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文科学渣的古代种田生活-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思远家离吴夫子家不远,只隔着两条巷子,沈歌以前读书时常被萧思远拉去家里吃饭,故而对萧思远家极熟。
沈歌绕到萧思远家,惊讶地发现萧思远家锁了门,敲了好一会门也没人应。
萧家的邻居听到动静出来,一见是沈歌,站在门前问:“沈秀才你来看萧秀才?”
“是。大娘,他家没人在?”
“这我不晓得,他家好像一大早就出门了,到现在也没回来。沈秀才你要是有什么事便给他留个口信,等他们回来我跟他们说。”
“谢谢大娘,也没什么事,我就是顺道过来看看。”
邻居热情地招呼,“知晓你们交好,你可用过饭?来我家用个饭罢?”
“我在夫子家用过了,多谢您。”沈歌道谢后告别大娘,顺便拐去贺记书斋。
坤究县乃大县,县城里有好几家书斋,贺记不是最大的一家,不过它离吴夫子的书院最近,沈歌和它交道打得最多。
见沈歌过来,贺记的贺掌柜笑眯眯地起身相迎,“稀客啊,沈秀才你身子可好些了?快进来喝茶。前些日子进了一批举子文集,我特地给你留了一本出来,你翻翻?”
“多谢贺掌柜。”沈歌跟着贺贺掌柜坐下,顺手接过他手中的文集,“您这集子印得真不错,我观整个坤究县,也就您这儿能出举人的集子了。”
“那是。”贺掌柜得意地摸摸唇上短须,“这集子还是我特意托人编的,别说坤究县,就是整个大宁城,我这也是独一份。”
沈歌开门见山,笑道:“知道您老厉害,我今日来也是为了印书的事。”
“哦,沈秀才你也要出诗集?”
“不是诗集,”沈歌从背篓里拿出他这两天写的话本开头给掌柜看,“我最近写了一部话本,您先看看。”
贺掌柜接过小册子,快速看了一遍,又回过头来看了第二遍,抬头望了沈歌一眼,面上有些犹豫。
沈歌知道他有话想说,忙诚恳求教:“我年纪尚小,又未写过这个,心里不太有谱,还请贺掌柜不吝赐教,有什么问题您直言便是。”
贺掌柜清咳一声,“既然这么说,老夫我就直言不讳了。你这话本写得很是新颖,不过是否缺了些诗篇?你看你这从头到尾都没一行诗,用词亦太过直白,印出来恐怕——”
沈歌一听贺掌柜这说辞便知他对自己这话本并不看好,意见是好意见,然而沈歌却没法改。他不善诗词,写是能写,但难以写出佳作,何况这话本硬写一些诗词上去反而流俗。
沈歌有些愁,他久无收入,好不容易想出一个挣钱的法子又被否决了。
想了一下,沈歌接着问:“贺掌柜,若我出资自己印了,可否放在书店里劳您帮我代售?代售费给您两成。”
贺掌柜这里有店有门路,把话本放在店里代售也不费什么事,还能多收几分银钱。贺掌柜爽快应下,“你将书送过来便是,我帮你售卖。沈秀才,你想一本卖多少银钱?”
沈歌想了一下,站起来走到贺掌柜放话本的地方,拿起一本话本问贺掌柜:“这本要多少银子?”
沈歌拿的正是昨天萧思远给他带的那本话本,贺掌柜看了一眼,“这本二十五文钱。”
“那我的话本也卖二十五文罢。”
贺掌柜笑,“这价倒也不高,你弄好把话本送过来就行。”
“如此便先谢过贺掌柜了。”
“不必客气。不过沈秀才你第一次写话本,印出来不划算,你若是手快,不妨先抄几本过来寄卖。先看看卖不卖得动,能卖得动的话再印也不晚。”
贺掌柜这建议十分诚恳,要不是跟沈歌熟,他也不会这么说。沈歌感激地朝他作了个揖,“多谢贺掌柜提点。”
“沈秀才不必客气,老朽就等着你的书了。”
沈歌应下,看了看手中的举人集子,这一本要六十文钱,他到底没舍得花钱买。萧思远肯定买了,到时借来一看便行。
沈歌不买贺掌柜也不介意,他将沈歌送出门,临告别前又劝了一句,“沈秀才,你还年轻,考上举人方是正经事,莫把心思全放在话本上。”
“我省得。”沈歌笑了笑,“我写话本的事也劳您保密,对外莫说是我写的。”
贺掌柜理解地点头。话本是小道,向来上不得台面,写的人也多用化名,就是贺掌柜自己,也不太清楚书斋里的几本话本都是谁写的。
沈歌告别贺掌柜后去杂货铺里买了草纸,学堂马上就要开办,用纸的地方多得是,买好纸太贵,不如先用着草纸。
沈歌担心学童在笔墨上花费太多,村人会觉得供不起,继而不让学童上学。反正对于刚学写字的学童来说,草纸应该就够了,能省一点是一点。
沈歌体力不好,背篓里已经装满大半,压得他肩疼,他将背篓往上掂了掂,用手托着准备往城门那边走,打道回府。
沈歌刚走没两步,后头有一个人冒冒失失地跑过来,差点没将沈歌撞倒。沈歌一趔趄,好在那人眼疾手快,马上伸手一拉,将沈歌扶正,“哎,对不住,你没事罢?”
“无碍。”沈歌一回头,见是一跑得满头大汗的青年,他友善地笑笑:“你有事先去忙。”
“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巷尾有人卖牛肉,我得赶紧去拿钱买给我老娘尝尝,省得去迟了买不到。”
“牛肉?”
“对,就在巷尾那里,小哥你要是想去就赶紧,错过这村可没这店。”青年说完就风风火火地跑回家拿钱去了。
第15章 肩伤
牛肉是好物,补中益气,滋脾养胃,不过沈歌这辈子长这么大,一共也没吃过几回牛肉。
这年头的牛都宝贵,前朝的时候,牛不能私杀,杀了得被捉去衙门挨棒打。本朝虽没这规定,但家里的牛往往是一家最值钱的物什,当宝好好护着都来不及,自然不可能杀。这小地方要想吃个牛肉,得等牛老死或病死才行。
一阵风吹过,有人在街口说话:“哎,长生嫂,你家孙子前两天不是闹肉吃吗?快去买,错过这次下次可就难买到这么好的了。”
沈歌看了一眼走过去凑热闹的人群,原本打算离开这儿,听到这话,脚步刚一动又顿住。
沈歌定睛望去,只见一个中年男人正在街上和铺里的女人说话,他手里还提着一小块用稻草串起来鲜肉。
那女人走了出来,闻言吃惊地说道:“难不成是逮的野牛?”
“嗳,我们这地界哪有野牛逮?听说是一头两岁多的小母牛,不知道怎么地摔断了腿,眼看着活不成,主人才推到集市上杀的,杀的时候牛还活着。你快去看看,这肉可嫩得很。”
“多少钱一斤啊?”女人有些意动。
“不贵!三十二文一斤!”
“三十二文一斤还不贵?”女人直摆手,“吃不起吃不起,我家可不像你家这样阔。”
听到恭维,男人炫耀的目的达到,嘿嘿笑了两声晃晃手中的肉,也没再劝,晃着回家去了。
沈歌也不阔,三十二文一斤的肉对于他来说着实贵了些,可沈歌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想起了西山庄子上的荀大人。他从荀大人那里承受救命之恩,又得了许多好物,要是不报答一二,沈歌总觉得不自在。
想了想,沈歌到底还是绕回去了。
坤究县虽然人多,但三十二文一斤的牛肉也不是谁都吃得起,沈歌过去的时候,卖牛肉摊子前围着看热闹的多,真正买的人却并不多。
有人在一旁不停地讲价,试图把价格压到二十五文一斤,旁边三五个人一直在帮腔。卖牛肉的汉子沉默着不应声,自家的牛只能杀了卖肉,损失不小,他心里难受,闷着头不理会这些起哄压价的人。
沈歌看他没有降价的意思,挤进人群对摊主说,“给我割三斤,要这块。”
“哎。”摊主见客来脸上的阴云散了些,麻利地在沈歌指着的那堆肉中切了一块,将肉往秤勾上一勾,秤杆高高翘起,诚意十足。
“肉一齐三斤二两,你看看。”摊主将那杆秤递到沈歌面前,嘴里念念有词,“一斤三十二,两斤六十四,三斤九十六,算你一百文。”
沈歌看了一下那一大块肉,伸手划了条线,“劳你再按这条线帮我切成两块。”
摊主利落地按沈歌的要求切了,用稻草将两块肉串好,又用稻草绑了一块骨头递给沈歌,看了眼四周,道:“你买的多,这个是添头。”
沈歌付好钱谢过摊主,提着肉从看热闹的人群中挤开,转头去杂货铺买了些调料,还要了两张干荷叶将大块的肉和骨头包好放在背篓里,小块的肉则送去吴夫子家。
沈歌怕吴师娘不收,没有进门,特地将在院子里做针线的吴秋叫出来,把肉递给她,嘱咐道:“先别喊你娘,这是鲜牛肉,你们尝尝。”
吴秋不肯接肉,把手背在后面,“哥,你身子不好,自己吃了补补。”
“我这还有,这块给你们吃。”
吴秋还是不接,嘴里嘟囔,“哥,牛肉可贵,你下次莫再买,这次的肉你拿回去腌上,多吃几次。”
沈歌将肉硬塞给她,“这是我孝敬夫子师娘的,你把肉拿进去,就这么一小块,不值多少钱,只是我这做弟子的心意。”
吴秋这才接了,不过拦住他不让他走,“哥,今晚吃肉,你吃完晚饭再走罢?”
“吃完饭太晚,我怕赶不回去,家里还有事,下次我再来。”
吴秋原本想让他在家里住一夜,不过看他真的有事,也不好多拦,嘱咐他路上小心。
沈歌点头,告别她快步往回走。
回去的时候没有伴,沈歌约莫半个时辰一歇,还未到家天便全黑了,好在月已近圆,看路不成问题。
沈歌刚走到村口,就见到有人迎面走来。月色朦胧,沈歌看不大清楚,倒是那人先说话,“怎么这么晚方回?”
沈歌听出蛮子的声音,心头一松,“有事耽搁了些时候,走得又慢,就走到了这时辰。”
蛮子接过沈歌背上的背篓背着,跟在他身后往沈家走去。
沈歌问:“你可用过饭了?”
“我用完了才出来找你。”
“用完饭了也不打紧,再用一遍罢,我今天买牛肉的时候摊主送了一根骨头,我们喝个汤。”
沈歌回到家的时候发现家里已经烧好了洗澡水,煮好了米饭,菜也洗好切好,就放在砧板上。
蛮子放下背筐,见沈歌要去洗澡,忙拦住他,“你待身上汗干了再洗。”
“也成。”沈歌拿出调料和牛肉,“我先把牛肉腌好,蛮子你帮我切个肉,长宽各两个指头,厚一个指头。”
蛮子闷不吭声地接过肉按沈歌的要求切了。
沈歌在一旁一边用煮开水的锅子煮骨头汤,一边做菜,他手很快,蛮子这厢刚把肉切好,他两个菜已经出炉。
沈歌找出调料细细把牛肉腌好放柜子里,转过身招呼蛮子吃饭,两菜一肉汤,沈歌走了半下午,腹中早饥鸣。
两人快速吃过饭,蛮子给沈歌提热水,让他去洗澡,自己则去洗完碗,而后将昨天的功课拿出来,主动自觉地练字。
沈歌对他的定力与聪慧很是惊喜,又教了他二十个字,带着他认一边,而后在一旁看着他写,自己也边看些书。
蛮子学完今日的字回家之后沈歌拖着疲惫的身躯到厨房生火慢慢把腌好的肉小火慢炸,他原本打算做牙签肉,不过想着荀大人估计不会喜欢用手拿着吃这么接地气的吃法,就省掉了牙签。
沈歌跟荀大人吃过几次饭发现那位荀大人还挺爱味道厚重的食物,这次的牛肉就奔着这个款去。
在锅里细细煸干的牛肉一盛上来就快速撒了芝麻,热油裹着的牛肉和芝麻一和,香味立刻被激出来,满屋都是肉味。
沈歌尝上一块,好吃得让他不自觉地眯起眼睛。
小坛子用开水煮过晾干,装上大半罐牛肉粒,封好后有种质朴的精致感,沈歌小心把它放到柜子里收好,特意仔仔细细地关好柜子。
沈歌在装牛肉的时候特地留下小半碗给蛮子,让他也尝个鲜。
第二天一早沈歌便上了山。
荀家庄的门子认识他,见沈歌又提着东西上来,忙笑容热情招待沈歌在门房里坐,“沈公子您来了?您稍等一下,我这就去通报。”
沈歌点头,“有劳小哥。”
“哎,莫客气莫客气。”
门子很快就带着绿枝过来了,她见着沈歌,盈盈福了个福,笑道:“沈公子安好。”
“绿枝姑娘好。”沈歌还礼,避过绿枝要帮忙提篮子的手,“我做了些肉干,送与荀大人尝尝,篮子不重,我自个儿提便是。”
沈歌早就发现绿枝姑娘只是看着柔美端庄,实际上力气不是一般的大,起码比他的力气大得多。不过绿枝再怎么大力,沈歌也不可能让一位姑娘提重物。
绿枝没有勉强,微笑道:“沈公子随我来。”
荀飞光还在练武,绿枝直接将沈歌带到了武场。
荀飞光肩宽腰细腿长,身材健硕,动作有力,手上的招式行云流水般使出来,带着一股动人心魄的力量。
沈歌作为一名弱书生,心里十分羡慕充满男子气概的荀飞光,看着看着思绪就飘远。等荀飞光练得告一段落,接过绿枝手上的帕子开始擦汗时,沈歌还在走神。
荀飞光走近前来,“手上提的是何物?”
“啊?”沈歌一懵,对上荀飞光的视线,马上反应过来,忙殷勤地把篮子举了举,“是干牛肉粒,我昨日去县城见有人卖生鲜牛肉,便买了一些肉,做成干肉粒当零嘴还成,大人您尝尝,您吃着要是喜欢,我把方子抄给您。”
荀飞光朝他笑了笑,“多谢记挂,你手艺不错。”
“大人不必同我客气,多亏您当日援手施救,后来小子能病好也托您的福。”沈歌笑了笑,“我也不会其他的,您当尝个鲜。”
荀飞光拍拍他的肩示意他往事不必多提,“日后好好养着。”
沈歌猝不及防之下被荀飞光一拍,昨日磨破皮的肩仿佛针扎一样,沈歌不禁皱眉,嘴里几乎反射性地想呻吟一声。等反应过来,他忙调整自己的表情,放松眉头咬紧牙关当什么事都没发生。
沈歌的反应极快,从皱眉到若无其事也就是一瞬间的事,荀飞光却将他的表情收在眼底,“肩上有伤?”
“无碍,只是不小心弄破了皮。”沈歌笑。
荀飞光的目光在他脸上逡巡了一圈,忽然伸手轻轻挑开他的衣襟,斜着往他肩上看。
沈歌想反对已经来不及,下一刻,一肩的红肿青紫尽收荀飞光眼底,他皱眉,“伤成这样还叫无碍?绿枝,带沈公子去上药。”
绿枝忙上前接过沈歌的篮子,走在前面,“沈公子,请随我来。”
第16章 敞亮
沈歌两个肩头都被磨出了血泡,加上淤血,衣下青紫一片。
沈歌自己也没想到看着会这么严重,绿枝带他去偏厅里上药,伸手就把他的衣服扒下大半时,他还愣了下,反应过来忙往后躲。
绿枝手脚利落,直接追上来把沈歌的衣服扒到胸下。沈歌大窘,忙揪住衣襟,“绿枝姑娘,我自己来便是。”
“伤在后背,您如何够得着?”绿枝将药拿起来,“您略微松松,把衣襟松开便是。”
绿枝的态度温和归温和,却带着一股不容拒绝的味道。沈歌在她平静的视线下,无奈地妥协。
他上辈子在二十一世纪,本就不是什么迂腐之人,只不过不习惯在美丽的女子面前袒胸露乳,故略有些不自在。
沈歌把衣服褪至上臂,用手将头发挽起,露出肩头,“劳烦绿枝姑娘。”
绿枝笑:“沈公子您太客气。”
沈歌肩上有些血泡被磨破了皮,露出粉色的肉,有些地方则被磨出了血,紫红一片,趁着雪白的皮肤,很是惨烈。
绿枝看着都替他疼,不禁把动作放轻些,“沈公子你若疼便告与奴婢。”
“无碍,我不疼,你动罢。”
绿枝给他的肩膀抹上一层厚厚的膏药,叹道:“沈公子你也太不爱惜自己,寻常人哪能伤成这样?”
沈歌不在意,“其实昨天没什么感觉,今天才发现有些疼。就看着有些严重,多背几次练出来就行。”
沈歌说完,绿枝没有说话,他有些诧异,下意识地一回头,才发现荀飞光刚走进来。
荀飞光看着他晾着的肩,问:“背东西背的?”
“是。”沈歌应了之后认真强调:“这是我背东西的经验太少的缘故,其实我昨天并未背重物。”
沈歌此时一只手挽着头发,等药膏干了才好穿衣,他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看着极为乖巧,然并不诉苦,可见骨子里存着一分坚韧。
荀飞光忍不住心软几分,道:“背不了这么多东西下次就莫再给我带了。”
“不碍事,就一点牛肉罢了,那个真不重。”沈歌转移话题,“荀大人,我上次跟您说我想给学童重新编本教材,我这次带过来了,您能否帮我看看?”
“你放在何处?”
“就在那篮子里。”
绿枝闻言很快从篮子里拿出一本小册子。
这本小册子用草纸写就,纸页泛黄,上还残余草絮,摸起来粗糙得紧。加之整本小册子都用针线缝就,裁得也不甚平整,小册子看起来有些寒碜。
沈歌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这小册子的简陋之处,他高兴地看着荀飞光翻看,期待荀飞光能给出些意见。
小册子上半册主要为常用字与诗,下半册则是千字文,末尾还附了几篇杂文。沈歌对理学没有好感,是以选材料的时候并未选弟子规,而是直接选诗歌及孔孟之道。
“大人,您觉得如何?”
荀飞光颔首表示肯定,“我从未见过有人如此教导学童,不过你可以一试。”
“荀大人,能否问一下,您启蒙的时候用的是什么教材?”
“我乃祖父亲自启蒙,用的也是寻常书籍,并无特殊的蒙学教材。”
沈歌有些失望,他原本还想在荀飞光这里取取经。
沈歌还有事,不便多留,两人说了会话,他便告别荀飞光下山去了。
荀飞光等沈歌走了之后吩咐绿枝,“你收集一些学子常用的书籍给沈公子送去。”
“是。”绿枝应下。
荀飞光中午尝到了沈歌送的牛肉粒,牛肉粒不多,用盘子装了将将一小盘。
下人早已试过毒性,荀飞光夹了一块。牛肉粒红亮润泽,干而不柴,香而不咸,放到嘴里鲜中回甜,又带着嚼劲,意外地适口。
荀飞光又夹了一块,放到嘴里忽然想起沈歌红肿青紫的肩头,筷子不由一顿。
他活了三十载,帮过的人不计其数,也收过无数人送的礼,然而谁的礼也没有山下小秀才送的诚挚,这礼不仅是礼,亦是一片热枕的心。
荀飞光问:“沈公子最近在做何事?”
伺候餐饭的步莲答道:“回老爷,沈公子近日多半时间在家苦读及准备学堂之事。昨天他去坤究县看望他的夫子,下午则去了趟贺记书斋,说想卖话本,被贺记的掌柜委婉拒绝,只答应代卖。后来,他在回来的时候买了牛肉,做好之后便给您送了过来。此外,他跟他的邻居牛蛮子走得极近。”
“他银钱不够?”
“估计不太够,他在贺记书斋翻了许久举子的文集,最终也没买。”
荀飞光顿时觉得餐桌上的牛肉粒难以下咽,他似乎叹了口气,“给贺公子送的书籍中加几份秋闱集子。他若卖话本便着人把话本全买下。”
“是。”
沈歌不知道荀飞光还在背后担忧他口袋中的银钱是否够,他从荀家庄出来便风风火火地下山了。
学堂已经建了好几天,昨天盖好了瓦,算是彻底完工。沈歌得去看看,顺便验收。
沈歌赶到学堂里的时候二爷、三爷等几个老人都在,他大伯沈鸿发也在,旁边陪着几个比较说得上话的村人。
沈歌还没走到近前,远远就有人招手:“秀才公,你快来看看我们沈家村的学堂。”
沈歌加快脚步,急步走到近前,叫过人之后,问:“你们怎么来的这样早?”
“这可是我们村的大事,能不早早的来?”二爷朗声笑道:“秀才公快来看看,是否有哪处不合心意?有的话我们也好及时改。”
沈歌跟着几个老人走进学堂里,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还有些粗糙的门框,心头也有几分激动。
说是学堂,这里也不过就是两间泥砖房,与他前世的学校相比有着云泥之别,然而这两间房却承载着整个村的希望。
两间房都非常通透,大的那间是学童们读书的地方,根据沈歌的建议,一共开了四扇窗。小的那间则是沈歌的书房,村人甚至体贴地在沈歌书房里放了一套桌椅。
书房那侧有颗大树,而靠近学堂的那侧则立着个大日晷,供先生与学童计时用。
沈歌和众人走了一圈,二爷不住点头,“敞亮。”
三爷问:“秀才公,什么时候让孩子们过来上学?”
“就大后天罢?我主要在辰时和巳时教课,只上午上课也不耽误孩子们什么。书册我那处有,让大家莫再买。大家明后两天可思量思量,要送孩子来学堂的与我说一声。至于束脩,交什么束脩都可以,大家看着随便给点,不超过半两银子即可。”
八爷第一个赞同,“哎,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