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匡扶后周(张建邦)-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哈哈大笑,连声应诺。王政忠带着『花』名册坐在柜台后面,给大家一一分发钱财。众人拎着钱袋子,很是兴奋,全都心中暗叹:还是跟着董大人好啊!
马德海带着几个相熟的朋友去了赌坊,人数蔚为不少;党进也被董遵诲放假,高高兴兴地去馆子里祭祭五脏庙。
这时,董遵诲见曹铨拿着赏钱呆在一旁,就笑着问道:“国璋,你怎么傻站在这里,还不快去享乐一番。咱们征战多日,也需要休息一下,换换心情。”
曹铨不好意思地说道:“将军,俺还是第一次来到这开封府,那个……恩……实在是不知道这『花』街柳巷在哪里。何况您刚刚说要注意别染上病,俺实在是不敢瞎撞。”
董遵诲大笑,对一旁的张逸说道:“凌云,你带着国璋去逍遥一番,也许人家还是处男呢!”
众人大笑,曹铨羞红了脸,却还是坚定地跟在了张逸身后,往开封府里的『花』『花』世界跑去。
董遵诲笑着摇了摇头,与十余名留守此地的卫士一起吃了顿大锅饭,又烧了一大锅水,舒舒服服地泡起脚来。等到他乐呵呵地搓脚心的时候,突然院外有些异动,狗吠声不断。
董遵诲皱了下眉头,新皇登基,宵小之辈全都不敢异动,会是谁来到了附近呢?他有些诧异,趿拉上鞋子,披上一件外衣,大步走了出来。
这时留守的卫士们也都听到了动静,他们虽然是在开封府内,却也没有放松戒备,依然穿着全副甲胄,各持兵器随时待战。
这时『门』环响了起来,早有人守在那里,与来者『交』谈一二,仓皇打开大『门』,跪在了一旁。
董遵诲诧异地望去,见领头一人虎步龙行,正是郭威!
董遵诲连忙上前几步,拜倒在地,大声叩见道:“末将董遵诲,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旁的甲士们也都傻了眼,纷纷放下兵器,随同董遵诲跪了下来,齐声喊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郭威笑着将董遵诲搀扶起来,替他拍打下膝盖上的尘土,又笑着说道:“你我师徒,不必拘礼。我今夜处理好政务,恰巧有空出宫,就到你这里坐坐,顺便讨碗茶水喝。”
董遵诲连忙将郭威迎进屋子,早有『侍』卫提前入内,准备好桌椅茶具。董遵诲傻傻地站在一旁,看着内『侍』们熟练地沏茶倒水,感觉自己才是外人。
郭威也有些不习惯,不过毕竟是当上皇帝的人,适应能力还是很强的。喝了两杯茶后,郭威很快命令内『侍』们退下,低声说道:“道安,今夜有消息传来,刘崇在次子刘承钧的劝说下,不顾刘赟的安危,公然称帝,国号继续为汉,并沿用乾祐年号!目前刘承钧已经出兵晋州,那里兵力很是薄弱,我想让你率领一千骑兵火速前往增援晋州,大队人马随后出征,你看如何?”
董遵诲连忙应诺:“末将定会飞速赶到晋州,有末将在,晋州定会稳如泰山!”
……
卷三 第263章 增援晋州
第263章增援晋州
其实早在郭威登基之初,刘崇就曾经专门派出信使前来祝贺,并请求郭威释放刘赟,让他返回河东。
不过郭威岂会轻易放弃刘赟这幅好牌,他只是略一踌躇,便拒绝了刘崇的请求,并写了一封书信,让那信使面呈刘崇。
不久,信使跑死了数十匹驿马,急速赶回晋阳。刘崇接过书信展开一看,见上面大致写道:湘阴公(刘赟)最近虽然仍然待在宋州,朕却已经下达旨意,命他搬来京师,安享荣华富贵。您一定不要担忧,朕绝对不会亏待于他。如果您能够与我同心合力,诚信辅佐与我,朕就封你王爵,让你永震河东!
刘崇有些个意动,毕竟郭威也是战功赫赫,而且麾下也有不少人马,刘崇并没有信心将他彻底击败。如果刘崇能够保住目前的官职,继续安享荣华富贵,那投靠周朝也未尝不可。
可是刘崇的次子刘承钧却担心两家和解之后,兄长刘赟会从中原平安返回河东,继承父亲的官职。他身为次子,可就要两手空空一无所有!刘承钧也是有野心有抱负的豪杰,岂会允许出现这样的事情?
刘承钧一面用重金贿赂刘崇最宠爱的小妾,让他挑拨刘崇的野心;一面悄悄派人在城里散播消息,说那刘赟已经被郭威斩杀,如今留在宋州的不过是一个遮人耳目的西贝货而已。
不得不说,刘承钧所想到的办法还是非常管用的,被小妾挑拨地热血沸腾的刘崇很快就相信了刘赟身死的消息,气愤不已的他决心起兵造反、重建大汉。
正月十六日,刘崇登基继任皇帝,史称北汉,沿用乾祐年号,疆土包括太原、汾阳、忻州、代州、岚州等十二州土地。
刘崇任命次子刘承钧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太原尹,节度判官郑珙为中书侍郎,观察判官赵华为户部侍郎、同平章事,节度副使李存瓌为代州防御使,裨将张元徽为马步军都指挥使,都押衙陈光裕为宣徽使。晋阳上下官员,大多官升数级,大家一下子都成了开国功臣。
李存瓌、张元徽等人便请立宗庙,祭祀刘崇的先祖。刘崇这时却已经冷静下来,他长叹一声,哀声说道:“只因为高祖皇帝的基业被那郭威一举篡夺,先帝又不明不白地驾崩,朕才不得不南面称帝,权承汉祚!可是大家关起门来说话,就咱们目前这点地盘,朕算哪门子皇帝,你们又算哪门子将相呢?!这宗庙且不必立,还是和普通人家一般祭祀,只要能延我宗祀即可。如果日后咱们能够规复中原、收复汉家河山,那时候咱们到时候再建立宗庙,也蔚为不迟!”
不得不说,刘崇的这番言语确实感动了不少后汉的遗老遗少,让大家更加紧密团结在北汉周围。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刘崇治下只有十二州,可谓地窄民贫、岁入无多。何况这北汉初立,正在对官吏们加官进爵的时候。官员的数量越来越多,仅靠这些贫瘠的土地,根本就供养不起。
不到一个月,户部侍郎赵华就开始叫苦连天,库房里更是变得日益空荡。刘崇也没有办法,只能缩减百官的俸禄。丞相的俸禄削减至只有百贯,而节度使的俸禄居然也降到了每月三十贯钱,至于剩下的官吏们,每月就只能领到很少的一点津贴。
官吏们也是人,他们也得养家糊口、往来应酬,两袖清风是要被饿死的!大家没有办法,也只能在公务上上下其手,能者多捞!自此,北汉吏治败坏,官吏们贪婪成风!
如果再困在河东,那最后不是官吏们将河东吃空,平白便宜了郭威;就是被吃空的河东人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起来造反!刘崇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北汉要想存活下去,一定得向南拓展地盘。而要想向南拓展地盘,单凭一穷二白的河东一地无疑是白日做梦,必须得有靠山!这靠山,刘崇选定了契丹!
而此时,契丹皇帝耶律兀欲(辽世宗)也发现了再次南下的机遇,他命令西南路招讨使(原横海军节度使)潘聿捻替他向北汉写下书信,恭喜刘崇登基称帝。潘聿捻过去与刘崇的儿子刘承钧有一定交往,关系处得还算不错。
妓女遇上了嫖客,王八瞅对了绿豆,刘崇接到潘聿捻写来的信后,很是兴奋。他立即让刘承钧写了回信,派人快马送往辽国。信中说:“先帝(刘承祐)驾崩,我为了继承汉祚,这才登基称帝。希望能够援引过去后晋(石敬瑭)的先例,与辽国结盟。”
亢奋的刘崇没等辽国送来回信,就任命刘承钧为招讨使,白从晖为副招讨使,李存瓌为都监,率领万余人马,进攻晋州。
在出发之前,刘崇对刘承钧悄悄吩咐道:“契丹人不可全信,儿皇帝可没有好下场,咱们还要靠自己打出一番天地!我儿此去晋州,一定要小心那建雄军节度使王晏。这个人智勇双全,我儿万万不可大意!”
刘承钧得以出征,很是欣喜,自然满口答应。不过他出去后却对从人悄悄说道:“父皇年纪大了,胆子小了许多。那王晏过去不过是独霸乡里的地痞流氓,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待我率军轻松攻下晋州,倒要看这王晏能有几分本事?!”
刘承钧将部队分为五路,每路约有两千人,一路上挟裹青壮、流民,队伍很快得到壮大。一时声势震天,颇有势不可挡的威势。
很快王晏就得到了消息,不过他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下令坚壁清野,组织百姓后撤。反正现在正是正月时分,地里也没有成熟的作物,百姓家中大多还有些存粮,足以支撑一段时日。
刘承钧的军队不断扩张,可是粮草物资却因为王晏的坚壁清野出现了短缺,他只能放缓进兵的步伐,等待后方辎重供给。
趁此良机,王晏连忙派人火速前往开封府示警,请求朝廷支援。于是郭威立即命令董遵诲率领一千骑兵出发,前往六百五十里外的晋州救援。当然,这个距离只是直线距离,考虑到节约马力,董遵诲将不得不率领部队先乘船沿黄河西进五百里,而后从陕州下船,北上三百八十里抵达晋州。
于是第二天一早,甭管大家是像张逸、曹铨那般在妓院里玩到双腿发软,还是像马德海那般宿醉未醒,董遵诲都没有迁就,而是命人吹响了紧急集合的号令。不久,董遵诲就率人前往侍卫亲军大营,接收一千骑兵及相应的物资器械。
如果是一般的军官,可能还会被刁难一二。但董遵诲可是有着皇帝亲传弟子的名头,加上身家丰厚出手大方,很快就从辎重军官那里得到了所有的物资。
而且因为董遵诲出手大方的缘故,得到好处的辎重军官们并没有对这些物资进行过多克扣,物资的成色很新,起码军械都是最近打造的上等货色,绝不是唐末留下的破落兵器;而粮食也都是新进入仓的新粮,绝不是陈年烂谷子那些个霉货。
董遵诲笑着与那些辎重军官们道别,甚至还通过他们的关系从码头上雇佣了数十艘大船。
马德海有些诧异,等到发船之后他低声问道:“将军,枢密院不是给咱们安排了不少运输船嘛,怎么还要咱们自己花钱?”
董遵诲一指远处破破烂烂、欲沉未沉的几十艘小渔船说道:“那些就是枢密院安排的运输船,道山要是有兴趣,可以去坐一下。”
马德海很是无语,枢密院什么时候成了收破烂的了,居然安排这样的破船。
董遵诲笑着说道:“你也得理解,最近陛下刚刚登基,需要对军中上下进行封赏,加上隐帝(刘承祐)又没有留下多少物资,枢密院和户部现在天天打擂台,哪里还有什么闲钱来购置新船。虽然咱们给了那些个辎重官不少好处,可也算是得到了实惠,真要是乘着那些破船西进,不要说耽误了救援的时机,一路上的颠簸就得去了部队大半的战斗力!”
马德海心悦诚服,董遵诲也趁着乘船西进的这段时间对部队进行重新编组:刘庆义担任营指挥使,马德海、张逸、党进、曹铨等人分任都头,各辖二百士卒。另外,曹铨所部这次担任董遵诲的近卫。
与此同时,王政忠率领二十名士兵乘坐快船率先出发,为董遵诲的大队人马提前准备好粮食、蔬菜、马料,节约了大部队的采购时间。而且王政忠还从陕州购置了大量的马车,采购了不少粮食。结果大部队抵达陕州后,稍事休整便可以北上晋州,更节约了许多时间。
董遵诲一面组织部队向北行军,一面从往南逃难的难民里收集情报。据说此时刘承钧已经抵达晋州城下,与那王晏展开骂战,不断挑衅。王晏却紧闭城门,拒不出战。刘承钧没有办法,也只能在晋州附近收集木料,打造攻城器械。
董遵诲连忙督促士兵加快速度,迅速北上。
卷三 第264章 城头伏击战
第264章城头伏击战
二月六日,春寒料峭。刘承钧以极大的毅力,才从粉股玉臂的纠缠中挣脱出来。想象着床上这两个新抢来的女子一会儿那止不住的泪水,刘承钧得意地大笑,这春药果然好用!他用力揉了揉酸软的腰,摇铃换来侍女,穿上了貂皮大衣,又戴上了貂皮手套,这才懒洋洋地走出帐来。
昨天下了一夜雪,踩在地上咯吱作响。士兵们正忙着扫雪,营地里很是热闹。刘承钧揉了一把鼻子,抬头看了下远处悄无声息的晋州城池,暗骂一声:这王晏真是只胆怯的王八,也不出城作战,更不投降,只是赖在晋州城里缩着头不挪窝。偏偏这样的乌龟战术让自己很是无奈,谁让攻城器械打造的速度太慢呢!
白从晖这时迎了过来,冲刘承钧寒暄几句,便皱着眉头说道:“招讨使大人,昨夜下雪,咱们悄悄派出烧城的部队肯定会无功而返,咱们今天是继续打造攻城器械,还是试探着攻击一番?”
刘承钧轻轻跺了跺脚,低声说道:“安元宝这个废物,连天文都不识得,还在咱们面前吹嘘!昨天他信誓旦旦地说天干物燥,最容易放火烧城,可昨天夜里就下了一场大雪!他的一千人马还想放火烧城,昨夜还不知道要冻僵多少呢!”
白从晖有些个尴尬,副兵马使安元宝昨天主动请缨,率领本部一千人马悄悄前往晋州西城方向,准备趁机放火焚烧。当时大家都觉得这是上上良策,全都拍手称赞。刘承钧更是一口一个智勇双全称赞着,无比地热情,结果今天一看下了大雪,立即翻脸不认人了!
白从晖还没来得及解释一二,刘承钧就大声说道:“咱们这两天已经打造了不少长梯,我听说攻城槌也打造了两根,不能再等下去了。该死的王晏,居然坚壁清野,让咱们根本无法就地筹粮。要是再下上一场大雪,那咱们的后勤补给就会中断,到时候依附于咱们的青壮见没了粮食,肯定会四散逃走,到时候可就麻烦了!今天,咱们就攻击晋州城!”
白从晖也点头称许,他低声说道:“招讨使大人说得很对,现在咱们的军粮都是从石州运到长寿村,然后再从那里转运到此。路程较远,损耗颇多。趁着天色尚晴,也该对那晋州城攻击一番,说不定就能一举拿下呢!”
见白从晖附和自己的意见,刘承钧很是高兴,他大手一挥,大声说道:“好,就这么定了!今天中午全军加餐,饭后休息一个时辰,对晋州城发动总攻!”
就在刘承钧挥斥方遒的时候,董遵诲也率领一千骑兵悄悄来到了晋州城附近。
昨夜董遵诲见天降大雪,准备休息一晚,到天明再赶路,可马德海等人却说下雪不冷化雪冷,夜里雪光反照正适合赶路。万一明日路面结冰,骑兵们赶起路来可就麻烦了。
董遵诲听着倒有些道理,加上王政忠在陕州采购的物资比较齐备,不但士兵们穿上了厚实的冬衣,就连战马也裹上了御寒的布料、茅草,连夜赶路冻伤的可能性大幅度减少。
在重金聘请的向导指引下,董遵诲等人顺利抵达锦州城下,并将部队带进了一个隐蔽的小山谷,让冒雪赶路的士兵们好好休息一番。士兵们连忙解开马兜带,搬下马鞍,又解开茅草、布料,用雪将马腹、马腿搓暖和,看着战马恢复了精神,大家这才放心休息。
等到部队安置妥当,董遵诲就带着刘庆义等几个军官悄悄起身,前往晋州城附近勘察敌情。大家刚从一个小树林里拐出来,就见城下密密麻麻扎满了营寨,人声鼎沸。大家禁不住倒吸一口冷气,看这营地规模起码得有个两三万人,哪个家伙说这里只有不到万人来着?!
众人一脸慎重,董遵诲却笑着低声说道:“大家不必紧张,那些难民不是说了嘛,刘承钧一路上挟裹青壮参军,别看他们人多,战斗力却下降不少。别的不说,他们肯定存在甲胄紧缺、编制混乱、战技生疏的问题,不足为虑!”
被董遵诲这么一说,大家也放下心来,定睛看去,见那营地里混乱不堪,也都慢慢长舒了一口气。就听见北汉军正在饭前整理队形,新招募的士兵们却呼爹喊舅,跌跌撞撞四处乱闯。许多人还是老百姓的打扮,揣着手抱着一根削尖的木棍,流着口水眼巴巴地盯着那熬饭的大锅。
北汉军中倒也有些精锐士卒,甲胄齐全,队列整齐,不过士兵们却大多懒洋洋地拄着长枪,丝毫没有上前帮忙整队的意思。看他们也就不到万人,且分为数部,相互之间被那些民壮隔开。虽然这样安排在战前便于监控青壮,可打起仗来不免有些策应不便。
董遵诲低声吩咐道:“咱们回去休息一番,养精蓄锐等候大战。咱们这一千骑兵,要是直冲敌营也不能将他们一举歼灭;可要是趁着他们忙着攻城的时候来一次突袭,那敌军就得吐血!”
大家连连点头,与敌人打硬碰硬的对攻,哪里能发挥骑兵的游击优势,何况大家人数偏少,还是抽冷子打突袭比较合适。
约莫两个时辰以后,北汉军开始行动,一个营一个营地集结,而后携带长梯出营。而晋州城头上却毫无动静,不知情地还以为守军全数逃窜了呢!
刘承钧站在高处,一甩自己鲜红的披风,非常有范地下令:“前军出击!”
听到他的命令,白从晖立即喊道:“招讨使有令,前军出击,督战队跟上!”
冲在最前面的是千余名手持木棍的青壮百姓,在他们身后是五十余名身披全副甲胄的督战队。虽然刘承钧并不知兵,可白从晖也算是多年老将,知道小心无大错,还是谨慎一点为好,所以他先派出青壮试探一番,就算是有所折损,也不会伤及部队根骨。
百姓们越冲越近,可城头上却毫无反应,眼见着青壮们扛着长梯来到了晋州城下,城上突然竖起一面大旗,紧接着四五百名士兵从城垛里冒出身来,狠狠地砸下滚石擂木。
百姓们只是被挟裹从军,根本就没有多少士气,被城上守军这么一砸,顿时乱成一团,许多人丢下木棍,抱头鼠窜。他们身后的督战队死命拦截,可是督战的士兵毕竟人少,居然被这些百姓一冲而散!
白从晖不惊反喜,早猜到王晏会有埋伏,果然不出我所料!他轻轻挥手,早在城下预备的千余名弓箭手一起放箭,就听嗖嗖嗖箭羽破空声不断。城上王晏的士兵如同被割了的麦子,齐刷刷倒成一片,鲜血从城垛间流下,愣是染红了城头。
这时就连军事白痴刘承钧也看到了机会,立即命令全军压上,开始抢城。埋伏在远处的董遵诲猛地一锤地,这个王晏怎么这么不小心,居然让一些青壮百姓就诱出了主力,晋州城今天危矣!董遵诲轻轻挥手,低声吩咐道:“准备出击!”
王政忠却少有地抓住了他的手,低声阻拦道:“将军稍安勿躁,我在开封府也听过王晏的威名,这家伙虽然是地痞流氓出身,却有勇有谋,很有威名!”
董遵诲皱着眉头没有说话,名不副实的将军们太多了,王晏这人会不是也是只纸老虎?不过,董遵诲还是选择听从了王政忠的进谏,术业有专攻,既然选择王政忠负责收集情报,就应该相信他。
见董遵诲下令全军继续潜伏,王政忠很是感激。他虽然顶着董遵诲结拜兄弟的头衔,在以实力为先的军中却有些吃不开,只有董遵诲一如既往地看重他,很是尊重他的意见。王政忠看着晋州城头,紧张地偷偷念叨着:王晏啊王晏,你前往不要辜负我的信任啊!
眼看着刘承钧的精锐部队冲到了晋州的城下,眼看着这些甲士竖起了长梯,眼看着挤得满满当当的他们开始向城头攀爬,就在这个时候,就听见晋州城头突然传来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有人大声喊道:“放箭!”
听到这个命令,正对着北汉军的这面城墙上突然闪出来千余弓箭手,大家根本就不用瞄准,只是死命往城下射去。城下的北汉军士兵哪里有防备,起劲爬城的他们只能惨叫着、哀嚎着,从长梯上一片片坠下!
还没等刘承钧、白从晖下令反击,城上的这些弓箭手又躲到了箭垛后面,一个劲地往城下抛射。反正城下北汉军士兵挤得满满当当,大家尽情射击就是!
刘承钧脸都白了,白从晖也傻站在那里,这次可亏大发了!尤其是白从晖,费了好大的气力,这才买到了副招讨使的职务,要是攻不下晋州城,他送的礼可就白费了!
白从晖顾不得再听刘承钧的命令,他拔剑向前,怒声吼道:“全军冲锋,就算是用人命填,咱们今天也得拿下晋州城!”
卷三 第265章 骑兵突袭(上)
第265章骑兵突袭(上)
城下此时已经倒了一地的死尸,北汉军却依然没有退缩,在白从晖的指挥下,又调上来足有两千余名弓箭手,对城上不断进行射击,压得城上的千余弓箭手根本抬不起头来,只能够凭运气进行抛射。
王晏躲在城垛后面,用力勒紧了头盔上的绊条,连着深呼吸数次,这才小心地往外一探。就听嗖地一声,一支长箭紧贴着他的头盔飞了过去!王晏却顾不得缩头,趁此机会连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