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兵器谱(殷扬)-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邵九对宋神宗的了解,就从来没有如此惊惧过,对,这就是惊惧,绝对的惊惧,肯定有天大的事情发生。雄州不是打得好好的,怎生一下子就变成了这样了,难道雄州战事不利?

邵九很是好奇,非常想知道是何等大事让宋神宗从喜悦的巅峰坠入惊惧的谷底,却不敢问,只得强抑好奇心,忙着跑出去了。

宋神宗把手中的战报拿得高些,一双眼睛不住在上面打量,越是看越是怕,双手抖得更加厉害了,脸上的惊惧更浓。

第一个赶到的是王安石,把宋神宗的样儿看在眼里,就知道事情大为不妙,忙着见礼,宋神宗只是机械的挥挥手,什么话也没有说。

宋神宗对王安石极是信任,历来是笑脸相迎,就从来没有如此眼前这般把王安石当透明人的经历。可是,宋神宗心神不属,绝对不是故意的,是什么事情如此让他震惊?

王韶、吕公著、吕惠卿三人先后赶到,见礼时,宋神宗依然是把他们当透明人,一句话没说,只是艰难的挥挥手,一双眼睛瞪得滚圆,打量着手里的战报。

王安石四人对视一眼,能看到对方眼中的惊讶,却是不敢出声。过了老半天,宋神宗依然没有改变,还是王韶率先开口:“官家,不论出了何事,都不能慌乱,哪怕是雄州丢了!越是大事,越是需要冷静,沉着应对!”

“呼!”

宋神宗长吁一口气,声音沙哑,很是艰难的道:“雄州即将失陷。”

“甚么?”

一片惊呼声响起,王安石、王韶、吕公著、吕惠卿四人嘴巴张得老大,眼珠子差点砸在地上,四人步了宋神宗的后尘,开始发抖。

不是他们胆小,实在是雄州太过重要了。若是雄州失陷,辽国大军就会源源不绝的进入中原,中原就会给战火烧红,整个中原将黎民涂炭,死者不知凡几。

“官家,越是这种时候,越是需要沉着冷静,不能先乱了心神。”王安石清醒过来,忙着提醒。话虽如此,王安石自己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真要让辽国打进中原,他们都将成为历史的罪人,会给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人,接受后人的唾骂。

“介甫说得对,越是这种时候,越是要冷静,不能乱了心神。坐,都坐。”宋神宗吸口冷气,强自镇定下来,坐到宝座上。

王安石四人坐下来,宋神宗扼要把雄州发生的事情说了。

“这个耶律洪基太能隐忍了,竟然在十年前就在埋伏子。”王安石四人感慨无已,耶律洪基如此隐忍功夫,世所罕见。

“幸好雄州是周威镇守,虽然事起突然,却是没有慌乱。若他的胆色稍小,舍雄州而逃,雄州已经是辽国的了。”宋神宗盯着王韶,问道:“王韶,可否派援军?”

“援军?”王韶摇头苦笑,道:“官家,与雄州近的几处城池,都遭到辽军攻击,自身难保,哪能抽出救兵?我们调集的援军离雄州还有点距离,官家传旨,到大军出动,这就需要好几天时间,雄州能否支撑得住?”

军情传递,一来二去就要花费很多时间,更别说宋朝的军令本来就传得慢,等到援军出动,至少是四五天以后的事情去了,雄州是否还存在,谁都说不准。

要知道,辽军已经进了城,正在打巷战。虽然周威勇悍,毕竟兵力差距在那里,能不能保住雄州,很难说。

“王韶,你说该如何应对?”君臣五人,就王韶深通兵道,这事不问他,还能问谁去?

“官家,臣以为大宋要做最坏的打算。”王韶微一凝思,道:“雄州边城是大宋的第一道防线,在此之后,大宋还有两道防线。分别是大名府,黄河。若雄州丢了,以大名府为支撑,构筑第二道防线。”

“来得及么?”宋神宗沉声问道。

“来得及!”王韶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地图,解释道:“此次犯境,辽国只出动了十万大军。以此区区兵力,要想攻入中原,那是不可能的。要想把战火引入中原,辽国需要出动倾国之力,少则三十万,多则五十万,方能如愿。”

中原人口密集,是宋朝最为富饶的地区之一。为了保住中原,宋朝会不惜一切代价,会从全国调兵。要知道,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过亿的王朝,能够出动的军队很多,调集百万大军没有任何问题。

更别说,在中原腹大战,中原百姓会投入到反抗辽国的战争中,这对宋朝有莫大的助益。

耶律洪基即使攻下雄州,他要想打进中原,仍是困难重重,没有三五十万大军,根本做不到。要调集如此之多的军队,耶律洪基要花很多时间,再不花,三两个月是逃不掉的。

有了这三两个月的时间,宋朝足以调集很多军队,构筑防线。

“燕云丢失,中原无所依仗,先帝扩建大名府,在大名府贮存了很多粮草、军械,就是为了今日之局。”宋神宗的心神越来越镇定:“即使大名府丢了,还有黄河天险。只要朕决心死守,纵是耶律洪基拥有百万大军,也别想如愿。”

这话太有道理了,就算雄州丢了,宋朝还有好几道防线,才能到达汴京城下。要想打到汴京,辽国没有数十万大军,根本不可能做到。

若是北宋的亡国之君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二人有宋神宗如此决心,女真人哪里灭得了北宋。“靖康之耻”,女真不过十二万军队,根本就不可能打下汴京,只是因为皇帝的胡来,才有了千古奇耻。

“王韶,你马上赶赴边关,调集大军,准备迎敌。”宋神宗站起身来,道:“记住,不惜一切代价,血战到底!绝不退缩!若你败了,朕就在汴京城下,与耶律洪基决一死战!”

语调并不高,却是充满坚定,让人不敢有丝毫怀疑。就此一点,比起听说金军打过来了,连皇帝都不敢当了的宋徽宗可贵得太多了。

“归信捷报!归信捷报!”

王韶还没有领命,邵九的声音就传进来,紧接着,只见邵九飞也似的冲了过来,把战报呈上。

宋神宗接过一瞧,摇摇头,道:“吴骥真是能打。他在归信,两次打败辽军,第二次更是把五千辽军全歼了。可是,雄州一失,这胜利又有何用呢?”

一百个归信大捷,也顶不了雄州一地,吴骥的胜利虽然可贵,却是没多大的意义。

原本皆大欢喜的胜仗,却是没有一句赞扬之词,众人不住摇头。

王韶盯着地图,眼中光芒闪烁,道:“归信不会遭到辽军的进攻了,能增援雄州的唯有归信军了。”

“王韶,就算吴骥要去增援,就他那点兵力,能有何用?”宋神宗叹口气。

“哎!”王韶叹口气,沉默了片刻,道:“最好的结果是雄州不失,要雄州不失,归信是我们的唯一希望!尽管希望渺茫,仍是希望!”

第68章 增援雄州

与此同时,吴骥他们正在归信发生激烈的争论。

“不管我们有多大的困难,雄州必须救,必须救!”郑太很少如此尖叫,歇斯底里的疯狂,他脖子上的青筋怒突,好象老树虬枝。

他的话慷慨激昂,让人振奋,然而,吴骥、皇甫嵩、齐大保打量着他,没有人说话,其意思再明白不过了。

“哎!”郑太苦恼之极,揪着头发的左手里多出了数根发丝。

“郑大人,不是我们不想救,而是从何救起?要兵没兵啊。”皇甫嵩双手一摊,万般无奈:“我们只有三百多人,就算一撕两半,一半算一人,也不过六七百人。六七百的兵力,与数万大军交战,辽狗一人拔一根汗毛,都能把我们生生砸死。”

兵力差距实在是太悬殊了,去增援的话,必然是这种结果。

“要是能等上几天的话,我还能再召集一些好汉,凑上三五百人还是可以的。”齐大保不住敲额头,苦笑道:“辽军都进城了,三五天后,雄州能否支撑得住?”

这问题谁也不知道,就是周威也不清楚,更别说吴骥他们了。

“我们要是不救,官家不会治罪吧?”皇甫嵩想了半天,这才有气无力的道:“不是我们不想救,而是实力不济,与其多死无益,不如不救,多活几个人。”

“我们坐视不理,官家不会治罪的。”郑太非常肯定:“不是我们不愿救,是我们的力量不够,官家圣明,一定明晓我们的苦衷。”

“那我们就不救,守好归信城就是了。”皇甫嵩长长的叹口气,说出了一句很矛盾的话:“可是,唯一能增援雄州的我们,要是坐视不理的话,我们会不会愧疚?”

“后半辈子莫想睡安生觉了!”齐大保不住拍冰冷的脸蛋。

“吴指挥,你怎生一句话不说?救不救,你给句话呀!”皇甫嵩打量着一直没有说话的吴骥,只见吴骥陷入了沉思。

“莫说话!”郑太了解吴骥,吴骥在沉思,肯定是想到了甚么主意。

皇甫嵩赶紧捂住嘴巴,齐大保一双眼睛瞪得老大,打量着吴骥,一句话不说,连呼吸都压制得很细微,生怕弄出声响,打断了吴骥的思索。

除了呼啸的寒风,没有任何声响,时间在无声的流逝。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吴骥终于清醒过来,只说了一个字:“救!”

救,一个字,却是透着无比的信心。对于此时的郑太他们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让他们格外振奋。

“吴指挥,可我们的兵力……”皇甫嵩就要说兵力太少的话,却给吴骥挥手阻止。

吴骥打量着他三人一眼,这才道:“霹雳弹的最大优势是甚么?”

一提起霹雳弹,三人精神大振,忙道:“当然是威力大,一下子可以炸死好几人呢。”

“错了!”吴骥一口否决他们的说法,剖析道:“霹雳弹最大的优势,并不是威力大,一下子可以炸死很多人,而是使用方便,不会受太多的约束。战场冲杀,需要精兵,而精兵需要年富力强,需要严格的训练,要让他们熟悉刀法,熟悉战阵情形。使用霹雳弹完全没有这种限制,只需要能把霹雳弹扔到敌人附近,就算成功了。”

经他这一说,众人想起归信大战的情形,还真是如此。要不是霹雳弹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他们也不会赢得如此快,因为有不少百姓在扔霹雳弹。

“是啊,霹雳弹真是个好东西,想想炸得辽狗血肉横飞的样儿,我就想浮上三百杯。”皇甫嵩和齐大保不住赞扬霹雳弹的了得。

而郑太却是明白了吴骥的想法,大喜过望:“吴指挥,照你这么一说,我们归信就会拉出好几千人马?”

“几千人马?郑大人,你莫要胡说。”皇甫嵩和齐大保齐声质问起来。

明明只有三百多一点人,哪里会有几千人马了。要是有几千人马,他们还用得着在这里为救与不救而发愁么?直接拉起人马,赶赴雄州去了。

“嘿嘿!”郑太笑得有些奸猾,有些阴险,扳着手指头,开始算帐了:“吴指挥的意思就是,只要能使用霹雳弹,不管男女,都可以上战场,你们算算,这是多少人?归信军、齐云社的好汉,加起来三百多一点,是少了些。还有四五百丁壮,加起来也不过七八百人,凭这点儿人马,要想解雄州之围,根本就不可能。”

说到这里,郑太颇有点得意,笑得更加欢畅了:“可是,归信城再小,也有好几千百姓,能用霹雳弹的还会少么?归信军一千多家眷,就有七八百人能使用霹雳弹,城里的百姓,能用的也有一千三四百人。再加上吴氏军工的工匠,我们凑三千人不会有任何问题。”

他这笔帐算得很详细,皇甫嵩和齐大保先是一愣一愣的,继而就是大喜过望,忍不住跳了起来:“有了三千人马,我们就能杀奔雄州了!有了霹雳弹,我们解雄州之围未必不能成功呀!这事,干了!”

皇甫嵩眉头一拧,马上就问道:“可是,归信城怎么办?”

“归信不管了。”吴骥眉头一掀,站起身来道:“若是雄州丢失,我们守着归信,变得毫无意义。可是能保全雄州,归信城才能有用处。为了保住雄州,我们归信将会倾巢出动,凡能用霹雳弹的,不分男女,全部上阵!”

“至于归信,就留给老弱守吧。能守住自然是好,守不住,也没甚么。只要雄州在,即使归信丢十次,也值了。”郑太一口接过。

四人议定,分头行动,吴骥召集吴氏军工的人,把雄州的情形扼要一说,道:“如今,雄州危急,我们要去救援。尽管我们有霹雳弹,可是,能战之士太少,极是凶险,生死难料,不愿去的,我不勉强,你们可以不去。”

霹雳弹虽然厉害,使用起来方便,毕竟人数太少了,就算有三千人,与几万大军比起来,仍是凶多吉少。一众人你打量我,我打量你,没有人说话。

“吴郎,我一定要去!”杨秀秀第一个说话,声音并不大,却是无比坚决:“要死,我们也要死在一起!”

吴骥了解她,莫看她年岁不大,一旦犯犟,就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只得同意道:“莫要逞强。”

“嗯!”杨秀秀没说话,只是点点头。

“骥儿,三叔跟你去了。”吴清紧接着响应。

“我们吴家庄没有孬种,我要去!”吴家庄的人一齐响应。

“我去!”乔大元、李伯福他大们也响应了。

“父祖辈就对辽狗痛恨不已,我们不能错过了为他们报仇的良机。”吴氏军工的人全体表态。

看着一张张朴实而热切的脸,吴骥大是感慨,有如此民心,宋朝竟然打不过辽国,给辽国压着打了上百年,真是异数。想想秦汉隋唐之际,同样的民族,那是何等的强盛,万国来朝,列国束手,让人怀念呀。

“把所有的霹雳弹拿出来!”吴骥大声下令。

吴清带人去把霹雳弹拿出来,大概还有一万七八千颗。吴骥带着人,赶来与郑太他们汇合。此时的郑太,已经召集了一千多百姓,男男女女都有,人人激动,大声说着辽人的不是,骂着辽人,吼着嚷着要报仇雪恨。

齐大保快步过来,问道:“吴指挥,你还有多少霹雳弹?我这里只有四千多颗了。”

“我这里有一万七八,加起来有两万一二,够用了。”有了这么多的霹雳弹,此次增援更加有把握了。

“那就好!”齐大保大是放心。此次增援的关键,就在于霹雳弹够不够,若是霹雳弹不够的话,增援就会变成送死。有两万多一点的霹雳弹,足以炸死很多辽军。

郑太快步赶来,道:“时间紧迫,我们先出发,一边走一边安排。”

雄州危急,哪怕一刻钟都是宝贵的,绝不能担搁。吴骥点头同意,一声令下,三千多援军,骑着战马,向雄州赶去。

有好多人不会骑马,没关系,用绳子拴在马上,如此一来,既加快了行军速度,又不会有损伤。

男男女女构成的一支杂牌得不能再杂牌的援军,他们却干系着雄州的安危,关系着中原的安危,关系着宋朝的安危。

谁也不会想到,如此重要的使命,竟然系在如此一支杂牌军身上。

留守归信的不是老,便是小,老的走路都在打颤,牙齿掉光了,头发脱落了。小的,连走路都很困难。然而,他们望着开出城的杂牌军,没有悲伤,更多的是鼓励,要他们多杀敌,一定要多杀辽狗。

这一别,也许没有再见之期,没有人哭泣,没有生离死别的悲戚,有的只是豪迈。一支历史上少见的杂牌军,却是有着不下于精锐才有的豪壮之气,堪称一奇了。

望着别离的场面,吴骥想到了一个词语:“一往无前!我们此去雄州,就是一往无前!”

“对!一往无前!”郑太大声赞同,嘴角带着微笑:“古往今来,数千年华夏历史上,有过这样的援军么?没有!我们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一往无前!”

“一往无前!”

“一往无前!”

惊天的吼声响起,一支杂牌军快速朝雄州城下赶去。

第69章 神兵天降

归信离雄州本来就不远,再有战马代步,日落之前就到了雄州城下。

吴骥命令队伍停下来隐蔽,他和郑太、皇甫嵩、齐大保赶去城下打探情形。远远一望,只见雄州城门大开,城外没有一个辽兵,唯有一地的尸体和凝固的鲜血。

吴骥心头一冷,比起脚下的冰雪还要冰冷,越是如此,越是说明雄州城的战事极为不利,辽军都快占领全城了。

“呼!”

郑太也是如此这般想,长长的呼出一口气,轻声道:“如此看来,雄州情形极为不妙,极为不妙啊。”

“城里情形如何了?”皇甫嵩打量着,一双眼睛瞪大,很是焦虑。

这问题,谁也不知道,没法回答。

“至少还没有陷落,我们还有机会。”吴骥给出答案:“若是雄州陷落了,城头上就会是辽军把守,拉起吊桥,关上城门。城门大开,城头上没有辽军,这说明雄州军仍在抵抗。只要雄州没有陷落,我们仍有机会。”

“对!”郑太三人连声称是。

“吴指挥,我们该动手了吧。”齐大保一脸的忧虑之色,打量着吴骥,问询起来。

“有劳齐好汉派出齐云社好汉去打探一下,我们先喘口气,吃些东西,然后再杀城里去。”吴骥略一思索,道:“这一打起来,时间一定很长,要吃饱喝足,要以最旺盛的精力投入战斗。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打败辽狗。”

“嗯!吴指挥说得是。”郑太三人对这话不会有异议,尽皆赞同。

齐大保派出齐云社好汉,要他们去打探消息,特的叮嘱,不能惊动了辽军,他是准备打辽军一个出奇不意。齐云社好汉领命而去。

吴骥他们回到队伍里,一声令下,开始吃肉干,喝水。这肉干是缴获辽军的,又冷又硬,吃起来就象在吃冷硬的冰刀。这时候不能烧水,只能喝冷水,那感觉就象掉在冰窖里,浑身发冷,不住打抖。

尽管如此,没有人叫苦,咬着牙吃喝。他们都知道,这有关雄州的安危,有关中原安危。老百姓是最为纯朴的,在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会付出他们的努力,哪怕是没有回报。

吴骥艰难的把一块肉干吃完,冻得双手发僵,脸色发青。再看杨秀秀,冻得一张俏脸都成了紫色,却是紧咬嘴唇,一声不吭。

拉着她冰棍似的手一瞧,有好多冻包,轻抚着,吴骥问道:“秀秀,你要小心,千万不能出事。”

“嗯!”杨秀秀乖巧的点点头,打量着吴骥,浅浅一笑,道:“吴郎,你也要小心。”

“我明白。”吴骥知道她的性子,若是自己战死了,杨秀秀一定会殉情的。

“吴指挥,他们回来了。”齐大保快步过来,不住吸溜冷气,身后跟着几个打探消息的齐云社好汉。

不等吴骥问话,他们就说起城里的情形:“禀吴指挥,雄州城还没有陷落,也快了。到眼下,辽狗已经占领了三成中的两成,周威将军率领百姓死战不退。雄州军、百姓死伤无数,城里到处都是尸体,到处都是凝结的鲜血,血腥味让人作呕。”

一说到这里,这几人就开始呕吐起来,脸色发白,黄胆水都吐出来了。

他们参与归信大战,杀死的辽军不少,血腥气对于他们来说,不算一回事,能让他们如此呕吐,可以想见城里成甚模样,死了多少人。

郑太、吴骥、齐大保、皇甫嵩相顾骇然,脸上变色。

“你们先下去歇息。”吴骥一挥人,这几人退下去。

“吴指挥,我们怎么打?”郑太打量着吴骥,问计了。

“城里的情形极为不妙,我们不能担搁,要立即行动。”吴骥脸色一肃,开始剖析起来:“我们只有三千人,兵力不多,更不能分兵,要集中使用。只有如此,才能给辽狗造成足够的威胁。”

兵分则弱,集中则强,这是很浅显的兵家道理。以吴骥他们这支杂牌军的力量,若是分散的话,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反而容易给辽军各个击破。只有集中起来,才能对辽军造成巨大的威胁,才有可能解了雄州之围。

郑太三人微微点头。

“我们三千人中,真正能够冲杀的,就两百多归信军,上百齐云社的好汉能给予一些帮助。”吴骥接着剖析,道:“因而,我们要善用这些力量。我的意思是,扔霹雳弹一事,就交给百姓来做。归信军、齐云社的好汉、丁壮就担负起保护之责,不让辽军靠近,若有辽军来进攻,就要死命顶住。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战力发挥到最大。”

“好计较!”郑太率先赞成:“我完全赞同。”

“我也赞成。”齐大保、皇甫嵩也没有异议,这事就说定了。

吴骥一声命下,所有人集合,老百姓每十人一队,每一队有一名吴氏军工的人率领,指挥他们使用霹雳弹。吴氏军工的人对霹雳弹最是了解,有了他们率领,就不会出事。这在行军的路上,早就安排好了。

“弟兄们,父老乡亲们:辽狗已经占领了两成雄州城,只余下一成还在大宋手里,雄州到了最后关头,中原危在旦夕!拯救雄州的重任,落在我们肩上,你们有没有信心?”吴骥大声训话。

“有!”虽只一个字,却是蕴含着不可动摇的决心。

“此次救援雄州,事关重大,却也凶险万状,生死难料,不愿去者,绝不勉强!”吴骥接着训话:“若有不愿去的,请离开!这不是耻辱,我们不会笑话!”

“吴指挥,我们誓死拯救雄州!”没有一个人离开,无不是挥着胳膊,大声吼起来,振奋异常。

“你们要想清楚了。特别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你们更得想清楚。”吴骥再次大声训话。

“想清楚了!誓死拯救雄州。”响亮的回答,是最好的回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1 1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