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成苏培盛了-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兄弟,咱们就等着看,他日兄弟反目、血溅七步的好戏吧。”
胤禟眉头轻皱,看向八阿哥的目光不自觉地带了些打量。
八阿哥看起来很正常,可仔细观察下的胤禟,突然发现,八阿哥捏着棋子的手在微微发抖!
第453章 大军开拔
康熙五十年
一月二十日; 乾清宫
今天是宫里难得的热闹日子。
乾清宫西庑; 懋勤殿洒扫一新,正门大开。
辰时三刻; 一辆又一辆马车,停到了东华门外。
“小主子们; 都慢点儿,咱们再等等; 人齐了咱们一起进去。”
魏珠今儿是揽了个上好的差事,话没说几句,各府的荷包就把袖子都塞满了。
清一水儿的小萝卜头站在一处; 你打量我一眼; 我打量你一眼; 大都不说话,只有少数几个活泼的,爱在人群里窜。
“弘昌!弘昌!”
弘盼打一下车就看到了离得不远的十三阿哥家的弘昌; 连忙疯狂摆手。
弘昌有心往这边凑凑; 无奈身边人太多; 只好也冲弘盼挥了挥手。
那边十四阿哥家的弘春、弘明站在一处。
弘春已经九岁; 进宫要与十八阿哥等几个叔叔辈的一齐读书,自然不愿跟那些六七岁的小孩子待在一处。
弘明是十四阿哥的嫡子,但额娘近来与阿玛关系不好,他与弘春也不亲,见到弘盼、弘昀几个就想过去,却被弘春给拽住了。
魏珠算了算人数; 见都到齐了,便招呼了两声,头前引路,带着一帮小皇孙进了紫禁城。
近些日子,一直缠绵病榻的康熙爷,今儿难得地精神了许多,早早就等在了乾清宫的台阶上。
“来了,来了,”梁九功先看到了一帮小主子们,忙把手里的铜镀金嵌珐琅望远镜递到康熙爷手上。
康熙爷看见一帮小孩子就笑,“打头那个是弘方吧?”
“是啊,大阿哥家的弘方,今儿八岁了,年前进宫给您请过安的。”
“这孩子长得壮实啊。那他旁边那个,是老三家的?”
“是啊,是诚亲王家的弘景,九岁了。”
没用康熙爷再问,梁九功就指着后面几个道,“那是雍亲王家的弘盼阿哥、弘昀阿哥和弘时阿哥。”
“再后头是恒亲王家的弘昂阿哥,今年也七岁了。九阿哥家的弘晸,今年六岁,个头最高那个是十四阿哥家的弘春……”
“好啊,好啊,”康熙爷看得很欢喜,“孩子们都长得好,你看看,家里教的也都好。”
“那是,这都是正正经经的皇家血脉,都是万岁爷嫡亲的孙儿啊。”梁九功笑着道。
“可不是,今儿中午就在乾清宫摆宴,叫这帮小崽子来吃。”
“嗻,奴才这就吩咐下去,”梁九功打了个千儿道。
那边,小阿哥们终于进了日精门。
一进门,眼尖的弘盼就看到了远远地站在乾清宫大殿外面的人。
“皇玛法!”
他这一声叫不要紧,其他小阿哥具是一惊,接着都连忙下跪行礼。
弘盼还在原地冲康熙爷挥手,被弘昀和弘时两边一拉,才踉跄地跪下。
康熙爷眼看着一帮小豆丁跪成一片,是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只能冲他们摆手,叫都赶紧起来去读书。
“你疯啦?干什么大喊大叫的?”
弘昀站起来,敏锐地感觉到了周遭汇聚而来的打量目光,心里不禁气闷。
额娘千叮咛万嘱咐,要他进宫以后,务必处处小心谨慎,不能丢雍亲王府的脸。可结果,弘盼这一嗓子,把一切都给毁了。
弘盼倒不觉得丢人,被弘昀吼了也不生气,只是摸了摸后脑勺,干干地傻笑了两声。
一月二十二日,延庆殿
四阿哥抄农本抄的累了,走出殿门想透透气,就看到空旷的院子里,一边支了个筐,一边蹲着三个人。
“王爷!”
“嘘——”
邱海见到四阿哥出来了,正想行礼,就被苏大公公一巴掌按在了地上。
只听一阵“扑楞楞”的声音落在院子里,四阿哥转头看去,两只胖乎乎的麻雀落在了那只竹筐的不远处。
竹筐被一根棍支着,筐下撒着小米,棍上拴着棉线。而此时,棉线的一头就在苏伟手里。
四阿哥也站在殿门前不动了。
那两只麻雀左转一下头,右转一下头,原地蹦了两三下。终于,开始往筐底下移动。
棉线一头的三个人屏住了呼吸,苏伟无声地拉紧了手中的线头。
麻雀先吃了竹筐外面零散的小米,然后,往筐底下伸了伸脑袋。
苏伟和张保都攥紧了拳头,趴在地上的邱海也绷住了下巴。
突然,“砰”地一声!
伴随着一阵尖叫,麻雀扬长而去。
院门被人推开,熬格在四个人、八只眼睛的注视下,正气凛然地走了进来。
“启禀王爷,已近立春,万岁爷说,您把剩余的农本抄完,即可自行离宫了。”
墙角还蹲着的三个人唰地站了起来。
四阿哥瞥了他们一眼,淡然地道,“本王知道了,还差半本,抄完我会去向皇阿玛复命的。”
“是,微臣告退。”
“怎么,怎么还差半本啊?”
苏伟一路小跑跟上四阿哥,“你都抄了那么多了,是个意思就行了。”
“胤禵二月初一出征,”四阿哥走回屋子里,“爷出去怕又要生出事端,再说皇阿玛明明让我呆到立春的,怎么又突然反悔了呢?”
“万岁爷是想试试你,到底还想不想去边关啊?”苏伟想了想道。
“爷既然没赶上,那就算了。”
四阿哥重又坐到书桌后,“就是可怜某个人,还得挺上个八九天了。”
苏大公公长叹一口气,耸拉下脑袋,“早知道,刚才就让熬格赔我的烤麻雀了……”
一月二十五,八爷府
又是一轮针刺,八阿哥的脸色白的几乎透明了,身上血珠滚着汗水,连身下的垫子都浸湿了。
八福晋在旁边看的直打颤,见刘槐收了最后一针,就一把抓住他的手臂道,“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把我家爷治好?为什么我家爷的身体反而越来越虚弱了?”
“福晋,鬼门十三针本就极耗患者体力,身体健壮的倒还好,可贝勒爷是大病初愈,身体底子也不好……”
刘槐垂下头,“这癔症又是发自心病,病根不除,只凭针术是治标不治本的。福晋,小人不是在世华佗,真的已经尽力了。”
“病根……”
八福晋看向床上的八阿哥,脑海里回想起了八阿哥初次发疯的那天。
“苏培盛!”
刘槐从八阿哥卧房里走出来,跟着小太监回了自己住的屋子。
屋子里,一个粗使的小厮正在打扫,见刘槐进来了,就低了一下头道,“大夫,衣服都给您洗干净了。您仔细看一下,小的先出去了。”
领路的小太监也退出了屋子,刘槐在木桌边呆呆地坐了一会儿。然后起身,走向了那堆叠在床头的衣裳。
一月二十六日
万岁爷再次下旨,命四川总督年羹尧,仍管理四川巡抚事务。原川陕总督鄂海,为陕西总督。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到了大军开拔之日。
二月初一这天早上,胤禵一身戎服,铠甲披肩,在永和宫里向德妃告别。
“好,好,”德妃看着胤禵,眼眶泛红,“我儿仪表堂堂,英武不凡,自有大将风范!”
“额娘,”胤禵掀袍下跪,向德妃叩首道,“儿子谢额娘多年辛勤养育,谢额娘一直周全保护,谢额娘从来为儿子沥尽心血。”
“好孩子,快起来。”
德妃起身扶起十四阿哥,眼泪已经顺着眼角滑下,“你这一去,是山高水远,路途艰辛。边关又条件恶劣,上了战场更是生死之间。额娘不求别的,只求你能平安归来。”
“额娘,”十四阿哥双手扶住德妃,“您放心,儿子决不会让您失望的!”
“娘娘,十四爷,时辰快到了,”清菊走到门口,小心提醒了一句。
十四阿哥后退一步,向德妃拱手道,“万望额娘保重身体,待儿子凯旋归来!”
“好,”德妃虽眼含泪珠,但仍面带笑意,“额娘一定等着你!”
辰时,太和殿
军旗烈烈,号角声声。
四位内阁大臣立于大殿之上,随大将军出征的王贝子公等以下,俱戎服齐集在大殿之下。
不随军出征的王公贝勒,并二品以上大臣,俱蟒服侯于午门之外。
胤禵一步一步走上太和殿,跪受敕印,而后向乾清宫谢恩行礼。
敕印授完,胤禵出午门,骑马出承天门,由德胜门出了皇城。
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并二品以上大臣,俱一路送大将军至列兵处。
胤禵下马,望阙叩首行礼,而后仪仗先行。
擂鼓号角声后,胤禵重新上马,最后看了一眼紫禁城的方向,手一扬,大军闻动。
延庆殿
太和殿的礼乐号角声,从辰时就未停过,而今终于安静了下来。
四阿哥静静地站在窗口,看着远处的红墙金瓦。
苏伟走到他身边,抓住了他垂在身侧的手。
四阿哥回握住他,神情稍稍黯然,“爷本来已不想边关之事了,只是今早听到这号角之声,难免有些遗憾。”
“我懂,”苏伟晃了晃四阿哥的手臂。
“万岁爷已经下旨,封胡必尔汗格桑嘉措为弘法觉众第六世达赖喇嘛。待大军准备完毕,就要送其入藏坐床,执掌黄教。这是你上的奏折,就算你没去边关,这场战争里也一定有你的功劳。”
四阿哥低头笑了笑,抓着苏伟的手又捏了捏。
两人一起看向窗外,天空不知何时,残云尽退,碧蓝如洗。
第454章 邱海
康熙五十年
二月初三; 傍晚
邱海在自己的屋子里一边收拾着东西,一边情不自禁地哼着小曲儿。
明天; 就在明天!雍亲王上交了所有摘抄的农本后,他们就可以离开这里了!
邱海不愿去回想自己是怎么度过这暗无天日的两个多月的。
他只希望自己以后能永远不要再见到雍亲王府的人; 尤其是那位姓苏的公公; 听到名字都要有多远走多远!
“邱海——”
屋门被人“砰”地一声推开,说曹操,曹操就到了。
邱海深吸了一口气; 硬憋出个谄媚的笑容,转过身道; “苏公公,您老人家怎么过来了?”
“咱家来看看你啊。”
苏大公公在屋子里左瞅瞅; 右瞅瞅; 最后一屁股坐到了邱海的床上; “毕竟; 明天咱们就要分开了。相处了这两个月,咱家还真有点舍不得。”
“唉哟; 苏公公玩笑了。”
邱海丝毫不觉得惊喜,只觉得后背直冒凉气。
“小的是个粗笨的; 没办好什么事儿; 也没伺候好主子。等这回回了永和宫; 小的就自己领罚去。”
“欸,好好的领什么罚啊?”
苏伟往邱海身边凑了凑,“咱家是这么想的; 左了你也跟着王爷这么久了,不如就跟你师父说一声,让咱家把你带去雍亲王府得了。”
“啊?不是,苏公公!”
“当然,”苏伟没给邱海拒接的机会,“咱们做太监的,在宫里伺候主子,多少威风些。你要是不愿意去,咱家也不勉强。”
“不不不,当然不是。小的能伺候王爷,那是小的上辈子的福分!只不过,小的真的是在永和宫呆惯了……”
邱海抹了抹头上的汗,“而且,而且德妃娘娘那儿还有需要小的办得差事呢。小的真的是不能离宫啊。苏公公,还请您谅解一二,小的就是个奴才,什么本事都没有。”
“你这么紧张干什么?”苏伟扬着下巴,“咱家也是一片好意啊,这不是怕你交不了差嘛。”
“什么,什么交不了差?”
苏大公公两条腿往凳子上一踩,一手拄起了下巴,“就别装了,你那点儿小心思,咱家刚一进延庆殿的时候就看出来了。”
“小的不明白苏公公的话……”
邱海这时候倒是坚挺起来了,“小的就是娘娘派来伺候王爷的。您知道,王爷刚进延庆殿时,身边一个奴才都没有。要不是娘娘惦记着,这延庆殿里又冷又潮,王爷不知要遭多大的罪呢。”
“哟,”苏伟啧啧了两声,“没看出来啊,你还是个挺忠心护主的。”
邱海抿住嘴,没有接茬。
“不过,眼下你的主子可不在这儿,没人救得了你。”
苏大公公低下头,慢慢理起了袖口。
邱海身上的汗毛唰地竖了起来,像是为了印证苏培盛的话,紧闭的屋门上,映出了张保慢慢走近的身影。
“苏公公!”
邱海踉跄地后退几步,抵住了墙根,“小的再不济,也是永和宫的人啊!我们家的娘娘可是王爷的生母!”
“你做的事跟德妃娘娘有什么关系啊?”
苏伟歪了歪脖子,“你放心,德妃娘娘会好好的,以后也会母慈子孝,颐养天年。不过,你可能就看不到了。”
“苏公公——”
邱海这下挺不住了,扑通一声跪倒,“小的什么都没有干成啊,您来了以后,小的连院子都很少去啊。”
“是吗?可是,你还是传了不少消息出去吧。要不,咱们早先时候的精致饭食都是从哪里来的?”
“那是小的遵照您的指示做的啊!”
邱海觉得自己要冤死了,“小的什么都不知道,说的也就是王爷吃喝拉撒的事儿啊。小的对天发誓,要是有一句假话,就让小的下辈子还当太监!”
苏伟两眼一瞪,险些笑出声来,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朴实纯真的誓言。
“好吧,咱家暂且相信你。那你也再跟咱家说说,一开始你跟王爷进了延庆殿,身上带了什么任务啊?”
邱海哭丧的气息一下子止住了,呜咽了半天,刚吐出了半个“没”字,就被苏大公公的一个眼神吓了回去。
“奴,奴才就是,要随时听候王爷吩咐,帮王爷向外传递消息,告诉王爷外面有我们的人,让王爷可以放心……”
屋子里突兀地沉默了下来,邱海跪在原地,不敢抬头,但仍能感觉到那突然四散的冷意。
“苏,苏公公?”
邱海又等了一会儿,见苏培盛一直没有回应,才大着胆子抬起头。
苏伟还坐在那儿,两只手搭在膝盖上,脸被掩在了阴影里。
“王爷什么都没吩咐,奴才也什么都没做成!”
邱海捏着自己的宫服下摆,“苏公公,您就看在那天遇刺时,小的还帮着灭火的份儿上,给小的一条生路吧。”
苏伟不长不短地吐了口气,转过头看向邱海,“想要生路也简单,听话就行了。”
“小的听话,小的肯定听话,”邱海把脑袋点的像小鸡啄米似的。
“咱家不管你这两个月在延庆殿里听到过什么,看到过什么,回去永和宫后都给我忘干净了!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咱家想,你心里应该很清楚。”
“清楚,清楚,奴才什么都不知道。”
事实上,邱海被吓破了胆子,确实也没看到过什么。
“以后,咱家会派人定时联系你。永和宫有什么动静,你要老老实实地交代。要是咱家知道,有什么你该知道却刻意隐瞒的,别怪咱家不顾咱们这两个月同甘共苦的情分!”
邱海面露难色,极为恐慌的眼神看了看苏伟,又看了看门外。
半晌后,终是认命地点了点头,“是,小的明白了。”
“明白就好,”苏伟站了起来,走到邱海身前去,“你也别以为,回了永和宫,就天高任鸟飞了。延庆殿遭遇刺客的事,大理寺还没破案呢。你说,咱家要是作证,你与刺客私通——”
“小的不会的!小的应了苏公公,以后一定为苏公公马首是瞻!”
“这就对了。”
苏大公公终是笑了,亲手扶起了邱海,还替他拍了拍膝盖上的尘土,“你放心,咱家从来都是一个赏罚分明的人,跟着咱家办事,你绝对亏不了。”
邱海还愣着,汗湿的手掌里就被塞进了一块儿沉甸甸的东西。
苏公公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走出去了。
邱海才傻傻地举起了手里的东西,那是一枚亮闪闪的,在烛光底下直晃眼的大金锭!
翌日,清晨
延庆殿的大门终于正式打开,跟在四阿哥身后的苏公公,深深地吸了一口自由的空气。
“王爷,微臣回去复命了,”熬格上前一步,拱手行礼道。
“辛苦你了,”四阿哥应了一声。
熬格带队离开,苏伟凑到四阿哥身边,“咱们去哪儿?先回府吗?还是去乾清宫?”
四阿哥抬起头,眯着眼,看了看天空,“先去永和宫吧。”
出延庆殿这种事儿,不宜太过高调,所以苏伟也没让外头的侍卫透漏消息给任何人。免得十八阿哥他们又跑来,闹得满宫皆知。
所以,雍亲王这一路走向永和宫,路上碰到的奴才都是一惊,然后才下跪行礼。
到了永和宫外,邱海先行一步,进去通报。
没用一会儿,清菊就急匆匆地走了出来,见到雍亲王忙上前行礼,“奴婢给王爷请安了,不知您今日出来,要不奴婢肯定早早就等在外面了。
“无碍的,额娘起了吗?”
四阿哥跟着清菊迈进了永和宫的大门。
“一大早就起了,您在延庆殿静修,也没有消息,十四爷又出征了。娘娘这些日子,精神都不大好呢。”
一行人到了德妃的寝殿外面,德妃竟是披了斗篷亲自等在了门口。
“哟,娘娘,您怎么出来了?”
清菊忙上前扶住德妃,四阿哥俯身行礼。
“儿子给额娘请安,让额娘担心了。”
“可算出来了,快来给额娘看看。”
德妃快步走下台阶,牵住四阿哥的手,上下打量了一番。
“可是瘦了,上次遇刺可有伤到哪儿?那些奴才都是怎么伺候的!”
“额娘放心吧,儿子没事。”
四阿哥略略地弯了弯嘴角,“皇阿玛让儿子静修,自是要清瘦一些的,身体倒是轻快了不少。”
“那还好,额娘如今见到你好生地站在眼前了,这一直悬着的心才算放回肚子里。”
“娘娘,王爷,”一旁站着的清菊,上前一步道,“这外头冷,咱们还是进屋说吧。”
“对对,你看我这记性!”
德妃忙牵了四阿哥往屋里走,“你去吩咐小厨房,胤禛这阵子一直吃素,该吃些好的了。但也别太油腻了,都做得精致可口些。”
“是,娘娘就放心吧,”清菊一派喜气,替德妃和四阿哥撩了帘子,就忙去小厨房吩咐了。
苏伟和张保本来侯在外头,见暂时不用伺候了,张保就让苏伟先跟着邱海去了后院偏殿。
“苏公公,您想吃什么?我让小太监去提。”
邱海一想起能吃肉了,现在也开始两眼冒光了。
“哟,这不是苏公公吗?”
“师父!”
来人正是永和宫太监总管李勤之,邱海的师父。
苏伟瞥了一眼有些肝颤的邱海,上前一步,随意地拱了拱手,“李公公,好久不见。”
第455章 祈福
康熙五十年
二月初四; 永和宫
李勤之把苏伟迎进了自己住的屋子,嘱咐小太监们提了颇丰盛的早膳来。
“不知王爷今日出宫,一时有些仓促,苏公公就只当是顿便饭了; ”李勤之比苏伟大了整十岁; 也是宫里积年的老太监了。
不过; 虽说是永和宫太监总管,却也只位七品; 在苏培盛面前自是不能托大。
“李总管太客气了,咱们做奴才的; 能填饱肚子就行,哪来那么多要求?”
苏大公公说是这么说; 手底下可是没客气,先来两口羊肉火烧; 再喝上一碗热乎乎的鸡丝山药粥,旁边搭的小素三针; 那是连看都没看一眼。
邱海可怜兮兮地站在旁边,他的身份还不能上桌,只能干看着流口水。
李勤之呵呵笑着; 又给苏伟倒了杯去腻的茶; “我这徒弟临时受命去伺候王爷,我也没来得及交代几句,这孩子平时也不是个机灵的,也不知帮没帮上苏公公的忙。”
“邱海办事倒还勤谨; ”苏公公喝着粥,点着头。
“不过,脑子确实不大聪明。”
刚想替徒弟谦虚一下的李勤之,半口气差点没提上来,被噎得连连咳了两声。
邱海则低下头,一声不敢吭。
“不过,我们王爷也不是个难伺候的,会听吩咐就行了,也不用他自己瞎动什么歪脑筋。”
苏伟抬起头,冲李勤之扬了一下下巴,“你说是吧,李总管?”
李勤之愣了一下,随即马上反应过来,连连点头道,“那是自然,做奴才的听话才是紧要的嘛。”
苏大公公嘴角一咧,低头继续吃饭。
李勤之暗中瞥了邱海一眼,抿了抿微微发干的嘴唇,“王爷在延庆殿这一住就是两个多月,我们主子是天天念叨着。如今这总算出来了,王爷合该多进进宫,陪陪娘娘才是啊。”
“主子的事儿,哪里有奴才置喙的余地?”
苏伟连眉毛都懒得掀,“再说,我们王爷一贯孝顺的。娘娘要是想着了,派人去叫一声也就是了。”
“那是,那是……”
李勤之这下更加摸不准苏培盛的脉了,之前雍亲王出事时,德妃娘娘急于替十四爷出手,很多手段都没加掩饰。
雍亲王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