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村里有个空间男[重生]-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生产,山谷那些准备培养外派工作的奴隶霍承毅更加上心。
整个冬天每天晚上都去山谷,亲自教学一些专业性的东西。
交通和通讯是古代发展最难的两大问题。
修路的事情有七王爷去办,通讯则他自己解决。
空间里的几台无线电,就是他敢承诺七王爷五年精良百万大军的底牌!
虽然无线电的数量不多; 但是古代不像现代有各种信号干扰; 通讯的距离会远得多。
霍承毅已经私下跟小白实验过,其效果远远超乎他的预料距离。
日后将奴隶外派出去; 有什么计划通知和消息,他完全可以坐在黄溪村发号命令,千里遥控各地,掌控第一消息。
只可惜没有材料制造更多,只能吃空间的存货利用。
现在最主要的是尽快把山谷里可用奴隶洗脑,事情才能顺利进行。
山谷里的奴隶们文化程度不高,但是胜在都有一股毅力,主子吩咐的事情再难也会努力的去完成。
各种专业性的东西霍承毅也没法给大家详细教训,全部采用死记硬背各种代码操作,奴隶们都不笨,整个冬天天学怎么也学会了大半。
冬去春来。
时间在无息无声中流逝,转眼就到开春。
在经过几个月的讨论和赶路,朝廷那边总算传来了消息。
雪化的第三天,一队风尘仆仆的官兵抵达黄溪村,带着几箱赏赐和圣旨。
“圣旨,大牛快去!朝廷要封赏咱们霍家!”
霍大伯在村口听官兵一说来意,立马就激动得亲自跑回喊。
消息到的时候霍承毅正在家里给俩孩子喂奶,突如其来的吼声和敲门声吓得他手一抖,勺子里的羊奶给俩孩子洗脸了。
不等他去开门,霍大伯就自己闯了进来,喘着气断断续续说村里来官兵宣圣旨的事儿。
这消息霍承毅可早就等得不耐了,都说是封赏那肯定就是好消息,把孩子交给董嫂和岳母,就拉着小白赶忙去村口。
在一群村民的热闹围观中,官兵宣读圣旨。
“……黄溪村农籍霍承毅……烧砖技艺进献有功……特赐黄金百两、白银三千,霍家三族永免除丁税,另赐‘良商’金牌,他日霍家商队在赵国境内行商可优先通行……”
“当家的,圣旨说的啥意思?”
薛氏跪在霍大伯身边,这些文绉绉的圣旨听得云里雾里。
“大牛把烧砖的手艺献给了朝廷,朝廷不仅奖励了大牛银子,还免了霍家三族以后的所有的徭役和田税,还赐了金招牌……”
霍大伯激动的低声解释。
银子奖励不算什么,免除了徭役和田税才是大头,最重要的是还赐了‘良商’金牌。
金牌什么优先行商同行的意思他不懂,但是谁家有御赐的物品和招牌,那就是一种无与伦比的荣耀,就是超然的存在。
不说让那些权贵给他们下跪,但在铜牛县这种小地方足够县令都敬霍家三分了!
“俺滴个娘啊,大牛真能耐,宝贝他咋献到陛下面前去的……”
薛氏听完喜的不知道怎么形容心情。
进献宝贝谁不会啊,可能进献到陛下面前去留名的却没几个,普通人不要说见皇帝,连宫门都进不去。
霍大伯等人心里也是震得不行。
想起上回霍承毅找他们的密谈霍家未来选择,这才明白相信他们霍家是真靠上了什么大树。
现在这个结果在霍承毅的预料中。
但是他还真没想到连通行证七王爷也给他光明正大的搞到了手,他本来还以为现在只会暗着给他开后门,将来事成才会正式给他同行特权。
看来七王爷在朝中的势力比他想象中更大,当今陛下不是不想除,而是根本除不了。
也不知道其中有什么缘由,能让如今的皇帝当得如此憋屈,这些个朝廷还真是复杂透顶……
霍承毅内心嘀咕接完圣旨,村里的人却是就炸开了锅。
圣旨啊,那可是皇帝的亲笔圣旨和赏赐,这份荣耀说光宗耀祖都不为过。
村里的几个族老这回看着霍承毅是真的笑傻了,捂着胸口万幸当初没跟这家伙硬抗作对下去,这等荣耀不光是霍家的,也是他们黄溪村的。
“庆祝,这等喜事一定要庆祝!金水,赶紧准备祭祖!”
族老们推着霍大伯笑容灿烂的催促准备祭祖庆祝。
如此荣耀盛事当然要庆祝,当天晚上霍大伯就领着霍家所有人站在祠堂最前面,村民在后面,进行了祭祖仪式。
然后接着在族老们的带领下,黄溪村持续了三天三夜的流水庆祝宴席。
不仅周围听到消息才村长里正来了,连镇上的各家富户老爷也全部亲自前来祝贺。
商盟的成员更是一个不缺的全部到齐,众人满脸兴奋。
普通人不知道行商优先通行的好处,他们这些商贩却清楚,华夏商盟实行共享资源和人脉。
换句话说,‘良商’这块招牌带来的好处他们也能跟着享受。
再一次,众人无比庆幸了当初的加入。
而那些当初放弃的商户此刻捶胸顿足的后悔,谁能想到一个小小霍家竟能得到朝廷御赐呢!
这回黄溪村是真正在十里八乡出了名。
霍家更是,先前闹得热闹的买官八卦全被霍家得皇帝赏赐的风头盖了过去。
不过风头被盖了,买官的事情还在继续,家里有条件的秀才都想试试这个机会。
要是能买则买,买不成官明年就参加三年一次的科考。
这事情霍承毅也在关注当中。
这次买官大家传得最有希望的就是廖家的廖博才,和另一位乔秀才。
廖博才不多说,后盾靠山是孙员外出银子支持,那乔秀才家虽没这么‘雄厚’的财力支持,但听说家里好像有点裙带关系。
另外县城的李夫子对买官这事儿破有意见,最近正组织他的学生们准备找点抗议的茬子……
所以吧,铜牛县令花落谁家还真没个准,各种暗箱操作整得热火朝天。
廖家的老婆子没事儿就跑到霍家门口来晃悠,得意洋洋的炫耀她家儿子要当县令的话。
霍承毅听着是忍不住坏笑,懒得跟那婆娘吵。
现在高兴得意的越早,到时候就得哭得多恼。
在绝对的权利面前,官场任何暗箱操作都是在搞笑,铜牛县令的位置只会是七王爷派来监视辅助他的人。
。
不出意外,在宣圣旨的官兵离开不到半个月,铜牛县的新县令就来上任了。
人来的时候还是江洲郡府老爷陪着来的,连郡府这样的官员都作陪,可想而知新县令的背景。
至于走关系塞银子的廖博才等秀才这回是赔了夫人又折兵,银子花了一个水漂都没打起来。
更加没人敢去找郡府退银子,只能哑巴吃黄莲,眼瞪瞪的看着新县令上任。
比起一群想靠关系银子买官的人,这个新县令可是有背景有实力的。
上任第一天就雷厉风行的宣布了从京城带来的‘全国众筹修路’消息。
朝廷办事一向都是说一不二。
让商户出钱就必须出,好言相劝不行那就来硬的。
比起贵族权势,商人的羊毛是最好刮的。
官文放出来,等了三天的时间见县城的商户有意见不想出血的,新县令直接找了几个典型杀鸡儆猴。
随便安个罪名就把人家产给抄了,行事风格简单粗暴,将一群商户吓成了鹌鹑。
其中还有一个是商盟的成员。
众筹公文发出来,霍承毅就让商盟里的成员遵行领头捐款,但总有那么一两个侥幸不听的。
为了保证商盟的威信,霍承毅不得不出面去找新县令说情,才保住。
也好在他猜的准,新县令是七王爷的人,这事情才好办。
人是救了,但不听商盟话的人是要受到惩罚的。
回头召集商盟成员,霍承毅当着所有的面,铁面无情的将这个不听话的成员开除。
“商盟有商盟的规矩,念在以前的情分上,现在我保王石一次,但按照商盟规矩,王石不听命令调派,开除商盟,从今以后不再享受商盟成员待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若不严厉执行商盟条约,将来这些小错就是对商盟致命的伤害。
“经此一事大家也都看到了,咱们商户在朝廷的权利面前是没有任何反抗机会的,商人和权贵地位不一样,成立商盟不仅是互相合作,更是团结……”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希望大家以后不要再发生不听话、又或者违反商盟条约的事情,只要大家按规矩办事,作为商盟的主席,我会竭尽全力保护每个成员。”
“请在做的每一位成员记住:商盟,就是大家的保护伞,想富贵安稳的就一起维护这把伞的完好!”
朝廷越是对商户剥削的厉害,商盟就越是能够齐聚商户的人心。
趁此机会,霍承毅好好把商盟成员的三观摧毁重组了一遍。
。
第130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
。
请求七王爷全国修路之事时; 霍承毅就料到朝廷会割一把商人的羊毛。
朝廷不敢动权贵,但贱籍商户却不在乎。
哪怕在现代经商的生意人都依旧忌惮害怕政府,古代就更不用说了,谁敢跟朝廷作对,那就等死吧。
不过修路这件事情最后最大的得利者也是商户,这银子他们不算白出。
因为有霍承毅提供的烧砖技术,不用青砖,这次修路的政策节约了一大笔银子; 商人出的血也不是太多。
唯一要担心的就是害怕有官员贪污,这点无法避免。
所以在给七王爷献策的时候; 霍承毅就着重提过这方面; 给各地方官员下达完成任务数量和质量的要求。
一旦有官员达不到; 斩!
防止官员贪污拖沓工程和偷工减料修出豆腐渣工程。
同时,当地官员还需要建立碑文,将捐款商户的银子姓名; 以及银子的账目花销全部记载。
给后人谨记先辈功劳,也有抑制贪污作用,多少会有些作用。
并且,这次全国修路的事情朝廷没有委派任何人,而是又朝中几个德高望重、任何队伍都不站的骑墙派老顽固一起主持监督。
这些老头虽然顽固,但心怀天下百姓。
有老臣看着; 就算有捞油水的也不敢动作太大。
。
朝廷下令; 以‘斩’为逼,各地官员接到公文行动执行力有史最快。
向商户众筹银两、组织百姓劳动力、建立烧砖窑。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各地就热热闹闹的开始了道路的修建工作。
百姓们都非常积极,有官府给银子买石料,大家只需要出力气日后出门进城就能方便许多,实在是一件好事。
而没有百姓的荒野主路,朝廷则就只能自己派官兵去修,务必要实现‘全国同路’的方针目标。
至于七王爷这种时候自然不会白看着。
亲自带着侍卫出行,前往各地监察,将那些私下里敢贪污压榨百姓的官员绳之以法,着实得了一番百姓的人心。
这些消息自然不可能那么快传到黄溪村来。
但不要忘了霍承毅可是有着‘日行千里’的现代交通工具,时不时飞到京城去打探一番,皇帝的消息都没有他灵通。
几乎七王爷一出京城他就知道了。
并且他还偷偷跟了七王爷一个月,他发现七王爷外出可不只是去对付贪污官员的,而是一边走一边剿匪,将那些盘旋在荒野的匪徒全部收为己用!
霍承毅发现这些,心里不得不感叹七王爷的胆子之大。
难怪虽在朝廷中没有实质兵权,但黄七却亮给他百万大军。
想必除了有手握兵权的将军支持,黄七多年走访民间,为的就是收服各地的山匪黑色势力,如此,才有百万大军之说。
现在皇帝知道七王爷有异心却还留着,只有两点:
一是有忌讳杀不得;二是不知道对方私底下集合了如此多的兵力……
实际上霍承毅的猜测也离真相八九不离十。
皇帝的确不敢杀七王爷,因为这个皇位本该就是老七的。
虽皇家历来有长子继位之说,但也并不是一定规定不变。
当年的赵国老皇帝最喜欢的皇子是从小就突显治国之才的老七,力派众力封了才年仅不到十岁的老七做太子。
谁知老皇帝命短,不待年幼的七王爷继位就忽然暴毙,导致众皇子陷入争斗当中。
当时的德妃无奈,孤儿寡母势单力薄,只能咬牙让自己儿子把太子之位让出来。
之后为保儿子性命,德妃以‘追随先皇’之名,在金銮殿上撞死。
迫如今陛下忌讳老臣而留下七王爷,封以‘贤王’之位。
当初留下七王爷,皇帝是忌讳做得太绝老臣心寒,如今皇帝不敢杀,则已是无奈。
七王爷打小城府深,小小年纪就深知皇家保命权利之道,多年来韬光养晦得了天下百姓民心。
若是皇帝无缘无故杀了他这位‘贤王’,势必会引起天下人的不满,以及给人反叛起义的借口。
更何况当年德妃金銮殿之死可不是白死的,无形中为自己儿子拉了不少老臣的心。
如今老皇帝身体不行,太子庸碌。
不止七王爷,各位皇子也蠢蠢欲动,一旦老皇帝去世,赵国必定又将陷入新的皇位之争。
。
凭借这种观察打听和猜测,霍承毅将朝中的情况猜测了一番。
他不会插手这些事情,但是他必须做好准备,心里有数,否则最后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把情况形势估算了一遍,霍承毅思考良久,决定冒险加快行动。
精良百万大军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军队的粮食、武器装备等等军需,都包括在‘精良’二字当中。
这是一笔难以估算的天文数字。
朝廷的情况更是不稳定,五年的时间非常紧迫,倘若不冒险,根本完不成任务。
仔细思考一番后,霍承毅将亲近的人都召集,准备分散各地,趁着全国修路的时候把霍家的厂房和分店在各地也跟着建立起来。
黄溪村这边的生产和物资条件有限,不可能供应全国销售。
倘若想迅速将生意发展起来,就必须增加生产的厂房和各地的分店。
之前没有靠山不敢乱来,但如今有七王爷这面大旗,朝廷做靠山,在其他地方开分店和厂房就容易多了。
最后分派下来。
郑石海三父子和布建林的山民搭配,前往东南西三个方向发展,修建厂房和开分店。
掌控东南西三个方向地区的货物销售,黄溪村则掌握北方市场。
而郭青和周外公则带着退役的小兵们组建商队,主攻运输途径。
两年的时间建设和准备,等赵国道路一通,霍记的东西就将立刻销售全国。
蒋胖子这边的酒楼分店也要立刻进行分店的筹备。
快餐店则作为吸引商户加入他们商盟的诱惑。
霍记调味、霍家酒坊、蒋记酒楼、以及快餐连锁加盟。
如果一切顺利,两年之后,所有的投资本钱就会回来,开始彻底疯狂的盈利。
霍家手上的东西全部都是独家产品,霍承毅毫不夸张的估算,届时只需要盈利一年,他就能够完成七王爷的给的任务!
生意发展的计划和方案他都是给大家摊开说的。
因此在听完后,霍大伯等人还是有忧虑的。
“计划好是好,可同时修建厂房和开店的话,投入的本钱不是小数目……”
这的确是非常实际的问题,创业没有本钱一切都是空谈。
霍承毅也有想到这点,所以他才说是冒险。
“资金的问题我会想办法,大家按照计划方案去施行就是了,出去后大家一定要记住,不要着急,按照方案稳步进行……还有低调。”
“特别是在招揽商盟成员的时候,咱们求质量不求数量,务必保证成员的安全性,推荐人、背景等等一定要确保,最后才报给我审核。”
目前七王爷的大旗只能暗地用,还不能摆在明面上。
还有商盟成员的发展也要保证精良,不能什么人都给加入进来。
“恩,我们知道。”
一条一条的交代下来,郑石海布建林还有周外公等人听得异常兴奋。
男人嘛,多多少少都有一番事业心,这种即将大展拳脚的感觉实在令人热血沸腾。
想想霍承毅说的,如果做成了,将来他们的生意会做遍整个赵国,想想就激动。
特别是周外公和郭青,他们本来以为自己老了残了没用,谁知道此刻竟会有这样一番机遇。
山寨的那些兄弟们更是,原本只会舞刀弄剑,现在却成了‘外派出差的技术师傅’,简直太有面子出息了。
众人满脸兴奋憧憬,霍承毅心里却并不轻松。
他虽然呆在村里,黄溪村这边的生意都走上了正轨,但是他操心的事情却每天都在增加。
身为现在霍家这艘大船的掌舵人,他需要保证所以生意的正常运营和人员安全,压力山大。
好在还有小白在后面帮他,跟他一起商讨计划各种预算方案。
把事情交代完,霍承毅又去找铜牛县的县令把布建林等人的身份问题解决好,才让大家收拾东西,跟家人告别启程。
“郑叔布叔,这次辛苦你们了打头阵了,最多两年,我就会尽快找人把你们调回来。”
临行前,霍承毅叹气远送。
要不是山谷里的人还没培养出来,他还真不愿意提前外派郑石海三父子和布建林出去,这些留在身边会更好。
没办法,前期投入需要可靠的人去办,只能暂时辛苦大家。
两年的时间,希望工厂和分店建设一切顺利。
望着湖面在晨亮渐行渐远的船只,霍承毅在河边站到天色大亮才离开。
当天晚上回去后,霍承毅立刻给七王爷修书一封。
想让马儿跑,哪有不给马儿吃草的道理,用别人的银子钱生钱,才是商人的至理。
想让他养百万军备,想让他以后出血填充国库,行啊,先给本钱再说。
一句‘未来皇商’的承诺就想让他奉上家底卖命,交易未免太不公平。
无奸不商,博弈不到最后,谁算谁还不一定。
。
第131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
。
时光流逝; 冬去春来,转眼五年时间眨眼而过。
昔日草棚土墙盖房的黄溪村,如今已是排排两三层的小楼林立,居住的房屋与田地井然有序分离,远远望去红砖黑瓦气派无比。
黄昏时分,村民日落而息。
汉子们扛着锄头结伴回家,娘子夫郎们则去学校门口接放学的孩子回家。
是的,学校。
几年前; 霍家出资专门为乡下孩子盖的私塾学院,就修建在黄溪村原来的荒地位置; 挨着霍家工厂不远; 取名‘黄溪书院’。
不过大家都跟着霍东家叫顺口了; 都喊的学校。
整个学校一共占地五百亩,里面分了幼儿班、小学、中学和大学四个层次的等级。
幼儿班都是3…5岁的孩子,主要是给孩子们做启蒙教育; 帮家长们看着孩子,让大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工赚钱。
小学则是6…10岁的孩子,主要学习认字明理。
中学则就比较高级了,分成专业技术和文化科考两个方向教学,根据小学成绩学校进行分班教育。
简单的来说就是有读书天赋的继续读书,走科考仕途;
没有读书天赋的也没关系; 学校有很多专业手艺班; 学会毕业就可以去霍家的门店工作,又或者自己出去找活计。
这是最受村民喜欢的了。
因为中学教导读书的夫子们全都是霍东家花重金礼遇聘请的秀才郎; 一个个都是功名在身、真才实学。
就连镇上私塾德高望重的李夫子,偶尔都会来给学生们上两节课,实在可喜。
而技术班就更不用说了,平常人家想送孩子去拜师学艺连门路都没有,在书院不仅能学到手艺,还能有机会去霍家的店里干活,简直就是掉馅儿饼的好事。
谁不知道霍家的店铺商行待遇好,去了霍家的店里干活,真真是生计不愁了。
不仅工钱合理,各种福利待遇更是诱人。
现在人家说亲的只要问到男方在霍家手下干活,二话不说婚事就能成!
尽管上学是要给学费的,但是霍家收费公道,上过学的孩子收获远比付出的学费好处更多,村民们不傻,都是愿意的。
更何况霍家向来仁义良善。
学校不仅会给贫困户学费减半,还设立了奖学金,成绩表现好的孩子读书不仅不花钱,还能往家里挣,打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儿!
因此十里八乡的平民百姓全都把自家的孩子送来读书了。
至于最后的大学,对村民们来说则比较神秘了。
书院的大学并不是成绩好就一定能上,除了要通过各种各种高难度的考试选拔,还要经过霍东家的亲自面试才能入学。
至今为止,每年学校能够考上大学的学生也不超过五个。
虽然难,但是从书院大学毕业的学生无一最后都会进入霍家商行工作,并且一去就是掌柜以上级别的职位!
要知道现在霍家的商行已经遍布整个赵国。
虽然没有得到皇商的招牌,但势头不比往届任何一户皇商差,当初霍家进献的烧砖技术更是给整个赵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好处。
所有的人都在说,下一届皇商选举,霍家绝对是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