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成苏培盛了-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额,那个”库魁挠挠后脑勺,略尴尬地插嘴道,“其实,苏公公是压根就没钱了。他跟我说,上次买东西花了八百两,积蓄都用光了。这做假金子的花销,还是我付的呢。”
  堂屋内,四阿哥气喘吁吁地坐在一团乱的榻子上,苏伟揉着被打疼的胳膊一挪一蹭地凑过去,“爷,你消气了吧?怎么说,我今天也立功了啊——”
  “立个屁功啊!”苏伟不说还好,一说四阿哥抄起手边的垫子就甩了过去,“爷养那么多人白养的啊,用你立功!你没想想出事了怎么办?”
  “能出什么事儿啊,”苏伟闪过飞来的垫子,又呲着牙揉揉不小心扭到的后腰,“我都做好安排了,再说光天化日的,我这不也都好好回来了嘛。”
  “你再给我废话!”四阿哥作势又要站起来。
  “好,好,”苏伟连忙伸手做安抚状,“我以后都听话,再也不做危险的事了。”
  四阿哥喘了口粗气,恨恨地别过头,苏伟扁了扁嘴,又往四阿哥身边凑了两步,“爷,你别生气了,我以后做事一定都跟你商量。再说,我这不也是担心嘛。万一,那个马廉探到了东小院的事儿,不是更危险吗?”
  四阿哥没说话,依然别着头,苏伟捧着垫子坐到四阿哥身边,“主子,我听那个何舟说了,他们主要是想探听你书房里的事儿,以后爷得让傅鼐他们小心点儿了。大阿哥既然想知道爷对朝中之事的安排,马廉这里套不出来,他说不定会从门人那里想办法,傅鼐他们身边保不准就有大阿哥的人。”
  四阿哥叹了口气,面色总算缓和了一丝,“这些爷心里有数,咱们迁府的时日毕竟还不长,别说是身边的奴才,即便是傅鼐他们本人,爷也并没有全然信任。在商议朝中之事时,我从来没有表露过真正的企图,也尽量收敛野心。因而即便大哥从他们嘴里得知些什么,也应当无甚大碍。”
  苏伟愣愣地看了四阿哥一会儿,抿了抿唇,“哦,那还好……我还听见马廉有一个弟弟,好像还在官场,何舟提过仕途什么的。”
  四阿哥冷笑一声,“他既然敢干背主求荣的事儿,就肯定是有所图。不过这也好,他这个软肋,别人能捏,咱们也能。”
  苏伟眨巴眨巴眼睛,“爷打算现在动手吗?”
  四阿哥摇了摇头,“现在没必要,爷让人暗中看着马廉的弟弟就是了。他既然能当大哥的眼睛,就也能当咱们的嘴,若是打草惊蛇了,他这颗棋子就没什么大用了。”
  五月,福晋院里的芍药开的艳丽,一时竟强了牡丹的风头。
  堂屋里,弘晖站在福晋跟前背颂《论语》中的一段,“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恩,”福晋微扬着唇角点了点头,“书背的倒还熟,这其中的义理你再跟额娘说一说。”
  “是,”弘晖像模像样地拱了拱手,“孔子是说,做人要勤奋好学,坚持理念;如果君王无道,就不要出来做官;如果国家不安稳,就不能躲在家里,遇到开明君主,就积极入世,得不到重视,就隐退山林——”
  “只知其表,未知其里,”弘晖说到一半,外间传来四阿哥的声音。
  福晋闻声,赶紧起身行礼,“给爷请安,这大中午的,爷怎么过来了?”
  四阿哥走进屋门,扬了扬嘴角,“爷刚用过午膳,出来走走,弘晖近来似是常来你这儿啊。”
  “儿子给阿玛请安,”弘晖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只是在抬头时偷着冲四阿哥眨了眨眼睛。
  福晋恭敬地给四阿哥奉了茶,“弘晖近来功课不甚努力,师父们也不敢使劲拘束他,妾身只能时常管管他,免得他野了性子。”
  弘晖瘪了瘪嘴,往四阿哥身边凑了凑,“阿玛,你刚才说只知其表,未知其里是什么意思啊?”
  四阿哥笑了笑,伸手揉揉弘晖的头,“阿玛是说你对这一段的理解太过肤浅,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不是出将入仕那般简单的。孔子说的无道之隐,也并非指退隐山林。这其中的道理,你还要细细琢磨。这段话出自论语第八篇,泰伯十三章,想要真正领会圣人的意境,你也要前后推敲才行。”
  “是,”弘晖乖巧地点点头,复又腼腆地笑笑,“这里师父还没讲解过,儿子是自己看注解背下来的,等回去再好好琢磨琢磨。”
  四阿哥蹙起眉心,转头看向福晋,“弘晖的功课都是师父们安排好的,福晋也不要太过逼迫。弘晖年岁还小,这书本知识一点点积累才扎实。”
  福晋抿了抿唇,敛起眉目,“贝勒爷说得有理,只是弘晖贪玩,又是府里唯一的阿哥,肩上的担子重,妾身实在不敢太过放纵。”
  四阿哥微微眯起双眼,看了看福晋,没有说话。
  五月中旬,康熙爷下旨,六月奉皇太后往塞外避暑,四阿哥在随行之列。此次随扈的不只有太子和各位成年阿哥,成亲的温宪公主也将同往。
  五月十八
  四爷府
  四阿哥早朝未归,东小院门口上演了一出颇为精彩的拉锯战。
  小英子抱着门柱死活不撒手,任自家二师父扯着自己的衣服,憋得满脸通红。
  “你这个不孝徒弟!”苏伟把小英子的衣服拽的长出一大块儿,“师父的话也敢不听!”
  “不听!”小英子双手双脚都盘上了柱子,“我才不跟你出去呢,张公公都说了,最近少跟你胡闹——”
  “张公公?”苏伟踹了小英子一脚,“他是你师父,我是你师父?就让你陪我去城隍庙街口转转,胡闹个屁啊!”
  “师父,你说脏话!当心被贝勒爷听到!”小英子皱起一张脸,誓死不撒手。
  苏伟拽了半个时辰累的直喘,撒开手看了一条筋的二货徒弟半晌,“你给我等着!”
  苏伟撂下狠话,挽袖子回院子里去了。小英子探头看了一会儿,就见自家师父风一样地跑回后院,捧了个很眼熟的木头盒子又风一样地跑了回来。
  “那是我的盒子!”待苏伟走近,小英子惊叫了一声。
  “嘿嘿,”苏伟晃晃手里的盒子,“你倒是跟师傅学个十成十,不过师父的盒子空了,今儿就借你的用用啦。你既然不想去,就呆在府里吧,等师父回来再还给你。”
  小英子惊恐脸,眼睁睁看着苏公公捧着装有他全部家当的盒子越走越远,“师父,等等我!”
  城隍庙街口,今儿正是赶庙会的时候,人满为患。苏伟与小英子在人潮里挤得满身是汗,买了一堆有的没的,赶着中午时向饭馆进发。
  一路上,小英子都在数着自己的木头盒子,看的苏伟直翻白眼,“放心啦,等主子赏师父银子,师父双倍还给你。”
  小英子扁了扁嘴,脸上挂满了我不相信四个大字。苏伟自自在在地走在前头,丝毫不建议自家徒弟幽怨的目光。
  两人走到飘香居外头,掌柜的笑呵呵地迎了出来,正说话间,一个熟悉的人影从楼梯上走了下来。
  苏伟眼睛一亮,“年大人!”
  年羹尧微微一愣,冲苏伟点了下头,“苏公公,好久不见了。”
  苏伟笑笑,刚想迎上前去,端端架子,就见年羹尧身后又下来一人,“何舟!”


第149章 气死人不偿命
  康熙四十一年
  京城
  飘香居大堂里,苏伟负手而立,迎面是面无表情的年羹尧与一脸笑容的何舟,小英子捧着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站在苏伟身后,破天荒地闭上了一路嘟嘟囔囔没停过的嘴巴。
  何舟为什么会和年羹尧在一起,苏伟已没时间细想,此时既然故人相逢,肯定要过几招才算自然。
  “哟,何公公,”苏伟一幅惊奇状,瞪大了双眼,拱起手直接越过年羹尧,冲何舟而去。
  “苏公公好啊,”何舟回礼,依然笑如当初,“咱们当真是好久没见了。”
  “可不是,”苏伟捏了捏手指,“得有五六年了吧,不知何公公这几年是去哪了?现在可还在直郡王身边供职?”
  “咳,这说来话长了,”何舟抿了抿唇角,“兄弟家里有了丧事儿,郡王爷特准我回家守孝,来来回回地耽误了不少时间。近一段时间才回到京城,好在郡王爷不嫌弃,我也就是跑跑腿,干干杂活儿。”
  “何公公太谦虚了,”苏伟捧住双手,向后挺了挺身子,“就凭您的本事,郡王爷一定是多加重用。不过,王爷身边那个李进忠李公公貌似也是个会办事儿的,这一山不容二虎,何公公刚回来确实得多担待些。”
  何舟缓了缓嘴边的笑意,语气依旧泰然,“多谢苏公公费心,兄弟我年纪也不小了,不想再争些虚名,如今能有个活计,有个营生,他日可以安度晚年就满足了。”
  “何公公大义,”苏伟又一拱手,“不过咱们到底老兄弟一场,他日有用得着的地方,何公公尽管开口。虽说苏培盛不争气,但好歹蒙圣上、先皇后恩德,添为六品太监,这宫里宫外的内监中也说得上几句话。您新丧归来,也别太为难自己。”
  苏伟笑得无害,话说的却相当噎人。何舟当初也是宫里数得上名号的太监,论辈分长足足长苏培盛一轮,如今在苏伟话中竟然落得要被个晚辈罩着的下场。
  “那,多谢苏公公了,”何舟抿着嘴角,垂下头,尽量不让人看到他紧咬的牙关。
  苏伟一笑,转头看向年羹尧,略带惊讶地道,“呀,年大人,您怎么还在啊?在等咱家吗?”
  年羹尧愣了愣,看了看何舟,又看了看苏伟,一时不知该怎么接。
  苏伟做恍然大悟状,“啊,年大人莫不是跟何公公认识?那真是巧了,何公公也是咱家旧相识呢。要不,咱们几个喝上一杯吧?这飘香居的吊黑鱼汤味道很正,就是鱼种不太好,跟也令尊由湖广运来的乌鳢那是没法比的。”
  “不劳烦了,”何舟微微怔了一下,从旁插嘴道,“适才兄弟已经吃过饭,而且府里还有差事,不敢多耽误,这就先行告辞了。”
  “啊,是我的不是了,”苏伟拱拱手,笑得像只招财猫,“咱家忘了今时不同往日了,何公公赶紧回吧,兄弟改日再专门请你。”
  何舟迈出的步子被那句今时不同往日噎得一个趔趄,只好赔着笑,尴尬地往外走,临出门前偏头看了年羹尧一眼。
  年羹尧回头冲苏伟拱了拱手,“在下也有事在身,先行告辞了,苏公公留步。”
  “年大人好走,”苏伟敛了笑容,语态清冷,“令尊在外谋职不宜,年大人一举一动都要三思而后行啊。”
  年羹尧止了脚步,回头看向苏伟,苏伟却已转身,跟着掌柜的往二楼而去。
  傍晚,东小院
  四阿哥长叹了口气,看着苏伟,带着一脸的无可奈何,“你干嘛非要去惹何舟,那个人不是个好相与的。”
  “我也不是好相与的!”苏伟像只炸了毛的猫,冲四阿哥挥挥爪子,“两军相逢,勇者胜!不挫挫他的锐气,还当真让他青天白日地挖咱们府的墙脚啊。”
  四阿哥抚了抚额头,嘴角带着点儿笑意,“哪有那么容易就被挖墙角了,年家的人若是墙头草,爷要他们也不顶用。不过,年羹尧确实是个不好控制的,即便年遐龄对我唯命是从,他也一直保持观望。如今正是年家的好时机,他动了心思也在预料之中。你在这个时候吓一吓他,说不定真能事半功倍。”
  苏伟得意地扬了扬尾巴,随即又皱起眉道,“年家最近出什么事儿了吗?为什么说现在是年家的好时候。”
  四阿哥抿了抿嘴角,“郭绣近来再三请辞,他也确实年老多病,皇阿玛虽然不情愿,但也不能一直挽留。郭绣若是告老还乡,湖广总督的位置十有八九就是年遐龄的了。年羹尧任庶吉士,近来常出入南书房,皇阿玛对他也颇为看好。年遐龄于地方有功,老退后,年羹尧的前途必然不可限量。”
  苏伟眨巴眨巴眼睛,年家前途不可限量的何止年羹尧一个啊。
  转眼六月初夏,皇上奉皇太后往塞北避暑,四阿哥与苏伟又踏上了随扈北巡的路程。
  这时的塞北巡行要比苏伟第一次跟着出巡时轻松许多,路上很多地方已经有了固定驻地,并开始修建行宫。此次,皇上便奉皇太后住在了鞍子岭行宫,苏伟跟着四阿哥也混到了一间带着屋顶的房子,不用住帐篷了。
  七月初,木兰秋狩,算是塞北一年一度的盛典,除了各位皇族外,蒙古部落的贵族也是主力军。不过,在苏伟看来,就是一帮人骑着马撵兔子,第一次看还挺激动,连着看了几年,现在他宁愿缩在棚子底下躲懒,省得吃一肚子灰。
  几天狩猎下来,四阿哥收获颇丰,特意着人把自己猎到的活兔,毛皮上好的狐狸给太后和温宪公主送了些去。
  几乎要进行半个月的木兰秋狩,苏伟白天在外面都是一副优秀太监的模范样子,回到屋子里立刻摊成一摊烂泥,趴在榻子上连洗漱都懒得去。四阿哥乐得逗他,趁他不想动的时候上下其手。
  苏伟哼哼唧唧地在榻子上滚,四阿哥投湿了毛巾往他脸上擦,“你是越来越懒了,都是让爷给惯的,现在得爷来伺候你了。”
  苏伟扁扁嘴,“我是老了,你还年轻呢,比不了。”
  “又胡说八道,”四阿哥作势在苏伟脖子上咬了一口。
  苏伟捂着脖子往榻子里滚了一圈,一边捧着手垫做防御,一边想起什么似的道,“温宪公主的身体好像不太好,我那天送东西去的时候,听见屋里一阵咳嗽声,下面的丫头还说,公主有些中暑了。”
  四阿哥蹙了蹙眉,“温宪是额娘唯一的女儿了,七妹十二岁去世,额娘便病了一阵。如今温宪好不容易逃脱了扶蒙的命运,不能再有事了,等明天我抽空去看看。”
  苏伟点了点头,用垫子捂住脸。四阿哥看着好笑,伸手探进他的衣服,摸有点儿肉肉他的腰。
  七月中旬,木兰秋狩走到尾声,銮驾准备回京时,温宪公主的病情突然恶化,高烧不醒。
  “到底怎么回事?之前不是已经好转了吗?”四阿哥寒着脸,站在温宪公主的外间内,质问跪了一地的太医。
  太医们你看我,我看你,最后还是为首的何太医叩头道,“贝勒爷恕罪,臣等已经尽力了。公主身体虚弱,解暑的药物都是散热清寒之物,如今暑气散了出去,却引起了内寒,高烧不退。”
  “废物!”四阿哥随手打碎一只花瓶,满屋子的太医长跪不起。
  “主子,”苏伟走到四阿哥身边,小声劝了两句,扬手叫小太监们进门把碎片收拾干净。
  “贝勒爷,”温宪公主的近身侍婢宝笙红肿着眼睛走了出来,“贝勒爷,公主醒了,想见您。”
  四阿哥想了想,也顾不得男女大防,跟着宝笙进了内室。因公主高烧,出冷汗,着不了风,七月间,屋内也关着窗户。一掀开帘子,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屋内,温宪公主床前挡着一扇屏风,影影绰绰的白纱后,温宪躺在床上,“四哥,你来了……”
  公主的嗓音沙哑的不似少女,四阿哥蹙起眉头,“你身子这样虚,为何还跟着太后来塞北?为何不尽早跟四哥说?”
  “让四哥费心了,”温宪缓缓地摇摇头,“妹妹已嫁做人妇,很多事身不由己……今儿冒昧请四哥来,是有事儿想请四哥帮忙。”
  “你说,”四阿哥叹了口气,“咱们是亲兄妹,你的交代,为兄一定办到。”
  温宪弯了弯嘴角,“我从小在太后身边长大,跟兄弟姐妹,或者额娘都接触不多。但如今,四哥对妹妹的关心,让妹妹真心觉得,有家人真好。”
  四阿哥偏了头,深深地叹了口气,“是四哥疏忽你了……”
  温宪轻轻地摇了摇头,“四哥不要这么说,你我都是爱新觉罗家的人,能这般相处已实属难得了。妹妹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如今只想求四哥回京后帮妹妹查一件事。查出结果后,若额驸有参与其中,请四哥帮妹妹——将他正法!”
  四阿哥一愣,眼神浓重地看向屏风内,温宪公主辛苦地喘了两口气,继续道,“若额驸没有参与,就请四哥多照顾照顾他……妹妹嫁给他后,他对妹妹一直恭敬,也很关心……至于是查什么事,宝笙最清楚,妹妹走后,请四哥把宝笙带回府……”
  “公主,”宝笙哭着跪到温宪公主的床旁,“奴婢不走,奴婢跟您一起去。”
  “傻丫头,”温宪已无力多说话,只余起起伏伏的胸口,昭示着她还在做最后的抗争。
  苏伟等在内厅门口,看着卧房的方向,心里唏嘘不已,这个时空,无论是何种身份的女性,都难以获得真正的幸福。温宪公主的婚事在外人看来比起扶蒙的公主幸运百倍,可实际上又何尝不是朝堂上的一次交易。
  四阿哥走出来时面色微白,眼神凝重,与苏伟对视片刻后,轻摇了摇头。
  康熙四十一年,七月,温宪公主卒。


第150章 紧张局势
  康熙四十一年
  京城,四爷府
  贝勒爷北巡未归,府里格外宁静,因着天气燥热,后院的主子们基本不出门。
  入伏的傍晚,马廉屋里摆上了几道下酒菜,王钦应约而来。
  “哎唷,王公公,您可来了,”马廉起身相迎。
  王钦随意地摆摆手,“咱家来大管事这儿讨口酒喝,本就不上台面,大管事就别这般客气了。”
  “哪的话,”马廉请王钦上座,“您能看上小的这杯薄酒,是小的荣幸啊。”
  王钦笑笑,接过马廉递过来的酒杯啜了一口,“恩,好酒,上次尝了一口就觉得特别,这么长的时间肚里的酒虫是一直记挂着。”
  “难得对上您的口味,”马廉弯着眉眼,坐在圆桌旁为王钦布菜,“都是家里自酿的米酒,算不上名贵,但用料是实打实的。这一坛刚刚出窖,家里人一送来,小的就想起您爱喝,这才冒昧地请您来尝尝鲜。”
  “劳马管事惦记着,”王钦饮下一杯,吃了几口凉拌肚丝,“这老格被撤职后,府里的事儿多劳马管事了,咱家私下里也更愿意跟马管事共事。以后同一个屋檐下当差,咱们就当兄弟处着,有什么事儿互相照顾些,日子也更舒坦些。”
  “王公公说的是,”马廉给王钦倒了酒,又端起自己的酒杯,“小的敬王公公一杯,以后这府里的事儿还得王公公多多提点,若是王公公有什么吩咐,小的也定赴汤蹈火。”
  “好,马管事实在,”王钦赞了一声,端起酒杯与马廉共饮。
  月上中天,暑热退了些许,马廉的房里两人喝得正酣,王钦的脸由脖子红到耳后,手里还端着酒杯没有放下的意思。
  “我跟你说,”王钦压着声音,眼神飘忽,“在咱们府里当差,不容易……别看那贝勒爷平时不声不响,这一算计起来……”王钦皱起鼻梁,使劲晃了晃手指,“要人命啊……”
  “唉,”马廉拄着酒壶,打了个酒嗝,“咱们当奴才的,在哪儿都不容易……王公公是贝勒爷身边的老人儿,总比我们这些包衣奴才强。我们这些人一犯事儿,就算没死没残,被打回内务府,一家人一辈子也都别想过上一天好日子了。”
  王钦胡乱地摆了摆手,“我哪儿比你们强?你们好歹有个地方回,我呢?我跟你说,马廉,”王钦抓过马廉的胳膊,指着自己道,“我,王钦!在四阿哥身边二十六年了,你看现在,天天被一帮小的骑在脑袋上!”
  王钦敲了敲自己的头,苦丧着一张脸,“这府里累的、不讨好的差事都是我在干,那得赏赐,得进封的一概轮不上。就那个苏培盛,”王钦重重地指了指窗外,“当初就是个屁都不懂的小太监!在承乾宫时,我让他跪他就得跪,我让他爬他不敢站!还有那个张起麟,张保,都算个什么东西!”
  王钦仰头灌下一杯酒,脸色愈加难看。
  马廉暗暗地抿了抿唇角,拍拍王钦的手,“王公公的事儿,小的也听人说起过。这照理说,您可是在大行皇后身前当过大太监的,这论能力,论人缘比东小院那帮强了不知多少倍。只是可惜,贝勒爷被那帮小人蒙蔽,事事压您一头。”
  王钦叹了口气,“我也知道,可那又能怎样?我如今年龄大了,争不得、抢不得,除了听天由命,还能有什么办法?”
  马廉眼色一闪,往王钦跟前凑了凑,“王公公有能力,有人脉,何苦在一根树上吊死?贝勒爷不重用您,这府外可有不少主子巴望着您呢。”
  王钦凝眉看了马廉一会儿,声音压到嗓子底儿,“马管事的意思,咱家不是很明白……”
  塞北鞍子岭行宫,温宪公主去世,康熙爷一连几天不思饮食,太后也病了一场。
  四阿哥全权安排温宪公主的装殓,最后向皇上请命,指派领侍卫内大臣,左右翼大臣各一名,侍卫十人,护送公主灵柩先行回京。
  七月末,圣上回銮,四阿哥的队伍里多了一名侍女,宝笙。
  銮驾大军行至京郊,文武百官前来接驾,佟国维站在人首,行礼问安后,径直跪下向皇上请罪。
  康熙爷叹了口气,摆了摆手,“温宪的福分太浅,不怪你们。佟老失了儿媳,朕失了女儿,咱们是同悲同哀。”
  “多谢皇上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