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七十年代末-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国富把人喊来,他们拉着老爷子一起回家。
  家里人还不知道,等一路撒着钱纸进了门,早有准备的赵家人开始分工合作。这个时候就看出林晓玲的不足之处,她还是太年轻经的事不多,不论前世今生都没有经过这种农村的白事,上辈子父母走的突然那还是送到殡仪馆按城里方式处理的,现在她只能站在一旁干着急,帮不上什么尽快。
  蔡德美和高芳他俩不知道参加过多少场这种葬礼,轻车熟路的开始分工合作,把事情一件件安排下去。赵家本家凡是沾点亲的都过来准备帮忙,这种事不用喊,一个姓的必须要来帮忙,今天你不帮别人,明天也没人帮你,所以屋里已经聚集了一群人。
  林晓玲此刻茫然的跪在老爷子灵前,她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和赵红军跪在灵前谢灵。赵红军倒是知道一点事,可他离开家里多年,很多人都不太熟悉,办事的流程也不知道,也就是比林晓玲强一些,刚好夫妻俩一起来守灵。
  这可不是一个清松的任务,要一直跪在灵前,还不能让灵前的灯油熄火,晚上也得一直守着,只不过晚上没有亲戚朋友来拜祭,不用一直跪着。赵红军也算是主动接过这个任务,他最年轻,这个任务又最累人,一直跪着也很伤身体。一直要跪到出殡,只不过中间可以换人,反正把老爷子送上山之前家里人都不能睡觉,甚至送上山回来也不能马上睡,得天黑之后才能睡觉。
  林晓玲看着婆婆和赵三婶她们一群人说哭就哭,来一个人安慰张金凤,她就能放声大哭几声,是真哭,眼泪鼻涕一起出来,没两分钟又安静下来,再来人又反复如此一番,可谓是唱作练打俱全。本来还挺伤心的她,看着这些人的表演反而哭不出来,她发现连蔡德美和高芳都有此种能力,说哭马上眼泪就出来,一点都不比专业演员差。
  林晓玲已经无法理解这些人,悲伤不代表要有眼泪,有些人的伤心是在心里,这些人真的是个个都是影帝影后,除了演技浮夸点没毛病。林晓玲敢说他们都是最好的演员,如此切换自始,哭戏说来就来连眼药水都不用,比专业演员更卖力。
  赵国富找来唱戏的草台班子连着唱了两晚上,更是请了道士给老爷子念经超渡,这些活动把赵红军三兄弟折腾的够呛。这些事只能他们三兄弟上,其他人没用,农村的规矩就是这样,连赵桂芝都只能站一边陪着林晓玲她们看热闹,这个时候女儿和儿媳都是外人,只是儿子才是合理合法的继承人。
  总之老爷子在家里停了三天,林晓玲就一直没有合过眼,她还要带着小七一起给老爷子守灵,也就是小七还小有特殊照顾,每天晚上可以睡觉。赵嘉红他们三个大了,也一样没得睡觉,必须整夜给赵大海守灵。林晓玲担心小七出什么事,白天能带在身边就带身边,不能带都是交给刘冬梅来照顾。老太太来奔丧,为了帮林晓玲一把,才特意在这边守两天,家里的生意都顾不上。
  林晓玲有亲妈的帮忙才松口气,她还真怕小七在这种杂乱的场合出事,人多天气又热,一个转眼就会看不不到孩子,有人看着她也能轻松点。小七还小,虽然知道爷爷死了,可是他还不明白死亡是什么,还能和其他孩子有说有笑
  的一起玩耍。
  老爷子出殡的前一晚赵家还发生一点争执,村里安排抬丧的丧夫们想让小七坐在棺材上压棺,可林晓玲却坚决反对。小七还小什么都不懂,让他压棺不说吓不吓到的事,坐上面安全问题她也担心。这摇摇晃晃一路抬上山,谁知道会不会一个没坐稳掉下来。
  林晓玲反驳的理由也很强大:“小七不行,他可是小孙子,这按理也轮不到他,上面有俩个哥哥,要找也要找长子嫡孙。”其他人听了林晓玲的话,确实无懈可击,可唯一不好就是赵嘉伟年纪大这体重和小七不能比,他们当然愿意抬着一个小孩子上山。
  丧夫推出来的主事人脸色很难看,可他也不敢太得罪赵家兄弟,甚至连两句狠话都不好对林晓玲说,不说赵红军,当年林家大哥遗留下的人脉就不小,他得罪不起。这要换个人,谁家有女人出头做决定的份,也就是赵家,他们人多势众,不用赵红军开口,他们都团结的很。
  赵家人的意见也很统一,特别是蔡德美当然愿意自己儿子上,林晓玲不愿意她愿意。事主都已经统一意见,那些丧夫再不乐意也只能接受现实,好在赵家准备的香烟不错,每个人至少能分到一条,档次还比平时的要高一等。
  等一家人从山上回来,林晓玲困的眼皮子才打架,可她还不能睡,虽然小七已经被刘冬梅带回娘家玩。赵红军怕林晓玲睡着,干脆把兄妹聚集在一起开会,讨论张金凤的养老问题。
  “红军,这还有什么说的,不是说好妈归我们养。”赵国富不停的打着哈欠,像吸毒份子一样,忍都忍不住。
  “大哥,爸说的是妈跟你们住,但是这每年生活费总要吧?”
  “这能有多少钱,也就是添双筷子添个碗的事,家里俩个小的住在省城你们也没收钱,怎么现在倒要和我算清楚。”赵国富虽然有点自私,但是吃相并不难看,也都是穷闹的。
  “就是。”赵民强也在附和,家里孩子还多归林晓玲出个主意,现在生意也能做的有模有样。
  “大哥,妈吃饭跟着你们吃,手里总还要有点零花钱。爸留的钱是爸的,你的意思每个月再给妈一点零花钱。”赵红军的话才落音,蔡德美马上变脸想要提出反对意见,赵国富在一边踩了她一脚,看来是知妻莫若夫。
  赵红军只当没到这一切,故意停顿下才开口道:“这钱也不用大家平摊,妈住在家里,我们在省城,照顾肯定没么方便,有个小病小痛什么还得大哥大嫂你们出力多,二哥二嫂离的近肯定也比我们出力多,这钱我一个人承担就好。”
  “唉呀,红军,你都决定自己一个人出,还把大家拉着开什么会。”蔡德美听到不用出钱,这才满意的开口。
  “大嫂,我们离得远,这每个月给钱不方便,一次性给太多,又怕妈乱花掉,所以这钱想让二哥保管,由他再每个月把钱交给妈。”有些话赵红军不好说,但是林晓玲说出来却完全没有负担。没错,这话就是意有所指,怕老太太自己手边的私房钱都给赵桂芝。
  “行,我保证管好。”赵民强还没听懂林晓玲间有所指的话。
  一屋子人,除了赵桂芝谁都明白说的她,偏偏她没这个自觉。其实这事还不怪谁,要怪只能怪她自己作,老爷子不是一天两天,按风俗这最后入敛的衣服要归女儿出钱,或买或订制都可以。张金凤还提醒过小闺女,可是赵桂芝却当成耳边风,她一直拖着没办,最后老太太忍不住自己贴钱才买回来。
  除了这事,今天抬上山给丧夫们准备的香烟也归女儿准备,可是赵桂芝回娘家却是空手而回,还说什么张金凤说了这钱,不用她管。这话把三兄弟都气的不轻,可事还能解决,赵红军只能临时从林建军那里拿了几十条烟先用着。当然这钱自然也别想赵桂芝会出,赵家三兄弟要不是不想在老爷子灵堂前闹出事,当时赵民强就要把赵桂芝轰走,让她拿了烟再进门,也就是被赵红军给拦着。
  老实人都固执,生气起来比一般人更难说通,所以现在对赵桂芝意见最大的反而是赵民强。当然他们再生气都没用,赵桂芝有老太太护着,她可一点都没觉得做错,反而指责三个哥哥这一套是封建迷信思想。


第一百九十五章 
  赵桂芝这话对不对,从政治正确来说,这话完全正确,可是农村这方面历来就管的不严,老爷子也不是什么党员干部,现在赵桂芝这开口就是盖大帽子,不说赵家兄弟了,赵家本家其他人都看不过眼。只是赵红军他们都没说什么,其他人了不会跳出来强出头,最多只是背后嘀咕几句。
  赵桂芝现在坐在屋子里,还要拉着张金凤帮她出头,她想争的东西很简单,老头子进医院前曾偷偷给家里几个孙辈一点小东西,这都是老爷子祖下传下来的首饰,不是贵重物品,就是一般的金器。也不知道老爷子藏在哪里,一辈子都没让老太太知道,给孙子们还要偷偷给,四个孩子一个金戒指,其他再多也没有,当然老爷子还是偏心的,给孙女的明显是最小号。最后还有几根银簪子给了林晓玲,还多一个戒指老爷子给了赵国富,剩下一对耳环给了高芳,老爷子永远都是想的把一碗水端平。
  这些东西是赵家祖上传下来的,一个戒指都有十几克重,除了款式不好看之外,成色却很好。不过这些东西说有多值钱却也说不上,十几克按现在的金价算,也就一两千块左右,可比不上什么古董玉器。也就是赵家没人买金银首饰,现在商场里卖的各种最新款,才几克重,戴着好看又不贵,比这些老物件更划算。这些东西老太太还不知道,家里人都瞒着她,赵桂芝也不知道这事,可是她还是找到借口闹事。
  赵桂芝对老爷子给每个孩子给了一笔钱却偏偏没有宝贝兄妹的份,她很不满。
  “大哥,爸给小红他们都留了一笔钱,我们家宝贝怎么没有?”
  “爸是给孙子留的,你们家宝贝那只是外孙,姓刘不姓赵。”赵国富也不怕得罪刘明,刘父早就退休,即使没退休这些年也没有帮过他们什么忙,每次上刘家都是感觉到他们从骨子里看不起乡下人。
  “妈,你看大哥说的什么话,外孙怎么啦,那小红也有份,她一个女孩子以后也要嫁人,凭什么她有我们家宝贝不能有。”
  “国富,你妹说的也有道理……”
  “妈,这钱可是爸给的,现在她还想怎么样?难道要去地下找爸要?”赵国富因为老爷子过世的事影响,又几天没睡觉,心情烦燥的他直接打断张金凤未说完的话。
  “大哥,我不能找爸要,但是你们可以让小红他们把钱拿出来,再加上宝贝一起平分。”
  “想要平分,可以。”开口的是赵红军,他这话刚落音,蔡德美就想反驳,还是赵国富拉了一把才让她硬生生的把话吞回去。
  赵桂芝以为赵红军是帮她说话,马上拍起马屁:“三哥,我就知道你最好。”
  赵红军对这个妹妹实在是有分厌烦,他冷着脸继续说道:“你要分钱,那爸的医药费怎么办?你可没有承担一分钱,你没给父母养过一天的老,过去的事就不提,现在医药费你怎么说?这都是你自己说的儿子和女儿一样,你要分钱就先把医药费出了,也不要你多出,就四分之一。”
  “三哥,这怎么能一样,爸这是给小辈留的一个想念,又不是分遗产。”赵桂芝没想到赵红军在这等着她。她想分这笔钱也只是不甘心吃亏,钱本来就不算特别多,特别是相对高额的医药费,更是九牛一毛。
  “妈,你看他们都欺负我一个。”赵桂芝说不赢没关系,她可以抬出老太太出面。
  “桂芝,你哥他们也没有说错,要不就算了,谁让你当时不在,要是在,你爸还能不给你,他要敢不给,我敢给你开口要,可是你现在说这事你让我怎么办。”张金凤虽然心疼小女儿,但是心里还是知道以后要跟着儿子生活,肯定不能公开得罪儿子,和他们唱对台戏,她也不想惹几个儿子厌烦。
  “妈,你怎么这样,这是钱的事吗?我不是为了钱,我是替我们家宝贝不平,爸怎么就能把他们给忘记。”
  “桂芝,别说了。”刘明在赵桂芝身后小声的扯着她衣服,让她不要再说。
  “为什么不让你说,你别管。”赵桂芝一把推开刘明,这个时候完全看不出为人师表应有的样子。
  “桂芝,你还想闹什么。爸人都死了,还要被你说?你怎么不说你自己,一直不带孩子来看爸,一次医院都没去过,还有脸提爸把他们给忘记,不忘记才怪。”赵民强这个老实人开口也不客气。
  “桂芝,你先回,别和你哥他们吵。”张金凤小声的哀求。
  “妈,你总帮他们说话。”
  “桂芝,我们先回家。”刘明把赵桂芝往外拉,边拉还不忘记给大家告别:“妈,大哥,二哥,三哥,我们先走啦!桂芝她是心情不好,犯浑。我先把她带回去,过两天再带她来道歉。”刘明谁都没有落下,他也不是一个脾气多好的人,不说话只是不想理这些事,但是赵桂芝最后指责老爷子的话明显是要把几个舅哥得罪完,他只能赶紧拉着她走人。刘明其实也奇怪,家里没有禁止俩孩子上医院看望外公,倒是赵桂芝自己提出来的老爷子不让孩子们去医院,说医院里细菌病毒太多,怕孩子年纪小受不住,一直拦着不让去。结果现在听舅哥的意思,倒不是这样,还有老爷子这钱又不多,也不知道桂芝为什么还要闹,又不是一大笔遗产。
  “好,改天一起喝酒。”赵国富对刘明还是很客气,妹夫是外人,对他能及时把赵桂芝拉走也满意。
  “妈,你以后就跟着我们一起吃饭,你要不要搬到我那里住。”赵国富见赵桂芝走远才继续安排商量其他事。
  “我不搬,也不和你们吃饭,我自己做饭吃,你们吃饭太硬,我吃不惯。”
  “妈,我们可以煮软一点。”赵国富是真心愿意给老太太养老,花不了几个钱,还能得个好名声,最后老宅也能归他。
  “你们别管我,我又不是动不了,等动不了哪天再说。”张金凤固执起来谁也说不通。
  “妈,你要自己做饭,那我给你买个小电饭锅,也能省点功夫。”老太太劝不听,赵红军只能候办法让她省点事。
  “这个可以,你别买太大。“张金凤也喜欢这种电器,煮饭比农村土灶台省很多事。
  商量完正事,一家人还不能休息,家里借的这些桌椅板凳都得一家家还回去,还有这几天帮忙的亲戚,也得带上谢礼去感谢。虽然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但是不代表就能理所当然的享受这一切。这些事还得以赵国富为主,他在村里开拖拉机多年,和谁都熟,每年交公粮难免要用他的车,赵民强嘴不如他能说,赵红军又不如他熟悉村里的人,只能以他为主。谢礼也不用什么好东西,家里过事还没用过的菜,剩下的烟酒之类就好,天气这么热,不送人又没冰箱,放过夜就要坏,赵红军干脆把剩菜全都送出去。
  这次给老爷子办后事用的钱也是赵红军一个出的,当然这事其实也是老爷子死之前就订下的事,换来的刚是赵国富和赵民强兄弟俩要负责张金凤的身后事。兄弟俩一起承担,说来还是他们占大便宜,更不用说赵红军之前花了多少钱在医院。
  村子里提起赵大海的身后事只有羡慕的份,特别是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太太,谁不想和赵大海一样走的热闹,可惜热闹的都是钱,没钱想把事办这么大也难。老爷子抬上山的时候,举花圈的人都不够用,送葬的队伍可是近两年拖的最长的,这还是赵家亲戚并不算多。
  赵国富三兄弟走在村里,遇到的人都在夸赞,特别是那些收下谢礼的人,赵家办事大气,不光是送了菜和烟,还搭上毛巾和解放鞋,这可比其他人家的礼要重。赵家本家的人更高兴,赵红军也没客气,给几位帮忙的叔伯兄弟都是送的好烟和好酒。
  赵红军还要上班,第二天赶早回了省城。林晓玲和小七准备在林家住几天再回,林家梁的高考成绩要出来,她之前答应帮忙参考填志愿的事还没忘记。
  林晓玲问过林家梁的意见之后,替他挑了最热闹的计算机专业,不用非得跑去京城这样的大城市,学一个好专业也重要。林家梁的成绩考京城的学校基本没有希望,倒不如在省城的学校里选一个好专业。
  林家包括林家梁都不知道计算机专业要学些什么,更没有见过电脑,这个东西他们只在电视里看过。倒是林家梁还有点信心不足,从没摸过电脑的孩子担心他能不能学好。林晓玲鼓励他道:“没事,你好好学,拿到通知书后去姑姑家,我家里正好要买电脑,开学前你先自己熟悉,实在不行我们还可换专业。”
  “姑姑,你要买电脑?这个很贵吧?”
  “嗯,一万多。”林晓玲不会告诉他们,她之前并没有买电脑的计划,毕竟这个年代的电脑连鼠标都没有,她买来做什么,只是林家梁要是真学计算机,自己有台电脑肯定更方便。
  “这么贵!”这是林家几个人一致的感叹。
  李霞嘴里说着太贵,心里却高兴的很,儿子真要能学这个专业,以后一定差不了,这电脑都能卖这么贵,学这个肯定差不了。
  刘冬梅看了看孙子,又看了眼正高兴着的儿媳,小声说道:“晓玲,你买来做什么?”
  “妈,我买来做事,用电脑打字可比手写快多了,我要电脑可以写文章什么的,一个小时少说也能打个五六千字。”林晓玲当然不会告诉大家光打字一万都没问题,但是想要写成文章,一个小时能有三千能都算。要思绪顺畅不卡文,还要修改错别字之类,也就是她用的是五笔输入法,换成其他人现在又没其他各种拼音输入法,全拼输入法的速度还不及五笔一半。
  “哦,你有用那就行,你可千万别为了家梁买,这样红军该有意见。”刘冬梅也想孙子好,但是她也不想女儿家里闹矛盾。
  “妈,你放心,我真有用。”
  “行,那我就不操心。”
  林晓玲把林家梁的事处理完,就背着行李和小七一起回到省城的家。
  赵红军一个人孤零零呆在家里早就受不了,他一直催着林晓玲早点回,母子俩回到家之后,他高兴的主动接过做饭的工作。夏天,呆在厨房可不是一件好事情,林晓玲劝赵红军做点简单的饭菜,凉面凉菜就好,吃着凉快做着也简单。家里虽然烧的是煤气,但是本来就温度高,再加上锅里出的热气和烧火,狭小的厨房里进去能让人马上出一身汗。
  现在守孝虽然没有什么太多讲究,赵红军和林晓玲也没有断荤,但是夫妻俩睡在一起却只是单纯的盖被睡觉,并没有做什么少儿不宜的事情。
  第二天,林晓玲先把小七送去青少宫,给他报名学了两个班学点特长,一个学游泳,一个学吉他。学游泳是为了锻炼身体,学吉他是为了培养小七的乐感,哪怕五音不全也要学一下好,多少总能提高欣赏水平嘛。
  小七倒没有什么不愿意,一周才三次,学游泳还是他最喜欢的事,可以一直玩水,天天跑在游泳池里他都没有意见。林晓玲见小七不排斥,也就放下心点,她还要赶在林家梁到之前把电脑买好。
  现在买电脑没有太多选择,甚至品牌都不多,林晓玲也只能尽量挑贵的买,她对电脑仅限于能用,可真要说配置什么是一点都不懂,但是相对来说贵的质量肯定要更有保证一些,特别是在现在电脑还是稀罕物的情况下,买大品牌更保险。
  这事她还没有和赵红军沟通,她决定选好之后再和他说,一万块钱虽然多,但是她手里有,并不需要找赵红军拿,和他说只是尊重他。


第一百九十六章 
  当笨重的电脑被送回家并安装好之后,林晓玲看着丑陋的显示器,已经完全没有开机的想法。小七和赵红军都好奇的看着销售人员安装,对方还好心的提醒林晓玲最好不用的时候找块布给盖上,防尘也能延长电脑使用寿命。
  林晓玲想说这笨重的家伙,过了不多久就要被淘汰,还防尘还延长使用寿命,她以前把主机箱拆开,把显示器当电视用也没有事。不过知道这个时候的人对电脑都当贵重物品看,而不是工作工具,连会用电脑的人都被当成高科技人才,只要会用电脑打字也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她也只能谢过对方的好意。当然听是一回事,做不做又是另一回事。
  林家梁给收到录取通知书之后,第一时间给林晓玲打电话,果然他考上大学,但是实际分数比估分还要高一些,而且也不是考上的林晓玲他们学校,而是同城的一所军事院校。这所学校的师资力量特别是计算机专业在国内也很强,比林晓玲他们学校要更好,除了林家梁算军校生要必须要住校还实行军事化管理外,没有什么不好。林晓玲原本还想着让侄子住家里,家里的电脑也能让他尽快上手,可现在要住校倒是有点麻烦。
  林晓玲不知道现在什么情况,学校准不准学生带电脑进宿舍,要是普通院校这么贵的电脑可能她还要担心安全问题,但是军事院校再贵的东西放在宿舍她都不担心,反而是担心学校有没有相关规定,另外上学带着电脑在宿舍会不会影响不好。现在考军校的学生很多都是冲着免费这一点,特别是一些家里条件不好的学生,包吃包住每个月还有补贴,这对很多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来说是最好的选择,而且还不用担心毕业后的工作问题。
  林家梁提前一个星期到的省城,但是到了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找林晓玲,因为他被林家栋兄妹给接走。林家栋在外地上大学,开学即他也马上要去学校报道,难得有时间俩兄弟能见面,自然要先把人抢走。林晓玲又没意见,现在的电脑她也不会用,早就不知道忘在哪个角落里,林家梁想要学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