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位面之纨绔生涯-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逸辰大方说道:“总要有个比较吗。”
  哈哈哈哈,这沈逸辰绝对是一个妙人,虽然读书,但决不迂腐,其实古代施行的是精英制度,真正的迂腐读书人,虽然可能考中秀才举人,甚至能考中进士,可是想要达到高位却是很难,做官,是极其考验情商的一件事情,不是读书好就可以的。
  秦观也不着急了,等其他学子说的差不多了,这时林知府看到秦观一直吃菜,开口说道:“秦观,你虽然是本届乡试最后一名,可是也没人规定你最后一个说啊,你可是有小诗仙的名头,可有什么诗词做出。”
  听了林知府的话,学子们笑出了声。
  秦观不敢怠慢,站起来到:“学生听其他同年的诗词,都是极好的,也吸收了很多灵感,所以学生一口气做了三首诗。”
  众人都是一惊,原来不是没有,是憋大招呢。
  其他人感到惊讶,盛唐时期的读书诗就有很多,而且佳句不少,不知道这秦观能做出什么花样来,崔善福在旁边叫到:“三首,快快读来,看小诗仙的读书诗有什么新意。”
  秦观高声吟唱:“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字义浅显可是却如此振聋发聩,“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可谓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了。
  谢名堂不禁说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有这一句,这首诗足以流传千古了。”
  其他人也纷纷叫好,这里可都是读书人,而且是读书人里面的既得利益者,自然更愿意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样他们的利益才能得到保证。
  林奇对这首诗很是喜欢,催促到,“快快,第二首诗词是什么。”
  秦观有系统任务在身,今天准备来个大爆,也不扭捏,直接吟唱道: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众人听完顿时轰然起来,这首诗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优美的语句,可总结的太到位太贴切了,如果读书有成,还真的如这首诗里说的一般啊。


第099章 秦观要出大招了
  秦观这首诗里的道理说的贴切了,可以说是讲出了读书最大的好处。
  千锺粟、黄金屋、颜如玉、多如簇,涵盖了粮食钱财、美女和地位。明明白白告诉所有读书人,读书考取功名是通往人生赢家的一条绝佳出路,考取功名后,才能得到财富和美女和地位。
  这些都是对读书人最大的诱惑。
  这时有人说道:“每年榜下捉婿者数不胜数,一朝科甲登第,迎着云云,当年云王爷捉婿林探花,据说陪嫁就达到百万贯,一时间引为美谈啊!可不就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由黄金屋吗。”
  又有人说道:“远的不说,这次乡试林弘兄中了举人,就有三四家大商家找上门来,最高者愿意陪嫁二十万贯,林弘兄娇妻美妾、万贯家财一朝得,真是羡煞旁人啊。”
  他旁边的一位面白书生脸上笑呵呵,带着几分得意,显然这段时间过的很舒服。
  沈逸辰听完秦观这两首诗,对着秦观感叹了一句:“少游兄,还好我提前说出了自己的诗词,要不然,有要憋回去了。”
  “哪有那么夸张,行文兄,你可是乡试解元,我是最后一名,诗词只是风雅之事,经义策论才是科举正道,在这方面我还差的很远。”秦观谦虚了一句。
  谢名堂作为本届主考,可以说是这批学子的老师,对秦观他也颇为欣赏,尤其是那篇《有物混成赋》更是爱不释手,这几天每每拿出来品读一番。
  秦观刚刚说有三首诗,现在作了两首,他有些迫不及待,开口问道:“秦观,莫要让大家等了,说出第三首诗词来。”
  谢学士发话,其他人的聊天声小了下去,秦观对着谢学士微微躬身,然后说道:“学生在读书困顿时,有了些微的感悟,所以做出这首诗,请老师指点。”
  随后念出一首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第三首诗,与之前两首明显不同,之前两首可以说是透露出一股少年意气神采飞扬,这第二首诗却老成许多。
  谢名堂捋了捋短须,点头道:“做学问从来不易,我们确实需要学习古人刻苦做学问的精神,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林奇感叹道:“一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对可以让这首诗流传后世。”
  礼部侍郎陈尧看着秦观道:“我到是觉得,这首诗读书诗更应该叫‘劝学诗’,这首诗是要告诉众人,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
  陈尧含笑看着秦观道:“秦彰兄生了一个好儿子啊,这等诗才日后必定扬名大赵。”
  听到陈尧提到父亲名字,秦观赶紧躬身行礼,一旁的秦蔚也赶紧起身行礼。
  这时崔学政呵呵笑道:“秦观秦蔚,秦府一门同科双举人,也是一桩幸事啊。”
  众人开始吃喝闲聊,几轮酒后,林奇站起来道:“三日后就是中秋佳节,到时杭州府会举办今年的中秋诗会,在座的诸位举子都在邀请之列,今日我们聚在这里,不如提前为中秋诗会预预热,作一首中秋诗会如何。”
  其他人自然应和。
  这时,崔学政眼珠一转生出一个主意,他大声说道:“我觉得,不如将诗词写出来共同品鉴。”
  这个提议没人反对,望月楼很快准备好笔墨纸砚。
  沈逸辰现在对秦观的诗才已经拜服了,他看向秦观问道:“少游兄,可有中秋诗词作出。”
  “行文兄有吗。”秦观问道。
  “之前到是为中秋诗会准备了一首,不过我想先看看少游兄的诗作,怕珠玉在前我的诗词拿出来献丑啊。”沈逸辰感叹道。
  “你是杭州第一才子,说这话可是折煞小弟了。”秦观道。
  沈逸辰瞪了秦观一眼,“因为你,我的诗词已经死了好几首了。”
  秦观笑着摊摊手,表示无奈。
  自己坐拥后世千年无数精英文豪的诗文,拿出来的都是经过千年沉淀沙里淘金剩下的精品,如果这都不出彩,那就是其他人都瞎眼了。
  其他人都瞎眼了吗,显然不会,所以没人能够阻挡秦观的装逼之路。
  秦观也不藏拙,别的学子还在酝酿诗词的时候,秦观站起来走到桌案旁,提笔写下一首词。
  崔学政一直盯着秦观,见秦观开始写诗,不动声色的站起来往秦观那边挪去,可是他却发现,知府林奇也跟了过来。
  “林兄,我来负责吟唱就好,不用劳烦林兄。”崔学政道。
  林奇脸色不变道:“这是我杭州知府举办的鹿鸣宴,自然由我来吟唱才和规矩。”
  两人互瞪一眼谁也不让,不分先后走到秦观身后。
  此时秦观只写到一半,可是当两人看到这半阙词,就被定在了原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一种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跃然纸上,让两个人都痴了。
  秦观运笔如飞,下半阙一挥而就。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下半阙刚写完,林奇和崔善福两个人就同时大叫出声:“妙,真妙,妙不可言啊。”
  两人这一嗓子震惊了望月楼所有人,所有人都忍不住看过来。
  崔善福上前就要伸手拿诗稿,可是那伸到一半的手却被人从后面抓住。
  林奇说道:“崔兄,这是我杭州府举办的鹿鸣宴,理应由我来。”
  崔善福不为所动,“我总领江南文学,这读诗的小事还是由我来读比较合适。”
  “崔兄是客人。”
  “我愿意代劳。”
  虽然两人说的都是客气话,可是那咬牙切齿的语气,谁都看得出来两人是在争执。
  为了秦观的诗词在争执吗,秦观又写出什么好诗,让两位大人如此失态。
  就在这时,谢名堂有些看不下去了,鹿鸣宴上在众位举人面前,两位朝廷大员怎能如此失宜呢。“两位不必挣了,由我来读。”


第100章 秦观又毁了中秋诗会
  谢名堂一句话镇住了场面。
  谢名堂是翰林学士,在这里职位最高,又是本届江南乡试主考,更重要的是,谢名堂是皇帝非常器重之人,掌制诰,也就是写圣旨的,那可是皇帝的贴身近臣,以后只要不犯大错,成为宰相可谓板上钉钉的事情。
  他们惹不起。
  此时秦观已经闪到一旁,谢名堂走过来从桌上拿起诗稿,先是看了一遍,也是被这篇瑰丽宏大的诗文给震惊了。
  随后闭上眼睛,在心里细细品味了一番。
  厅内所有人都等着他,却见谢名堂不紧不慢的将诗稿折叠好,非常文雅的放入袖中,从旁边拿过一碗酒一口饮下,嘴里说道:“如此佳作当以美酒佐之。”
  他的一番行为让在场所有人目瞪口呆。
  之前有人到是听说过林奇和崔善福在七夕诗会上,为了秦观的诗词做出过直接塞入袖中的事情,可是这谢学士可是京城来的翰林大学士,宰相预备役,也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看到谢名堂的这个动作后,崔善福心里疼的直抽抽,可又不敢上前去抢,心里只能感叹官没人家大,可惜了一篇好词好书法,他发现秦观的书法又有精进,比上次七夕诗会的字还要好上三分。
  这样的词作这样的书法,是可以当做传家宝的。
  失败啊,刚刚就应该直接上去抢过来,都是林奇坏了自己的好事,他狠狠的怒瞪林奇一眼。
  正好林奇也怒视过来,两人狠狠一瞪,随即分开。
  其实林奇何尝不是与崔善福有同样的想法呢。
  谢名堂喝完酒,开始高声吟唱起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等他吟唱完,厅内举子们都听得如痴如醉,随即轰然叫好,气氛之热烈简直可以突破天际。
  谢名堂好一会儿才从那种飘然物外的境界中醒过来,深深感叹了一句:“这首词瑰丽玄奇、清丽雄阔,意境清新如画,实在是一篇千古佳作啊,我觉得,从这首水调歌头一出,其余中秋词尽废矣。”
  这个评语一出,其他举子们都惊呆当场,当初一首鹊桥仙,崔善福与林奇两位大人就说过,这首鹊桥仙一出,七夕词尽废,可今天,秦观又写出一首“明月几时有”,崔大学士评判,这首词一出,中秋词尽废。
  这,这还有他们的活路吗。
  这时又听林奇叹道:“确实如谢学士所说,这首词写尽了中秋之意,以后再难被超越,以后只要是中秋诗会,这首水调歌头必然人人吟唱,我觉得,三日后的中秋诗会都没有什么举办的必要了,因为我觉得以后没人再会超越这首词。”
  举子们一听,心里更气,秦观这个混蛋,上次就搅黄了七夕诗会,让诗会只开到一半就草草结束了。
  难道这次他准备让中秋诗会连办都办不成了吗。
  沈逸辰有些失落,他提前写了一首中秋词,这次秦观这个家伙的诗词一出,他又拿不出来了。
  鹿鸣宴结束,秦观的几首诗词开始流传出去,一时间人人传唱。
  那些读书之人人人吟唱“读书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诗,成了所有读书人的口头禅。“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成了所有寒门士子的追求。而“纸上得来终觉浅”这一句,却成了很多人游历四方的最好解释。
  不管怎样,秦观这几首诗词,短时间内整个杭州学子可谓人尽皆知,而且以极快的速度向外扩散着。
  不过秦观查看系统,却发现那个“诗才扬名天下!”的临时任务并没有达成,不知道是需要继续努力装逼,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发酵。
  随他去吧。
  这些日子,秦观过上了正常的生活,每日就是读书、练剑、写字。
  熊平的伤势正在迅速好转,一条近八尺的汉子,只是外伤他并不在乎,要不是发烧怎么可能将他打倒。
  熊家两兄弟已经搬来了别院,秦观吩咐两兄弟负责他的保卫和保护别院工作。为了方便,秦观直接称呼兄弟两人熊大熊二。
  听到这个名字,熊陶憨直一笑道:“我师傅活着的时候,就是这么称呼我兄弟俩的,少爷如此叫,听得还挺亲切的。”
  秦观虽然接到了今年中秋诗会的请帖,可是他告病没有去,他这次出的风头已经够大,而且他也找不出一首可以超越水调歌头的诗词来,不如不去。
  秦蔚到是去了,秦蔚回来后已经很晚,可是依旧跑到秦观房里。秦蔚喝了酒,脸上有些红,很是兴奋的对秦观说道:“二弟你知道吗,今年中秋诗会没有选出魁首。”
  秦观让小丫鬟芸香给大哥沏了一杯热茶,好奇问道:“这是为何。”
  “还不是因为你的那首‘明月几时有’。你虽然没去,可是整场诗会,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你那首词,今年投稿的人都是寥寥。”
  “最后沈逸辰的一首中秋词获得最佳,林知府宣布沈逸辰获得本届中秋诗会魁首时,沈逸辰却拒绝了,他说,二弟你的那首‘明月几时有’,乃是中秋词的巅峰,他的那首词根本无法相比,他没有资格得到这个诗魁名头。”
  “沈逸辰坚决不受,所以本届诗会魁首放空,二弟,你不知道你现在有多出名,如今的青楼妓馆,无不传唱你的词。那些读书人,没有人不知道你的读书诗。”
  下人扶着秦蔚回去休息,秦观站在院中,对着月亮感叹,难道这就是“哥不在江湖,江湖却有哥的传说”的真实写照吗。
  两天后,郑达来找秦观,门子通报秦观后请郑达进去,在走进大门口时,郑达突然停下,问门子辛老三,“老三我问你,当日少游兄是在哪个地方摔倒的。”
  郑达的问话让辛老三一愣,不明所以,想不通郑达问这个是什么意思,不过没有深想,“郑公子,当日公子就是在二门这里摔倒的。”说着指了指二门口处,然后略带炫耀的继续道:“那日公子被门槛绊倒,摔到了头,当时就晕过去了,还是我叫人来将二少爷抬进屋的呢。”


第101章 人间腊月天
  “那日二少爷摔的很重,当时就晕过去了,后来请来杭州城最有名的金大夫来,金大夫诊断我家二少爷没多大问题,可是等二少爷醒了,却记不得很多事情了,还是过了两三日才恢复的。”
  “自从我家少爷恢复后,就好似变了一个人一样,头脑变得聪明,也知道用功读书了,二少爷说是道祖赐福,我觉得还真有可能呢,要不然二少爷怎么变化那么大呢。”
  郑达在二门口的门槛台阶仔细看了好久,他下了半天狠心,最后还是放弃了。
  秦观撞到头失忆,后来恢复了,如果他撞到头,还不知道能不能恢复呢,如果真的撞傻了,那他这辈子就完了。
  走进秦观房间,郑达看到秦观桌上半合的书,感叹了一句:“少游兄,你以前从不用功,如今却变得每日闭门苦读,而且作诗写词又如此有灵性,看来我是再没有赶上的机会了。”
  “进门的时候,我真想也在你家门口摔一跤,希望也能磕出一个聪明的脑袋来。”
  秦观呵呵一笑:“如果撞一下就能变聪明,那大赵国估计有一半的书生会去撞头了。”
  “恐怕是九成九。”郑达道。
  “可是我这个没办法复制啊,更大的可能是把人撞傻。”秦观戏谑道。
  郑达露出无奈表情:“所以刚才我鼓了半天勇气,最终还是没敢撞下去。”
  郑达只是感叹了一句,随即又换成嬉笑表情,“不说这些,今日过来找少游兄,是要叫你出去游玩一番,今日在西湖上有一场花魁大赛,据说杭州三艳也会到场,如此欣赏群芳美艳的盛世怎能错过。”
  花魁大赛,秦观之前到是去看过,每两年西湖举办一次,上一届的前三名花魁就是如今的杭州三艳,分别是梦湘君、楚芊芊和凌依人。
  梦湘君以诗词见长,最受文人才子的追捧,每每有诗会,都以能够请到梦湘君为荣。楚芊芊以舞阅人,是杭州最有名的舞姬。凌依人善瑶琴唱曲,还吹的一手好洞箫。
  当然,最主要的是这三女都是绝色,要不然就算是才艺再好,也没有男人选她们做花魁。
  谁叫男人都是食色动物呢。
  这几日秦观一直在用功读书练剑,放松一下也好,当即答应,叫上二宝和熊大,现在时间还早,秦观就和郑达一起往西湖那边慢悠悠行去。
  在走过一条石板小街时,忽然听到前面一阵喧哗。
  远远就看到前面围了一群人,对着一处不大的酒楼指指点点,酒楼内,正有一群穿着青衣大褂,头上绑着头带,腰里别着短刀的家伙,在骂骂咧咧的往外丢东西。
  “稀里哗啦。”
  酒坛盘子桌椅板凳被丢了一地,一个满脸横肉的家伙,坐在酒馆栏杆上,正在用一只手抠着脚丫子,看着四周围拢的人群,嚣张地说道:“都看什么看,城南李四爷办事,不想惹麻烦的都滚开。”
  这个家伙一声吼,顿时吓走了一半的围观群众,另一半没走的也躲到远处观看。
  在酒楼内一角,一个年约二十岁一身孝服的女子站在角落,俏丽的脸庞挂满泪痕,死死的抱住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小女孩,那个小女孩吓得嘤嘤哭泣,却不敢发出大声。
  那些地痞还在呼喝着砸东西,李四一脸邪笑的走到孝服女子跟前,吓得女子抱着小女孩又往角落缩了缩,满脸惊恐之色。
  李四咧嘴一笑,露出牙齿上的几片菜叶,“吕小娘,你爹借了600贯高利贷,如今你爹死了,这笔钱自然由你偿还。”
  抬头扫视了一眼酒楼,嘿嘿道:“你们家这处破酒楼,总共也不值300贯,好,四爷我大发善心,给你算作300贯,那还有300贯呢,加上利息,还欠我们500贯,你准备怎么还钱啊。”
  女子脸色慌急,对着李四用手比划起来。
  小女孩看姐姐焦急的样子,鼓起勇气用童稚的声音说道:“我姐姐说,我们没钱,当初爹爹借钱就是以酒楼做抵押的,你们将酒楼收走就好了。”
  小女孩说话时,眼泪还忍不住簌簌往下滴。
  李四一脸邪笑,“世间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当初是看在情谊的份上才借给你爹钱的,可是你爹死了,情谊没了,再说还有利息呢,那可是几百贯的利息,难道不用还钱吗。”
  孝衣女激动的再次比划起来。
  李四不耐烦的一挥手,“你也别比划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既然还不上钱,那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指了指酒楼说道:“从今天起,这酒楼如今不姓吕了,还有你们,我会给你们两个找个好人家,嗬嗬嗬嗬。”说到这里李四嘴里发出几声邪笑,看向孝衣女的眼神满是淫邪。
  吕小娘吓得脸色发白,死死抱住自己的妹妹。
  远处人群看着酒馆里发生的一切,很多人议论纷纷。
  “蓉娘多好的一个女子,出落得花容月貌,可惜小时候得了病,烧坏喉咙成了哑巴,要不然早就找个好人家嫁了。”一个妇人道。
  另一个妇人感叹道:“这些年蓉娘帮着他爹吕老七操持酒馆,学得一手好厨艺,在咱们城南也是出了名的。”
  一个老汉说道:“要不是吕老七心太大,想要扩充酒楼,又怎么可能去借高利贷,让城南帮的人给盯上,唉,他吕老七是死了,可这下子吕家两个姑娘的后半生算是毁了。”
  旁边一个青年男子不愤道:“吕老七明显是中了骗子的圈套,没准这里面还有城南帮的事情呢。”
  老汉赶紧拉拉他,“慎言啊,别给自己招灾。”
  秦观就站在这些人身后,将他们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突然前面传来一声小女孩凄厉的哭嚎声,秦观就看到一个泼皮在腋下夹着一个六七岁的小丫头走出酒馆,另有两个无赖,一人拽一只手,将那个孝衣女子死命往外拖。
  旁边一个早餐摊子上,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看不过眼,抄起旁边的擀面杖就要冲过去,可却被一个妇人从身后一把抱住腰,妇人用哀求的语气道:“当家的,可去不得,得罪了城南帮,咱们家也过不下去了。”
  “吕老哥与我交好,蓉娘和幼娘被他们抓去,少不得要被卖到那些肮脏地方去,这一辈子就完了。”男人咬着牙说道。
  妇人痛哭出声,“他们人多势众手里又有利刃,就算你过去也斗不过他们啊。再说他们与那些衙门差役也有往来,如果你被打坏,我们娘三个怎么过,当家的,求你了。”
  这一幕让秦观感觉无比的扎心。


第102章 每人打折一条腿
  那声嘶力竭哭嚎的小女娃,嘴里不停的喊着姐姐。
  那一身孝衣的女子被人拖走,满脸泪痕的样子,让秦观感觉很难受。
  秦观冷着脸吩咐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