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成苏培盛了-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人啊,把胤礽带来见朕!”一个仿若沉浸冰潭的声音在空落的行殿响起。
  宫内的一进宫人纷纷下跪,梁九功咽了口唾沫,握着拂尘的手紧了紧,抬头示意门口的侍卫前去宣太子觐见。
  然,谁也没想到,前去宣人的侍卫半刻后慌里慌张地跑了回来,“启禀圣上,太子一早带人出去了,一直没见回来。”
  “混账!”炕桌上的茶具被一应扫落,“让胤眩匣ぞ沿返i给朕抓回来,若是有所反抗,其属下一概就地处死!”


第201章 空章无内容


第202章 太子
  康熙四十四年
  八月初七,热河行宫
  绿意掩映的承安堂中,太医检查完十三阿哥的伤势,不解地蹙紧眉头,向后退了一步。
  苏伟看看敛眉沉默的十三阿哥,嗫嚅着不吭声的邓玉,上前一步道,“郑太医,十三爷的腿怎么样了?”
  郑太医咽了口唾沫,略带踟蹰道,“十三爷的伤恢复的很慢,似乎还有溃烂流脓的症状,本来只是筋骨错位,外伤不重,如今却是恶化了。”
  “怎么会这样?”苏伟皱起眉头,转身看了看邓玉,邓玉越加瑟缩地垂下肩膀。
  “大概是伤后又一路折腾到行宫的缘故吧,”十三阿哥轻咳两声道,“太医尽力医治即可,不必忧心,这天降横祸,谁也怨不得。”
  “是,”郑太医躬了躬身,领命而退。
  邓玉送太医出门,苏伟略一思忖,走到床边道,“十三爷,不如向皇上请命,准您先行回京调养吧。”
  “不必了,”胤祥微微笑笑,“皇阿玛随行的太医不少,药材也都齐全,更何况如今正是多事之秋,也不是爷想走就能走的。”
  “主子,出事了,”邓玉匆匆迈进屋门,“外面传来消息说,直郡王奉皇命领兵捉拿太子去了!”
  京城,四爷府
  书房里,四阿哥将关外送来的信递给张廷玉。
  “这,”张廷玉展信一看,蹙紧了眉头,“銮驾在黄陂遇刺,十三阿哥坠马受伤,匪患是蒙古人?”
  四阿哥站在书架前,一手把玩着五颜六色的骨质骰子,一手背在身后,看不清神色,“这事儿太过蹊跷,你怎么看?”
  张廷玉低了低头,“北巡一路都有重兵把手,銮驾大军更是护卫重重,这一伙人能摸到皇营附近必是有内部人帮衬着。”
  四阿哥点了点头,转过身道,“皇阿玛一贯重视满蒙关系,特别是近来准噶尔又开始蠢蠢欲动,策妄阿拉布坦野心昭著,蒙古各部的任何动作都牵连着边境军情。若是有人故意为之,当真是因噎废食了。”
  “贝勒爷,”张廷玉略一思忖道,“现下皇上、太子、直郡王俱在热河,若是蒙古有变,咱们也得提前做好准备啊。”
  “这事儿我心里有数了,”四阿哥缓了口气,坐在书桌后,“你在翰林院多留意着朝臣的动静,尤其是索额图的旧属及纳兰明珠的门下。”
  “是,”张廷玉拱了拱手,复又想起什么似的道,“贝勒爷,提起明相,臣下倒有一事儿禀报。”
  “什么事儿?”四阿哥扬了扬眉梢。
  “臣下偶然听同僚提起,年关过后,纳兰明珠就病卧床榻,”张廷玉向前一步,压低声音道,“似乎要不久于人世了。”
  热河碾子沟
  两队人马在官道拐角处对峙,直郡王勒住马缰,面带浅笑地扬声道,“太子殿下请下车吧,本王奉命带殿下回行宫面圣。”
  阿进泰护在马车一侧,看着对反渐漏杀气的部署,慢慢把手放在刀柄上。
  “本王劝各位还是束手听命的好,”直郡王眯起眼睛,“抗旨的罪名可不是谁都担得起的。”
  阿进泰冷哼一声,握在刀柄上的手紧了紧,“要奴才们束手就擒,也请王爷有点儿诚意,您这僚属的武器可都快顶到马头了,若是惊扰了太子,罪名也不小。”
  “好个伶牙俐齿的奴才,”直郡王弯了弯嘴角,眼眸深寒,“本王就看看,是违抗圣旨的罪名大,还是惊扰太子的罪名大,来人啊——”
  “大哥,”马车上一个虚弱的声音突兀地响起,虽不大但也打断了直郡王的呼喝。
  车帘被掀开,小初子扶着太子下了马车。
  “我随大哥回去便是了,何必为难几个奴才,”太子披着斗篷,面色苍白,时不时地轻咳两声。
  直郡王的马打了个响鼻,两队人马间的剑拔弩张略有松动。
  “二弟知晓轻重便好,”直郡王敲了敲马鞭,向身旁的侍从示意了一眼,“请太子上马!”
  太子的护卫被卸下兵器,解押在后,太子骑着马与直郡王并肩而走。
  “大哥此番当真费了不少功夫啊,”太子坐在马上,语态平静无波,“从四弟庄子上的事儿到皇阿玛北巡,就连这次弟弟带队出行怕都在大哥的掌握之中吧。”
  “二弟这是说的什么话?”直郡王瞥了太子一眼,嘴角微扬,“你贵为储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若是洁身自好,任谁敢动二弟一根毫毛?说到底,胜者为王败者寇,自食其果罢了。”
  太子轻笑一声,摇了摇头,“大哥教训的是,二弟与君共勉。”
  京城,四爷府
  “苏公公怎么又跑到热河行宫去了?”张保给四阿哥端上热茶。
  “他是看了爷的信,跑去看胤祥了,”四阿哥端起茶碗,刮了刮茶末,“胤祥坠马,爷也担心,他在那儿也好。爷就是怕,他那个闯祸的性子,别卷进这起子麻烦里去。”
  “主子放心吧,”张保躬了躬身,“苏公公虽说行事偶尔出人意料,但到底在宫中那么多年,心里定然有数。”
  四阿哥泯了口茶,重重地叹了口气,又拿出魔方扭了扭,“说到底,当初就不该放他走,现在他人在哪儿,爷都得悬着颗心。”
  张保陪着笑了两声,低下头站到一旁。
  张起麟轻声轻脚地走了进来,冲张保挤了挤眼睛,抹了把头上的汗珠道,“爷,今晚去西配院吧,自打钮祜禄小主有了身孕,您又好长时间不往后头去了。”
  四阿哥扭着魔方,瞪了张起麟一眼,幽幽然地开口道,“你给爷把魔方解开,爷就去!”
  接收到张起麟的求救信号后,张保弯下腰道,“主子,钮祜禄小主怀的还不知是阿哥,是格格。说到底,这骰子是小巧,孩子才是结症啊。”
  屋里静逸了半晌,四阿哥长长地叹了口气道,“去福晋那儿看看吧。”
  “嗻,”张起麟一俯身,连忙上前伺候四阿哥穿靴子,“对了,主子,今儿个年府给侧福晋送来了不少东西,说还有年羹尧大人从四川送来的蜀锦呢。”
  四阿哥起身的动作一顿,眸色斗转,“既然年羹尧送来了蜀锦,咱们就去年氏那儿开开眼吧。”
  热河行宫
  直郡王押解太子的队伍回到行宫时已经入夜。
  苏伟带着小英子站在甬道的拐角处,看着一行人进了正殿。过往的奴才无不缩着脖子,等候在殿门口的大臣们犹豫再三,还是纷纷向太子行了大礼。
  梁九功率先迎出殿门,冲两位皇子笑了笑道,“圣上说,直郡王一路辛苦,早些回去歇着吧,太子殿下请跟奴才进来。”
  直郡王脸色微变,看着太子迈进殿门,藏在袖中的手紧紧地攥了攥,转身走下台阶。
  内殿只燃了两盏烛台,昏暗地映出榻上的人影,香炉上方氤氲着安神香的气味儿,一本暗红的折子摊在炕桌上。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太子走进屋内,长叩到底。
  屋内沉默了很久,康熙爷靠在榻里,上半身埋在阴影中,看不清神色。
  窗外又起了晚风,一片柳叶从树枝上飘下,映在灯笼上,又打着旋儿地刮过窗棂,掩寂在一片黑暗中。
  不知过了多久,胤礽的膝盖已经没了知觉,支撑的双手开始发麻,一阵窸窣的声音总算打破了殿内的宁静。
  然,从榻上起身的康熙爷却只留给太子一片衣角,余下的依然是死一般的沉寂。
  下人房
  “皇上为什么下令抓太子?”小英子猫在被窝里,压低声音对苏伟道。
  “还能为什么,”苏伟枕着手臂,盯着房顶,“肯定跟这次遇刺有关。”
  “难道是太子指使的?”小英子瞪大了眼睛。
  苏伟瞥了他一眼,叹了口气道,“不管是谁,总离不了储位之争。太子地位不保,皇子间表面的平和就要彻底打破了。希望老天保佑,这场大火别太快地蔓延到京城里去。”
  延薰山馆
  “王爷,”赫都匆匆迈进屋门,俯身行礼。
  直郡王负手站在窗旁,一双眸子在月色下闪着幽光,“怎么样了?”
  “皇上独自回了寝宫,而太子自打进了松鹤清樾就没见出来。”
  “这就对了,”直郡王勾起唇角,声音清冷,“他身在储位这么多年,如今该尝尝居人之下的滋味了。”
  银月半圆,夜色浓重时,数匹快马奔出行宫。
  皇上遇刺,太子被抓,朝中将有大变。阿进泰等人虽被关押,但随行朝臣中依然有太子的亲信,束手就戮的事儿索相已经经过一次,决不能再有第二次。
  然,这些报信的快马还没有奔上官道,大多都已被护军盯上。
  天还未亮时,随扈大臣歇息的十九间照房就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
  御前侍卫的腰牌一亮,奉旨行事。被带走的大臣或高声喊冤,或沉默不语,侥幸逃过一劫的只能默默祈求菩萨保佑。
  下人房也没能幸免。
  前来抓人的护卫没有御前侍卫那般有礼,一脚踢开房门,赶鸭子似的将连裤子都来不及套的奴才们聚在一处,伺候过太子的全都带走。
  苏伟披着外袍,拉着小英子冷眼旁观,他六品太监的补服一晃,那些粗鲁的护卫大都绕着走。挑拣的差不多了,为首的统领才靠过来道,“这位公公是?”
  “咱家姓苏,在盛京给四贝勒看庄子的,听说圣上北巡,特来送些物品用什,”苏伟打了个哈欠道。
  四贝勒爷用六品太监看庄子?护卫统领愣了愣,脑筋转了两圈还是拱了拱手,带人走了。
  关人的厢房里越来越热闹,哭闹喊冤的不绝于耳。
  小初子坐在墙角,望着渐亮的窗口,意外地平静与沉默。
  清晨,荷叶上的露珠不再滚动,在初起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跪在松鹤清樾内殿的胤礽已经面色如纸、摇摇欲坠,勉强地抬手遮住映在脸上的阳光。
  清扫的奴才们一溜串地进了内殿,擦地的擦地,抹桌子的抹桌子,像是根本没看到屋里还跪着个人。
  窗边掸起的灰尘在晨光中起起伏伏,胤礽捂着嘴咳了两声,一个沾着抹布的水桶放到了身边,伴着细细的低语,“已有报信人逃脱围剿回京,请殿下稍安勿躁。”
  胤礽垂下眼脸,掩去神色,身边的人提起水桶迈出了屋门。
  “你们都出去吧,”梁九功出现在门口,奴才们纷纷起身行礼,快步退下。
  “殿下,”梁九功弯腰走到胤礽身前。
  胤礽仰头看了看他,虚弱一笑,“梁公公还这么叫我,我也不知当不当得起了。”
  “殿下是万岁爷亲册的太子储君,当然当得起,”梁九功扶着胤礽起身,“此一事未查清前,还请太子屈就驯鹿坡,万岁爷已下令,回京前由直郡王负责太子安全。”
  “驯鹿坡,”胤礽苦笑一声,“也好,就是辛苦大哥了。”
  烟波致爽殿
  康熙爷端坐在龙榻上,面色阴寒。
  梁九功躬着身子,轻手轻脚地迈进殿内,压低声音道,“万岁爷,太子已经搬进了驯鹿坡的木帐里,直郡王也领人前去看守了。”
  屋内一时沉静,梁九功垂着肩膀不敢抬头。
  半晌后,一声轻叹,“老十三的伤怎么样了?”
  “回皇上,”梁九功紧忙地俯了俯身,“十三爷的伤还在将养着,听郑太医说伤势似有反复。”
  “反复?”康熙爷眯了双眼,“不就是一个错位扭伤吗?怎么会反复?”
  “奴才也不知情,”梁九功跪到地上道,“郑太医说,一开始确实只是轻伤,但不知怎地,原本不重的外伤突然化脓溃烂,上了药也不见好。”
  “糊涂!”康熙爷意义不明地一声呵斥,沉吟片刻道,“让刘院判去看看。”
  “嗻,”梁九功叩头领命。
  承安堂
  小英子泪眼汪汪地看着自家师父一边跟十三阿哥扯皮,一边悄悄地拨开了南窗的销子。
  “看日头,十三爷该换药了,”苏伟躬了躬身,“奴才就不搅扰阿哥了,奴才告退。”
  “苏公公好走,”胤祥靠在床头,点头笑了笑。
  小英子不情不愿地跟着师父出了正殿。
  果然,转脸苏伟就变了神色,左看右看地观察一番后,向屋子南头绕了过去。
  “师父,这不是咱们府上,你又要干什么?”小英子猫着腰跟在苏伟身后,“昨天抓的太监可都没放出来呢。”
  “你小点儿声,”苏伟弯着腰挪到南窗下,“十三爷的伤不对劲儿,我得查查看。”
  “主子,这药今儿就别换了,”邓玉踌躇着走到床边,“太医都说挺严重的了,万一落下什么病根可怎么办啊?”
  “让你换你就换,”胤祥瞪了邓玉一眼,“现在正是紧要关头,绝不能出什么纰漏。”
  小英子瞪大了眼睛,跟苏伟面面相觑,苏伟嘘了一声,两人轻手轻脚地出了承安堂。


第203章 圣训
  康熙四十四年
  热河行宫
  八月,艳阳高照,掩映在一片浓荫中的承安堂,走出两个鬼鬼祟祟的人影。
  “师父,我不明白!十三爷怎么会给自己下药?”小英子纠结地拽着自己的辫子。
  苏伟皱着眉头想了半天,无力地叹了口气,“肯定与皇子间的争斗脱不开关系。如今太子地位不稳,十三爷又颇受万岁爷重视,想要独善其身,自伤筋骨不失为一个釜底抽薪的办法。”
  “可,万一有什么不测——”
  “嘘!”苏伟扬手打断小苏子的追问。
  小英子疑惑地眨了眨眼睛,顺着自家师父的目光看过去,脖颈顿时一凉,“刘院判!”
  “你赶紧回承安堂报信,”苏伟推了小英子一把,自己整了整衣襟,咧开嘴角迎了上去,“哟,刘大人。”
  “苏公公?”刘术停住脚步,向苏伟拱了拱手,随即微蹙眉头道,“四贝勒今年也没随扈北巡,苏公公怎会一人在这关外的行宫里?”
  “劳大人惦记了,”苏伟矮了矮身,“咱家本是替贝勒爷查检各处庄户账目的,刚好到了盛京,听说銮驾在此,便替庄子送了些山珍吃食来。”
  “原来如此,咱们也算他乡遇故知了,”刘术笑着点了点头,一手慢慢缕过胡须。不是他堂堂太医院院判,乐于结交太监,而是这苏培盛着实特殊。当初四阿哥身患痢疾,这位苏公公可是跟不少太医结了梁子。后来四阿哥痊愈,太医院大换骨血,而这位苏公公却是得了先皇后亲自晋封。至此不说平步青云,也是各位皇子身边数一数二的大太监。
  “本官是奉命来为十三阿哥诊治腿伤的,看样子苏公公也是从承安堂出来的?”
  “正是,正是,”苏伟回身看了看,小英子已经没了踪影,略微放心地转过头道,“这十三阿哥从小在永和宫长大,德妃娘娘总是惦记着,我们家四爷也颇为关心。咱家听说十三爷坠马受伤,就赶紧来请个安,也算替主子进点儿心思。”
  “苏公公想得周到,”刘术弯了弯嘴角,随即微敛眉目道,“本官皇命在身,不敢多有耽误,他日有时间再与苏公公叙旧。”
  “刘大人客气,是咱家太过啰嗦了,不敢耽误圣命,刘大人请,”苏伟侧开身子,垂首送刘术离开,心里暗暗祈祷,希望小英子手脚够快。
  忐忑不安地回到下人房,库魁迎了上来,“苏公公,你这是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
  “一时说不清楚,等小英子回来的吧,”苏伟抹抹脖上的汗珠,看看库魁道,“有事儿吗?”
  库魁左右看了看,把苏伟拉到角落里,“是太子的事儿,我今天跟几个奴才到驯鹿坡去了,你知道太子住在什么样的地方吗?”
  “什么地方?”苏伟愣了愣。
  “一个木帐子里,”库魁又压了压嗓子,“驯鹿坡都还没修好,那木帐子就是个临时搭的,堆木料的地方。这八月的天,那地儿都不透气,哪是人住的啊。”
  苏伟蹙了蹙眉,心里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儿,半晌后叹了口气道,“算了,主子不在这儿,咱们也管不了那么多,等回京再说吧。”
  “那,用不用派人给贝勒爷送个信儿?”库魁挠了挠头,“皇上遇刺的事儿京中应当有动静了,可这太子被抓的事儿怕是一时半会传不回去啊。”
  “递消息的事儿不用咱们操心,北巡队伍里肯定有主子的人,”苏伟抿了抿唇,缓口气道,“等过了中秋,让庄子上的替我送封信就行了。现下不易轻举妄动,免得给府里招惹麻烦。”
  “师父,”两人正说话间,小英子一路小跑地进了院子。
  “怎么样了?”苏伟把小英子拉到身旁,“刘院判看出什么没有?”
  “没有,”小英子喘着粗气,生生地咽了口唾沫,“我跑回承安堂,跟邓公公及时地把十三阿哥的药换了回去。刘院判到的时候,确实检查了药性,但什么也没说,只在郑太医的方子上添了两笔,嘱咐十三爷好生休养,便起身告退了。”
  “那就好,”苏伟缓了口气,“咱们得再去一趟承安堂。”
  照房西厢
  小初子被倒悬在一只巨大的木桶之上,铁链下的皮肤已经红肿不堪,面目也越发青紫,单一双眼睛还隐有亮光。
  “林公公,招了吧,”负责审讯的监官朱朝凑到小初子耳旁低声道,“不少奴才都招了,您整日里伴在太子爷身边,随随便便说几句话就够用了。到现在这个时候,何苦再为难自己呢?”
  小初子瞪了朱监官一眼,费力地别开头,不吭一声。
  朱朝愤愤地咬了咬唇,刚要伸手拽下一旁的绳套,屋门被人由外推开。
  “哟,赫都大人,”朱朝挥退两旁的侍卫,弯着腰迎了上去,“可是郡王有什么吩咐?”
  赫都冷冷地看了朱朝一眼,“林初都招出什么了?你费的时间可不少了。”
  “这,”朱朝为难地搓了搓手,“这死太监嘴太紧,浸了几个时辰的盐水都不开口,下官也实在是没办法。”
  “蠢货,”赫都脸色一寒,也不再看朱朝一眼,拎着马鞭直奔小初子而去。
  凌空一声脆响,小初子一声闷哼,嘴角被咬开了一个豁口,血丝混着盐水蜿蜒而下。
  “哎哟,大人,”朱朝慌忙上前挡住赫都,“皇上还未有明旨,这罪犯身上带了伤不好交代啊。”
  “滚开,”赫都一把挥开朱朝,“太子都被关进驯鹿坡了,还要什么明旨?”
  小初子身子一紧,使力抬头看向赫都,赫都微微一笑,“你不过是个太监,太子都自身难保了,还指望谁来救你?我劝你识相些,也能少受点儿皮肉之苦。”
  小初子舔了舔嘴角的伤口,沙哑着嗓音道,“殿下去驯鹿坡了,谁在身边伺候?”
  赫都眼色阴暗,冷哼一声道,“阶下之囚,还指望谁来伺候?有人给他送上碗饭,都是我们郡王高抬贵手了。”
  小初子垂下眼帘,轻轻挣了挣手上的链子,“我什么都不知道,也什么都编不出来。你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但是,别废了我的手脚,我以后还想伺候殿下呢。”
  “好啊,”赫都弯起嘴角,握着马鞭的手暴起青筋,“我就看看你还有没有机会伺候你的殿下……”
  一声哀嚎像是午夜中失了血亲的小兽,站在触目惊心的杀场前,被一箭贯穿胸口。
  刚从下人房走出的苏伟猛地停住脚步,看向不远的院子。
  小英子由后捧住苏伟的手臂,小声道,“那是关押太子僚属的地方,现在都是直郡王的人在看着。”
  苏伟慢慢地吐出口气,拍拍小英子道,“咱们走吧。”
  万壑松风殿
  梁九功捧着拂尘,弯腰迈进殿门。康熙爷端坐在龙椅上,面前的长案摆着尚未加盖玉玺的圣旨。
  “皇上,随扈的大臣们都等在外头呢。”
  “他们在等什么?”康熙爷声音清冷,目色辽远。
  梁九功抿了抿唇,低下头道,“太子被拘,一众僚属被抓,总得有个名头。”
  “名头……”康熙爷轻轻抚过圣旨上的墨痕,“想要多大的名头不都明摆着吗?何苦来朕面前装傻?”
  梁九功垂下头,压了压嗓音道,“奴才不懂这些,大体还是想看一看万岁爷的心思吧。”
  “皇上,”门口的宫人举着几本册子迈进殿门,“直郡王送来了太子僚属的证词,和一些书信账目的证据。”
  梁九功上前接过,扬手遣退了宫人,将几本册子呈到长案上。
  “证词,证据?”康熙爷翻了翻当头的册子,眼神愈发晦暗。
  承安堂
  邓玉领着苏伟进了卧房,十三阿哥靠坐在床头,看着苏伟进门弯起嘴角笑了笑。
  “奴才给十三爷请安,打扰阿哥休息了,还请阿哥恕罪,”苏伟俯身行了一礼。
  “起来吧,”胤祥缓了口气,撑了撑身子,“今儿是你救了我,我赏你还来不及,何罪之有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