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文科学渣的古代种田生活-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场诸人面色不变,韶信使个眼色,站在一旁的挎刀兵丁立刻过去查看,拱手回禀:“老爷,他被吓尿了裤子,现已昏死。”
黎老爷子年纪大,不禁吓,韶信看地上的人一眼,道:“将黎家大郎提来!”
“诺。”兵丁将黎老爷子拖下去。
黎家大郎很快就被押解过来,韶信开门见山,对底下跪着的黝黑汉子发问:“黎大郎,你家前年开始与洋夷做生意,这些年来,你家到底卖出过多少东西,账本在哪?”
黎家大郎还在哆嗦,韶信淡淡道:“想好再答,这可是你家唯一将功赎罪的机会,要是不答,资敌大罪,老子只好将你父母妻儿一家人拉出去活剐,以谢众位在与洋夷一战中战死的英灵。”
黎家大郎冷汗涔涔,“账本,账本在我爹床下埋着。”
“你家与洋夷来往,除粮食外,武器必没少备罢?”
“大人,冤枉呐,我们小老百姓就是贪点财,万万不敢动刀枪……”
荀九打断他的话,“今年三月十六日,你亲自带人去洋夷船上,挑了八担东西回来,那些东西在何处?”
黎大郎顿时像被掐住脖子的鸭,叫都没法叫出来,直接哑了。
沈歌有些惊讶地望荀九一眼,他没想到荀九对这南关了解得这样深,这样的情报都能弄到。
韶信道:“你招,我们给你儿女留条命,你要是不招,一家去见阎王后我们也能慢慢找。”
荀九在一旁意味不明地笑了声,眸子依旧幽沉,“这些事并非只有你一人知晓,你不招,这将功折罪的机会可不知道要落在哪家头上。”
黎家大郎面色数变,顿了一会儿后重重磕头,哑着嗓子道:“都在后院那口枯井里。洋夷大前年在外面的岛上发现了金矿和铁矿,拉了一大批人过去挖,因此隔三差五就要过来买粮食。不仅我家,姜家,赵家都卖过粮,买过刀。姜家还有一艘大船藏在飞羽湾那边,时不时会出海。”
“小的知晓的全说了,求大人个恩典。”黎家大郎说完又磕头,额上磕出的血流了满面。
“姜家,赵家。”荀飞光神色淡淡,“这水倒比我想的还深。”
“小的不敢隐瞒!”
“韶信,你带五百人去围姜家,荀九带五百人去围赵家。动作快些,别走漏风声。水深正好摸条大鱼出来。”
“是。”韶信与荀九拱手。
韶信道:“老爷放心,这几家我都让人看着,跑不了。”
荀飞光眼一扫地上跪着的黎家大郎,“带他下去,别慢待他。”
“诺!”
周围站着的兵丁将黎家大郎拖下去。
沈歌望着他踉踉跄跄往前走,心中暗叹一声,做甚不好,跑去资敌,结果落到这个下场。
荀飞光转头望见他,伸手拉他起来,神色蓦然温和下来,“困了?”
沈歌原先还不觉得,被他这么一问,心底的困意全泛上来,不由揉揉眼睛,“是有些。”
荀飞光轻轻在他肩头推一把,“困便快去睡。”
“你呢?”
“我审审几个洋夷,待会过来。”
沈歌摇头,反手握住他的手腕,看着他的眼睛,“荀哥,我陪你罢,明日我们一起补个眠。”
荀飞光见他坚持,招来兵丁低声说几句,兵丁很快就跑出去,不多时端着一碗甜汤过来。
“先用些东西。”
荀飞光令兵丁将那个被打掉两颗牙,会说大燕官话的洋夷带上来。
那洋夷脸肿得老高,被带上来时眼里闪过一丝畏惧,不过仍站在哪里,梗着脖子道:“我们来做生意,你们没道理把我们关起来!”
这下不用荀飞光吩咐,他身后两个兵丁往他膝弯一踢,咚一声,将他牢牢压在牢里的泥地上。
沈歌坐在荀飞光旁边,看他一眼,开口问道:“你们这些年没少杀大燕子民罢?”
“没有的事!”洋夷含糊不清地狡辩,“我们一直和气生财。”
荀飞光冷冷的目光往他身上一刮,他明显瑟缩一下,不敢再嚷嚷。
沈歌问:“你们岛上的大燕子民从哪来的?”
“不关我们事,那是他们自愿上岛挣钱。我们每个月都给他们发不少钱。”
“哦?你们岛上有多少大燕人?”
洋夷目光一闪,“没多少,就四五个。”
“这帮大胆刁民,居然敢公然违令出海,丝毫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沈歌的爆喝吓洋夷一跳,沈歌没看洋夷,而是转头看向荀飞光,“我们得把那帮刁民逮回来!”
荀飞光在一旁道:“此事决不可姑息,待天亮便令人去。”
沈歌似乎怒气下去了些,问洋夷,“你叫何名字?”
“史密斯,我叫史密斯。”
“成,明日你就给我们带路罢。”
史密斯不敢应声。
沈歌见状对一旁的兵丁道:“去提其他会说大燕话的洋夷过来。跟他们说,不会说大燕话的洋夷没甚用,不必浪费粮食,先饿着,过几日砍了。”
“诺。”
沈歌转过头来,上下打量史密斯,笑了一下对他道:“无用之人不配活着。不知你有没有用?想走死路还是活路?”
史密斯望着他俊美的笑脸,仿佛看见吃人的海妖,不禁打个哆嗦,这些大燕官员向来残忍,史密斯知道他们会说到做到。
“嗯?不说话?”
“我,我,我想活着!”
“想活着就好好配合,你若表现得好,事后我们还能送你出来。”沈歌依旧笑靥如花,说出的话却格外阴森,“你若欺骗我们,到时把你活剐了可别怪我不客气。牢里还有好几个洋夷等着把消息换给我们好活命,说话小心些。”
“大人,我不敢骗人。”
“你们从岛上到黎家要走多久?”
“半天,天气好时,早上出发,下午就能到。”
“岛上连洋夷带大燕人,还有倭寇等,所有人加起来有多少?”
“我只知道有六百多,到底有多少个人我没数过。”
“除去黎家、姜家、赵家,你们还与哪家有接触?”
史密斯操着一口怪异的官话答:“这,这我不知道。”
沈歌宽容地笑笑:“看来你知道的东西有些少,不过无碍,你那些同伴中总有人知晓。”
史密斯越发心惊肉跳,额上一个劲地冒汗,一不小心汗滴进眼睛里,辣得眼睛疼。
“你们岛上还有多少粮食?够岛上的人吃多少天?”
“够吃一个月,所以杰夫让我们出来买粮?”
“杰夫是你们的头领?”
“是。”
“你们多少人出来买粮?船停在哪里?”
史密斯咬牙,“十六个,六个过去黎家,另外有十个去了姜家。船停在飞羽湾,原本说好让黎家的人将粮食挑到船上,天一亮我们就出海。”
“多谢你的消息。”沈歌上下打量他一番,示意旁边站着的兵丁,“给史密斯倒杯水润润喉。”
史密斯喝下一大杯温热的茶水,心里定了些。这时大牢深处传来一声惨叫,他一哆嗦,险些没把杯子摔了。
沈歌侧耳听了下,摇摇头,对史密斯道:“我们大燕有句老话‘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看来你的同伴大燕话学得不如你好。”
史密斯被这么一恐吓,都快尿了,闻言忙战战兢兢地点头。
“你们岛上的金矿和铁矿哪年发现的,采出多少了?都运去了哪里?”
“回大人,前年发现的铁矿,挖着挖着铁矿,去年就发现了旁边的金矿。铁矿有一部分运去做武器去了,金矿没挖出多少,有一部分被杰夫的人带回了格格大陆。”
“这么说来,岛上还有一大堆铁矿石堆在那里?”
“是。”
沈歌与荀飞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意外之喜。
大燕对盐铁管得极严,哪怕荀飞光,也没办法弄到多少铁。若洋夷那边有铁矿,起码能将清凌卫的刀与盾配足。
清凌卫乃荀飞光私兵,年后还有一支大燕军队会过来荀飞光麾下,听他指令以拒洋夷。那时人多口杂,什么事都不好瞒。
荀飞光他们现下能知晓消息,正好趁大燕的军队来之前将这批金铁吞下,早一分迟一分,这份东西都不可能悄无声息地到他们手上。
第81章 仓库
韶信与荀九皆是老手; 两个时辰不到; 姜家与赵家一齐上百口人被绑得严严实实; 全被送入大牢。
在这个权力至上的时代,完全管不着证据是怎么来的; 只要有线索,便能顺藤摸瓜带出许多事。
沈歌后半段没有参与审讯; 拿到消息后,他顾不上休息; 直接跟荀飞光一起布置接下来的行动。人多嘴杂; 他们要的就是一个时间差,趁着岛上洋夷还未反应过来; 瓮中捉鳖一伙打尽。
海风极大; 人站在岸边,衣裳被吹得簌簌作响。沈歌望了眼面前的大船; 又望望身后整齐的士兵; 有些担忧。
沈歌压低声音问:“众将士可会游泳?”
要出海,若不会游泳; 有人在水下使绊子; 事情可就糟了。
韶信满脸沉着:“放心,跟来的将士们水性都不错。”
他们先前就知晓要来打洋夷,故个个都会坐船游泳,虽大部分时候都在河水里训练,比较少下海,但真下起海来; 在海里游泳反倒比湍急的河流中要容易一些。
“那就好。”沈歌稍松口气,要去未知的海岛,他总忍不住有些担心。
韶信等人忙了一夜,眼睛都熬得有些红,此刻却精神百倍,快速指挥手下将士上船。
一队队高大的兵丁着甲挎刀,整齐步入船中,扛着食水与各种物资的兵丁络绎不绝。
他们一齐有十六艘大船和三十七艘小船,大船都来自洋夷与姜家几个家族,小船倒大多由清凌卫先前所买。船皆检查过,都是上好的新船,最旧的也有六成新,完全无漏水之虞。
清凌卫的训练项目中有行船与游泳,众人虽算不上好手,但也不至于拖后腿,扬起风帆后,大船与小船顺利地出了港。
带路的是史密斯与几个有心投靠荀飞光的洋夷,荀飞光令人将他们隔开,不让相互串供,若是带路时发现谁有不对,立即砍杀抛入海中。
众洋夷见识到荀飞光的狠厉,十分老实,战战兢兢,指东不敢往西,一路前行极为顺利。
似乎连老天爷也帮着荀飞光这一方,出海时风浪还算平静,阳光普照,扬起帆,船便快速前行。
沈歌作为长州县县令,原本有公事在身,他十分不放心荀飞光等人,最终还是跟着来。公事他托付给县丞,让他小事直接处理,若有比较大的事,直接往后压一压,等他回来再说。
县丞依靠沈歌吃饭,自然无异议。
飞羽县的县令也收到过消息,不过他完全不敢出头,知晓县里的大户被荀飞光拉走也未过来问,只等荀飞光通知。
荀飞光对他这番识趣很满意,却也未放松警惕,一千清凌卫在百里宜的率领下,留在营地防守,万一有事,他将直接出兵镇压。
海风咸腥,吹久一些便直吹得人脑壳疼。沈歌并非第一次出海,却是第一次往深海中前进,不由心有揣揣。
有风助力,船行得极快,荀飞光看下天色,道:“估计我们下午便能赶到洋夷的小岛上,晚上住上一晚,明日返程。”
“荀哥,我有些紧张。”沈歌望着波光粼粼的海面,低声道:“我们的海上作战技术远不如洋夷娴熟,也不知晓这番打过去,要死多少人。”
“我们不算娴熟,却也不算完全陌生,你忘记去岁我带领麾下将士将洋夷赶走的事?”
“可你不是不记得么?”身为大将,不记得先前领兵打仗之事,即使有过经验也不算优势。
荀飞光十分淡然,“我只是不记得,又没傻,该知道的我已重新记在脑子里,再说有韶信在一旁,还多了个你,我有何好担心?”他自少年时便没少在各类战场上摸爬滚打,区区六百多洋夷,他还不放在眼里。
沈歌见他一脸笃定,心中安定些,伸手握住他的手腕。
沈歌这次会跟过来倒不是完全因为不放心,他知晓轻重,就算再不放心,他也不会过来碍事。他之所以跟来,是因为他打算带着大夫急救。
他前世生在科技较为发达的时空,纵使不是医护人员出身,一些急救常识还是知晓,比如说消毒,止血,清理伤口等,莫小看这些东西,若是做得到位,不知会有多少伤兵捡回一条性命。
沈歌先前将这些事宜与大夫们详细分说过,大夫们却觉着既然他清楚,不如请他过去坐镇,有何突发情况也好及时询问。
每一名将士的性命都无比宝贵,沈歌有能力多出一份力便不会拒绝。他这次跟过来,特地带着大量的盐与高度白酒,还有干净的绷带与白布等,就为到时好消毒包扎,及时帮将士们止血。
这年头不知要如何弄出酒精,白酒乃沈歌令人用米酒反复蒸馏而成。酒精的沸点比水低,沈歌足足让人蒸馏五次,出来的成品一滴便能灼得人咽喉痛,着实霸烈。
沈歌原本还想弄出诸如青霉素等各种抗生素,可惜当代科技着实不过关,沈歌并非专业的生物医学人员,只知晓个大概,完全弄不出成品。
他依稀记得小时候玩的那种用绳子系在纽扣上,一搓就能高速旋转,后来有科学家利用这玩意替代离心机,沈歌派人试了一下,能分离出血清,却无法弄出青霉素,也不知晓血清下一步的用法,只好不了了之。
每当此时,沈歌便有些后悔前世未多学些东西,不至于到这儿之后一想三不知,明明知晓有好东西却弄不出来。
荀飞光放手让他折腾,几乎对他无条件支持,这给沈歌莫大的自信。他好东西没弄出太多,不过诸如香菇种植,高浓度白酒提炼等确实对清凌卫的日常生活有不少改善。
“担忧这些东西作甚,我你还信不过?”荀飞光揽着沈歌,漫步尽心道:“走,我们出去外头钓个鱼。”
沈歌哭笑不得,“莫胡闹。”
“离洋夷那头还远着,怕甚?”荀飞光兴致勃勃,令手下找来钓竿等物,按着沈歌坐下就要与他一起钓鱼。
章梧俦作为亲兵,二话不说,立刻找来两杆钓竿并一木桶新鲜的鱼,好供荀飞光与沈歌垂钓。
清凌卫早熟悉现今荀飞光的风格,也不意外,来来往往之人皆一脸淡定,目不斜视地做好本职工作。
沈歌无奈,只好陪荀飞光一起钓鱼。
中午不好开火,清凌卫上下一起吃了顿干粮,沈歌他们钓来不少鱼。海鱼基本无寄生虫,沈歌让人切成薄片,在一旁放上酸咸的青梅酱,犒劳手下将士。
下午荀飞光严肃许多,韶信不时向他汇报行程。
沈歌嘱咐清凌卫中会画海图的人将一路的航线画下来,以供下次过来。
越靠近洋夷那头的岛上越要小心,这些岛原本是大燕的地盘,后来大燕严禁百姓出海,这岛上没人,渐渐便被洋夷占领。
岸上的渔民虽不出海,但对于附近的小岛还算了解,洋夷占的这座岛就属于暗礁特别多的小岛,若不清楚航线,随时都可能触礁翻船。
远远有小黑点在海平线上显露出来。
韶信精神一震,大喊一声:“老爷,到了!”
他手上拿着沈歌特制的望远镜,看得远比以往清楚。
这年头已有很纯净的玻璃,沈歌着人慢慢磨,实验过几次,不到半个月便弄出了由凸透镜与凹透镜组成的望远镜。
韶信等人用过几次,内心极为震撼,几人都带过兵,纵横北边与南边,几十年来没少干北蛮与洋夷,对这小玩意能发挥的作用再清楚不过。
有这东西,他们便能彻底抢占先机,打好埋伏,杀敌人个措手不及。
先头的两个望远镜一出来便被韶信与荀九一人一个抢走,百里宜晚来一步,别提多后悔,紧接着命令制作望远镜的工匠再制造多几个。
望远镜事关军事,工匠早被封了口,严令不许泄露。望远镜也没多做,整个南关城中就荀飞光,韶信,荀九与百里宜有,其他的除沈歌特地给胡奈青留的一个外,再不见踪影。
也许这个小工具最终会传开,但这种东西越晚传开越好,他们独家多拿几年,便有多几年的优势,而诸多优势集中起来,便是制胜的法宝。
沈歌身为一介书生,气力小,动作不灵活,也不会指挥。
荀飞光令董小伍与章梧俦几个留在船上护在他身旁,便带人往岛上攻去。
这番进攻乃强攻,洋夷压根没想到大燕人还能攻到岛上来,因此完全没有防备,连放哨的人都没认真放哨,直到清凌卫攻至近前,散落在岛上的洋夷方慌慌张张地找工具营地。
清凌卫这头一律披软甲,戴头盔,拿大刀,洋夷那头大部分人穿着短衣,只来得及拿起木棍抵挡。
许多洋夷见着清凌卫精锐时完全想不起来要反攻,都是拔腿就跑,找小船想出海。
岛上铁矿金矿等事关重大,荀飞光严令防止洋夷走脱,泄露消息,因此不少洋夷一在海上路面,便被箭羽射穿,化作血葫芦滚下海去。
沈歌远远拿望远镜看着,提醒还在船上的清凌卫,“小心些,海上多凶鱼,注意警戒,提防鲨鱼等出没。”
这话不必沈歌说,清凌卫众人也心中有数,当下众人的警戒心又提高几分。
岛上洋夷方六百余人,战力参差不齐,清凌卫足足来了两千精锐,不过片刻,洋夷大多被捉了起来。
岛上有一百多大燕人,都是被洋夷捉来挖矿之人,见到清凌卫,这些大燕人哆哆嗦嗦,既惧怕,又充满希望。
有胆大的对清凌卫喊:“大人,大人!小的知晓他们的仓库,里头有许多黄金珠宝,小的愿意带路!“
第82章 发财
荀飞光循声望去; 将士围着的俘虏中; 一名胡子拉碴; 颧骨突出的青年眼睛仿佛亮得发光。
见荀飞光的目光投向他,那青年激动地用夹着浓浓南关口音的大燕话; “大人,他们库房里堆满了金银珠宝; 小的知道在哪!愿意带路!只求过后大人能送我回家,让我常伴父母膝下。”
沈歌刚得到荀飞光他们控制好了局面的消息; 从船上下来; 一靠近就听这青年喊,不由多望了眼。
荀飞光看到沈歌; 大步迈开走到他身边; 高大的身形往某个方向挡了挡,不欲沈歌看到洋夷那几十具死状凄惨的死尸。沈歌察觉到后; 脚步一顿; 装作什么也没见到的模样,面色不改地往前都; 心底却不由多了些暖意。
沈歌走到青年面前蹲下; 看着他的眼睛,“你所言属实?”
“回大人,千真万确。这伙洋夷有两个仓库,一个常用,里头却没多少东西,只用来迷惑外人。另一个则是他们真正的库房; 专门用来藏好东西。”
“洋夷的秘密库房,你为何能知晓?”
青年低眉顺眼,“小的先前半夜起床撒尿时撞见过,事后小的没敢跟人声张,偷偷去过好几次,发现那里确实是洋夷。”
沈歌转头,对一旁的荀飞光道:“荀哥,我们得让人探查,还有谁知晓洋夷库房的秘密。”
荀飞光点头,招过一旁的韶信,让他带人去找洋夷的库房。
岛上并不大,洋夷建房时主要集中在海边,他们的库房就在山上,不必问人,逛一圈就知晓。
库房里头装着不少财宝,大块大块的金子,成箱的银子,能用斗量的圆润珍珠,装在匣子内的各色宝石,第一次进来的人能晃花眼,看到这些财宝的将士脸上皆露出兴奋之色。
韶信与荀九都难以相信这帮洋夷有一个更大的秘密仓库,里头也装满了财宝。
派兵丁下去问过一圈,包括洋夷在内,无人知晓秘密仓库的消息,也许洋夷们知晓,但洋夷们的嘴巴都如同蚌壳一般,一时半会难以撬开。
沈歌想了想,低声问荀飞光,“荀哥,洋夷手上有火药等物么?就是点火能将人炸飞的那种。”
这年头已有爆竹,不过爆竹声势大杀伤力小,对人造成的伤害有限,因此爆竹多用于婚丧嫁娶等重大场合及年节,甚少用在军事上。
荀飞光回答:“从未听说有火药能将人炸飞。”
沈歌压低声音,“我们不知洋夷底细,多谨慎都不为过,待会小心火把,别让人钻了空子。”
荀飞光揽着他的肩膀,对韶信做个手势。韶信大步走过来,面上带笑:“老爷。”
“先去找那个秘密库房,小心里头埋过火药,遇火会炸,其余机关也要小心,莫阴沟中翻船。”
“是。”韶信昂首应声,着手下兵丁将那青年提过来。
“荀九,你谙熟机关术,一道过来。”
“是。”
韶信与荀九安排好手下守着俘虏的洋夷与大燕人,命令有异动便格杀勿论,而后匆匆跟荀飞光前去洋夷的秘密仓库。
洋夷的秘密仓库在地底下,地道入口就在仓库隔壁的山壁上。挖开山壁某一处的土,里头有一扇挂着铜锁的大门。从泥土的痕迹来看,近期无人造访过这里。
洋夷首领已死,他那些手下一问三不知,压根逼问不出消息。韶信手下的兵丁押着那青年过来,喝道:“前头带路,若耍花招,小心你身上这皮!”
青年显而易见地紧张起来,他脸色苍白,脚软得几乎要跪地。咽咽口水,他哑着声音说道:“不敢欺瞒大人。”
韶信使个眼色,另有兵丁出来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