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时行(庚新)-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
    庞万春不再赘言。
    的确,这种事情说不太准,谁又能保证虏贼打不过黄河?
    可玉尹却知道。历史上女真人,是真的打过了黄河,而且不是一次,而是三次渡河成功。
    牟驼岗,看似安全。
    可一旦女真人突破黄河天堑。牟驼岗必然首当其冲。
    “对了,过几日李伯纪会送来一些死囚……到时候便交由少阳负责,咱们还要做些准备才是。
    御营那边,已经准备撤回东京。
    只是工匠撤走,但御营兵马却还有留守牟驼岗。
    伯远兄和凌统制也不陌生,便多与他联络。将来也好相互呼应。必要时,可以把死囚送给凌统制一些。虽说没甚大用处,但也能多个劳力,也算是聊胜于无吧。”
    “那柳家庄可要看护?”
    “柳家庄啊……”玉尹思忖一下,便沉声道:“柳大官人离开时,把家人托付于我,自不能袖手旁观。便让柳大官人的家眷入城居住,反正他在城里也有宅院。
    至于庄上家仆,愿意留下来的就编入凌统制麾下,若不愿意留下,则尽快疏散……还有,庄上的粮仓也要搬进城里。这件事……就拜托少阳出面,也许能好一些。”
    那柳青,也算是开封城里手眼通天的人物。
    换个普通人过去,还真不一定能劝说动柳青的家人搬走。
    但陈东好歹是太学出身,比之凌振都更具说服力。一旦金军渡过黄河,柳家庄少不得要遭遇洗劫。那庄上还有许多粮食和牛马,留在外面,只会便宜了女真人。
    坚壁清野?
    玉尹自认还没有这个能力。
    但他绝不会留下半粒粮食给女真人,怎地也要送进城里。
    至少,可以平抑一下城里的物价……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牛皋等人便告辞准备离去。
    陈东走在最后面,被玉尹唤住。
    他从怀里取出一封书信,递给了陈东,“叔祖临走时,曾向我推荐朱梦说为幕僚。
    而今大战将临,牟驼岗军寨虽小,却又极为重要。
    千头万绪,需要梳理……只凭少阳一人,实在有些辛苦。只是朱梦说此人,与我并不算熟悉。他阿爹倒是和我有些交情,可你也知道,此人很有主意,绝非外人可以影响。我若过去,只怕他会拒不相见。只得辛苦少阳走一回,不知可否?”
    原以为,陈东会不高兴。
    哪知陈东听完玉尹这番话,却笑了。
    “若朱三郎肯来,自家情愿为他副手。”
    “哦?”
    “朱三郎性子刚强,但确有本领……说起来,我与他交情也不算深,但若登门拜访,想来他也不会薄了自家面子。至于能否说服他前来,自家却真个没有把握。”
    玉尹也笑了,“那边随缘吧!”
    
    陈东带着书信走了,玉尹总算是长出了一口气。
    入夜后,开封又飘起雪来。气温越发的寒冷……这也让玉尹,感到非常头疼。
    这么冷的天气,黄河必然结冰。历史上女真人是怎么渡过黄河,玉尹是记不太清楚了,可想来,也是和天气有关。若女真人在解冻之前抵达黄河,酸枣宋军真个能够抵挡吗?玉尹心里不是太有底。但突然想起了一件事……田行建和苏灿那边,不知情况怎样。
    自返回东京,玉尹几次想要和田行建等人联系。
    可又因为种种原因。这计划不得不一拖再拖……按道理说,这个时节,田行建等人已经偃旗息鼓。可那帮子水军。终究是一股力量。必要时,说不得可以派上用场。
    “老高!”
    “公子有何吩咐?”
    玉尹想了想,把当初田行建给他的那块腰牌拿出来,交到了高世光的手中。
    “明日天一亮,你便去军寨,让少阳与你一块腰牌和一匹马,赶往汴口找田行建。
    就说,今虏贼张狂,开封危急,请他召集乡勇。设法前来救援。”
    高世光和田行建打过几次交道,自然知道该如何寻找田行建。
    于是便接过腰牌,点点头转身告辞。
    玉尹这才放下了心,在灵堂上坐好,看着黄裳的灵位。呆呆发愣……
    屋外,天寒地冻。
    屋内,却温暖如春。
    火盆里的炭火,烧得通红,不是发出噼啪声响。
    燕奴也忙了一天,在玉尹的劝说下。抱着玉如上楼歇息。玉尹一个人坐在灵堂里看了一会儿的书,也是太过疲惫,将子时便昏沉沉睡着了。迷迷糊糊间,觉得有人走过来。他猛然睁开眼睛,头也不回反手一把探出,只听得身后一声惊呼。
    “杨娘子?”
    玉尹这才看清楚,是杨金莲拿着一件衣服走过来。
    可是被他一吓,那衣服便掉在了地上,杨金莲面红耳赤,轻声道:“奴见小乙哥睡着了,担心着凉,便取来一件衣服。”
    长出一口气,玉尹笑了。
    “杨娘子恕罪则个,却是自家吓了娘子。”
    他捡起棉袍,披在了身上。
    就着烛光,他低头看了一眼这袍子,却见做工精美,绝非燕奴手笔。
    “这袍子……”
    “前些时候见九儿姐买了些木棉布,剩下不少……眼看天冷了,奴便做了一件。”
    灵堂里,只玉尹和杨娘子两人。
    玉尹起身在长明灯里加了点灯油,又点了两支白蜡。
    拿起钳子,加了两块木炭放进火盆里,他复又坐下来,犹豫一阵后,轻声道:“有件事,自家一直没有向娘子道谢。
    当初若非杨娘子仗义,帮着我瞒过衙门,只怕而今,自家也正遭受牢狱之灾。”
    杨金莲的脸色不由得一黯。
    她在一旁坐下,低声道:“奴是个妇人,不晓得什么大义。
    开始时,奴确是有些恨小乙哥……不管怎样,奴的夫君也是死在小乙哥的手中。可奴进了开封府后,仔细再想想,若非小乙哥,奴只怕是生不如死……思及起来,对小乙哥倒也没了那许多怨恨,只怪奴的命不好,怎晓得大郎会如此丧心病狂。”
    眼中,流露出淡淡悲伤。
    玉尹也不知道该如何劝说,只能陪着杨金莲在一旁坐着,沉默无语。
    半晌后,他轻声道:“今时局不稳,娘子有何打算?”
    “小乙哥,那虏贼……真个那么厉害吗?”
    玉尹想了想,苦笑一声道:“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虏贼固然凶悍,却也不是不可战胜。只是……攘外还需安内。内廷不靖,怕也是凶多吉少。”
    “内廷?”
    杨娘子睁大了眼睛,“小乙哥说的,可是官家?”
    “官家是一方面,朝堂上自有另一派力量,左右朝政。
    李伯纪等人,倒是忠直良臣,但比起他们的对手,却显得清谈有余,手段不足……我就怕倒最后,官家耳根子软,受了那些人的鼓动,到头来万般努力只能付之东流。”
    很多话,玉尹藏在心里,一直不敢说出来。
    今日也不知是怎地,在这灵堂上却滔滔不绝。
    杨金莲有些听不太懂。却不妨碍她用一种敬佩的目光,看着玉尹。
    “对了,这几日你辛苦一下,我抽不出身,还请娘子费心,多买些粮食回来。
    另外,把二姐夫妇和十三郎的老娘一并接来家中。顺便再给观音院那边送些粮食过去。李娘子当初帮我不少,而今她在观音院落脚,我大体上也能猜出她的意思。
    再通知霍坚。从屠场调五十个刀手过来……
    我担心城外战事一旦发生,城里少不得要出现动荡。我听说,这巷子里有几乎人家要离开东京。便找他们把房产买下来,供刀手居住。估摸着,这时候的房子不太值钱,一百贯以内,你大可做主,不必要与我商量,直接买下来就是了。”
    玉尹,一直不愿意买地,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观音巷林林总总住了十几户人家,随着虏贼与大宋开战。有七八户人惶恐不安,想要变卖家产,逃离开封。只是这时局,房子不值钱,本二三百贯的房子。估计在市面上也就是几十贯。玉尹既然决意留在东京,自然也要考虑家人的安全。
    杨金莲先愣了一下,旋即眼中透出一抹喜色,用了点了点头。
    “小乙哥放心,此事奴自会打理妥当。”
    “天不早了,便早些休息吧……明日还会有许多人来拜祭。少不得又要一番操劳。”
    杨金莲应了一声,便告辞走出灵堂。
    心里先前的迷茫一下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喜悦。
    她觉着,自己到现在才算是融入了玉尹这个大家庭。此前玉尹等人虽待她不错,却总有些客气。但刚才玉尹那一番话,虽少了几分客套,却又多了一些认可……
    自从大牢里出来,杨金莲第一次感觉到,不再那么孤独!
    
    玉尹在灵堂上守了一夜,天将亮时,方迷迷糊糊睡着。
    也不知过了多久,忽听一阵喧闹声传来,把他从睡梦中唤醒。睁开眼站起身来,他走到灵堂门口,却看见高尧卿和朱绚,匆匆忙忙的跑来,刚一进院门,高尧卿便喊道:“小乙,出事了,出大事了!”
    “什么事?”
    “你看!”
    高尧卿把一份报纸递给了玉尹。
    玉尹拿过来,只扫了一眼,却不禁眉头一蹙。
    “拿这劳什子作甚?”
    那报纸,并不是大宋时代周刊,而是由朝中主战派一手操办的大宋观察周刊。
    朱绚苦笑道:“小乙看了便知。”
    “哦?”
    玉尹展开报纸,看到那头版上的号外时,眸光不由得一滞。
    “请诛五贼,传首四方!”
    他疑惑的往下看去,却见上书: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西北,朱勔结怨东南。童贯结怨了解,创开边隙,畏战而逃……宜诛五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
    玉尹顿时倒吸一口凉气,脸上旋即透出一抹苦笑。
    诛五贼吗?
    这不就是历史上,那诛六贼的翻版!
    历史上,陈东上书,要诛杀六贼。
    而今陈东在牟驼岗,根本没有时间参与这些太学生运动,可是这事情却依旧发生了。
    唯一不同的,便是将诛六贼变成了诛五贼。
    历史上那六贼之一的王黼,在去年被徽宗皇帝下诏赐死,也就没有列入其中。
    玉尹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完这篇文章,抬起头向朱绚和高尧卿看去,“你二人怎说?”
    “今日一早,李若虚便到了报馆,言诛杀五贼乃义举,望咱们大宋时代周刊,明日能给予支持。”
    果然……
    李纲的求和信号,还真是来的及时。
    昨日刚和玉尹表示了和解之意,今天便要用到玉尹。
    “那宫中是怎个意思?”
    “宫中至今未有回信,二十六郎一早便派人入宫打探虚实,可并未得到圣人准确回答。”
    宋代皇宫,称母后为娘娘,尊皇后为圣人。
    高尧卿所言的圣人,便是指前太子妃朱琏。不过朱琏的反应倒也不算奇怪,毕竟赵桓方登基,便是有心赞同,也不可能表现出来。那样一来,反而会给人留下一种他急于清除先帝势力的表象。赵桓不好发言,那身为圣人的朱琏,自然也不会开口。
    “没有回信?
    是含糊不清,还是没有回答?”
    “未有回答。”
    玉尹站在黄裳灵前,闭目沉思不语。
    片刻后,他苦笑一声,“即没有回答,那便是同意。”
    “啊?”
    “我听人说,官家尚在东宫时,那朱勔蔡京和李彦,曾多次上疏,请太上道君废立太子。
    官家虽没说什么,却不代表他不记在心里。
    而今宫里没有反应,那就是同意了这文章里的说法……今日加印副刊,原文转载便是。”
    说实话,玉尹并不想出这个头。
    因为他太清楚,这朝堂上议和派的实力,是何等惊人。
    眼下看似李纲等人做主,可是这根基却太浅薄。说句不好听的话,那些议和派真要扳倒李纲这些人,也不会费什么气力。这时候跳出来,便等于向议和派开战。
    可李纲这些人有功名,有威望。
    自己呢?
    玉尹知道,在历史上李纲这些人即便是在占居上风的时候,也不断为议和派攻击。
    大宋观察周刊的影响力还是太小,李纲希望大宋时代周刊跳出来,做这个出头鸟……问题在于,赵桓也表示了赞同。玉尹现在,不跳出来都不行,也只能咬牙吞下这苦果。
    高尧卿和朱绚相视一眼,点头应下。
    二人陪着玉尹在灵堂上说了一会儿话,当外面来人祭拜黄裳的时候,便告辞离去。
    玉尹送两人出门,目送二人在巷口上了马车。
    靖康,终于要来了吗?
    赵桓在登基之后,便下诏定下了来年的年号为靖康。
    诛杀六贼……不准确的说是诛杀五贼,不过是靖康的一个讯号。在这一场斗争中,主战派虽然暂时占居了上风,可是玉尹心里却清楚,自己与议和派的战斗,也将要拉开序幕。
    ………………………

           

第264章 前夜


    大宋观察周刊终究太过于众。
    似乎除了一部分人会对其关注之外,其影响力甚至比不得议和派所开办的评论周刊。
    实话,如果单以文采而言,议和派的人远远高过于主战派。
    只那评论周刊中,时不时刊载一些受人欢迎的令文章,足以出一些端倪。
    风花雪月,才子佳人,远是人们最为喜爱的素材。
    在这一点上,大宋评论周刊明显抓了人们的喜,其影响力更远超过大宋观察周刊。
    只是,议和派做出反击,大宋时代周刊的加印转载,便令其偃旗息鼓。
    这时代周刊的影响力,也就可见一斑……
    “乙,急了,还是急了!”
    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也就是在那篇恳请诛杀五贼的文章刊载第三天,朱梦一大早便来到玉尹家中,一进门便连连摇头,言语中更表示出浓浓的不满之意。
    “今太上道君方禅位,官家登基不过数日。
    此正当大赦天下,安抚人心的机会,乙你们这一篇文章,只怕会使矛盾更加激烈。”
    很显然,朱梦不太同意诛杀五贼。
    不是不能诛杀,而是时机不。
    玉尹苦笑着摇头道:“三郎以为我想如此吗?李伯纪根就没有和我商议……当然,他也不可能与我商议。便刊载了那篇文章。我不愿转载,只是这……”
    玉尹罢,轻轻叹了口气。
    朱梦便没有继续追究,也是一声轻叹,便在玉尹身边坐下。
    “三郎……”
    “你莫再言!”朱梦道:“演山先临终遗言,要我助你一臂之力。
    我也知,乙你并非那种卖主求荣之辈。虽出身市井,然所作所为却皆为朝廷所虑。
    以前我设计你,乃各为其主。
    而今我既然来了。自会全力辅佐。再了,我阿爹也几次劝我来帮你,也是苦于没有机会……丑话在前面。我为你幕僚可以,一月一百二十贯足,却少不得一文。另外,我可以为你出谋划策,但若你不愿采用,我便离开,到时望你莫要阻拦。”
    朱梦开场一番话,让玉尹忍不笑了。
    “三郎放心,既然是叔祖向我举荐了你,我自会信你。
    至于策略。你我大可求同存异,我也不会因为你曾经害过我,便对你心疑虑……这几日,我恐怕是无法前往牟驼岗。如今军寨中只少阳一人,我也担心他过于操劳。便请三郎前往军寨帮我着……一俟我叔祖入葬。我便返回军寨主持。”
    朱梦听了,点头赞同。
    不过他并没有离去,而是话锋一转,“乙,你以为黄河天堑,能否阻挡虏贼?”
    “这个……”
    玉尹犹豫一下。轻轻摇头道:“自家以为,凭黄河天堑,恐怕是挡不虏贼。”
    “嗯,我亦如此认为。”
    朱梦停顿一下,起身来,“所以我以为,乙留在牟驼岗,恐怕难以施展拳脚。
    唯有死守酸枣两地,方能阻拦虏贼步伐……滑州有滑州团练使曹荣镇守,想来也无大碍。可酸枣方面,疏于兵备,只怕是挡不虏贼。乙欲建立功业,何不向李公请令,镇守酸枣呢?殿前司从六品的武官,在地方怎地也能做一个钤辖。”
    玉尹闻听,眼睛一亮。
    镇守酸枣吗?
    他此前的思路,一直局限在开封,并未想过镇守酸枣。
    而今朱梦一番话,倒是让玉尹豁然开朗……开封城外,无险可守。与其留守开封,倒真个不如,镇守酸枣。而更重要的一件事便是,留在开封便要手太多衿肘,可若是到了酸枣,怎地也是一方军事主官,做起事情来,便可以更加轻松。
    “李公,能同意吗?”
    朱梦微微一笑,“只要乙能舍得家,又有何不可?
    而今李公也正在为酸枣守将而发愁,若乙能自告奋勇,不得还能官升一级,做个统制想来不成问题。你若不与李公开口,我便与李公项,你怎么样?”
    朱梦也是主战派成员,和李纲等人关系不差。
    若他肯开口,想来这件事便有六七成把握……玉尹想了想,当下便答应了下来。
    朱梦走了!
    但玉尹却显得非常兴奋。
    眼界还是太窄了,太窄了!
    这朱梦果然不一样,一眼就出了这场战争的关键。
    只要能阻敌于黄河北岸,不需太长时间,一个月……便足以让真人不战而退。
    偏自己之前没有出这一点,便是陈东,也没有发现。
    叔祖介绍的这个幕僚,的确是厉害。若能得他真心相助,想来成就一番事业,总不会太难。
    想到这里,玉尹此前有些抑郁的心情,也一下子变得开朗许多……从殿前司调出,外放酸枣。
    听上去似乎不是太难,可要操作起来,却着实有些麻烦。
    原因嘛,倒也简单……酸枣团练使属于枢密院所辖,而牟驼岗军寨,则归于殿前司麾下。玉尹要前往酸枣,就必须先调出殿前司,把名册归入兵部,再呈报枢密院。而后由枢密院批准,通过兵部进行委派。这一趟手续下来,着实有些繁琐。
    可繁琐归繁琐,玉尹也必须去操办。
    在他和太尉府关系不算太差。这一日玉尹送走了访客,眼见天色将晚,便和燕奴等人交代了一声,直奔太尉府而去。
    临出门时,燕奴唤了玉尹。
    “乙哥早去早回,今夜还需守岁,却少不得乙哥在家。”
    守岁?
    玉尹恍然明白。今天确是除夕!
    不知不觉,便已到了宣和七年的最后一天,过了今晚。便是靖康元年。
    心中陡然间一颤……靖康,靖康!再过几个时辰,便要进入靖康年了……重以来。这两个字已经变成了玉尹挥之不去的梦魇。两载浮沉,终究还是要面对历史。
    着怀抱玉如的燕奴,玉尹心里涌动一股暖意。
    他突然上前,把燕奴搂在怀中,“九儿姐,我怎地也要守你母平安。”
    燕奴愣了一下,有些不太明白这端端,玉尹怎突然间吐出这么一句话来。不过心里面,还是非常开怀,那俏丽粉靥绽放灿烂笑容。轻轻呸了一声,“这许多人在,怎出这些没羞耻的话来?快点去吧,早些回来,莫要让大家在这里空等。”
    玉尹笑了笑。牵着暗金便出了门。
    “乙哥,这便要出去不成?”
    霍坚从一间民房里走出,穿着一身新衣,笑呵呵向玉尹行礼。
    杨金莲做事,倒也真个利索……短短几天里,便买了五套民宅。却不过付出了四百贯出头。也就是,每套民宅不过八十贯上下,远远低于玉尹当初所的一百贯。
    再加上肖堃的帮衬,玉尹很快便拿到了房产,并且把便桥过来的刀手,安顿下来。
    便桥屠场,而今已经停业。
    场院租借给柳青的家人,用来囤放粮食。
    也是柳青家里的粮食太多,以至于必须租下整个屠场。不但如此,还请了屠场里近百名刀手做护卫,这一算下来,玉尹又从柳青那边,赚了一大笔钱。一个月一千贯的赁钱,再加上三千贯的保护费……直让玉尹私下感慨,柳大官人果然财大气粗。
    这四千贯钱,他倒是收的心安理得!
    更重要的在于,有了这些粮草,玉尹便不用担心,家里粮食不够。
    难不成,还要守着粮库被饿死不成?
    “兄弟们可都得习惯?”
    玉尹也笑呵呵与霍坚寒暄。
    “哥哥的哪里话,这一群夯货,何时得如此舒坦……只是让哥哥破费,将来惯坏了他们,便吃不得苦来。”
    玉尹一摆手,“大郎得甚话,既然是自家兄弟,怎地也要让大家快活。
    待会儿去丰乐楼取酒,顺便去桑家瓦子找几个厨子做菜。今晚是守岁,也不能太过寒酸……对了,莫忘给屠场的弟兄送一些过去,便是留在屠场,也是自家弟兄。”
    一句话,顿时让那些个刀手,欢呼雀跃起来。
    玉尹趁机靠上去,从怀里取出两锭银子,放在霍坚手中。
    “让九郎辛苦一些,给我盯死丰乐楼和千金一笑楼,今晚会有什么状况。”
    九郎,名黄文涛,是黄七的族弟。
    这厮是开封的地头蛇,平日里游手闲,不务正业。
    可他有一个事,便是包打听……手底下更有几十个闲汉做帮闲,便在开封城里转悠,有什么事情可以第一时间知道。之前,玉尹曾用过黄九郎一回,只是后来去了杭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1 1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