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七十年代末-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妈,我没事,就是今天早上起太早,有点困。”林晓玲不想父母争吵,直接找了个理由。
  “那你起来吃饭再睡,小七我帮你带。”
  “妈妈,你睡吧,我跟着外婆。”小七有了各种玩具零食,很快叛变,他现在不记得妈妈,万事有外婆。
  “我下午还要去一趟红军他舅家,还有小七姑姑家。”说起赵桂芝,林晓玲真不想去,偏偏这家不能不去。张金凤还给女儿外孙捎了东西,她对于过年不能喊女儿一家去省城过年已经很不开心,要是林晓玲敢不去赵桂芝家,那可是惹了马蜂窝。
  中午吃饭,林建军也回来,李霞中午在工厂食堂吃,林家梁还在学校补课,林建军给他送饭到学校。见到二哥,林晓玲这才话多起来,和赵国军他们客套不同,和林建军说话,她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用客气。
  “二哥,你现在生意不错,你们单位效益又不好,不如干脆买断工龄出来专门做生意算了,这样爹妈和嫂子都能轻松点。”
  “反正现在没怎么上班,我晚点买断也不影响,现在每个月工资又不少拿,别人都能拿,我也不走,等发不出工资再说。”林建军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家里小卖部主要生意都在上午,每天上午他帮忙送货,下午还有时间钓鱼。
  林晓玲见林建军劝不听,她也就不再说,反正家里现在有这个小卖部,经济不成问题,随便他们单位上怎么折腾吧。林晓玲知道现在开始有很多双职工家庭都开始日子不好过,特别是一些没有存款的家庭。
  “你别管你二哥,店里生意也没多好,我们忙得过来。”林富保一把年纪也不肯服老,有时候还和林建军抢着送货。
  “对,你要有心,倒是可以帮你侄子看看,他考大学要选个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刘冬梅这些词还是从大儿子家的孙子孙女嘴里听来的。老大家的有父母帮忙,老二夫妻俩都没读什么书,什么都不懂,她当然要拉着林晓玲帮忙做参考。
  “对,这个事才重要。”林建军被亲妈提醒才想来。
  林晓玲也想侄子上个好学校,可惜现在是先填志愿再出成绩,这个风险比较大,当然这些话就没必要说出来扫兴。“还早着,等考试完再说吧!要估了成绩才好选择学校和专业,现在说再多都没用。”
  “那行,妹子,等高考完你一定要回来帮你侄子参考参考,我们也不懂,都是听老师的。可是我寻思你在大学里,肯定比老师知道的要多,这选个好专业才好找工作。虽然现在国家还包分配,可我还见过那大学生分到厂里,还没去厂里报道,厂子就三天两天不上班,你说这种工作有什么前途。”林建军说的也是实话,这种情况还不少,可是国家也没办法,每年那么毕业生,工作岗位有限,总有分到差的,不可能人人都是好单位。
  “二哥,你放一百个心,我一定回来。”


第一百九十一章 
  林晓玲说好下午去赵桂芝家,结果拖到第二天才去成。她提着礼品走着去的,敲开门赵桂芝一家正在吃早餐。夫妻俩放寒假不用上班,俩孩子也不用上学,公婆退休的老人家更不用提。林晓玲看了一下手表,已经十点多钟,结果他们一家人居然才吃早餐,这日子也过得太悠闲。
  刘明的妈喊林晓玲一起吃,她谢过老太太的好意,出门前已经吃过一碗牛肉粉的她现在任何东西都不想吃。一家人都在吃饭,林晓玲也没有聊天的兴趣,都在忙着吃,谁能搭理她,赵桂芝也只是让她先坐下烤火。林晓玲放下礼品也没坐,她直接提出告辞,家里人还等着她回去,特别是小七还想让她带着去玩。
  赵桂芝原本想吃完粉都说话,但是林晓玲要走,她不得不边吃边说:“嫂子,你一个回来?三哥过年还回不回来,爸妈他们过年怎么办?”
  赵桂芝想要留她说话,她也不好马上就走,总不能人家问几个问题,她说话的空夫都没有,只有留下来回答问题:“你哥过年不回来,爸妈也不回来,他们今年就留在省城过年。”
  赵桂芝把最后一口粉吃完,放下碗才想起来赵大海身体不舒服的事。“我爸上次说生病的事,去医院看了有什么问题?也没人打电话通知我。”
  林晓玲觉得赵桂芝也是奇怪,这亲爹的事都不上心,我都过去多久,还等着其他人打电话通知她。想到这她也没有什么好语气,直接冷冷的吐出两个字:“肝癌。”
  “什么?”赵桂芝扯着嗓子喊。
  “三嫂,你说的是真的?”刘明一直听着姑嫂俩的对话,他也忍不住关心起岳父大人的身体情况。
  “这种事我还能骗你们,你们可以打电话问,不过爸自己还不知道,你们有什么事最好问你哥他们。”
  “三嫂,你和我哥怎么都不通知我。我这做女儿的居然现在才知道。”赵桂芝听清楚想明白后也知道林晓玲不可能拿这种事来开玩笑。紧接着她才想起来,这么久大家早就知道,就她一个女儿不知道,这让人怎么想。“你们是不是没把我当赵家人,我虽然嫁出去,但是还是姓赵。”说到最后赵桂芝语气也很不好,开始隐隐指责起林晓玲。
  林晓玲看着赵桂芝的眼神就像看傻子一样:“你问我?这事你得问你三个哥哥,再说当初家里人不是通知你爸生病的消息,你为什么没回家看看。你有空怪我,不如去找你哥问清楚,问问他们为什么一个两个都没有人通知你。”说完林晓玲也不管赵桂芝是什么脸色,直接和刘明还有他父母告辞。她这个小姑子是越来赵不讲道理,一把年纪还以为这世界都要围着她转。
  刘明想留林晓玲在家里吃饭再走,留不住之后他也只能目送她离开。等她走远,刘明才回家准备好好找赵桂芝谈谈。刘明的父母也是这个意思,刚好听到林晓玲和儿媳妇的话,他们脸色都变了,这儿媳妇对自己亲爹都不怎么上心,还能指望她将来会伺候公婆。现在他们手脚还能动,手里又有钱还没有什么问题,将来万一哪一天躺床上动不了,这还不是儿媳妇手里的一盘菜,随她拌。
  等刘明进门,俩老给儿子使个眼色,然后俩老的带着孙子孙女出门玩,家里留给儿子和儿媳。
  刘明阴觉着脸,看了一眼还气呼呼坐在那里的赵桂芝,他想了想才开口:“桂芝,爸生病的事你怎么没提过?他生病不管严重不严重,我们都要去看看才对。”
  赵桂芝不满的嘟嚷:“我怎么知道,当然二哥也没说清楚。我只知道爸有点不舒服,后来他们去医院看病,也没人告诉我爸得的是这种大病,再说当时我不是忙着准备公开课,省里教育厅的领导下来检查,要听课的事你也是知道。这能怪我?”赵桂芝说起来还一肚子的委屈,没人通知她以为老爷子的病并不严重,只是感冒之类的小病,又一直忙着也就没有回去看看。
  刘明也知道当时的情况,工作确实是忙,学校里天天开会各种检查,上面的领导下来一趟不容易,赵桂芝能被选中,也是她业务能力出色,难得的一个机会,自然要好好表现。“行了,现在不说那么多,你给三哥打个电话,问问具体情况。爸妈现在住在省城,肯定三哥最清楚。”刘明也不忍心多怪媳妇,这件事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总之提起来就有些不得劲。
  “知道啦!”赵桂芝回答的有气无力,她也担心赵大海的身体,之前是一直不知道,知道哪里会不担心,她恨不得现在就去省城看看。
  林晓玲离开赵桂芝家里离开她就不多想,这事她才不想掺合,他们兄妹之间的矛盾她一个外人还是少插手。今天他们不合可以吵架,哪天合好又是亲兄妹,她要在中间说点什么,说的好还没事,说的不好可会被记一辈子。
  林晓玲在娘家每天呆在小卖部帮忙,小店的生意本就好,再加上春节马上就以来临,从早到晚店里更是不断人,生意做的红红火火。李霞现在见到林晓玲眉眼间都带着笑,她可从没想过能有今天的好日子,这小生意看着不起眼,可是来钱快,转把手钱就进口袋,想想做梦都要笑醒。她现在日子好过,不愁吃不愁穿,儿子上大学的钱也准备好,只等着他高考,剩下的时间家里就该再攒钱准备买套房子。现在年轻人结婚都要新房,家里没有地也不能再自己建新房,单位上想分房也难,他们夫妻俩的单位都一般,能分到间宿舍就不错,想分个旧的两房一厅都难,不要说新房。
  家里条件好,李霞也想给儿子先准备一套房子,没有商品房但是私下里单位上分的房子却有很多人出售,这种房子一般都便宜的很,买着划算。林晓玲听到李霞的计划,没想到她想到这么远,还在上学就想到以后结婚生子。“二嫂,你要买房不如去省城买,等家梁上大学再买,就在他学校附近买一套。”林晓玲忍不住开口建议,不管林家梁考上哪个学校,附近的房子都不会差,住了四年之后还能升值,想卖还是想继续持有都方便。
  李霞的思想观念里买房子就是一辈子的事,她忍不住问道:“在学校附近买,他上大学才四年,毕业后这房子怎么办?”
  “二嫂,家梁毕业以后也不一定回家里上班,说不定就留在上学的城市。不能留下这房子也可以卖掉,不会吃亏,比在家里买还强。你要是不放心,去省城买也可以,大哥一家都在省城,你们也搬过去,一家子就能凑在一起。”林晓玲心里一动,开始劝说起李霞。
  “我们搬到省城去能做什么?工作单位都在这,怎么走。再说家里这生意扔下就不管。”李霞一辈子也没出过远门,对于搬去省城更是想都没想过。
  “又不是说现在搬,只是先买房子,等你退休后搬总可以吧,这生意二嫂你转给娘家人也可以,我们家在这边也没有什么亲近的亲戚。”林富保祖上是逃难逃到此地才落地生根,当年这附近的人打日本人死的差不多,这才涌入大量外来人口。刘冬梅倒是土生土长的人,可是她家里兄弟也都死了,都是打日本鬼子死的,平时想找个走动的亲戚都没有。
  “那不用,真要买房子也是给家梁买的,以后让你侄子留在省城就好,我们住不习惯,还是家里好,说话都一样,可不像省城的人说话都听不懂。”李霞可舍不得把手里生钱的金鸡让给其他人,哪怕那个其他人是娘家人都不行,她舍不得。
  “嗯,反正二嫂你手里要有钱就买房,先在省城买,买完还有多的钱再在家里买。”林晓玲不能直接告诉李霞以后房价会飞涨,只能劝她多买。买房是最划算的投资,钱留在手里存起来很快就会贬值,工资涨的再快也跑不赢通货膨胀。
  “行,等家梁高考完再说,到时还得麻烦你和大哥帮我们在省城留意下。”李霞是个为了孩子好,什么都能做的事。这辈子付出许多,自己没有享受过什么,但是替孩子却早早把什么都考虑好。
  “没问题。”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林晓玲也不能再继续呆在娘家,自己家过年还有一堆事要做。虽然走之前很多事都交给赵红军,但是林晓玲还真的不放心,至少家里卫生这块肯定要等着她回去。她也不想再留下来,再留小七的小脸都要胖一圈,住在小卖部每天都不缺零食,小老鼠怎么可能会放过好机会,家里人背着她不知道喂了多少零食,再呆下去就怕小卖部都被他吃垮。
  林晓玲准备回省城过年,那边赵桂芝却被家里公婆催着回家。她从林晓玲这知道赵大海生病的消息后,给赵红军打完电话,就拉着刘明一起往省城去。原本她还想带着俩孩子一起走,偏偏刘明的父母听到赵大海得的肝癌,担心这病传染,不让她带着孩子出门,甚至刘明都不让他去。最后还是刘明在中间劝了劝,互相都妥协,俩个孩子留下来陪爷爷奶奶,刘明和赵桂芝一起去省城探望赵大海。
  张金凤和赵大海在省城见到赵桂芝之后的第一反应是骂人,赵大海还好只是给了点脸色看,张金凤可是真的骂开,要不是女婿就在一边站着,她的话还要更难听。母女俩哪有隔夜仇,赵桂芝几句话一解释,张金凤马上就把她刚刚骂人的话忘记,开始心疼起闺女,这事只能怪老二不会说话,真不能怪小女儿。
  赵红军可不是父母,他在边上听完觉得这事还是赵桂芝自己的错多一些,真有心为什么大半年都没有回家看一看。总是怪其他人没有通知她,她再忙打一个电话的时候总有吧,更不提她当老师的再忙每周也能休息一天半,又不是隔着千山万水,抽空回趟家能要多少时间。赵大海和张金凤可没有赵红军这么理解,他们听完赵桂芝的解释,又见到她刚得知消息就跑到省城来,心里已经很高兴。
  张金凤见赵红军还坐在那里不动,赶紧催他去买菜,要多买点好菜回来,女儿女婿来了,要好好招待。
  赵红军被赶出来买菜,心里却没有什么不愿意,他也不想听赵桂芝各种抱怨,这也就是他亲妹子,换个人他就不是这态度。刘明也算是不错,这些年让着赵桂芝,倒是让的她脾气越来越大。自从生对龙凤胎,赵桂芝就把自己当功臣,家里人都让着她,这让着让着就成习惯,也把她脾气越养越大,性子也越来越古怪。
  赵红军完美的按老太太的任务来,在菜市场转来转去,他买了很多菜,这样老太太就不会再喊着亏待她女儿和女婿。赵红军以为自己晚一点回去,按老太太的说法,各种肉菜都买回家,应该能让老太太满意,谁知道她又嫌弃没有买点啥糕点让他们先掂掂肚子。家里的副食品都不新鲜,还是新鲜出炉的好吃,特别是菜市场门口那家热气腾腾的板栗饼。
  每次还没烘烤出炉,就提起长队买,晚一步就只能等下一炉,想吃上可不容易,老太太就想让女儿尝尝。这也是就是亲妈,换个人赵红军真的想发火,他又不是老太太肚子里的蛔虫,不说他怎么知道。
  “妈,我现在再去买总可以吧!”赵红军对着老太太只能认输。
  “红军,你别听你妈的,你还得帮着你妈做饭,这么多做菜你妈一个人怎么做。”赵大海有不同意见,看老伴和闺女之间有说不完的话,这做饭的任务还真指望不上她。
  “三叔,我去吧,要买什么东西?”说话的是刚进门的赵嘉红,她只听到半截话,见赵红军没空,主动提出跑腿。
  “来,给你钱,你去菜市场那买一盒板栗饼回来。”
  “好!”赵嘉红也喜欢吃那家的板栗饼,接过钱就往外跑。
  “妈,今天我来做饭,你就坐下陪桂芝他们说话。”赵红军干脆也不要老太太帮忙,他一个做饭也不会慢,等会还可以抓着侄女帮忙。


第一百九十二章 
  林晓玲来的时候车尾厢是装满各种礼品,现在回省城车尾厢则装满各种土特产甚至包括各种新鲜蔬菜。这里面有刘冬梅准备的各种东西,也有赵国富俩人兄弟准备好的,比如冬笋就是他们挖回来的。这次去他们俩家人也跟着一起去,小七就跟着在后面挤一挤。
  林晓玲也知道这样违反交通规则,不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路上车也不并不多,她也打算就这样开回家。出门时间是早就约好的,等林晓玲开车把人接到,开上路之后,坐在后排的蔡德美和高芳俩人才感叹林晓玲居然会开车这件事。她们没想过林晓玲也能开车,这开车不都是男人的事。
  林晓玲不想和俩人妯娌讨论男女平等的事,和她们说这些永远是鸡同鸭讲,思维已经成型,讲再多也没用。林晓玲有时候都会怀疑小七如果是个女儿,赵红军会怎么办?公婆又会怎么做?只能说她运气不错,不用考验人性。蔡德美在车上好奇的摸来摸去,还有各种问题问林晓玲。
  林晓玲找了个开车要集中精神的借口,成功让蔡德美停止发问。她问出的那些问题,林晓玲要么不知道,要么不好回答。蔡德美不烦林晓玲,转而去找高芳聊天,人家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她们俩凑在一起也很热闹。小七在这种吵闹的环境下居然也睡的十分香甜,他一上车就开始睡觉。幸好后排三个人都不胖,小七被赵民强抱着睡也能睡的很舒服,要是换成三个胖子,加上小七想坐四个人还真有点困难。
  林晓玲直接拉着一车人去了公婆家,那边空房间多,才能住得下,这是事先就说好的安排。她提前给赵红军打了电话,所以公婆那边已经提前做好准备。
  林晓玲带着赵国富进入公婆院子的时候,听到动静跑到门口看的张金凤,看到很久不见的儿子,一张苦瓜脸都笑成南瓜花,她高兴。赵桂芝还没有回家,被她多留一晚上,非要说什么一家人凑在一起吃饭热闹一下。所以赵国富到的时候,不光见到父母,还见到许久不见妹妹。
  赵国富和赵民强还不知道林晓玲和赵桂芝闹过矛盾,他们只是没想到一直不出现的小妹,会在省城见到,看情形父母和小妹之间相处的还很好。似乎之前在几个儿子们面前偷偷抱怨赵桂芝不孝的人不是张金凤一样。
  一家人凑在热闹,这做饭的事自然是外人的活,林晓玲开了几个小时的车,还要赶紧给这一大家子做饭。张金凤做年纪大干不动,平时做两个人的饭菜没问题,但是现在这么多人怎么可能让她动手。林晓玲不在这几天,大部分时候都赵红军做饭,赵嘉红有空就会帮忙打下手。现在她回来,自然这主厨的位置是留给她的,而且还找不到人帮忙打打下手。蔡德美和高芳到了她的地盘就是客,她可不会喊她们帮忙,家里也没有其他人,林晓玲只能一切都自己动手。
  赵大海看着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饭,也算是圆了一个心愿,他还让赵红军拿着相机拍了几张全家福。当然这个时候赵桂芝的那对龙凤胎儿女被有意无意的给忽略,没人会在这个时候提醒老爷子。那对孩子小时候还可爱,结果越长越霸道,这毛病还不轻,让赵家上下没有几个人喜欢。赵红军都不能昧着良心说喜欢这俩外甥,更不用说家里其他人。
  赵桂芝来的时候是空手来,结果回去的时候张金凤给她收拾出一堆补品之类的东西带回去。这都是赵红军买给老爷子和她补身体的好东西,老太太还要背着儿子和儿媳补给女儿。其实刘家也不缺钱,老太太也知道这一点,但是每次她还是想补贴女儿。
  赵桂芝也心安理得的拿着,刘明还以为是赵红军单位上发的福利吃不完送他们,他嫌弃拿着东西不好坐车,不想要,可没人听他说的话。赵桂芝这吃过来花了不少钱,她没买什么东西,直接把现金给张金凤,让她拿着用。现在能收到一些礼品也算是安慰,能补一点是一点。
  人多好干活,可吃饭的时候就是大麻烦,特别是在过年这几天。凑在一起过年,热闹归热闹,事也不少。赵嘉伟兄弟俩已经把他们小生意停了,都已经过完小年,这生意再不停也做不好几天。一大家子,只有赵嘉红还不能休息,每天必须要上班。当然赵红军也离不开人,他要等到春节当天才能开始休息。
  小小一个院子里住着近十来口人,要再加上林晓玲一家三口,这一张大圆桌才能坐下。林晓玲不想过来凑热闹,她找了个打扫卫生的借口,每天带着小七躲在自己家里。至于公婆这边,老人手里有钱,赵红军又提前把各种年货都准备好,青菜萝卜之类的蔬菜院子里有种,想吃拨一颗就是。一家子几天不出门也不会少吃的,她不出现一点影响都没。
  大年夜那天,林晓玲一早就带着小七过来,她再想躲这一天也没办法躲开。把小七交给他爷爷之后,林晓玲就进了厨房准备年夜饭。今天厨房里是女人们的天下,这次三妯娌还得加上一个赵嘉红帮忙。她今天只用上半天班,可以晚点去早点走,这也算是过年三天的特殊情况。
  当一家人围坐在圆桌前,十几道菜摆满桌子,看着电视里放的春晚,还可以吃看边吃。男人们喝白酒,女人们喝红酒,孩子们也有可乐和果汁等各种饮料选择。唯一的例外就是老爷子,他现在身体肯定不能喝酒,只能跟着孩子们喝点果汁和可乐,凑个热闹。
  小七拿着杯子非要喝可乐,还要像个大人一样和大家一起干杯,林晓玲还得配合着他,装模作样和他碰杯再干杯。对小七来说最高兴的不是吃喝可乐,而是收压岁钱。今年家里人都给他发了压岁钱,包括已经工作的三个哥哥姐姐也有给他红包。
  赵大海的最多,不过他给每个孙子孙女都有,包括已经开始赚钱的孙子孙女。林晓玲他们夫妻也一样,小七收到红包,他们也一样给出去,工作的侄女侄子一样有。
  “收着,你们没结婚的都有,什么时候结婚我就不发,到时改成给你们孩子发。”林晓玲劝赵嘉红把红包收下。
  “谢谢,三婶。”赵嘉红也知道林晓玲的性格,她只能厚着脸皮收下这个红包。
  当然买这房子的觉得不错,一家人够住,可现在真凑齐,却还是不够住。赵红军和林晓玲只能带着小七回自己睡觉,赵红军喝了白酒,开车的人也只能是林晓玲。
  除夕夜的深夜,街上车少人更少,家家户户都在团圆,没有谁会跑外面吹冷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