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慈光-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永和帝暗伤在心,快四十的人每夜连御几女,还服用药物助兴,更喜欢通宵批阅奏章。卫太后知道这不是长寿之兆,可劝了也不听,她总不能一直盯着永和帝的房里事,况且她不是嫡亲的母亲。
最后永和帝四十五岁短寿猝死,也是应有之意。
嫡二子沐景能成为太子,不仅因为他是嫡出的最长者,也因为他一直被卫太后教养长大的缘故,要不然一个没妈的孩子,即使占了嫡出的名分,只怕也拗不过偏心到没边的老爹。
卫氏推沐景做了光启帝,自己做了太皇太后,却也清楚沐景就是个守成之君。不仅光启帝常会在政务遇到麻烦,需要帮手时感叹一句“若是大哥在就好了”。太皇太后卫氏有时也会忍不住可惜,常会想起沐春那个惊才艳绝,光风霁月的少年。
可惜……
唉!
沐暻其实并不笨,只是比沐春缺了点灵气而已,他心里清楚若不是卫太后精心教养他,他在皇宫这个少有人情味的地方,能不能活下来还两说呢。所以光启帝对一手带大他,保护他长大成人,教导他成才的太皇太后卫氏的感情是很深的。
卫氏也真心疼爱光启帝。
若不是光启帝因意外坠马瘫痪,说不得祖孙之间也是一段佳话。
第35章 五王之乱(番外)
光启帝坠马瘫痪后,追查不到这是人为,便当做意外处理。太皇太后卫氏八十高龄再次垂帘,一边帮光启帝守住皇位,一边命太医调理光启帝身体。
崔忠年一辈子没对人说起过:光启帝其实已经有了一些起色的,他腰腿恢复了一点知觉。
可惜,没有人会给光启帝足够的时间,耐心等他康复。
光启五年,光启帝瘫痪两年后,崔忠年因精心照料光启帝被升为院使,结果迎头就撞上了“五王之乱”。因光启帝两个幼子早夭,没有继承人,,他剩下的五个永和帝嫡出子,光启帝的嫡出弟弟争夺皇位。
“五王之乱”是一贯讲究温柔执政,平和更迭皇权的大幸朝历史上的一道狰狞伤疤。
光启帝无子,本可从宗室中过继,可没有足够强大又忠心的辅政人员——太后李氏早亡,寇太后不能信任,也为人病弱不管事;光启帝的皇后梅氏又十分年轻,虽有才学却不能服众,也没有卫氏钱袋子的背景;太皇太后卫氏有威望,但毕竟老了。
所以,光启帝5个嫡出的弟弟心思就浮动了。
有沐春的倒霉例子在前,光启帝的几个弟弟们分封为王,本来都很安分,很中庸,很闲王的。他们各自都培养出了很和平的爱好,在琴棋书画,戏曲歌赋等领域都有不小的造诣……就算没造诣,贡献还是很大的,比如推动收藏市场繁荣发展,推出经典传世戏曲,捧红个名角啥的。
光启帝为了皇位稳当,很慷慨地从内库掏钱多加封赏。以实际行动支持弟弟们各种“高尚”的爱好,叫弟弟们想不起来自己屁股下坐的椅子的大小型号。
光启帝表示:咱不差钱,他背后就是“钱袋子”东兴国公府卫氏一族。内库经过几十年积累,足以买下周边所有国家。
可光启帝偏偏瘫痪了,又无子嗣,五位有嫡出血脉的王爷心思就活动开了。
那啥……他们最近看中了好多古董字画,可手头紧啊,内库封赏虽然没减少,可是……每回都伸手要钱,多不好意思啊,不如把钱变到自己口袋里,掏摸起来才方便啊。
皇位顺位继承人,他们都有份。
渐渐的,五王争位演变成大幸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血腥残酷的混战,大臣也因此被迫站队,一时间宫廷和朝堂的斗争简直白热化。
而且还是一团乱战,无分敌我,今天谁谁联姻,明天说不定又反目……
好像有一只幕后的手在暗地里搅浑水一样。
太皇太后卫氏一边查探幕后之人,一边大力弹压争夺,才不至于搅乱民生,动摇国本。
五王争位乱象让卫氏很看不惯。
大幸朝不比华国的辫子朝,在皇权更迭的时候,流血事件是很少的,大家毕竟是受儒家贤德教育熏陶长大的文明人嘛。但卫氏也清楚她年纪大了,人是抗争不过时间的,她不可能保得住光启帝,只能尽力控制武将,让边军不敢妄动,才没有演变成国内内战,叫西北“邻居”们得利。
卫氏为结束乱象,力排众议立了永和帝嫡四子沐曘做皇太弟,因为他是最名正言顺的——元宗最大的嫡出弟弟,也一贯有贤名。
最妙的是,沐曘的王妃,那么巧就是卫氏的嫡亲侄孙女小卫氏。
可惜一切部署还没实施,太皇太后卫氏就因过于操劳中风偏瘫,不能行动,口不能言。
两个大BOSS都倒下了,沐曘成为了靶子,情况就更混乱了……崔忠年毒药都碰到好几种,有害光启帝的,有害太皇太后卫氏的,更多是害皇太弟的,他都悄悄化解了,也悄悄换了几次不太好的宫中膳食。伴随崔忠年食性药性相克和辩毒水平直线上升的,是他的父母妻儿一个接一个横死。
再后来,嫡四皇子沐曘也吐血猝死,在多猝死的皇族并不算很奇怪。在“五王之乱”的当口,大家只有额手称庆的,并不认真追究死因。
其他嫡子的争斗就更陷入白热化,手段也越来越没下限。后来都死的死,疯的疯,全部完蛋。沐姓宗室传承百年,生子生孙,数量庞大,可在“五王之乱”,许多宗室因为站错队也死于非命,到天授帝登基,已经十不存三。
没有了足够强大的对手,根据“无嫡立长”的规矩,排行第五,永和帝“真爱”珍嫔罗氏所出的庶皇子沐智成了最长的皇子,自动胜出。生动演绎了一番啥叫“鹤蚌相争,渔翁得利”。
还是太皇太后卫氏亲自把沐智从边关叫回来的——因为沐智挺好,没掺合五王之乱,还帮助卫氏弹压边军不得参与夺嫡,稳固了边境防线,不允敌国寸进。
不愧是沐春的弟弟,人品贵重,心有国家大义,遂立他为皇太弟。
光启五年,沐智被封为皇太弟,人们才惊觉五王相争到最后,竟然只有沐潪和他的好基友沐斐明得到了最大的利益。
沐斐明就是定王,朝阳郡主之父,他的先祖是大祖曾经立为的太子的闵王,闵王死于战火,留下一个独子传到五代后就是沐斐明,本只是沐氏皇族一个旁支小郡王。沐斐明从小投军,凭着一手好枪法和军事谋略,在军队系统有了最年轻一代战神的称号。
玛淡,这俩家伙把大家都骗了——这十几年,两人在西北边军中谁都不服谁,根本是水火不容的好吧?有沐斐明牵制沐智,才叫卫氏放心的。
结果呢?
沐智一做皇太弟,沐斐明第一个站在了他的背后,成了沐智的第一金牌打手,配合不要太默契哟。
太皇太后卫氏有多年宫廷斗争经验,心头起疑,虽然躺着不能动,但她还是有很庞大的势力的,找人开始暗中调查沐智,竟然发现这庶出五皇子从十几年前就开始在边关布局,甚至天京城中也有许多属于沐智的势力,甚至“五王之乱”也有沐智和沐斐明的身影。
最擅长隐忍的人,果然是最可怕的。
可惜就是没直接证据。
太皇太后让最信任的太医崔忠年辨识几款将嫡出几位王爷致死致疯的毒……可崔忠年还没全部研究完(喵了个咪的,他是玩药膳的啊,不是五毒教的)。
卫氏又慢了一步。
皇太弟沐智和沐斐明以光速,立即收拢了大部分势力。
他们极聪明,懒得管朝堂上群臣是不是投诚——一群文人有啥好怕的?他们第一时间调换了所有将领,安插了自己的心腹,把京中二十多万拱卫皇城的禁军都掌控在自己手里。西北四大军事家族,镇北公、兴国公、威远候、永宁侯都表示投诚。
至此,全国几十万禁军,全部握在了皇太弟手中。
群臣:“……”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如此迅速掌管全国的武装力量,这个皇太弟至少蛰伏了十多年还不叫人发觉,绝对不是表面上看起来温和无害。
真理永远在弓箭的射程之内。
皇宫的禁卫也被瞬间换了个底掉,皇太弟沐智就成了皇宫的实际掌控人。
卫氏眼睁睁看着心腹一个一个被拖走,再也没回来过。
然后,沐智给她看了几十份弹劾奏章,个个都举报东兴国公府的各种罪名,甚至有人举报卫府曾让自己府中织娘赶制过女款的龙袍——卫氏和东兴国公府,想效法凤天女帝登基,改天换月,必有不臣之心。
卫氏:“……”你才是有不臣之心的那个吧。
可有什么办法呢?她已经躺着不能动,人手全部清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所以当沐智紧接着拿出有传国玉玺盖章的光启帝沐暻禅位的诏书时,卫氏口不能言,选择了不点头……但也不摇头。
她怕,怕下一道诏书不是禅位,而是光启帝“遗”诏……
沐智立即自己翻到了卫氏的凤印,自己盖章。
卫氏:“……”传国玉玺的章也是这么来的吗?
沐智高调登基,为方便避讳,皇帝名字一般给文人让路,自己改名沐潪,成为真宗,年号为天授。
崔忠年被天授帝沐潪派遣,调理太皇太后卫氏的身体,保证她不要那么容易死掉。
风波却没有平息,有更多人举报东兴国公府谋反,说东兴国公受太皇太后卫氏指使,害光启帝坠马,又毒害其他嫡子,最后还流出一张似模似样的“光启帝禅位诏书”,只是诏书禅位对象是太皇太后卫氏。
又有卫氏一名随侍了六十多年的贴身女官倒戈,做污点证人,说卫氏的确想效仿凤天女帝登基做女皇。
朝堂大哗,凤天女皇登基就发生在前前朝大郧。曾掀起全国范围内的腥风血雨,当时凤天女帝几乎把大郧皇室子弟一网打尽,亲生儿子都全部亲手杀死,世族也牵连极多,简直暗无天日,血流成河。最后还是凤天女帝老死,一个大郧旁支的郡王兴兵讨伐才得以恢复正统,不过国家也紧跟着衰亡,被大周取代。
这比沐潪莫名登基更叫一朝堂的男人的神经敏感。
还是天授帝沐潪动情入理,为卫氏辩解才保住她一世英名。而且卫氏已经中风,再远大的抱负也只能趴下,群臣才彻底放松下来。大家心想:虽然新皇登基有那么一点突然,那么一点点名不正言不顺,但总比出个女皇好。
沐潪就这样,在大家默契的妥协下,坐稳了皇位。
卫氏:“……”她在政治中沉浮一生,自然明白天授帝的禅位诏书,和诬陷她的“禅位诏书”都是怎么来的。
天授帝实在太腹黑了。
卫氏妥协了,以为凭此就能止息干戈,不然怎么办呢?难道两个躺在床上连翻身都不能的太皇太后,和一个太上皇兄还能做什么吗?
但沐潪并不打算放过卫氏的娘家,也是她最大的倚仗东兴国公府。
喵了个咪的,你家那么富,这股势力不为朕所用,还给朕添乱,差点害朕不能登基,不是“不臣之心”是什么?
而且……卫氏毒害他大哥沐春的内幕,就是东兴国公府提供!!
第36章 五王之乱(番外)
可怜东兴王一系,在中原商界上百年经营,产业遍布全国和邻国,富可敌国(是真正的可以敌国),为大幸朝繁荣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却因为太富有,叫皇帝忌惮,更叫人垂涎三尺,谁都想从卫家身上咬块肉下来。
于是,有天授帝率先表态“跟我干有肉吃,没肉吃也有汤喝”,佞臣就纷纷拿出“证据”举报东兴国公府,然后在家等苦主上门“意思意思,不成敬意,高抬贵手”。直臣也被人利用,被“找到”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误导,认为东兴国公确实想谋逆,推出卫氏做女皇。
好吧,就算卫氏年纪大了,不会做女皇,可是又有证据表明,光启帝坠马不是意外,而是东兴国公干的。为什么呢?是为了让嫡四皇子沐曘登基。
沐曘的王妃,正是东兴国公的嫡二女卫约。
太皇太后卫氏在光启帝瘫痪后,的确立了嫡四皇子沐曘为皇太弟,这又是一个侧面的佐证,让大家深信不疑。若是卫家阴谋得逞,又出一个卫皇后,外戚再把持朝政几十年,出下一个女王的日子还会远吗?
卫氏:“……”说好的我默认你登基,你就到此为止,放过东兴国公府的呢?
沐潪:还是你们教育朕的——男人能相信,母猪都上树。
在真的在卫家“找”出了一件女款的龙袍后,所有人都相信了卫家想谋逆。
太皇太后卫氏在禁宫生死不知。寡居的四王妃卫约也被大宗正寺带走“配合调查”,一个是亲姑姑,一个是嫡亲女儿,东兴国公哪里敢反抗?
再说,东兴国公府只是钱多,却没兵,就算用钱砸,临时召集……难道能打得过拥有几十万正规军的天授帝吗?
自古已来,外戚势大被皇帝忌惮,迟早要倒霉。大家都看懂了天授帝打击卫家的跟有,都袖手旁观,不敢沾惹。东兴国公府钱的确多,只好用金子宝石砸,砸得京城一时间金轻珠贱,把风向砸得偏向了一点卫家。
群臣:“陛下,卫家挺乖的(有钱),没有不臣之心(说好话还会给我更多)。”
沐潪:“……”
你们真是眼皮子浅,下个金蛋让你们就满足了?难道不想要整只,不,一整片山头的金鸡?
沐潪不得不亮出他的暗属性,“善用阴谋,不择手段”,他避开三司,又摸出从他二哥光启上皇那枚传国玉玺,盖印下旨。这是下的太上皇兄的圣谕,叫瘫痪在床的光启上皇背黑锅。
做出了大幸史上针对有功之臣的最残酷的判决——东兴国公府谋逆案,证据确凿,卫氏成年男女腰斩,未成年男女绞刑,株连九族。
群臣哗然!
犯规!违反大祖遗训第二条!
不能叫天授帝……呃,光启上皇这么干,就算是卫家害你坠马瘫痪也不能这么干,这是往暴君的道路上狂奔啊。
可沐潪更奸诈,在谏官反弹,撞柱子死谏前,他白捡了个好人做,说:朕充分领会了大祖皇帝遗训第二条的精神,所以已经劝服了上皇放下个人私怨,功臣及功臣之后,可上交巨额罚金抵扣刑罚,减轻罪责。
群臣才松口气,原来新皇帝不是要害命,而是为了谋财。
太阴……呃,太高明了!
东兴国公:“……”
得,看来他对大头“孝敬”的还不够。
东兴国公一咬牙。
新皇帝不是怕咱太有钱,忌惮么?那就把咱家的钱都交出……咱家穷逼的都掉底了,总该放过可怜的全家老小吧。
天授帝果然很高兴,一面接收商队产业交给心腹,一面加紧赶工多盖了几座超大的内库库房,据说把一座山都掏空了。
可惜,自古皇帝这一种生物,特别是天授帝,三观是没有下限的。等天授帝把内库都塞得快爆掉了,转脸就摸出了传国玉玺……这个腹黑心机帝,他又弄了个上皇圣谕,把卫氏嫡宗判了个成年男女狱中赐尽,未成年男女官卖的下场。
卫氏旁支仍然株连九族,成年男女全部官卖,未成年男女充作匠户。
东兴国公:“……”
说好的“花钱消灾”呢?
沐潪耸肩:我减轻罪责了啊,没有全部处死,还赏你们一个全尸。
东兴国公:“……”你还照不照剧本演了?我对这服务不满意,能不能“有理由退货”啊?
早知道……
可惜,早知道也没办法,难道他们全家真的谋反么?现在的皇帝可是手握重兵的,不是软柿子。
禁军带着锋利的刀剑,给东兴国公一家送来了鸠酒。
你是想要全尸呢?还是要兄弟们免费送你们一程呢?后一种就不保证入殓的时候能找全身体了。
东兴国公不愧是商人,他端着鸠酒,第一反应竟然是——这是史上最贵的一杯酒了,没有之一,能不能申请不加料?
显然不能。
卫氏其他旁系宗亲也被天授帝刮了个清洁溜溜,成年人通通流放到了崖海,一个最偏远的东南蛮荒地区监管,未成年贬入匠户。没几年,卫家人死的死散的散……煊赫一时的超级商业大世家,东兴王系自此烟消云散。“钱袋子”与“第一奸商”的称号,通通让给了天授帝沐潪。
话说,这应该是民族史上第一次反垄断判决吧?
一时间,勋贵世家也觉得“陛下,过分了啊!”他们物伤其类,怕天授帝也如此对待自家,纷纷上奏章给卫氏求情。
可天授帝不为所动。
卫氏和他结的仇太大了,杀兄逼母之仇啊,他忍耐了十几年,一个都不会放过。
沐智本不会做得这么绝,他开始的目的只是做皇帝,完成母亲的遗愿,追封她为皇太后而已。他虽然忘不了母亲临死挖眼诅咒,可他也认为大哥不是被害死的,只是病死,他的母亲只是迁怒。
他对卫氏的仇恨并不大,卫氏有她自己的立场。
他母亲罗氏的悲剧,更多是造化弄人,这世间规则就是如此,他母亲没有好出身,做不了皇后也没什么好怨恨的。
沐潪年少起就开始在边关为了登基而慢慢布置,王妃杨氏也是大幸百年将门之女,虽是旁支,却十分有助益,帮他暗中一点点掌握兵权。
待沐智手握兵权,成为皇太弟之后,竟然从自己亲妹妹嘴里得知——他的大哥沐春并非死于天花,而是毒杀,正是卫氏的心腹之人给沐春送去的毒药。卫氏的人哄骗说只是出痘留疤的药,并不致命,沐春若饮下,就信他没有野心,将来放他和罗氏自由。
一般皇族继承人,是不能选择有残疾或面上有疤防碍瞻观的皇子的,不然有损大幸威仪。
当时才十二岁的静和小公主正躲在房内的橱子里,与大哥玩躲猫猫游戏。小姑娘很喜欢黏着温柔的沐春哥哥,却撞见了这样的事。
沐春为了不让人发现静和,示意静和保持安静,根本没有丝毫考虑的时间,就飞快饮下毒药,送走了卫氏的人。
沐春饮毒后,卫氏使者离开,沐春放出静和,让静和发誓在不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永远不要把这件事说出去,免得害死自己和兄弟。之后送静和悄然离开。
后来沐春不是病了留疤,直接被毒死了,静和公主很害怕,一直到沐智在西北掌控兵权之后,成为皇太弟之后才敢说出真相。
这可捅了马蜂窝了,沐智本不想用阴私手段弄死那么多兄弟,他虽然是挑拨“五王之乱”的幕后黑手,可只是挑拨啊,提供点毒物、死士之类……真正下手对付兄弟的还是五王自己。
沐潪成为皇太弟后也没有对三个或疯或残的兄弟下手的意思,不论真疯假疯,也不想要光启上皇的性命。可卫氏竟然先使用这种阴险残忍的手段,伤害一个无辜的少年,把规矩坏了,把事情做绝。
沐智觉得和这样的人讲什么情谊,简直是对不起自己,所以他不想再容忍其他兄弟,包括光启帝,给卫氏提供毒计和毒药的卫家也全完了。
可叹……一大群沐氏皇族和东兴卫氏族人冤死,即使知道是卫氏埋下了祸根,也没机会抗议了,只能找阎罗王诉苦。
沐潪虽然手段毒辣,也知道不能树敌太多,收拾完卫氏,立即对其他家族多家抚慰,广纳妃嫔,提拔重用。一手大棒一手萝卜,挥舞地十分漂亮,稳定了局势。又有天授帝好基友,被封为定王的沐斐明掌管着数十万禁军,明刀明枪支持皇帝。
一时间,群臣虽物伤其类,却敢怒不敢言。
天授二年,禅位的光启上皇郁郁而终,虽然死后极尽哀荣,却仍然叫人惋惜。光启上皇多敦厚啊,被御史喷到头上都笑呵呵擦干净脸,继续讲道理的。现今龙椅上这位,你敢溅个唾沫星子试试?
群臣开始怀念起旧主来,却不敢露出一点神色。也有光启上皇和其他皇子们旧部暗地里开始联系卫氏,可任何消息入了后宫,如泥沉大海,没有了回音。
卫氏呢?
即使家破人亡,太皇太后卫氏也一直不死。崔忠年尽心尽力,将卫氏照顾地十分周到,卫氏精神渐好,竟然能说几句话,坐起身了。
天授帝羡慕嫉妒恨,他们老沐家从没活过五十的皇帝,卫氏真是活得够久,都成老寿星了。
第37章 五王之乱(番外)
卫氏虽与天授帝有杀兄逼母之仇,天授帝也逼死了卫氏重视的人,但这一切都不足为外人道,所以表面上看天授帝会每天刷日常做任务——散朝后去看望卫氏,做足孝顺的模样,能气死卫氏更好。
这一日,天授帝去看她,发现卫氏精神出奇的好,穿着正式的大礼服,戴着头冕,坐在慈明殿正院正堂的椅子上,像是专程在等待天授帝。
不愧是风云一生的人物,卫氏的脸已经一片褶子,因为最近身心受苦,脸色枯黄还长满黑斑,可表情还是一贯的冷肃,双目锐利,似能看透一切。她只那么静静坐着,周身就自动环绕着“高贵尊崇”的王霸气息。
天授帝从小看着自己的父皇被卫氏弹压,多少有些心理阴影,心中“咯噔”一下,直觉今天有点不对劲。
卫氏难得口齿清晰,吩咐崔忠年:“掌院,你下去吧。”
这一两年,崔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