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自主丰衣足食-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处都是原始森林,檀木就生长在原始森林里面,而且部落里的人嫌弃檀木太紧实,砍起来费劲儿,平常砍柴火的时候从来不砍檀木,所以檀木大大的有。
  这次的房子部落规划成了一下,大小一样的做成一排,高矮一样的成一排,就连院子和围墙都统一规划,所有的族人连做梦都想着赶快看看这么漂亮的房子,干起活儿来热火朝天。等到所有房子都建好以后,一排排整齐规划好的一水红瓦青砖、宽敞明亮的房子,那效果绝对牛逼,够亮瞎所有兽人和男人的眼睛了。
  红色琉璃瓦的制作方法大体上来说,步骤差不多,但是过程却要精细得多,选料也比较严格,所以,商宸直到第一批房子的框架全部做好,还没有捣鼓出来,好在已经迈过了最关键的坎儿,剩下的就比较快了。
  “商宸,快点过来看看,瓦片已经做出来了,效果很好,哈哈·····我们成功了,终于成功了。”一个男人大喊大叫的拉着商宸,兴奋的挥舞着手臂,额头上的汗水一滴滴的滴落,可是他却没有拭擦的意思,满心满眼都是瓦片。
  “真的成功了,这就是红色琉璃瓦,你们是最棒的,多亏了你们不休不眠的一次次琢磨。”商宸看着一堆堆漂亮的红色琉璃瓦,笑眯了眼,发至内心的对这些誓不罢休的族人真挚的称赞,他们值得,他们是自己的族人。
  大家伙一听说瓦片成功了,立刻迎来一大群族人争相观看新鲜出炉的红色琉璃瓦,比砖头还要费心费神,总算是成功了。
  盖瓦的速度飞快,因为这种瓦片盖起来比较简单,一看就会了,几天之后第一批房子正式竣工,剩下的就是门窗了。门窗倒是已经做好了,只是鉴于玻璃实在太高端大气,商宸自认没有那个天赋,因此只能暂时用动物皮子代替玻璃了,选用那张非常厚实的动物皮子,收拾成一块一块的,用木钉钉在窗户上面,除了关上后黑漆漆的,其余都没问题,大不了打开窗户不就得了。
  看着眼前耸立的一栋栋红瓦青砖小楼房,再多的累再多的汗水都化为了自豪和发自内心的兴奋。

☆、第84章 麦涛滚滚

  现在已经用不着商宸在一边监督或者捣鼓什么高上大的活儿了,部落参与建造的兽人和男人们都已经完全掌握了这一连串的技术和要点,总算是让商宸有个踹气的时间了。虽然自家房子已经建造好了,就差红檀做的桌椅板凳、衣柜等等这些东西了,不过新做好的房子总是要安置一段时间才能用的,里面还很潮湿,人住进去对身体不好,大概要风干半个月就行了,这半个月用来干点别的刚好。现在紧急要干的就是赶快把前半个月已经找到的麦子收回来,至于檀木做的桌椅等等一系列家具,以后有时间再捣鼓好了,山洞里的东西搬进新房子里面照样能生活。
  这次出来的人大多是男人,兽人只有四分之一,因为收割麦子其实用不着多大力气,反而男人心细手脚利索,割起麦子来动作比兽人要快,兽人来的目的主要是负责搬运,原来大家都是用背的,可是现在有了扁担,所以依着兽人的力气,一趟来回可以运回去不少麦子。这次除了兽人、男人,还有一些半大的孩子,当然,雷打不动的卓凯、齐开、希瑞和布朗四人组带头领着一帮娃娃兵浩浩荡荡的跟在后面。
  麦子是野生的,没有除杂草,所以想当然了,麦子里面绝对有不少杂七杂八的东西,因此,这些孩子的目的就是“彻底铲除粮仓里面的老鼠屎”,要不然,等到以后想要吃的时候,啃进嘴里的肯定不只是麦子而已,说有多糟心就有多糟心。
  部落的最东面是一片广阔的平地,一大片麦子已经到了正式收割的时候了,金黄色的麦涛随风摇摆,莎莎响成一片,沉甸甸的麦穗像害羞的妙龄女郎,低着脑袋等待收割回家。商宸看到眼前的景象,站在这片麦地里,头顶碧蓝如洗的天空,偶尔一只苍鹰快速划过,很有点草原广阔无垠的感觉,仿佛天地间一下子变得触手可及,心灵不知不觉的轻松愉悦起来。
  这属于冬小麦,在十月左右播种,6月下旬7月上旬收割,俗话说“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等到冬小麦植株完全干枯后再收获时,冬小麦茎、秆、叶以及根基等已不能再制造和积累养分,但这些营养体仍需要消耗养分进行呼吸,后果是粒重降低。过早收获也不利,冬小麦籽粒鲜重并未下降还在上升,会导致冬小麦产量和品质损失较大。冬小麦收割以成熟中晚期为宜,成熟末期,全株转黄,茎秆仍有弹性,籽粒黄色稍硬。
  “成黄就收”是几千年的常识,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麦收前几天,商宸亲自带着部落的族人一天几次到田间查看这些好不容易得来的麦子,揉出麦穗中的麦子看灌浆情况或硬度,如果最近无雨,就晚割一天,这可提高冬小麦的品质;如果近几天多雨,不太熟也要收割,这与惜收没有关系。这几天恰好天空一片晴朗无云,所以商宸一直到今天才终于下定决心进行收割。
  “好漂亮啊,金黄色的麦子,这一大片得有四五亩吧?”思慕今天恰好跟在商宸后边,第一次看见麦子,忍不住惊叹,这是粮食,以后会是大家生存的一种粮食,真好啊,以后只要自己勤奋一点,就用不着担心会饿肚子了。没有兽人的家庭一直都是靠着部落分配食物才能艰辛的生存下来。现在还好,自己的兽人孩子还小,可是以后一年比一年大,要吃的食物就会越来越多,自己再怎么节约再怎么勤快,也无法满足孩子的肚子,自己每次一想到这里就无法成眠。好在这种深深的担忧现在已经完全没有了,自己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来养活自己和孩子,住的房子也有了,而且以后部落的生活只会越来越好。
  “商宸,谢谢你,我替我的孩子谢谢。”这个带给全部落幸福的人应该得到所有族人的感谢。幸福,是的,原来这就是幸福,有的吃有的住,以后还会有别的。
  “这没什么,每个懂得这些的人都会这么做的,只是这个人刚好是我而已,如果你是我,难道你不会这么做吗!说不定比我做得更好。”商宸轻轻的笑了,柔和的眉眼带着安定人心的力量,问了一句话。
  “你太会说话了,我反驳不了,不过这更加说明你的真心,神会保佑你的。”思慕相信商宸之所以会这么多的东西,一定是神的嘱托,既然神都选择了商宸,那么一定有他的道理,这个人的人品和心性以及脑袋都不错。当初丹阳和春林他们的家人对商宸进行诋毁的时候,自己才会站出来阻止他们,事实证明自己的眼光很准。
  “神会保佑每个族人的,你看,我们现在的生活不就是最好的保佑吗?”商宸对这个叫思慕的有些熟悉,接触过几次,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男人,坚韧独立,只是他的伴侣已经死了,还留下一个年老体弱的爹爹和一个两岁的兽人孩子,都要思慕一个人承担,非常不容易,也有其他的兽人想和思慕结为伴侣,可是思慕却拒绝了。据说思慕和他伴侣非常恩爱,要不是因为孩子和老人要照顾,很可能思慕已经随他而去了。
  “我们快点干活儿吧,我还等着麦子出来了,让你教我做包子和面条吃呢。”思慕对着商宸眨眨眼,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
  “好嘞,开始干活儿,卓凯和齐开带着大家挑出这些杂草拔掉,不过要注意安全哦,麦芒很瘙痒,所以你们千万不能把衣裤卷起来啊,要不然到时候你们会很痒的,还有,别把麦子弄倒了哦。”
  ”知道了,哥哥,我们干活你放心,绝对让你无话可说。”齐开和卓凯俩人争着向商宸保证,拍着小身板,话说的倍儿响。
  野生的麦子,无人打理,野草重生,疏密不一,麦子能长成现在这样已经不很不错了。高大的兽人挑着沉甸甸的麦子一担担不停的往部落里送,不管是正在做房子的族人还是负责捕猎的兽人亦或是负责午餐的老人,看到成堆成堆的麦子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无法止住,乐呵呵的,手里干活的动作越发利索有劲儿,仿佛已经看到白嫩白嫩的包子和面条正熟,冒着一团团热气。
  经过几天的收割,麦子总算是全部收回了,当大家正在为麦子如何去壳儿掏空心思时,外出采集的人们在部落的另几个块地儿又陆陆续续发现了不少麦子,不过却没有最开始那块地儿的麦子长得茂盛,面积也没有那块地儿大,大大小小不一致,最大的也就一亩多一点,最小的只有三四分地儿。有的地儿几乎让杂草占据了三分之一,有的麦子长得又矮又瘦,有的麦穗儿稀稀疏疏。
  虽然麦子的收成不是很好,但是有的收总比没的收要好,再说了,你哪能指望野生的都像最开始那块麦子那么好,族人兴高采烈的拿着石刀和扁担,把那些麦子一颗不落的收割回来了。别说,最后也有不少呢,算起来差不多也有两亩多麦子,看着这么多的麦子,发现它们的男人和孩子们挺着身板一脸自豪,这种成就感非常不错,这么多的麦子又可以做不少包子和面条呢。
  一想到今年的寒季再也不用饿着肚子蹲在冰冷的山洞里煎熬度日或者等死,而是吃着热气腾腾白嫩的包子和香气扑鼻的面条,满脸褶子的老人和嗷嗷待哺的孩子们笑声传出老远。
  人们麦子是收获了不少,可是这么多的麦子要怎么样才能脱壳儿啊?用碾子显然费时又费力,不知道到猴年马月才能弄完呢。前世农民用的都是牛拉石磙压出来的,这里牛没有,可是却有其他的动物可以用。虽然还没有调教好,但是商宸相信依着兽人的淫威那些动物也不敢不拉,所以现在缺少的就是石磙了。石头有,但是石磙就不好弄了,圆溜溜的石磙两端分别还要有一个小洞来镶嵌藤子,这样才好把藤子拴在得动物的脖子上上,让动物拉着走往前走。
  “圆形的长石头?两头要带小洞?嗯,我们这里石头有很多,圆形的也有,但是这种石头还真没有留意过,不过我们可以找一个差不多的石头,然后打磨打磨,反正以后一定要用的,这次干脆打磨几个出来好了,这稻谷收割了也要这个碾压,对吧?”邱浩和托雷等几个兽人围在一堆商量着怎么弄石磙。
  “是这个理儿,无非是我们大家费一点力气罢了,总是要用到的,只要有东西,还怕无法碾压不成,现在就走吧。”
  “不错,不就是打磨几个石磙吗?我们部落的石器加工也是不错的。”每个大点的部落都有一石器加工地,所以这次要弄出几个石磙,也是到那里加工,不过要事先找到相对的石头才行。
  在兽人忙着弄石磙的时候,商宸和龙彻他们一起在训练部落里的几头个儿大耐力十足的动物,就算是再温顺的动物也要训练好了才能上战场。商宸知道牛拉石磙的时候是按照一定的规定行走的,要不然碾压出来的麦子或者稻谷就会遗漏掉一些地方,那块的农作物还是原样呆在杆子上面,而且不仅是动物要训练,就连在动物后面驱赶的人也要很熟悉顺序才行,简单的说就是要达到人和动物协调一致。这个活儿商宸前世干过几次,基本上算是掌握了技巧,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自己碾压的稻谷没有死角。

☆、第85脱穗

  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将麦子碾压出来,为了防止下雨把麦子淋湿了,族人一直决定将麦子全部堆在新做好的房子里,哪怕不住新房也不能让这些麦子糟蹋了,这可是全部族人一个寒季的粮食,绝对比什么都珍贵。因此,对于石磙暂时没有弄好,大家也不是太心急,大不了吃一点就用木棍砸一点出来吧,只要这些麦子安全的堆在房子里面就安心了。
  虽然这个时代有不少大型草食动物,可是有很多商宸都不了解也不认识,而且,商宸认识老祖宗几千年探索出来的检验,绝对有道理。所以,为了完全起见,商宸并没有自作聪明的另外弄一款更加大个的动物来代替牛或者驴子。幸好这里的一切都与另一个时空有着绝大部分的相似之处,像水牛、驴子什么的,还不算稀罕,部落里每家都饲养了几头。早先的时候商宸就让兽人们把这些牛和驴子的鼻中隔扎一个孔,用一根柔软的皮绳子栓起来,也许兽人用不着这么麻烦,可是家里的老人孩子和伴侣就要小心谨慎了,将来要这些牛和驴子干活的时候也好约束一番,以免伤到了人。
  这期间,部落派出了二十个人去红薯地里又除了一次草,这个时候的红薯已经很不错了,开枝散叶生机勃勃,比起第一次除草,这次要明显省事多了,因为红薯藤生长茂盛了,杂草自然少了立足之地,整整比从第一次用的时间少了一半。
  这次,以前栓了鼻子的牛和驴子们就派上了用场。等到部落里已经训练好了不少拉石磙的牛和驴子,那些身体虚弱不宜外出干活满脸褶子的老人和八岁以下的孩子们也已经用木棍砸出来不下于三百斤麦子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十天了,这天中午才迎来了第一个石磙,其余的石磙还在打磨中。看着眼前唯一的石磙,大家围着石磙转悠,稀罕极了,原来这就是石磙。怪不得商宸说一定要用石磙,如此重的石磙一遍遍的碾压在麦子上面,绝对比自己用木棍砸要快得多,果然圆滚滚的。其实石磙就是圆柱形的,只是这里的人见这种圆柱形的东西比较少而已,才这么惊讶。要不然,依着木棍的速度,别说,肯定整个寒季都在用棍子砸麦子中度过,五六千斤的麦子啊。
  石磙有了,接下来就要用藤子把牛和石磙连接起来,一个和马鞍差不多作用的东西套在牛的脖子上面,好好调教一下,让动物拉着石磙在麦子上面走。虽然事先已经训练好了,但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都是第一次正式开工干活儿,难免会有一段时间的适应和调教期。刚开始,水牛们一个个还是习惯走直线,被鞭子抽的疼了才知道要走弯路,每当走错了,就会收到鞭子的抽打,如此反复很多次,才慢慢习惯要绕着弯路走,并且还是在主人指定的地方绕圈走,一点点都不能遗漏,否则鞭子抽的非常疼,不过走好了路,主人就会单独给自己加餐,所以这活儿还是不亏的。
  牛和驴子学会了,人也被鞭策很熟练了,要不然绝对会被全部落的人笑话死的,说什么“瞧瞧,连这些牛和驴子都学会了,你堂堂一个人,竟然到现在还没有学会,输给人也就罢了,输给一只驴子,你····算了,我都不好意思说出口了。”这是人能听的吗?还不如一个畜生,干脆一头撞在墙上算了。
  第一个真正上阵的是邱浩,样子很像是那么回事儿,一圈一圈的转悠,慢慢的有麦子从杆子上面脱落,铺了一地饱满的麦粒。当这一面的麦子已经全部都脱落以后,邱浩停下来,让孩子牵着牛去喝水吃草休息一下子,等到族人把所有的麦子都翻面后,托雷牵着另一头牛上场了。当这一面的麦子也全部脱落后,这场麦子就算是全部碾完,大功告成,总共用了一下午时间,麦子收拾出来有四百斤,效果非常好。
  龙彻没有跟大家一起碾压麦子,而是带着商宸和一帮子人去红薯地里查看,发现红薯藤已经长的非常茂盛了,远远望去,绿油油的一大片,就连杂草都没有几根,很是喜人。不用商宸说,龙彻就让大家动手翻开红薯藤,栽种的时候浇灌了粪便,中途也浇灌了两次粪便,所以,才会生长的如此好,翻的时候,有的藤已经开始生根了。龙彻来看过两次,对于这些很清楚,今天来的正是时候。红薯除了这次的翻藤,就无需费心了,只管等着收红薯就是了。
  这麦子是碾压出来了,但是上面还有一层壳儿呢,总要去掉吧,于是部落的兽人们又接到了一项任务,做石臼和木臼,用来舂米或者舂麦子的。石臼分杵臼和斗臼两种。杵臼,即小石臼,加上一根臼杵就可操作。臼杵就是一根木头,手腕粗细,长一米左右,上端装上两三公斤重扁圆形石头,以增加臼杵捣下去的重量。舂米的人手握杵往下捣,直到米糠完全从糙米上剥落,然后用竹筛子筛去米壳儿,白米就呈现在眼前。
  也可以用半个锅底形木桶埋于地下,地面再接半个木桶。这样,每次可舂米四五斗,斗臼舂米的方式和杵臼也有所不同。不是用手直接捣臼杵,需要在大石臼后搭木架,中间架有一根类似跷跷板的横杆,横杆前端连接臼杵,杵上的石块约有十多公斤,太轻大米上面的壳儿无法去掉,太重大米就是被压碎。舂米时,试压的人利用自身的重量,用一只脚踩在横杆上,使其前端上翘,当脚松开时,臼杵自然落在大石中心,臼杵循环往复捣米,使米由糙变白。
  这只一种很原始的舂米方法,不管是石臼还是木臼都比较简单,本着工具多了总是好事儿的原则,商宸还是教大家把石臼和木臼都做出来了。大小都有,这样一来,就算是有点人家没有兽人,或者有的老人家可能根本无法踩得动那么重大的石臼,总不至于没有办法,只能每天用木棍砸吧,这样也还可以用小一点的木臼,每天慢慢舂米,总比每天用木棍砸来的快速。再者,用重大的石臼还可以把麦子碾碎成粉末,变成面粉,好做吃食。
  还有一种比较先进的舂米方法,不过这种方法其实不叫舂米,而是用叫做石磨的工具磨米,不但力量节省很多,最重要的是出米的速度要快的多。石磨在前世很多农村都有,并不少见,用起来非常简单。
  制作石磨一般选用白色或青色的花岗岩,要选那些花纹细致的花岗岩,石磨分上下两排,下排磨大概厚一尺半左右,连磨槽及外边沿直径三尺,实际磨中心直径只有一尺半尺左右。
  第一步:制下排石磨,在四周凿开一条磨槽,比下排磨还要再低五寸左右。当中做一个放磨心的窟窿,方形,大小一寸半左右。
  第二部:制作上排磨,做好后在该磨的下面当中做一个1一寸半左右大小的园形的深半寸左右的窟窿,再在边做一个宽二寸厚深2寸左右的放磨手的窟窿,还要在上排磨距直径三分之一处做一个两寸半寸左右大小的圆形的放入物品的洞。沿磨边留有高出的磨唇,再沿磨边逐然向所开的进物品的洞的方向低下。安上用杂木做成的磨首。
  第三步:最后将上、下两排磨凿好磨纹路。石磨上面的纹路,首先将磨分成四排磨纹路,再将四排对分成八排磨纹路,凿磨纹路要注意宽度均匀,深度左深逐然向右斜平,才能使物品粉顺利磨出,在下排当中凿好磨喉,同时做好磨的拉杆,用一根皮绳子把上面的磨栓起来和拉杆连接起来,人站在下方双手扶着拉杆围着磨打圈就可以了。
  石磨比石磙要好打磨的多,就是上面的纹路和槽费些功夫,其余的都好说,但是就这纹路和槽也比打磨石滚容易得多了,因此一个石磨打磨出来只用了两天不到的时间,而且还是三个人的功夫。这种石磨部落人都说非常棒,陆陆续续每家几乎都做了一个石磨。不过,石臼和木臼大家也家家户户都有,工具多了总是好的,这样一来,谁都可以把稻谷和麦子的壳儿去掉,到了农忙的时候,壮年兽人和男人都出去干活儿,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也可以舂米做食物吃,用不着担心他们饿肚子。
  一帮人负责打磨石滚和碾压麦子,一部分人负责做石臼和木臼、石磨,然后教会他们如何使用这些工具。经过半个月的忙碌,总算是把麦子全部都碾压好了,堆成山的麦子,一粒粒饱满金黄,用手轻轻一碾,金黄色的麦子就变成了白白的粉末,所有的族人都高兴坏了,幼小的孩子围着麦堆儿上跳下串,惊声高呼。甚至有的老人还红了眼圈,握紧拳头死死盯着这些救命的粮食,想对商宸说点什么,可是这样的场景已经太多了,只能一次次的在内心慎重的向神祈祷,惟愿这个孩子一生平安快乐,希望全部落的族人生活的越来越好!
  族长和长老们按照每个家庭的人员情况分发了这些麦子,当然老规矩,部落还留着一部分待用,与其他的食物一起存放起来,用以应付紧急情况。至于大家的麦子什么时候脱壳儿,那就不是商宸该操心的了,反正已经告知大家,麦子不能一次性都脱壳儿,要不然时间长了可能会坏掉的,当然,以后的稻谷也是一样的道理。

☆、第86章 抢劫“饭”

  麦子收了,盯着麦子的人们眼巴巴的吞着口水,商宸自己也迫不及待的想吃包子馒头了,或者还有饺子刀削面、拉面等等,商宸觉得自己都已经快不记得这些面食什么滋味了。自从来到这里天天烤肉,整个人都快变成一块烤肉了,好不容易有了面粉,说什么也要好好慰劳一下自己和族人。
  不管是包子或者馒头,都要首先做出酵母才行,否则包子或者馒头就是硬邦邦的。酵母的做法不难,用面粉做一点硬邦邦的死面,让它静止一天就会慢慢发酸发酵,再把它用冷水调稀待用,这就是简单的酵母了。等到把真正要做包子的面粉和水搅拌均匀后,再放入待用的酵母揉好,揉光,然后静止一刻钟左右就可以正式做包子或者馒头什么的都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