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出租爸爸-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租爸爸(出书版)》作者:邓燕婷
作品简介

“出租爸爸”的定义:一种职业,按服务时长收费。
“出租爸爸”的职责:给孩子提供父爱服务,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出租爸爸”的雇主:一群美丽的单身妈妈。
“出租爸爸”的职业操守:绝对不跟客户发生感情纠葛。
出租爸爸≠出租老公,但是,驾车夜游、饮酒作乐……
在与浑身充满着世俗欲望的漂亮单身妈妈们的朝夕相处中,方原这个“出租爸爸”渐渐招架不住了……   
此书讲的是一个发生在都市里的传奇故事。
年轻俊朗的方原刑满释放后到海城闯荡,借住在以生产盗版碟为生的陶军家中。
他尝试过多种职业,最后听从陶军的建议做起了“出租爸爸”。
“出租爸爸”是一种全新的职业,他的工作是陪伴孩子们成长,给他们以父爱,雇主却是孩子的母亲,方原不能不和她们发生联系,甚至不可避免地有意无意地要进入她们的生活。
海归女律师舒儿有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性格豪爽生活放荡的美女施米路一直试图勾引方原,上市公司老总高小姐总是神秘莫测,来自山里的客家妹王靓与方原互有好感却又误会重重……

——
作者简介

邓燕婷 女。生于广州,现居深圳,任职媒体。16岁发表短篇小说,21岁加入作协,曾任《羊城晚报》新闻周刊采访部主任,《深圳青年》杂志社采访部主任,现任《深圳晚报》首席记者。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请你抚摸我》(花城出版社)、《禁止拥抱》(花城出版社)、《为爱分手》(作家出版社)及长篇纪实文集《绝对真实……邓燕婷采访手记》(羊城晚报出版社)、电视专题片《中国最后的自梳女》(与凤凰卫视合作)等,在国内外多家报刊开设专栏,并有中短篇小说、散文及报告文学散见于国内外刊物,已发表作品约300万字,曾获全国晚报副刊作品一等奖,深圳新闻一等奖等。

——
编辑推荐

特殊的职业、特别的情感,透视社会众生相,反映现代都市人的情感与迷失,直面人性中的险恶与真实。
著名影星闫妮唯一推荐的单亲家庭小说。
贾平凹、刘醒龙、宁财神联袂推荐。

==========

 '代序' 以敏感的神经,以庄重的态度

    ——读邓燕婷的长篇小说《出租爸爸》

    杨争光

    我不知道有没有“出租爸爸”或“出租父亲”这样一种职业,大概是有的,邓燕婷的长篇小说新作中的主角方原正是一位“出租爸爸”。

    方原是从监狱中走出来的,他不愿在湘西古镇面对虽然有限却显得沉重的过去,要寻找另一种人生。海城(分明就是深圳)给他提供了可能。海城不就是寻梦者的天堂么?在经历诸多艰辛的努力和碰撞之后,在和另一个与他经历虽异却一样落魄的倒霉蛋斗嘴的时候,他突发奇想:做“出租爸爸”!于是,他不但开始了自己的人生传奇,也创造了“出租爸爸”这样一种特别的职业,而五年狱中的苦读和钻研给了他足够的知识准备。

    但请不要误会,“出租爸爸”是不可以和“出租老公”相混淆的。他的工作对象是孩子而不是孩子的母亲。是以父亲的形象出现,专门给失去父亲的孩子填补缺失的父爱,而不是给失去老公的女人输送快乐。当然,更不是学雷锋做好事,雷锋做好事是无私的奉献,而“出租爸爸”是要收费的,它首先是一种谋生的职业。

    “出租爸爸”的雇主是孩子的母亲,方原不能不和她们发生联系,甚至不可避免地有意无意地要进入她们的生活。于是,几个职业、经历和心性各不相同的女人,都因为她们的孩子没有爸爸而和方原组成了一种特别的关系。几个年轻的女人——高傲的舒儿,善良的王靓,表里反差巨大的高雅文……又因为方原,就演绎出一幕幕五味具陈的都市传奇,在城市的隐蔽处,透显出一个又一个现代都市生活的景观。她们和方原都受过损伤,都感受着疼痛,还有那些无辜的孩子……但死水有了微澜,活水起了波涛,霓虹灯不再光怪陆离,水泥建筑的组合也不再冰冷漠然,因为其间有了人的呻吟、人的低语,有了呼唤和回应。这不正是一座城市最生动的声响么?哪怕是一声叹息,摔碎了,散发出的也是人的气味……

    许多年前,邓燕婷还在她的少女时代,就有了许多精致的小说短章和几本长篇风行于世,尤其是那一本近二十万字的《请你抚摸我》,它曾给过我很多感叹。在读过她的这些极富才华的作品之后,我很诧异她为什么不作小说而做了记者——这大概是我的偏见,以为她做记者是一种浪费。事实上,她做记者也做得游刃有余,成绩骄人,且衣食无虑,为什么非要选择小说呢?在一个崇尚物质追求享乐的时代,做小说是很难养家糊口的,要冒饿肚子的风险。

    但燕婷还是没有掐断她和小说的系连。她也是一个寻梦者。在目下,小说艺术似乎只能是寻梦者的所为,做梦,享受梦,并和同类分享。当然,这只是我对燕婷的猜想,也许她还有更大的野心。

    而记者生涯无疑给了她直面现实的机会。她有敏感的神经,有发现的眼力,有庄重的态度,她了解她要写的东西,她知道怎么表述和叙说。她的梦是瑰丽的,绝不浮华;是珍贵的,绝不邀宠。它是一个时代的记录的组成部分。

    (本文作者为长篇小说《越活越明白》《从两个蛋开始》作者、《水浒传》编剧、《激情燃烧的岁月》总策划,曾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金鹰奖等。现任职深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影视家协会副主席。)

 第1章 这里钱多,人傻,速来

    七月,亚热带正午的阳光,简直可以把人烤得像头乳猪。

    临海的城市,太阳照射在海平面的光,和高楼大厦玻璃膜墙的光一样强。风从遥远的太平洋吹来,经南海进城以后,又在每幢高楼之间穿行。热热的,咸咸的,腥腥的,游荡在伶仃洋上,便是这移民城市的空气。

    二十多年前,这儿还是一条小渔村。填海后的马路,试过有汽车走过,被蚝壳扎坏了轮胎。铺上水泥以后就好多了,奔驰驶过来,宝马开过去,渔村就慢慢演变成为南海边最繁闹的一座城池,名叫海城。来海城里的都是些什么人?首先是生意人,然后是投机者,接着五湖四海的农民工砌墙架桥来了,然后唱歌演戏舞长袖耍大刀的也来了,最后写赞美诗的酒客和卖普洱的茶客也来了。而碎步游走在不同阶段中的,有华丽转身的美女,也有不同身段的流莺。她们以青春作佐料,在酒桌和床第间替商贾骚客填满了白驹过隙的岁月。因为人人无根,口音混杂,难辨东西,不问出处,不搞歧视就成了海城倨傲中国独一无二的城市气质。于是它也像美丽的芭堤雅吸岛引人妖一样,早在20世纪就云集了大批江湖人士和刑满释放人员。然而,怎么说,海城都只是良莠不齐,比起当年澳洲和美洲的第一批居民人文素质好多啦。那些都是在押囚徒和流放者,他们的数量甚至比新大陆的土著和红蟹还多呢。

    海城诱人,不仅是因为它大片的红树林和东部海岸线如何壮美,不仅是因为它的深水港吐纳如何方便,而是因为它与曾经的殖民地海岛一河之隔。断断续续的海岸线与警卫森严的边境线是这儿独一无二的风景。口岸的特殊性造就了关贸的繁荣,它也肩挑着无需也无法言传的关乎政治也将写进历史的使命。所以,这儿的每一颗负离子都不太透明,只有视线朦胧才会产生无穷的想象。而这儿的海洋,也是江海交界,黄的淡水与蓝的咸水都乘势奔涌而来,此消彼长而去,所以这一水域的鱼群,是跟人一样的活跃。

    这个地方,就是方原认定的未来栖身之所。

    在滨海大道,方原的白衬衣开始渗汗。他有点犹豫,最后还是动手松了领带。那个像鸡蛋一样光滑的硅谷蓝领结,在出门前足足花了他十五分钟。

    领口松了,方原还是心浮气躁。

    一辆红色的奋力驶来,在车站边等了会儿,见他没有举手之意,便又像2分钟前走过的那辆一样,悻悻离开。

    隔着玻璃,方原也能感到车里的空调很冷;同样,他也能看见司机嘴里骂骂咧咧,设计对白是:“帅哥,不坐出租车,拜托就别穿成这样啦……”

    瞧那嘴巴,像条大金鱼似的一张一合。方原看看脚旁的马路边上,正好有一块比拳头还大的石头,他有点想捡起来,用力飞出去,然后看着车厢后的挡风玻璃砰地粉碎。

    他不介意跟人打架。因为打架一直是他的强项。可是现在……算了。

    大巴终于来了,他松掉鼓在肺里的气,拎着皮包跳了上去,把预先准备好的3个一元硬币,当当当地,老老实实,一个不少喂进自动收银箱的大嘴。

    方原刚刚刮过胡子,他表情冷漠,腮帮发青,帅气的脸更显性感。没有人知道,他像夏天小麦一样颜色的皮肤是怎样晒成的,按道理从监狱出来不到半年的人,脸色依然苍白。

    这就是方原与众不同的地方。他好像天生就懂得怎样从细节上粉饰自己,没钱健身,他就每周往东海岸跑,像那些在大亚湾工作的外国人,在免费浴场愣是把皮肤晒成那种特让欧洲人流口水的燕麦色。

    他在狱中跟人打架受过伤的鼻梁,不是吹的,也不是整的,非但没有变型,还一如既往地坚挺,上面架着的那副灰色偏光镜,是最新一季时尚杂志和catwalk上,男模的至爱。

    坐大巴就穿不起名牌,那纯粹是一种偏见。方原的衬衣和西服都是叫得出名儿的(没收赞助,不便写出)。这身行头,算是方原最后一笔投资了。

    “出租爸爸”得穿这个。

    让一个25岁的帅小子去当爸,的确叫人困惑。但职业需求,责无旁贷。

    “出租爸爸”也可以叫“出租老公”。侧重于前者,是表示一切为了孩子。后者的叫法,容易让人误会为性工作者。女顾客的面子一旦放不下来,就不便开展工作。而且方原也是一个有底线的人,他的原则是:没有孩子的,他不接单。为失去父亲的孩子带来快乐,比为失去老公的女人带来快乐更功德无量。

    其实,后面那种人配叫“出租爸爸”吗?直接叫“鸭”得了,可别砸了这新兴行业的牌子。要知道,方原极有可能就是开创这一朝阳行业的先驱。如果那样,用报纸那些糊弄人的话,他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以他得珍惜啊。

    在这一点上,方原表现得有点像专家。专家对自己的荣誉向来都爱惜如命。

    后来有个记者调查过了,在方原之前,国内的确没有人提出过这个称号,也没有人把它当成一项职业去经营。这可是一个颇需要博爱之心的职业啊,虽然不是免费奉献,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这份工作的“性价比”可不低,里面富含大量爱心元素,否则这工作是无法展开的。

    所以,如果方原不关爱孩子,那就是不关爱自己的客户动态。

    方原一直这样认为:自从个人生育在中国得到最有效的控制后,没有哪一个时代的孩子比独生时代的孩子更幸福了。可是他们的童年又如此孤独。方原甚至很有科学根据地认为,他的客户——孩子的疏离感是由现代城市的格局造成的,尤其是在一个渔村扩展起来的移民城市。

    没有老街,没有小巷,没有大院,只有以楼盘为中心统称为社区的地方,里面的孩子也不是不肯聚在一起,是各人的爸妈不让。爸妈不让,也有爸妈的理由。因为不知道对门的人打哪儿来,是湖南呢还是湖北,是山东呢还是山西。住的人是业主呢还是租客,是干部呢还是逃犯,是已婚夫妻还是同居男女。最怕旁边住一对坑蒙拐骗的狗男女,貌似好邻居,彼此稔熟,摸清情况后,隔天去了上班,家就被人喊来一卡车大件小件一起端了。家电都没写名字的,小区保安没准还跑过来帮租客搬家呢。

    各种各样的可能,各种各样的手段,都有可能在这个城市发生。方原对这些过程最清楚和熟悉不过了。关于治安问题,媒体分析了很多,还列举了很多贫富悬殊的数据。而没谁比方原对案发原因更直观:有人爬火车来海城来发了达,一定会群发短信给村里人:“这里钱多,人傻,速来。”跟风过来的人发了就好办,要没发,唯一要干的事,就是向已发的人身上下手。

 第2章 照进铁窗的月光

    方原长得高,长得帅,脑门也不窄。

    在监狱那会儿,方原为了给自己加分,老给《监狱报》写稿,反映管理自己的狱警如何辛劳,如何对犯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年后因为文笔不错,投稿不倦,终于成为《监狱报》的通讯员,由此获准随时到监狱图书室看书。

    在那儿,他看了很多跟社会和经济有关的著作,明白到人类必须竞争,才能突飞猛进。没想到,在里面,他居然还发现有马尔克斯的书。那一批好书是一所名校的中文系老教授临终前捐赠的。该教授是个鳏夫,不知是不是因为性取向的问题,还是心随故人,万念俱灰,没续弦也没后代,一进高干病区404房,就没打算再出来,直接叫学生把书运到监狱,希望以文字打救迷途羔羊。不到一周,人就真的去见了上帝。算是临终做了件可以上天堂的事儿。

    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他看到马尔克斯通过乌尔比诺医生的口告诉大家:“严格来说,一切药物都是毒药,百分之七十的普通药物都在使人加速死亡。”对外科手术,乌尔比诺医生更怀有一种惊恐,他说:“手术刀是药物无效的最大证明。”

    怪不得,现在很多城市的外科医生都努力说服病人做手术。方原在报纸里看到某市有个妇科医生,为了创收和让自己的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实习机会,把一个宫颈长着小息肉的女孩,全副武装送上手术台,起动宫腔镜技术去切除,结果被实习生舞动器皿损坏了女孩子的子宫,令她从此失去了为人类繁衍后代的职能。那医生和实习生被告上法庭。赔偿是没有用的。唯一解恨就是也把他们关进来。据专家说,那颗黄豆一样大的小息肉,在门诊里只需花十分钟就可以摘除。

    方原看完特别生气,他的正义感不是冲着女孩子的子宫,而是他内心柔软的部分。他相信,每个正常人从娘胎里出来,内心都有一块非常柔软的地方,后来随着环境变迁,有的人整块硬化了。像监狱里二进宫、三进宫那些家伙。还有那些漠视生命、制造矿难的狗官;据说现在多数人心一半是硬一半是软,就像他们一生的表现一半是功一半是过一样;有的人是硬比软多,有的是软比硬多。方原认为自己属后面这种。

    所以,政府对方原的改造是成功的,他最终因成为失足青年典范被提早释放。

    5年来大量的阅读和背诵,把在青春期坐牢的方原,塑造成一个知识全面的人。他对人生的洞悉力已完全超过一个本科生。图书室里的书报有限,给他的时间也有限,正是这样,才令他读得如此出神入化。他再次印正了知识不在乎多,而贵乎精。那时他寂寞难耐,除了手淫,就是对书本如饥似渴,巴不得脑里有一瓶胶水,把纸面上的黑字一个个粘回牢里,打发晚饭过后的漫漫长夜。

    所以,知识在方原脑里比谁都粘得牢。每晚不断咀嚼,不断回味白天的浏览,是他5年里的所有娱乐。此外方原还练得一手好字,开始这是他的外交伎俩,那些大字不懂一个的死囚,为了泄愤,总是瞒着狱警,夜里把刚进来的人拎起来往墙上撞,捂着被子往死里打。方原正是靠代人写信的本领实现了死里逃生,给他们写完正气凛然的家书又写肉麻至极的情书;还有,方原要把每天读到的新闻和看到的故事告诉他们。借此,方原迅速确立了仓里的江湖地位,人称“方师爷”。方师爷那时就领悟到,文化果然是有力量的。而且,文化又是有价值的,后期很多人为了讨好这位能为他们说话的师爷,烟和糖果都没断过。

    在数不清多少个失眠的夜晚,方原在心里默默数着通道外值班狱警巡查的脚步,一,二,三……从远到近,从近到远,他比这些人的老婆还要熟悉他们的脚步声,后来数到第二步,他就知道那晚是谁当班。还有挂在狱警屁股上的那串牢房钥匙,哪一间仓是哪一根,哪一根擦到哪一根的上面发出的桑桑声,他都能分辩出来。开始是为了越狱,后来图书室为他开放后,他半途而废,不再去想窗外的月亮是否也照在边城的码头上,不再去想常和同学坐在跳岩上的小芳,她是否也同时看着这个月亮。

    好在不想。因为她很快就变了心。一想到她跟别人在床上,像往日跟自己一样的姿势和声响,他就气得要吐血。

    所以,除了自慰,他晚上的娱乐变成一字一句,一段段地回忆白天在图书室里看到的文字,它们无论生动或晦涩,无论形象或抽象,在它脑里都是手舞足蹈的灵魂。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字勾出的世界更广阔无垠,让他忘记距离自由还有多远,让他忘记到了第几个春天,他才能回到朝思暮想的沱江边。

    故乡,不坐过牢的人真不知道,那是一个囚徒最想往的地方。

    坐牢的第四年,监狱引进电脑化管理,方原凭着进来前对电脑游戏的热衷,拿着两本电脑入门和上网教材,在后勤人员的监视下,捣弄了4天,就成了办公室打字员的老师。后来监牢组了个电脑入门短训班,让他当老师,给狱警上课,普及电脑和上网知识。

    这是方原监狱生涯中最为辉煌的片断。所以他现在的简历里就填着“曾任电脑短训班教员”这一栏。

    方原在监狱还有一个外号叫“万金油”,意思是牢里无论蚊叮虫咬,大小破事都找他涂一涂,抹一抹,手到搞定。可为了这个“万金油”称号,方原差点就出不来了。因为他一走,牢里就缺人才。别人他们信不过。有两个本科学历的狱友,一个内向木讷,天天玩自杀;一个生性孤高,被仓霸打死,被管教骂死也不肯低下高傲的头。想自杀的是那个因炒卖多次往返香港通行证批文进来的广东人阿生,他天天郁闷地对墙发呆,不明白为什么予人方便自己又挣点小钱也判刑。他说批文原来是他的,他想到香港读研究生,办好后,学费太高,又不想去了,才把批文卖给别人。狱警和仓友都不太喜欢他。但他教会了方原很多东西。整个仓里,他只跟方原说话。

    好在,人还是有良知的。该让他提前一年走,还是让他走了。走时那两个不便在此公开名字的狱警,一高一矮,依依不舍地把他送到了门口。看到他们满眼落寞,想到他们以后的日子还是白天数犯人,晚上数星星,方原便答应他们,出去开个QQ,然后发短信告诉他们,保持网聊。

    “如果泡到妞,第一时间告诉你们,让你们第一个看她照片。”

    高个狱警刚刮过胡子的脸抽了一下,冷漠的眼神顷刻变得柔和,同意让他带走所有的日记。矮个狱警更哥们,挺有人情味地送他一套绣花针,让他回老家湘西开一个小作坊,用在牢里学到的刺绣功夫谋生。

    方原很高兴地接过那套珍贵的纪念品,小心地放进监狱发给他拎东西的塑料袋里。他义气地说:“放心吧,我会帮你们接些单,让里面的兄弟一直有活干的。”

    他们没有什么反应,目无表情地看着方原轻快的身影消失在荒芜的土坡下。直到视线像箭一样不能抵达。他们发了一会儿呆,很自然地看看灰蒙蒙的天空。星星还没出现,只有一只苍蝇飞过,他们便掖了掖腰间里系枪的皮带,转头以缓慢的步伐走回高墙内。

 第3章 自由万岁!

    2005年10月8日上午9点,从长江边那座监狱放出来的方原,头也没回,在门口扔掉那身发了霉的衣服。

    那是5年前他进来,领到囚衣后换下的。他已出落得高大健硕,衣服再也穿不上了。看到路旁有一棵半死的粟子树,他顺手把它们抛了上去。

    他穿的是哥哥预早寄来的蓝西裤红衬衣,虽然有点土,但胜在意头好呀,人走到阳光下,因为开心,身上每个细胞都在滋滋地往皮外蹦。

    活着真好。外面真好。空气有青草和湿土的味道,天空开阔得让人目眩,远处的田野上,云朵像一群柔顺的白羊跪拜着迎向他,自由的滋味此刻是无与伦比。

    哥哥方坚为了迎接弟弟重获自由,用了一种很独特也很务实的方式。他把弟弟带到城里最好的桑拿馆,让他从头到脚洗个干净。

    方坚是结了婚的人,自然明白男人的感受。除了让小姐帮他掏了耳洞,剪了指甲,浑身上下按摩了一把后,也特意让他享受了“推油”服务。

    这才是戏胆。

    老板好像还挺帮忙的,专门给挑了个“波霸”。那东北农村口音的小姐在帮方原做头部和胸部按摩时,两座耸立的高峰猛压下来,正对着他的眼睛和嘴巴,顷刻间让方原憋不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