却只是很恭敬地躬身施礼,并没有积极回应萧家鼎的热情,显得有些淡漠。有本事的人很多都这德性,萧家鼎也不以为意。
邓县尉又领他去了刑房之外的吏、户、礼、兵、工五房,跟每房的司房和下面的副职、书吏们都见了面。接着去了县仓库,跟仓督、市令和皂隶们见面。然后又去了县衙三班皂隶和大牢,见了捕头、捕快,值堂皂隶、大牢典狱、问事、白直。最后还去了衙门的学校,见了负责的博士、助教和学生。全衙门上下一两百号人,都见了面。这些人瞧着萧家鼎,眼神中大多是敬畏和羡慕,当然也有嫉妒和淡然的。
转了一圈之后,也差不多要散衙了,邓县尉把他送回到刑房,朱海银主动提出自己领萧执衣去他在衙门的住处,邓县尉同意了,然后拱手告辞出门走了。
萧家鼎一回来,一屋子的刑房书吏争前恐後地过来向萧家鼎拱手道喜,脸上的笑容一个个的很是古怪和惶恐,他们都在肚子里后悔自己先前没有看清楚萧家鼎的来临,便表露出那样的表情,也不知道将来这位连县尉都着意巴结的县令执衣会不会报复自己。
唐朝的书吏跟现在的公务员不一样,公务员是铁饭碗,而唐朝的书吏,则是有期限的,一般是五年,到期之后县令决定继续留用,才能接着干五年,否则,就卷铺盖滚蛋了。而期满时候县令会不会继续留用,因为县令基本上不直接跟书吏打交道,所以书吏表现如何,县令也只是靠下面的人汇报,这时候,县令身边的执衣的话,那常常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于是乎,这些书吏在恭喜萧家鼎的同时,心里都在盘算,该如何给萧家鼎送礼,好挽回自己在萧家鼎心目中的不好印象。
散衙的云板声响了。这些书吏都点头哈腰望着萧家鼎,等他先出门,才好出去,萧家鼎看见朱海银在跟自己挤眼睛,知道他话要说,便对那些书吏道:“你们先走吧,我还有点事情要办。”
那些书吏才巴结地拱手告辞出门走了。徐司法临走之前,笑呵呵对萧家鼎说,交给他的案子不用办了,回头交给内勤就行了。想不到,萧家鼎到了衙门刑房,交给他两个案子,都没有办成,人家就高升了。当真是运气来了,山也挡不住。
书吏们走后,屋里只剩下了朱海银和萧家鼎。
朱海银这才上前拱手道:“恭喜大哥!贺喜大哥!走,咱们去翠玉楼,好好给大哥庆贺一下!”
先前事情出得太突然,萧家鼎还没有想明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现在,朱海银提到了翠玉楼,他立即眼前一亮,难道,这件事情是雅娘帮的忙?有这种可能,因为这唐司马就是雅娘的座上宾,还为她题写过不少字画。说明两人关系不错,只不过是提携一个书吏,这种事情对堂堂司马来说太小儿科了,这样的事情,雅娘应该能说得上话。
到底是不是她帮忙的呢?要是这样,自己得通过他真的结识一下这位唐司马。这种关系,不走那才是大傻瓜。
第26章跋扈男女
既然有这样重要的事情,那朱海银在一旁就不方便了。因此,萧家鼎对朱海银道:“不好意思,昨天玩得太晚,喝醉了,今天有点累,就不出去了,改天吧。”
朱海银忙道:“行啊,那就后天,我今晚上也不出去了,养精蓄锐,后天咱们去好好大醉一场。——现在,咱们先去内衙花房看看你的住处,对了,大哥,你搬家要不要帮忙?”
“帮什么忙,我孤身一人,也没什么行李,直接进去住就是了,不存在帮忙的问题。”
“那好,那我陪你先去看看住处。”
说罢,两人出门往外走。
刚刚走到门外,迎面正好过来两个人,打了个照面,却正是那天在桃林里的那个什么益州第一才女黄诗筠,还有那个翩翩公子汤荣轩。
看见萧家鼎,两人都是脸色一变,黄诗筠重重哼了一声,望向汤荣轩。汤荣轩会意,立即咆哮道:“堂堂县衙后堂,岂是你这泥腿子能随便进来的?来人,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