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成苏培盛了-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四阿哥离着康熙爷最近,他感受着那双已经有些干枯并微微颤抖的手,心里一阵阵酸涩。
他的皇阿玛老了,人老多情,人老多惧。
岁月的流逝,就是一朝之君也无法抗衡。
第424章 徒弟
康熙四十九年
八月初八
太后大丧,皇上持孝服、割辫以祭; 下旨举哀二十七日。每日定时哭灵; 京城内外一片哀泣之声。
苏伟跟着四阿哥前前后后的忙乎; 每逢大丧; 做奴才的都是最辛苦的。
这一年的中秋; 宫里也没有庆祝; 只是晚膳时,多给了几块儿果仁月饼。
说起来,这一次八阿哥倒是捡了些便宜,除了出殡那天,八阿哥和福晋都是在府里祭奠的。就是大阿哥、二阿哥,皇上也没令他们亲自送上太后一程。
这一忙碌,日子倒是过的很快,八月末时,太后丧期未过; 边关却送来了拉藏汗亲自书写的求援书。
事实与康熙爷之前预料的相差甚远; 策妄阿拉布坦的远征军并未在西藏陷入苦战,反而一路高歌猛进; 拉藏汗派人向大清求援时; 策凌敦多布已经带人攻进了招地。
军情紧急; 四阿哥带着主战一派全力支持大清出兵; 十四阿哥这一次也跟四阿哥站在了一起。
康熙爷没有再多耽误; 一连十几封圣旨发往边关。
“令西宁、松潘、打箭炉、噶斯等处各预备兵马; 并土司杨如松属下兵丁一同前往。”
“现今青海王、台吉等派兵六千与九月二十日起程。”
“令侍卫色楞、侍读学士查礼浑带兵至青海地方; 会同青海王、台吉等商酌行事。”
“青海王、台吉等发兵去后,伊等家口无人看守。行文国公策旺诺尔布、总督额伦特与青海王、台吉等妥议,屯兵形胜之处,用心守护。”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边关军事调动频繁,康熙爷索性把粮草的问题一股脑地扔给了四阿哥。
苏伟在知道四阿哥又接了这么一个如同烫手山芋的差事后,气得差点要心肌梗塞了。现在满朝上下,但凡有点脑子的,谁不知道各地的银粮府库大多都只剩了个名不副实的数字而已。
不过,四阿哥倒也算早有准备。
年羹尧日前用来威胁川陕总督鄂海的账簿一早就被送进了京城,川陕两地目前的实际银粮数目,四阿哥是一清二楚。
九月十二,京城一片秋意。
从十四爷府驶出的马车,压过一地落叶,最终停在了八爷府后头的暗巷里。
八阿哥的身体还在调养,鄂伦岱、阿尔松阿等人还在“奉旨”为八阿哥延医问药。
十四阿哥自是不止一次地走进八爷府,但从来没有哪次,他走的这么稳健,这么从容。
八阿哥坐在前院的正堂内,一身简素的衣袍,脸色还有些苍白,但却一直面带笑意。
大开的房门外,十四阿哥缓步而来。
八阿哥率先起身,其余人也一并跟着站了起来。
“八哥,”临到门前时,十四阿哥紧走了两步,伸手搀住了八阿哥的手臂,“八哥身子才刚好,这时候应该在床上歇着。”
“无碍的,又不是什么大毛病,”八阿哥温和地笑笑,转头指了指屋子里的几个人道,“今日难得几个堂兄弟都来了,咱们正好说说话。”
胤禵的眼睛往屋内一瞥,顿时微微一闪,今日来的人虽然大都在他意料之内,但也有几个着实让他吃惊。
爱新觉罗保泰,已逝裕亲王福全之子,现已承袭裕亲王的爵位,平日在兄弟子侄中最得康熙爷关怀。
爱新觉罗满都护,已逝恭亲王常宁之子,现袭贝勒爵,在宗人府供职。
爱新觉罗延信,温良郡王第三子,其兄长贝勒延绶,之前因为八阿哥求情,被皇上停了银俸,今日倒没有来。
人都说八阿哥最得宗亲权贵支持,但在众人眼中的最多还是阿灵阿、鄂伦岱等一些人。
胤禵虽然一直都清楚,八阿哥手里一定还有未露端倪的筹码,但到没有亲眼瞧见那天,总还有些含糊。
直到今时今日,八阿哥看似万分坦诚地递出了手里的这面大旗,十四阿哥却有些不敢轻易接了。
他到底小看了他的这位八哥,就算走上了当初直郡王的老路,他却并没有真正的丢盔弃甲。
“咱们也好些日子没跟十四弟见了,”说话间,裕亲王保泰与贝勒满都护一起走到了门前,“这些日子,十四弟常伴在万岁爷身边,真是想亲近都找不到机会。”
“几位堂兄不也成日里忙着自己的差事,毕竟皇阿玛对兄长们都格外倚重,”胤禵笑着,心头的不安被狠狠压下,他一路十八弯都过了,这最后一道坎就是再深,他也要迈过去!
傍晚,雍亲王府
西配院里,诗玥站在窗前,全不顾已然微冷的夜风,直直地巴望着大门外。
絮儿小心地迈进房间,有些不忍地看了自家小主一眼,上前两步道,“小主别等了,奴婢刚听扫地的丫头说,苏公公给两位小格格送完东西就走了……”
诗玥身体微微一晃,有些恍惚地转过头。
絮儿抿住嘴角,搀扶起诗玥的手臂,“王爷刚从宫里回来了,东小院正忙着呢。”
“是吗……”诗玥低下头,声音微弱的似乎连她自己都听不真切了,“上次他回来好像还是半个多月前……”
絮儿没有接话,她一时拿不准小主说的是王爷,还是……
“小主,别想这些了,您晚上想用点什么?”絮儿摆出副笑脸,扶着诗玥坐到榻子上,“膳房最近都没什么新鲜的吃食,我看程太医上次送来的腌鱼倒是不错。我到小厨房给您蒸了,再熬些小米粥,炒几道小青菜,你看好不好?”
“再加道烧鹅,并盘八珍卤烩,”门外一道清亮的声音加了进来。
诗玥倒是不怎么惊讶,苦涩的脸上勉强泛起了一点笑意,“你现在进我这门,是连个通报的都不用了。”
钮祜禄氏进了门,笑的嘴角弯弯的,让身后两个侍女把拎来的食盒摆到桌上,“我家里送来了不少山珍,这不想着跟姐姐一块尝个鲜嘛,你倒还嫌弃我。”
“我哪能嫌弃你啊,早盼着你来呢,”诗玥拉着钮祜禄氏坐下。
絮儿见自家小主总算有了笑模样,也暂时放下了心,“两位小主先坐着,奴婢去小厨房吩咐吩咐去。”
“快去吧,”钮祜禄氏也不跟诗玥多客气,兀自倒了热茶捧在手里。
絮儿利落地出了屋门,钮祜禄氏感慨地道,“絮儿这丫头也是越来越长进了,记得我刚入府时,还是个毛头愣脑的呢。”
“我不指望她多长进,”诗玥轻轻叹了口气,“常伴在身边的,只要是个心地醇厚的就好。”
“那怎么行?”钮祜禄氏拧起眉毛,“咱们身边总还得有几个伶俐,会办事的。我见姐姐这些年也就重用絮儿一个,人总归是少了些。这回新进府的太监们,姐姐不如再挑几个好的。”
诗玥拿起旁边的绣绷,抚了抚上面的图样,“我这院里也没什么差事,要那么多人做什么?”
钮祜禄氏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一把抢过诗玥手里的绣品,“姐姐还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啊,咱们王府日后是个什么前程,姐姐难道一点都不知道吗?”
“什么前程?”诗玥仍是没太反应过来,这王府是翻天还是覆地,于她来说不都只是这小小的一片天吗?
钮祜禄氏直接被诗玥的反应逗笑了,她伸出一根指头,点了点地下道,“姐姐没发觉,近来咱们脚边都热闹得紧吗?不说别人,就说我家里,几百年没见过面的远亲戚、旧邻居的一个个都跟哈巴狗儿似的赶都赶不走。人都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眼下,可不就应在这儿了吗?”
诗玥一时愣住,钮祜禄氏的笑容在她眼前放大,又逐渐变得漆黑,“你是说?不,万岁爷还正当盛年呢,哪能就——”
“诶呀,”钮祜禄氏一把按住诗玥的手,“这事儿要做不得准,我也不会跟姐姐说啊。如今太医院里,可是整天焦头烂额的。你没见着咱们王爷是越来越忙了吗?”
“可,可是,”诗玥总是下意识地拒绝相信,“皇上有那么多皇子。”
“那又怎样?”钮祜禄氏收回视线,打量着诗玥绣到一半的手帕,“咱们王爷是厚积薄发,八贝勒被万岁爷一顿贬斥,如今满朝里,谁还能与咱们王爷平分秋色?姐姐是没听说,这次太后去世,咱们福晋在宫里,可都比得上几位娘娘尊贵了。那些常年侍奉皇主子的奴才,哪个不人精似的?”
诗玥的脚底蓦地窜起一股凉意,她下意识地垂下头,眼前走马观花地闪过那一座座森严的宫殿,那一堵堵高高的宫墙,原本微微酸涩的心,此时却宛如沉进了古井深潭,再看不到一点光亮。
入夜
七喜儿跟着苏伟走出暗房,单薄的身躯在夜风中瑟瑟发抖,苏伟转头看去,才发现他背脊湿了一大片。
“早知你这么胆小,今儿就不让你来了,”苏伟把两手揣进袖子里,“夜里风凉,赶紧回去把衣裳换了吧。”
“不,不用,我送师父回去,”七喜儿抹了一把头上的细汗,把手里的灯笼又举得高了些。
苏伟摇了摇头,也没强求他,“这杀鸡儆猴的戏码在哪座府邸都是常事儿,你也得尽快习惯才好。近来,京里京外关于咱们王爷的风言风语太多了,咱家实在没那个精力再逐一归束这些只会添乱的奴才。”
“师父,师父做得对……”七喜儿使劲揉了揉眼睛,强迫自己忘掉那条刚刚掉在地上的血淋淋的舌头。
“行啦,你年纪小,不习惯也正常,”走到东花园门前,苏伟拿过了七喜儿手上的灯笼,“赶紧回去吧,睡前喝碗姜汤,别再着了凉。”
“是……”七喜儿抽着鼻子答应了,给苏伟行了礼,“师父慢走。”
苏伟提着灯笼走进了东花园,没走几步,路旁就窜出个人来,见到苏伟立马亮出了大白牙。
“师父,”小英子抻着脑袋往花园门外瞅了瞅,“那个就是我的小师弟啊?师父当初对我怎么没那么体贴?”
“人家没你欠揍,”苏伟白了小英子一眼,任他把灯笼抢过去,“现在也是当总管的人了,别没事儿就蹦蹦哒哒的。”
“哪有蹦跶?我是太想师父了,一直在这等你来着,”小英子是没大没小地冲苏伟努努嘴,“王爷都念叨你好一阵了,好不容易从宫里回来,您也不说多歇一歇?”
“我倒是想歇了,”苏伟仰头抻了个大大的懒腰,“近来我得常跟着王爷往宫里去,叫你回来,是让你多盯着府里些。”
小英子停住了脚步,苏伟轻抚了抚卷起的衣袖,“这花还没开,就什么蛾子苍蝇的都粘上来了。之前给你送去的那些人可不是白送的,这回都多给你师父长几只眼睛!”
第425章 沉住气
康熙四十九年
九月十二,入夜
苏伟打发了跟前跟后的小英子,自己回了东小院,迈进屋门时,四阿哥正卧在榻子上,难得地闭目省神。
苏伟绕到屏风后头换衣服,四阿哥听见声音,仍闭着眼道,“晚饭吃了没?爷让茶房给你留了鸡汤。”
“我吃了点心,不觉得饿,”换了常服出来,苏伟又拖拉着鞋往外走,临过榻子时被睁开眼的四阿哥一把捞到怀里。
“好容易回来的,又要跑去哪儿?”
“我去叫库魁烧洗澡水!!!”
苏伟在四阿哥怀里一顿挣吧,无奈四阿哥不想放人。
“水都热着呢,喊一声就行了,”四阿哥把人拽到榻子上,“爷都好几天没亲近了,一会儿再洗。”
苏伟电光火石间捂住那张凑近的嘴,满脸嫌弃地道,“我刚割了一人的舌头,断了一人的腿,现在口鼻里都是血腥味儿,你离我远点儿!”
四阿哥顿在半空中,跟身下的人僵持了一会儿,无奈起身,“暗房里的事儿让恩绰和纳穆图去做就是了,你何必跟着操心呢?”
“纳穆图是长史,有官职在身,这种事,他哪放得开手啊?”苏伟推开窗子,叫了库魁一声,库魁应了,很快就提了热水过来。
屋子里升腾起水汽,四阿哥一手撑着头,侧躺在软榻上,看着屏风后头影影绰绰的身子,虽说一时欲望难纾,但好像也别有一番风趣。
“爷看你叫了小英子回来,这阵子府里的动静是不是太大了?”
苏伟把自己整个沉进水里,舒坦地吐了口气,“京里都传成那样了,府里的动静能不大吗?现在一个门房都敢收一百两的孝敬银子了,再不管管,回头还不反了天去?”
“天家富贵,万人之上,谁能不惦记着……”
四阿哥在一片氤氲水汽中慢慢勾起唇角,“爷这些日子在宫里,看着皇阿玛调兵遣将。那些让朝臣宗亲挣破头的功名利禄,在乾清宫里,只不过费了一点朱砂罢了。”
苏伟在浴桶里哗啦啦地转过身,有屏风隔着,他看不清四阿哥的脸,但他能看到四阿哥的心。
一个天下,举手可得,在那样高的地方呆久了,再沉稳的心恐怕都要动摇了。
苏伟不禁想到,从八阿哥出事起,康熙爷几乎就毫不掩饰地把四阿哥拉进了政治权利的中心,边关军事,地方民政,一股脑地摊在了四阿哥面前,最近甚至把兵马粮草的大事也交到了四阿哥的手上。
这样赤裸裸地抬举看重,是真的力不从心、无人可用,还是另有目的?
屏风后的水声渐渐小了,四阿哥还在软榻上躺着,微阖着双眼。
他听到了那人在水中起身,听到了窸窸窣窣的穿衣声,这些天一直压在心底的火苗簇簇地跳动起来。
踢踢踏踏的脚步由远及近,四阿哥勾起唇角,慢慢睁开眼睛——
“哗——”
兜头而下的冷水像是一盆寒冰,将一簇燃烧的正旺的火焰灭了个干干净净。
四阿哥几乎是下意识地原地弹起,带着一脸还在流淌的水迹不可置信地瞪向还拎着水桶的人。
苏大公公老神在在地放下水桶,刚刚洗完澡的脸庞泛着粉嫩,“怎么样?清醒了吗?”
被浇了个透心凉的人还没完全反应过来,下身某个一直勃发的部位此时也彻底软了下去,心里难免有了怒气,“你是疯了吗?真以为爷舍不得打你?!”
“你打啊!”
苏大公公的气势从来不输人,“你这还没迈上金銮殿呢,尾巴都要翘上天了。有种也给我定个午门斩首,让满天下的人看看雍亲王是不是真的要当皇上了?!”
四阿哥一时愣住,呆呆地看着苏伟,屋内的烛火啪啪地爆出火花。
榻上的人拧紧眉毛,湿透了的衣服贴到身上,被窗缝透进来的小风一吹,不禁打了个寒颤。
今晚东小院是库魁值守,本以为送了热水进去,暂时就没什么事了。没想到,半个时辰没过,苏大公公就打开了门,让库魁去准备姜汤。
好在姜汤是随时都备着的,库魁很快从茶房端了两碗来,躬身进入内室时,屋里异常的安静。
苏伟走过来接过姜汤,库魁觉得奇怪,壮着胆子在临出门时往四阿哥的方向瞄了一眼。这一瞄不要紧,吓得他差点儿绊在门槛上。
坐在软榻上的人明显一身水迹,上半身完全湿透,绑着辫子的白玉结都粘在了衣服上。
这是闹别扭了?那水不会是苏公公泼的吧?可是这屋里只有两个人,如果不是苏公公,总不能是王爷自己吧?
库魁不敢往细里想,只暗暗决定,一会儿把张保、张起麟都叫起来,今晚要随时待命。
不过,出乎意料地,这一夜的东小院很平静。
张保、张起麟跟着库魁在台阶上蹲了一宿,卧房内没多久就熄灭的烛火却再没亮起来。
翌日清晨,黑着眼圈的三位公公亲自摆膳,几个人探头探脑地看了半天。换了朝服的四阿哥和苏大公公像往常一样,一前一后地从卧房内走了出来。
“今天也不用带什么了,爷晚上还是回府里来住。”
四阿哥的声音听不出任何异样,拎着帽子的苏公公看起来也很正常。
“咸安宫的事儿该跟万岁爷提提了,咱们不好总送东西去。”
“就是一些补品,没大碍的……”
两人一起坐到桌旁,张起麟连忙盛了粥递到两人手边。
苏伟抬头看了一眼,被几个人的脸色吓了一跳,“你们昨晚都干什么了?怎么一个个都跟没睡醒似的?”
“没有,没有,都是张保呼噜打得太响了,”张起麟跟着赔笑,莫名躺枪的张保公公在后面偷着剐了他一眼。
苏伟一脸不明所以,继续吃着自己的饭。
张起麟又给王爷布菜,舀了一勺姜丝炒鹌鹑,“这鹌鹑正嫩的时候,王爷多吃点儿。”
舀起的勺子还没落到碟里,桌上的人突然惊天动地的一声,“阿嚏——”
“王爷恕罪!”
张起麟手一抖,菜掉到了地上,三位公公立时跪了一地。
苏伟叼着烧饼一脸茫然,四阿哥用帕子擦了擦鼻子,随意地甩甩手道,“行了,不用你们伺候了,都出去吧。”
听着那明显的鼻音,三位辈分都不低的公公交换了一下眼神,临退出门时都狠狠瞪了某罪魁祸首一眼。
“这都怎么了?”苏大公公很是无辜。
“不是谁都像苏公公那么大胆子的,”四阿哥自己盛了半碟姜丝鹌鹑,慢慢地嚼着。
“一会儿找太医开副驱寒的药吧,”苏伟喝了一大口粥,完全没有反省的意思,“不就淋了点水嘛,真是越来越娇气了。”
早朝后,乾清宫
兵部左侍郎励廷仪正向万岁爷上禀边关军情,“月前,西宁粮草调补充足后,西宁、青海驻防的满洲兵、绿营兵、督标兵及土司兵已组成救援西藏的大军。侍卫色楞与侍读学士査礼浑率领二千五百人,朝拜图岭方向,奔木鲁乌苏出发。总督额伦特和内大臣策旺诺尔布率领四千五百人; 朝库库赛岭方向,奔木鲁乌苏出发。提督康泰也奉命,与总督额伦特相约而行,率领所属一千人经打箭炉,奔察木多而去。”
“藏地情况复杂,如此兵分两路,会不会有所不妥?”大学士马齐从旁轻言道。
康熙爷皱了皱眉,视线在军事图上扫过几遍,最后道,“即便策凌敦多布入藏后取了几次小胜,他的人马一定也是疲敝已极。额仑特、色愣带近一万人入藏,应当不会有什么万一。”
马齐低头颔首,其他大臣也不再多言,毕竟准噶尔的远征军只区区两千人,清军一万大军难不成还会吃了败仗吗?
到了中午,臣子们都行礼告退,康熙爷也累了,魏珠扶着他到榻上歇着。
“老四今儿怎么没见着?去户部了?”
“阿,没有,”魏珠给康熙爷倒了茶,“王爷一直在偏殿呢,本来想过来伺候。可刚刚太医给诊了脉,说是着了风寒。”
“怎么好好的又着了风寒?”康熙爷皱起眉,“严不严重啊?”
“不严重,”魏珠陪着笑,“只是有些流涕发热,太医已经给熬了药。王爷怕给万岁爷过了病气,今儿就没敢过来。”
康熙爷敛眉沉思了片刻,又往偏殿的方向看了看,终是放轻了嗓音道,“罢了,既是病了,就让他回去歇着吧。在自己府里,怎么也能舒坦些。”
“嗻,”魏珠领了命,躬身退了出去。
晌午,十四阿哥带着提膳的太监进了万岁爷寝殿,万岁爷午时小睡了一会儿,刚刚起身。
胤禵扶着康熙爷下了床,给披了外袍,“皇阿玛这几日总算能多睡些了,气色看着也好多了。”
“许是天气凉了,不觉得那么燥得慌了,”康熙爷坐到膳桌旁,“胤禵也坐下,陪着皇阿玛吃点儿。”
“儿臣正饿着呢,”十四阿哥笑笑,坐到康熙爷身边,“刚听魏公公说,四哥回府去了?”
“胤禛着了凉,估摸也是这阵子太累了,”康熙爷轻轻叹口气,让侍膳的公公给胤禵夹了块儿卤汁豆腐,“你也要多跟你四哥学学,别的不说,处理政事务必要细心谨慎,更要高瞻远瞩。”
胤禵拿着筷子的手微微一顿,很快又恢复了正常,“四哥做事一向周全的,儿臣天生就马虎大意,额娘也总教训我。”
“你倒老实,知道问题就要改,不能总莽莽撞撞的……”
“是,”胤禵笑着应了,哄着康熙爷又多用了半碗小米粥。
“眼下边关已经出兵,皇阿玛也可以暂时歇歇了。”
用完午膳,胤禵扶着康熙爷起身,两人慢慢走到殿外。
“你觉得这场仗我们肯定能赢吗?”
“儿臣……”胤禵踌躇了一下,康熙爷转头看了他一眼。
“儿臣拿不准,”胤禵低下头,“照理说,策妄阿拉布坦派到西藏的远征军不过两三千人,长途跋涉下应该兵马疲敝。可是,从拉藏汗传出的求援书来看,我们可能小看了准噶尔军队的战斗力。另外,儿臣也担心,西藏内部势力分化,一旦有兵马投靠了策凌敦多布,事情就不好办了。”
“没错,你在军事战略上的眼光,要比那些只知道纸上谈兵的酸儒老臣强得多。”
康熙爷赞许地点点头,慢慢踱到廊柱旁,向远处看去,“其实,朕心里清楚得很,这次入藏的几千兵马,八成是回不来了……”
第426章 龙图公案
康熙四十九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