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时行(庚新)-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消息对完颜宗望来说,实在是太过于震撼。
哪怕是早就有了思想准备,可真个确认下来后,还是让他有些无法承受。
高庆裔,萧庆……
这可是大金两大智囊。
而今高庆裔死于开封之战,萧庆也被人暗杀于开封城中。
毫无疑问,这必是那暗花者所为……赵桓虽说软弱不堪,可这大宋治下,却真有心狠手辣之辈。宋人并不想放自己等人离开,所以才使出了这样的一种手段。
完颜宗望越想,就越是觉得有些害怕。
若非萧庆提前安排,只怕连他也走不出开封城来。
只是他虽安全,那两万女真儿郎,却是危险万分。以那些宋人的手段来看,他们绝不会轻易放走两万女真儿郎。也不知道,兀林答撒鲁姆可曾听从自家吩咐。如果真的是换做完颜蒲鲁虎指挥,那两万女真儿郎能否活着回家,确尚在两可。
思绪,变得有些混乱。
完颜宗望甚至没有留意到,海船不知在何时,已缓缓驶离码头。
天边,显出一抹鱼肚白的光亮,天快要亮了!
完颜宗望一声长叹,回身举目眺望,却见蓬莱县城在黎明中越来越远,逐渐变得模糊。
此次南下,真个得不偿失!
完颜宗望突然觉着有些后悔:当初若不听从郭药师所言,占领燕山府后不急于南下,结果又会是怎样?
说不清,真个是说不清楚……
第328章 海上劫杀(二)
朝阳,升起。
驱散了弥漫着海面上的薄雾。
湛蓝的海水,透出一股子沉静之气,令人心旷神怡。
海船乘风破浪而行,蓬莱县城已不见了踪影。玉尹坐在舱中,品着夷州特产的贡茶,悠然自得。
司马静坐在他对面,神色却略显紧张。
玉尹为他斟了一杯茶水,笑呵呵说道:“大官人不必紧张,此次行动,绝不会有任何差池。”
司马静揉了揉有些僵硬的面颊,苦笑道:“郎君说得轻松,今日做得这大事来,只怕日后自家再也无法踏足辽东了。”
玉尹笑道:“少了辽东,也莫心急。
说起来,自家此次来还有一桩事情要与大官人商议。自家如今,已经打通西域商路,正筹谋漠北商路开启。却不知道大官人,有没有兴趣参与其中,做一回大买卖?”
西域商路?漠北商路?
司马静闻听,眼睛顿时一亮。
他是个商人,自然是无利不起早。此次之所以答应协助玉尹,也是抱着换取利益的想法。
玉尹而今,已不是当年那个开封府的市井小民。在朝堂上,也有些势力。其背靠太子,前途无量。若能搭上关系,日后自然有诸多好处。而且,西域商路和漠北商路,他也听人说过。那可是许多朝中大员都参与进去的买卖,若能分一杯羹,自然好处多多。只是司马静一直不知道该如何开这个口,而今玉尹主动提起,他自然是喜出望外。
“郎君的意思是,我也可以……”
“开春之后,漠北商路便要启动。
只是我已在西域商路上投入太多银两,如今再启动漠北商路。难免力不从心。虽说有五原姚氏加入。但毕竟势单力薄。柳青和杭州黎家也拿不出太多精力在上面,便想要寻个能主持大局的人。大官人久经商海沉浮,这其中的奥妙比我懂得多。所以。我想要请大官人也加入进来,有钱大家一起赚,不知大官人以为何?”
主持漠北商路吗?
司马静自然喜出望外。
原本。他也只想着能参与其中便够了,那料到玉尹竟跑出这么大一个馅饼,把他砸的有些头晕。参与和主持,完全是两个概念。若能主持漠北商路,便代表着他可以大规模投入其中,赚取更多的利益。相比之下,区区辽东丝帛生意,真算不得什么。
玉尹看了司马静一眼,没有再赘言。
该说的都已经说了。想来司马静已知晓,该如何抉择……
++++++++++++++++++++++++++++++++++++++++++++++++++++++++++++
海上的行进速度很慢,不知不觉。天色已晚。
玉尹睡了一觉。醒来时舱中已经燃起了烛火。他简单洗漱了一下,便迈步从舱中走出来。
“快到铁山了吧。”
“差不多明天正午时。便可以抵达铁山。”
玉尹深吸一口气,看了看天色,招手示意一个水手过来,沉声道:“去看看,七哥那边情况如何。”
水手是田行建带来的人,听罢吩咐,便连忙行动。
他手里拿了一个火把,站在甲板上颇有规律的晃动。不一会儿的功夫,远处搭载完颜宗望等人的海船上,有火光闪动。
“郎君,七哥那边都准备好了!”
玉尹点点头,沉声道:“传令下去,船只航速放缓,拉开距离。”
水手领命而去,不一会儿的功夫,玉尹便可以感受到,海船的航行速度,明显放慢了许多。
与此同时,田行建那艘海船的速度却骤然加快。
四艘海船渐渐拉开了距离,玉尹这才再次传令下去,“告诉七哥,行动!”
伴随玉尹这一声令下,远处海船上,突然出现一蓬火光。田行建等人得到玉尹命令之后,便立刻点燃了海船。那海船上,堆放的可不是什么丝帛,而是一堆堆的火油和干草。海风正烈,风助火势,那海船刹那间便燃烧起来……与此同时,田行建等人纷纷从海船上跳入海中,迅速脱离。远远的,只看到一团烈焰,在海面上熊熊燃烧。
完颜宗望昨夜一整晚都没有休息,所以上了船之后,便早早的睡下。
睡梦中,忽听噼啪声响。
完颜宗望立刻从睡梦中醒来,披衣忙走出船舱,却见迎面一股烈焰扑来,吓得他连忙趴下,却依旧被烈焰烧到了头发。
“怎么回事?”
“郎君,不好了……船走水了!”
“啊?”
完颜宗望大吃一惊,一把拉住那惊慌失措的通译,“为何不去灭火?”
“没有人,郎君,没有人啊!”
“什么意思?”
“船上的水手都不见了,整艘船都烧起来了……郎君,咱们还是赶快撤离吧。”
撤离?
这茫茫大海上,又如何撤离?
完颜宗望此时已经完全清醒过来,这分明是宋人的一条毒计。
恐怕自己一行人,早已经落入对方的算计,从他们踏足蓬莱的一刹那,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今日这场大火而准备。什么府衙丢了东西?什么封锁港口?这就是一个局,为的就是引诱自己上钩。自己出海,本就不为人知。若死在海上,更不会被人察觉。如此一来,宋人便可以从容准备,等狼主得到消息时,便已晚了!
是谁?
是谁为了我,不惜兴师动众,设下这么一个局呢?
完颜宗望也有些手忙脚乱,忙带着通译,从舱中冲上了甲板。
此时,完颜宗望的那些随从,也都上了甲板,一个个在船甲板上。茫然不知所措。
“跳海。跳海!”
完颜宗望连忙大声呼喊,同时左顾右盼,想要寻找一个能够在海面上漂浮的工具。
他不会游泳。若跳了海,便死路一条。
不过还好,完颜宗望很快便找到了一个木箱。连忙跑过去,刚要把箱子打开,却看到一条燃烧的引线,顺着箱子的缝隙,没入箱子里。心里激灵灵打了个寒蝉,完颜宗望本能的想要转身逃跑,却听得一声巨响,紧跟着一团烈焰冲来,把他包裹在其中。
五十枚特制的掌心雷。在这一刻爆炸。
巨大的爆炸力,将完颜宗望撕扯成了碎片,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惨叫。
轰隆!
爆炸声在寂静的夜空回荡。火光冲天。
玉尹站在海船上。可以清楚的看到远处那艘海船伴随这一声爆炸,木屑飞溅……
若这都杀不死完颜宗望。便是老天不长眼。
玉尹的眼中,闪过一抹兴奋之色。
诛杀了完颜宗望,此行才算是大功告成……
“郎君,可要返航?”
司马静走上来,轻声询问。
“七哥他们都安全了?”
“放心,都已经登船,没有任何伤亡。”
玉尹听罢,长出一口气。
“既然如此,便准备返航。”
++++++++++++++++++++++++++++++++++++++++++++++++++++++++++
不必再去检查结果,此处海域,海水湍急,更有鲨鱼出没。
浓烈的血腥味,足以将那些海中霸主吸引过来。就算是船上有幸存者,也绝不可能逃出生天。
这是宋代,不是后世,有那么多的营救手段。
在这片海域里,玉尹有百分百的把握,完颜宗望死无全尸。
不过,他还是等到远处海船沉入大海之后,才下令返航。与出海时的紧张心情相比,返航的路程,无疑是极为轻松。杀了完颜宗望,才算是大功告成。接下来,便是要准备着手,对付那两万女真俘虏。玉尹相信,事情到了这一步,种师道断无收手的可能。虽则赵桓下旨,要沿途进行保护,但种师道绝不会轻易放过那些家伙。
如此大场面,怎地也要凑上一脚才成。
杀了这两万俘虏,或许不能够让金国覆灭,但也足以动摇女真人在塞北的统治。
毕竟,女真建国不过数载,其统治并不牢固。
此前凭借灭大辽之声威,令塞北胡族暂时臣服,尚来不及进行整合。历史上,女真人凭借对大宋一次次的胜利,将其政权稳定下来。可是女真人口稀少的缺憾,注定了一旦女真遭遇惨败,便会出现动摇。开封之战,便是如此!所以完颜吴乞买才要不惜一切,将那两万女真俘虏讨要回去。只要能将那两万俘虏干掉,十年之内,女真将无力南下。至少在短时间内,他们必须要先设法,稳定住政权。
十年,也许足够了!
玉尹负手立于甲板之上,迎着那猛烈海风,巍然不动。
今日杀得完颜宗望,总有一日,我也能马踏上京……
+++++++++++++++++++++++++++++++++++++++++++++++++++++++++++++
第二天傍晚时,海船抵达文登。
犹豫是刚从蓬莱出海,所以这时候返回蓬莱,实在是太引人注意。张叔夜早已派人,在文登港口等候。玉尹带着田行建一行人在文登下船后,便立刻踏上归途。
算算时间,已八月二十九日。
太子亲军在白马津已停留十二日,必须要早些返回。
毕竟停留的越久,就越容易被人发现。玉尹甚至没有来得及和陈希真等人碰面,便急匆匆踏上返程之路。
不过,他也得到了结果。
善应在陈广、张进和陈希真三人联手之下,最终被陈希真所杀,还是留在了蓬莱。
至于尸体,则被人丢进大海。
陈希真和陈广受了轻伤,张进则在诛杀了善应之后,便飘然离去。
临走时,他留给玉尹一封信,请他多多照拂杨再兴。除此之外,便再无只言片语。
玉尹总算是松了口气。
不管怎样,杀了完颜宗望,杀了善应,便真个是大功告成。
接下来,便是要尽快抵达肃宁寨,着手与和尚洞的马扩马和尚取得联系……
也不知道,种师道那边,究竟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呢?
第329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
完颜宗望和善应的失踪,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事实上,包括完颜吴乞买在内的所有人,注意力都集中在即将踏上归途了两万女真人,以及萧庆被杀的事件上。萧庆被杀,着实令金国朝野震动。完颜吴乞买旋即命元帅左都监耶律余睹为使者,再次出使大宋,彻查萧庆被刺杀的真相……
说穿了,却是要耶律余睹设法保证女真俘虏能够安全返回。
至于完颜宗望,想来问题不大。
有善应保护,再加上萧庆生前的安排,应该可以顺利返回。如今没有消息,想来是已经抵达登州。不过,女真人还是下令,让驻扎在铁山地区的女真人,设法接应完颜宗望。不管完颜吴乞买对宗望是如何忌惮,却终究是他的子侄,更是一员名将。哪怕是要削弱完颜宗望的兵权,完颜吴乞买还是希望宗望能平安返回。
总之,而今重中之重,便是那两万俘虏的安危。
与此同时,宋徽宗赵佶返回开封。
赵桓亲率文武百官,迎接赵佶还都,不过旋即便将赵佶安排在龙德宫居住,并严令龙德宫官吏和内侍,不得与赵佶通报消息,更断去了赵佶与宫外的所有联系。
为此,荆南、镇东军节度使,太傅赵杞,也就是徽宗赵佶六子颇为不满,更上疏赵桓,请求赵桓予以赵佶一定自由。赵桓虚心纳谏,不过转头来便把此事抛在脑后。
君不见赵佶还都,声势何等惊人。
赵桓虽坐稳了皇位,更因为开封之战而在百姓中颇有口碑,却毕竟和赵佶猜忌颇深。
不坐在这位子上,感受不到压力。
赵杞虽说的颇有道理,但赵桓却不敢对赵佶掉以轻心。
他可以清楚感受到。赵佶给他带来的巨大压力。哪怕朱勔等人已死。但是赵佶在朝中二十六年的积威却不可以忽视。谁敢保证,赵佶便没有夺回皇位的心思?
赵桓不敢赌,也不愿赌。
反正好吃好喝的供着他可以。却不能让赵佶和外界有联络。
大战过后,百废待兴。
赵桓希望能尽快稳定下来局势,等到他皇位彻底稳固。东南彻底纳入他的掌控之后,再放松对赵佶的监管也不迟。但是现在……赵桓还没有那个信心,掌控局面。
+++++++++++++++++++++++++++++++++++++++++++++++++++++++++
靖康元年九月初,太子亲军渡过黄河。
由于白马津渡口彻底毁坏,以至于太子亲军不得已在滑县被困十余日,已耽搁了不少时间。
所以,渡河之后,太子亲军便加快行进速度。
一路上日夜兼程,在九月中旬。终于抵达肃宁寨。
这肃宁寨,隶属真定府所辖,为永宁军治下。
如果以从属关系而言。肃宁寨应该为永宁军所治。但太子亲军的性质。却与大多数边军不同,归河北兵马元帅府差遣。而河北兵马元帅府大元帅是赵谌。于是乎太子亲军便成为真定府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便是河北兵马元帅府,也无法调动太子亲军。
玉尹为元帅府参议,其背后便是太子赵谌。
换句话说,勿论是张所、黄潜善,都不能差遣玉尹,只能与之进行商议。
对于这么一支不受任何人所控制的兵马,各方都感觉头痛。
管不得,差遣不得,还要负责这支兵马的粮饷辎重一应要求,绝对是一支少爷军。
于是乎,太子亲军尚未抵达肃宁寨的时候,真定府便传出了‘公子军’的称号。而事实上,太子亲军的装备,的确是不同于其他兵马。且不说朝廷划拨的兵饷之外,玉尹更以赵谌名义,在太子亲军中投入二十万贯,对太子亲军进行装备。
这二十万贯中,赵谌拿出五万贯,朱绚拿出拿了八万贯,朱桂纳更资助五万贯。其余两万贯,则是玉尹零打细敲,从别处得来,凑足整整二十万贯,才有了今日太子亲军的威武军容。
八千兵马之中,有一千马军,号称背嵬,由高宠与何元庆各领一部。
另有八百破阵军,同为玉尹亲兵,归于杨再兴和狄雷二人执掌。
三千步军,由张玘担任兵马使。
三千弓箭兵,则由一个名叫傅选的人执掌。
这傅选,原本是江西制置大使司统制,开封之围时,他奉命勤王,只不过才到应天府,开封之战便已经结束。原本,傅选已接到敕令,要他率部返回。不成想却被朱胜非看重,旋即向玉尹推荐,从而进入太子亲军效力。
这傅选,也是一员悍将。
弓马纯熟,射术也极为精湛,更通晓兵马,乃武举出身。
这样的人物,对玉尹而言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他而今最缺乏的便是统兵之人,高宠、何元庆、狄雷还有封况等人,只是战将。冲锋陷阵没有问题,但若论临阵指挥,却远远不足。虽则此前玉尹已招揽了吴玠张玘于鹏,却依旧缺少人手。
傅选的到来,也算是为太子亲军填补了最后一块短板,玉尹自然不会拒绝。
肃宁寨颇为简陋,好在吴玠率部先行抵达,在肃宁县城外,已扎好兵营。大军抵达之后,便直接驻扎在兵营中,算是安顿妥当。
说起肃宁,玉尹倒是有些印象。
历史上,这里曾出了一个大人物。虽不是什么好人,却也赫赫有名,便是那明代大宦官,九千岁魏忠贤。
除此之外,玉尹对肃宁并无太多认识。
虽然这一路上,他恶补了一些肃宁的情况,但总体而言,也只是浮于表面。
所以,在抵达肃宁之后,他便让人搜集来肃宁县志。准备挑灯夜读。做进一步了解。
谁料到,刚把书卷打开,高尧卿却跑了进来。
“小乙。肃宁县令在营外求见。”
肃宁县令?
玉尹一怔,忙站起身来。
肃宁县令在此前金兵南下时,不战而逃。已经被真定府总管,都统制王渊斩杀。
新任肃宁县令,也是方任命下来,据说只比玉尹早到三天。
本来,玉尹是打算天亮后再去拜会。
毕竟他驻扎肃宁寨,便少不得与当地官员有交集。哪怕太子亲军不受任何人所辖,这面子上的功夫也要做足。玉尹虽说高傲,但重生以来,却把那棱角磨去许多。人情世故更懂了不少。只是他没想到,没等他过去拜会,那肃宁县令居然来了。
从品阶上。玉尹官阶高于肃宁县令。
但是从地位上。肃宁县令却未必就逊色于他这个太子亲军都统制。
玉尹没有注意到,高尧卿表情有些古怪。
他连忙道:“既是县尊到来。快快有请……”
“小乙……”
“嗯?”
高尧卿吸了口凉气,吞吞吐吐道:“说起来,这位县尊是你我故旧,待会儿你可别生气。”
玉尹这才注意到高尧卿那古怪的表情,心中顿感诧异。
故旧?
玉尹实在是记不清楚,他在这肃宁有什么故旧。
“既然是故旧,我生劳什子气呢?
衙内,究竟是哪位故旧,却让你这般模样?”
“算了,人就在外面,待他进来,小乙便知。”
高尧卿是个衙内性子,虽说已改变许多,可是骨子里却无太多变化。有外人的时候,他会称呼玉尹郎君。可若在私下里,他还是习惯称呼玉尹小乙。而玉尹对此,也不太在意。随着身份地位的变化,昔日的好友越来越少,能有这么一个随性的朋友,玉尹自然非常欢喜。
当下他笑道:“衙内好神秘,人道是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
此人生一大喜事,直恁吞吞吐吐好不爽快。走走走,既是故旧,便迎去迎他则个。”
说话间,玉尹迈步便走到大帐门口。
帐帘一挑,他一边走一边笑道:“确是哪位好朋友当面……”
话音,戛然而止。
却见大帐外,站立一个青年。
看年纪大约在二十五六的样子,一身便装,鬓角已显出灰白色。
“李大郎?”
玉尹一眼认出眼前青年的身份,脸上露出惊异之色。
而那青年,本是一派纠结模样,见玉尹出来,便拱手苦笑道:“小乙,却不想在此重逢。”
李逸风!
居然是李纲之子,李逸风。
想当初,李逸风曾因为大宋时代周刊的事情,暗地里坑了玉尹一回。后来因为躲不过良心谴责,便与李纲反目,独自一人到了河北,甚至连太学都中途放弃掉。
一晃,三载!
玉尹乍见李逸风时,竟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受。
想当初,他才重生过来,最先认识的人,便是李逸风和陈东。
如今陈东成为他的幕僚,而李逸风……
玉尹突然明白,为何高尧卿会是方才那副表情。
的确,当初李逸风害得他差点坐了大牢。不过说句心里话,玉尹虽然恼怒,却并不记恨。李逸风李纲所为,并非为私利,也是出于公心。说实话,当初那大宋时代周刊的确不适合掌握在他手里。若不是后来转给赵谌,也许早就被封了门户。
三年时间,足以让玉尹忘记当年的不快。
在短暂的诧异过后,玉尹旋即露出欣喜之色,快步上前,一把便握住了李逸风的手臂。
“大郎,别来无恙。”
一句‘别来无恙’,也把过往的种种不快,都变作了过往云烟。
李逸风看上去,可是比当初在开封时,衰老了很多。
那鬓角的白发更说明,在过去的这段岁月中,他是何等的辛苦。
见玉尹脸上那灿烂笑容,李逸风如释重负般,长出一口气,“小乙却比当年,更添了几分英武。”
两人说罢。相视一笑。
人常说。相逢一笑泯恩仇,想来便是这般样子。
玉尹万万想不到,能够在这么一个人地生疏的地方。遇到昔日好友,心里更是快活。
“我道衙内直恁吞吞吐吐,原来是这般。
三郎你也忒小看了自家。当年不管发生甚事,虽不是各为其主,却都是为了公益。
来来来,却怠慢了大郎。
若早知道是大郎在这边,我又何必一路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李逸风也笑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