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未来图书馆(志鸟)-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排房间的过道上,到处都是伸懒腰的人,互相对望都笑了起来。

有人大声的笑了起来:“比娘的正式考试还累人。”

“那是你去了两次也不过吧。”

几个人就哈哈笑了起来。

程晋州微微一笑,这样的人不用看,也知不是弘文馆的。

五所中央学校中,广文馆学生素质最佳,国子学和弘文馆要求最高,剩下的太学、四门学就有些高不成低不就,其生源主要是中低级文武官员、普通贵族子女,一旦不能顺利通过科举,私底下也没有多少运作的能力。像是沈聪这样的广文馆学生,能够轻松拿出几千两银子,怎也能混到一个秀才的功名,断不会有准备两三次考试的,哪怕就是程晋州自己,未尝不也存着类似的心思。

混着人流走出考试的院子,空气似乎也清新起来,身后嚷嚷的人群忽然静了下来,程晋州兀自不觉的扭动了一圈身体,再转过来的时候,就见四五个人物盯着自己发笑。

按照贵族式的教导,程晋州先看腰带——明黄色的宽边绸带,右侧缀着乳白色的玉佩,左侧则空置着,胸口领章皆无其他累赘,看到这里,他不得不深躬见礼道:“在下肆意了,诸位先请。”

说着,还得让开道路。如果只是黄色宽边绸带,这种人在夏京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从不讲究计划生育的皇室是世界上最能生育的人族——但可以随意佩玉,而不在胸口领章上挂东西的,在今天这种场合,就只能是近支皇族了。

“这位是延平郡王。”随从介绍了一句。

程晋州只好重新见礼道:“延平郡王好。”

心里安慰自己,在绍南的时候,一个南陵郡王的孙子,就敢对自己大声说话,现在我和你爷爷辈的在一起了。

延平郡王当然不是爷爷辈的,实际还是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脸色白净,唇红齿白,下巴微微昂起,保持着笑容道:“你是绍南的程晋州?”

“您认识我?”小程同学一激动,几乎忘记了规矩,好在也没人在乎。他这时候默念延平郡王,方才反应过来,这丫的就是三皇子,皇帝的儿子是按照爵位来给生活费和零花钱的,和普通人家就是不一样。

“听说你自己获得了星术士协会的贡献点?”三皇子走上前来,拉着他的胳膊道:“我们往那边走一走。”

在他旁边的除了两个幕僚,也是弘文馆的贵族子弟,亦是向他点头示意。

程晋州没什么选择的耸耸肩,跟着走了起来。

感叹了一下今天的考试,延平郡王就将问题集中在了星术士方面,问他一些师承之类的内容。程晋州小心翼翼的一一作答,心里的不安也越来越深。

果然,没等走到马车停靠的地方,三皇子就似是不经意的道:“听说你在这边只有一人,我在朱雀大街也有房产,不若搬过来住吧。”

这就是赤裸裸的招揽了。

如果真的成为星术士,程晋州还有许多推脱之词,这可只能硬着头皮道:“太麻烦您了,我在现在的地方住的还行,另外家人过几天就要到了……”

从绍南坐车过来大约要一个半月时间。

三皇子沉默不语,旁边的人道:“晋州,延平郡王最是喜欢年少有为的年轻人,你在星术方面的成就,令人刮目相看,郡王府邸常年都有星术士来往,何不一起参详?”

程晋州听的满脸苦色,心想:这都是什么和什么啊。

自然是要继续拒绝的。

见他这般,几个人也不再逼问,说上两句客套话,就纷纷上了马车,只是情绪说不上高兴了。

沈聪此时方走过来,小心的问道:“三皇子找你有事?”

程晋州摇摇头,岔开话题道:“你先交卷走了?”

“早上就答完了,不交卷又如何呆的住。”沈聪得意的笑了两声,看程晋州皱着眉,于是笑道:“不用担心他们,三皇子也许就是喜欢星术而已。”

程大博士看多了九子夺嫡的宫廷剧,麻烦的揉揉脑门,他自认为是大有前途的星术士,自然是不想混进皇家的事情里去。哪怕三皇子真的生气,那也不能因此就卖身与其。

“去乐坊玩玩?”沈聪用成年人的语气诱惑13岁的程晋州。

程晋州看看天色,摇头道:“我要回去写些东西。”

贡献点还是要赚回来的,他的主要问题,其实是应该泄漏哪些知识出来。

……

第七十八章 几何光学(1)

人们常常喜欢用大爆炸来形容某些科学的发展。信息大爆炸,金融大爆炸,物理大爆炸……,后来还编出了宇宙大爆炸和生活大爆炸……

实际上,从18世纪开始,人们就已经开始为不断发展的科技而感到惊讶。

甚至科学家们自己也是如此。

此前的几千年里,学者们的生活是很悠哉的,科学的发展也能够配合闲适的生活节奏。诸如意大利的先生们将方程式当武功秘籍一样珍藏的事情并不在少数,高斯在解决十七边形的问题后,就很喜欢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用书信的方式邮寄给朋友,而不是发表出来,他的很多成就都是在死后被人们翻出来的,费马也有同样的癖好,经典的费马大定理即来源于某本书空白处的两句话,他本人宣称“我已找到一种美妙的证法,可惜这里空白的地方太小,写不下——可怜见的,后世人用了三四百年的努力,方才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他真的能用某种美妙的证法,而不是几百页的复杂公式,欧拉、高斯、阿贝尔、柯西等人或许会在异世暴打他一天、两天、三百年……

而到了19世纪,如果哪个科学家胆敢将研究内容珍藏起来,他的墓志铭将会空白一片——没有哪种技术,哪种理论,哪种发现,会等待他10年时间,如果运气不好的话,一次邮政延误就能让他陷入无休止的争论中。

究其原因,还是知识积累的问题,当一类知识积累的足够多的时候,各种各样的分支就会自然而然的生长出来,速度也会越来越快,程晋州现在遇到的局面也是如此。

他记忆中储存的知识,都是经过大师们千锤百炼的精华内容,至少也是某个体系的支撑。那些很快就会被淘汰,或者非主线的分支,过渡性的研究,都不会存在于程晋州所学习的课本中,要让他完全的阐述出来,也是非常困难的。

此外,他将某个部分的内容泄漏出来的越多,星术士们就越容易研究出更高级的内容,这对于小程同学来说,可并不是什么好事。

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最有价值的论文获得最多的引用——也并不是有价值的论文瞬间就会被所有的学者发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一个标准的反例,爱家的另一位爱迪生先生则是另一个极端。

在很多方面,爱迪生做的都是技术员的工作,在许多年里,他都被称为发明家,但当时那个年代,他得到的赞誉,在很多时候却比爱因斯坦还要多。

从报偿和持久方面而言,程晋州希望成为爱迪生而不是爱因斯坦,后者的相对论直到21世纪才有较多的引用,而前者的白炽灯与留声机,自发明伊始,就获得了众多的赞誉。

就一个小孩子的身份而言,程晋州绝对是“心急流”的代表。

坐在书房的椅子上,程晋州将戒子的戒面放的好像一堵墙那么大,细细的读着到手的几本书,希图找到一些没什么价值,但却可以换到贡献点的旁枝末节。

欧氏几何与力学计量,简单的部分早都让他拿了出来,如果要发展衍生开去,程晋州倒也能做到,但那就需要他积极的调动记忆,重新演算推导,不仅过程繁琐劳心劳力,而且不一定能够很快获得星术士们认可——就像是世界上所有的研究一样,大多数具有世界意义的研究,往往并不能在开始阶段就获得世界级的赞誉,对于这些必然会改变历史,或者改变科学的问题,任何学者在初期都会抱着谨慎的态度。

“或者,走化学的路?”程晋州一眼看到那本名字超长的,来自图书馆的论文:《吡咯茂钐络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这种标准的后世分支研究,现在是肯定没法做的,但传说中的元素周期表,是个中学生都能背的烂熟的东西,实验中亦是常用的。

最重要的是,化学是最容易验证及证明的学科,很容易就能拿出证据来。

如此想着,程晋州在纸上写了几段钾钠镁铝的性质,旋即又用墨汁将之涂去,喃喃自语道:“这可是必然改变世界的发现,不能现在拿出来。”

整整一个晚上,程大博士都沉浸在“抄袭什么”的问题中,这或许是人类科研史上最简单的难题了。

京城宅子里伺候的人很少,晚上睡着了也没有人过来看上两眼。程晋州半夜冻醒了一次,只好自己盖上被子,吹熄油灯——世家别宅里的下人最是势力,哪家人失势得势,看他们的态度就能知道。

……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纱射在被子上,让人感觉浑身暖洋洋的。小考过后是要停课两天的,仆人们也不会前来叫人,直让程晋州睡到中午时分。

如果是在老宅的话,这时候早就有下人们扯着嗓子在门外喊:三哥儿早安。

定然是要喊道他能回答“早安”方才罢手的。

但在京城,程晋州只能自己从朦朦胧胧中睁开眼睛,然后看着一道道从两条纱窗缝隙中穿过的光束发愣。

明亮的光束形成一条条光亮的通路,而无数的灰尘则在其中漂浮,旋转,游动,毫无规律……在家里的时候,这样的景象也是常常能够见到的,不过此刻在满脑子科学的程晋州眼中,这样一道光束,却代表着两种重要的理论。

丁达尔现象和布朗运动,都可以由其来表现。

程晋州吐出一口浊气,摇头失笑,丁达尔现象往往用于胶体,布朗运动尽管出现在19世纪,可在前期也就是引人好奇罢了,它们所能带来的影响力,定然没有一个三次方程来的多。现在要说完全用不上,也是可以的。

“入射光大于粒子的波长,就会发生散射。”程晋州默背着权作记忆,很快自己笑了起来:“伟大的星术士们能明白什么是入射光就算不错来,还散射……”

他自己说着,突然愣住了。

几何光学,似乎是个很不错的分支啊——内容简单直接,容易理解,容易使用,更是自己相当熟悉的内容,程晋州替导师给大一新生代课的时候,几何光学就讲了不下三四次。

这绝对是所有理论物理必修课中,最简单的一种了。只需要初中级的数学就能够解决问题,想要延展开来也容易,想要收敛起来也方便……

程晋州一骨碌爬了起来,一边穿衣服就一边吼:“外面的,进来两个人。”

下人们自然是早就起来的,听见他的叫声,一个小子磨磨蹭蹭的走了进来道:“三爷,午饭早就准备好了。”

“进来给我磨墨。”程晋州瞪来这厮一眼,不满溢于言表。

那下人也不在意,懒洋洋的捋起袖子。他们这些在京城别院的,除了少数两三个姓程以外,都是在本地买的奴仆,上面的管事又是其他支的家生子儿,对待这位庆字支的三哥儿,就和对待其他庶子来京应考一般无二。对他们来说,这么多年的差事都支应了下来,也不觉得程晋州有什么特别,反正上面没有要求,他们自然是能省心就省心。

“再进来一个。”程晋州正在兴奋时,不想浪费精力在一个下人身上。这些人都是在京中做皮了的家伙,不用敲打,只要他能站稳了脚跟,自然一切顺畅。

又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小子走了进来,一个不标准的见礼后道:“三爷。”

“叫三哥儿。”程晋州还是忍不住说了一句道:“去拿些鹅毛笔和硬纸过来。”

几何光学既然说到了几何,就是要画图的。

其实所谓的几何光学,大多数人在中学时的物理上就已经学过,内容也是异常的简单,只需要明白三条定律即能够完成大部分的工作:光是直线传播的,光会产生反射,光会产生折射……

而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什么时候发生,发生之后的结果,基本上就是几何光学的全部内容了,至于为什么发生这种问题,通常可以留给物理光学来处理。

程晋州一边将主要的内容写下来,一边咬着笔杆,考虑究竟要衍生哪些内容。

虽然理论是最主要的,但仅有主干的内容,等待其他人来为你添上枝叶,谁知道会不会等到天荒地老。此外,还要注意是否有人已经研究了类似的内容——程晋州相信,这个时代的星术士们肯定不会如此系统的去处理光学问题,但在某些方面,他们肯定有所了解,至少为了完成天文学的测量,他们已经能够用水晶制造不错的望远镜。

“你叫什么?”程晋州将三大定律用简体字写在纸上,然后问旁边磨墨的下人。

“陆大勇。”

“城里谁家送信送的最快?”

“薛家车马行最大?”陆大勇乐得主子找其他人送信,免得麻烦自己。

“你现在去找薛家的人来我这里取信,要最快最保险的那种。”古中国的城市里,早就有简单的邮政系统,大夏朝在这方面发展的更好一些,或许是因为中央集权不够强大,交通方式更为繁复,使得许多公文投递也经由一些有政府关系的私人来进行,不过方便程度也有提高,至少在夏京这种规模的城市中,信件想要两三个小时内到达,多半得依靠专业人士。

程晋州将两个人都赶来出去,自己扯过一张纸,开始给项欣写信,同时附上一些几何光学的结果,询问她了解多少,大夏朝还不会严格的区分几何物理等等学科,而项欣既然要钻研几何学,定然知道星术士们在此方面的研究深度如何,询问她自然是最保险的。

做完了这些,程晋州开始回忆自己当年讲课的内容,然后一一记录下来,只等项欣回信后再做删减。

……

第七十九章 几何光学(2)

就像是物理的三大定律一样,几何光学也是先作出假设,然后方才进行验证——说的直白一些,就是你先猜个答案,然后想尽办法去找到证明,或者就这么编下去也行。

例如面对两个小球落地的问题,亚里士多德猜:重的先落地。他提出的证据是:羽毛落的慢,铁球落的快。在忽悠了世界2000年以后——亚里士多德是史上最能忽悠的科学家——伽利略又猜:两个小球同时落地,然后在比萨斜塔上高空坠物以兹证明,但他其实也不知道为什么。到得最后,牛顿用被苹果砸过的脑袋勾画出一个关于万有引力的结论,说明重力加速度是一样的,大球小球就该同时落地。

其实从统计的角度来看,科学家们有足够的时间,把所有可能性都猜个遍,猜输了没关系,重点是要大胆的猜,这就好像是买彩票一样,赌注就是写论文的时间和精力,多写两篇就好像是投重注,一旦成功——您就发了。失败了也没关系,猜输的科学家多了去了。

在还没有发现所有元素的时候,门捷列夫就敢做元素表,在不知道DNA是什么的时候,孟德尔就敢说遗传定律——科学就是一群猛人玩轮盘赌,胆子小的猜红黑,胆子大的猜数字,最后看小球落在哪里,赌赢的接受众人欢呼,赌输的积极参加下一次开盘。

程晋州的运气在于,他知道小球会落在哪里,只需要等它转到位置,就像是一个作弊的荷官。

这一次,他有意不把几何光学描述的清清楚楚。

描述的那么清楚又有什么用,有瑕疵才能引起其他星术士们的注意,那些尽善尽美的内容或许会很有用,可程晋州哪里管星术士们是否真的会去应用几何光学,有可能的话,多些讨论从而带来贡献点才是实事。

应该说,程大博士将近20年的象牙塔生活,并不能让他成为一个完美的学者,但却绝对能锻炼出他完善的编造论文能力。在完成了正常的大纲后,程晋州就开始做删减和修改的工作,他只写出来最基础的直线传播定律和反射定律,并且将反射的原理写的不清不楚,至于折射,则是一点都没有涉及。

没有折射的几何光学,当然是不能令人信服的,首先就与人的直观感觉不同。但小程同学又有办法,他用正确的反射定律去包容自己不全面的反射定律,给出的例子,得出的答案却是正确的……

这其实也是科学家们常用的研究方法,所谓阶段性研究是也——人类对原子的了解正是这样一个过程,从道尔顿的原子模型,到错误的葡萄干模型和行星模型,再到玻尔的原子模型,作为一个渐进的研究,这样做自然是很有必要的。当然,对科学家们来说也是很幸福的,小小的原子险些诞生双位数的诺贝尔奖得主。

他在书房里写的欢快,外面的下人则是议论纷纷,去找了薛家马车行的陆大勇很快回转,也不向程晋州回报,就站在厨房附近吹道:“都给发配到京城来了,还一定要马车行给他送信,说是最快最保险的,那不就摆明了让人家宰吗?”

“对老爷们来说,也没几个钱。”马上有人酸溜溜的配合,这自然是他们的保留曲目。

“400个制钱,可是不少。”陆大勇砸砸嘴道:“在小旗巷子找个水灵灵的姑娘,也就是这个价了。”

“去你的,哪个姑娘400个制钱能让你给睡了……”

“最多500个制钱。”

“600个还差不多,上次老陈去了,一整晚愣是要了一贯钱。”

外面的笑声大了,程晋州也能听到,但他只是在书房里写写画画,并不出去呵骂。要是在程家老宅,他提个鞭子把一群人都抽了也没关系,现在却是不同。

说到底,主人在家里的威势,和他在外面的身份地位密不可分,程家三房一片混乱,他二伯父就在京城,却没有只言片语送过来,下人们有什么想法也是正常。

想到二伯父,程晋州又是轻吁一声。老2程允祥与程允安是嫡亲的兄弟,更有吏部主事的职衔,可以说是程家最风光的二代子,但在程允安出事之后,他却是一声不吭,摆明了避嫌的姿态,此次程晋州来到京城,他表现的就好像完全不知情一般。

其实一个10级的吏部主事也帮不上大忙,只是程晋州自己想起,总觉得不爽罢了。

霍家车马行的人很快就到了,陆大勇出去招呼了两声,这才没什么规矩的进来报告道:“三哥儿,人到了。”

“霍家的?”

“是。”

程晋州将早就写好的信件封好,走出门交给包着白头巾的霍家车马行的伙计,说了地址就回转房间。直接去向几位星术士询问也是可以的,但终究太费时间,如果对方问个没完,说不定会泄漏出去多少东西,信件就不同了,有充足的时间组织语言,对方的问题也自然会限定在范围内。

自己关在房子里,程晋州继续修改和完成他的论文。有意的控制内容,让他很有一种快乐的掌控感,似乎能够操纵某个领域一样。

星术士协会的成果报告与程晋州所熟悉的论文形式有些许的类似,不过没有引言之类的繁琐内容,正常情况下也只有第一作者,而无第二第三作者之类的说法,正文则只要写明白内容,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程晋州自己完成过的论文不多,但抄过看过的实在不少,一个小时就轻松完成十几页的内容,还自己瞎编了个实验——物理方面的东西,实验总是必不可少的,程晋州对几何光学又的确熟悉,生造几个数据更是分分钟的事情,当年做实验的时候,不生造数据,怎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写的顺了,时间就过的极快。天色渐暗的时候,就有丫鬟进门来道:“三哥儿,饭准备好了。”

来到这个实际小半年时间,程晋州多少有些习惯自己的贵族身份,眉头皱起就道:“不懂规矩,谁让你进来的。”

说着,就将写错的字抹去,重新在旁边写上——正常的情况下,写错字的整页都应该重写,他却是错的很多,又喜欢偷懒,结果将一张张纸写的好像贴来膏药一般。

丫鬟觉得委屈,只好退到门外敲门道:“三哥儿,吃饭了。”

“端到我房子里来,回信收到了吗?”程晋州头也不回的道。

“刚收到。”丫鬟小声的道。

程晋州听见登时就怒道:“怎么不来报告。”

丫鬟也就是不到20岁的样子,满眼泪光的道:“您说晚饭前都不许打扰您。”

“我什么时候……”程晋州回想一下,还真是自己说的,可心里仍然极不舒服。这个时代与后世不同,21世纪的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亲历亲为没什么大不了的,有秘书管家帮忙是为了节省力气,摆出排场。但在大夏朝这个环境下,得力的下人是必不可少的,堂堂贵族总不能亲自赶马车,或与贩夫走卒们讨价还价,别扭且不去说,效率反而会更低。他来到京城,程母程母原本是想借刘家的帮助,能先度过一段时间,却未成想刘家的老太爷压根不想承认这门婚事。

事有轻重缓急,程晋州懊恼的挥挥手道:“下去吧,把信也给我拿来。”

晚餐只是简单的三菜一汤,整个别院,主人家只有程晋州一个13岁的小孩子,下人们说不上欺主,也绝不会认真到哪里去。

好在大师傅的水平尚在,程晋州一边吃着菜,一边看着项欣寄过来的信。三条重要定律,项欣知道一条半,光线为直线传播,这一点星术士们早就有所判断,当然也是作为公理而无从证明——实际上证明也没什么意义,反而是证明引力场能够让光线弯曲,在20世纪间接的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