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兵器谱(殷扬)-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横行欧亚大陆,号称“七国之主”、“世界的主人”的突厥,也给唐朝灭了。
若是宋军恢复了血性,那么,宋军的战力将是极为强悍,非常可怕。而眼下的事实却是证明,宋军的血性给激发出来了,西夏举国之兵也不见得是对手啊。
是以,他们最想的事情莫过于说退宋军,哪怕是付出一些代价。李宗保和梁熙二人之所以要和谈,真正的目的就在这里,只是出自西夏人的脸面,这才说成是拖延。
和谈的确有其诱人的地方,成功了,可以免除刀兵之灾。不能成功,还可以达到拖延时间的目的。
问题是,吴骥并非无能之辈,相反的,种种迹象表明吴骥精明过人,肯定能识破西夏的用意,是以,西夏君臣能不愁么?
“你们说,吴骥他会和谈么?”李秉常终于忍不住了,再次出声相问。
“皇上啊,这话你都问了上百遍。吴骥会不会答应,我们怎生知晓呢?这得等使者回来就知晓了啊。”李宗保在心里埋怨,不敢说出来,一颗头颅垂得更低了。
吴骥会不会和谈是关键,只要吴骥同意和谈,哪怕付出高昂的代价,李秉常也愿意。可是,他很清楚,他这奢望能不能实现谁也说不清,因为吴骥占了上风,掌握了主动权,与其和谈,不如把西夏给灭了。
可是,从自身的愿望来说,李秉常仍是奢望吴骥给同意和谈。只要吴骥同意谈,那就是一个不错的开端,一切好商量。
自从使者派出之后,一众君臣就在关切这问题,李秉常时不时的就会这么问。一众大臣谁也不敢回答,就成了闷坐的局面。
“皇上,这事,得等使者回转,一切自明。”梁熙眉头一挑,实在不愿意如此等下去,这种等待那是折磨人:“若吴骥愿与我们和谈,一切好商量,哪怕是付出不小的代价也成!”
“是呀!是呀!”
“梁大人说得对!”
梁熙这是第一次挑明了这次和谈的真正目的,立时得到一众大臣的附和与赞同。付出代价使得宋军退走,他们还能保住自己的地位、权力、财富,比起钻山沟吃苦划算得多,再大的代价他们也愿意付出。
“若是吴骥不愿意与我们和谈,我们又该当如何,这才是我们眼下应当商议的。”梁熙不愧是在刀山血海里滚过来的人,在眼下这种情形下,仍是很冷静,虑事周全。
“是呀!梁大人所言正是臣之所虑!”李宗保大声附和:“与其在此闷坐枯等,还不如来议议这事。”
这是正理,不敢有人有异议。李秉常万分不想议这事,这可是他最害怕的事情,却是不得不议,只得忍着心惊,道:“若是吴骥不与我们和谈,大夏该当如何应对?”
“吴骥若是不和谈,我们就调集举国之兵,与吴骥打上一仗。我就不信,大夏举国之兵,还打不过吴骥!”
“打,怎生打?兴庆府是坚城,可是,比起夏州能坚固多少?夏州给吴骥一鼓作气而下,兴庆府能坚守多久?”
“李靖当年灭吐谷浑,那时的唐军没有眼下的宋军多啊,吐谷浑那么强横,还不是给李靖一举灭掉?大夏虽然强,强得过当年的吐谷浑?”
“汉人血性发作那是雷霆万钧!苏定方灭西突厥,他用一万人对付西突厥十几万人,还一举斩首数万。”
“还有李靖,他竟然敢率领三千人冲到颉利可汗的老巢!汉人虽然胆小,我们瞧不起,可是,大夏之地流传着太多的汉人血性发作的事儿,惊煞人呐!”
一众大臣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起来。若是吴骥不同意和谈,肯定只有打了。可是,即使打的话,能否打得过,谁也没有成算。回想起唐朝在西北一带的辉煌战例,他们的胆气就更弱了。
“争争争,你们除了争,还知晓些甚?”李秉常听了半天,除了一大堆的口舌之争外,没有一点有用的主意,不由得火气上腾,喝斥起来了。
一众大臣忙着闭嘴,李秉常心情不爽,砍了自己的人头也有可能,不能触这霉头。
“皇上,臣以为,宋军来到河西之地,不仅仅是威胁大夏,还会威胁到吐蕃,皇上应当遣一使臣前去吐蕃面见董毡,请求董毡出兵,协助大夏。”李宗何眉头一掀,猛的想起了什么,不由得大喜。
“董毡?”
“吐蕃与大夏一向不对付,为了对付大夏,董毡向宋皇称臣,这些年没少与大夏为敌,大夏为何要向他低头?”
“在大夏生死存亡之际,向董毡低头,付出些代价,也是可以的。可是,董毡若是收了好处,而不出兵协助大夏,反而帮着宋军,那可怎生办?”
“吐蕃人最喜欢背信弃义,信不得!”
李秉常还没有说话,一众大臣就吵开了。西夏盘踞在河西之地,与吐蕃没少打仗,这两国是世仇。要西夏派人与吐蕃和好,一众大臣还难以接受。
“董毡?”李秉常一下子给提醒了,眉头一拧,沉思着道:“联结吐蕃共抗宋军,倒是一策!虽说吐蕃已经大不如以前了,不象前朝那般强盛。在前朝时,吐蕃拥有数十万大军,与前朝在河西之地、在西域大打,曾经一度更是夺取了安西四镇。眼下的吐蕃虽没这般强盛,也有十几万大军,骠悍善战,若能得他之助,我们的胜算就大了。问题是,董毡可信么?”
说到此处,李秉常站起身来,不住踱来踱去:“董毡这人狡猾如狐,背信弃义,他虽是向宋皇称臣,却是数度背叛,掳掠宋境。他若是来到河西之地,从背后下手,那该如何是好?”
吐蕃虽是大不如以前,仍有十几万大军,若是能参战,这对于处于困境中的西夏来说,无异于天大的喜事。问题是,董毡这人太过狡猾,可不可信?这才是最关键的。
“皇上所虑极是有理!臣以为,董毡固然狡猾如狐,却也知晓取舍。”梁熙思索一阵后,剖析:“宋军此来,胃口极大,绝不会仅仅满足于灭掉大夏。若是臣所料不差的话,宋军还会趁此机会一举收拾吐蕃,进军西域。只有如此,方能兵不再劳,师不再举!董毡精明人,不会看不到这点。皇上,臣以为,大夏应当派出使臣,前去见董毡,商议联兵之事!”
虽说不是有意为之,在河西之地毕竟一下子拥有二十五万大军,这是前所未有的大好事,宋神宗要不好好利用一番,那就不是宋神宗了。如此美事,谁都会大加利用,灭掉西夏之后,再把吐蕃和西域收复,这才叫完美,只要是个人都会想到的,宋神宗不会想不到。
在这种情形下,董毡不得不考虑吐蕃的前途,很可能与西夏化干戈为玉帛,共同对付宋军。李秉常犹豫了一阵,道:“既如此,就派出使臣前去见董毡。带上一份厚礼。”
“禀皇上,吐蕃使臣到来了!”
他的话音刚落,一个亲兵兴冲冲的进来,向李秉常禀报。
“吐蕃使臣?太好了!有请!快快有请!”李秉常这一喜非同小可,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了。
吐蕃使臣的个头极为高大,很是威猛,一步跨进来,李秉常一蹦老高,欢喜得歌唱起来:“是董钊!赞普的亲弟弟!哈哈!”
第23章 狼狈为奸(下)
董钊,是吐蕃赞普董毡的亲弟弟,与董毡的关系极为亲近,在吐蕃国内拥有很大的权势。李秉常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竟然是董钊为使。董钊这个吐蕃的亲弟弟到来,与吐蕃联兵之事就成了必然,还有比这更让李秉常欢喜的么?
他这一喜非同小可,不再是说话,而是唱话了,唱得喜气洋洋。
“呵呵!”如他这般想的人很多,一众大臣哪个不是如此想的呢?就是李宗保和梁熙也是如此以为,个个喜溢眉梢,笑不可抑。
“请!快请!快快有请!”李秉常热情万分,亲自上前来,挽着董钊的手,拉着他,前去就坐:“董钊,坐!请坐!请上坐!”
西夏虽处危难之中,李秉常毕竟是一国之君,如此热情招待,有几个人能有此福份?按理说,董钊应当恭敬回礼才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董钊却是大马金刀的坐了下来,右腿一抬,搭在左腿上,翘起了二郎腿,不住抖着,斜睨着李秉常,说出了一句让西夏君臣做梦想也想不到的话:“李秉常啊,你会错意了!我此番奉赞普之命前来,不是商议联兵之事,而是问你们,欠我们的牛羊、精铁、武器、铠甲何时奉还?”
“欠你们的?”李秉常一愣,一时之间没有回过味来:“董钊,你莫要胡说!大夏甚时间欠过你们的东西了?”
“是呀!”一众大臣忙着附和。
西夏与吐蕃是世仇,打了这么多年,西夏就从来没有欠过吐蕃的东西。
“没有么?”董钊嘴一咧,很没好气的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去找吴都指挥吴骥去申诉,我相信,吴都指挥一定会给我们作主的。”
为吐蕃作主不一定,若是吴骥得到吐蕃之助的话,兵威会更盛,对西夏更加不利。李秉常吓了一大跳,念头转动间,立时明白过来了,笑道:“哦!是有这么一回事,是有这么一回事!昔年,朕借过你们吐蕃的财货。”
“明明没有这回事,怎生又有了?”一众大臣听得不明所以。
李宗保和梁熙明白过来,不住点头,对李秉常的机灵劲头大加赞赏。
“你还记得就好!”董钊不住点头,略为赞许的道:“西夏的皇帝嘛,家大业大,财力雄厚,断不会赖帐,要不然的话,赞普断不会借给你们的,是不是呀?”
“是是是!赞普对大夏的帮助,我们铭记在这心,感激不尽啊!”李秉常还得装作一副感恩的样儿,心中那个郁闷劲头非笔墨所能形容。
“听说你们西夏快完了,赞普怕这帐没地儿讨要,派我前来讨还,还请皇上还给我们。”董钊一双眼睛眨呀眨的,眼里全是美妙的小星星,心里暗道:“赞普,你真是精明!原本就没有甚屁账,这时间逮对了,没有帐也有帐了!”
“这就还!这就还!”李秉常哪能不会明白董钊的用意,他哪里是来讨帐的,纯粹就是来要胁的,若是他敢说个不字,吐蕃一定会出兵帮助吴骥。光一个吴骥就够他受的了,再有吐蕃,西夏一定会给灭得不能再灭了。
“八十万只羊,十万头牛,五万匹骏马,三万件武器,八万副精甲!”董钊扳着手指头,来个狮子大开口。
“天啊!你怎生不去抢!”这要价太高了,立时就有西夏大臣吼叫起来了。
牛羊虽然数量大了些,西夏咬咬牙,还能拿得出来。武器、精甲,西夏无论如何拿不出来。虽说西夏也在自己制造武器、精甲,可是,由于其手工业远远赶不上宋朝,产量不高,质量也不算好,三万件武器、八万副精甲,西夏得把仓库底掀了。
“抢?我这不正在抢?”董钊把西夏大臣愤怒的吼声听在耳里,大为得意。
“董钊,这帐朕早就想着还给你们。可是,吴骥打来了,大夏损兵折将,武器、精甲损失严重,这都需要补充。”李秉常几乎是从牙缝里迸出词儿来:“还请宽限些时日。”
他这是缓兵之计,只需要战事一过,危机一解除,谁会认这帐?
董钊精明人一个,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笑笑道:“皇上,这事也不是不可以商量。可是,你总得让我能向普赞说上话?若是你没有诚意,赞普就可能以为你在赖帐,说不定就一怒之下,出兵相向了。”
这是威胁,赤裸裸的威胁,李秉常万分不想接受这威胁,可是,情势处此,不接受也得接受,只得一咬牙,道:“五万只羊,五千头牛,两千骏马,三千武器,五千精甲。”
“就这么点?”董钊眉头一挑,站起身来,甩甩袍袖,就要离去:“姓李的就没一个好东西,就知晓赖帐!得,我的使命已经完成了,得回去向赞普禀报!”
“莫走!莫走!”董钊这一走的话,吐蕃肯定是倒向宋朝了,李秉常绝对不会让这事发生,忙拉住董钊,道:“息怒,息怒!我们大夏再多真的拿不出来了,我再给你加三成。”
“加一倍,剩下的可以欠着。”董钊这次是来打秋风的,能弄到这么多好处,也满足了。
“好!”李秉常一咬牙,从牙缝里迸出这个字,他快把牙齿咬断了。
“呵呵!”一番口舌得到这么多好处,董钊满心欢喜,紧绷的脸上泛起了笑容。
李秉常看在眼里,大是欢喜,趁机探询道:“董钊,如今宋皇势大,二十余万大军压到河西,不仅对大夏是个巨大的威胁,对你们吐蕃也是志在必得呀!”
“不可能的事!”董钊挥挥手,声音提得老高,道:“都知晓,我们吐蕃是大宋的臣子,官家皇恩浩荡,每年都有大量的赏赐,我们吐蕃的好汉子,绝不做背信弃义的事儿,这事你就莫要提了。”
“你太幼稚了!”李秉常开始掉起三寸不烂之舌,游说起来:“与其给你们财货,还不如把你们灭了,让你们做牛做马……”
“牛马啊?”董钊挥手打断李秉常的游说,道:“你不说,我还忘了。我离开的时候,赞普给我说,要我找个地方,让吐蕃的勇士去放牛牧羊,好好历练历练。不要老是窝在高山密林里,连骑马放牛牧羊都忘了。”
这话很委婉,是在告诉李秉常,吐蕃出兵不是不可以,只是你要给够好处。
董毡真是老奸巨猾之辈,早就打定主意要帮助西夏,却是先要够了好处再说。李秉常情势所逼,不得不给吐蕃好处,心中那个肉疼呀,远非笔墨所能形容。
“太好了!”李秉常听出来了,不由得大喜过望,看来这个董毡狡猾虽狡猾,还是个精明人,他懂得取舍。
“呵呵!”一众大臣都明白过来了,董钊此来是在商议联兵之事,无不是欢喜无已。至于他说要帐,那不过是董毡想把利益最大化罢了。
“董钊,我们河西之地正宜于牧放牛羊,我们这里还有不少猛虎呢。”李秉常一张嘴裂成了荷花,哪里合得拢:“听说吐蕃的勇士善于射虎猎豹,只不知你们的胆量够不够?”
“我们大吐蕃的勇士还不把区区豺狼虎豹放在眼里。”董钊头一昂,胸一挺,得意洋洋的道:“只是,我们大吐蕃的勇士下山不易啊。”
“为了让勇士们更好行猎,我送五千匹骏马。”李秉常知道他是在要好处,气得牙根发痒,只得出血。
“我们大吐蕃勇士的武器用得太久了,不好用了啊。”董钊再度伸手。
“我送……”
“我们大吐蕃勇士的盔甲……”
“我送……”
董钊不住开口要东西,李秉常万分不愿,却是不得不给。两人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总算是得到一个不错的结果,吐蕃与西夏正式联兵了。
“不知赞普何时前来?”李秉常最关心的就这事了。如今的西夏,已经处在危急存亡关头了,董毡越早来到越好。
“皇上何时能做好准备,赞普就何时到!”董钊讨要到不少好处,心情极度之好。
他这话是在告诉李秉常,只要把好处给够了,董毡就会前来。李秉常哪会不懂,笑道:“立时交予。”
“呵呵!”西夏穷,吐蕃更穷,能有如此之多的东西,实是天大之喜,董钊笑得眼睛眯到一起了,开始吹牛了:“只要大吐蕃的勇士到来,区区宋军算得了甚?”
“禀皇上,使者回来了。”他的话音刚落,一个亲兵进来,冲李秉常大声禀报。
“使者回来了?快,叫他进来!”李秉常无时无刻不在盼着使者回归,急忙催促起来。
“吴骥会不会谈呢?”群臣最想知晓答案,个个伸长了脖子,打量着殿门,期盼使者的出现,就象期盼老祖宗似的。
在一众君臣的盼望中,随从出现在门口,却是不见使者,一众君臣万分惊奇。只见这个随从上前,把一颗人头奉上。一众君臣定睛一瞧,不由得吓了一大跳,那不正是使者的头颅么?他一脸的不甘,一脸的难以置信,还有震惊之色。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吴骥把使者杀了,这还会谈么?
一众君臣只觉如坠冰窖,虽然早就有所预料,可是,当结果到来之时,他们仍是心惊。
“禀皇上,吴爷爷有两个条件。”随从给吴骥吓得狠了,竟然一张口就叫起了吴爷爷:“一是要皇上去帝号,皇室宗亲尽皆入汴京。二是要交出李宗保、梁熙,还有参与陕州之战的将士们,还有他们的家眷。吴爷爷说了,要为安定五城的百姓报仇!若是皇上不答应,吴爷爷要血洗大夏,不留一个党项人!”
“卟嗵!卟嗵!”
一阵摔跌声响起,群臣摔了一地,个个脸色苍白如纸。
第24章 一箭双雕
年过完了,总算是回来了,祝朋友们新年快乐!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吴骥的条件并不是让李秉常他们惊惧的,让他们无比震惊的是吴骥的态度,把使者直接斩杀,那就是说这事不谈,吴骥提出的条件就是最后通牒,不接受就等着毁灭。
对于吴骥的决心,没有人会怀疑。吴骥有着无与伦比的决心,要不然的话,吴骥不会斩杀使者。
听着随从的话语,就仿佛看到了吴骥手中血淋淋的屠刀,一旦落下,必然有很多人头滚落,一众大臣不能不惧。
“这个,这个……”李秉常能说会道之人,难得的结巴了,脸上变色,苍白如纸,跟在土里埋过似的。
自从李元昊称帝以后,西夏一直压着宋朝打,占了上风,在宋朝面前,西夏皇帝如鱼得水,自在得紧,几时如此惊惧过的?
吴骥两个条件,他一个都不能接受。去帝号称臣,李秉常能接受的。帝号虽是荣耀无比,也可以说是虚名,损失一个虚名,能保存西夏的话,划算。问题是,要去汴京,这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
宋太宗为了解决西北问题,就曾要李氏迁去汴京,除了李继迁以外,都去了。李继迁之所以逃走,就是他意识到了,去了汴京就是龙困浅滩,一切都成了泡影。
若是李秉常去了汴京,他就失去了一切,这一点,断不能接受。
至于第二点,交出李宗保、梁熙,还有参与陕州之战的西夏兵士更不能接受。若是接受了,一是寒了将士们的心,二是自断手脚,无异于任由吴骥处置,他没有任何反抗之力。
不论吴骥提出何等苛刻的条件,只要军队在手,李秉常就有实力叫板,这点无论如何是不会接受的。
念头转动间,李秉常已经有了决断,只见李宗保和梁熙正紧张万分的打量着他。二人是担心他答应吴骥的条件,把他们交出去。陕州之战,李宗保和梁熙手中沾满了鲜血,宋朝为此气愤难平,要拿他们开刀是必然,一旦给交出去,二人不会有好下场,不能不惧。
“二卿放心,朕断不会做这种亲者痛,仇都快的事!”李秉常要借重二人之处甚多,忙着宽慰起来。
“呼!”李宗何和梁熙对望一眼,提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董钊看在眼里,暗自赞叹,这个李秉常算是个人物,在吴骥威逼之下竟然没有屈服,吐蕃帮他们算是做对了。
“吴骥要战,我们就战!”李秉常冲一众大臣喝道:“吴骥大军远在夏州,就把你们吓成这样了?你们太丢大夏的脸面了!”
“这个……”一众大臣心中有愧,低下了头颅。
“瞧你们一个二个的,如此胆色,配做大夏的勇士么?”李秉常接着数落,声调很高:“吴骥想毁灭大夏,大夏的勇士也不是只会吃羊肉喝马奶子,杀人,我们大夏的勇士也会!朕就要让吴骥知晓,大夏的勇士为何能压着宋皇打了数十年!”
他的声音很高,慷慨激昂,很有振奋人心的力量,一众大臣只觉底气足了些,不由得挺起了胸膛。
见自己的训话起了作用,李秉常大是满意,正要再下一通说词,却给一个急匆匆冲进来的亲信打断了。
只见这个亲信一脸的惊惧之色,脸色发白,跑路都在打颤,远远就嚷了起来:“禀皇上,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混帐东西!闭嘴!快说!”这亲信的话太打击人了,李秉常脸一沉,喝斥起来。
“禀皇上,山峪关丢了!”这个亲信给李秉常一喝斥,心中一惊,脱口禀报。
“山峪关丢了?”轮到李秉常吃惊了:“山峪关是险要,若是丢了,朕的大军难以调集。”
“皇上,皇上,守关的三百多勇士,给宋军杀死了一百多,余下的全给从山崖上扔了下去,摔成了肉泥!”就在李秉常震惊之际,这个亲信接着禀报。
“甚么?扔到山崖下去了?”李秉常双眼一翻,一脸的震惊。
不仅他震惊,西夏大臣,还有董钊个个动容,一脸的惊惶之色。
“吴骥在向大夏示威了!他是在示威!”有大臣脑子转得快,率先道出吴骥的用意。
“禀皇上……”又一个亲信急匆匆的冲进来,远远就嚷了起来:“飞云隘丢了。宋军把守关的勇士钉在树上,扒了皮,抽了筋,把肠子盘在脖子上,让勇士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这话就象冷水滚落油锅,立时炸开了,一众西夏大臣尖叫起来,指责声一片。
“扒皮抽筋?”
“把肠子盘在脖子上?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宋人太残暴了!他们自诩仁义,却行残暴之事!”
“宋人假仁假义,如此侮辱大夏的勇士,绝不能忍!绝不能忍!”
众臣的指责声,尖叫声响成一片,唯独李宗保和梁熙对望一眼,相对摇头。他们再清楚不过了,西夏军队在陕州所作所为,比起这要残暴十倍百倍,宋军这是在报复。
果然,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