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位面之纨绔生涯-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约莫过去半个时辰,王二狗带着人来了。
  一共有四男十女,王二狗谄笑着上前说道:“秦公子,四个奴仆,负责门子、里外跑腿。六个仆妇,两个厨娘,六个负责浆洗和庭院洒扫。”
  说到这里,王二狗靠近一些声音放小,笑着说道:“专门给您挑选了两个俏丽的贴身丫鬟,都是十六岁年纪,长相清丽。都是签的死契,秦公子可随意使弄。”
  看他那贱贱的样子,秦观哪还不知道王二狗的意思。
  抬眼看了看,那两个丫鬟长相确实不错,虽不说是绝色,但也绝对算得上小美人两枚。
  秦观很满意,让二宝付了钱拿过卖身契,又赏了5贯钱,王二狗拜谢后离开。
  秦观对身边的二宝说道:“二宝,少爷给你个任务,你以后就是这别院的大管家了,这里的一切事物,全部由你负责。”
  二宝一愣,有些惶恐地说道:“少爷,我,我也不是很懂啊。”
  秦观拍拍他的肩膀,“不懂就学,再说,这边也没什么事情,顶多当一个休闲的住所,我平时还是住在家里的。”
  秦观如果现在敢搬出来,估计他娘会立马告诉他爹秦彰,没准秦彰就会从金陵跑回来,打断他的腿。
  爹娘在敢分家,大不孝,打断腿都是轻的。
  二宝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其他仆人都去忙活收拾,二宝指挥着干活,还真有几分大管家的样子,秦观来到后院,坐在凉亭里,欣赏着莲叶荷花,微风掠过,吹皱半池春水。
  两个丫鬟端来茶水,秦观没动,问道:“你们叫什么。”
  两个俏丽小丫鬟齐齐行礼,那个个子高些的先开口,“少爷,奴婢的名字叫屏儿。”
  另一个个子矮一些的丫头更显腼腆,小声说道:“奴婢叫春梅。”
  秦观听了名字有些发呆。
  难道老子要改名叫西门大官人吗。
  “好吧,你们现在改名字了,你以后叫书香,你叫墨韵。”从此以后,高个丫鬟改名书香,腼腆丫鬟改名墨韵。
  天色渐晚,秦观没有在别院多呆,回了秦府。
  别院房中,两个小丫鬟偷偷聊起了秦观。
  “我还以为咱们少爷今晚会住在这里呢。”
  “书香姐姐思春了。”
  书香拍打了墨韵一下,“哪有,不过我觉得,少爷和传闻中不一样。”
  “是不一样,以前外界都说少爷是纨绔,现在看却不像,而且现在少爷是杭州有名的大才子,他的诗文被整个杭州传唱呢,我最喜欢那首鹊桥仙。”
  “墨韵,以后咱们要好好伺候少爷,能跟着少爷,也算咱们的福气了。”
  “我明白的书香姐姐。”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过,已经进入八月,秋闱乡试开考。
  凌晨两点多钟,秦观就被叫醒,外面还是漆黑一片,秦观迷蒙着眼睛,让芸香伺候着穿衣梳头。
  洗脸时被凉水一激,才清醒了一些。
  来到客厅,才发现老娘和大哥、二娘、小妹也都在,整个秦府估计就他起的最晚。
  秦夫人看着两个儿子,心中很是高兴,大儿子一直懂事听话,学问友好,在科举这条路上很有可能有所发展,小儿子以前是顽劣,可突然变了许多,知道读书上进了,还考上了秀才,如今更是在诗文上有了不小的名声。
  大儿子曾经和她说过,观儿那几首诗词,都是可以流传百世千年的佳作,或许以后,他们秦家能够留名史册的,还要看秦观。
  有这样两个儿子,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秦夫人招呼着两个儿子吃饭,又吩咐下人准备东西,这次准备的更是齐全。
  乡试不同于院试,这次考试要靠两天一夜,中间不得出考院,甚至就连上茅厕都有专人跟着,吃喝拉撒都在考院内。
  睡觉的地方,只能是那个小考间不能出来。不管你是官宦子弟还是寒门士子,都是如此没有优待。
  好在如今只是八月,天气还算合适,如果安排在11月,没准一场考试下来,那些身体不好的,还真不一定熬得下来。
  腊肉卤菜、干果点心、茶壶水杯、笔墨纸砚,总之秦观想到想不到的,秦夫人都想到了,弄了满满一大提盒,甚至还准备了两条薄毯一个枕头。而且这些东西,都是秦夫人亲手一样样的放到提盒里,这是当娘的一份关爱,也是怕经别人手出现纰漏,毕竟这可是关系到儿子终身的大事。
  如果真有下人起了歹心,随便在里面夹带一个带字的纸片,没准就毁了儿子的一生。
  院试夹带还有机会参与考试,可是乡试的时候如果夹带,那下场要眼中的多,轻者终身不得参与科举,重者可能要被判刑流放。
  吃完饭,秦蔚和秦彰又来到奶奶房里,老太太也已经起来,见两个孙子磕了头,慈祥地说道:“男儿最荣光的那一刻,就是金榜题名时。”
  “我秦家耕读传家也有几代,当年你们太爷爷,读书二十载考中秀才。你们的爷爷学文三十年,最后考中举人,补了官缺做到了安溪县县尉之职。你爹读书用功,学文十六年就高中进士,那一刻,我们秦家是多么荣光。”
  “如今你们已经成年,是秦家的未来,是秦家的希望,走上科举之路,你们就要拿出全部的精力,去搏一个锦绣前程,将秦家发扬光大。”
  老太太一番话,说的秦蔚和秦观两人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浑身充满力量。
  别看平时老太太很是慈祥,根本不插手家中事物,可是能亲手教导出秦彰这样一位进士,又怎么可能是普通老太太。
  两兄弟再次拜过老太太,秦喜赶着车送两位少爷去考院,后面还跟着二宝等好几个仆人。
  一行人来到考院前,就看到这里已经人山人海,堆满了前来应试的考生和家人奴仆,虽然现在才凌晨5点中,可是秦观估计,这里已经不下三千人了,而且还有人在陆陆续续的赶来。
  秦观在人群里找了找,没有发现郑达的身影。今年郑达也会参加此次乡试,考前又被他老爹关起来闭关,除了七夕诗会,秦观就再也没有见过他。
  不过现在人头嘈杂,却是不好找人,看来只能考试之后再聊了。
  在天边刚刚露出一抹鱼肚白的时候,考院大门打开,走出一排府兵分列两旁,人数足有三四百人之多。
  全身铠甲手持长枪往那里一站,顿时让原本乱哄哄的考院操场为之一静。


第079章 你就是写鹊桥仙那个秦少游
  一名身穿绿袍的官员,站在台阶上高声喊道:“所有考生上前列队接受检查,其他人等皆数后退,凡扰乱考场者,以重罪论处。”
  科举考试可以说是一个国家最大的几件事情之一,如果真有人敢捣乱,起步就是流放,充军,最重者可以判斩立决。
  对穷凶极恶之徒,这里的军士甚至有当场格杀之权,这些军队,就是为了保护考场秩序的。
  这名官员一说,现场更加安静了,甚至有那想咳嗽的人都硬生生的憋了回去。
  考生们出列排队,三千名考生站在一起还是很壮观的,而且还都是大包小包的,就像逃难的一样。随后又出来很多衙役,摆了桌案,将考生分作三排,开始检查包裹和搜身工作,每一桌都有一名绿袍官员负责。
  乡试与院试不同,乡试是国家正式考试,正副主考都是由京里派来,江南历来是科举大省,最首重视,今年主持江南乡试的,是翰林学士谢名堂,副考是礼部侍郎陈尧。
  崔善福这位江南学政,也只同考官之一,江南考院共有四名同考官。
  此外还有监临官、提调官、监视官、收掌官,总之要比院试正规严格无数倍。
  毕竟这是选官之考,考中举人者,就已经算是官员了,如果不想继续往上考,可以在吏部报到补缺任官的。
  检查开始,秦观远远看到,这次的检查确实要严格很多,拿来的东西,全部都要翻检一遍,毯子全部摊开,如果是有双层的那种,衙役甚至会拿出尖子,直接从旁边划开,将里面看个通透。
  “大人,有人夹带。”
  在安静的会场中,突然有人高声说道,人们的视线刷的一下全都集中过去。
  只见一名衙役拿着一本不足巴掌大的小册子,正呈给监临官,而旁边一名学子,此刻早已经吓得面无人色抖如筛糠。
  监临官面沉如水,翻看了一下手里的小册子,看向那名考生道:“你还有何话说。”
  “学生,学生只是一时不慎,才将小册遗落在备考之物里面。”那名考生颤抖着说道。
  那名监临官目光锐利的盯着这名考生,大声斥道:“一时不慎,如果不是有心作弊,这等专门用来考场舞弊的小册,又怎么可能出现在你手里。”
  “无心遗落,无心遗落会遗落在薄被的最里层吗。”
  几句话说的考生哑口无言,监临官不再与他废话,喝道:“来人啊,将这么舞弊考生压下去,待到考试结束,再交由府衙处理。”
  立刻有两名衙役上来,就像是抓小鸡一样,将那名考生按住就往外托,那名考生依旧不死心,一边挣扎一边哭嚎:“大人,我真不是想要作弊,我是无心的,无心的。”
  凄厉的惨叫声,让在场的学子无不动容,心有戚戚焉。
  人们知道,那名考生完了,不止以后禁了科举之路,就连如今的秀才身份肯定也会被革除。这对于一个想要通过科举之路上进的人来说,他的后半生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希望。
  “啪嗒”。
  一声轻响传如秦观耳中。
  秦观低头一看,发现脚下多了一本小册子。就跟刚刚那个考生被搜出来的小册子一模一样。
  秦观一惊转头看去,就发现身后一名学子,正目光游弋不住望天,好像要告诉所有人,地上那东西与他无关一样。
  秦观心中腹诽,“就这表演水平也太差了,最多就是个乡村红白喜事大舞台水平的。”
  检查继续,这下衙役检查的更仔细了,而现场也变得更加安静。
  三千人,虽然分三组检查,可是依旧动作缓慢,队伍就像龟爬一样前行。突然,秦观觉得背后一阵恶意传来,他转头看去,就发现在另一个队伍里,正由一对充满怨毒的双眼盯着他。
  秦观这一转头,两人正好对视上,是柳肃柳纯元。
  两人隔着有十多米远,而且中间还隔着一队人,但是秦观依旧能感觉到对方深深的恶意。
  我靠,我是杀你老爹了还是奸你老母了,要不要这么恨我。之前都是一直你坑老子的,来自这还没反击呢,你到是先恨起老子了。
  难怪圣人说“小人长气气”估计说的就是柳肃这种人,没事就自己生气,就不怕未老先衰。
  秦观对着柳肃,递上一个蔑视而充满挑衅意味的微笑,对对方进行了一番无言的隔空嘲讽,随即不再理他。
  和他逗闷子没意思,等找到机会,一次性草翻你。
  站了将近一个时辰,终于轮到秦观,秦观将考牌递给监临官验看,提箱和包裹交给衙役检查。
  “秦观,十八岁,杭州府人士,面白无须,身高五尺七寸,体态中等。”
  监临官看完考牌,看向秦观说道:“秦观,可是那个写了‘鹊桥仙’的秦观秦少游吗。”
  秦观躬身,“正是学生。”
  监临官的脸色变得和缓了许多,点了点头,没有再说其他,就将考牌还给了秦观。
  这就是名声的好处,就连考官都另眼相看。
  一名衙役上前,开始搜身。
  两名衙役将秦观提盒里的东西全都拿出来一样样的检查,食物分开,盒子打开,检查的无比仔细。反而是秦观最在意的那两只手机,两名衙役只是上手检查了一下,没发现什么一样,就又放回了笔墨砚那个盒子里,没在再多关注。
  这也让秦观紧绷的心放了下来。
  秦观的那两条薄毯遭了殃,直接从侧面划开一条大口子,对着里面仔细检查,就差没把里面的棉絮给掏出来了。
  终于检查完毕,秦观收拾好东西准备入场。突然他又想起什么,转身看向依旧在队伍里的大哥秦蔚,喊道:“大哥,我进去考试了,大哥你要加油啊。”
  其实秦蔚一直在看着秦观,秦蔚笑着说道:“二弟,你也要用心考试。”
  “我知道。”
  刚说了这两句,立刻有衙役斥责道:“不得喧哗,赶紧入场。”
  秦观赶紧抱着薄被提着盒子进了考院大门,进去后,另有衙役引领着来到考舍,依旧是那熟悉的小土地庙鸽子窝。


第080章 神器再逞威
  好在已经进入八月,不像院试时那样炎热,秋高气爽正是好时节,秦观将提盒和薄毯在角落放好,又重新打量了一下这间考房,这里就将是他这两天一夜战斗的地方。
  巳时已到,考生全部入场,关门落锁。
  这两天,没有水火天灾、皇帝御旨,考院的大门是不会打开的。
  如果此时有人胆敢冲击考院,不管什么理由,都会遭到官兵的攻击,就算被杀了,你都没地方说理去。
  科举考试这两天,大赵国的一切都要让路。
  比后世的高考还要厉害许多。
  鼓声响起,考试开始。
  小吏衙役们提着竹篮,开始分发试卷、草稿纸,秦观接过考卷,能明显感觉出其厚度,要比院试时厚的多,这也说明题量肯定不小。
  乡试的内容有帖经、墨义和诗赋,这三项与院试一样,不过却多了一项经义题。
  秦观打开试卷先看了一下,总计有帖经50道,墨义50道,诗赋两首,经义5道。
  这个题量其实已经很大了。
  尤其是经义,考官出题目,写一篇合乎标准的经义其实很难,比后世写作文还要麻烦。
  有学问的考生自然不怕,可天纵奇才又有几人。普通学子要斟字酌句,其实是十分烧脑累人的。
  所以两天一夜的时间,并不算很长。
  对于那些帖经、墨义题,秦观有些看着眼熟,读书的时候应该是见过,可有些确实太过生僻,脑子里一点印象也没有。
  不说别的,四书五经各部经典,总计不下几十万字,碰到这种掐头去尾只留几个字的题目,除非将书背的滚瓜烂熟,否则肯定懵逼。
  不过……
  这拿不住咱们的秦二公子。
  两名巡场官员过去之后,秦观的左手就摸像了手机,按下电源键屏幕亮起,熟练无比的进入科举APP,单指输入溜得飞起,在搜索栏里输入第一道帖经题。
  “礼有大有小,有显有微。大者不可损,小者不可益,显者不可掩,微者不可大也……”
  搜索……
  答案立刻出现,这题出自《礼记》,里面的原文显现。秦观不得不感叹,咱终究还是个现代人,离不开手机啊。
  现代人,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摸手机,上厕所手不离机,等车时手不离机,走路时手不离机,和同事、朋友、同学吃饭时照样手不离机,和女朋友约会时,两人也都扛着手机,就连啪啪到一半来了微信,都要停下腰部动作打开看看,而晚上睡前,最后一件事是放下手机。
  废话真多,赶紧答题才是正经事。
  答案搜索出来,秦观右手毛笔刷刷刷的写个不停,这次可不像院试时,毛笔字烂成一坨一坨的,如今他有书法技能在手,运笔如飞,考卷上出现了一个个如印刷一样的台阁体。
  啥是台阁体,台阁体形成在明朝初年,明朝书法家沈度的楷书清秀婉丽,深受明成祖喜爱,并誉为“我朝王羲之”。朝廷的重要典籍皆委任沈度书写,于是当时的读书人纷纷效仿以迎合帝王的喜好。甚至当时的“台阁重臣”如杨士奇、杨荣、杨溥为皇帝起草昭告时,亦采用这种字体,号称“博大昌明体”,因为他们位居台阁,这种书体亦称为“台阁体”。
  简单来说就是朝廷公文的标准楷书书体,强调书写字形、大小、粗细的统一,字体乌黑、方正、光洁。简单来说就是既漂亮又整洁还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而台阁体在这个时代还没有诞生呢,绝对算是一种新书法字体,而且其字体本身就匀圆丰满、清秀婉丽,要不然也不会被朝廷采用,绝对是一种极好的书法字体。
  一口气写了十道题,畅通无阻,正是畅快无比。
  “擦擦擦……”
  远处想起脚步声,秦观赶紧按下电源键,屏幕变黑,顺手将手机在考卷上压了压,伸手拿起墨锭在砚台上细细研磨起来。
  两名巡场考官带着两名衙役从前面的走廊过去,只是随意瞅了秦观一眼,并没有太过关注,就去了前方。
  “呼……”
  继续。
  “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
  搜搜搜……
  左手拇指急若闪电快若奔雷。
  原来是出自左传,僖公·僖公九年的一段,还真是生僻。
  不过这难不倒咱。
  就这样,50题帖经题,秦观用了两个小时答完。之后是50道墨义题,和帖经题一样,也是两个小时答完。
  上次秦观回去,将所有可能考到的经典,全部重新录入了一遍,还真的起到了很大作用。
  经过千年的演变,就算是一些经文都会出现一些细微的偏差,甚或是后人加以改编,在秦观搜索某些题是,就会出现几个答案,而这些答案就有差别。
  上次对带回去的经典录入,秦观邀请做了备注加了后缀,答题时,秦观全部写的是大赵国典籍内容。
  等这些题目做完,秦观就感觉到一阵疲惫感袭来,而且肚子也饿的咕咕叫。
  秦观点了一下手机,发现已经下午一点半了,难怪这么饿。
  将笔放下,考卷小心的卷起来,在一旁放好,千万不能弄毁,如果污了毁了再重新答一遍,到那个时候估计死的心都的有。
  打开食盒,里面准备的东西很多,毕竟这可是两天的饭,考院可不提供伙食,顶多给你一些开水而已。
  打开食盒,扬州炒饭加卤肉,还有一叠小咸菜,秦观吃的那叫一个香,吃完饭,又喝了两杯凉白开,感觉舒服了很多。
  “叮叮叮。”
  秦观拉响铃铛。
  不多时有巡场衙役过来,站在走廊问道:“是谁拉铃儿。”
  秦观探出半个脑袋,“是我,我要入厕。”
  吃喝拉撒,人生大事。
  秦观也不例外。
  就算是穿越者,也挡不住人有三急。
  不多时,走过两名衙役,一人原地看守,一人带着秦观去茅厕,走到考院一角时,秦观远远就闻到了一股屎尿味儿,再看附近考房的那些考生,全都皱眉掩鼻,低头答卷。
  秦观心里偷笑了一声,这些家伙真是待命。
  不过马上秦观就笑不起来了。


第081章 乡试进行中……
  入厕后,那名衙役就那么死死盯着秦观,眼睛还不是瞟过秦观的那啥,让秦观很别扭。
  “这位衙差大哥,你这么盯着我,我很难拉出来。”秦观皱眉说道。
  衙役不屑的一笑:“拉不出来就是不憋得慌。就像有些人说,心情不好不想吃饭,要我说,那就是不饿。如果赶上饥荒,饿他三天,我估计给他一口狗屎他都能塞嘴里。”
  “瞅什么瞅,说的就是你们这些读书人。”
  秦观听完,感觉好有道理的样子,他竟然无言以对。
  这些衙役职责所在,如果真的有人作弊,对他们的处罚也非常重,所以就算是入厕,他们也会瞪大眼睛瞅着,绝不给你任何机会。
  看就看吧,又不是没被人看过,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只要不嫌臭,随你便。
  努力解决完,用冰棍签字刮了屁屁,提起裤子重新回到考场。秦观也没在答题,正是晌午十分,天气也有些热了,秦观答了一上午,也感觉很累。
  将东西收拾好,将薄毯铺开,放上枕头躺下,考房狭窄秦观伸不开腿,只能蜷缩着,慢慢睡了过去。
  科举考试,原则上来说,只要你不抄袭作弊,考生在考房里做什么,巡查官吏都是不管的。
  一觉好睡,醒来发现天色已经暗了,有的考生已经点上了油灯蜡烛,这是准备挑灯夜战的架势。
  秦观从提盒里拿出两个烛台,将蜡烛插好点上,考房内顿时明亮起来,不管其他,先吃饭再说。
  秦观再次拉响铃铛,和衙役要了一壶开水,吃了老娘准备的饭菜,喝了几口茶,觉得差不多了。
  此时天色已经全黑,外面十分寂静,只剩下蜡烛燃烧发出轻微的噼啪声,还有其他学子写字发出的嚓嚓声。
  先不管诗赋卷子,秦观先打开了经义卷子。
  经义总共五题,何为经义,简单来说就是以经书中文句为题,应试者作文阐明其义理。如果说的明白写,后世发展到大成的八股文,就是从经义来的,经义可以说是其前身。
  打开试卷第一题,“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这句话秦观还真有印象,好像是出自《中庸》。
  左手拇指飞起,不到三秒答案出来。
  确实是出自《中庸》的一句话,原文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意思是心里有喜怒哀乐却不表现出来,被称作中;表现出来却能够有所节制,被称作和。中,是稳定天下之本;和,是为人处世之道。
  这道题的经义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