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未来图书馆(志鸟)-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金的事件,就像是一次测试,出现在所有人的视野中。

宗务府有效力于其的星术士,不同于皇家御用星术士协会的配合状态,宗务府的星术士是附属于贵族们的。他们通常都是有身份的贵族世家的子弟,在数理方面的成就普通,但依靠着大量的金钱和配套的权力,努力跨过了星术士的界限。

在星术士们的世界里,勉强过线的先生们是会被看低一层的。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同为一级星术士的几个人里,往往是这种星术士的能力最强。因为他们通常有更多钱来购买资源,刺刻性价比更高的星阵,邀请更有能力的星术士讲解和学习。

一些准高端的星术士,也愿意收一些拥有良好的世俗背景的孩子做学生,从而让自己的实力有效延伸。

赵灵依仗的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中最高等级的不过是二级星术士,但他们每个人都有二级或者三极的星术士师父。他们每个人的家族都能力联系到一些声望卓著的星术士,而所有这些与朝廷在千百年来保持着亲密的星术士,并不一定隶属于星术士协会或者圣堂。另一方面,他们与程晋州的利益诉求也是不同的。

从根本上而言,小程同学是没有想要为星术士谋福利的想法。而在不改朝换代的情况下,仅仅是摧毁现有政府,不仅无利于这些早期的星术士,而且有害。

例如德安港口的兴起,德安星术士塔的建立,都在一定程度上就削弱了外周半岛及其附近的星术士塔。一些隐居在外的星术士,也将因为各个贵族世家的收入减少,而难以得到额外的收入。

事实上,打破任何一个权利盘,都会影响到盘中的角色。

别看理宗皇帝总想要制衡星术士们之间的权利,可是在实际利益方面,他从来没有少给过一分一毫,那些专注于数理的星术士们,其实也更满意这种方式——我什么都不做,就有足够的资源使用。

若是真的让星术士当家作主了,不说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光是管理和做事一点,就会让大多数人不耐烦。

不过,这一次的朝廷,可不会莽撞撞的冲上来。

见惯了贵族之间斗争的赵灵,不仅找了星术士协会,更在刘匡的指点下,请出了一位有分量的四级星术士:高堂隆。

在大夏的星术士界,只要提起“高”姓,首先想到的就是高木恩星术士——五星星术士的名头,别说才过了四五百年,就是再有个千年的时光,人们也不一定忘记。

更不用说,几百年的时光之后,高木恩星术士甚至还有可能或者。

高堂隆正是高木恩星术士的嫡系子孙。虽然他这位嫡孙已经是晚了十二代之多,可上溯家谱,大夏或者的星术士中,真没有比他血缘更近的了。再加上自己锻炼出来的四级星术士的头衔,高堂隆可谓是大夏隐居的星术士中的第一位——不管是圣堂或者星术士协会,对其永远只有拉拢,而没有打压的可能。

他当然不喜欢如此舒服的生活,有什么不应该的改变。

再加上赵灵通过几位星术士的说项,以及大量礼物的赠送,高堂隆终于同意出山,和程晋州说上一说。

而与他一起来德安拜山的,还有两位三极星术士,高佑和高昌。二人同样是高木恩星术士的子孙。要说起来,在星术士们之间,遗传的情况还是很多的。而且由于星术士们的寿命悠长,越是高阶的星术士,就越容易看到自己有星术潜力的子孙出身,稍加点拨之后,就很容易成就名有品阶的星术士。

至于三极这样的程度,多多少少是需要些个人奋斗的。

如今的德安,出了李仙凤星术士和姜璜星术士以外,其他几位都去了北汉的战场,故而当高堂隆星术士伴随着宗务府的官员们一同出现的时候,几位负责接待的程家人都紧张了起来。

反倒是徐龟年等人,因为官爵太低,根本没有意识到什么。

……

第三百四十三章 高堂隆星术士

高堂隆是位看起来平易近人,实则拒人千里的星术士。

他身边永远只跟着一位老管家,如同爵位一般,他的管家也是世袭的,由此保证其操守和服务的专业性。当任何人与高堂隆说话的时候,他的脸总是保持着笑眯眯的神情,仿佛在听你说话,但在回话的时候,往往是管家代为表达。

“知道了”,“没错”,“理解了”是常用的表达方式。

在程晋州面见对方之前,姜璜星术士还特意提醒他道:“一定要让高堂隆亲自说话,他是不会听管家和你的对话的。”

不听人话,或者叫自说自话,差不多算是高堂隆的标志了,也不知有多少人吃过亏后才明白,见到高堂隆,是不同于“和高堂隆说话”的。

程晋州有了准备之后,与高堂隆见面的时候,才注意到一些细节。

别看四级星术士阁下不停的点着头,可是一切交流的语言,都是从那管家嘴中吐出来的。

两名三极星术士一面的木讷,各自想着自己的事情。而以高堂隆的名声,他实际上也根本没有听那些话。

为了证明这一点,程晋州故意在管家再次说话之后,瞪着眼睛不吭声——在贵族中,不做出回答,已算是很不礼貌的行为,竟然没有引起高堂隆的任何表现。他就像是梦游一般,自顾自的向前走去,仿佛管家的嘴的开合,就是行为的准则了。

老管家倒是认真的在与程晋州说话,可那又有什么用。

程晋州颇为不爽的看着高堂隆从自己面前擦身而过,又叫了一声“高先生”。

四级星术士阁下都没有动动身体。

如果按照正常的做法,期待与四级星术士说话的人,此时就应该努力活动脑筋说点什么,直到引起高堂隆的兴趣,至少是他身边人的兴趣,然后双方才能交流下去。

然而,程大博士哪里有这种耐心,转身就回了自己的实验室,低头开始整理论文。他不在乎什么高堂隆四级星术士,要是传说中的高木恩因此而出现的话,岂不是更好。

老管家和高堂隆犹自不觉的跟着他,直到实验室前,一扇门重重的砸过来。

高堂隆微微抬头,就听门“啪”的一声在眼前关上,竟是个结结实实的闭门羹。

他愣了一下,然后才问管家道:“什么事?”

老管家站的恭敬道:“没有特别的事情发生。”

“哦。”高堂隆抬抬鼻子,管家马上敲门,推门。

高佑和高昌是正常人,前者半笑着道:“本叔,人家不欢迎我们。”

“果然骄横。”高堂隆不想想自己,首先作出评价,接着自己上前推门。

他的右臂一闪而过的亮光,显示星阵启动。管家接着再推门,四人方才应声而入。

程晋州正在白板上分割着关于合力的书,没想到他们竟然丝毫不顾礼仪,直闯了进来。

那管家依旧表情冷静的道:“我家大人认为,双方还是认真的谈一下比较好。”

从本质上而言,程晋州是个很在乎个人隐私的人。不管是受到哪种影响。

此刻,程晋州有意识忘记了姜璜星术士的警告,严肃认真的道:“管家,如果你再敢在这个房间里说一句话,我保证直接杀掉你,无论有谁罩着,只要你嘴里吐出一个字。”

在高堂隆面前,有能力说狠话的都不屑于对管家说狠话, 后者何曾享受过这样的待遇,登时闭上了嘴巴。

程晋州转过身,继续在白板上写划了起来。

高堂隆从未受过这样的“冷遇”,他也不急着说话,慢吞吞的沿着程晋州的白板看了起来。

合力定理是物理上的应用,在星术士们的眼中,永远都算不上是顶尖的知识。不过,在星术的使用过程中,关于力的讨论也永远不会闲多。

要使用星阵,首先需要掌握的是天文学,其次是三角函数,再次就是力。

而合力定理,说的正是一个力,在不同的情况下,如何分散,如何重组。由于程晋州下意识的在经典力学的基础上,重新构建合力,使得定理的描述发生了些微的不同。

高堂隆从没有想到过,有人会定量的计算出,一个力在不同的角度上,会分散出多大的其他力道。

这种确定的,用数字说明问题的方式,一下子就吸引了他。

程晋州计算了一阵子,也忘记了高堂隆的存在,后者看的认真,也忘记了此行的目的。两位三极星术士同样能看得懂白板上的描述,一时间抓耳挠腮兴奋不已。

就剩下老管家,不敢说话又不知做什么,保持着发呆的状态。

天色逐渐暗淡了下来。

侍墨带着两个小家丁,小声的推门而入,依次点燃蜡烛。

实验室中常有不明身份的星术士观看,程晋州一般来说都是允许的。

忽然增加的亮色,让高堂隆醒悟过来。他也不是真的低情商,清楚了程晋州的态度之后,终于开口道:“程先生。”

“高先生。”程晋州背对着他,仍然没有回头。

合理定理该做的,他其实早就完成了,现在再做,不过是演算罢了。

由于隐居的生活,高堂隆很少有机会与人平辈交流,乍然如此,很不习惯的稍待了片刻,道:“此行,我是代表朝廷来的。”

“哦?”

高堂隆听出了程晋州的拿捏,依旧道:“赋税自古有之,金川省内的关税,朝廷愿意交给你来处置,但在金川省外的税赋,是一定要收的。”

“那我答应换给商人们的钱,谁来交?”程晋州冷冷的问了一句。

“取消告示吧。”高堂隆收起了居高临下的表情,颇为认真的道:“我看你也是个有天赋的星术士,何不丢下这些世俗的争权夺利,认真的研究数理?你因此获得的声望和地位,要比来回的争夺更高。世俗的战争,世俗的政治,不过是些没有天赋的凡人,玩弄自己的小把戏罢了。”

以星术士的角度来说,高堂隆的说法是再正常不过。

他说的如此实在,以至于程晋州的态度也变了过来。刘匡和安风星术士,可不会给他说这样的话。

当然,也是互相之间的关系不同。

高堂隆处于半隐居的生活,与人的接触也不多,说了两句之后,就挥挥手道:“我这次是受赵灵的邀请而来,不若找他来说。”

“我明天要审新一期的《科学》。”程晋州的语气冷淡,甚至都不想问问赵灵是谁。

……

第三百四十四章 关税

程晋州可以不理会政事堂的官员。不在乎宗务府的高官贵族,但在朝廷众人中,却有一个人是他不敢轻易得罪的——河西转运使刘斌,他的未来岳父大人。

看一个朝廷官员的未来,只要看看贵妇人们的谈话频率就能知道。就最近一年而言,“刘斌”这个名字,是越来越多的出现在那些午餐会和茶话会上了。开始的时候,贵夫人们私下将之当作守旧的老派人物来讨论,甚至讥笑他将女儿嫁给程晋州,是出于某种可笑的错位联姻的想法,更有甚者以为他是在准备退路——其实是较为靠谱的猜测。但随着程晋州一星星术士,二星星术士,三星星术士的提高,贵夫人们的聊天风向就瞬间改变了。

事实上,贵夫人们才是整个大夏,最敏感的政治群体。尤其是在京城,某位大臣的夫人得到的邀请函越多,她的丈夫获得升迁的可能就越大,就某种程度而言,贵妇人们组成的影子内阁,也实实在在的影响着阳光内阁。将双方称之为相辅相成亦不为过。

现在,来绍南和南陵的贵妇人数量就有不小的增加,许多京城的重要家族,都派出女眷来绍南和南陵探亲——大夏延绵千年,高级贵族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每代十数名子孙和夫人,总能找到几位有血缘关系的。

这种时候,程家的世家身份也就起了作用。例如程家老太太,当年就是在宫中侍奉过皇后,并得到了侯爵夫人的称号,有这样的京城经历的程家,才更容易被贵族群体认同。若非如此,被视为暴发户的家族,将很难在贵族圈中讨生活。便是那些有贵族,却未成为世家的贵族家族,要想一次性崛起也是非常困难的。

整个社会就像是一个茧,很多人都有能力将这个茧打破打碎,但要将之抽成一根丝为自己所用,可做到的人就太少了。

历史上出现的高级星术士并不少,包括现在的姜璜星术士,刘匡星术士和安风星术士在内的诸多家族,都未能因此而崛起。一方面是星术士不愿耗费精力在家族的发展方面,此外也有贵族们的高傲——这种高傲,在很多时候,是真超脱生死和利益的。

想想看那些在战场上毫不犹豫,冒着必死的箭矢冲锋的贵族;想想看那些在朝堂上毫不犹豫,顶着必死的威胁上书的贵族;想想看那些在远征中毫不犹豫。踩着必死的烂泥挣扎向前的贵族——在封建王朝,贵族是主要的受教育群体,是王国的自然公民,是国家的骨干和精神。

当贵族们说起人口流动的时候,其实说明很多平民,是没有很强的国家观念的。不算贫瘠的北汉和战争中的大梁,大夏居民移去荆南的人是非常多的,就某种程度而言,封建时代平民们的爱国情操,其价格是较低的——尽管所有人的爱国情操可能都是有价格的。

贵族承担更多的责任,贵族拥有完善的权利。就算是程晋州,也习惯了这样的世界划分。

当贵族们对异己说“不”的时候,星术士有能力在肉体上毁灭他们,却不能在精神上取代他们。

赵灵相信,在贵族的世界,任何问题都是能够解决的。

高堂隆没有说动程晋州,但他的出现却让朝廷有了重上谈判桌的机会。赵灵更是拉来了刘斌,准备给他一个四省转运使的头衔。

要说赵灵最聪明的地方,是他根本没有出现在绍南和德安,而是不断的说动和指挥着其他人,来左右着局势的发展。

由于仅有刘斌出现。程晋州也唯有规规矩矩的前往迎接,更要准备上好的房间供其休息。全大夏的贵族都盯着他呢,港口的厘金是公家的事情,待人接物的方式是个人品质的事儿。

刘斌自然知道程晋州的心思,仍然是一副长者风范的拉着他的手笑道:“是不是不想让我来做,这个四省转运使?”

“您高升了,我也高兴。”

四省转运使比照总督低一级的配置设计,与巡抚地位相当,权威略低半级,是正三品或者从二品的职衔。刘斌也等于是连升三极。

然而,转运使大人并没有因为程晋州不由衷的话而高兴,相反是颇为不快的道:“我们翁婿间,就不用说这样的话了。赵灵来找我的时候,我也考虑了很多,但最后觉得,我做四省转运使,是件对大家都好的事情。”

刘斌的国字脸很有说服力,宽厚的嘴唇很给人信任感。

老爹去南陵任职之后,程晋州有些日子没有被人教训了。但岳父大人说的话很有内容,他不由问道:“为何最好?”

“这样问才对。到了你今天的位子,就应该把事情都掰扯清楚才好。”刘斌很有语言艺术的道:“你在德安的港口越来越大没错,可是京城码头、黄津港、外周半岛等等地方,收到的税赋都是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大夏的粮价每个月都在跌,谷贱伤农,朝廷想治,也要你这边配合才行。”

不等程晋州说话,刘斌继续道:“不管你现在有多厉害,总是有打盹的时候。在大夏的地盘里,除非你准备反了自己做皇帝,否则总要和朝廷来往,四省不收税,那这些货物出了四省难道也不收税?朝廷税赋日减,谷物价格日降,有大臣想要限制粮食入关,也因为德安的存在而夭折,逼到最后,朝廷总会忍不住的。”

说起来,小程同学是真没考虑那么远,对他来说,以目前的发展速度,每年都会有所不同,所谓的未来收益更高云云,根本是没有意义的。

眼见着岳父大人要代他得出结论,程晋州连忙阻拦道:“我现在最是需要钱的时候,等到明年的时候,谁知道是什么情况,如果加重税赋,那德安港也就废了大半……”

“你正是需要钱的时候,那为何不课税呢?”刘斌反问了一句。

程晋州一呆。他积极发展外向的贸易,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外向星盟的贸易。通过德安的进进出出,他也能方便的进出物资到星盟,不过在利润方面,如今庞大的德安贸易流,赚到的钱似乎不比他独立在星盟赚的钱少。

刘斌看程晋州听进去了,此时才笑道:“我做四省转运使,以后的税率等等,都可以由你来定,什么物资收税,什么物资不收税,或者少收多收。也会和你商量着来的。但是,我要在四省重新丈量土地,你得帮我。”

前面听着还好,后面的丈量土地,就让程晋州头大如斗。他现在才知道,自己的岳父大人,是位多难伺候的主儿。

他不由摆手道:“您想改革是好事情,但谁都知道,丈量土地之后,就要剥夺贵族的田产,那可是大夏的立国之本。所有的贵族,都会指着脊梁骨骂的。”

程晋州好歹没有将“比我还招人恨”说出来。毕竟他赚钱,别人只是红眼,刘斌可是要将别人的钱从手上夺走。

“四省的税赋,朝廷拿走三成,剩下的都留给你。”刘斌一拍手道:“骂名由我们去担,你只取好处便可。至于丈量土地,你能提供我些星术士学徒也就可以了。”

“我要是提供给您星术士学徒,别人就以为我也参与了。税赋的话,征税一多,德安来的船恐怕会锐减。”程晋州有些精疲力竭,不知怎么的,刘斌就将一件事情分解成了两件事情,而以通常的思维来看,他似乎至少要答应其中之一。

在梦想面前,刘斌是个很有原则的人。但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刘斌是个善于变通的人,他轻轻的拍手道:“改革的过程,就是重分配的过程,那些世家大族,往往占有数州的土地,而且隐瞒不报,私藏利税。若是朝廷的税收增加了,你港口的收益,不也就保住了。”

他的逻辑很奇怪也很直接。但程晋州一下子听懂了。

很早之前的朝廷,就因为税赋的原因在酝酿改革,而贵族们则希望在不触动自己的利益的前提下。改革成功。刘斌却是反其道而行,要触动贵族们的利益改革,而大夏有了钱,利益的重新分配的过程中,新兴的贵族却会有好处。

程晋州倒是颇为同意岳父的改革方式,毕竟从整个世界的角度来看,大夏又是他的大本营。能够想方设法的经营好大本营,正是对自己的最大支持。

但他不可能跟着刘斌走改革家的路线,以免重蹈改革者的覆辙。故而只是问道:“我先前已经答应了商人们,会全额归还他们的税赋,岂能出尔反尔?”

“我要各省还五成税赋回来,剩下的就用以后收的税来还。”刘斌想了一下,又道:“作为港口,不想收关税是对的,但就一个国家而言,关税是不能少的,例如粮食,就一定要课重税,减少进口,布匹之类的则要不收税,增加进口。”

他哪里知道,这些物资都是因为程晋州无节制的贩卖造成的。

以一个封建国家的流通性来说,程晋州在市场上贩卖1%的存量,就能让全部的100%都动起来。没有接受过金融洗礼的社会,永远不知道集中在一起的钞票有多大的威力。

不过,程大博士倒是很赞赏“黑名单”和“白名单”的做法,用全国的视野来看,他当年的想法的确是有些小家子气了。他马上提出自己的要求道:“既然如此,以后包括京城码头在内的全国码头,关税都要由我来订。”

这次,轮到刘斌呆住了。

……

第十一卷

第三百四十五章 刘夫人

越是经济发达的社会,关税的重要性就越是凸显。

到了近代社会,习惯了殖民地经济的英国人,在对外战争胜利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要求掌握关税,就像他们曾对清朝做的那样。

而在大夏,由于荆南的存在,使得关税的重要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仅仅是中央和地方,每年销售到荆南的物资,就不止百万两白银,至于那些东西最终再销往哪里,就不是大夏所能掌控的了。

除此以外,经过星术士们在数学方面的发展和影响,包括政事堂在内的文官们,对于经济上的问题,也并非是完全不懂。他们至少知道,必须控制钱币的投放量,必须控制谷物价格,地租价格等等简单的常识。另一方面,通过购买铜铁白银等贵金属,调节本国的经济状况,早就被他们运用的非常熟练。

现在的大夏,有一半的铜币,是来自荆南的进口——当年的荆南,也正是用铜锭打开了大夏的市场。

神宗皇帝时期的第一批海船,就是出外寻找有铜矿的海岛。那个时候,夏朝人们一度认为,海外定然遍布金银铜矿,而且是熔炼好了的铜锭,等人们来拿。

世界当然不可能像是他们想象的一样,但在种种内外因的刺激下,大夏的对外贸易并非是封闭式的薄弱。只看看那些海商们就能知道,掌握关税已经是朝廷很重要的权利之一。不仅能用于增加财税,而且能调节经济。

程晋州想要关税的决定权,就像是朝廷想要在德安收费一样不靠谱。但作为同等条件,似乎是恰如其分。

刘斌没想到他的女婿儿,竟然能想出如此“离奇”又有威胁的提议,不得不将之再通知到政事堂去。

不过,对他本人来说,这些问题反而不再是问题了。

无论朝廷如何决定,他的官衔是已经确定了的,现在就是走马上任。故而说完了事情,就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