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王爷邪魅一笑-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笑话,这雨是他说能下就能下的么,谁说真龙天子就一定要是龙了,又有谁说是龙就一定会下雨了?
  霸王龙听说过么,那三角龙呢?
  虽然心里这样想,可这遇到天灾,祭祀神坛也算得上是个传统和习惯了。
  而且,这个世界真的有太多的未知,譬如他莫名其妙穿越到一本书中,林沐之自己都解释不清。鬼神什么的,谁又说得准呢。
  碍不过臣子的一致要求,加上林沐之也没打算给他们立起什么科学观念,便请巫祝挑了个日子,去天坛祭祀祖先苍天,反省自己的不足。
  那些个封建传统的王朝,若是降下了什么天灾,便会被认为是皇帝的错误引起的。
  林沐之自认为穿越以来没干过什么见不得人的坏事,各个方面都在积极认真的学习,如果非要给他挑刺,那他做的不够好的,就只有君涎那一方面了。
  说到君涎,就不得不提绑在林沐之身上的那套系统了。
  本来林沐之想要问问关于这场旱情的具体情况以及结束时间的,可自打君涎离京后,身上绑定的系统就好像是陷入了一种奇怪的休眠,不仅没有再发布什么乱七八糟的任务,连翻翻原作查个资料参考都办不到了。
  原本就鸡肋的系统,功能变得更少了。不过仔细回忆自己所阅读的内容,原作小说中好像没有提到过这场旱情。也不知道这旱灾的引发是不是林沐之自己改动剧情的缘故。
  好事成双难得,坏消息一串接着一串的到访,倒是十分常见。
  暖冬带来的不止是干旱,还有之后的病虫灾。没有寒冷的冬天,人的身体免疫是下降了,可也让其他生灵过得十分舒坦。
  这时候,破茧而出的不是蝴蝶,而是害虫。
  随着‘天灾’的加重,朝廷对这方面也就越发的重视起来。天公不将雨,这一年的夏天也就十分难熬。
  放开其他地方不说,就林沐之所在的皇宫来说,都闷得难受。
  面对日益严重的旱情,减少不必要的水源使用也算是种缓解办法。可是你不用,不代表它就不蒸发啊。
  雨水本应充足的夏季都快过去了,可这天还是没有一点儿要下雨的模样。大启南边还好,但都城往西往北的城市,现在已经连最基础的人畜用水都快保证不了了。
  昔日的河流,只剩一片泥沼,田里别说庄稼了,土地都裂开了口子。
  朝廷为了避免引发□□,提前向北加送了守卫兵力。看来这一年大启的收成产量就只能指望南边的粮产了。这般情况,北方的税收怎么都要减下来,可大国的日常开支也不小,还有这么多官员要养,林沐之倒是想全部免了北边的赋税。可一旦全免,这担子就全压在了南边百姓身上。
  谁知道这旱情要持续到什么时候。
  ——实在是太久没下过雨了。
  站在御花园内,看着一片晴朗的天空,不禁又一次感慨现代生活的便利。这几乎完全靠天吃饭的生活实在是不好过。再这样干下去,旱到京城也说不定。
  伸了个懒腰,在侍卫宫女的陪同下,到了御书房。
  尽管这几日是一天比一天起得早、睡得晚,可桌上的奏折信件还是一天比一天多,虽然林沐之这个皇帝只是做个最后审阅裁定的工作,但这底下处理完送上来的奏折章程摞在一块真的不少。
  食指中指一起,揉了揉太阳穴,脑子里突突的一阵儿疼。索福贴心的递过一杯安神茶,林沐之这才刚刚掀开杯盖,御书房就进了个通传的小太…监。
  “皇上,左丞相身边的人来了。”
  “宣。”
  抬抬头示意,掀开杯盖喝了口水。夏末炎热仍未散去,现在御书房内不再只有索福一人时候,而是多了个灵溪和另外的几个宫女在一旁扇着摇扇。
  那通传的小太…监前脚退出去,后脚就进了个青年男子——这人正是跟在左丞相身边的护卫,也算得上是左丞相的心腹了。
  “奴才叩见皇上。”进了御书房,那人一直低着头,手里捧了一本装饰精美的请帖样的东西,色彩装饰在大启很少见。
  “免礼了,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撇了下边那人一眼,林沐之又皱起了眉头。总觉得这不会是什么好事。
  “禀皇上,这是北域那边传来的折子。”
  林沐之一个眼神,索福便心领神会的走过去,从那侍从手中取了折子,呈给了他家的皇帝陛下。
  伸手摸上去,才发现这本‘请帖’上竟然绣了金丝线——北域什么时候富裕到了这种程度?打开帖子扫了几眼,林沐之就皱起了眉头。
  积压数日的脾气终于涨到了极点,皇帝陛下抬手掀翻了桌上堆积的奏折,茶杯碎裂,茶水洒了满地。
  作者有话要说:  求收藏~
  ☆、北域和亲
  “混账!”
  “皇上…”
  索福倾身向前想再说些什么,却看殿中的侍婢已经跪了一地,意识到这难以逾越的身份,在这些外人在前,也就跟着跪了下去。
  没有‘经验’的总管大人不知道,这宏泽帝真是许久没有发过这么大的脾气了。上一次变成这样,还是君瑞因为一杯凉茶,将宫内伺候的所有人都拖出去活活打死了。
  可那个时候,发脾气的是君瑞不是现在的林沐之。
  看周围几个婢女瑟瑟发抖的模样,灵溪有些奇怪,但也不敢多说什么。她虽是大荒的公主,林沐之的近侍,可现在索大总管都不敢上前,她也就跪的更低了些。
  “你,回去把左丞相叫来。”
  “奴才遵旨。”
  林沐之把绣了金线的折子扔到一边,调整了呼吸,胸口发闷,竟然有些头疼。
  “你们,起了吧。”转过身看到屋子里跪了一地人,一股劲儿缓过来自己倒是不好意思了。清了清嗓子,皇帝陛下这样说道。
  “谢皇上。”应了旨,御书房内的侍仆除了一脸担忧的索福,都是缩着脖子,努力的压低着存在感,生怕这皇帝再变得像从前那般,一发脾气,就把身边的人全‘换’了。
  “索福,传旨下去,召三公长老来御书房论政。”
  “是。” 索福在地上扣了个头,这才站起身,忧心忡忡的退了出去。
  得了皇帝指令,在索总管出去后,几个侍女站到一边,战战兢兢,面对一地的狼藉也不敢轻易动作。倒是灵溪,悄悄的打量着林沐之的表情,见他面色稍缓,深吸一口气,走到他身边,蹲下身子,开始清理着地上的茶杯碎片。
  上好的白瓷茶杯,碎成这样,真是可惜了。
  等灵溪将那些碎片裹起来,又用手绢擦净了地上的水渍,去传旨的索福已经回来了。
  这三公,是先帝宏宗帝的心腹老臣,最年长的穆太公已经辅佐了三代的帝王。德高望重,受人尊敬。而另外叫的左丞相,这‘背叛’男主的丞相大人已经得到了林沐之的信任。
  受了皇帝传召,四人来到御书房,向着林沐之行了个礼。后者挥离了殿中侍婢,只留下一个索福,免了四人的礼,又命索福递下去一本折子。
  ——花纹别致,金丝镶嵌,正是经了左丞相手的那一本。
  左丞相双手从索福处接过奏折,拿在手里,与三公大眼瞪小眼。
  臣属国的奏折请帖是直接送到皇帝手里的,即使是辅佐理政的丞相大人,也没有翻开阅读的资格。所以,在折子到左丞相手中的第一时间,就让心腹给林沐之送了过来。
  之前收到的他国问安折子也不少,这次就是见这本格外‘隆重’,才着急送给林沐之,若不是因此,恐怕要等着其他奏折处理完才会一起运过来。
  “这…这是北域那边送来的,皇上您这…”
  手里拿着金线折子,左丞相犹豫着询问,不敢擅自翻阅。
  “无妨,打开自己看吧。”
  抬抬下巴示意,左丞相便翻开了那本折子,与三公长老一同阅读。这才明白了眼前皇帝脸色难看的原因。
  “这……”
  “北域求亲,拉近的是大启与北域的关系。当下旱情严重,南蛮未平,既然北域主动要求,就说明他们愿为大启臣子,皇上又何必生气?”
  赶在左丞相开口之前,穆太公端着一派架子回应说道。一席话说完,对林沐之的心情没有任何缓解作用,反倒使皇帝陛下的脸更黑了。而站在一旁侍候的索福,听了这个消息也是一脸的震惊。
  和亲和亲,说的简单。可是那折子上,要的是嫡亲公主啊。
  嫡亲的公主,也就只有伏月一个。
  宏宗帝子嗣稀薄,上一代的皇权争斗十分惨烈,皇室旁支衰败,到现在,宗族里竟然连一个合适年龄的替代都没有。
  说起来也是气人,大启旱情如此严重,却因着山脉阻隔,那北域依旧是风调雨顺。水清草肥,对于那种游牧民族来说就是愉悦的一年。
  “这事,只怕是不能推拒,毕竟北域是我们最大的盟国了。”一边的张太公接着穆太公的话补充说道:“若是之前,北域三分帮派的时候倒还好说,现在…”
  “所以两位爱卿的意识是,要公主下嫁和亲么。”叹口气,林沐之语调平缓的询问,对于两位重臣的说法不能接受。
  大启现在需要的就是和平与发展,曾经分作三帮结盟的北域不足为患,可是今年年过了没几天,北边就传来了北域统一的消息。没错,不再是利益连接的联盟,而是真正的统一。
  只不过林沐之怎么可能把伏月嫁过去。
  先不说这遥远的距离和那边游牧民族难定的环境,最让林沐之在意的是,北域的域主,是个年逾花甲的老头。并不是歧视老年人,伏月要是真的嫁过去,叫那个域主一声爷爷,年纪也不差。
  伏月又不是什么不受宠的公主,而是林沐之疼爱的妹妹,凭什么要送出去。
  再加上冬狩之时,对偶遇的北域人有着十分不友好的印象,所以林沐之就更加的不愿了。
  “如此大事臣等怎敢妄下评论,还是由皇上做主,臣等,也只是说出自己的看法罢了。相信皇上传召吾等来此,就是为了分析利弊的。”
  穆太公的话,根本找不出反驳的理由。他们说的也确实对得很,站在帝王的角度,用一个女人就能换来的友好同盟关系,何乐而不为。
  “微臣也如此认为。当下南蛮频来侵扰,大启向来与北域三邦相结友好,如今旱情迟迟不解,能借着和亲巩固与北域的友好关系再合适不过。况且,蒽璃公主年满十五,己经到了适嫁的年纪。”
  加上刚刚发言的王太公,三公长老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几乎每次语调方向都相反的三公长老,第一次言语看法上统一,难得的很。
  “北域如此,若是之后,又有其他地方提出和亲又该如何。”林沐之皱着眉头,对这三位全票通过的说法表示无法认同。
  “天佑我大启,皇室宗族自有所出。这北域一事,怕是年末使臣来访,见了大启公主风采才会如此。圣上向来待人宽厚,可公主加入北域未尝不是一种好事。蒽璃公主下嫁北域,域主正妻身份地位何等高贵,也是日后婚嫁之人比不上的。”
  见林沐之似是犹豫不决的模样,左丞相躬身说道。
  “丞相大人说的不错,也许这折子就是个试探。和亲一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可这若是拒绝,难免会伤了和气,到时候可就得不偿失了。”见左丞相也发了言,穆太公又补充一句。
  虽然很有道理,和亲也几乎是历朝历代都有的,可这关系着自家妹妹的终身幸福。
  “所以,四位爱卿都如此认为。大启的公主,非嫁不可了?”
  “臣知皇上疼爱蒽璃公主,只是这和亲有利无弊,也是给公主殿下找了好的归宿。”也是看出了林沐之心情不好,王太公似是安慰一般说道。
  “这事先搁下吧。”
  看下边四人都是苦口婆心的模样,林沐之叹了口气。
  召集了这些人来讨论,不过是想让他们都知道有这么一件事,反正最后嫁不嫁,都是自己的一张圣旨决定。
  找这些老一辈的大臣来,主要是想听听他们的建议。若是之前,这事不予理会也没什么大问题,那时候北域内部还是三分,公主过去都不知道该跟谁,大启又安定无事,林沐之腰杆儿硬着呢。
  而现在真的不行了,大启确实是处在一种窘迫的状态里,又是干旱又是虫灾,再不下雨,出现一场暴…乱也说不定。
  “是,只望皇上能尽快打定主意,看这架势和这重视程度,北域是有备而来。”四人十分默契的传递了眼神,对于这事也是相当的重视。
  “恩,朕知道了。”
  等到左丞相四人离开,林沐之才叹出一口气,反正先拖着就是了。想想这北域也没有那么大的能耐,才刚刚统一了的一块儿小地方又能怎样呢。
  比起这个,现在更重要的,就是下一场雨了。
  经了一番讨论,虽然心情没好,但也是平缓了不少。反正不管怎样,林沐之也不会把伏月嫁给一个老头子就是了。还是个暴躁的老头子——北域人身高体壮的,肯定脾气暴躁,就像上次在沐霜城外雪山上遇到的那几个人一般。
  果然是因为自己对剧情的改动,才使得伏月的命运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原作中要是真有和亲一事,不会一句话都没有提到。和亲,也算是件大事,怎么能不让男主女主出出风头,来场感情戏什么的呢。
  想到这里。林沐之才突然想到自己手中还握有一张‘大牌’。
  推测起来,再看看这折子上的纹样,类型风格与原作小说中描写的认亲信十分相似。还好与小说中写的一样,蓉月的娘家人统领了北域。就是时间上早了些。
  这么看来,遗失在外的北域唯一的公主的女儿,域主的孙女可还在自己手里。
  ——真是感谢女主。
  作者有话要说:  死在捉虫上的青蛙君,需要一瓶杀虫剂……
  ☆、使节入京
  原作中,那个老头儿…不,是那域主一统北域之后,君涎就让蓉月与北域的亲人相认了。有了这样的地位,再嫁给大启的皇帝,身份一下子就变得不一样了。
  嫡亲公主的身份怎么是这些个下人丫鬟能比的。
  而且,看那书中,蓉月她姥爷痛哭流涕的模样,各种惋惜,相信现在的蓉月站在自己这边,能发挥的作用肯定更大。
  忙碌的日子里时间总是不够用,一天天的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秋季。
  日子一天天转凉,也到了收获的季节。这段时间里总算是见到了两场雨水,可这落下来的水根本就积不住,很快就渗到了地下。
  土地实在是太干了,吃水吃的厉害。
  看看那裂了纹的地面,上边种植的植物也基本是颗粒无收。这一年根本就不是减产那么简单了,不少村庄都绝了产,很多百姓就靠着朝廷的救济过日子。
  好在大启国库丰盈,这巨大的、难以计算的开支也能撑上一阵子。也好在大启面域广阔,北边旱了还有南边。靠着这些,才没有引发百姓的慌乱暴动。
  只希望这次旱情可以撑过去,明年能够风调雨顺。
  如此盘算着,盼望着,等来的不是一场解救大启于干旱的大雨,而是北域那边派来的使者。
  压下那封和亲的折子过了也就半个多月,没有任何征兆的,就收到了北域使臣来访的消息。而且这个消息传入皇宫时,那一队来访的使臣已经到了都城门外。
  这可真是杀了林沐之一个措手不及。
  原本就在忙着规划秋收与冬藏粮食分配的大启朝廷,变得更加忙碌起来。匆匆安排了使馆,又开了一把结算递到林沐之面前,倒是让皇帝眉头皱的更深。
  国库再怎么丰盈富裕,也抵不过这么长时间的大规模开支。
  君涎在南边依旧没什么大消息,只是知道仗一直在打;北边的旱情即便现在有所缓解,生活用水不愁,那群虫子也在入秋后的第一股寒流里死了大片,可这已经到了秋天,就算这样,对收获什么的也根本不用抱希望。
  再加上目前还在准备棉服一类的物品救济百姓——看这气温骤降的架势,今年的冬天怎么都暖不起来了。
  所以,现在又来了一群吃干饭的使臣,皇帝陛下怎么能笑的出来。
  能省一点是一点嘛。
  虽然是这样说,可这邻里关系的和谐十分重要。于是在安顿了使臣的第二天,宫中举行了一场小型的晚宴,欢迎这来自北域的使节。
  这次的晚宴可比不上过年的那场,无论是规模上还是用度上。反正现在的林沐之看着国库开支已经开始觉得肉疼了。
  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因为只是小规模的宴会,来的人也就少了些。可出乎意料的是,前来参加的大启官员都到齐了,就连林沐之这个皇帝都来了,那群前来拜访的使臣仍不见踪影。
  这种‘不给面子’的做法,让在座的朝臣十分不满,林沐之也觉得奇怪。
  可客人不来,主人也不能擅自开席么不是。于是,一帮子人就这样干坐着等了差不多半盏茶的功夫,那些使臣总算是到了。
  一般来说,邦国结交的外联大臣都是固定的那几个,有经验、懂礼数又口才好,可这次带头的人十分陌生,反正林沐之是没有任何印象。
  那人一身灰袍,身材魁梧,瞧着十分年轻的模样。
  也是,这北域三邦都统一了,使臣也当然也要换了。许是这人没什么经验,才弄出这些个不愉快来。
  “臣柝勒拜见吾皇万岁。”
  带头的那个灰袍男子右手放到左心口处,向端坐着的林沐之微微欠身行礼。这话一出,灰衣男身后跟随行礼的从使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柝勒免礼。”
  尽管这新任使臣没有像从前的使臣一般向他下跪请安,林沐之也没觉得不妥。北域的人这般突然的到访,怕是与今年的岁供有关。
  没错,既然称臣,受了大启的照顾,那就每一年都要上供回报。若是因为北域刚刚统一,那稍稍降低些岁供也是情有可原,毕竟保持合作的关系最重要。总不能就让这使臣空跑一趟吧。
  林沐之刚想让下边的人入座,便看见那使者身子弯的更低了些——这是有话要说。
  “皇上,柝勒此次代表北域,是有事相求。”
  果不其然,底下的人马上就开了口。灰袍使者低着头,林沐之又离得远,根本看不清这人是什么表情,只是听着这声音莫名的熟悉。
  默契的与左丞相对了个眼神,林沐之不说话,慢慢的喝了一口酒水。虽然是宫宴,但索福为了他家皇帝陛下着想,林沐之桌上摆的都是度数最低的清酒。
  宴厅十分安静,没人回话。也是,要求都没说清楚,就算是坐拥大国之名也不能随便答应。这灰袍使者等了一会儿,掩在衣下的嘴角上扬,柝勒也就不再等待大启这边人的回应。
  “臣此行,是为吾北域域主求亲的,求一位来自大启的北域王妃。”
  轻轻的一句话,就像是击破平静水面的一颗石子。片刻的宁静很快就被打破,在座的大臣甚至开始小声的议论了起来。
  既然说是王妃,那么嫁去北域的女子身份一定要高。最好的选择,就是皇室血脉。
  谁都知道,这大启只有一位适龄待嫁的公主,也都知道,大启这位唯一的公主深得皇帝宠爱。
  可是这样当面提亲,不远千里的来,若是直接回绝人家,又是在遭受灾情的这种节骨眼儿上,怎么都不合适。
  “北域一直向大启称臣,忠心耿耿,两方维持这样的关系已经历了三代君王。皇上也知道,现在的北域刚刚平定下来,需要一位贤惠的王后与吾主同理北域。这样亲上加亲,又有合适人选,还望皇上恩准。”
  灰袍人缓缓抬起头,看向林沐之,这般补充说道。
  这个时候,御座上的皇帝陛下已经变了脸色——合着跑了这么远,就是为了来求亲呢。
  真是诚意可嘉。
  这叫做柝勒的使者每句话的停顿都会引起大臣们的一阵议论,其中也有不服气的——毕竟与大启结交的国家多了。
  虽然北域确实是当中实力数一数二的一个,可是这嫡亲公主又是皇帝捧在掌心疼的妹妹,只有一个,若是轻易答应了北域,那下次哪里想要破除盟约,是不是就可以拿这个当理由说话了。
  “若能求得来自大启的王后,吾北域的王愿意双倍缴纳岁供,与大启永结友好。”
  呵,瞧这话说的…
  这话说的可真不错。
  反正说完之后,不管林沐之怎么想,底下的大臣都一致认同要把公主嫁出去了。
  双倍的岁供,又有和平的保障,就一个女人罢了。况且今年这国库实在是亏损的厉害,天灾难防,找到最快充盈起国库的办法,为什么不干。
  “蒽璃公主年纪尚小,还不懂事,怕是难当如此大任。”
  不理会底下臣子的议论,林沐之注视着柝勒缓缓的说道:“既然北域主如此青睐我大启女子,朕就记下了,定会帮着挑选一位合格的夫人。”
  没说王妃,而是改了个称呼,毕竟再选,身份也比不上蓉月尊贵。不管怎么说,林沐之都没有大义到那种拿自己的亲人去做牺牲的地步。
  林沐之的回答是十分明确的拒绝,那灰衣使臣倒是看不出丢面子,就是他身后的几个从使脸色不好,像是要吃人似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