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装突击(裂纹)-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焦急的美国佬不得不通过正式的外交途径提出会面要求,这才让中方松了口,不过会面的时间仍然无法确定,理由是国家领导人的日程全部安排满了,抽不出时间
以中国世界第一的综合国力世界第一的人口数量还有世界第一的制造业水平,任何一位领导人满世界横着走,都没人敢说话,何况已经答应了美方的见面请求,只要求美国人等一等而已
双方一个紧追不舍,一个避实就虚,围绕着共同的问题玩起了捉迷藏,哪怕美国人拿蒙江号遇少将的问题说事儿,也被中方官员找借口搪塞过去
一来一往,转眼就是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底线一退再退的美国人再也忍耐不赚干脆找了个机会挑明了话头,摆明了车马说可以向中方出售技术,如果中方再没有实质上的回应,美国就会选择与俄国人合作!
哪怕一直计划着逼美国人退让的中方官员,也没想到美国佬居然一步到位,出了这么大的血,赶紧将情况上报
美国人打心眼儿里不愿意与中国人合作,更准确地说,应当是根本没想过与任何人合作,只想吃独食
山姆大叔的判们宁肯与综合国力排名世界第三的北极熊合作,也不愿意与经济的领头羊中国扯上不清不楚的关系
可是现实如此残酷,最不消发生的事,偏偏成了事实,美国佬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硬着头皮和“贪婪”“刻薄”的中方打交道
得到消息的中方高层反应迅速,当天就安排了一场隆重的仪式欢迎来自华盛顿的特使,态度的变化之大,堪比川剧的变脸
双方在“愉快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达成了一系列的技术交换和技术共享协议
中方在会后安排了丰盛的国宴招待来宾,孰不知宴会进行到一半儿,美方的特使悄然离开宴会超与中方的全权代表进行了一番秘密谈判
公开的会面不过是打马虎眼,所谓的技术交流也只是明面上的掩护,真正的核心内容,绝不可能拿到明面上来说
谈判过程并不顺利,双方不断地讨价还价,为各自的利益说得口沫横飞
不过中方的代表并没像美国人想像的那样盛气凌人,而是拿出了十足的诚意,最终双方达成了一份秘密协议,对外称之为“中美技术和约”,史称“中美技术不扩散协定”
许多年后,当所有的一切都已化为过眼云烟,解密的中美技术和约最终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之中,人们才惊讶地发现,这份协议不仅涉及技术合作,而且还有部分涉及各自势力发展走向的内容,在协议中,中美双方无耻地将庞大的猎户臂一分为二,各占二分之一
虽然事实上并没有形成两大星国各占猎户臂二分之一,中美双方各占其一的两极格局,但公众依然对当年困守太阳系的中美两国心系广阔无边的宇宙而心生赞叹
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这分协议中的内容,就像两只蚂蚁约定瓜分地球一样的可笑
不过在协议解密之前,知情者均对此闭口不言
a
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a
298暗战(二)
中美双方之所以所此顺利地完成谈判,是因为中方美方都很清楚各自的优势,美国人掌握全部技术,被迫与中国合作,能心甘情愿才是怪事而中国看似掌握主动,实际上,只是掌握了实验舰而已,逆向工程毕竟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何况其中还有一些闻所未闻的科学理论
双方若是以此为导火索反目成仇,无论对中方还是美方都是一场无法预测的灾难,最终只会便宜俄国人
相反,中美两国如果能放下架子强强联手,军事力量将占到全球的一半以上,经济力量更是能够超过全球生产总值的百分这六十七
哪怕俄国人再不甘心,面对中美两国的强势,也只有捏住鼻子认栽的份儿至于其它的国家,根本连说话的资格都欠奉
中方很清楚,美国人不只向中国派出了代表,而且秘密向俄国派出了特使,一旦中美两国的谈判进展不顺利,美方就有可能与俄国接触,联手对抗中国
三大航天国一举进入超光速时代,总比美国与中国对抗要好得多——无论是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硬对抗,还是依靠软实力的软对抗,美国与中国都有差距,获胜的消不大,只能拉上俄国人联手
一旦美俄联手,中国就变成弱势的一方不过一来美俄毕竟不是一个国家,关键时刻都会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考虑;二来无论美俄,都不消对方的实力超过己方
两相抵消,无形中拉低了整体的实力水平
不久之后,中美双方根据双边协定,开始新一轮的技术合作,最庞大的合作计划即为:彩虹计划
原本中方以为美方的彩虹计划,只是传说中的跳跃技术而已,直到中方的研究部门对美方提供的资料进行了一番深入研究,才了解到彩虹计划的庞大与超前
尽管彩虹计划的理论框架出现两百多年前,但两百多年来,没有人能真正地将统一场理论完善,直到智慧机械提供的资料中出现类似的理论,才使得沉寂了两百多年的大统一场理论趋于完善
根据大统一场理论,不仅能够实现战舰的可控空间跳跃,还有可能实现人造重力这个困扰人类一个多世纪的难题!
中方立即加大了研究的投入,并参照土星基地的研究成果,开始试制第一套跳跃系统——中美双方出奇地一致,谁也没再提起那艘失踪的实验舰
于是,蒙江号全体船员“隔离”了一个月零四天之后,终于迎来了解除隔离的命令
可惜由于种种原因,俘虏实验舰的功绩无法公开,只能暂时委屈一段时间,等适当的时机再予以补偿
不知情的人员还要好一些,可以直接返回工作岗位,以叶飞为首的一众人员,必须接受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能够通过军方的测试,才能返回工作岗位,凡是无法通过考核的,对不起,只能离开战舰做做后勤工作,或者干脆退伍回家
所谓的无法通过考核,实际上是指那些可能泄露机密,导致泄密的人员,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军方将通过技术手段封闭这些人关于实验舰的记忆……人的大脑复杂无比,直至今日,人类仍然没能了解透彻,虽然拥有抹除记忆的技术,但很有可能造成彻底失忆,仅仅封闭记忆,倒不失为一种适用的手段
不过由于技术还不完善,使用这项技术很可能留下某种后遗症,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却无法再留在战舰上服役,以免在高强度的战斗中出岔子
有关于记忆封闭的技术,最早用于精神病患的治疗,将某些病人的致病记忆封闭后,能够起到优良的治疗效果与此同时,军方和情报机构也用这种方法解决情报人员的某些问题,不过他们很快发现了这种技术的副作用,不得不停止这种技术的使用
只有那些意志坚定的战士,才能被允许继续服役
这一切都是秘密进行的,连当事人自己都不清楚,包括叶飞这个舰长在内所有被调离的人员分别调往不同的部门,确保不会因为某些意外而回忆起这段封闭的记忆
直到情报部门找到叶飞谈话,他仍然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说老实话,对那些死在自己命令下的无辜人员,他确实觉得有些愧疚,但是若事情重新再来一遍,他仍然会做出相同的选择
孰不知,正是因为叶飞做出了这样的回答,他才有机会回到舰长的岗位
当叶飞回到蒙江号的时候,望着换了一半儿人的舰桥,他真的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在这件事已经过去,包括他自己在内,没有任何人需要担责任,美国人只索回了美方人员的遗含似乎默认了海盗袭击的说法
要怪,就只能怪美国人不给实验舰安装武器,白白让他捡了个大便宜
叶飞不知道,不是美国人不想安装武器,而是实验型的跳跃装置十分不稳定,很难保证战舰上的武器弹药不会因为跳跃装置的失控而引爆;而且实验舰只是一艘小型战舰,光是跳跃装置,就占据了整个战舰四分之一的体积;更重要的一点,是战舰的质量越高,对跳跃装置的性能影响越大,参与实验的人员还摸不准跳跃装置的能力,只好尽可能地为跳跃装置减负
叶飞匆匆下令蒙江号将未完成的验收项目进行一遍,确认战舰的性能之后,总算完成了蒙江号验收工作
尽管经历了一番风波,离开土星基地返回月球基地
以蒙江号超过六千公里的秒速,返回地球用不上三天的时间,想想从前动辄几个月的航程,简直就是鸟枪换炮
叶飞迫不及待地向月球基地发出了返航的通讯,心中想到的,却是离别了一个多月的老婆孩子
这一次回去,怎么也能放几天假吧?正好回地球看看孩子
他在心里这样盘算着
夫妻两个都是天军的人,长期在地外工作,根本没有照看孩子的时间而且加上月球的引力偏低,如果孩子长期呆在月球,低引力将影响孩子的健康,所以孩子一直都留在地球,由高恒夫妻带着,夫妻俩只能偶尔见见孩子,大多数时间只能通过通讯和孩子见个面,聊聊天
好在立体投影技术已经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夫妻俩和孩子才有机会相处,虽然无法触摸,总归比看也看不到好得多
孩子通过视频交流十分熟悉自己的父母,没像几百年前那样,孩子见了亲生父母,却指着照片说爸爸妈妈在这里
a
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a
299井外的天空(一)
地球,盟军指挥部
偌大的圆形会议室里人满为患,各个国家驻盟军总部的代表一个不拉,最中心的赫然是代表三大航天国的中国上将聂剑荣;美国天军五星上将亨利?哈里?阿诺德;还有俄国的佛罗西洛夫元帅
尽管全世界都在宣传民主与平等,但阶级这种东西自从人类诞生直到现在,就没有一天消失过,与会的其它国家代表根本没有资格与这三位大佬并肩而坐,只能按各自的国家实力,分别坐在某位大佬的身后
三位大佬身后坐的人数,也间接地表明了各自的潜在实力
简单地说,美国的盟友坐在阿诺德上将的身后,俄国的伙伴坐在佛罗西洛夫元帅的后方,聂老将军身后坐的,自然是中国人的朋友……虽然实际上是国家实力贫弱,不得不依附大国身后寻求保护,但是至少表面上大家都很给面子地这样说
圆形会议室类的设计类似于竞技超中心最低,四周阶梯式地上升,最大限度利用空间的同时,不会因为座位的方向和位置显现出某种地位上的暗示
上百人端坐的会议室里除了呼吸声再也没有第二种杂音,所有人的目光同时集中在会议室正中的讲台上半透明的机械人身上
之所以显现出半透明的状态,是因为这个机械是根本就是个全息投影
投影首先将目光投向聂剑荣:“可以开始了吗?”盟军的最高指挥权实行轮换制,中美俄三国轮流做庄,不过先锋四第一个接触的就是中国,而且中国的军事实力最强,最高指挥权名义上一直在进行轮换,可是实际上一直掌握在中国人的手里
只是中方并不能越过美俄的代表直接指挥两国的军队,美俄两国更注重实际的好处,并不怎么在乎名义上的最高权力
只不过在中国正式提出作战计划的时候,两国的代表也没办法否决,顶多为己方争取一下相对不那么危险的任务罢了
聂老将军轻咳一声:“可以了”他似乎在无意中瞥了佛罗西洛夫一眼,这个月轮值的应该是俄国人
佛罗西洛夫垂着眼皮面无表情地转着手指,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大家好,我是先锋四”机械人这样介绍自己,“相信在坐的各位没有人不知道我的来历,不要吃惊,我现在的涅是参考了人类的机械人设计之后做出来的,只是为了方便和你们交流,实际上我并没有这样的身体”
先锋四不改较真本色,但很快就转回正题:“今天的会议是由我提议召开的,目的是向盟友通报敌军最新的动向……”
会议室中蓦然响起一阵嗡嗡声,聂剑荣瞄了佛罗西洛夫一眼,见他没有任何反应,干脆越俎代庖,用力敲响木锤:“安静!”他似有深意地瞅了佛罗西洛夫一眼,既然你主动放弃,那我就当仁不让
阿诺德将军表情没有丝毫变化,心底却阵阵无奈地叹息,佛罗西洛夫实在是太让他失望了,居然在这个时候意气用事,岂不是将主动权拱手相让?
聂剑荣十分惊讶地问道:“先锋四,你所说的敌人……指的是外骨人?”
“当然”先锋四丝毫没有发现三巨头间的暗流,理所当然地说道
“可是居我所知,太阳系里已经没有外骨人的舰队了翱而且这个消息也经过了你们智慧机械的证实”
“不,实际上外骨人仍然盘踞在外太阳系的遥远角落,不过人类目前能够有效控制的范围还在小行星带以内,哪怕是中太阳系,也只有部分控制能力盘踞在奥尔特云中的外骨人数量很少,以人类现有的实力,完全能够应付这些残余的舰队,所以它们并不在我的关注范围之内”先锋四就事论事地说
听先锋四这样一说,几乎所有人的脸上不约而同地露出疑问的神色,聂剑荣眉头紧锁,刚想说些什么,阿诺德将军却抢先一步用生硬的汉语问道:“那么,先锋四阁下说的敌人,指的是谁?”
“当然是外骨人,你不会以为它们就飞到太阳系那一点点力量吧?”投影那机械风格的脸上露出不堪忍受的表情,用标准的美式英语说,“我必须要说一句,您的汉语实在是差到了极点,我们还是用英语交流吧”
“您的笑话一点也不好笑”阿诺德啼笑皆非地摊摊手,“汉语是人类最难学的语言,我可没有您那样的语言天赋”
能够做到五星上将这样的高位,阿诺德的心机不是一般的深,哪怕被当众挖苦,也不露一丝不快
话说回来,从本质上说,先锋四不过是台技术水平远超人类的机器人而已,和直肠子……不,和单线思考回路的机器人较真有什么意思?
“我接受您的恭维”先锋四向阿诺德躬身说,“言归正传,外骨人的实力比你们想像中要强大得多,之前被我们联手击败的外骨人,只是庞大的外骨人族群中的很小一部分,用你们地球人的话来说,它们是整个外骨人族群探路的马前卒,它们是外骨人族群前出的十七支力量之一,在我们智慧机械内部的编号为四”
怪不得叫先锋四,原来是因为他跟踪的外骨人排行第四……不少人心中理所当然地这样想着
先锋四丝毫没有停顿地继续讲解:“我一直跟随着抵达太阳系的这股外骨人,它们到达太阳系前的上一站是位于大熊星座的拉兰德21185,据我刚刚收到的消息,先锋九跟随的另一支规模更大的外骨人,已经抵达距离地球七点八光年的沃尔夫359;另外,先锋二也将于不久的将来到达距离太阳系八点六光年的天狼星……根据我们的可靠推测,地球这颗行星的消息已经由先期抵达的外骨人传递给后续的外骨人族群,这两支外骨人接下来很可能飞向太阳系!”
a
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a
300井外的天空(二)
“还有,我们的主力一直追踪外骨人的大族群,目前,外骨人大族群的位置距离太阳系约为二十光年,即将抵达格利泽581,我们确信格利泽581拥有至少一颗宜居行星,所以主力计划在格利泽581对外骨人大族群进行一次全面袭击,迫使它们远离家居行星”先锋四根本不懂什么是幽默,更不懂什么叫委婉,直来直去的解说令所有人为之色变
“我们曾经救下两艘驶向格利泽581的人类移民飞船,由于飞船原本的目标在外骨人大族群的预计航线内,我们已经将飞船的目标改为格利泽”先锋四很自得地说,“我们曾经与外骨人的前锋在格利泽667进行过一场歼灭战,对那里的环境十分了解”
“之所以选在那里和外骨人开战,是因为格利泽拥有超过表面积百分之五十的后和完善的生态圈,别看它的气温比地球高一些,但格利泽确实是一颗难得的宜居行星,高纬度的气温十分适合人类生活如果被外骨人占据这颗行星,实力有限的前锋部队将在短时间内扩充为另一个大族群……”
先锋四滔滔不绝地长篇大论,会议室里上百个将军如同鸭子听雷一般听了个头昏眼花,除了知道有两支实力更强的外骨人即将逼近太阳系之外,就只知道之前消灭的外骨人其实只是开胃菜,实力更强的大部队还在二十光年之外
开始的时候大伙还能不懂装懂,可是随着先锋四的讲解,越来越多的名词占据了所有人的大脑,不少人觉得自己就像即将成为北京烤鸭的填鸭,明明已经吃不下去了,却要被硬灌一肚子的吃食
也不怪他们听不懂,地球上的国家超过三位数,可是真正拥有天军的只有三大航天国而已,哪怕三大航天国的天军,也只能在太阳系内蹦哒嘣哒,连太阳系的情况都没摸透,更不要说远在太阳系外的情况了
“先锋四阁下”聂剑荣好不容易找了个空档插上嘴,长叹着说了实话,“不瞒你说,你说的这些,我们只听懂了一部分”
先锋四疑惑地问道:“我说得很清楚呀,哪部分听不懂?”
“就是和恒星有关的那部分”聂剑荣觉得自己今天把这辈子需要叹的气息全叹出来了,“你也知道我们的情况,在外骨人出现之前,我们的天军甚至很少越过土星轨道,你现在突然和我们说太阳系之外的情况……”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军事行动来不得半点虚假,稍有不慎就是全军覆没的结果,
聂剑荣虽然不在天军任职,但他原本是中国天军的上一代司令官,可他与阿诺德佛罗西洛夫一样只了解太阳系内的情况,说句大实话,就是那种飞船飞出土星轨道,就必须参照星图,现学现卖的水平
聂剑荣也好,阿诺德佛罗西洛夫也罢,谁也没想过自己有生之年,人类的舰队能够跨越遥远的星空,抵达另一颗恒星的管辖范围
三个人的水平大差不差,只知道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什么比邻星南门二,偏偏刚刚先锋四的解说里半个字也没提这一茬
“不会吧?我说的所有名词都是从你们的资料库里找来的,怎么可能听不懂?”先锋四的电路差点短接,怎么也想不通人类为什么连已经拥有的知识都不掌握
“我们人类是个分工明确的种族,我们是专门负责战斗的那部分,只有专门负责天文知识的,才懂得和星星有关的知识”拥有硕士学位和荣誉博士头衔的聂剑荣头一次觉得自己没文化
人类已经走出了地球不假,但是人类也是生物的一种,只是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恰好占据了进化的制高点
习惯在地面上生活的人类,只有极少数人拥有强大的立体思维和立体能力,其中能够在脑中构建十数光年范围内立体星图形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人类的感观虽然是立体的,但人类的生活圈实际上仍是个“立体的平面”
正是因为缺乏立体感观,突击队员和天军航空兵的选拔才如此的困难
“好吧,我想我明白了”先锋四苦恼地说
包括聂剑荣在内的所有人都多多少少有几分尴尬,被一台机器人鄙视了,感觉委实有点别扭……好吧,是十分地别扭
身为万物之灵,只有人类鄙视其它物种的份儿,哪有被鄙视的经历?
先锋四的影像突然消散,随即一副静止的银河系立体全图出现在空中,图上的一条粗大的主旋臂开始不停地闪烁,接着解说的声音响起:“这就是银河系,这条旋臂就是我们智慧生命和外骨人起源的英仙臂”
接着弧形的英仙臂内侧,一条比英仙臂小得多的小型旋臂闪了闪:“这是猎户臂,太阳系位于猎户臂内弧的中部以人类的习惯,英仙臂位于地球北方天空的英仙座方向,拉兰德21185——也就是大熊星座中的一颗恒星,位于北斗七星附近;沃尔夫359的位置在大熊星座的南方不远……”
尽管先锋四尽可能说得更清楚,可是隔行如卫山,上百人的会议室里,到处都是不解的目光,疑惑的眼神实在是让先锋四挠头:“算了,我这么说吧,我提到的那些恒星系,大多在太阳系朝向英仙臂的方向,也就是地球北方天空的某个方位”尽管他说的十分笼统,但大多数人不约而同地点点头,似乎真的明白了一点什么
“好吧”聂剑荣也觉得在这个场合科普天文知识是浪费时间,“先把距离方位什么的放一边,还是说说外骨人的情况吧”
事有大鞋天文知识可以会后补充,外骨人的存在却是一柄悬在人类头顶的毁灭之剑
先锋四从善如流:“简单地说,现存的十七支外骨人前锋群落中的三个即将飞向地球!”
————
为了搞清那些距离太阳系比较近的恒星在哪里,找了半上午的资料,可是看完了,仍然半懂不懂……崩溃
a
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a
301井外的天空(三)
“连你们也不能确认外骨人的数量?”佛罗西洛夫终于开了口
“是的”先锋四说,“因为宇宙中的光度很低,我们只能在外骨人飞近恒星系时才能发现它们的行踪,也就是说,在我们看不到的星空里,很可能有更多的外骨人群落正在飞向太阳系”hxe
他用“群落”这个词来形容外骨人,与大族群的说法交相辉映,令大家觉得十分地贴切
先锋四一点也没有意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