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七十年代末-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人不论外表,都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则,弱小者也有弱者的生活技巧,用来保证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赵红军背着一大包礼物在车厢格外显眼,还好这是返程的火车,一般当地那些走投无路的人想打劫也是针对开往莫斯科的火车,那个时候车上各种物资,更好下手,而不是像现在车上人人都空着手,想打劫也找不准目标,连现金在哪都不知道,他们怎么抢。
  从莫斯科回到家,赵红军整整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还不算上路上转车用的时间,等到家的时候连林晓玲都不敢认,小七更是用陌生的眼神看着他。赵红军无奈的苦笑,只能怪他急着回来,没有好好收拾,现在的样子确实太难看,也不怪小七都认不出来。
  他一身衣服皱巴巴不说,三米开放都能闻到的酸腐气味,还有都快能滴出油的头花,脸上的灰更是能搓成泥丸,要不是大白天,想进来家属院里都难。看门的大爷也看走眼没有认出来他来,还拦着他问找谁,在他自认身份之后,对方还是一脸不敢相信的表情,最后仔细观察半天,确实是本人之后才肯放行。这要是晚上,昏暗的灯光下以大爷那得了白内障的眼睛,想要认出他来还放他进来,还真是一个比较难的动作。
  “小七,叫爸爸!”赵红军把从行李中掏出几颗糖来诱惑他。
  小七没吱声,看一眼赵红军又看一眼林晓玲,最后才看着赵红军手里从没见过的糖果。“小七乖,快喊爸爸!”林晓玲先是鼓励小七,转头又一脸嫌弃的和赵红军说话:“你赶紧去洗干净,你这是多久没有洗澡,像刚从臭水沟里挥出来的,浑身上下找不到一处干净的地方。”
  “对,臭死啦!”小七有林晓玲的支持,也大胆对着亲爹补刀。


第一百七十一章 
  赵红军去洗澡前还特别吩咐林晓玲不要动他的行李,说里面有重要东西不能等,等他洗完自己会整理。林晓玲给了赵红军一记白眼,有什么东西她还看不得,不能看就不要带回家里来,神神密密。赵红军倒不是不让林晓玲看的,反正这些外文资料,林晓玲拿着也看不懂,他是防着小七乱动,让林晓玲看着小七不要随便乱动。
  林晓玲不想和赵红军一般见识,她要进厨房去做吃饭,她和小七已经吃过,赵红军只能随便吃个蛋炒饭之类的先填饱肚子,晚上再吃点好的补补。林晓玲嘴上说归说,心里还是觉得赵红军瘦太多,需要吃点好的补补身体。
  林晓玲用猪油炒饭,还加上各种蔬菜丁,这原本是为小七准备的,他不爱吃蔬菜,切成细丁他挑不出就没有办法挑食,为了让小七多吃一点蔬菜,她也是想尽办法,操碎的心。家里有冰箱确实方便很多,什么都没有,当然如果没有电视机就更好,小七已经学会自己开电视换台看动画片。这会她在厨房忙着做饭,小七就安静的呆着客厅看电视。
  当初为了买不买电视机的事,一家人还争论半天,最后小七还是在林建业以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支持下取得胜利。林晓玲原本不想退让,可是她再不松口,赵大海就要跑来省城给小七买一台大彩电。不过她虽然妥协,但是也和小七约法三章,规定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上学的时候不准超过一个小时,周末全天不准超过三个小时,一次不超过一小时。
  小七能在家里看电视就很满足,对时间暂时还没有概念,他不用每天羡慕的听着幼儿园小朋友讲各种有趣的动画片,他以后也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讲孙悟空和机器猫的故事。小七的心思就是这么简单,林晓玲倒是反思是不是她错了,对小七来说电视机的吸引力明显很大,管是管不住的,堵不如疏,她只能尽力引导他的兴趣爱好。
  赵红军吃饭的速度用倒饭形容更像,一碗加了各种料的蛋炒饭,他用了不到五分钟就吃光,还稍显意犹未尽,不过却也没有喊再来一碗。吃过饭,他来不及休息,从行李中拿出一大包东西,背着它跑出找李哲。回到第一件事就是跑去找李哲,也不知道俩人如今什么关系,还神神密密背着一个大包出去,林晓玲也不知道那是一包什么东西,不过她也不想多嘴问,反正赵红军的嘴像蚌壳一样紧,他不想说的话怎么问都没用。
  林晓玲等他离开,开始和小七一起收拾他带回来的东西,各种零食还是不要让小七拿着,她直接锁进柜子,让小七想拿都拿不到。现在的他年纪越大越会想办法,只放在高和上,他还会想办法搬把椅子想办法爬上去拿。林晓玲不是不给他吃,主要是想控制他每天吃零食的量,偏偏小家伙还讲不听,吃多零食就吃不下饭,母子俩只能打游击一样你藏我找。
  小七手里还有赵红军给的零食,剩下的部分被林晓玲收起来,他也没有意见,没有吃的时候他才会各种闹。吃的其实并不多,毕竟那边现在缺的就是这些东西,剩下的各种套娃,小七看一眼就没有兴趣,他一个男孩子喜欢的玩具也是各种枪和汽车,对这种娃娃他总是说是女孩子玩的。林晓玲拿在手里却很喜欢,各种不同的套娃,她一个都舍不得送人。
  赵红军休息的日子,开始在家里当家庭煮男,每天买菜做饭,接送孩子。单位上的人看到他每天闲在家里,再加上这次回来的狼狈样,一时之间倒是吓住几个也想下海经商的人,这下海还真的不一定个个都可以赚大钱。赵红军还不知道自己成了他人眼中的反面典型,只知道最近走到路上遇到熟人,大部分人都一脸同情的看着他,欲言又止的样子,还有关系亲近一点的劝他回来上班。
  赵红军谢过人家一番好意,打听之后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然后一笑了之。
  暑假第一天,一家三口就收拾好行李回老家,赵红军把母子俩送回去再直接从柳城出发,走水路到沪市再转乘火车到京城。走水路的好处是人少旅程轻松一些,坏处是速度可能慢一些,但是日夜兼程之后,花的时间并不会比火车多,沿途还能欣赏到不同的风景。
  老家的人还不知道赵红军停薪留职的事,看着工作日回家的一家三口,虽然心中奇怪,他们也只当赵红军送孩子回来过暑假,还不停夸赵红军不忘本。这倒不是赵红军又做了什么好人好事,而是在隔壁村子人的对比下,赵红军就成了他们夸张的对像。隔壁村有个张家小子也和赵红军一样是当兵出去,现在回到当地公安局任职,也算是分局一个小官,结果自己家亲戚找上门求他帮点小忙,张家小子还打官腔说这事要去办公室谈,惹的那亲戚直骂娘,还把原本送情的老母鸡也提出来。
  张家小子的亲戚也是个狠人,提着老母鸡就敲开隔壁的门,他来之前打听过的,这家也是单位副职,和张家小子一样的职位,只是分工不同。结果不到十分钟,他把事情说完,人家二话不说就答应,还说这是他们的职责云云,让他找上门是他们工作失职之类,不仅送他出门连老母鸡都死活不收,一幅公事公办的样子。张家小子的亲戚回家之后就在家里大骂张家小子,还在乡里乡亲之间大肆夸奖给他帮忙办事的领导,只差没有夸成青天。
  赵红军不知道前情,倒是对这些的好话听得莫名其妙,他年年都要回来,又不是今年才回,怎么一个个好像今天才发现他不忘本一样。回到家里,他没见到闲人,都在忙,粮食是根本,这马上就要收割,更要注意各种病虫灾害之类。万一这个时候来场大风把稻谷吹倒,这一年的收成又要毁掉大半,想抢救都救不回来多少。
  赵红军在老家的房子虽然这么多年都没有长期住人,但是还是打整的很好,特别是前年才重新打整过一次。他出钱请赵大海帮忙监工,把家里地面全铺成水泥地,包括父母这边的,墙上也重新刷过,还吊了顶,连让小七最不喜欢的厕所都改造过,家里也接进自来水。这点是林晓玲最喜欢的,有了自来水,洗衣做饭都方便很多,当然水井也没废。有时候也还能用得上,比如现在这季节家里没有冰箱,用井水冰一冰西瓜和其他水果,味道也不错。
  赵红军只停留一天,匆匆在家吃过饭,和大家见一面又离开,张金凤虽然舍不得也拦不住,赵大海也不会让她拦。一辈子窝在家里有什么出息,看看村里现在谁家不羡慕他生个好儿子,要是赵红军当年没的出去,他哪里有现在这样的好日子过。每天什么都不操心,在家里他和老太婆只要负责自己的吃完就好,不用帮儿女干活手里还有闲钱,连孙子孙女整天都要讨好他们,和他一辈的老头有几个日子有他舒心。
  赵红军这次回来又没少给赵大海零花钱,他现在做生意手里的钱更多,可不像之前拿死工资,还要数着花。现在一次出去赚的钱,比他一年工资都要赚的多,也难怪很多人都想下海经商,只能怪大家都过怕穷日子。
  赵红军手里钱不多,但是在林晓玲的开源节流之下,日子还是过得并不差,即使下海经商他最主要的目的也不是赚钱,而是想赚钱才能帮助更多人。
  林晓玲带着小七先回娘家住了几天才回来,林建军那边现天单位上就开始有了颓势,业务量不多,林建军有大把的时候去钓鱼,他还一点都没有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反而巴不得天天闲着。
  “二哥,你这样天天玩也不是办法,单位要是倒闭,你去喝西北风。”林晓玲直言不讳的指出林建军这样混子不行。
  “单位怎么会倒闭,就算倒了也有国家,难道还不管我们。”林建军可是从没想过下岗这个可能。
  “二哥,单位天天没有业务没有生意,没有收入拿什么发工资?”
  “没有收入国家可以拨款,难道还能饿死人。”林建军的想法就是普通工人的想法,每个人都觉得国家不会不管他们。
  “国家能救得过来,这么多工厂,救哪家?国家也要有税收才有钱救,工厂都没有收入哪来的钱交税?”
  “总之我相信政府不会不管我们,再说我又不是单位领导,我能想什么办法。”林建军还是得过且过的老思想。
  “你救不了单位,你可以想办法帮自己,你现在早点做准备,万一真有下岗的那天,也不用事到临头再想办法。”林晓玲也拿林建军没办法,她这个二哥似乎真的只适合做点笨工,不费脑子听从人指挥的活他着没问题,让他自己干点什么,哪怕是小生意都不好做。
  “我能想什么办法,我也不知道要做什么。”林建军一脸茫然,他从没想过这个问题。
  林晓玲也替他想过,最好的办法就是夫妻俩开个小卖部,这个生意可以一直做下去,只要诚信有个好名声,再加上稍好一点的地段,生意不成问题。进货的渠道她都知道,地段她也选了好几个。夫妻俩李霞负责卖东西看店,林建军负责搬货送货,进货的事也不能交给他,这事必须是李霞亲自去负责,看店有林富保和刘冬梅俩老帮忙,一家人忙一个小卖部还是不成问题。
  “二哥,要不你去开个小卖部吧!这个也不累,你现在上班也不忙,爸妈还可以帮忙,嫂子休息的时候也可以帮手。”李霞这么多年一直还是上三班倒,一家人守着一个小店还是问题不大,也不用等到下岗再去做,先下手为强。
  “我还要下班,还弄什么小卖部,那我钓鱼都没时间。”林建军大声嚷嚷。
  “我看行,我和你妈老是老了点,但是天天坐在家里也是坐,开个小卖部坐在店里也是坐,又不人我们肩挑背杠,还能打发时间,多好!单位现在也是不成样子,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真要是倒闭家里有个小卖部也不怕。”林建军不乐意,不服老的林富保倒是觉得这主意好,他对工作一辈子的单位当然有感情,但是真要倒闭想的更多的肯定还是自己的生活。
  林晓玲倒没想到第一个赞同的居然是林父,不过有林富保的赞同,她就不用担心林建军不做,家里的大事小事林建军是一律不管,每天就老实上班,下班之后也只管钓鱼。家里的大事拿主意的还是林富保多,不是他想操心,也不是林建军不争气,而是他没那个脑子,脑子不想事,整天就知道傻乐,有一天过一天,还好有李霞管着。
  李霞回来之后听到林晓玲的主意,她二话不说就同意开小卖店这个事,上次要单位宿舍的事她可还记得。现在林家梁马上要读高三,听说好多人嫌弃学校宿舍条件不好,想在外面租房子用来复习,结果找个合适的地方也不容易,他们家还多亏林晓玲的提议,现在什么一点都不着急。整个高中,林家梁因为住得近,省下多少时间学习,连老师都说他学习大有进步,最后再努力一年,考上大学问题不大,当然想要考个好大学就得再努力,再拼一把说不定还能和林晓玲一个学校。
  林家梁却想去京城,他不想考省城的学校,他成绩不是最好但是志向却远大,还想考最好的大学。李霞对于孩子能上大学就知足,她也不懂京城的学校和省城的学校有什么差别,林建军也不懂,但是不妨他打击林家梁,说他还是先考上再挑学校。林建国打击儿子,当爷爷的林富保马上就指着林建军训斥,说他当年读书的时候整天就知道拍洋画儿,不知道怎么混个小学毕业,初中毕业证书都没有,还有脸说孩子。
  林晓玲知道后倒没有嘲笑,反而认真鼓励一番林家梁,她也希望侄子能去外面更远的世界,不用去管家里什么想法,他想去京城大学就得为之努力,哪怕失败至少也努力付出过,这才不会后悔,年轻人也不该局限在这一方小天地。


第一百七十二章 
  林富保年轻的时候也是个风风火火的,他的性子并没有随着年纪增加而变得沉稳,现在也是个说干就干的急性了,说要开个小卖部马上就带着林建军找地方。
  林晓玲该说的都说了,剩下的她也帮不上什么忙,她带着小七回到赵家,双抢马上就要开始,她要帮忙干活。林晓玲不会种田,但是帮忙公婆做饭,送送茶水还是可以做到,再多的活她也做不来。农田里的活,插秧田里有蚂蟥,割稻不会用刀,一小心还要割到腿,她只能留在家里帮忙做后勤工作。
  赵家两兄弟再加上两老的地,不算多但是任务也重,兄弟俩每年都是合伙一起做事。赵大海不能干重活,就在田边打打下手,林晓玲让婆婆看着小七,她来负责做饭。往年不在家就不说,现在她在家里也不好让婆婆做这么多人的饭菜,十来个人的饭菜也要费点时间。
  林晓玲负责买菜做饭,她知道这几点干活累,买菜的时候都是买的各种肉类,蔬菜家里菜园子吃都吃不完,不用浪费钱买来吃。林晓玲不喜欢重油重盐的菜,但她知道干活的人需要大量补充盐分,所以这几天做菜都是往重口味做。只有小七不能吃辣也不吃太咸的菜,她每餐都要再单独做点小七吃的,还好小七人小吃得不多。
  除了保证一日三餐之外,林晓玲还额外准备的有糖水,一天还两顿,上午煮好冬瓜绿豆糖水,下午是银耳莲子。除了这些之外,家里她还买了各种当季水果。小七不能吃零食,但是水果林晓玲并不限制他吃,结果吃西瓜吃多之后,小肚子都吃的圆滚滚的,变成个西瓜肚。
  除了小七,赵家三个孙辈都长大成人,赵嘉红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赵嘉伟和赵嘉明俩个难兄难弟,读到高二参加完毕业会考,死活不愿意再读高三。他俩的成绩反正也考不上大学,学校老师也在劝他们不要继续呆在学校里,最后一年参加高考还要影响升学率,回家倒还能一年的学费和书本费。
  三个孙子都闲在家里,赵大海看着都愁,找不到工作,天天闲在家里也不办法,原本还指望着赵红军,可是他自己都下海,赵大海也就拦着准备开口的赵国富俩兄弟。
  林晓玲知道赵嘉伟兄弟从小成绩不好,她想办法也找不到什么办法,但是赵嘉红从小成绩并不差,只是高考的录取率太低,才让她落榜。她想让孩子去学门外语或者再复读一年,但是父母的赵国富和蔡德美都有点舍不得钱,这一年就要花上千的钱,他们舍不得。
  林晓玲最后只能建议赵嘉红自学,鼓励她去参加自考,还送了她一台小录音机,用来放磁带学外语。条件有限,林晓玲建议她就学已经有几年基础的英语,学好一点去南方找个外企上班,很快就能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对于不花钱自学,赵国富还是没意见,蔡德美倒想让赵嘉红学门手艺好嫁人,但是赵嘉红自己不愿意,赵国富也不上心,她一个热心这事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林晓玲看着赵嘉红在家里呆着也不开心,主动提出来暑假过后带她去省城,省城里工作机会多,找份工作还是很容易,当然和国企的工人比不得,但是养活自己肯定没问题。
  蔡德美知道后,晚上在饭桌上,主动找林晓玲说着好话。赵嘉红要能出去工作,不说赚多少钱,最起码把在家里的吃喝省出来,她现在只想多存点钱给儿子娶媳妇。赵嘉伟和赵嘉明俩人对省城倒没有兴趣,他们要请去南方,但是家里一直没同意。
  眼见赵嘉红都能出去,他们俩也急,想让林晓玲说好话,但是这林晓玲却不想帮这个忙。南方这么远,俩人又都是没有什么社会经验的年轻人,没有老乡带着,人生地不熟,万一发生点什么她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赵大海也不想让孙子出去,他让俩孩子在家里帮父母干活,田里的活多的很,可惜俩个年轻人累的只想逃。赵大海这招不仅没留住人,却更坚定兄弟俩出去闯荡的心,他们才不要做一辈子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也没有多少收获。
  林晓玲不帮忙,他们只能转移目标,可惜家里没有人支持他们。得不到家里的支持,他们连出门的路费都没有,只能老实待在家里帮父母干活。
  双抢完成之后,其他人可以休息,赵国富还歇不成,他又要开始准备交公粮,自己家的不说,附近家里条件稍好一点都会请的车。用车拉又快又省力,往往还排在最前面,粮站的工作人员看到用车交公粮,不说态度有多好,总不致于太嚣张,他们也是柿子捡软的捏。
  林晓玲帮忙做了几天饭,也累的不行,忙完双抢她带着小七回娘家去看看林建军开小卖部的事办得怎么样。结果才回家,刘冬梅知道这几天她在家里帮忙干活,还非要杀只鸡给她补身体。家里本就没有养几只鸡,林晓玲哪里会答应,她赶紧拒绝。
  刘冬梅没有杀成鸡,还是从市场上买回来一对猪蹄,她一心觉得林晓玲这几天累到,要吃点好吃的才能补回来。老太太把猪蹄都买回来,林晓玲只能接过手处理,她回娘家要是李霞不在家做饭,她都是自己动手,不让老太太做。
  李霞今天和林建军一起去看房子,在几处地方选一处,定下来之后才能继续后面的事。
  林富保也跟着一起去,他不放心怕租的地方不好,坚持要一起去。
  吃饭的时候三人才回来,进门都不说话,先跑去大口大口喝水,一杯水下肚林建军才开口叫:“累死啦!这比上班还累。”
  林富保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才开口:“我一个老头子都没有喊累,你还好意思说累。”
  “爸,房子看的怎么样?”林晓玲赶紧问出来。
  “唉,有一个地方很好,但是人家只肯卖,其他几个地方都不差,可是总比不上要卖的这家。”
  “爸,我看算了,买下来太贵,还要留着钱进货。”李霞倒是主动劝林富保想开点。
  “爸,什么地方?”
  “一个菜市场附近,不到一百米的地方还有学校和医院,那附近还有一大片工厂宿舍楼,来往的人多,人气旺。那房子面积也够,还是一栋二层楼的楼房。”
  “那就买下来。”林晓玲听完介绍就知道这地方肯定不差,即使不做生意,这房子买下来肯定也不会亏。
  “买下来做什么,万一这生意不赚钱,不是亏大。”林建军第一个提出反对意见。
  “嗯,再说我们手里的钱也不够。”李霞也不想买,他们夫妻俩手里存款并不多,至于公婆的钱,她还真没打过主意。
  “爸,明天你带我去看看,要是行,我买下来,你们租我的房子总可以吧!”林晓玲也没说不收房租这样的话,亲兄弟还要明算账,该帮的忙她会帮,该收的钱她也要收。
  “你买来做什么。”林富保也不赞成,他以为林晓玲只是为了帮忙。
  “爸,我买来收租,二哥不会少我钱吧!”林晓玲和林建军开玩笑。
  “肯定不会。”林建军和李霞异口同声的回答。
  “这房子可不便宜?”林富保见林晓玲是认真的,他也提前说好房主的要价。
  “爸,你放心吧!红军这次出去赚了点,家里也有存款,我看也差不多。这钱我要用掉,红军做生意来钱来的太轻松,还不如我花掉,这样万一他做生意亏损还能留下点东西。”这当然只是林晓玲找的理由,她是真心想买房子,也想林建军早点把小卖部开起来。
  李霞却又一次误会林晓玲是想帮他们忙才会提出来买房子,她心里感动的不行。其实不光她,林家人都以为林晓玲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