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宇宙的边缘世界-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宇宙飞船开始进入目标行星大气层。“智能导航飞行系统继续播报着飞行情况。
原晧宸,史密斯和林恩三人已经稳稳当当地坐在安全座椅上。
根据之前探明的数据,沙之星的质量以及引力都超过了地球,就连大气层的浓度也要比地球稍高一些。
所以,未来号进入沙之星的过程肯定会比想象中的颠簸。
三人都开始屏息凝视,整个未来号操控室里只剩下此起彼伏的呼吸声和各种电子设备运转的声音。
“宇宙飞船距离行星表面9000公里。 “宇宙飞船距离行星表面5800公里。”
“距离行星表面1200公里。”
“距离行星表面180公里。”
“开始调整宇宙飞船飞行姿态!”
随着未来号飞行速度的下降,它的惯性离心力也开始下降,并逐渐被沙之星强大的引力拉向地面。
虽然,通过观测,在沙之星的表面并不存在什么危险因素,但是为了安全起见,原晧宸他们经过反复讨论斟酌之后,最终选择了一片环境比较纯粹的平原作为未来号的登陆点。
该登陆点距离最近的一个绿洲约有5公里的距离,之所以不直接降落在绿洲附近,是担心遇到不必要的麻烦。
他们认为,如果沙之星地表上存在可移动生命体的话,那么它们活动的区域比较大的可能性就在绿洲附近。
如果未来号冒然降落在绿洲边缘,是存在很大风险的。
确认好登陆区域的坐标之后,智能导航飞行系统就计算出了进入沙之星大气层的再入角以及飞行轨道,并制定出一套精准合理的减速计划。
在两个耀眼的“太阳”衬托之下,沙之星的天空中忽然出现了一个亮点。
这个亮点越来越大,且颜色逐渐变深。
正是踏过一路星辰大海,从遥远的地球飞来的地球文明史上第一艘恒星际宇宙飞船未来号。
或许未来号是继造物主们离开之后,21亿年来第一艘造访沙之星的宇宙飞船。
未来号开始朝着一片茫茫的沙海砾漠缓缓下降,强大的气流瞬间翻卷起漫天的滚滚沙尘。
“宇宙飞船已经成功着陆,现在开始分析大气状况。”智能导航飞行系统还在持续地工作着。
“大气主要成分:二氧化碳48。1%,氮气36。2%,氧气12。9%,氩气1。2%,甲烷0。9%”
大气成分分析的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和之前原晧宸他们的光谱分析结论基本相当。
“在宇宙中,能够遇到这样的空气质量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了。”原晧宸看着大气成分分析的结果说,“大气中不存在有毒气体,但是二氧化碳含量太高,氧气含量偏低,直接呼吸还是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二氧化碳性质稳定,本身并无毒性,但不能供给人类呼吸,是一种窒息性气体。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时,也会给人类的呼吸造成负担。
12。9%的氧气水平大致相当于地球上4000米海拔的氧气含量,所以长期待在沙之星上,原晧宸等人就会像长期处在高原之上一样。
“宇宙飞船之外的气温为35摄氏度,大气压为1。3个标准大气压,重力为地球的122%” ,g为万有引力常数。结合沙之星的质量以及半径就可以计算出实际的重力水平。)
多处22%的重力水平,当然不会影响原晧宸他们的行动,但是那感觉就像是背负着15公斤的包裹一样,时间就了自然会给他们的身体增加一定的负担。
第二百二十四章 向绿洲进发
22%额外的重力负担,加上4000米高原的缺氧效应,这就是原晧宸、史密斯和林恩三人长期生活在沙之星上将要面临的问题。
还好,他们三人身体素质都是出类拔萃的,而且这样的环境条件还远远没有超越人类身体适应的极限。
还有,能够相对自由的在沙之星上活动,这可比成年累月地蒙在太空服里要好得多了。
具体的应对措施,原晧宸他们之前就已经分析讨论过了。
他们决定在沙之星上只佩戴一个简易的增氧面罩即,同样是呼吸沙之星的空气,但是在呼入的过程中,增氧面罩会增加氧气的含量值,以保证他们所需的正常氧气含量。
因为未来号宇宙飞船具备从大气中收集氧气的能力,所以,这样的方案就不会给本次探索行动造成氧气供给负担。
另外,简易面罩还配有一套隔绝强光以及沙尘的太阳眼镜,用以保护他们的眼睛。
在一个不为人知的星球上行动,这样的安排确实有点大胆,但是,这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在122%的重力水平之下,再穿戴上厚重的舱外太空服(一套80公斤),将给他们造成沉重的负担。
虽然没有在星球的表面检测到异常辐射,但是出于谨慎,原晧宸他们还是穿着结实的护身装和长靴,并佩戴上了防护手套,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会立即闷出一身大汗来,实在谈不上什么舒适性。
“史密斯,你扫描一下未来号周边地下100米深度以内的情况。”原晧宸一脸谨慎地吩咐道。
虽然未来号四周看上去一片荒芜,寂静无比,但是在没有确认绝对安全之前,他们都不可以贸然离开未来号。
“听你的吩咐,指挥官先生!”史密斯立刻麻溜地在未来号的操控平台上工作起来。
“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地底下没有发现潜伏着的异星怪兽。”
十分钟之后,未来号完成了周边地下区域的扫描,史密斯煞有介事地说着。
“那真是太可惜了,这样你就没有机会一展身手了。”林恩向史密斯调侃道。
“哈哈哈~,我可不希望挑起星球大战。”史密斯大笑起来。
除此之外,通过之前发射的三颗卫星,他们也可以很清楚地掌握沙之星地面的一举一动。
“林恩,你的身体不舒服,就留守在未来号上吧。”
原晧宸看了看林恩稍显苍白的脸说。
未来号宇宙飞船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虽然这里看上去一片安静,但是如果发生什么意外,致使他们是去了未来号,这不光对他们三人,对地球文明来说都是一场浩劫。
“好!!”
林恩自然知道这其中的重要意义,此时自己确实是留守最适合的人选,便毫不犹豫地应了下来。
嗡~嗡~
从未来号的尾部缓缓降下一辆光能驱动的精巧车辆。
这辆太空车虽然看上去不大,但实际上却是浑身高科技装备,唯一的缺点就是光能驱动无法维持超远程的连续行驶,每次充满电能只能持续行驶200公里。
而且,依靠光能充电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即使打开所有光能电池板,也必须持续一整个白天才能将电充满。
还好,在沙之星上的光能要比地球上的太阳能充裕不少,这也是星际探索联盟当时在设计这辆太空车时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纪念火星科学探索行动,联盟为这辆太空车取了一个和火星登陆飞行器一样的名字泉月号。
“今天是登陆沙之星的第一天,我和史密斯准备前往五公里之外的绿洲一探究竟,林恩留守未来号”
原晧宸正对着未来号上的摄像系统做着出发前的行动记录。
“好了,我们准备走了,随时保持联络,遇到紧急状况记得呼救,我们也是一样。”原晧宸做完记录便对林恩说。
“明白,记得多带一些武器!!”林恩强调说。
“好!”
“放心吧,看我给你抓一个沙星人回来瞧瞧。”史密斯看上去已经摩拳擦掌,迫不及待要展开行动了。
“说到就得做到,你小子可别吹牛。”林恩笑着说。
“走了,你就等我们的好消息吧。”原晧宸向林恩挥挥手,便转身走进了未来号的中转通道。
“哗啦~哗啦~ 原晧宸终于将自己的双脚踏在了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的土地之上。
放眼望去,入眼尽是砾石的世界。
在步履行进间,脚下的砾石不断哗哗作响。
史密斯也紧接着踏出未来号,而且,他一身挂满了武器枪械。
几把锋利的刀具匕首,手枪、突击步枪、霰弹枪、最夸张的是背上还挂了两个类似火箭筒的武器。
“我说”原晧宸擦了擦发际淌下的汗珠说,“您这是要去攻占沙之星吗?”
“哈哈~”史密斯笑得很是欢脱。
史密斯不愧是星际探索联盟行动组选拔出来的高手,身上背负着那么多的武器,仍然身轻如燕,步履轻盈,三两步就走到了泉月号太空车前面。
“哗啦啦。”
史密斯麻利地将所有武器装进泉月号的储备箱。
“其实,泉月号上已经装配了好几种最先进的武器,比如激光和电磁武器。”原晧宸说
“有备无患嘛。我们总不能一直呆在泉月号上。”史密斯解释道。
“你说的对,这方面你们行动组比较在行,你看着办吧。”原晧宸点头表示赞同。
史密斯忙完后便直接跨经进了泉月号。
“上车吧!将军阁下。”
“多谢!”原晧宸也不客气,虽然他也具备驾驶各种交通工具的能力,但是史密斯作为行动组成员对于驾驶技巧自然会更专业一些。
所以,于情于礼,让他来当司机确实更合适一些。
“呜~呜~”
泉月号的电引擎发出一阵轰鸣。
“林恩,我们走了,一切小心。”原晧宸通过卫星通讯装置向林恩说道。
“明白,你们也要小心。”
“出发!!”
原晧宸一声令下,泉月号便扎实地轧过地面的砾石堆向五公里外的绿洲驶去
第二百二十五章 有没有巨型生物?
五公里之外的绿洲很快就到了。
一路上满目苍凉,毫无生气,直到他们来到绿洲边缘才逐渐察觉到些许生命的气息。
泉月号太空车所过之处,偶尔会有一些微小的奇异植物从砾石夹缝中露出头来。
“外星植物,外星生命!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史密斯一边打着方向一边感慨道。
原晧宸也是四下张望着,但是他并没有发表意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沙之星目前展现的生态系统过于单调了,这不科学。”原晧宸心中暗自思忖着。
“嘎吱~”一声。
泉月号太空车停在了绿洲的外缘区域,但是他们两人并没有着急下车。
“先用超声以及红外线探测器检查一下周围的环境,看看有没有什么异常的生物。”原晧宸一脸严肃地交代着史密斯,同时他自己也开始检测周围的空气状况。
“这里的氧气含量会比砾石堆区域高一些,达到了15%,这应该与绿洲的植物有关。”原晧宸一边看着检测数值,一边感慨,“想不到在异星的土地上也存在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地球上的生命果然与半人马座阿尔法星大有渊源。”
原晧宸相信如果不是因为造物主插手干预的缘故,或许在将来漫长的岁月中,地球上也同样可能诞生生命,但是那时候诞生的生命形式一定与当下的地球不同,想必最后主宰地球文明的智慧生物也不会是人类。
“虽然刚才未来号没有在空气中发现有毒物质或者不明微生物,但是这里的环境大不相同,我们还是要谨慎一点。”原晧宸在确认大气中不含有毒害气体或者有害微生物之后,这才稍稍心安了一些。
“确实应该小心一点,虽然我们人类具有超强的免疫力,但是因为一些小事浪费药品总是不妥的。”史密斯略带自嘲地说着。
“不知道这算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史密斯看着超声以及红外线探测器检查的结果一脸玩味地说。
“看样子你没有在绿洲中找到明显的生命体。”原晧宸一语道破史密斯的言外之意。
“史密斯,你觉得很失望吗?”在未来号上的林恩通过卫星即时通讯系统加入了他们的谈话。
“虽然我期待看到外星动物,但是我也有点担心在绿洲中看到一条类似霸王龙的庞然大物。”史密斯说完之后又笑着问,“话说,你们觉得沙之星会存在像恐龙一样的巨型生物吗?”
“这是不可能的!”原晧宸一边进行着第二次大气检测,一边笃定地回答。
“哦?”史密斯疑惑地看了过来。
“你仔细看看绿洲的植物,有什么特点?”原晧宸反问道。
“什么特点?”史密斯眯着眼隔着车窗认真地看了出去。
“你是指它们长得很矮小吗?”史密斯很快发现了问题的表象。
“不错。”原晧宸点头道,“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过低的氧气含量。”林恩答道。
“还有引力的影响。”原晧宸补充道。
“你们两简直就是百科全书,快给我仔细讲解一下。”史密斯饶有兴致地说。
“面对一个未知的生物,它们的外形肯定是我们首先会关注到的。比如高矮胖瘦。”大气检测还没有结束,闲着也是闲着,原晧宸正好和史密斯解释一下推断的原因。
“伽利略是一个著名的物理学家,但是他的一个理论在生物学领域却有着重大意义。1638年,伽利略发表了一篇名为《关于两种新科学的对话和数学的证明》的论文,提出了著名的平方立方定律,该定律指出:当一个物体经历了大小上的成比例增长之后,它的体积呈立方增长,表面积呈平方增长。”
“没错,这条定律看上去很简单,是小学生都知晓的知识。但它对于生物体大小的影响可是不容忽视的。例如在地球上,因为引力的缘故,我们全部的重量都压在骨骼上,但随着身高的增加,骨骼的截面积按平方数增加,而体积则按立方数增加,由于体积的增长远快于骨骼截面积,达到一定高度后,我们将会被自己的体重压垮。”
“此外,高大的身体需要心脏提供更大的力量才能把血液送到头顶,但血管的面积也只是增加了平方倍,所以血管的韧性将受到极大的挑战。简而言之,因为有了“平方立方”定律,我们可以推测在任何星球上,生物的高度都有上限。”
“可是,地球上确实曾经出现过恐龙那样高大的动物。”史密斯想到了一个问题。
“不错,可是恐龙灭绝之后,为什么这么多年也没有陆地动物能长得像恐龙那么高大?”原晧宸反问道。
“这难道和氧气含量有关系?”史密斯眼睛一亮,一下就抓到了问题的关键。
“不少生物学家都认为,庞大的体型在进化中有很大的优势,比如它们更不容易成为其他物种的猎物,以及在交配时候比同类竞争对手更有优势,这和现在的大象不容易成为其他食肉动物的猎物,以及身躯更大的大象在交配中具有优势是一样的。而且,体积大的生物代谢率较慢,也就更长寿。”
“中国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命的进化离不开环境,在恐龙生活的时代,空气中的含氧量远高于现在的地球,较高的含氧量同时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这便为恐龙提供了更加充足的食物。这些所有的条件才使得恐龙可以进化出非常庞大的身躯,所以,现在地球环境中的大象是无论如何也长不到蜥脚类恐龙那么大了。”
“原来如此。”史密斯豁然开朗地点着头,一脸学到了新知识的样子。
“对于其他星球上的生命而言,进化同样离不开环境的制约,更多的资源、更小的引力都有机会让生物变得更大。你看沙之星如此贫瘠的环境,大气中如此低的含氧量,还有较高的重力水平,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大型生物的成长和进化。”
原晧宸最后补充说道。
“你说,沙之星会存在智慧生物吗?”史密斯思考了一会儿问道。
“有可能,但是我们目前都还没有任何发现,或许ta们隐藏的很深吧。”
“他们会不会隐藏在较深的湖水里?”
“那我们一会就去看看绿洲里的湖水吧。”
一刻钟之后。
“好了,大气监测情况良好,没有有毒物质和有害微生物,下车吧。”原晧宸率先打开了车门,带上一些精巧的检测仪器走了下去。
史密斯顺手抄起了两把大口径手枪,丢了一把给原晧宸,随后又将一把砍刀挂在了腰间,这才走出了太空车。
第二百二十六章 偶遇沙星人
原晧宸和林恩两人一前一后地朝着绿洲之中的湖水走去。
湖水一片湛蓝,且十分寂静,宛如明镜一般,清晰的映出天空的景色。
此时的湖面竟一丝风都没有,原晧宸举目远眺,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的两颗恒星正安详地躺在湖水中。
湖面还算宽阔,随着四周向内逐渐增加的水深,湖水的蓝色也变得愈加深起来。
从太空车向湖边走去,由脚下土地冒出来的植物也逐渐茂盛起来。
快到湖水边缘,原晧宸弯下腰,戴着防护手套,从背包里拿出一把精巧的采集器,并小心翼翼地摘下一小撮类似地衣的植物,并装进一个微型的透明格子容器内。
史密斯则一直持枪在旁高度警惕地四下张望。
“奇怪,虽然这些植物和地球上大不相同,但是看得出来都是一些比较低级的植物种类,连胚的结构都不具有。”原晧宸将透明容器放在眼前并细细地端详着这撮外星植物。
原晧宸一路上共采集了21种不同类型的植物样本,并逐一分类保存在背包里的微型格子容器中,等待回到未来号之后再做进一步的研究。
“看湖水中心的颜色,那里应该很深吧。”史密斯一边端着枪,一边朝湖心望去。
“这里比较安全,不要那么紧张,看你如临大敌的样子。”原晧宸看着史密斯笑了笑说。
原晧宸并非不谨慎,只是在他极为敏锐的视觉和听觉笼罩下,可以确信这里没有可以能够威胁到他们生命的生物。
当然,无法觉察的微生物除外,但是这些玩意儿,枪支可无法对付它们。
原晧宸说完便放下身上的检测工具,小心翼翼地用长滴管从湖中吸取了十几份的湖水样本。
“先不要接触湖水,我要检测一下先。”原晧宸谨慎地对史密斯说。
随后,他便将这些湖水样本一一装进各类检测仪器中。
“呜呜~”“滴滴!”“嗡嗡~”
分门别类的检测仪器纷纷叫嚷着开动了起来。
半小时后,原晧宸就得到了详细的分析报告。
“硬度很高!湖水应该是来自较深的地下涌泉,溶解了很多矿物质。”
“酸碱度为7。5,偏碱性。”
“有害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低。”
忽然,原晧宸看着检测仪器的显示屏幕眉头紧锁了起来。
“每毫升湖水微生物个体达到了35060个!!!”
“什么鬼?35060个,怎么这么多?”史密斯惊呼起来。
“如果是地球上,每毫升30000个包括微生物并不算多,但是在这里却着实让人吃惊。”原晧宸答道。
“它们对我们会造成危险吗?这水能喝吗?”虽然史密斯之前提到空气中的微生物显得大大咧咧,但是现在却忽然警觉了起来。
“蒸馏净化之后应该可以引用。或许有危险,暂时未知,但是就像你说的,要对人类的免疫力有信心。我们谨慎一点应该不会有危险。”
确实,不光是地球人,就连地球上的微生物都是特别狡猾狡猾嘀!
所以,人类每次进入到其他星球的时候都特别小心,各种消毒杀菌准备工作,生怕这些超级吊炸天的家伙溜到外星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广义的微生物指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不过,原晧宸目前使用的简易仪器暂时无法检测出这些微生物的具体种类,更无法确定其构成是否和地球微生物一样。
沙之星的湖水里竟然含有这么多微生物,说明了什么?
“这湖水里肯定拥有一个十分复杂的生物世界啊!”原晧宸十分肯定地推断。
“沙之星果然没有表面上看上去那么简单。”史密斯附和道。
“相比起来,沙之星地表的生态系统却太单调了,就连植物种类都那么的原始,这不科学。”原晧宸若有所思地说。
“要探查一下湖水深处的情况吗?”史密斯问道。
“你用超声波探查一下湖水深处,看看有没有体型较大的生物体存在。”
“好的!让我们看看这湖水里面是不是有鱼,或者水怪!”
五分钟之后。
“水下有未知生物!!!”史密斯惊呼了起来,“体积不大,但是数量很多。”
“它们在很深的地方,是鱼吗?”
“外星怎么会有鱼。”原晧宸说。
“外星鱼!?”
“别瞎猜,用水下摄像机查看一下。”
水下摄像机是一个可以通过调节实际浮力而在水中上下移动的球状设备,外观长得很低调,颇像一块岩石。
虽然很低调,但是在地球上也曾经出现过被水下生物吞食的尴尬情况。
在史密斯的控之下,水下摄像机开始慢慢下潜。
原晧宸则目不转睛的盯着微型屏幕。很快,这些“鱼”的真容就慢慢展现了出来。
它们是一种奇特的生物,个体大小不一,大的有近10厘米,小的不过1~2厘米。它们长有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