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七十年代末-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金凤这几天自告奋勇要带小七,林晓玲再不情愿也不能当着小七面拦,她不想让孩子知道奶奶和妈妈的矛盾,她只能担心的看着张金凤把小七抱出去玩。林晓玲和村里人都不熟,小七想找小伙伴玩也只能有张金凤和赵大海带出去串门,她前些年还认识几个人,这离开多年认识的人是越来越少,很多人变化太大,走在路上不主动喊她,她肯定是不会认出来。
小七有爷爷奶奶带,林晓玲才能放开手干活,家里要做的事太多,过年的食物一样都没准备,卫生大扫除,还有各种零食瓜子花生之类的东西。过年需要的腊肉香肠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林晓玲想准备时间上也来不及。幸福的她倒是不用急,公婆和父母都给她一些已经熏好的腊货,她最后买一些这几天需要的柴米油盐酱醋,再加上各种零食,她不吃小七不吃,家里还有客人来,别人不知道,赵桂芝肯定要好好招待。
花了整整三天时间林晓玲才把所有东西都买完,卫生也全部做好,家里的被子都是阳光的味道。家里什么都齐全,连蔬菜能存放的土豆萝卜之类都买上许多抱回家,家里一个星期不出门买菜都不成问题。
赵红军今年要值班,一直上班到大年三十才回来,没有汽车他赶的火车回来,到晚上七点多才算到家。从省城到柳城的火车也是今年才通车,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一趟车,车票并不难买,车上也不挤。大年三十的公交早早都收工,所有人都要过年,下午四点多公交车就收班,赵红军没办法只能让赵国富去接,坐着拉风的拖拉机回来。
兄弟俩到家里天早就一片漆黑,家家户户都在吃团圆饭,赵家的年夜饭还等着赵红军回来才能开吃,桌上菜是热了又撤,撤了又热。小七都被喂过饭,吃饱之后在打瞌睡,林晓玲把他哄睡着之后放在公婆床上先让他睡一小会。
听到“啪…啪…啪”的声音之后,张金凤催着蔡德美赶紧上菜,把温在锅里菜都端上来,又让赵民强把火烧大点,屋里还不够暖和。高芳则被指挥着温酒,林晓玲她倒是没指挥,但是却催着赵嘉红赶紧给她爸去开门。
一家人都被她指使的团团转,也就林晓玲和两个孙子还没安排活,却也逃不过她的手掌心,赵嘉明和赵嘉伟俩人又被喊着去抱几根柴进来,林晓玲也被叫着去拿饮料。
赵红军进门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亲娘,其他人都在忙活,连小七也没有看到,包括侄子都抱着一捆柴从后门进来。
“红军,你赶紧坐,马上吃饭!饿了吧!”张金凤拉着赵红军坐在她身边,后面跟上来的赵国富直接被遗忘。
赵红军把手里提的行李放下之后才顺着张金凤的意坐下来,家里人还真的就是等着他一个,火锅里的碳火都熄灭,炖的鸡已经烂的骨肉分离,没牙的老太太吃起来都不是问题。
电视里春晚已经在开始,三个孩子夹着菜端着碗直接守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几个大人一边吃饭一边聊天,赵大海还把温好的酒给每人都倒上一杯,饮料则是孩子们的专属。
张金凤买的不知道是什么小牌子的橙汁饮料,味道不如林晓玲买的健力宝好,孩子们喝了一杯之后就不怎么喜欢喝。一家子一年到头也就聚上这一次,林晓玲也给公公面子,她酒杯里的酒也主动喝完。
赵红军从单位下班之后到家,这么长时间没吃东西,早就饿的不行,先吃了小半碗饭,哄住肚子不抗议才开始陪着老爷子喝酒。兄弟三人陪着老爷子一起喝酒,听他讲古,讲以前的苦难日子,又感叹现在的生活真的是幸福,小七都不用过苦日子,一出生就是生在蜜罐子里。
每次赵大海喝多点,就喜欢诉说当年的苦日子,然后总会骂现在的人日子好过却不珍惜,偶尔还会骂赵大菊,虽然只有喝的很醉之后才骂。赵家人都不轻易在老爷子面前提起赵大菊的事,更不会告诉老爷子,现在家里天天在家里带娃的赵拐子,之所以有钱都是捐了一个肾给赵大菊。他的那些钱都是孙家给的,这事其实赵家也就赵红军和赵国富兄弟俩知道,连赵民强都不知道。
赵国富知道是让他在注意着不让赵拐子跑到老爷子面前胡说,赵红军能知道自然是从赵拐子嘴里诈出来的,拿了赵拐子还是很能保守住秘密。赵红军也是无意中知道点什么,找个机会才从赵拐子嘴里诈出实情。
赵大海喝高了,年夜饭也就这样散去,留下三兄弟守夜,其他人回到自己家把灯打开,这灯要亮一晚才行,家里也不能没人守着。
熟悉的声音熟悉的面孔,新年的脚步就在难忘今宵的歌声中来临,一步步敲响新年的钟声。
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年初二,赵桂芝和刘明带着礼物回娘家走亲戚。刘明把所有东西提在手上,赵红军挺着肚子像只骄傲的公鸡走在前面,路上还不停的和出门走亲戚的熟人打招呼问好。
张金凤早就盼着女儿女婿回来,家里饭菜已经准备好,当然是蔡德美下厨,高芳和林晓玲打下手。小七这些天被爷爷奶奶带着,除了晚上睡觉找妈妈,其他时候一点都不需要林晓玲。
爷爷奶奶多好,不仅不会打他批评他,还会哄着他,各种零食不带,可以说在老家他是呼见唤雨,如同龙三太子回到东海,这就是他的天下。林晓玲开口想说他两句不好,爷爷奶奶马上出面护着,两三次之后,林晓玲改变策略,让赵红军出面教育小七。当儿子的出面和当媳妇的效果自然是不同,但是强也强不到哪去,最多是没有给赵红军脸色看,但是想要达到教育小七的目的,只能说是个失败的过程。
赵桂芝和刘明到的很早,他们说是走来的,其实刘父见赵桂芝怀孕,担心她肚子里的孩子,还特意请人用边三轮送小夫妻俩到路口。夫妻俩也就走了短短几百米的路,最多十来分钟的路程,他们硬是走了二十分钟才到,如果不是刘明在后面催,赵桂芝还能和更多的人聊天。用乡里的土话说,就是路上碰到个鬼都有的聊,再短的路也走不到完。
刘明进屋的第一件事是把手是提的各种礼物放下来,先揉揉两条胳膊,他这一路上担心赵桂芝,提着东西压的手都不提起,还不能一个人走前面先进门。赵桂芝只顾着和认识的人聊天,一点都没注意到刘明的难处,好不容易进了门,刘明是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张金凤先给端了两碗茶叶蛋上来给小夫妻填肚子,吃饭的时间还早着。赵桂芝看着赵大海和赵国富父子俩还在吞云吐雾,她摸着肚子直接喊停。
“爸,大哥,你们能不能别抽烟,要抽也站远点抽!我肚子里还有孩子!”赵桂芝说完还摸了摸才略显怀的肚子,一路上她都挺着个肚子走路,生怕别人不知道她怀孕。
“我在这抽烟还碍着你肚子里孩子的事?”赵国富吐了个烟圈不满的说道。
“怎么没有?你这是让我吸二手烟,你问问三哥三嫂,是不是这样?吸二手烟对孩子不好!”赵桂芝也捏着鼻子尖叫。
林晓玲正在泡茶,听到赵桂芝的话手一抖差点烫着手,还差一点点就把开水倒手上,这把她扯上,想让她说什么,说什么都不对,林晓玲只当没听到,这个时候当然要让赵红军去解决问题。林晓玲把泡好茶给刘明端上,赵桂芝暂时只能委屈她喝白开水。
“红军,真是这样?”赵国富不相信的找赵红军求证真假。赵大海虽然没说话,可是他也盯着赵红军,一家人都等着他的回答。
“大哥,桂芝说的没错。”赵红军抱着小七离远离赵大海和赵国富,他不用思考第一时间给出正确答案。
“行,那我出去抽总可以吧!”让赵国富放弃抽烟是不可能的,他最多只是走远点抽。今天太阳大,屋里阴冷,屋外晒着太阳烤火反而舒服很多,赵国富只能站起来走到几米开外的地方再抽烟。
赵大海一声没坑在张金凤的催促下,只是把手的上烟扔地上两脚踩熄。林晓玲偷偷翻了个白眼,这区别待遇不要太明显,最后她只能不满的掐了赵红军一把,都怪他无能,只会抱着小七逃避问题。
赵红军身上穿的衣服厚,被掐一把只当林晓玲给他挠痒痒,还抱着小七朝向她飞。小七以为爸爸妈和他玩,一边尖叫一边哈哈大笑,林晓玲看的提心吊胆,还不能出声大喊,怕吓着小七。
饭后,赵桂芝和刘明在娘家留下来住,当然俩人是分床睡,乡下地方的风俗就这样,夫妻上别人家做客留宿,不能睡一张床上,睡了对主人家会不吉利,所以哪怕女儿回娘家也得分床睡。林晓玲是不相信这些封建迷信思想,不过这是张金凤做的决定,她也不会多嘴说什么,所有人都没有意见,她跳出来说再多也没用。
赵桂芝住下可不是一两天,她和刘明住着一点要走的迹象都没有,每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睡到日上三尺也没有人说她,她是乐不思蜀。林晓玲和赵红军还要回省城,她可没有精力和赵桂芝耗,把他们小夫妻叫上,再喊了赵军本家几个亲戚一起,林晓玲招待大家一起吃了餐饭。
林晓玲每年都回老家过年,但是招待亲戚的事几年才轮到一次,招待客人原本都是公婆的事,只是他们年纪大了之后,赵家三兄弟才接手。过年的时候每家轮流招待客人,三年才轮到一次,所以林晓玲的工作并不累。她早就准备好了各种菜,为图省事,她直接托林建军找柳师傅借了食堂的蒸笼用。
待客的前一天,林晓玲就把各种蒸菜准备好,吃的时候只需稍稍热一下即可食用。她做了好几样蒸菜,再加上火锅,剩下的再炒几个时蔬就行,蒸笼的存在帮她解决掉大问题。林晓玲一口气蒸了梅菜扣肉、珍珠丸子、粉蒸排骨还有腊味合蒸,再加上鸡鸭鱼三个火锅,炸好的花生米,提前就准备好八个菜。剩下两个菜林晓玲准备一个汤,最后再把菜园里最新鲜的蔬菜炒一份,十个菜,十全十美。
赵家人多,一桌都坐不下,林晓玲直接开了两桌,大部分的菜都是安排的蒸菜,她需要做的只是多准备食材,剩下就不费什么功夫,放进蒸笼后等着时间拿出来即可。
亲戚朋友们都拉着赵红军聊天,家里请客来的人多还是赵红军的功劳,都想和他套近乎,想的也很简单,怕万一哪天有求他的时候,那个时候再来套近乎就太迟。
赵红军面对这些亲戚朋友,就是一个原则,招待他们吃好喝好,但是求他帮忙的事,一律不答应,即使真的困难或者需要帮助,他也不会在这么多人面前答应。确实有需要帮忙,事后可以让赵大海出面,他是不会出面,这道口子不能轻易开。今天能答应一个,明天就有更多的人来求上门,其实亲戚们家里日子都不算难过。
他不用打听都知道,这几年虽然没有特意帮他们,但是赵民强种西瓜和草莓的技术也没有瞒着他们,只要他们愿意种,赵民强不光愿意教销售问题也一起解决。工厂里买东西是越多越好,少了还不够分只能给领导们分分,就像赵民强种出来的草莓,工厂都没买到,相反卖给机关单位却不少。机关的人少,买来发福利刚好,下面的人工作人员不说,上面领导肯定不会亏待自己。市面上有什么好东西,第一个买回去的永远都是相关部门,等领导们吃腻之后才轮到一般工厂的采购买回去给职工们发福利。
赵民强的西瓜还好,这些年不少看着眼里也学到家,年年夏天都有很多人西瓜上市,只是这个量的水果,他不愁销量也就愿意乡亲们都跟着发家致富。草莓却不同,一来新品种新技术,二来种苗不足,其他人想种都得求着赵民强,偏偏他自己都不够苗,林晓玲那里也没办法,拿上几十颗还能说拿回家种给小七吃。再多的苗就得走正常途径,和农科所去做生意谈价格,不是她说帮忙就能帮忙的。
赵家人日子过的不差,还喜欢跑上来求赵红军,无非是打着占便宜的想法,能求到点什么回去就赚到,没有求到东西,也不会吃亏。真需要帮忙的人还会等到这时候说,再就私下求上门,所以赵红军才不会答应那些莫名其妙的请求,这家想帮家里孩子找个工作,那家想把孩子送去部队,还要求不累轻松舒服,最好转业后能分到好单位,像赵红军分到省城就不错,他们就想让孩子和赵红军一样。
赵红军不知道该怎么说这些人,有这样好事还轮到他们,一个个不想付出只想占好处,他有那能力难道不先照顾自己一家人,反倒去帮忙外人。赵大海也不愿意赵红军帮这些,都是一群势力眼,当年家里困难,这些人可没帮上什么忙。借一升米这些人还怕家里不还,这些年条件变好之后,之前断掉来往的亲戚都找上门。要不是大过年,赵大海都不愿意和这些人坐一起说话,他心里其实还记着仇,几十年前的事还记在心里!
赵红军对这些人是深痛欲绝,都是些想占便宜的人,他是拿这些人没办法,只能借口小七要玩,抱着小七暂时离开一会。林晓玲也坐着听大家聊天,当场就有人看不顺眼,马上指着林晓玲说,孩子该当妈的带,赵红军一个大男人整天抱着孩子成什么体统。
林晓玲在心里偷偷翻个白眼,只当没听到这种话,反正赵红军他不听就好,和这种老古板说再多都没用。赵红军听到也没说什么,倒是赵桂芝跑出来反驳:“七叔公,带孩子怎么就是女人的事,男人为什么不能带孩子?”
“男人要赚钱养家糊口,女人在家天天吃闲饭,连个孩子都不带,要来做什么!”七叔公其实年纪并不大,只是辈分高,年纪也就在五十岁左右,比赵大海都还小。
“七叔公,现在女人一样也赚钱养家,男女平等,凭什么男人就不能做家务带孩子,你这是老古板。”赵桂芝可不会怕七叔公,她一开口就不客气的指责七叔公思想有问题。
“你这丫头,还有没有女人的自觉,再上班赚钱这家务活带孩子肯定都是女人的事!”
“我就不……”赵桂芝还准备很多反驳七叔公的话,偏偏还没说完,就被张金凤拉走。
家里亲戚都有,她这张嘴也不饶人,张金凤怕她把亲戚得罪,只能先拉走她再说。刘明一脸青色的跟着赵桂芝身后,就怕赵桂芝不小心出点事。
林晓玲觉得以往是小看赵桂芝,没看出来她还有这个战斗力,敢和七叔公唱对台戏,这个是个浑人,一般人都不愿意惹他,因他犯起浑来可是不管不顾,谁都不拦不住。张金凤就是怕他犯浑,才直接把赵桂芝拉走,隔远点就不怕他犯浑。
赵桂芝是走了,七叔公可没就此打住,他拉着赵大海和赵红军不停的说些贬低女人的话,林晓玲在边上听的都郁闷,偏偏她身为主人还不能离开,得招呼大家。谁杯子里没有茶马上添上,瓜子花生等各种零嘴吃完马上就得添,谁有什么需要也得立即服务,她今天的任务就是让亲朋好友都吃好喝好。
等亲朋好友都满足的告辞离开,林晓玲说不用怎么忙,也累的一头倒床上休息。剩下尾的工作只能交给赵红军负责,打扫卫生洗碗,都是小事。地上的果皮纸屑扔了一地,一层又一层,锅里要洗的碗也有几十个,赵红军也还有得忙。
老家该走的亲戚都走完之后,赵红军和林晓玲也要回去省城,这次他们选择坐火车走,刘妈晚一点走,林晓玲给她多放几天假,一来在家里呆的时间太少,能多留几天是几天。
一家三口坐在绿皮火车上,这对小七是个全新的体验,他兴奋的要赵红军抱着他在车厢里走来走去。三个小时的车程,小七不过兴奋半个小时就对火车失去兴趣,趴在赵红军看窗外风景,看着看着上下眼皮就在打架,很快就闭着眼睛睡着。
一直睡到下车小七还没醒,林晓玲不得不狠心把他叫醒,他不醒谁抱,睡着的孩子可没有醒的时候好抱。赵红军还要提行李,只能是林晓玲抱小七,所以她才坚持一定要小家伙喊醒。
回到家小七高兴的傻乐,对他来说省城的家才是家,老家还没有在小七心中留下印记。他太小,每次回家又来去匆匆。赵红军和林晓玲离开柳城是难舍离别的情绪,小七什么都不懂,但是回到熟悉的地方,他兴奋的表情不用说也能看得出来。。
第一百六十五章
回至省城之后,赵红军赶在上班之前去找李哲喝酒聊天,去之前是开开心心去,还和林晓玲开玩笑要不要一起去监督他,回来的时候却很奇怪的身上酒味都没有,反而还一脸的心事。
林晓玲问他有什么事,他却一句都不肯说,还让林晓玲不要多问,男人的事少管。林晓玲当即被这句话给气乐,她当即再也不管,也不多问。林晓玲原本还想和赵红军冷战一番,结果发现对方根本没发现她在生气,也不觉得说错话,还莫明其妙的问她又发什么脾气。
林晓玲快憋出内伤,对方还不知道哪里有问题,她突然之间就失去兴趣和赵红军说话,沟通太难。林晓玲嘴里说着不说话不沟通,日子还在继续,她只是不再去和赵红军计较,有些事情计较不过来,特别对赵红军这种老古板想让他改变思想不是件容易的事。
林晓玲左思右想,内心经过一番犹豫,最终还是把小七送去托儿所,每天上午去两小时,主要是和小朋友一起玩。刘妈每天早上送小七去托儿所,她再去买菜,买菜回来卫生也做完后再去接小七回家。
小七自从去了托儿所,每天的活动范围扩大之后,认识小朋友之后,语言能力迅速增加,经常会在托儿所学一些新词回来。林晓玲观察了一个星期,发现小七没有什么不适才放心,小七还是要出门多交流,呆在家里没有小朋友和他玩也很可怜。附近没有同龄的小朋友,林晓玲也是没有办法,每次去公园这些地方找小朋友玩,她和赵红军都不放心,刘妈一个人带着孩子出门也不容易,只能把小七圈在家里。
小七适应之后每天都盼着去托儿所,还会说要把家里的玩具和零食带去给小朋友分享,完全没有想过他把零食带给小朋友分享之后,他自己就会没有零食吃。林晓玲看着小七忙碌,干脆找出几块布给小七缝个小背包,斜挎着背在身上,每天装着他要带的零食去托儿所。
有了玩具和零食的开道,小七很快就成托儿所最受欢迎的孩子之一,谁都想和他做好朋友,可惜他每天上学时间太短。玩游戏的时候小伙伴们都想抢着和小七玩,这让小七很得意,还不会说很多长句子的他,回家却会学给林晓玲看,还让刘妈帮他说。
林晓玲看着小七的表演,看的直乐,这个时候最遗憾的是没有手机给他录个小视频。林晓玲没有手机就想办法给小七画画,把他可爱的样子都留画纸上,长大后让他自己看。
赵红军单位的新房子在夏天来临之前终于完工,赵红军是单位骨干力量,很快就拿到新房子的钥匙。林晓玲在房子建好之前也曾去看过,她特意要求赵红军挑了一个楼,因为一楼带一个小花园,可以用来种花种果树,也可以增加小七的活动空间。
拿到钥匙有人马上就搬家,林晓玲却准备装修一番再住进去,把新房子空置一个夏天,装修材料的异味也刚好散尽,冬天之前搬进去就好。
赵红军带着林晓玲和小七一起去看了新房子,什么都没有,墙面刷成白色,地面直接是水泥地。林晓玲看着就不满意,她想再装修,可是这个时候也没有装修公司,想要装修只能自己买材料请人来装修。
赵红军工作忙,晚上和周末能来帮忙干活就不错,买材料这些事完全指望不上他。林晓玲骑着自行车一个人跑各种市场,买墙漆墙纸地面砖还有各种小配件,水泥沙子这些笨重的大件只能交给赵红军联系。
没有装修公司林晓玲就让林建业找来帮他们单位装修的工人,然后拉着包工头一点点的解释她想要达成的装修效果,各种材料都准备齐全后才动工。她把房间刷成天蓝色,地面砖就铺了最普通的米白色。窗户也做了纱窗,房外的小院子她抱成铁栅栏刷上白漆,再留个门进出。
房子没要钱,但是林晓玲买装修材料却花了不少钱,她把到期的国库券全都卖掉,略有盈余,比存银行吃利息还是更划算。新房子有三间房,主卧一间,小七一间房,另外一间林晓玲做成书房,只是暂时刘妈还留在家里,她也安排放了一张床。她和刘妈已经商量好,等小七上幼儿之后,她想去帮别人带孩子她可以介绍,不想再带孩子那她介绍一份工作也可以,随她选择。林晓玲并不喜欢家里有外人在,之前是小七太小必须要请个帮手,等小七上幼儿园之后,再请个人有点浪费,请个钟点工每周上门做一次家务还差不多。
刘妈一时之间没想好是继续帮人做保姆还是去做其他工作,林晓玲也没催她。小七上幼儿园还有段时间,刘妈还有时间慢慢想。她觉得刘妈手艺好,其实自己去做点小生意倒更合适,也不用卖别的,每天就卖牛肉粉就是个不错的主意,在大学城附近卖,从早到晚都有生意。
林晓玲只是建议,最终做决定的还是要刘妈自己,她手艺好,卖牛肉粉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