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启游戏时代-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有的这些因素全都结合起来,钟鸣大致想好了一款游戏。
这款游戏,改自前世的一款经典游戏《旺达与巨像》,再加入华夏元素之后,更名为《生肖守护者》。
这样一来,游戏的美术风格需要小改,boss战斗需要大改,但这种改动,尚在钟鸣的可接受范围之内。
至于为什么要选择这款游戏,原因有三。
第一,它非常适合掌机平台。《旺达与巨像》是PS2时代的游戏,之后在PS3、PS4时期都经过了重置。这款游戏早在05年就已经发售,而且用上了非常时髦的无缝地图,在当时可以说是让所有玩家眼前一亮。
这款游戏即使是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战斗系统与设计理念也丝毫不过时,几乎可以说把PS2的性能压榨到了一个极限。
现在拿来做掌机,可以通过这种震撼的boss战展现掌机的性能,而不必担心跑不动的情况。
第二,它的开发难度,尚在微光工作室的可承受范围之内。《旺达与巨像》全程一共16个boss,只有boss,没有小怪战,这样一来就大大削减了开发内容。
如果是像《塞尔达传说》那样,有boss战,有上百个神祠,有满地图的收集元素,有大量的剧情……那给目前的微光工作室一年的时间,也够呛能完成。
但如果只有boss战的话,开发的工作量一下子就缩减了许多,而且把16个boss改为十二生肖,数量就再度削减了。
第三,它的游戏性、艺术性,均是不可多得的佳作,而且即使经过了十年、二十年,也依旧没有过时,这样的一款游戏,足以吹爆。
当然,为了在其中加入华夏文化,钟鸣也必须要对其进行一定的魔改。不过因为原作的剧情本身就比较简单,魔改的难度也并不算高。
男女主人公、故事背景这些都相对好说,整个故事的框架,可以直接沿用。
最大的难度,在于美术风格以及boss战的设计,这方面的改动几乎可以说占据了游戏改动的90%以上。
不过,这也恰好是钟鸣要选择它的原因,因为游戏内容非常贴合华夏文化!
原作中,每一款巨像都极富设计感,给玩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钟鸣要开发的《生肖守护者》,也是力图达到这样的效果。
一个相对简单的剧情框架,对西方玩家来说,也并不难理解;而巨像在艺术形象上的文化输出,更容易被这西方玩家所接受。
人,都是更容易接收画面信息。
试想,一个充满着华夏风的神殿,十二个生肖守护神环绕,每个守护神都有各自的特点,而且从外观上同样具有浓浓的华夏风格,这对于那些西方玩家来说,也是非常富有吸引力的。
这种做法,比把华夏文化做成剧情强塞到游戏里喂给那些西方玩家吃,效果绝对要好上一百倍。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每一种生肖都是现成的动物,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再创作,同时围绕这个形象进行boss战的设计,在开发难度方面会降低许多,而且效果也会极为出色。
钟鸣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尽可能地做出十二个生肖的概念图,不同的boss,外形截然不同、活跃的区域和环境也各异,技能和打法自然也是不尽相同。
把这些内容都定下来,之后的开发,就会容易很多。
……
第二天上午。
钟鸣把几个部门的负责人以及核心成员,全都叫到会议室。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接了一个大活。”钟鸣说道,“至于有多大……只要我们能做到50万销量,就有3000万的独占费用;如果我们能做到100万销量,那就有5000万的独占费用!”
“5000万!”
很多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仅仅是独占费用,就有这么多??
要知道,这5000万相当于是额外赚的,游戏要真是破百万了,那该拿的分成可是一分钱都不会少的。
付兴安赶忙问道:“独占?是哪个游戏平台的独占?”
钟鸣呵呵一笑:“不是某个游戏平台,是摩亚科技的掌机平台独占,我们这次要做的,是一款掌机游戏,是要跟那些市面上的3A大作正面硬钢的。”
一听这话,很多人当时就有点泄气。
付兴安跟武明亮几个人面面相觑,都有点懵逼。
不是说看不起摩亚科技,也不是看不起掌机,是看不起自己……
在掌机上卖出一百万份?
太难了吧?
五十万份,也很难啊!
关键是到目前为止,微光工作室虽说是顺风顺水,但基本上都是在华夏文化圈的这个小圈子里折腾。
《太吾绘卷》的首月销量确实有望达到百万,可问题在于,这是独立游戏!独立游戏,自然有一套专门的评价标准,跟那些3A大作,并不适用于同样的评价体系。
做类似的游戏,再努努力,冲一冲百万销量,大家都还有信心。
可要跟市面上的那些3A大作掰手腕?瞬间就虚了。
更何况,掌机面向的用户群体,那才多少?
做独立游戏,面向的是PC玩家,PC玩家的数量是全球最多的,主机玩家的数量也不少,在一些发达地区甚至能达到20%以上的主机占有率。相比而言,掌机的用户群体就非常稀少了,估计也就是主机群体的一个零头。
在这个群体中卖出百万份?那光靠华夏市场是绝对绝对不够的,必须开拓西方市场。
可……微光工作室,从未有过把游戏卖到西方市场的经验,开发过的游戏,基本上也都非常不符合西方人的口味。
所以归根结底,这事,可不像钟鸣说的这么靠谱。
武明亮举手道:“老大,我有个问题。如果我们的游戏做的很好,却因为掌机平台太辣鸡,拖累了我们的销量,又该怎么说?”
钟鸣点头:“这是个问题。这款掌机,近期会发售,我们想赶上它的首发估计是有点难度了。不过也正好趁此机会看看这款掌机的口碑和表现。如果表现不佳,我们就采用限时独占的方式,游戏依旧可以拿到其他平台去卖。”
武明亮点点头,放心了一些。
限时独占,风险降低了。但,还是有风险。
因为按照钟鸣的说法,这款游戏就是完全为摩亚科技的掌机开发的,必然在各方面都要首先兼顾对方的要求。如果在掌机平台上销量不佳,那么这款游戏再拿去发其他平台,比如主机平台、PC平台,也不见得销量会特别好,毕竟它是完全针对掌机平台开发的,移植也存在着一些设计上和技术上的问题。
不过,武明亮也明白,能跟摩亚科技这样的大公司合作,这种机会不可多得。就算是要冒一些风险,那也是值得的。
关键还是看游戏做出来的效果了。
“我们近期,要紧急招聘一批人手,主要是程序和美术。程序方面,要招聘非常精通3D引擎的程序,美术这边,建模、动作等等,也都非常关键。不过整体不需要太多,主要是补齐……”
钟鸣这里说了很多,主要是围绕工作室架构方面。HR和苗竹在旁边频频记录,这些招聘的事情,以后就是他们去忙了。
招人,应该还好,虽说有些错过了黄金期,但毕竟也还是年后,实在不行,还能去找猎头挖人,反正现在的微光工作室,给出一些溢价也没什么问题。
“好了,研发组的人留下,简单说说我们接下来要开发的游戏。”
钟鸣吩咐完了,就把苗竹他们打发走了,剩下研发人员,听钟鸣讲《生肖守护者》的一些基本信息。
设计概念稿,暂时没有。
不过这游戏也不是特别需要,有概念图也就够了。
钟鸣首先展示了一张大地图,带一点点华夏风山水画的感觉,但线条没那么粗。地图正中央是一座远古的神殿,围绕着神殿周围,有高山、大海、沼泽、雪原、火山、瀑布、沙漠等等不同的地形,这些地形被非常自然地拼凑在了一起,整个大地图形成了一个整体。
而在各个地形上,还标注着不同的图像,这些图像的辨识度很高,在座的所有人都能一眼认出。
“十二生肖?”肖木脱口而出。
这些生肖守护者,跟地形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辰龙在海边飞翔,午马在草原上驰骋,子鼠在山中钻洞,申猴在茂密的丛林中活动,亥猪在茫茫沼泽,巳蛇穿梭于沙漠,未羊在火山……
钟鸣又切到了第二张图片。
这次,是现成的生肖守护者概念稿,也就是这些boss在游戏中的形象。
钟鸣画的,是一条华夏的龙,跟西方那种长翅膀、会喷火的怪物截然不同。
而这条龙的外形,则是经过了艺术的加工,它不再是纯肉身的龙的形象,而是变成了肉身+石像的形式,它的全身仿佛是披着石质的甲胄,这些石质的部分跟它的肉身非常精妙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一种沧桑感和年代感。
也就是说,它给人的感觉并不是一个神兽或者是一个活物,而更像是某种神祇的造物,像是某种守护者。
而后,钟鸣又展示了一下牛和猴,这三个守护者,是他昨天晚上构思出来的,其他的生肖守护者,暂时还没谱。
不过,这三张图,基本上也足以把他的设计思路给表述清楚了。
第240章 敲定开发计划
至于主角的概念图,也有了。
主角身上的服饰比较简单,颜色也相对单调,以暗黄色为主,上面有很多类似兽骨、兽牙一类的装饰,整体而言,是华夏太古时期的服饰风格。
简单而言,有些像是《古剑奇谭3》中无面具版的缙云,至于武器,当然也是剑。
男主角的名字定位“星阑”,出自南宋谢灵运《夜发石关亭》诗:“鸟归息舟楫,星阑命行役。”
意为:夜将尽,天将明。
这个名字,在某种程度上,跟故事的背景有些关系。
不过,看完了守护者,又看完了主角,众人都有了一个疑问。
这……怎么打??
这些守护者们,只看个头,基本上跟一座小山差不多大。就拿之前看过的龙来说,主角的个头,还不如它的一只爪子。
而且,龙还能下水,还会飞……
贾嘉举手问道:“打这些boss,也是靠修脚吗?还是说要用弓箭射它们的弱点部位造成伤害?”
钟鸣摇头:“不修脚,修脚这个设定,其实并不科学,而且,也没办法和市面上的大部分类似的游戏做出区分。”
所谓的修脚,是说玩家操控着角色跟身材极为高大的巨人战斗时,手里的武器基本上只能打到它的脚面,如此反复攻击怪物脚面把血条清空、把怪物打死的过程,就被玩家们戏称为“修脚”。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战斗,都是采用了类似的模式,或者是QTE的剧情杀。
所谓的QTE,就是在特定情况下自动触发战斗动画,玩家只需要按几个相应的按键触发QTE,角色就会自动跳到boss头上进行输出,让战斗场面更加好看一些,不再只集中于怪物的下半身。
而类似的“修脚”打法,严格来说其实并不科学,因为脚可以说是最不核心的部位之一,即使是人,被一个小锥子在脚上捅十几个血窟窿,最多也就是走不了路,不会直接因为血条清空而死掉。
而那么庞大的怪物,甚至很多怪物脚上还穿着铠甲,却因为玩家的疯狂修脚就直接死掉了,这种做法显然还是有点问题的。
但关键是,不修脚,还能怎么打呢?
钟鸣转而开始简单介绍这款游戏的战斗系统。
“这款游戏的战斗系统,核心意义在于‘与巨型敌人的战斗’。不再是通过修脚,也不是通过用弓箭射击巨兽,而是需要主角爬到巨兽身上,寻找巨兽身上的弱点。”
“以牛为例,这只庞然大物的身体,在玩家能看到的部位,都十分坚韧,用剑去砍或者用弓箭去射,基本上都无法造成什么可观的伤害。而且那些包裹着石质甲胄的位置,基本上则是完全免疫物理攻击。在这种情况下,玩家使用常规的打法,不可能杀掉巨兽。”
“玩家需要做的是,首先骑马搜寻巨兽的位置,而后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段攀爬到巨像的身上,然后使用手中的长剑对特定的弱点部位进行攻击。牛神兽的弱点部位,有两个,分别是后腰跟尾巴之间的位置,以及头部。对着两个部位进行反复攻击,才能将巨像击败。”
“而战斗的难点,不再是凭借着反应躲避敌人的攻击,或者说,这只是战斗的一小部分。在躲开敌人攻击后,玩家战斗的难点分别在于:如何爬到神兽的身上,如何抓住不被怪兽甩下来,如何在巨兽身上恢复体力,如何从一个弱点部位到达另一个弱点部位。也就是说,攀爬与战斗,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玩家的关键属性,除了生命值之外就是体力槽,玩家不管是攀爬还是抓牢防止被甩脱,都需要消耗体力。而如何正确地分配体力、保存体力、回复体力,则是战斗能否获胜的关键所在。当然,一些高难度的跳跃、攀爬,也是需要玩家们去反复练习的部分。”
钟鸣大致讲述了一下游戏的战斗系统,众人听着,都觉得眼前一亮。
很新奇!
因为之前,好像从没有类似的游戏按照这种方式设计boss战!
虽然从技术上来说,会是一个挑战,但考虑到这种做法的前瞻性和优越性,这种风险是绝对值得的!
“好了,如果没什么问题,大家散会。美术组那边,现成的三个神兽先开始做,更详细的设计概念稿和更多的原画概念图,很快就会有了。”
钟鸣简单地分配了一下任务,而后微光工作室的众人立刻又投入了紧张的工作状态。
程序那边是最紧迫的,因为大辉哥跟周森等几个人要抓紧时间把游戏的底层框架给搭好,这次不再用2D引擎,换了3D引擎,很多东西都要从头做起。好在之前已经招聘了精通3D引擎的程序,而大辉哥和周森也都擅长3D引擎,所以进度上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之后就是要准备大量的美术资源,包括场景、怪物等等,都是要先给概念图,然后3D建模,这也是个不小的工程。
而且,还得先做出一个demo提供给摩亚科技那边,给林晓光看看游戏效果,否则光靠一张嘴忽悠,挺难签合同的。
……
定好了开发计划,钟鸣给林晓光打了个电话。
“喂,林总。我们这边,开发计划已经定好了,比我预期中的时间要稍微长一些,大概要一个半月左右,加上测试和调优的时间,可能得需要2个月。时间上,应该很难再缩短了,这已经是理论上的最快速度。”钟鸣说道。
之前他自己也说不好《生肖守护者》的开发时间,毕竟他不是程序。回来跟大家讲一讲这游戏的内容,然后综合评估美术和程序这边的工作进度,才最终确定了开发的时间。
钟鸣又说道:“至于demo,争取在下周末之前给你。到时候应该能简单体验1~2场完整的boss战。”
“行,看完了demo,就可以签对赌协议了。不过开发时间,确实是有点赶不上了。”林晓光有些惋惜。
其实他对时间本来也没什么太大的期待,虽说这个世界科技发达、开发游戏的速度比较快,但那是说设计全都敲定之后的纯开发时间。
技术的进步能让制作程序的时间大大缩短,可游戏本身的玩法设计、概念图等等,还是需要设计师动脑子慢慢考虑的,这玩意快不了。
如果钟鸣打算做一款比较简单的游戏,一个月就能完事,那林晓光可以考虑稍微等一等,拖一个月再发掌机。但现在钟鸣这边的游戏需要2个月才能做完,要是真拖到那时候,就有些不妥了。
更何况,林晓光本来也不是把宝全都压在微光工作室这边,他们早都规划好了第一批护航的独占游戏,两个月的时间有点太久了,拖不起。
钟鸣点点头:“没关系,林总你的掌机那边还是按照原定规划发售吧,等我们这边的游戏做出来了,再上线你们的掌机也是一样的。”
第241章 情况不妙!
在《生肖守护者》立项开发后不久,摩亚科技的新款掌机正式在网上开卖了。
这款掌机定名为MGC2,意为MobileGameCube的二代产品,同时,一个大大的M标志,既突出它是“Mobile”(可移动的),又能突出摩亚科技的logo。
首发的护航游戏,有三款。
第一款游戏是由华夏地区的一家游戏公司开发的《无尽高塔》,是一款上帝视角的RPG游戏,以爬塔为主要玩法,搭配刷刷刷的游戏内容,非常适合在掌机上随时随地拿出来玩。
第二款游戏是第二区的一家西方游戏公司开发的《梦幻家园》,是一款模拟经营类游戏,主要是通过一些小游戏解锁家园的各个区域,并进行规划和模拟建设,也比较符合掌机的特点。
第三款游戏是第一区的另一家西方游戏公司JAGames开发的《黑暗曙光》,这是一款常规的过肩视角西幻题材RPG游戏,游戏中有十余个大场景和较为复杂的boss战。
摩亚科技在敲定这三款游戏的时候,显然也是下了不少的功夫。
这其中,《黑暗曙光》的研发商JAGames的研发实力雄厚,恰逢《黑暗曙光》临近上市,摩亚科技花了极大的代价,才买到了《黑暗曙光》这款游戏在掌机上的限时独占。
一个月的限时独占,直接投入了1500万,而且这还是在签订了各种复杂条款之下的价格。
相比于钟鸣这里的开价,1500万看起来好像挺便宜,毕竟JAGames算是大厂,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名气,微光工作室才多大点名气,二者无法相提并论。
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虽说《黑暗曙光》是JAGames研发,但并不是这家公司实力最强的项目组做的。游戏的品质,林晓光看过,也玩过,跟一流大厂的3A大作相比,确实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否则,也不可能1500万就买到限时独占。
可话说回来,摩亚科技这里其实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更好的作品也有,但独占根本买不起。很多好的作品独占都是好几家在抢,报价也炒到了三五千万,甚至是上亿,摩亚科技有这个钱,也不能这么花。
因为摩亚科技,包括林晓光在内,对这款掌机其实并无太大的把握,买一款游戏的独代砸进去五千万,甚至上亿,结果卖掌机才卖出去个五六万台,那不是赔得裤子都掉了吗?
更何况,很多更好的大作,其实是针对主流主机设备的机能研发的,这款掌机跑起来,可能需要阉割一些性能,那些知名游戏大厂根本不愿意配合,谈判的难度很高。
所以,这三款首发护航游戏,已经是摩亚科技能承受的极限了。
当然,除了这些游戏之外,摩亚科技也有一些其他的游戏,比如华夏公司开发的一些手环游戏,或者前代的移植游戏等等,单纯地从游戏库上来看,数量倒是不少,可就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也就这三款游戏,稍微还能拿得出手一点。
……
这几天,林晓光没怎么睡好觉,很是发愁。
MGC2这款掌机,从立项到研发,也是颇多周折,从整体设计到各个部件的采购、品控,都没少操心。可以说,这款掌机是摩亚科技在主机领域翻身的关键,如果凉了,那基本上一只脚就已经迈出去了,再想回来可就难了。
林晓光看了看手下员工提供的数据,MGC2掌机的全球预约数据,是6万出头。
跟他想象中,还是有一些落差的,不过,勉强还可以接受。
林晓光的预期首月销量,是10万台,全球加一起。
这个期待中的销量,其实也并不算高,毕竟很多热门主机在很多发达地区,仅仅一个区的首月销量,就有二三十万,全球销量,那都是奔着百万去的。
全球预约数据竟然只有6万台,实在是有点寒酸了,甚至华夏区一些二流手环厂商的手环,也能轻轻松松地卖到这个销量。
更何况这还是摩亚科技在初期投入了不少广告、宣传自家掌机的优点之后,才慢慢累积起来的预约数,说句扎心的话,下个月,估计销量更低,腰斩那都是轻的。
这样的预约数据,林晓光肯定是睡不好觉。
不过倒也没到完全无法挽回的地步,至少发售之后,玩家们拿到了机器上手玩一下,再体验一下护航游戏,口碑说不定能逆袭一下。
如果大家对游戏比较满意,再加上掌机的性能确实不错,那说不定以后的销量还能慢慢提起来,这些都不一定。
……
4月10号,摩亚科技的MGC2掌机,正式发售!
发售当天,摩亚科技在不少的购物网站上都投放了广告,也请了明星代言,阵仗闹得不小。
发售后的一周内,林晓光也在一直密切关注着销量数据,以及网络上对这款掌机的评价。
销量方面,除了预约的那6万多人以外,确实也有不少人选择了购入,从整体上来看,完成首月10万台的目标,好像也还有戏。
结果让林晓光没想到的是,网上对于这款掌机的评价,却是不怎么样!
“收到货了,机器本身的质量不错,手感也不错,感觉各项配置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