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村里有个空间男[重生]-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霍记赠送的什么样品带回家后还没坏,那就证明人家老板说得没错,好吃又能长时间保存。
  如此他们不仅可以购买自己跑商路上吃,还能带货回去卖,十足的一个商机!
  于是在试吃过后,接下来几天船上的跟船小人们就开始陆陆续续的拜访两人,打听他们‘霍记调味’商品的具体情况了。
  霍承毅来者不拒,由于人太多,没法给每个人一一解释。
  所以他就干脆在甲板上开设了‘讲解课’,每天给众人详细讲解推销自家的产品,把一群盘坐在甲板上听讲的人唬得一愣一愣的,不住的拍手叫好赞美。
  知道的晓得他是在推广他家的产品,不知道的人看这场面还以为他在搞传销呢……
  。


第69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
  。
  商船在河面行驶了四天终于抵达赵国边境。
  再继续顺河前行就是其他国家; 如果要出去没有朝廷专门的审批是不行的; 就跟现代出国入境一样要办各种手续; 否则敌国混进探子奸细怎么办?
  相比铜牛镇的码头,边境这里才叫真正的码头; 他们那小地方完全就是旮旯。
  不要说没出过门的小白; 就是霍承毅看到都被惊呆了。
  整个边境码头不仅人山人海,停留的光是大型船估计就有几百近千艘; 其余小型中型船只就简直数不甚数; 反正一眼望去看不到头,比不上现代; 却也足够惊叹。
  霍承毅不知道的是; 这里码头繁华也是有原因的。
  赵国虽然不是周边各国最强盛的; 但地理位置特殊,位于各国环绕的中心位置,各国商人往来; 赵国是必经之路。
  也正是因为如此; 赵国每年光靠收取这些商人过路的税费就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对于商人虽不高看; 但却也给予了不少便利政策。
  不过这个码头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边境; 只是挨着边境的货船枢纽码头,真正的边境距离这里还有一百多里路。
  此刻天气已经开始冷了; 用不了几天就会降雪。
  所以和船上还没有听够忽悠众人道别后; 两人一下船就赶紧花高价雇了辆牛车赶路,免得到时候半路下雪困在半路上。
  其实霍承毅是想找个商队蹭路的。
  他倒不是担心路上不安全; 由于这里有一个大型的枢纽码头,以及靠近边境有大量官兵守护,没有谁敢在这里拦路,途中非常安全。
  想蹭商队的路当然是因为商队有马匹,马可是目前为止陆地上最快的交通工具。
  不过他们要去边境驻兵的地方,所有商队都在码头交接,其他人往这边走的也少,所以只能自己高价雇牛车。
  为什么说是高价呢,因为赶车的小老头开口就要十两,还不讲价!
  十两什么概念,在他们村里十两都可以说两个媳妇回来了,这地方雇俩牛车竟然都要十两,摆明了是坑外地人。
  不过这坑他们还不得不跳,因为临近下雪根本没人再出门,一来一回到时候铁定被困在半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也就他们现在雇的这辆牛车的小老头正巧住在那边要回去,不然他们还真雇不到牛车。
  所以对这个高价两人也只能忍痛。
  霍承毅心态稍微好点,现代他去外地出差的时候这种高价事件时常遇到。
  而以前连吃个几文钱肉烧饼都舍不得的小白则心里滴血,坐上牛车后还期望再跟赶车老头砍砍价。
  并不是他太计较小气,而是他们手上的银子真不够花,霍承毅的银子基本在购买建造工厂上花得差不多了,他们这次出来也就带里面几十两。
  本来船费就贵,现在雇个牛车也要十两,而他们起码要在外面呆近两个月,去军营服役看周外公还要花钱给官兵,照这种花钱的速度哪里行?
  “大叔,我和相公就是乡下来的穷人,出门在外真不容易,您看这车钱能不能少点,十两再添个七八都能买头牛了,真的太贵了,反正您也顺路回家不是?大叔,求求你了,大叔……”
  为了把车钱降下来,小白坐在牛车后面一路上是不停得软磨硬泡,听得耳边是叽叽喳喳。
  可偏偏他态度又好得不得了,年纪小装起可怜训他觉得好像欺负人,聒噪的在前面赶车的老头一脸苦逼。
  老头不是没有拐弯抹角的示意霍承毅管媳妇,一般在外面男人都比较好面子,尤其是年轻汉子,媳妇要是在外面抹了自己面子肯定不高兴。
  可老头没想到他今天遇到的这对夫夫就是对奇葩。
  年轻的夫郎为了砍价撒娇打滚样样来,半点小夫郎的娇羞都没有。
  旁边高高大大颇有气势的汉子结果是个‘妻管严’,小夫郎一个眼神过去那货就怂了,一路上还给他家夫郎捶肩捏腿的伺候,真不是男人!
  就如现在这样,后面又传来某货殷勤的声音:
  “媳妇,说了这么久渴不渴?这儿还有先前装的蜂蜜水,用兽皮水袋装着的,还热的,风大口干,来,我们一起喝。”
  “媳妇,坐的累不累啊?这板车太硬了,路也不平,要不要相公抱你?等会休息的时候再找件厚棉衣出来垫……”
  垫垫垫个毛线!不就坐下牛车嘛,啥那么金贵还要用厚棉衣当垫子,糟蹋东西!
  还蜂蜜水,刚才不是才喝过果汁吗?这么快就喝完啦,这对货牛饮的啊,话说解个渴用得着那么多名堂吗?!
  赶车老头在前面听得是很想回头打人,表情有点生无可恋。
  而后面补充完体力的某小哥很快又精神抖擞的开始叫他,“大叔……”
  “大叔……”,外加还有一个妻管严的男人跟风。
  赶车老头终于忍无可忍了,回头怒瞪。
  “你们俩有完没完啊,十两银子没得少!你们不是要去军营探望亲戚吗?我儿子是军营的百夫长,我让他免费带你们进去看人总行了吧!”
  说完,老头呼着气转回去继续赶牛。
  他要是再不给优惠这俩货能烦死他!
  十两银子雇个顺风牛车的确是贵了点,但如果对方能帮忙免费进入军营去看人,省了一笔‘进门费’到也扯平。
  坐在牛车后面的夫夫俩立马不说话了,偷笑抱着在一块儿么么亲了两口,无声的拍了个手,一路的聒噪终于安静了……
  。
  土路崎岖不平,百多里路,托着一车东西外加三个人的牛车根本走不完。
  而老头的牛也年纪大了,速度还要慢,一天才走了三分之一的路,换句话说他们要耽搁三天的时间。
  如果不是老头拍胸口抱着他儿子一定能带人进军营,不要说小白,就是霍承毅都不想给这十两的车钱了。
  牛车速度虽慢,但好在沿途有几个村庄,他们不至于晚上露宿荒野。
  不过当然不是免费的,他们借住晚按人头人一个给三十文的住宿费,而老头则不用。
  为什么老头不用呢?霍承毅瞧那老头和村长打招呼的熟悉样子就猜到,这老头不仅干牛车的买卖,还干拉旅客的生意。
  盯着赶车老头一脸笑嘻嘻的从村长那里拿了二十文的介绍人头费,他实在忍不住怀疑原本一天半路程变成三天完全就是这鬼精老头故意的!
  那老头想必也没少遇到顾客像他们这种表情,所以笑呵呵的赶紧解释。
  “嘿嘿,老郭我真没坑你们,土路不好走要三天我也没办法啊,还有这住宿费人头三十文不贵了,住客栈绝对不止这个价,再说这一路也没客栈,荒郊野外你们也不愿意露宿不是?早点睡啊,明早咱们早点赶路……”
  比起先前路上忍无可忍的怒吼,现在老头态度好多了,毕竟车钱才付了一半,他也不想失去这个生意。
  现在天黑路远,霍承毅也懒得再为这几文钱啰嗦了,事实上借住村里的确比客栈划算,出门在外也只有将就下。
  当天晚上,好好睡了一觉,第二天一大早起来继续赶路。
  晚上的时候照样又在另一个村子借宿,然后继续赶路。
  两天的相处霍承毅跟小老头也混熟了,其实老头除了喜欢在各种地方赚银子外,人到也还不错。
  见他们大老远的从外地来夫夫不容易,后面就主动提出到了边境可以暂住他家,当然住宿费还是要给的,不过意思意思就行了,不然住十几天客栈还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不得不说老头这点让两人心里舒服了不少,十两的车钱也给得心甘情愿了。
  熟悉了之后,大家的话也就多了起来。
  霍承毅还真有点事情想跟小老头打听。
  “郭大叔,小子跟您打听个事儿,这几天我瞧见咱们路过的村里家家户户都在做箩筐,成堆的放在院子里,数量还不小,大家编那么多箩筐做什么?”
  这情况从他们第一天找村民借住院子他就发现了,这两天不管是他们借住还是路过村子的人家,全都在赶着时间编箩筐,院子屋里堆满了还在编。
  就是丰收的时候大家也用不着这么多箩筐,这里村民编这么多干嘛,难不成还有人买?
  “嘿,霍小兄弟你还真猜对了,箩筐是有人要买,这也不是什么秘密……”
  郭老头嘿嘿一笑也没什么隐瞒解释。
  “你们外地人可能不太清楚,咱们赵国边境西边挨着一个地方叫‘黑三冈’,那地方以前各国都争,但争来争去争都没有结果,后来就成了处各不管的地儿,聚集了一批亡命之徒……”
  “这些人每年都跑来边境村庄抢东西,抢的到也不多,也不伤人,就是烦,他们又是流动的,朝廷派兵去灭又灭不完,兵力去多了怕是又要引起其他各国怀疑,所以今年朝廷就打算在那里修一圈围墙好防守,这不就需要搬运石头的箩筐嘛,让大家编,到时候朝廷给银子买。”
  这倒是说得通了,古代运东西装东西靠的就是箩筐背篓这些。
  不过……霍承毅心中忽然一动,继续问。
  “郭大叔,这些人都每年什么时候来犯境?”
  “冬天啊,黑三冈土地贫瘠种不出粮食,除了抢咱们那些人还能怎么着?丰收的时候就算了,要是咱们都吃不饱的时候他们饿疯了怎么办,所以上个月京都的圣旨终于传了下来,让边境守卫军开始修墙。”
  其实边境修围墙朝廷早就决定了,不过谁让古代交通复杂,京都离边境更远,圣旨快马加鞭也送了两个月。
  虽然不知道修黑三冈的城墙要修多长多高,可上个月才送到圣旨,修建的工程以及凿石头、材料购买运送等等耽搁,短短的一个月绝对不可能完成。
  修边防城墙不是修村子的工厂围墙,不管是坚固还是高度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以这里的技术工具,修个短的最快至少也要一年半载。
  “那这样城墙一时半会儿也修不完,岂不是今年冬天黑三冈的人又要来犯吗?”
  “对啊,不过也就今年冬天了,大家忍忍,等明年修好就好了,倒是官府让咱们做箩筐,今年家家户户赚了点过年桌上能多添两碗肉哩……”
  老百姓都想得很开,只要日子有盼头大家就不觉得苦。
  不过霍承毅笑了笑,心中倒是有了点主意,转了个话题继续道。
  “郭大叔,我看你跟这一路村子的人都挺熟悉的,你帮我个忙行不?我要做点东西,需要不少木匠,你帮我把这一路村子所有会木活手艺的师傅都给我联系过来,一人头我给你五文的介绍费,你觉得怎么样?”
  “当真?”,正在赶牛的郭老头听到这话猛得惊喜转过头。
  “当真。不限人数,只要是会木活的,包括学徒都一个不漏的找来,等结车钱的时候我再给你加一两的定金,你把事情帮我办好。”
  霍承毅保证。
  事情都还没有办成就先给一两的定金,那划算有保证。
  郭老头半点没犹豫立马点头。
  不过旁边周唯白听到不知道他在搞什么,有点担心,悄悄凑过来担忧着急询问。
  “霍大哥,你要做什么?咱们银子不多啦,到时候给不出工钱的……”
  他们出门一共都才带了几十两的盘缠,还没到地方就已经用了不少,请那么多木匠还不限人数,到时候拿不出银子怕是要被打死哦。
  “别担心,山人自有妙计,俗话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咱们要套就套只大狼回去,也不枉这路辛苦走一遭。”
  霍承毅一脸微笑,做世外高人状。
  。


第70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
  。
  装得神秘; 其实霍承毅的想法很简单; 一切是都为了他的黄豆生意。
  打从开始计划这门生意时; 他的第一个目标客户就是边境军营。
  今年黄溪村以及附近的村子全部都是大丰收,黄豆的数量用泛滥来说丝毫不夸张。
  而他收购这大的数量黄豆后; 制作出来的腐乳、豆豉、酱油等等制品相对的也不少。
  这么大的量铜牛镇百姓根本吃不下; 别的地方不知道他们东西自然也就不会来买,到时候就会造成一个销售滞留问题; 最后东西坏掉损失可真就巨大了。
  所以; 在此之前必须先把客户锁定好,边境军营就是他的第一目标。
  锁定军营的理由其实也很简单。
  第一; 军营人多需要的东西量大;第二; 腐乳豆豉酱适合携带下饭菜; 目前这里的士兵行军非常适合;最后第三就是银子好收。
  如果他交易的银子数额巨大肯定不会如此,但这次他赚的也就几百千两,朝廷还不至于为了这点银子欺压他; 破坏官府的形象引起民愤。
  只要跟边境军营把生意谈妥; 后续黄豆制品的销量问题就能解决。
  不过这一切都建立在他能够见到军营主事的人前提下,这个他想了很久; 也思考了不少办法。
  现在郭老头提供的修建城墙防黑三冈流匪消息就是一个最好的锲机。
  他没办法见到军营主事; 但他可以让军营的人主动来找他。
  空手套的就是朝廷这只大狼,想赚钱哪能没有冒险精神?
  连小白都暂时不知道他请那么多木匠干嘛; 郭老头就更加不知道了; 也不关心,反正只要有银子赚; 老头就愿意。
  。
  不知道是不是银子的动力,第三天郭老头赶起牛车来是兴奋劲儿十足,本来要晚上才到的路程,他们中午就到了边境最后的一个小镇,澧县。
  澧县说是县,但其实就是小镇,面积和铜牛镇差不多。
  又因地处边境常年黄沙吹蚀,整个澧县看上去又破又烂,并不如何繁华,因为这里居住的人大多都是无乡可回的退役伤残老年士兵。
  像郭老头家其实就是。
  他两个儿子本来都在军营当兵,只可惜大儿子前些年受伤断了双腿,年纪轻轻就成了残疾,而小儿子目前则发展不错,都当上百夫长了。
  按理说小儿子这么出息家里应该不会太难过,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小儿媳妇不太待见吃闲饭的残疾大哥,总是闹矛盾。
  所以两头为难的郭老头就只能趁着现在还能干活,希望多赚点银子给大儿子买个媳妇回来。
  等将来他们老的走了大儿也不至于没人照顾,不然以后大儿留在小儿家怕是要很难过的。
  这些事情都是郭老头在路上唠叨的。
  虽说这些家事不跟外人说,但想必老头在家也是憋得慌,他们只是过路的暂留的旅客,走就走了,不像邻里那般要处一辈子,说说也没事。
  别人家的事情不太好评论,霍承毅也就是微笑听着。
  倒是跟郭老头也混熟的小白单纯,听得感动,不断的安慰老头,这一老一少你一句我安慰一声,说着最后还莫名其妙的成了忘年之交……
  霍承毅看着他媳妇哭笑不得,不过这样也好,他们要在澧县至少要呆大半个月,有本地人郭老头领路也方便点。
  第三天中午时分,郭老头热情的把他们领回了家。
  尽管郭老头先前把他家说得很可怜似的,但其实郭家环境还不错,就住在县里,还是一座两进的好院子,院子外面里面的装饰家具也都是好的。
  不管怎么说他小儿子也是个百夫长,大小算个官,家里不可能真的太差。
  但就像郭老头说的那样,他家里不太安生。
  他们刚进门就撞上郭家日常一吵,一个老婆子正和一个年轻大肚子的媳妇叉腰争吵。
  老婆子气得不行,年轻媳妇也扶着肚子哭得不行。
  门口边的椅子上还坐着一个双腿不便行走的斯文青年,青年听着两个女人的争吵没说话,沉默的低着头编制竹筐,任由弟媳骂忍气。
  不用多想这肯定就是郭老头的老婆、小儿媳妇,以及他残疾的大儿。
  很快院子里三人看到郭老头回来,分别叫了当家的、爹,以及公爹就正事了关系。
  然后再瞧见郭老头带回来的霍承毅两人时,刚才吵架的婆媳表情又不一样了。
  郭老头老婆脸上是一喜,眼睛就跟盯着银子似的发亮。
  郭家小儿媳妇则有点不高兴,等听到郭老头说还要她相公带人去军营探亲的时候,小媳妇脸立马就难看,尖声嚷了起来。
  “公爹,你要相公带人进去也行,但要把介绍费拿出来,你们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是收了银子的,这银子揣着贴补的谁我也就不点名了,相公累死累活的在军营当兵养家,你们倒好,尽扒拉银子给白吃饭的废物!”
  “小贱蹄子你说谁呢!什么叫白吃饭的废物?没良心的东西,这房子谁出钱买的,还不是俺老大安家费给的,你的聘礼也是俺家老大帮衬的!整天就晓得戳三窜四,俺,俺要让老二休了你这个女人!”
  当娘的是最受不得别人说自己孩子的,郭老头媳妇听着小儿媳的话是又气又伤心,当即就又跟着吵了起来。
  小媳妇也不是吃醋的,扶着肚子也一块儿哭着吵,婆媳大战继续闹。
  郭老头站在旁边一个劲儿的跺脚喊停,但压根就不顶用。
  霍承毅和小白站在门口走也不是,进也不是,有点后悔跟着郭老头回来了,郭家吵成这样,他们住下来以后不得烦死?
  。
  最后还是坐在门边沉默的青年开口,才把这场争吵给停止下来。
  “爹,他们要探谁的亲?儿子在里面还有几个认识的人,儿子去说说……”
  潜台词就是他想办法,不用麻烦当百夫长的弟弟了。
  郭家小儿媳脸色这才好了点儿,哼了一声不吵了。
  不过郭老头和他老婆则担心发愁。
  “老二,你都离开营里多久了,哪能还说得上话啊,不就带两个人进去看亲嘛,又不是啥大不了的事情,你弟能办……”
  不能怪郭老头说这话,关系的事情都是走人茶凉。
  他家老大以前在营里厉害出息,现在残废退役了那么久,即便有认识的人怕也是不管用了。
  但具体管不管用还是只有他大儿心里最清楚。
  “爹,没事儿,你也说就探个亲而已。只是这事儿以后您别干了,次数多了就是弟弟也不好办……”
  军营探亲有专门探亲的流程,流程中给办事的人点好处也是默认的,郭老头这么干其实有点抢人家军营守卫油水的嫌疑。
  一次两次还好,次数多了别人可就有意见了。
  这招呼郭青不是没跟他爹打过,可他爹总背着干,爹赚这份银子又是为他,事后发现了又不好责怪,真是无奈至极。
  “嗯嗯,爹晓得了……”
  郭老头很爽快的头,不过嗯嗯的样子肯定没听进去,根本就是个油盐不进的。
  郭青对他爹实在没法子了,最后只能看向门口的霍承毅两人,询问。
  “你们是要探何人的亲?姓甚名谁,可知在哪一处营地?”
  郭老头这大儿子不管是长相还是谈吐都斯文得很,要不是郭老头说,还真看不出以前是军营里呆过的。
  只是眉宇间有股郁郁愁苦,想来应是年纪轻轻就残疾导致的。
  霍承毅也是军队出身,对军中之人本就亲近些,对像青年这样残疾退役军人更是佩服和敬重。
  朝郭青拱手弯腰之后,他才示意小白说话,周外公的情况自然是周家最清楚。
  “我们要去探望我外公和舅舅,他们在‘地’字流放营里,我外公叫周振雄、大舅周武义,小舅周文治,另外还有我二叔、三叔、四叔、五叔、六叔、韩表哥、萧堂哥……”
  事关探望亲人,小白半点不矫情,赶忙上来,噼里啪啦的念了一大串的名字。
  前面有称呼介绍的好理解,后面什么叔叔哥哥的,估计很有可能就是他外公山寨里的那些土匪兄弟了。
  霍承毅听得抹汗,他表示后面一串名字他事先完全不知道。
  郭老头也傻了,莫名觉得自己亏大了……
  倒是那边郭青听完,郁愁的斯文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随后盯着小白的目光忽然变得柔和,没再具体询问,微笑点头。
  “你们准备一下,明天跟我去见人。”
  。


第71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
  。
  俗话说跟公家打交道; 有关系好办事。
  没想到郭老头普普通通; 俩儿子还出息,军营的关系还一套一套的。
  探亲的事情定下,霍承毅觉得花十两雇老头的牛车实在太值了,否则他们自己去花银子还是照常花,但见人的时间绝对没这么快。
  当天晚上两人在郭家住下。
  第二天郭老头一大早又出了门; 自然是想着赚银子帮霍承毅去找木匠工人,这种人头介绍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