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终极战争(闪烁)-第4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一来,军团长在人类文明中拥有了超然的地位。
正是如此,对军团长的挑选就变得极为严格。
按照张小刚的授意,军团长都是单独培养的。培养的每一位军团长的基础个体意识全部来自现在的军团长,即由军团长来繁衍军团长,而且这些后代都有足够的成长期,而不是立即就获得大量信息,更不会立即成为超级战士。在这个漫长的成长期内,这些后代将逐渐产生自己的个体意识,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区别,即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特点,从而具备高度的独立性。
当然,贝亚为此做了很多事情。
比如,她在托尔克星系的一颗次恒星附近,专门建立了一个培养基地,也就是一颗人造行星。
这是一颗非常独特的人造行星。
行星的大小与地球类似,而且有着与地球相似的自然环境。不同的是,行星上的所有事务都是由星核构成的。为了营造出与地球类似的生态环境,贝亚特意让位于行星表面的星核拟化成了物质,即具有了物质的基本属性,然后由这些物质来构成所有食物,包括拥有自然面貌的植物与动物。
当然,在这颗行星上,拥有人类所熟悉的生态环境,还有人类所熟悉的生存环境。
按照贝亚的安排,轮到负责繁衍后代的军团长都得来到这里,跟一同繁衍后代的军团长组成家庭,并且在繁衍后代之后,获得相当于二十年的时间来陪伴与培养后代,直到繁衍的后代长大成人。当然,所有繁衍的后代都有足够的生长期,不仅仅是个体意识,还包括他们的躯体。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将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进行系统性训练,而且他们的亲代会根据其特点,对其进行特殊训练,增强其某种能力。等到他们成年,也就是能够成为军团长的时候,这种能力将成为他们所独有的才能,也将成为他们组建自己的军团,以及繁衍自己的后代的基础。
事实上,这基本上模仿了人类在自然进化阶段的成长过程。
不可否认,这种繁衍方式的效率非常低下。
人类总共只有二十亿军团长,而且来到新家园的只有十亿多。按照安排,这些军团长分成了二十批,每一批只有五千万,而且每年只有一批前往繁衍基地繁衍后代,并且有一半的军团长得留下来照顾后代。即便每一对军团长一次繁衍数名后代,每年能够产生的后代也只有一亿名左右,而且有着长达二十年的成长期。按照张小刚的计划,至少需要把军团长的数量增加到两百亿。
这就以为着,大概需要二百二十年,才能实现这个宏伟目标。
当然,实际所需要的时间应该少得多,因为繁衍的后代在成年之后,也能够繁衍他们的后代。
只是,跟直接培养后代相比,确实慢了许多。
张小刚坚持这么做,只有一个理由,即人类的超级战士其实早就在战斗中证明,保持鲜明的个体特征对提高战斗力有极大的作用。与阿库拉人、埃拉姆人、亚莫拉人等等直接培养战士的智慧文明相比,人类战士的实力强得多。
当然,这也有助于维持人类文明的生存能力。
按照张小刚的说法,如果人类的个体全都是一样的,那么在遭遇灾难的时候,人类灭亡的概率非常大。原因很简单,敌人可以针对人类的缺点发起战争。相反,如果人类的个体都有着鲜明的特征,而且每个个体、至少是主要群体的个体都不一样,那么就算遭到了敌人的突然袭击,哪怕有很多个体牺牲了,也总有一部分个体能够逃脱,而这些个体将成为人类文明复兴的种子。
楚天疆他们都能理解,也就没有反对张小刚的做法。
张小刚没有留在新家园,而是返回贝卡家族。
虽然在他原先制订的计划中,剩下的军团将分批次到来,但是现在局势有变,至少罗晋勇的“进化”已经为人类文明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加上击败六个智慧文明不再是难事,所以张小刚打算加快转移速度,尽快把那些投入正面战场的军团撤出来,以及让智慧文明联盟进行大迁徙。
为了这些事,他得亲自回去一趟。
当然,有些事情,也只能让张小刚去办,比如把克拉拉、尼科尔、伊斯卡、基斯提斯与莱菲亚她们接过来。
虽然这原本是楚天疆的事情,但是张小刚给楚天疆安排了更重要的工作。
此外,处置智慧文明联盟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只有张小刚能够办妥。
关键就是,在人类文明进行了大迁徙,甚至带走了埃拉姆人之后,就得让阿库拉人扛起重担。显然,得由一个有分量的人去找贝杨,让贝杨知道,阿库拉人留下来战斗,是确保智慧文明联盟完成战略转移的关键所在,更得让贝杨知道,只有智慧文明联盟在阿巴卡家族站稳了脚跟,阿库拉人才有未来,而且贝杨也才有机会干掉贝卡。当然,除了楚天疆他们,也就只有张小刚在贝杨面前有说话资格了。如果派一名军团长回去告诉贝杨,肯定会把事情搞砸。
除了要面对贝杨,说不定还要面对贝卡。
张小刚说得很明白,得找一个合适的理由,把正面战场上的人类军团撤出来。如果搞不定这件事情,那就只能抛弃那十亿支军团。虽然那些军团的战士都知道,他们所做的任何牺牲都是在为同胞创造生存机会,但是对他们来说,这显然不公平。更重要的是,十亿支军团相当于人类文明总兵力的一半。对接下来的战争来说,有没有这十亿支军团,肯定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说白了,张小刚回去,就是为了那十亿支军团。
关键就是,即便直接攻击了阿巴卡创造者的恒星系,阿巴卡家族创造者联盟中的成员也未必会全部跟人类文明结盟,因此在接下来的战争中,肯定需要对付一些智慧文明,也就需要足够多的军事力量。
显然,这十亿支军团,必然能够在今后的战争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楚天疆他们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就算知道张小刚回去有一些风险,他们也只能接受张小刚的安排。
当然,楚天疆与阿利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按照张小刚的安排,在人类军团陆续到来,对六个智慧文明发起全面进攻的时候,楚天疆与阿利得利用康纳提供的信息,前往其他智慧文明的恒星系,特别是主要恒星系,了解其他智慧文明的情况,为接下来的战争做好准备。当然,如果有机会说服那些智慧文明的创造者,那就再好不过了。
也就是说,楚天疆与阿利得去搜集情报。
显然,这也正是楚天疆与阿利最拿手的事情。别忘了,在对付托尔克人的时候,就是他俩负责搜集情报。
此外,两人还得搞清楚阿巴卡家族的创造者对阿巴卡的态度。
关键就是,哪些创造者值得拉拢,而哪些创造者无法拉拢,好让张小刚能够据此制订战争计划。
通过这些情报,张小刚还能制订出攻击阿巴卡创造的恒星系的作战计划。用张小刚的话来说,这些情报至关重要,决定着人类文明能否顺利打赢战争,而能够完成这个艰巨任务的只有楚天疆与阿利。楚天疆与阿利没有推辞,他们知道自己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三十三章全面进攻
张小刚、楚天疆与阿利先后离开了托尔克星系之后,贝亚按照张小刚制订的计划,对六个智慧文明发起了全面进攻。
虽然在张小刚带来的一亿名军团长中,有一半前往繁衍基地培养后代,但是另外五千万名军团长全部参加了战斗。也就是说,人类的军事力量暴增了数十倍,远远超过了六个智慧文明的总和。
对六个智慧文明来说,在人类发起反击的时候,这场战争就结束了。
五千万支军团,是个什么概念?
要知道,这六个智慧文明,总共只有六十万个恒星系。也就是说,平均分下来,大概每个恒星系能够分到一百支军团。虽然在新增的五千万支军团中,只有极少数的规模增加到了十万人,绝大部分依然只有一万名超级战士,但是十支这样的军团,其战斗力肯定在一支规模为十万人的军团之上。关键就是,军团长的战斗力远超过了普通超级战士,而且这些军团的普通超级战士也不弱。原因很简单,他们都是来自原来的人类文明,而在新家园组建的那些军团里的超级战士都是培养出来的。事实上,这些超级战士全都有成为军团长的潜力,而且他们当中的很多,在后来都成为了军团长。
显然,张小刚带来的这些军团的战斗力极为强大。
用一百支这样的军团去攻打一个恒星系,显然是绰绰有余。
在发起进攻前,贝亚除了把作战计划告诉所有军团长之外,只做了一件事,即让每一名军团长带上用于通信联络的星核源泉。因为每一名军团长都能够直接利用四维宇宙空间碎片进行空间旅行,把军团带到战场上去,所以不再需要贝卡提供帮助,甚至不需要贝卡去指挥作战行动。
正是如此,人类发起的是全面进攻。
几乎同一时间,五千多万支军团同时出动,对六个智慧文明的六十万个恒星系同时发起了攻击。
显然,对六个智慧文明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场灭顶之灾。
要知道,就在人类文明发起全面进攻之前,六个智慧文明在战场上还占据了优势,甚至收复了一些丢失的恒星系。对这些智慧文明来说,似乎击败人类只是迟早的事情,根本就不可能出现意外情况。
说白了,这六个智慧文明绝对没有预料到,人类竟然有如此强悍的军事力量。
更重要的是,这六个智慧文明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当然,康纳提供的情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就是,利用康纳的情报,不再需要提前侦察六个智慧文明的具体情况,也就不存在暴露战争意图的风险。
其实,张小刚也正是利用康纳提供的情报制订了战争计划。
按照他的安排,针对每一个恒星系的攻击,都有一个主力军团。主力军团将首先进入战场,也就是通过四维宇宙空间碎片前往攻打的恒星系。主力军团的任务只有一个,即控制恒星系里的主恒星,以及那些质量大到足够在坍塌后形成黑洞的次恒星,不让遭受攻击的智慧文明进行自毁。只有在主力军团完成任务之后,其他军团才会进入,攻占恒星系里的其他星体,消灭恒星系里的敌人,即所有居住在恒星系里的智慧生命。关键不是攻占星体,而是消灭敌人。
说白了,进攻的目的只有一个,即阻止恒星系彻底坍塌。
从根本上讲,恒星系是三维宇宙空间的基础。
虽然对现在的人类文明来说,创造一个恒星系根本就不是难事,只要通过四维宇宙空间碎片获取足够多的星核,就能够用星核来构成恒星系里的所有星体,但是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来看,这种办法并不可取。关键就是,三维宇宙空间已经形成了,而且拥有一个较为稳定的基本结构。虽然按照阿利与贝亚的说法,三维宇宙空间的稳定性是有余度的,即局部破坏对三维宇宙空间的稳定不会产生严重威胁,但是这个余度是有限的,即大范围的破坏,必然会导致三维宇宙空间坍塌。
维持三维宇宙空间稳定的,正是恒星系。
准确的说是由恒星系里的星体所产生的空间扭曲。
如果恒星系坍塌,其产生的空间扭曲必然发生变化,而且会在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对附近的恒星系产生影响,最终波及到整个三维宇宙空间。假如只有少数恒星系坍塌,那么所产生的影响还不算严重。问题是,如果数万个、甚至数十万个恒星系同时坍塌,那么产生的影响就难以估量了。
为此,罗晋勇还专门做了估算。
如果有十万个恒星系同时坍塌,而且这十万个恒星系聚集在一起,那么在空间扭曲同时消失,又同时因为恒星系坍塌所生成的黑洞产生时,三维宇宙空间就会出现问题,甚至会导致所有恒星系坍塌形成的黑洞聚集到一起。果真如此的话,这个巨大的黑洞将在瞬间吸收掉附近的所有恒星系,甚至有可能导致银河系毁灭。即便在整个三维宇宙空间中,银河系只是非常渺小的一个恒星系统,其毁灭也必然影响到其他恒星系统,也就必然会影响到整个三维宇宙空间。
当然,对人类文明来说,银河系完蛋就是灭顶之灾。
按照罗晋勇的研究,即便四维宇宙空间碎片能够把层面开在三维宇宙空间里的任何一个点上,把人类送往三维宇宙空间里的任何一处地点。也就是说,人类可以通过四维宇宙空间碎片逃出银河系。
问题是,这只是理论上的结果。
要知道,恒星系统之间的距离,大多在数千万、甚至数亿、数十亿光年之上。即便能够看到其他恒星系统,看到的也是数千万年前的事情,而任何一个恒星系统在这数千万年里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别的不说,银河系在这几千万年里,已经变了很多,大量的恒星系在智慧文明战争中被摧毁。此外,所有恒星系统都在做相对运动,因此其实际位置与看到的位置有很大的差别。
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用四维宇宙空间碎片前往陌生的恒星系统,存在极大风险。
如果不了解目的地的情况,那么贸然使用四维宇宙空间碎片进行空间旅行,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跌入宇宙深处。
从某种意义上讲,银河系就是人类的唯一家园。
至少在战胜了几个超级存在,控制了整个银河系,拥有了去其他恒星系统的能力前,人类无法离开银河系。也许,楚天疆他们能够逃走,可是对整个人类文明来说,逃离银河系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正是如此,才必须控制好战争规模。
显然,张小刚也根据这一点,给所有主力军团的军团长直接下达了命令,让这些军团长注意控制好攻占的恒星系。
当然,关键是恒星系里那些足够大的恒星。
至于小一点的恒星,还有其他星体,那就无所谓了。
以人类掌握的实力,即便摧毁了一个恒星系里的所有行星,甚至是所有体积不算大的次恒星,也不会对开发与利用恒星系产生多大的影响,最多就是在占领之后,利用四维宇宙空间碎片来创造新的星体,而且通过控制星核来恢复恒星系对空间产生的扭曲现象,维持恒星系对三维宇宙空间的影响。
结果就是,在对付敌人的时候,人类军团几乎没有什么顾虑。
如果敌人愿意投降,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即便敌人不肯投降,甚至打算毁灭居住的星体,也最多只是让负责进攻的军团控制住毁灭的程度。当然,如果敌人很强大,那么进攻的军团还会直接摧毁其所在的星体。
至于对待战俘,张小刚根本没有考虑过。
在他安排的作战行动中,根本就没有收容战俘这项任务,即消灭六个智慧文明的所有智慧生命。
对六个智慧文明来说,这是一场极为残酷的战争。
在实力不如人类文明的情况下,不管是投降、还是抵抗,对他们来说,都意味着将彻底毁灭。
虽然站在这些智慧文明,特别是这些智慧文明的个体的立场来看,他们不应该死,至少不应该死绝,但是换个角度,对于人类文明,还有由人类领导的智慧文明联盟来说,他们必须死绝。
事实上,这就是扩大了的智慧文明战争。
在经过了智慧文明战争的锤炼之后,人类的所有个体都认识到,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酷。做为智慧文明联盟的主宰者,不仅仅要考虑人类文明自身的利益需求,还需要为联盟中的智慧文明着想。显然,对庞大的智慧文明联盟来说,增加六个成员的意义不是很大。如果从生存空间的角度考虑,这六个智慧文明的六十万个恒星系就更重要了,因为这些恒星系将成为智慧文明联盟的新家园,为其他智慧文明提供生存之地。
第三十四章全新战争
相对于过去发生在贝卡家族的智慧文明战争,人类在这场战争中的战术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这就是,在这场战争中,集团的力量超越了个体的力量。
事实上,这也正是人类文明从家族战争中学到的经验。
在贝卡家族与阿巴卡家族的战争中,个体产生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点,即便是最强大的超级战士,也很难单凭自身的力量改变一场战斗的结果,而每一场战斗的胜利者,往往都是最能发挥集团力量的一方。
当然,集团的最基本单位就是军团。
在增强集团的战斗力上,某些智慧文明做得非常彻底。
比如,一些强大的智慧文明也组建了军团,只不过一支军团的全部超级战士都来自军团长,准确的说是军团长的分身。在组建军团的时候,这些智慧文明的军团长首先做的就是克隆自己的个体意识,然后把自己的个体意识灌输到培养的战士躯体里面,再通过获取星核源泉成为超级战士。这样一来,这支军团其实就是一个个体,或者说是由一个个体的众多分散的个体意识所控制。这些个体意识都连接到了军团长身上,让军团长能够如臂使指般的指挥每一名超级战士。
当然,这未必是最好的办法。
虽然在战斗中,这种军团体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能够把优势发挥到极限,而且协同作战能力极为强大,把集团的力量发挥了出来,但是其缺陷也同样明显,即军团长本身的缺点在所有超级战士身上都有。只要能够找出军团长的缺陷,并且加以利用,那么击败这样的军团就没有什么难度可言了。
其实,从根本上讲,这种办法比较愚蠢。
关键就是,让军团长通过克隆自己的个体意识来组建军团,实际上就是把一支军团变成了一个个体。
说白了,就是让军团丧失了做为集团的优势。
与个体相比,集团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那就是不同的个体所发挥的不同作用所产生的影响,即相互弥补缺点,而且通过合作来突出优势。
说得更直接一点,集团的本质,实际上就是由不同的个体构成。
如果集团里的个体都是一样的,那么集团最突出的优点就不存在了,也就不可能把集团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
当然,这并不是说集团不重要,反而证明了集团的重要性。
在家族战争中,人类军团学到了这一点,而且也认识到了集团的重要性,只是人类军团保持了自己的特点。
这就是,军团里的每一名超级战士都是不同的,军团长只是指挥官。
当然,为了适应这种以集团为主的战争方式,人类军团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每一名军团长都能够通过共同使用的四维宇宙空间碎片,向军团里的超级战士下达命令,从而精确的控制作战行动。
更重要的是,人类军团在家族战争中总结出了很多增强集团作战能力的经验。
比如,在攻击某个恒星系,甚至是某个星体的时候,军团是最低单位,由一支军团负责一场战斗,去攻占一颗星体。因为只有这样,军团才能够直接封锁整个星体,联手对付守卫星体的敌人。因为军团内部的协作能力极强,所以在战斗中,不管敌人朝哪个方向发起进攻与反击,军团都能够及时做出调整,让主力出现在应该出现的地方,挫败敌人的进攻,打退敌人的反击。如果是进行防御作战,则能够集中军团的全部力量,朝敌人防卫最为薄弱的地点发起反击。
当然,这只是在跟势均力敌的敌人进行战斗时所要用到的战术。
如果对付的是更加弱小的敌人,那么所采取的战术就更加简单了。
比如,在攻击一颗行星的时候,军团首先会包围与封锁行星,由部分超级战士利用星核源泉构建起强力屏蔽场,阻止行星上的敌人逃脱,同时断绝行星与外界的联系。如果敌人在这个时候不肯投降,军团长一般会采取一劳永逸的办法,即根据敌人的性质,进行“反属性攻击”,直接干掉所有敌人。如果敌人的实力比较强,而且有充分的防御准备,军团长则有可能下令直接摧毁整颗行星。当然,在没有绝对必要时,军团长一般不会以这种极端方式来对付敌人。
说白了,摧毁一颗行星容易,创造一颗行星即便不是很难,也需要时间。
要知道,只能用星核来创造行星,而获取星核就需要四维宇宙空间碎片,还需要足够多的时间。
如果军团长去创造行星,那么整支军团都会受到拖累。
当然,以家族战争的标准来说,这种攻击行星的战斗,其实只是小规模战斗,甚至算不上是战斗。
在家族战争中,最常见的是攻击整个恒星系。
只不过,这与智慧文明战争中攻击恒星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这就是,攻击的是已经严密设防,而且防卫者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甚至是完成全面改造的恒星系。
显然,在攻击这些恒星系的时候,根本不可能通过控制主恒星来发起战斗。
说白了,对付那些准备严密的敌人,也不大可能直接控制主恒星。
比如,某些守卫者会在恒星系外围设置保护场,让敌人无法直接进入恒星系,至少无法突然进入恒星系。这样一来,在发起进攻的时候,即便能够进入恒星系,也未必能够及时控制住主恒星。如果敌人的准备更加充分,比如改造了主恒星,并且在主恒星里面或者附近部署了大量兵力,那么直接攻击主恒星,还有可能导致进攻部队全军覆没,至少会让进攻行动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