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傻白甜的春天-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宝贝儿真乖啊。”邱白晨看着熟睡的儿子,出生几天之后小孩儿变得越来越白嫩,全身都是水汪汪的,睫毛又长,睡觉的时候看着特别可爱。他这个傻爹在这里对着孩子散发父爱,那边听到他说了什么的贺兰豫之觉得十分心塞。
  昨夜这小孩儿又醒了好几次,喂了奶也不消停,贺兰豫之这才发现他是拉了,又给他换尿布,擦洗干净了小孩儿才慢慢安静下来,睡着了。
  这时候贺兰豫之也开始睡,过了很久才睡着,刚睡着这孩子又哭了。
  但是他不会和邱白晨吐这样的苦水,所以呢,小孩儿就一直跟着贺兰豫之睡,邱白晨每天晚上都能睡得很好,对儿子的爱也一天胜过一天,觉得儿子简直是小天使,特别乖,特别可爱。
  孩子满月之前,一直是贺兰豫之按照契约做灯笼供给锦绣灯铺,等到孩子满月后几天,曹老板突然上了门。

第11章 。魁首之争(一)

  “曹掌柜的,怎么了?”邱白晨现在已经行走自如,在贺兰豫之的照顾下恢复了之前的状态,除了肚皮上的肉还有些松,为此他还想着要不要以后和贺兰豫之一起练武。
  “呃,你现在身体好了么?”曹老板是个四十岁的中年男人,长相还算是周正,年轻的时候大概也是个清秀的青年,因为常年笑脸迎人,所以眼角的皱纹有点多。
  “嗯,基本没事了。”邱白晨请他进来坐着,慢慢说。
  “这次来,是想要请你到我店里做花灯师傅。”曹老板道,“中秋的时候,对面灯铺里面一部分的灯是我们店里原来的师傅做的。”
  曹老板这样说,邱白晨就明白了个大概,感情是锦绣灯铺的师傅被对面撬走了。
  “我们店里的师傅都走了,就剩下些做得一般的。本来我们锦绣灯铺做日常用的灯笼,对面的都是供应给大户的,他们这次撬走了我们的师傅,也开始做普通的灯笼,价格低很多。”
  本来两家店维持了平衡,中秋的时候因为市场很大所以锦绣灯铺也做了些新样式的花灯,后来还得到了县太爷的青睐,特意给锦绣灯铺题了字。
  中秋过了,对面那家灯铺就以锦绣灯铺首先打破了平衡侵占他们的利益为理由,也开始做日常用的灯笼。然而实际上他们早就把锦绣灯铺的师傅用重金收买过来,现在不过是找了个合适的理由。
  曹老板暂时找不到别的师傅,店里做不出太好的灯笼,要是再找不到人就要关门了。
  邱白晨听他说完,点点头。对面灯铺大概就是想要现在多花点钱把锦绣灯铺挤垮,然后县中就剩下他们一家,到时候就算是价格定高点,大家要用的话硬着头皮也是要买的。
  但是大多数人不知道其中利害,谁家的便宜就去谁家。
  “那曹掌柜打算怎么做?”
  “既然他们不仁,我也不能坐以待毙,所以我想请您去做我们的花灯师傅,日常的和供应给富户的都做。”曹老板虽然为人温吞宽和,却也不缺乏魄力。
  “邱白晨可以去,不过要看曹掌柜能开多少的价钱。”这时候贺兰豫之抱着孩子出来,放到邱白晨怀里,邱白晨抱到了儿子,儿子还冲着他笑,就忍不住捏了捏他肉嘟嘟的脸。
  “这孩子真可爱。”曹老板也夸了一句。
  “嗯。”邱白晨非常认同他这句话。
  “想要击垮另一家灯铺,不能只靠价格,还需要推陈出新。”贺兰豫之说道,“论做花灯的花样,另一家的师傅肯定没有邱白晨会的多。”
  之前邱白晨花了些灯笼的样式,大的小的,奇形怪状,还有什么宫灯,走马灯,上面还标注了解释,贺兰豫之看过。
  “月钱的话按照正常的付,要比以前的师傅高一部分,每新出一种花灯,则按销量抽成,我们要的不多,毕竟曹老板还是要赚钱的,半成即可。”
  曹老板之前就见识过了贺兰豫之的厉害,却没想到他能一次比一次厉害。上一次是互帮互助,所以他们提的要求还是不多的,这次曹老板有求于邱白晨,贺兰豫之提条件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我再想想。”贺兰豫之提出的要求说是高也不算是很高,但是一旦这样曹老板也赚不到什么钱,商人都是以利益为重的,他还是要想想。
  “那我们等曹老板想好了。”邱白晨做得最好的就是从来不会当着别人拆贺兰豫之的台,他的智商肯定比较高,这点邱白晨能肯定。
  曹老板走了,邱白晨抱着软绵绵的小孩子,捏捏他藕段一样的小胳膊,因为太舒服了又捏一下。
  这小孩儿除了晚上睡觉的时候都很乖,被他爹捏了也不恼,睁着乌黑的眼睛看着邱白晨,眼珠滴溜溜地转。
  “对了,现在还没给宝宝起名字呢,贺南你有没有想好给他取什么名字?”邱白晨抱着小孩和他玩儿,贺兰豫之在一边活动筋骨。孩子满月之后邱白晨能够自由行动了,贺兰豫之就不再做花灯,把这些都交给邱白晨,自己看孩子去了。
  “你是他爹,你来取。”贺兰豫之看了这孩子一个多月,当然是对他有感情的,但是他还不想要越俎代庖,顶多如果邱白晨太不靠谱,他帮忙纠正。
  “想不出来好听的,孩子还小,就先取个小名吧。”邱白晨看着宝宝说道,“宝宝是九月初六生的,小名就叫初六好了,小初六,听着也吉利。小初六,你说是不是啊?”
  那小孩儿好像是听明白了邱白晨是在叫他,于是笑了,咧开小嘴,一颗牙还都没长。
  “听你的。”小孩儿的小名一般都会取得很普通甚至低贱,大家认为这样的孩子会好养活。不过邱白晨也不会给孩子取什么猫蛋狗蛋的名字,初六,不精雕细琢,但听着也顺耳好听,还是挺不错的,因为贺兰豫之也没反驳。
  “小初六,先和你贺叔叔去玩儿吧,爹爹去给你做饭。”邱白晨逗了会儿小初六,就把他给了贺兰豫之。小初六醒着一阵子,现在已经累了,有点困,张着嘴打小哈欠,还想要睁开眼睛玩儿,却忍不住合上。
  贺兰豫之一个大男人抱着小初六,动作很是标准,摇晃的小初六很是舒服,没一会儿就靠在他怀里睡了。
  邱白晨收拾东西做饭,四菜一汤,两荤两素,做得不算是多,他们两个人一顿就能吃完。
  他刚把菜端上去,要往出盛汤,就看到吕萍过来了。
  “萍姐。”邱白晨边盛汤边和他打招呼,吕萍却不像平时一样笑着,脸色有些沉重。
  “怎么了?”邱白晨问她。
  “林木匠家的小学徒李臣你认识的吧。”吕萍道。
  “嗯,挺精神的小伙子,怎么了?”
  “他爹一直在船上干活,结果前两天遇上了事,船淹了,人没救回来。他才十六,还是个孩子呢,在林木匠那边当学徒也赚不到什么钱,我就想着咱们街坊先凑点钱,我给他送过去。”
  “肯定是要帮衬着的。”邱白晨点头,他把汤端上桌,和贺兰豫之说了情况。现在家里是贺兰豫之主管钱,能出多少他说了算。
  “他父亲安葬了么?”贺兰豫之问吕萍。
  “还没。”吕萍道。
  “那这些就拿去让他把父亲安葬了,剩下的留着平时用。”贺兰豫之拿出些碎银子,足有五两,放到吕萍手上。
  “行,我先去别家,一会儿凑齐了就把钱送过去。”邱白晨现在在东巷之中是比较有钱的,而且平时吃的用的都比较好,但吕萍也没想到他们会出这么多。其他街坊有点钱的出几钱,没钱的硬扣些铜板也都给她了,邱白晨这边是最多的。
  “看不出来你还挺大方的。”邱白晨没想到贺兰豫之这么大方,看来是对未来很有信心啊。
  “比不上你。”贺兰豫之看他一眼,低头吃饭,邱白晨捂着嘴笑,谁能想到当初那个半夜到来穷凶极恶的人现在会是这样。
  最后吕萍凑到了近十两银子,差了点她给添补上了,送到了李臣那里。李家到处都是白的,孤儿寡母两个看着孤苦伶仃的,吕萍和李臣娘说了会儿话,两人抱着哭了会儿她才走。
  相比他们这里的愁云惨淡,邱白晨这里平静的多,过了两天,曹老板答应了贺兰豫之的要求,拟定好了契约,和邱白晨签订。
  与此同时,京城。
  秋闱已经结束,殿试之中,皇帝钦点了前三甲,榜上有名的都被安排了官位,一部分进了翰林院,另一部分则被分配到各地做地方官。
  然而钦点的各位学子之中,大多数都是之前和如今的丞相有所联系的,丞相门生。
  “太傅辛苦了。”大楚的国姓为贺兰,皇帝名璿,于四年前即位,年号改为修庆。皇帝即位时才九岁,先皇安排了三位托孤大臣辅佐小皇帝,这丞相严明便是其中之一。而同时,因为严明是文臣之首,又是当代大儒,也是小皇帝的太傅。
  “陛下现在已经通读各种儒家典籍,以后可以看百家之说。”严明已经五十几岁,已经蓄须,不过并不显老。
  “儒家经典浩如烟海,朕才刚刚入门而已。”小皇帝说道。
  “陛下无需过谦,君子治国,应霸道王道并用,以儒学感化臣民,以律法约束行为,双行并用,方为英明天子。”
  “可是朕觉得吃力。”贺兰璿说道,“以律束人不如以理服人,以儒学教化百姓,实行仁政,天下自定,何须严苛律法?”
  小皇帝不过十三,个子不高,就是个小孩,仰头和严明争辩。严明见他这样说,心中反而安定下来。
  “朕愿以儒家经典教化世人,首先就要履行孝一子,请丞相代为拟旨,令此次秋闱入选的京官将家中父母老人都接到京中侍奉,以做世人表率。”

第12章 。魁首之争(二)

  这次邱白晨是在锦绣灯铺和曹老板签订的契约。锦绣灯铺店面不算大,陈列着各式花灯,供人们选购。后院很大,中间一个屏风将后院隔开,每个院子里都有各种工具和原料,供花灯师傅和学徒制作花灯之用,比邱白晨的院子宽敞了很多。
  锦绣灯铺原来有两个花灯师傅,被撬走的那个是做灯做得比较好的花灯师傅,留下的那个花灯师傅做灯一般,数量多,但是没什么特色。每个师傅手下都有几个学徒跟着做灯,顺便学习师傅的技艺。
  今天曹老板给另一个师傅放了假,他就没来。
  “以后邱老板就在这里做灯就行。”老板带着邱白晨到了院子右侧,指定他在这里做灯。邱白晨四下看了看,这里的面积要比对面大一些,便点点头。
  “这两个小学徒就跟着您吧。”曹老板叫了两个学徒过来,都是十五六岁的年纪,去年才过来跟着走了的师傅干活。那师傅还有个徒弟,跟着他学了好几年了,这次也跟着他一起走了。
  那两个小学徒低着头跟着曹老板,邱白晨看看他们两个,没说话。贺兰豫之抱着小初六,之前一句话也没说,现在他看了眼曹老板,又看了眼邱白晨,想到邱白晨可能不太会防人,要是他不提醒一下只怕他早晚被人给卖了,只好主动开口。
  “我们自己会带学徒来,工钱也是自付。”学徒其实是没什么工钱的,大多数都是穷苦人家送孩子来学手艺,为了将来能有口饭吃,而将来这口饭吃得好不好,就要看师父手艺好不好,肯不肯教了。
  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事情也不少。
  贺兰豫之没说别的,但曹老板被看穿了心思依旧很尴尬。邱白晨愣了愣,才意识到贺兰豫之为何这样说,知道他是为了自己着想,便点点头。
  他不介意别人学自己的手艺,但怕别人学了手艺还要和他对着干。
  “我听贺南的。”邱白晨的表情非常的单纯无辜,曹老板毕竟理亏,什么也不能说,就认了。
  “如此便麻烦曹老板了,五日之后我便来上工。”
  邱白晨和贺兰豫之看好了这边的环境,也签好了契约,便等着几日之后再来正式干活了。不过在干活之前,邱白晨还要解决一个问题。
  “这学徒找谁来做呢?”邱白晨问贺兰豫之。
  “找牙人,要签死契。”贺兰豫之言简意赅,邱白晨点头,以后就有人给他打下手帮忙干活了,想想真开心呀。
  “哎,对了,之前萍姐不是说过李臣在林木匠那里做学徒也赚不到什么钱么,不如让他来跟我干吧。大家都知根知底的靠得住,做得好就多给他些工钱。”
  邱白晨这样说,贺兰豫之想想也好,李臣学木匠也应该有些底子,送个顺水人情好了。
  “那另外的就找牙人吧,那下午你去?我看着小初六。”邱白晨把贺兰豫之一直抱着的孩子抱过来。小初六之前在睡,现在已经醒了,但是爹爹和叔叔都在身边,就没哭,两只黑黝黝亮晶晶的眼睛滴溜溜转,一脸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事物。
  “小初六真乖,以后就和你贺叔叔呆在家里吧。”邱白晨说道,“以后每天早上我做好了中午饭再走,晚饭等我回来做。要是有事回不来我就让人回来先和你说一声,你出去买点东西吃。”
  邱白晨怀里抱着小初六,笑呵呵地说道,贺兰豫之没有反对。
  “小县城里也没有什么好玩的,你无聊的话就随便做点什么吧,但是看着孩子也做不了什么。你说辛方城会不会好玩一些,那边比杨临县大多了,人也肯定很多,新鲜的东西就更多了。”邱白晨说道,然后又想起贺兰豫之还没想起来以前的事情,于是转头看他。
  杨临县只是一个闭塞的小县城,虽然处于盛产桑蚕之地,却不适合养蚕,只能纺纺纱,绣绣花,靠着河流搞一点贸易。
  辛方城却是一方大城,四通八达。大楚对海上贸易的管理十分宽松,周边各国来往贸易的人都会在辛方城落脚。辛方城不但大且有趣,路上常常能见到一些金发碧眼的白人,甚至是皮肤黝黑的黑人。他们也会带来很多异域的东西,他们在辛方城的常驻地有着非常浓的异域风情。不过这个时代距离工业革命还有很久,其他国家的科技并不发达。
  不过邱白晨此时自然还不知道,他所要考虑的是如何做出一个新奇有趣,足以和另一家灯铺,也就是福缘灯铺竞争的花灯。
  现在已经过了十五,各种花式的花灯用的不多,大家应当都不会来买。福缘灯铺现在已经将普通灯笼的价格降低到了原来价格的三分之二,刨除掉人工和原料的成本,根本就不剩下什么了。
  于是大家都到福缘灯铺购买灯笼用,质量和锦绣灯铺也差不多。本来还有固定客源的锦绣灯铺门可罗雀,就剩下几个着实和曹老板关系好的还来这边来买灯笼。
  “晨哥,今天还是没人来呀。”李臣跟着邱白晨一起干活,另一个是学徒是人牙子介绍的,名叫王显,也才十四,也是本地人,父母双亡,被亲戚嫌弃,便找了人牙子说什么活都肯干,只要让他能活下去。
  邱白晨看他还算是机灵,考了下他手上的功夫,觉得可以,便和他签订了死契,以后就跟在他身边。
  “李臣你去福缘灯铺看看,他们应该不会认识你,你进去了便说是想要买灯笼,然后看他们都做什么灯,记下来回来告诉我。”邱白晨这边现在也没什么活,做灯笼除了核心的部分,他都让之前那两个学徒给做了,李臣和王显跟着他还是要学有用的手艺的。
  反正现在也卖不出去什么灯笼,便不如先去做做其他的准备工作。
  李臣的记性极好,虽然不能像是邱白晨一般可以用笔将看到的花灯样式画下来,却也能描述的**不离十,加上邱白晨本来就对这些极其熟悉,所以在李臣从福缘灯铺回来之后,邱白晨就将他看到的福缘灯铺所有的花灯样式都画了下来。
  “画这些有什么用么?”李臣忙活了一圈,看到邱白晨手中一张张的花灯样式,十分疑惑,旁边王显也仔细看着那些花灯。
  “我们也要做这个?”他问道。
  “对,这段时间就先做这些。”邱白晨看了看,又在那些画好的花灯上面添了些东西,然后拿出一张白纸,画了一个十分奇怪的花灯。
  邱白晨没有立即和他们解释那个奇怪花灯到底是怎么做,又有如何的功效。他带着李臣和王显做了很多的花灯,都是照着福缘灯铺的样式做,但在每个样式上面都增添了一些东西,做得要比福缘灯铺做得精致的多。
  李臣和王显两个都看着邱白晨是如何做灯,每一步有何技巧,等到邱白晨做完一部分,便让他们也做,若是做得不够好,便要罚重新来做。但是两个人都十分聪明,李臣本来就跟着林木匠做了很久的木工活,对这些熟悉。而王显最开始的时候差一点,后来熟了,他的手要比李臣更加灵巧。
  他们花了几天做出了和福缘灯铺一样的花灯,每样各有几十个。之后,邱白晨就开始做他最后画的那种花灯。
  邱白晨动作极快,他将早就准备好的画黏结在灯笼里面,里面放上几根短短的蜡烛,然后将蜡烛点燃。
  那画上所画的是几个小人,每个小人都骑着一匹马,简单但形象各异。蜡烛被点起来,就之间灯笼里的小人竟然动了起来,你追我赶,好不热闹。
  “这灯活了?!”李臣看着那灯,忍不住后退一步,吓得脸色苍白。那王显却觉得有趣,又贴近了看,却看不出什么端倪。
  邱白晨看他们的样子觉得有趣,便将那灯放在一边。那些小人仿佛是不知疲倦一般地赛跑,直到蜡烛熄灭,才停了下来。
  “你们现在还不用知道为什么他们能跑,只要跟着我做就好。”邱白晨说罢,便教他们如何做他刚才做的那灯,两个学徒都老老实实地和他学习,当他们发现自己做的灯也能转起来之后,更加诧异。
  “这灯便叫仙灯,借了仙人的仙气,便可以跑起来。”邱白晨故弄玄虚,把两个学徒糊弄得一愣一愣的,他心里憋着笑,快要笑死。其实他做的就是普通的走马灯,是由冷热空气对流驱动里面的轮轴转动,从而使图画上面的小人动起来,有如走马观花,是为走马灯。
  师徒三人做了几十个走马灯,然后比照着这个样子做了一个大的,上面的图画也精致一些。邱白晨和曹老板说了,让他把这个大的仙灯放到门口,再摆上几个小的,要保持蜡烛燃烧,让灯一直转动。
  曹老板如他所言将灯放了出去,硕大的灯笼上,几个小人你追我赶,凡是路过的人,都免不得多停下来看几眼。

第13章 。魁首之争(三)

  锦绣灯铺门口放出大大的“仙灯”,很快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一传十十传百,人们都围到锦绣灯铺的门口。这灯里的人竟然能跑起来?大家看着那门口不停转动的仙灯,议论纷纷。
  大家看了大的,又看到了小的,听伙计说小的还有卖的,并且还不算贵,大家便进到店里来看这些神奇的“仙灯”。
  “曹掌柜,你这仙灯为何能动?”一人问曹老板,一群人都围了上来,想听听他如何解释。
  曹老板其实也不知道这仙灯的原理,他也不能和邱白晨打听,这是人家独门的手艺。但是邱白晨已经和他说了要如何和人解释仙灯为何能动起来,所以曹老板做出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看着周围的人好奇地向他求问。
  “这仙灯是我们新来师傅的独门手艺。”曹老板道,“这灯里面的蜡烛做敬拜神仙只用,敬拜后神仙便会留一口仙气在这灯里,里面的人和马自然就会转起来,所以叫仙灯。”
  曹老板按照邱白晨教的故弄玄虚。本来邱白晨在编理由的时候还怕这装神弄鬼的大家不信,结果他这样和曹老板说的时候曹老板没有质疑,现在曹老板和大家说也没被质疑。
  感谢现在这个世界的人还是相信鬼神的,大家听了曹老板这样的解释觉得十分有趣,也认同他的说法,毕竟这样神奇的现象只有神仙能够创造出来。这灯名叫仙灯,也十分吉利,又不算贵,大家便都掏钱买了拿回家去。
  买的人有普通人家,他们买了仙灯回去,普通的灯笼还是会在福缘灯铺买。但是那些大户人家派了下人过来买了做好的小仙灯,还要订做大仙灯放在院子里赏玩。曹老板又引着他们去看铺子里其他的花灯。
  其他花灯都是邱白晨照着福缘灯铺的样式做的,但是又增添了一些东西,整体来说要比福缘灯铺精致的多,价格稍贵一点。那些下人过来看着这些花灯,也觉得十分好看。
  福缘灯铺用来降价竞争的都是普通的灯笼,供给大户的花灯还是原价。再说,对于大户人家来说,用这些除了实用之外,无非是图个面子,要的都是好看,对价格并不在意。
  因此他们便也买了或者准备买锦绣灯铺的花灯,曹老板借机和他们说明,铺子里的新师傅还会很多种花灯的花样,要是他们需要,也可订做,更是符合他们的心意。
  邱白晨所做的仙灯几乎引了全县的人来看,普通人买了仙灯,大户人家很多不再从福缘灯铺买灯,而是到了锦绣灯铺。这一次,曹老板不仅卖出了仙灯,还将给钱最多的富户吸引到了锦绣灯铺,赚得瓢满锅满。
  对比之前门可罗雀的情况,曹老板扬眉吐气,笑开了花。而邱白晨也很开心,因为所有的仙灯卖出去赚的钱里面都有他的半成分红,有了这些钱,他便可以有资本去更加大的地方去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