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时行(庚新)-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桓授权李梲,可以向女真增加岁币300500万两,犒军费用也是300500万两。
    另外,赵桓命李梲私下里向完颜宗望行贿黄金一万两,以期能完颜宗望同意。
    可是结果,完颜宗望却提出了犒军费用五千万两,绢采各一百万匹,牛马各万匹的条件。同时,还要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并要求以亲王和宰相做人质,才可以同意退兵。
    乍听这要求,许多人会以为大宋是处于劣势。
    可实际上,真正处于劣势的却是女真人。偏偏完颜宗望的狮子大开口。居然还要被堂而皇之的拿出来商议。
    赵桓而今正在和耿南仲等人商议此事,不过这消息,却已经传到种师道耳中。
    种师道乍听之下,哭笑不得。
    若依着他的想法,定然会二话不说,起兵相争。
    你完颜宗望不过四五万人,可我大宋确有二十多万人;你完颜宗望已成了孤军,甚至连粮草都成了问题。居然还要提出这般非分要求。实在是太过嚣张。可是看如今的状况,赵桓既然在商议此事,说不定便有可能,同意完颜宗望的要求。
    种师道也有他的原则。
    我可以迎合皇帝的心思,甚至我可以同意你增加岁币,但三镇绝不可以割让出去。
    早在徽宗皇帝在位时,女真人便打过三镇的主意。
    不过那一次,由于各种原因,朝廷没有同意女真人的要求。可这一次。若赵桓急于求和,说不得真有可能答应下来。这样的话,种师道是万万不能够接受……
    “嵇仲。完颜宗望敢这般嚣张,也是看准了官家不愿再战的心思。
    其他事情,我都可以忍,唯有三镇,绝不能割让。可是朝阳门一战,对官家产生的影响实在太大。我担心官家害怕虏贼再战,会同意完颜宗望的这个要求。若真如此,只怕虏贼气焰更炽,而我大宋北疆。再无门户可守……实我大宋之难啊。”
    嵇仲,便是张叔夜的字。
    他点点头,也非常赞成种师道的说法。
    “种公所言,我自知之。
    然则这件事怕非我等可以做主。若官家一力割让,你我也很难阻止……这件事。种公可有解决之道?”
    种师道负手在大堂上来回踱步,片刻后他沉声道:“嵇仲,当务之急,是要官家恢复信心,不再畏惧虏贼。我们需要一场大胜。一场实实在在,能令官家振奋的大胜,方能消除此前朝阳门之战所产生的影响。你以为,可否偷袭牟驼岗呢?”
    “偷袭金营?”
    张叔夜愣了一下,点了点头。
    “若能成功,想来官家对虏贼的畏惧,便可以减少许多。”
    他沉吟片刻,又抬起头道:“只是此战必须要胜,而且还要使官家知晓,否则有可能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不如这样,你我便即刻入宫,与官家商量此事,如何?”
    既然是偷袭,这关键便在于一个奇、一个快。
    种师道白眉紧蹙,有些犹豫不定。
    按照他的想法,这件事不能告诉赵桓,趁着完颜宗望还在等候消息的时候,连夜出兵偷袭,打他个措手不及之后,再与赵桓知晓。可他也知道,若真个背着赵桓行事,说不得会弄巧成拙。打赢了,赵桓会认为自己拥兵自重,产生怀疑;若打输了,赵桓也会对他产生不满。最终的结果,反而有可能让赵桓下定决心。
    种师道并非眷恋这官位,但是却不愿在这个时候,与赵桓产生矛盾。
    他再三思量,最终同意了张叔夜的主意,“既然嵇仲也赞成,便叫上伯纪,咱们立刻入宫求见。”
    +++++++++++++++++++++++++++++++++++++++++++++++++++
    玉尹回到观音巷,天色已晚。
    燕奴等人得知玉尹将出任太子诸率府率的消息时,也是格外激动。
    “以小乙哥与太子的关系,日后便少了许多衿肘,可以自在许多……不过,为何让王家姐姐入宫护卫柔福帝姬?嬛嬛在宫中,有那许多高手保护,何必劳动王家姐姐?”
    玉尹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难不成告诉燕奴,他知道这开封,定然会被攻破。
    那位柔福帝姬,将会被女真人掳走,受尽苦难?这种话说出来,便是燕奴再相信他,也不会认同。
    “马指挥被杀,王家姐姐孤身一人在这开封,怕也难以支撑。
    弄不好,她可能会等开封之战结束之后,便返回老家,岂不是耽搁了十三郎的好事?”
    玉尹思来想去,只能把高宠拉出来做挡箭牌。
    “十三郎性子沉闷,好不容易动了心,怎地也要成全则个。
    开封居大不易,王娘子和九儿姐你又不同,若没个收入,也难以为继。再者说了,她一个寡妇一个人在这里,也确实艰难。若是得了柔福帝姬关照,不但能立足开封,还可以成全了十三郎的好事。呵呵,我也是为十三郎考虑,才作此决定。”
    燕奴和杨金莲等人听了,顿时连连点头。
    当下,玉尹也怕说漏了嘴,便借口明日有事,早早歇息。
    这一夜无事,第二天一早,玉尹持诸率府率印,便到了兵部办理手续,而后前往延丰仓大营。
    赵谌吩咐,让他把他的部下都带过去。
    延丰仓这些手下,虽说伤亡惨重,可是在经历过一场血战之后,确是一笔宝贵财富。
    玉尹到了延丰仓,便招来了朱梦说陈东和董先三人。
    闻听自己将归入太子诸率府,朱梦说等人也非常高兴,连连点头,表示赞成。
    他们也知道,玉尹而今的难处。
    便是从兵部出来,留在殿前司,也不是长久之计。
    高俅的身体,越来越差……他若在殿前司还好,能有个照拂;若高俅走了,换个人接掌殿前司,少不得又是一桩麻烦。玉尹在朝堂上不受待见,与其这般,倒不如去太子诸率府来的痛快。至少在太子诸率府,不但有太子照拂,也少了衿肘。
    玉尹见众人都不反对,也就不再犹豫。
    他立刻命朱梦说等人清点花名册,进行整顿。
    而他自己,则在安排好了事情之后,便匆匆赶去东宫报到。
    毕竟,从今天开始,他便要在太子身边效力……
    哪知道,刚进了东寝阁,赵谌便把他拉到旁边,神神秘秘道:“小乙可知,又要开战了!”(未完待续。。)
    /

           

第290章 姚平仲,是白痴吗?(祝大家元旦快乐!)

     ………………………。。
    “开战?和谁开战!”
    玉尹一下子没能反应过来,诧异看着赵谌问道。
    “自然是和虏贼开战。”
    赵谌显得很兴奋,不等玉尹再问,便滔滔不绝的讲述他听来的消息。那模样,活脱脱一个小孩子,不过想想看,这小子才九岁,不就是个小孩子吗?玉尹心里晒然一笑,想来是自己把太多希望寄托在这个小家伙身上,才会有如此怪异感受。
    “你是说偷营?”
    玉尹听完赵谌的话,眉头一蹙。
    赵谌没有觉察到玉尹的情绪变化,仍小鸡啄米似地连连点头。
    “是啊,方才张老公与母后说话的时候,无意中提及此事。
    我就说嘛,父皇怎会这般糊涂?明明占居了上风,却要和那虏贼谈劳什子议和。嘿嘿,现在看来,父皇这分明就是疑兵之计,借议和之由,再设法打击那些虏贼。”
    赵谌说的是眉飞色舞,可玉尹却听得一阵发闷。
    孩子,你太天真了!
    便是你老子要打这一战,也是为了议和做准备,绝非是你所想象的劳什子疑兵之计。
    可这话,他却不能说。
    “如此说来,此计是老种相公所出?”
    “正是。”
    “今晚偷袭牟驼岗?”
    “是啊。”
    玉尹越听越心惊,忍不住问道:“那老种相公要命谁领兵?”
    “听张老公说,好像是秦凤军节度使姚平仲。”
    果然!
    玉尹心里咯噔一下,果然是姚平仲。
    他可是清楚的记得,历史上第一次开封之围,宋军的确是做出偷营部署。可不知是什么原因,却落得一个惨败。当时领兵偷营的主将,便是赵谌口中这个姚平仲。
    姚平仲,字希晏,将门之后,西陲大将。
    十八岁时便加入行伍。与西夏人决战灭底河,斩获颇丰,故而得徽宗皇帝所看重。
    便是钦宗皇帝,对姚平仲也非常重视。
    姚平仲方抵达开封,便被委任为侍卫亲军步军司都太尉之职,故而也有姚帅之称。
    然而历史上,他正是在偷袭牟驼岗失败后,不敢返回开封。便逃往巴蜀。
    一直到乾道、淳熙年间,也就是公元1165至1189年左右才又出山,时年已八十有余。
    说起来有趣,玉尹之所以知道姚平仲,并非是因为他的战绩。
    姚平仲再次出山之后,著《同渭南集》一书。玉尹也是因为这本书,才对此人有所了解。若非赵谌提及此人,玉尹几乎想不起来北宋末年,还有这么一个人物。
    只是如今便听到了。他也只能苦笑。
    牟驼岗之战,非战之罪啊!
    所谓偷营,关键就在一个‘偷’字上。偷营劫寨。在于一个奇。可现在,连宫中的太监都知道了这件事,只怕这个‘奇’字便不复效果。深宫大院,鱼龙混杂,宫娥彩女,太监奴仆多不胜数。便是钦宗皇帝登基之后,遣散了不少徽宗皇帝时期的旧人,但宫中的人数,依旧是一个惊人数字。这么多人。人多嘴杂,谁又能保证,会不会走漏风声?便如同张老公这样,也许只是随口与朱琏谈及,可现在连赵谌都知道了。又算得什么秘密?‘奇’已不复存在,结果可想而知。
    更不要说,这开封城里还藏着金人的细作……
    “小乙,你怎地不高兴?”
    赵谌见玉尹沉思不语,忍不住开口发问。
    玉尹犹豫了一下。轻声道:“所谓奇兵,便在于一个出奇制胜。
    如何出奇制胜?无非是故设疑阵,隐瞒消息……我担心这次偷袭,恐怕难以成功。”
    玉尹从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兵法大家。
    这么一个连他都能看出端倪的事情,想来也不难理解。
    赵谌本来是兴高采烈,可是听玉尹这么一说,也不由得心里一咯噔,露出凝重之色。
    “那怎么办?”
    “设法阻止此事。”
    赵谌犹豫了一下,轻声道:“父皇决心已下,恐怕很难说服。
    再说了,老种相公和张相公他们也都做好了准备,未必能听得进去啊。”
    赵桓肯定是不会听进去,但种师道和张叔夜却未必。可问题是,如何劝说他们停止行动?
    玉尹思来想去,目光最终还是落在了赵谌的身上。
    这件事,也只有赵谌出面,才最合适……
    “太子,此事必须你去劝说,也许还有几分可能。”
    “我?”
    “你这就前去枢密院,与老种相公说,你也听说了偷袭之事,所以预先向他祝贺。”
    “这边可以了?”
    玉尹笑道:“若老种相公连这都看不出来,又如何能坐得枢密院?”
    赵谌听罢,也不禁是连连点头……玉尹没有随同赵谌同往,而是直奔诸率府。
    这诸率府便设立在东角门内,毗邻左掖门的位置。此前,太子诸率府是钦宗皇帝的手下统领。赵桓而今做了皇帝,当初身边的手下,自然也都得了提拔。而赵谌被册立太子,甚至还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加上女真人兵临城下,更没有时间来组建他的班底。莫说是太子诸率府,便是太子舍人,太子少傅都还没有人选。
    相对而言,玉尹便是第一个来到赵谌的手下。
    便他只是一个小小的诸率府率,那也是太子近臣,更不要说他曾做过赵谌的琴艺老师。
    所以,玉尹抵达太子诸率府后,并未受到什么刁难。
    不过也没什么可刁难,整个诸率府而今不过是一个空壳子,除了一些留守的骨朵子和内侍,便没有什么人在。
    看上去,很冷清!
    而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城外的女真人身上。更不会有人跑来关注玉尹……
    玉尹在查阅了卷宗之后,心里也就有了底。
    诸率府率以下,设副率两人。
    董先可以担当一个角色,负责练兵;朱梦说可以担当一个,负责诸率府的文事。
    除此之外,又有长史一人,可以由陈东担当。
    录事参军一人,便交由高尧卿负责。高宠、封况、何元庆、以及霍坚牛通等人。可以担当中侯、司戈、执戟等职务。剩下诸如兵曹参军等职务,在设法慢慢补齐。
    这个框架必须先搭建起来,玉尹盘算了一阵之后,心里大致上也就有了一个轮廓。
    他必须要把诸率府花名册尽快做好,然后呈报上去之后,才算是完成了诸率府的组建。不过具体事宜,玉尹并不擅长。所以他打算等朱梦说陈东过来之后,再具体商议。
    安排妥当之后,朱梦说和陈东便先行抵达。
    而驻守延丰仓的兵马。还在清点,预计要天黑之后才可以抵达校场。
    朱梦说见到玉尹,便立刻呈上了花名册。
    玉尹接过来看了一眼。不由得一怔,“孙显、王兰、袁朝年、毕进?”
    名册上,有三个陌生的名字,名字下面还有他们现在所担任的职务。
    孙显为提举弓箭手,接替此前王敏求的职务;而王兰、袁朝年和毕进,则为将虞侯,居然和梁玉成的职务齐平。毕进这个名字,玉尹倒是有些印象,好像是御拳馆出身。而袁朝年这个名字也不算陌生。此人之前便是背嵬军的斥候,随玉尹经历过郭桥镇大捷。
    可是孙显、王兰……
    玉尹觉着有些眼熟,却有些想不起来了。
    朱梦说道:“这几人都是朝阳门之战活下来的弟兄,其中毕进和王兰原属于厢军所治。
    你也知道,那厢军指挥使秦仔怯战而逃。已经被关进大牢,待战事结束之后,便要流放岭南。毕进王兰也不想再回厢军,便留在营中……我见这两人颇有能力,所以便为小乙提拔了二人。这次归于太子诸率府。弟兄们也都非常高兴,没有异议。”
    玉尹想起来了!
    王兰便是那个在厢军大营中,和他并肩作战过的宋兵。
    他和毕进能在朝阳门之战活下来,也算是有些本事,留下来倒也无妨。
    玉尹本就不是个要求很高的人,他也清楚,凭他的名气,还不足以让那些传说中的名将俯首称臣。唯一能做的,便是招揽一些底层军官。既然朱梦说安排了两人差事,便说明这两个人有真才实学。既然如此,玉尹自然不会有什么异议……
    “从今天起,大家便是太子亲军了。
    操练却不能放松,而且要进一步加强。朝阳门之战,大家也都看到了虏贼的凶悍,所以更要更加勤奋才是。”
    “太子亲军?”
    朱梦说闻听,顿时笑了。
    “这名字,倒是比那劳什子诸率府要好听的多。”
    玉尹先一怔,旋即就明白了朱梦说的意思。
    这是要拉虎皮扯大旗,不过太子亲军这个说法,倒确是不差。
    “那改日便请太子出面,由圣人为咱们做一面太子亲军的大纛。”
    “嗯,这个想法的确不错。”
    三人便在这空荡荡的诸率府大堂上,商议起这太子亲军的具体事宜。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了。
    玉尹正要起身,却见外面内侍前来通报,说是太子有请。
    既然是赵谌召唤,那便不能怠慢了。
    玉尹忙和朱梦说、陈东二人打了个招呼,匆匆离开诸率府,直奔东寝阁而去……
    东寝阁内,赵谌一脸的愤慨。
    “小乙,那姚平仲,也忒猖狂。”
    玉尹一进门,便听到赵谌这一声埋怨。
    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便升起一抹不祥预感。
    “小哥,何故动怒?”
    赵谌愤愤不已道:“我方才去兵部,与老种相公他们说了小乙的看法。
    本来老种相公已经意动,哪知道姚平仲却不肯同意,还说什么小乙市井出身,朝阳门一战也是运气好,才击退了虏贼,算不得真本事。他执意要率部偷营,还说什么要一战功成,令虏贼从此不敢窥觑。后来他还跑到父皇那边立下了军令状,累得我也被父皇唤过去,好一顿责备,并让我不许再插手军中事务,不许出宫。
    小乙你说,这姚平仲是不是很混蛋?”
    赵谌的家教很严,特别是皇后朱琏平日里教导甚紧,便是一言一行,也都非常谨慎。
    如今却忍不住破口大骂,可以看出,他心中是何等愤怒。
    只是当玉尹听完了赵谌这一番话之后,脑海中突然间生出一个念头:这姚平仲,是白痴吗?”RQ
    ………………………

           

第291章 太子亲军第一战

     姚平仲当然不是白痴!
    出身西陲将门世家,又屡次与西夏交锋,更贵为秦凤军节度使,怎么可能是白痴?
    只是,姚平仲在抵达开封之后,失去了平常心。
    赵桓的破格召见,更温言嘉勉,让姚平仲自视甚高。他想要在开封这个大舞台上建立一番功勋,可是在赵桓力主议和的情况下,也只有偷袭牟驼岗才能展现才华。
    姚平仲想要打一场漂亮仗,为日后入主枢密院积累资本。
    他很清楚,种师道已经75岁了,不可能久领枢密院;张叔夜为人耿直,虽得赵桓欣赏,却不受重用。至于李梲,不过一介书生,凭着从龙之功做到如今位子。
    日后谁可领枢密院?
    便只剩下他姚平仲一人……
    但问题是,姚平仲的资历还是有些浅薄,也没有太多能拿得出手来的功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得知赵桓同意了偷营计划之后,他便立刻着手,做出安排。眼看着一件大功就要告成,却突然跑出来一个玉尹,戳哄太子出面阻止行动。
    那玉尹是什么东西?
    姚平仲甚至没听说过此人名字,又怎可能服气?
    更不要说,赵谌的表现,也让姚平仲感到不满。你堂堂太子,居然对一个无名小卒言听计从,又算得什么事情?同时,他更感到威胁,因为他日赵谌若登基,姚平仲势必要失去前程。所以,他需要趁此机会,狠狠打击一下太子身边的奸臣。
    这兵事之上,绝非你一个无名小卒可以插手。
    为此,姚平仲不惜深夜入宫,向赵桓立下军令状。
    玉尹却不知道,正是因为赵谌言语中所透出的尊重,使得一个名将失去了冷静。
    “那小哥有何打算?”
    赵谌小脸上露出一抹纠结之色,半晌后问道:“小乙。姚平仲是不是一定会失败?”
    “十有**。”
    “小乙,我想请你帮我一个忙。”
    “请小哥吩咐。”
    “帮我,救下姚平仲。”
    赵谌轻声道:“我知道那姚平仲也是有本事的人,若真个折在牟驼岗,确是一大憾事。况且你这诸率府初成,也需要有足够功勋来建立声望。若此次能救下姚平仲,说不得父皇便不会再把我看作小孩子,我也可以为父皇分忧。你说可好?”
    看着赵谌一脸期盼,玉尹点头答应。
    可他也知道,这次出动,着实危险。
    思忖片刻之后,他轻声道:“小哥,我可以出兵救援姚使君,但是我需要你帮忙。”
    “请讲。”
    “我需要开封府助我一臂之力。
    而今我麾下兵马,尚在延丰仓整备,距离陈州门甚近。我需要率他们从陈州门出城。且不为人所知。小哥当知道,李尚书勒令各门严守,要想出城。怕是困难。
    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玉尹是真的怕了!
    这深宫大院,根本存不住秘密,所以要格外小心。
    赵谌想了想之后便道:“此事倒也不难,我这就去找我阿翁帮忙,送小乙秘密出城。”
    赵谌的阿翁,便是开封府尹朱桂纳。
    得了他的保证,玉尹这才算放心。便立刻告辞离去。
    赵谌自去找朱桂纳交涉,暂且不提。
    玉尹直奔延丰仓大营,把朱梦说陈东和董先三人找来。
    商议了一番之后,玉尹便做出决定。
    他麾下而今有一千多兵马,但真正可堪一战的。却没有多少。不管是后来归还他的那七百兵卒,还是临时收拢过来的几百人,尚无法担当重任。挑选了一下之后,便只剩下朝阳门之战中幸存下来六百悍卒。
    玉尹没打算用这六百悍卒和女真人死拼,他自有一番打算。命董先点起兵马之后,便去找到凌振。
    凌振在这段时间里,又做出几十枚掌心雷出来。
    见玉尹索要,便立刻交给了玉尹,并叮嘱玉尹道:“这次的掌心雷,威力较之前次更大,而且引线燃烧比之前更快。小乙若要使用,需有所准备才好,莫坏了自己性命。”
    玉尹点头道:“五十枚足矣。
    此次掌心雷还是交由梁玉成使用,他手底下那几十人,倒也轻车熟路,问题不大。”
    威力更大?
    究竟能有多大!
    玉尹心中好奇,但也只能留在战场上来验证。
    取了掌心雷回来后,便立刻找来梁玉成。那梁玉成手底下有二十多人,也是朝阳门之战的幸存者,更随玉尹参加过郭桥镇大捷,并且在当时充当做掌心雷的投掷手。
    对于掌心雷的使用,这些人自然是轻车熟路。
    玉尹又反复叮咛了一下之后,便让梁玉成把掌心雷分下去,带着一干投掷手前往陈州门与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1 1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