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七十年代末-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顺利找到坐位之后,再挤都不用所,他们是短途,两个多小时就能到,只当坐公交车上下班。车上全是返乡的人流,还以农民工为主,大冬天的林晓玲都能被挤出一身汗,可以想像车厢里有多挤。
车还是绿皮车,林晓玲干脆让林家梁把窗户打开透气,新鲜空气进来,也能让车厢里的气味不那么难闻。小七不是个娇弱的孩子,可他坐下后都怏怏不乐靠在林晓玲身上不说话。
“小七,怎么啦?”林晓玲摸了措小七的额头,没发现烫。
“妈妈,什么到家,我不想坐这个车。”小七凑在林晓玲耳边小声的说。
“为什么?”
“这车太臭,我不想坐。”小七说这话的时候,还一脸嫌弃的表情。林晓玲怕小七说什么难听的话,赶紧把他脸转过来朝窗外看。
“小七,乖!火车马上就开,开起来后就不臭啦。”林晓玲也只能尽量哄着孩子,她都不知道小七什么时候开始这么讲究,还有一点小洁癖。这孩子也就是生在现在,要是早生二十年,这么讲究可怎么办,以前条件差的哪里经得起讲究。
“妈妈,我们为什么不开车回家。”小七还是更喜欢坐自己家的小车。
“因为爸爸和奶奶还要回家,他们要用车。”
“妈妈,那你再买一辆吧。”小七说的倒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可惜只能算童言无忌。林晓玲手里现在有钱也不敢再买车,家里有一辆二手车人家只会夸他们有本事有门路买到好东西,再来一辆不说其他人怎么看,只怕赵红军单位的领导都不放心他。赵红军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不能出头不能高调,家里有钱哪怕是正常途径赚的合法收入,消费也不能太超强。
“小七,车太贵,妈妈没有钱买,等以后有钱再买。”林晓玲不知道怎么给小七解释,只能哄他家里钱不够。
“妈妈,我有压岁钱,我把钱都给你。”
“谢谢小七,再上你的钱也不够,一辆车要很多很多钱……”林晓玲声音渐渐被火车的鸣笛声盖住。
火车发动之后,小七也不再追问车的事情,他开始欣赏起外面的景色。不过小家伙却没有忘记林晓玲说的没钱的话,原本买一辆车要很多钱。这一天,小七暗暗下决定,他长大后一定要努力赚钱,让妈妈想买什么车就买什么车。
林晓玲并不知道小七的想法,她只为小七不再追问而松一口气。
第二百章
林晓玲回到林家才往赵红军办公室打电话,通知他,他们母子俩先回老家。至于赵红军怎么想,林晓玲可不会多关心,老太太就留给他一个人去头痛。
赵红军听到林晓玲和小七把他抛弃在省城,确实受到打击,想到老太太早上煮的汤饭,赵红军觉得他又渴了。晚上剩下的菜,林晓玲要倒掉,老太太非要留着不说,早上加勺盐直接煮成汤饭,让一家人吃。结果赵红军尝一口之后,咸的像打死卖盐的,他勉强吃了一小碗,借口要上班就先走了。
赵红军这会甚至怀疑林晓玲和小七是不是因为不想吃老太太煮的汤饭,才会提前回老家。毕竟他上班那会,母子俩还没起床,也不知道后面有没有和老太太争吵。赵红军一上午已经喝了整整三大杯水,就因为吃了老太太煮的汤饭太咸。他都不想吃老太太做的饭,这会还得把林晓玲和小七回家的消息告诉老太太,希望老太太不要怪他。
张金凤能不怪赵红军,听到林晓玲带着小七回老家,她只怪林晓玲把小七带走,至于林晓玲提都没提。林晓玲不在家,她甚至还想把赵嘉红姐弟三个喊到家里来,赵嘉红和她睡,赵嘉伟兄弟俩可以睡小七的床。老太太想的好,不过赵嘉红姐弟三个毕竟长大,知道林晓玲不在,一个俩个都不愿意留下来过夜,吃过饭就走。
赵红军对侄子侄女们来家里没意见,不过老太太这样子做,他感觉也有些不好。小七这孩子本来就讲究,他的房间,连林晓玲进去都不能多动他的东西,老太太还安排赵嘉伟他们住,小七要是知道又该生气。这孩子从小就不喜欢别人未经他同意动他的东西,更不喜欢别人睡他的床,老太太明知道这点还这样安排,幸好母子俩不在。
张金凤巴不得林晓玲不在,这样才能轮到她说了算,只是赵嘉红他们也不懂事,这里好东西多的吃不完,他们还不愿意留下来。算了,这些东西吃不完等回家的时候,她再带回老家去,留着还能待客。
老太太小气的连林晓玲买的零食都想打包带走,还要骂两句她败家。在老家,刘冬梅也在骂林晓玲败家,还骂她懒。
为什么?因为林晓玲家里的卫生不打算自己做,而是请人解决。
刘冬梅想留母子俩在家里住,林晓玲却想早点回家把房间收拾干净能住人。原本也没有什么,可林晓玲回家之后一看,屋里屋外都是厚厚一层灰,长期没住人的房子,脏的不行。天气寒冷的冬天,林晓玲实在不想打湿手去做擦擦洗洗的工作。
林晓玲也不是能委屈自己的人,她手里有钱,立马跑去家政服务公司请人去打扫卫生。十块钱,人家就能包圆,林晓玲被这便宜的价格吓到。其实她是不知道现在下岗女人有多少,很多人上了年纪又没技术更没有文化,只能做点笨工,半天十块钱已经是不错的价格,现在国企工人一个月才多少钱,三百多块都算高薪。
林晓玲不仅花十块钱请了个,甚至还预订年后请人去家里帮忙做饭。今年是赵大海过世第一年,赵红军三兄弟已经商量好,以后每年的年夜饭轮流来。赵国富是老大,先从他家开始,一家人都准备在他家过年。林晓玲不用准备年夜饭,可也并没有轻松多少,过年亲朋好友上门都要留饭,她一个人连个打下手的都没有,不累才怪。现在能人帮忙,林晓玲乐得轻松。
每次过年家里有客人,赵红军需在留下陪客,只有她进厨房负责做饭。忙到最后,吃饭的时候却没人记得要等她一起吃。赵红军平时在家还好,但是过年在老家遇到这些长辈,完全不记得这回事,甚至有时候还会在长辈面前刻意支使她做事,好让他们知道谁才是一家之主。
林晓玲看着焕然一新的家,觉得这钱花的很值,她决定回省城之后,家里也要请个钟点工,每周打扫一次卫生,她也能从烦重的家务活中解脱出来。她喜欢做饭,但是说实话,一点都不喜欢打扫卫生和清洁厨房。现在有专业人士解决问题,也算是解决大麻烦。
还剩几天就要过年,林晓玲每天都带着小七在外面购物,家里什么都没有,样样都要买。开火做饭什么都要买,过年需要的各种食品也要买,甚至待客用的各种水果点心也不能少,还有孩子们喜欢的零食。
林晓玲手里有钱,花起钱来也大方,各种水果是成箱成箱的往家里搬,喜的菜市场卖水果的小贩见到她就像见到财神爷。除了水果,各种糕点零食,林晓玲也是一袋袋买回家。小七天天跟着林晓玲出门,都有采购心得,什么东西便宜,哪家店的东西质量更好,附近菜市场的人都开始认识小七,经常还会开玩笑哄着小七买各种零食。
小七虽然想吃零食,但是却从不上当,他想要都会偷偷和林晓玲说,这些人哄他的时候,他就会大声说:“我舅舅家里什么都有,我才不买。”
菜市场的小商小贩都是附近一片的居民,大部分都知道在附近不远处开着小卖部的林建军,知道小七是他家外甥,更是乐得开玩笑哄他。他们也知道林建军家里条件不错,哥哥和妹妹一家都在省城工作,比他只好不差,更是喜欢哄着小七玩。小七从能吃东西起,家里就没断过零食,这些人拿吃的哄小七,小七是一点都不动心。
小七不仅不动心,还面无表情的催林晓玲快点,他不喜欢菜市场,不喜欢卖猪肉的,不喜欢卖鱼的,这里太脏。林晓玲也不知道小七怎么这样讲究。她故意问小七:“你嫌弃这里脏,那你以后做饭怎么办?不买菜?”
“我不做饭,我去饭店吃,还有食堂也有饭吃。”小七说的理直气壮,做饭什么就不在他的人生计划中,他以后可是要赚大钱的人。有钱还可以请人做饭,小七从林晓玲请钟点工这一行为中又学到一招,一点都不担心以后会饿肚子。
“可是小七,你总要自己会做饭,万一饭店不开门,也没有食堂,家里也没有其他人怎么办,你就饿肚子。”林晓玲想努力培养小七的独自生活能力,他以后会不会做饭她不强求,但是必须要会。
“妈妈,你快点买完走吧!我以后会学做饭。”小七经过卖鱼的小贩前,看着他们杀死一条鱼,受不了的他只能哄林晓玲赶紧离开。
林晓玲还没买完,怎么走,只能先哄着小七继续陪她买。她要买猪肉,也不用照顾别人生意,林六叔在菜市场开个摊子卖肉,不照顾他的生意还能买别人的肉?嗯,千万不要误会,林晓玲指的是猪肉。
林六叔的生意做的不错,一个人卖肉边上还有人专门负责收钱,俩人分工合作,一个上午就能收工。凭着这门手艺,林六叔已经立起一栋二层小洋楼,里面还摆着最时兴的家俱和电器,也算成了附近有名的富裕户。
林六叔依旧豪爽,林晓玲说要买十斤猪肉,他直接割二十斤,还劝林晓玲多买点,过年包饺子做扣肉都可以。林晓玲还能说什么,林六叔连菜式都给她安排她,她只能痛快的给钱,再说下去说不定要从二十斤变成三十斤。
手里一堆东西再加上最后割的二十斤肉,林晓玲再厉害也拎不动这么多东西,她只能带着小七去租三轮车回家。这一两年下岗工人多,很多人没有事情做,就会买辆三轮车做人力车夫,踩着车四处拉客。
林晓玲坐上车,把手里的东西马上放下来休息。小七则好奇的打量着这辆“慢慢游”,柳城人把这种车叫“慢慢游。”小七第一次坐,坐在车里还好好奇的打量着,车夫完全用人力踩,速度可想而知。这种交通工具现在却流行的很广,比的士便宜方便,还不用走路,慢一点就慢一点,大部分人都不赶时间,并不在乎这点时间。
当林晓玲把该买的东西都买齐之后,总算不再出门。大冷天,带着小七往外跑,把小家伙的耳朵都冻的通红,她也心疼。现在小七能留在家里安静的写寒假作业,她也在一边陪着看书爬格子。累了,就泡杯茶,端上准备好的点心休息。
每次这个时候,总能吸引赵家本家的几个孩子过来,美食的诱惑力不是一般人能抵挡。小七回来之后,不用林晓玲打招呼,迅速就和附近同龄孩子玩到一起。于是林晓玲这里就成了孩子们的一个据点,小七有各种童话故事书,还有玩具,林晓玲还会准备好各种零食,小朋友们想拒绝都难。
这些孩子都是赵家本家的孩子,都姓赵,虽然有远近之分,可对林晓玲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小七在外面长大,更弄不清这些堂兄弟之间的关系,对他来说都是小伙伴。
林晓玲是知道公公并没有亲兄弟,亲近一点的如赵三叔,到小七这一代也出了五服,所以这些孩子林晓玲都一视同仁。孩子们不光聚在一起玩耍,还聚在一起写作业。有林晓玲的指导,孩子们的父母也乐得有人看孩子还免费辅导作业,甚至还知道在这有吃有喝。
如果不是几个孩子都是赵家的,其他人也想让自己家孩子凑上门占便宜,但在孩子们都姓赵的情况下,其他人想把孩子送来和小七一起玩,其他人没脸凑上来。
林晓玲母子俩在家里过着冬眠一般的幸福生活,却苦了留在省城的赵红军。老太太一个在家,想给孙子孙女找对象,可没人肯听她的,一提找对象的事,一个个跑的比兔子还快。
张金凤找不到人抱怨,只能找赵红军麻烦,还逼着他出面把赵嘉红姐弟要喊回来。赵红军要是不出面,老太太就能大冬天在楼下拉着家属院里其他人聊天,还托一帮退休老太太帮忙介绍对象。
赵红军很多同事都认识林建业,甚至还知道他家儿女都在上大学,连林家梁也见过同次,不少人都清楚。张金凤嘴里优秀出色的孙子,这些老太太却不知道说的是哪个孙子。
赵嘉红以前还在赵家住过一段时间,大家都知道这个老实的小姑娘,可要说出色,不管从哪方面都说不上优秀。赵嘉伟兄弟俩来的少,可赵红军家里真要有个出色的侄子,这大院里还能一点风声都没传出来。赵红军在单位上可算红人,这几年一步一个脚印,一直在往上走,要是他有出色的侄子侄女,结成亲戚也不是不可以。
住赵红军楼下丁老太太,退休前在工会上班,最喜欢这种牵红线保媒的事,她这会也不嫌弃张金凤是个农村来的老太太。俩老太太坐在楼下花坛前几晒太阳,一人端着一杯花,手里还抓着一把瓜子。边嗑瓜子边聊天,张金凤想努力先把赵嘉红推销出去,可丁老太太却只对赵嘉伟他们有一丝兴趣,当然她这是不了解情况,以为他们真的是哪所大学的高材生。
“我孙子也不错,不过找对象不急,大孙女没结婚,他们做弟弟的怎么能抢在前面。”张金凤的理由还一套套,偏丁老太太还信她这套。这话说的有理,老大没结婚,这下面小的确实不好谈对象。
丁老太太对赵嘉红还有印象,这小姑娘想在城里找个对象倒不难,难的是她手里可没有合适的未婚男青年。老太太心里一琢磨,干脆实话实说,她也不怕得罪张金凤。
“你这孙女想要找对象,我这没有合适的对象,我这里都是国家干部、医生之类有为青年,人家条件好眼光自然也高,这种人想要找的至少也得大学生吧!你家孙女吃亏就吃亏在读书少啦,没有正式工作又没有好单位,一般人都不愿意。”
“唉,我们家小红命苦啊,这该怎么办?”张金凤说完还真愁上啦!
“你别愁,我倒是有个主意,就看你愿意不愿意?”丁老太太马上给出备选方案。
“什么办法?”
第二百零一章
“你这目光不要只盯着城里不放,找个乡下的对象也可以。”
“不行,这乡下还要种地,太苦了。”张金凤现在眼光也高,她可看不上农村来的穷小子。
“哟,这乡下种地能种几天。再说现在年轻人都进城找工作,家里的地都是留给老人种,一年到头也回去住不了几天,有什么关系。”
张金凤没出声,在考虑要不要试一试。
“我给你说,我认识很多那种家里男人招工进城,但妻儿老小都留在乡下的,现在孩子长大,国企又弄什么下岗,顶班也只能想想。这种就不错,家里有人拿退休工资,孩子除了户口还要乡下,其实生活和城里人区别也不大,说是乡下也住在郊区,家里还有大房子。你要不要考虑一下?这种在乡下可好多人抢着给介绍对象。”丁老太太说的也是实话,家里老人有退休工资能给子女省很多事,这样的家庭确实抢手。
“真的,那大妹子你给介绍下。”张金凤一听很抢手,也顾不得再细想,决定先试试再说。
“那行,这个周末,我就把人带到我家来,老姐姐你也把你家大孙女叫来,让他们互相看看。”丁老太太也是个说干就干的性子。
“好。”马上要过来,张金凤还给孙女安排相亲,都没有提前说一声,也不怕赵嘉红放鸽子。
赵红军知道这事后,立马表示不掺合,他决定周末跑出去躲一躲。张金凤也不在意,只要赵嘉红准时到就行。
老太太信心满满,还自觉给孙女介绍了一个好对意,却没想过连男方人品什么都没问清楚,就敢答应和人相看。赵嘉红也是这么想,她对奶奶也很无语,一问三不知还敢让她相亲。本来就对相亲很不满,赵嘉红到了星期天,干脆借口工作忙,走不开,直接爽约。
张金凤星期天早上接到电话,还以为赵嘉红和她开玩笑,这能要多大会功夫,再说怎么就一天休息时间都没有,还逼着赵嘉红请假。本来就是找的借口逃避相亲,赵嘉红哪里会听老太太的话,她把电话一挂,直接去上班,任身后的电话铃声响个不停。
张金凤被大孙女气差点高血压,电话没人接,急的她团团转。到约定时间还不见人,老太太只能去楼下给丁老太太低声赔不是。张金凤低声下气的给丁老太太说好话,还想再约时间见面,可丁老太太却直接把她赶出门,甚至还扬言再也不敢给她家孙子孙女介绍对象。
张金凤心虚之下只能先离开,她打算事后再找丁老太太再说点好话,不能把这好对象错过。可她的算盘好,丁老太太吃亏之后却是不甘心,干脆趁着周末人多,坐在楼下直接把这事给说开啦,还让院子里其他人都留心,千万不要再给张金凤的孙女介绍对象。
一阵风的时间,这事就在院子里传开,等张金凤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她平时出门少,和这些老太太关系也不一般,没人告诉她真相。还是看大门的老大爷在她经过的时候,偷偷告诉她的。
张金凤气的菜也不买,跑回家生想找丁老太太的麻烦,可走到门口,她才发现她没理由找人家。丁老太太说的都是实话,她能拿人家怎么办,再说这事本来也是她这边不对,不过都要怪嘉红那个死丫头。
张金凤回到家里左思右想,既不好意思去找丁老太太麻烦,又不甘心就这样算了,主要是这件事坏了她的名声,以后也找不到人给赵嘉红介绍对象。她想了一上午,这事还得让小儿子帮她出面解决。
张金凤想通之后才想来该做饭,快到中午下班的点,赵红军中午还要回家吃饭。她虽然年纪大,但做两个人的饭却没有问题,只是老眼昏花之下,做菜的水平可想而知,菜炒糊了都不知道。
赵红军曾经提议中午吃食堂或者等他下班回来做饭,晚饭也由他来做,但是张金凤不同意。她认为赵红军上班累了一天,哪里还能等他回来做饭,老家那些和她差不多年纪的老太太还要种菜下地,也没见有哪个累倒,她每天闲在家里没事做,做两餐饭能有多累。
赵红军也知道老太太说的是实话,只能略过这话题不提,但是老太太做的饭真的不好吃,他还得昧着良心夸好吃,可实际上还不如食堂的饭菜好吃。
“红军,你说这事怎么办?”老太太把事情经过说完,希望小儿子能想个办法解决。
“妈,这事我能怎么办?没人介绍对像没人介绍对像,小红找老家找一个不也很好。”赵红军对老太太非要给孙子孙女在省城找对象的想法不理解。
“你怎么能没有办法?你不是在单位上还是个什么小官?”老太太不懂什么级别不级别,但是其他人都和她这么说,她也就相信小儿子大小是个官。
“妈,你这算什么官,你可别出去乱说。再说我就是官再大也管不着这事,又不是工作上的事。”
“我还指望你,谁知道你什么忙都帮不上。”张金凤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张金凤想到这院子里住的都是赵红军同事,立马想到一个好办法。“那你找你同事说说,让他出面劝劝丁老太太。”
“妈,楼下丁老太太老伴早就退休,我都不认识。”赵红军可不想出面,这种退休老干部本来就麻烦,事多,他现在还没事找事去找上门,这不是纯属闲的。单位领导平时对这些退休老干部都是供起来,他还不知趣去惹他们,又不是真傻。
“算了,你呀当个官一点用都没用,给家里人都帮不忙。”
“妈,你还要我怎么帮?家里这几年是日子不好过?大哥、二哥可都是建了新房子,还是二层的楼房,你看看村里有几家?”赵红军敢摸着良心说,两个哥哥能建新楼房,他也在其中出了一份力。这些年两个哥哥能赚这么多钱,他出钱出力也不少,大舅哥那边的关系就不说,现在侄子侄女也还住着他的房子,一分钱房租都没付过。
老爷子生病都是他花的钱,侄子侄女跟着爷爷奶奶住,吃喝不要钱?还不是花他的钱,这些都不算帮忙,还要他怎么帮?他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更不用说让他利用工作关系帮忙,这种违反原则的事他是不会做。
母子俩闹不愉快,可也没有隔夜仇,不用等到第二天,当天晚上张金凤给赵红军准备起好喜欢吃的饭菜。赵红军更不可能记亲妈的仇,他只是不想老太太总指望着他去帮两个哥哥。
赵红军吃着烧糊的土豆,心里已经决定这次回老家过年,还是让老太太留在老家养老。再这么折腾下去,他也不受不了,没事都能想出来事来折腾,他又不是闲的无聊的居委会大妈,成天管这种鸡毛蒜皮的事。
赵嘉红三姐弟放假早,已经提前坐车回家,张金凤不肯和他们一起走,非要等着赵红军一起回家过年。赵红军放假少,到了最后一天才开车载着老太太往老家赶。
赵国富家里年夜饭都已经准备好,只等着赵红军和老太太回来就可以开饭。林晓玲把小七交给赵嘉伟,让他们兄弟俩带着小七玩,她还要去厨房帮忙做饭。
赵国富准备的菜不少,他是老大,今年又是老爷子过世后第一次过年,当然要高标准准备,以后两个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