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文科学渣的古代种田生活-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案:
车祸疑穿到陌生的古代世界,沈歌一脸懵逼,他一个手无缚鸡之力文科学渣——细数一下自己的优势,好像除了脸长得特别好看就没什么其他优势……
生活好不容易走上正轨,沈歌发现西山庄子里住着的大人物看自己的眼神好像有些不对_(:з」∠)_
前丞相·伪温润攻X 穿越美人受
内容标签: 布衣生活 种田文 美食 甜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沈歌;荀飞光 ┃ 配角:略 ┃ 其它:种田文
作品简评:
vip强推奖章
沈歌在古代恢复前世意识,成为清俊无双的书生。身为一名文科学渣,沈歌不会制火药,不懂兵械,唯有脑海中长存的先进意识。不求做官,不谋封侯,沈歌以一介书生之力,考进士,开学院,影响一个时代,为后来之盛世打下无比坚实的基础。本文语言诙谐,文中人物形象分明,位高权重的荀国公,清俊无双的沈公子,沉默忠心的蛮子……诸多人物跃然于纸上,引出一段段引人入胜的情节。
第1章 复生
沈容迷迷糊糊中感到有人掐着他的下颌往他嘴里灌药,药又酸又苦,还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腥味。
沈容觉得他整个胃都在抽搐,他几近无声地呻吟了一声,想吐。
掐着他的那只手迅速将他的下巴合上并将他的整个脑袋往上一抬,沈容倚在那人怀里被迫做出个昂首的姿势,想吐的感觉被硬生生地逼了回去,五脏六腑都在抽搐,逼得沈容眼泪都快流出来了,他吃力地将眼睛睁开一条缝隙。
沈容依稀可以分辨出面前的是一个男人,一个长眉入鬓,剑眉星目的俊美男人,男人一头长发一袭白衣,就在沈容的正上方看着他,冷峻的目光中带着一种审视。
沈容以为这男人是医生,迷迷糊糊间反应过来又觉得不可能,他还没想明白究竟有哪里不对,人就彻底陷入了昏沉之中。昏迷前他还记得男人那略带一些茧子的修长手指捏着他下巴的感觉。
沈容不知道自己昏迷了多久,他再次醒来时还没来得及睁眼,一个带着浓浓口音的女声喊了一句。
“秀才公醒了!”
沈容费力地睁开眼睛,只觉得四肢百骸无一不绵软,连喘个气都费力。
沈容发现屋里并没有人,他沈容吃力地转动眼珠子,看了好一会儿才发现屋子极其简陋——躺着的这间小屋并不大,床头隔壁有个木格窗,窗外投射出来的一点光是这间屋子唯一的光线。屋子内一大半地方都掩在昏暗之下。
窗下摆了一木桌,木桌前有一把木椅,床对面的放着两张条凳,条凳上驾着个大木箱子,除此之外再无别的家具。
屋子内很窄,宽不及三米,长也就三四米的样子。由于没有阳光,室内显得有些阴,沈容眨眨眼睛,不明白出个车祸怎么会来到这种地方。他这么一想,脑袋忽然剧烈地疼了起来,无数纷杂的记忆忽的一下全涌进来,搅得沈容想吐。
还没等沈容理清思路,外面吵吵嚷嚷地来了一群人,前面的两个人直奔他床前而来,后面则围了一堆人在门口看热闹。
“歌儿感觉怎么样了?”一个面色黑黄的中年汉子挤到最前面,顺手拉过后面胡子稀疏的老者,“钱大夫,劳烦您快过来给他看看?”
沈容还没来得及说话,老者粗糙的手指头已经摸到了他脸上,和蔼地说道:“张嘴。”
众人一下子安静下来,屋内太暗,沈容躺在床上,眼前发花。不知道老者看出什么没有,他一言不发的从被子底下拉出沈容的手腕摸脉。
“病去了八分,没有大碍了,只是身体还虚着,需得好好补补。我开副药,先吃上五六天我再看看。”老者沉吟许久,最终下了结论。
“诶,好好好,劳烦您老了。”中年汉子连连作揖,嘴上道:“您先写药方子,我们马上去镇上抓药。”
“谢谢钱大夫,谢谢大伯。”沈容脑袋里迷迷糊糊乱成一团,道谢的话顺口而出,只是声音虚弱得很。
“哎哎,你先好好养着,别操心。”中年汉子应了声,忙把他的胳膊塞进被子里。
外面又有人喊道:“参汤来了。”
接着一个粗陶海碗端了进来,中年汉子扶沈容坐起,给他灌了大半海碗的参汤。参汤苦而回甘,倒是不难喝,只是沈容喝完,那股挥之不去的倦意涌了上来,他艰难地喘了喘。
旁边,钱大夫见他如此忙出声道:“秀才公的身体还弱,大家先出去,好让他静养。”
钱大夫话说完,已经走进屋子伸长脖子看热闹的人纷纷点头称是,在中年汉子和钱大夫的带领之下,如潮水一般退出屋子。沈容见人离开,昏昏沉沉的又陷入梦乡。
不知道睡了多久,好像听到有人在叫他,沈容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
昏暗的屋内,沈容只能隐隐绰绰地看出面前站着的是个身形矮小的女人,女人见他醒,关心的问:“秀才公饿不饿,饭还温着,现在吃点吧?”
“劳牛嫂费心。”沈容虚弱地笑笑,张口向她道谢,他这具身体几乎认识这里的所有人,正好省得他不用找借口装失忆。
“哎,这有什么劳烦的?”牛婶瘦归瘦,力气却挺大,一个人把他扶起来靠在床头的栏杆上也不见半点吃力。
饭菜就放在床旁边的木桌上,一大海碗粘稠的粥,一碗鸡蛋羹,小半碗鸡肉,隔壁还摆着一碗滚烫漆黑的药。
沈容现下饥肠辘辘,顾不上推拒,谢绝牛婶的帮忙后微微抖着手抓起调羹就开始吃起来。一会儿工夫连粥带菜,还有那碗参汤都落了肚,沈容这才感觉好点。
牛婶见他情况好点了,麻利的收拾好桌子上的碗筷,“我先回去了,等会我打发蛮子过来陪夜,秀才公有事就叫他。”
沈容点头,“嗯,牛嫂你去忙吧。”
“哎。”牛嫂说完端着碗筷出去,还体贴的帮沈容关上了门。
沈容在床沿处坐了一会儿,一阵尿意涌来,沈容不得不缓缓挪下床走到门后,他知道那里有个盖着盖子的尿桶。
边解开裤头尿尿,沈容叹口气,还是没想明白为什么他明明出了车祸看起来重伤将死,一转眼又在这里醒了过来。
沈容很确定这具身体不是他,他要高一些,身材虽瘦,但没瘦到这弱不禁风的地步。最重要的是,他叫沈容,不叫沈歌,也没有一个叫沈鸿发的做村长的大伯。
沈容疑心他这是借尸还魂了,重新活过来一趟,所幸原主的记忆大部分在,不用担心做错什么被人发现端倪。
这是坤究县的一个小村子,这里离县城还算近,土地肥沃,交通便利,人们的生活还算过得去。不过也就仅仅过得去罢了,大部分人家一天两顿干的,一顿稀的,地主家才有钱偶尔买点肉打牙祭。
沈容穿的这个人名字叫沈歌,是个秀才,还是个月月领廪米的廪生,今年才十七岁,还有半年才到十八岁生辰。沈容又叹了口气,估摸着现代的那个他早已经死在车祸中了,好在哥哥还在,父母不至于老无所依。
念及父母,沈容在记忆里搜寻半天,才发现原身的父母也早已过世。
这里的沈歌的父亲也是一位能领廪米的秀才,早年还在外面给人当过谋士,在村子里很说得上话,大伯就是因为弟弟是秀才,才当选了村长,可惜秀才父亲死得太早了些,才二十八就没了,要不然能考个举人出来也说不定。
沈歌的母亲是江南那边逃难过来的,据说家里被水淹了,与父母失散,只好先找地方落脚再做打算。沈歌父亲那时也是廪生,家里有一点积蓄,看着姑娘可怜,就将人留了下来。
沈歌母亲很有一点心眼,逃难的时候剃了眉毛和鬓角,用加了草药的油染了脖子、脸及牙齿,好好一个美人愣是弄成丑八怪的模样,跟在逃难的队伍中,也没谁注意到她。
因为相貌不出色,人又谨慎低调,沈歌母亲平安地越过重重危险来到这个小村子,等生活安定下来了,沈歌母亲和父亲日久生情,才洗了脸上的妆,露出原貌,嫁给了沈歌父亲。
原本对此时抱着嘲笑态度的村人纷纷回过神来,嘴里又惊又叹,十里八村,再没有哪个人比沈歌母亲长得更好看,也就沈秀才公才配得上这么一个美人。
村里人都羡慕这一对新婚夫妇,可惜好景不长。沈歌母亲逃难的时候饥一顿饱一顿,又饿又累一路走来,身子亏着了,生了沈歌之后没能调理好,在沈歌两岁的时候便过了世。
至于沈歌的死亡原因,沈容寻找着那点零星的记忆,只约莫记得岁考的时候太冷,原主没穿够衣裳,一路冻了回来,后来染上了风寒,找大夫吃了几服药,大体吃好了,却留下了咳嗽的毛病。
三月得的咳嗽,原主一连拖了两个月,慢慢地身体越来越差,偶尔还会咳得胸痛,找大夫看了,喝了药也无济于事,最终拖到现代的沈容来了这具身体。
沈容躺在床上胡思乱想,慢慢地天全黑了,沈容的瞳孔里没有倒映进半点光,他眨眨眼睛,望着无尽头的黑暗,心里十分难过。
他死的时候也才二十一岁,读大三,在一个二本院校中学汉语言文字学,活了二十一年,父母宠哥哥疼,沈容吊儿郎当地,基本没为什么努力过,家里也用不着他怎么努力。
如果有可能,沈容是不想活过来的,活过来有什么好?这里什么都没有,他也不稀罕占据另一个人的人生。
沈容迷迷糊糊就睡着了,没见到说要来陪夜的蛮子,估计来得有些晚又走得有些早。第二天还是送饭的牛婶把他叫起来的,照旧是蒸蛋、参汤和粥,沈容道谢过后,颤颤巍巍地倒了一碗水,走到屋外意思意思地漱了漱。
人一出屋,视野就开阔多了,身后是几间泥砖房,身前则是一片片的良田,此时整整齐齐的田里,各种作物正迎风招展。
沈容出去吃完早饭,拿到屋前的灶房内简单洗完碗,出来坐在门槛上,什么也没干,就这么呆呆地看风景。
“歌儿!歌儿!你坐在这里做啥?”沈容猛地回过神来,就见沈歌他大伯沈鸿发快步走过来,扶着沈容道:“赶紧进去,怎么一点也不爱惜身体?”
“哎,大伯,我好多了,您别担心。”
“还没彻底好利索呢,小心反复!”沈鸿发硬扶着沈容进了屋,却没有扶他进房,而是进了客厅。
客厅内不大,里面的摆设也很简陋,一张大圆桌,圆桌旁边放着几张四角木凳,正上方靠墙的地方放了一个木柜子,靠左边的地方梁下吊着两个竹篮,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物品。
沈鸿发扶着沈容坐到一边,又有些拘谨地招呼身后的男人,“荀管事,您坐。我这就去跟您泡茶。”
沈鸿发身后的中年男人摆摆手,笑道:“村长别忙活,我就是来看看秀才公。秀才公好些了?”
男人白面无须,高个微胖,神情和蔼,身长穿着蓝色直裰,脚上穿的则是布鞋,和黑瘦且穿短褐草鞋的沈鸿发截然不同。
记忆一下子从脑海深处涌上来,沈容记起这人是半山腰庄子里的管事,他主家姓荀,据说是京都里的一个大官,沈家村周围有不少田都是荀家的。
沈歌在这里从小长到大,也没见过荀管事的主家,不过荀管事倒是常年在这,他手下的人有时还会向农户收购一些鸡鸭,为人很和善,附近十里八村都对这荀管事尊敬有加。
沈容冲荀管事感激地笑笑,“好多了,谢谢荀管事。”
沈容犹豫了一下,问道:“荀管事,敢问,那日救我的可是荀大人?”
第2章 惊闻
荀大人,荀管事的主家,据说是京都里来的大官,不过村人不怎么能见到这位大人,沈容也只是在昏迷前迷迷糊糊地见了一面。
提到这个沈鸿发有些激动,“可不就是荀大人!”
当日沈歌咳疾愈重,不知怎么地竟闭过气去了,正巧沈鸿发有事过来找他,一看侄子面无血色身体发凉,再一探鼻息,才发现一点气息都没了。
沈鸿发当即找了人过来看,好几个人看了都说他这侄子去了。
村子里的少年秀才公去了,众人虽然悲痛,但也无可奈何,村中唤年长的妇人帮他换完衣服,就将他放在祠堂的大厅中停灵。
此时正是夏初,村里都是农户,家家田里一堆事,哪怕沈歌是秀才,也没有时间给他大办。何况他爹娘早死了,爷奶也不在,唯有一个大伯主持他的丧事,钱财都在病中用得七七八八,想大办也没法。所以村中老人商量了下,决定停半天灵,下午就扛棺上山安葬。
荀管事的主家这阵子就在庄子里隐居,庄子内的事物多了不少,荀管事那天正好下来查看庄户的收成情况,路过沈家村,听闻村里的秀才公急病去世了,少不得过来上一炷香。
当日荀大人正在山上打猎,下山是撞见荀管事,一听原委,也跟着过来看了看。
荀大人一看停灵的沈歌就觉出了不对,沈歌气息是没了,可过了这么久,尸体也不见凉僵,反而触手隐有余温。
荀大人细看之下,马上吩咐荀管事去请大夫熬参汤,他言沈歌尚未完全死亡,而是患有尸厥,只不过闭气罢了,现在救治应该还来得及。
人为天地之阴阳所化,阳主上主表,阴主下主里,阴阳相合,方为正道。沈歌阴阳失调,血管阻塞,才导致气脉无序,失去知觉,其状如死,却没有完全死亡。
沈家村的人听完荀大人的话后万分惊异,荀大人地位极高,一群庄稼汉虽有些将信将疑,倒也不敢怠慢,任凭荀大人放手去做。
荀大人见村人窃窃私语,知道他们不信,也不多言,他伸手叩了几下沈歌身上的大穴,又让荀管事倒了碗热水,融了随身带着的一丸药给沈歌灌下去。
才灌到一半,沈歌就微微睁开了眼睛,村人大惊之下忙不迭地跑去请大夫,这才合力将沈歌救了回来。
要是没有荀大人,沈歌停完灵后被扛上山埋了,就是假死怕也要变成真死,何况要不是荀大人差人送来人参,沈歌也不会恢复得那么快。
沈容不知道当时的情况怎么样,不过他猜沈歌多半是真死了,他这个时空之外来的灵魂入住这具身体后,这具身体才重新有一口气。
无论如何,都多亏了荀大人,要不然不管是沈歌还是他沈容,此刻被埋在黄土之下,绝没有生还的可能。
沈容抱着这个心思,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荀管事自然能看出面前的少年是真心还是假意,自家主人得到对方的真心感谢,荀管事的心情相当不错,他笑道:“这也是缘分,我家主人让秀才公不必挂怀。”
沈容忙摆摆手,认认真真地朝荀管事行了一礼,说道:“救命之恩怎能不谢?您也别叫我秀才公,太折煞我了,叫我名字就好。”
沈容好歹是从二十一世纪来的,接触过无数资讯,哪怕没什么社会经验,他也清楚,对于大户人家来说,一个小秀才根本不算什么,兴许家里的奴才都比穷秀才的身份要高贵,荀管事叫他一声秀才公多半是入乡随俗,他却不能这么托大。
沈鸿发忙在一旁帮腔,“对对,荀管事您也是我们歌儿的恩人,直接叫名字就好。”
荀管事笑,“那我就不叫秀才公了。沈歌儿早日把身体养好,考个举人,再去京都考进士,也好叫我们都改称你为沈老爷。”
“不敢当。就算真有一日,您也是我的恩人,直接叫我沈歌儿就行。”沈容依旧答得认真,精致的脸上一板一眼地十分讨喜。
要不是荀管事,当日荀大人也不会跟着过来。
荀管事笑眯眯地说道:“那我就等沈歌儿考上进士那天了。沈歌儿身上可好些了?”
“好多了,多亏荀大人送来的参。”
“我家主人特地叫我再带了些来,你年纪还小,多养养,别亏了。”荀管事说着递上了一个小木盒子。
沈容赶忙站起来朝荀家庄子那边作了个揖,“小子惭愧,有幸得荀大人这番厚爱,等我身上好了定要登门拜谢。”
荀管事等他作完揖后扶他坐下,温声道:“我家大人最喜有才的读书人,沈歌儿那句‘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我家大人赞了好几遍,都说你有慧根。”
沈容听了这话大吃一惊,面上的神色几乎绷不住——这句诗出自静安先生,写于清朝晚期,怎么会从原主口中说出来?
沈鸿发却在一旁自豪地接道:“歌儿确实自小聪慧,有时脱口而出的妙语连先生也赞叹,这句诗他九岁就写出来了。”
沈歌努力去翻原主的记忆,发现这句诗果真是原主九岁时所说。
荀管事见沈歌脸色发白,唇上一点血色都没有,以为他不舒服,忙接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沈歌儿以后的福气还大着,现在先养好病要紧,我以后再上门叨扰罢。”
沈鸿发见沈歌脸色确实不好看,再顾不上招呼客人,送走荀管事后将沈歌扶入房里睡下,嘱咐他千万别再起来吹风了。
沈歌脑袋一片乱哄哄的,勉强笑着应下,将沈鸿发目送出去,而后躺在床上一点一点梳理起这具身体里的记忆起来。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刺激,沈歌中午又烧了起来,过来送饭的牛婶吓了一大跳,忙找人去喊大夫。
钱大夫看了之后却说不碍事,病发出来了,好好养着,不出岔子,几天就能好。
荀管事从沈家村出来,径直往山上的庄子走去。
半山腰的荀家庄极大,占地有三亩多,庄子直接靠山而建,整座山都是荀家的地界,没有荀家的允许,等闲人连山都不敢上。
荀家庄白墙黑瓦,深深的院墙内,依稀可以看到楼阁和百年古树。
荀管事来到门前,轻轻敲了敲门,门子很快就过来轻手轻脚地开了门,也不多话,行了个礼就又退下了。
这里的主人荀飞光喜静,整座庄子内都没几个人,除厨娘和贴身丫鬟之外,所有的都是家丁。庄子内的仆人规矩严明,无事并不走动,是以整座庄子内都看不到什么人,一庄鸟啼虫鸣,颇有些空山幽谷的味道。
荀飞光正在静室,静室在整座庄子的东北角,荀管事沿着石板小路走,绕过荷清池,走到静室前,脱了鞋只着布袜进去。
荀飞光的静室与别个的不同,别个静室顶多开一两扇窗,荀飞光的静室却三面都开了窗子,从窗外望去,近处是树,远处是山,光线通透,十分阴凉惬意。
静室内点着驱蚊的熏香,荀管事到了也不敢打搅,直等到荀飞光写完手头一幅字后,荀管事才上前。
“那小秀才如何了?”荀飞光搁下笔,站在案前看字,顺嘴问了他一句。
“看样子是缓过来了,人还是瘦弱,但勉强能走动。我跟他说参是您送的,他说等身上好了便过来登门拜谢。”
“能活过来就是福气,让他好好养着。我看他病了一场,身边的钱粮应该也花完了,你觑着再送一些罢。”荀飞光吹干墨迹,坐在身后的椅子上,毫不在意地吩咐了一句。
荀飞光见过沈家村的秀才一两面,都是不远不近地看了一两眼,直到这次那小秀才差点死了才有些交集。
那小孩年纪虽小,人却跟初春的杨柳一样分外讨喜,那双清亮的眼睛更是给荀飞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眉目如画,目如点漆”倒是他的真实写照。这么一个少年,小小年纪便夭亡也是可惜。
“老爷心善。”
“不过看他人品才能都不错罢了。”荀飞光摇头,不再继续这个话题,抬眼看荀管事,“京都里的最新消息可传来了?”
“尚未。近日连绵多雨,恐怕要耽搁些日子。老爷可要那边加急再送一份?”
“算了,此乃天意,不好违逆。何况我已退隐,本就不好插手,让二房的人去吧。”荀飞光眉目间淡淡,仿佛真的不在意。
荀飞光站起来,走到窗前看向窗外。荀管事也算个高,他却比荀管事还高大半个头,此刻穿着白衣,很明显能看出衣服底下结实的肌肉,给人浓浓的压迫感。
前丞相荀飞光,名满天下的儒士,文武双科状元,谁都想不到病隐的他会在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地方。
沈歌不过一个乡下小秀才,自然也不知道荀飞光的身份。他身上的病要细养才能断根,参吃完后,荀管事又来了一次,赠了他二十两银和一根小拇指粗的参。
现今一斤猪肉二十文钱,一两银子足够农村一家三口节省点过上一年。沈歌是廪生,每个月有半两廪银和六斗廪米,能领到的廪米也就六十斤左右,按一斤米八文钱来算,他一个月才有一两左右的收入,就算不吃不喝,还清这笔银子也要近两年,这还没算上珍贵的参。
沈容心里十分感激,他和荀家无亲无故,荀家能送这些钱过来是人家心善,他却不能这么伸手收着,何况他的病已经好多了。
对于沈容的推拒,荀管事几句话就把这个倔强的少年劝服了:“常言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家就你一个,身子要是没养好,那可后患无穷,怎么对得起你父母?要是你不愿意白收我家银子,先当欠着,日后还了就是。”
荀管事这话触到了沈容心底,他可以不在意,却不能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