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先生-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字听了双眼发亮:“想吃肉!”说着李字突然想到一件事,跟元安平说:“村里的族老发话说,不让大家再谈论霍小寒断亲的事,说毕竟不是什么好事,别传出去影响村里的名声,到时候村里的小子不好娶媳妇。你也知道咱们村里穷,娶媳妇都比别的一些村出的礼钱多,要是名声再不好,娶媳妇就更不容易了。”
  “村里人照办了?”
  李字点头:“是啊,族老都出面了,谁敢不听啊。肯定不敢明面上再说什么了。”
  元安平一脸的无语:“……这么重要的话,你放最后说。”
  李字不解:“最后说又怎么了?我又不是没说。”
  “……没什么。”他也确实不能指望一个九岁多的小孩子能知道信息的重点。


第40章 霍小寒的想法
  从食肆里走出来,李字忍不住说道:“安平哥,你可真会花钱!一顿饭花掉二两多银子,想想都心疼!”他们家一年能不能剩二两银子都不一定。
  元安平笑着说道:“瞧你那点出息,能花才能赚。要真心疼的话,待会儿少吃点?”
  那当然不行!
  李字立刻说道:“那可不行,我还从没吃过那么贵的菜呢!好不容易捞到这个机会,怎么都得吃个够!”一想到那些散发着诱人香味的吃食,他就忍不住看向食盒咽口水。
  两个人提着食盒回了仁和堂,元安平见霍小寒跟蔡小花有说有笑的,看起来还算精神,便放心了。
  蔡小花一看到两人回来,连忙过去帮忙。
  元安平一共买了八个菜,五荤三素,还有一些米饭、一份银耳莲子羹以及一小瓶烫好的酒。一一的从食盒中拿了出来放到桌子上。
  几人看着摆满桌子的菜,元禾壮连连说道:“安平,你这……你这可真是太破费了。这得花多少钱啊!”
  蔡小花也觉得不好意思:“哎呦,安平啊,你真是太见外了。随便整点吃的就成了,哪用得着弄那么多菜啊。你弄这些肯定花了不少钱吧,你看,来看看你们,还让你这么破费,真不好意思。”她看着这些菜心里猜测肯定不便宜,光看人家那菜的颜色那么好,盘子都那么精致,就知道肯定花了不少钱。心里一边觉得不好意思一边暗想:“这安平可真大方!”
  李字被元安平事先嘱咐了,不许说花了多少钱,这时候只能心里暗自吐槽一下,没开口。
  小胖墩一心看着那么多好吃的,心里光想着吃的,已经无法思考别的了。
  元安平对他们笑笑:“没什么,庆祝嘛,当然要吃些好的。婶子去跟仁和堂的厨娘借些碗筷来吧,我没好意思向食肆借碗回来。”
  蔡小花笑着应了:“好叻。”说着转身出了房间。
  元安平来到床边问霍小寒:“你身子有力气吗?要不就坐床上吃吧?”
  霍小寒觉得大家都在下面坐着,他一个人在床上吃有点不妥。所以他掀开被子跟元安平说:“我好多了,还是下去吃吧。”
  “那我扶着你。”元安平怕他头晕,感冒的人总有些全身无力头昏这样的症状。
  霍小寒没推辞,他还是觉得身体没多少力气。
  元安平把霍小寒安置好,等蔡小花把碗筷拿来,他先给霍小寒盛了一碗羹:“你先喝口汤再吃饭。”感冒的人一般都没什么胃口,先喝点汤会觉得好点。然后跟其他人说:“这银耳莲子羹我买的多,大家都喝些。”
  蔡小花看了下那盆汤,笑着道:“这可是个稀罕物,我还真没吃过呢。”说着自己盛了一点,给小胖墩盛了小半碗,至于元禾壮就没份了。李字看着也只盛了一点,意思一下尝尝味道就行,都看得出来,这是特地给霍小寒买的。
  元安平看到他们的举动,便道:“你们都多盛点,他也就能喝这么一碗。别放着了,待会儿凉了不好。”说着起身给几个人都给添满。
  霍小寒听了有些不好意思的低头喝汤。
  小胖墩想不了那么多,捧起面前的碗尝了一口,笑眯了眼睛:“好甜!”
  蔡小花也笑的开心:“嗯,以前听人说喝这个好,确实好喝。”看着一桌子的菜她也高兴,她还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呢。
  至于元禾壮则觉得有点太甜了,见媳妇儿子喜欢,想着待会儿给他俩省着。
  元安平则动手夹了个鸡腿放到小胖墩面前的小盘子里,另外一个鸡腿给了李字,跟两人说:“别光顾着喝汤,腾着肚子,多吃点菜。”
  蔡小花见他把鸡腿夹给了自己儿子有些不好意思,忙跟他说:“安平你也多吃点。还有小寒,更得好好补补。”
  元安平微笑着说道:“他现在还不能吃太油腻的。这菜多,你们都多吃点。”说着给霍小寒盛了些米饭:“先吃点饭。”又给他夹了些青菜。其实几个菜中,青菜倒并不便宜,甚至还比那些大份的肉菜还要贵一些。毕竟这里冬季可没有反季节蔬菜,青菜得来不易,自然比较贵。
  霍小寒对他笑了笑:“我自己来就好。你也多吃点。”
  元安平叮嘱说:“好,你现在不适合吃那些肉菜,等你好了再吃。”
  霍小寒笑着点头:“嗯。”
  蔡小花一旁看着,觉得这霍小寒的福气真的来了,看,元安平对他多好。自家男人可没这么精细的照顾过自己。想着白了元禾壮一眼,正啃着肉的元禾壮觉得莫名其妙,也没得罪媳妇儿啊。
  安排好霍小寒,元安平拿出酒杯给元禾壮和自己满上,端起酒杯跟他说:“来,叔,咱俩喝点。”他其实不好喝酒,只是冬天的时候喜欢偶尔喝那么一杯,暖和些。而且,这里的酒都是纯粮食酿造,度数不高,也不上头。
  元禾壮是个喜欢喝一杯的,只是碍于条件有限,很少能喝到。见有酒自然高兴,笑着端起杯子:“来,碰一个。”
  两小的一心吃饭,对酒都没什么兴趣。俩人都有过被大人骗着喝酒的经历,想到那滋味,真是一点都不爱。
  蔡小花一旁看着,一壶酒看起来没多少酒量,倒是不用担心自己相公喝多了。
  至于霍小寒,被元安平随时照顾着吃饭,也是一心吃东西。
  一顿饭大家都吃的特别尽兴,几人又凑一起说了会儿话,眼见时间得赶紧回去了,元安平把人送到门外说好了过两天来接他们。
  回了屋子,元安平在霍小寒旁边坐下,关心的问:“还头疼吗?”
  霍小寒:“有一点,不过好多了。”
  元安平抬手摸向霍小寒的额头,还一手摸着自己的,仔细感受了一下后:“嗯,没发热。”
  霍小寒被他的举动弄的一愣,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听他这么说,胡乱的应了一句后,“我躺一会儿。”说完便躺了下去,背对着元安平。
  元安平也没看出他异样的举动,他扯了凳子放到床边,有些话想跟对方说,却先问道:“中午的莲子羹好喝吗?”
  霍小寒的心平静下来,转头看向他,笑着说:“好喝。”
  元安平听他喜欢,便说:“那我晚上再给你买一份。”
  霍小寒连忙拒绝说:“不用了,那个羹汤肯定不便宜。”这人已经为自己花了那么多银子,他不想对方再为自己破费。
  元安平不怎么在意的说:“别担心银子的事。”那三万两银子,照这里的消费来看,绝对够他用了。按一两银子差不多六百多元来算,三万两就是一千八百万,就算是现代也够他花了。
  霍小寒之前听过元安平得了两百两银子,虽然觉得很多了,但钱还是省着些花的好:“真不用买了,咱们平日吃的就挺好的。”
  对此元安平不再多说什么,觉得自己把东西买回来,他还能不吃吗。
  想到自己要问的事情,元安平神情认真的看向霍小寒:“对于断亲,你是怎么想的?”
  霍小寒听后愣了一下,见他神色这么认真。他坐起身,想了想,看向元安平:“听到断亲的时候,我很开心,觉得离开那个家,就算自己过的辛苦点,没人打骂,心里起码舒坦了。可是……”他双眼没有焦距的看向一旁,“可是,我心里还有种说不清楚的感觉,好像……有点空。”
  元安平看着面前神色茫然的少年,才十六岁的年龄,如果在现代,还是个不知愁滋味或者玩叛逆的年龄,极大的可能正在校园里挥洒着青春。但在古代,他永远没有机会去享受那些。不说前面的生活,即使以后,十六岁的年纪,在这个世界已经是个成年人了。
  元安平拍拍他的肩膀宽慰说:“我明白那种感觉,无论他们怎么对你,但在你心里,他们还是亲人。”
  以往在想怎么帮助霍小寒的时候,他无聊的时候想过很多主意,得知断亲这种事后,他自然也是想过的。可断亲却是他最不愿意用的方法。他曾经失去过父母,知道那种天地间没有一个亲人的感觉。或许旁人会想这么差劲的父母要他们干什么,断了更好,但没有经历过,谁都无法真正了解当事人是什么感受。他不想用一种自以为对霍小寒好的方式去剥夺他的家人,即使那些家人在外人看来没有可能更好。亲情太过特殊,相比于友情和爱情,这种源自于骨血的感情更加微妙一些。对于亲人,一般人都会更加宽容一些,或者更确切的说,是期望更大一些。对于霍小寒来说,霍家人就是一些对他不好的亲人,但再怎么对他不好也是亲人。他内心深处对于家人肯定还是抱着一份期待的。亲情不像友情,背叛了,踩了底线了,真能成路人。也不像爱情,虽然吼着“不管你虐我千百遍,我依然待你如初恋”,但实际上,踩了线做了背叛的事后,即使痛哭流涕求原谅,求复合,大多也只会得到一句,“已经晚了,有些错是不能犯的”。可亲人太过特殊,如果有一天霍家人幡然悔悟,痛哭流涕求谅解,真心悔改霍小寒好,无论时间长短,霍小寒终究会原谅,甚至以前的事都翻篇当没发生过。说到底,亲人是无论恨还是漠视都无法真正成为路人的一种人,毕竟这种关系来自骨血之中。何况,霍家的所作所为在这个时代,并不算是件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村里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跟霍小寒似的不受父母喜欢的小辈,这里的生活艰难,这些不受喜爱的小辈生活的要更艰难些。霍小寒并不算是一个特例,对于霍家人对待霍小寒的做法,一些人会觉得有点过了,却不会觉得是多么大的一件事。毕竟长辈打骂孩子根本算不得什么,什么活都让他干也让人觉得小辈勤快些为家里多做点事情有什么可埋怨的,至于饿着霍小寒,这年月挨饿的人有的是。所谓没有差距就没有失衡感,霍小寒在村子里,只能算被苛待的惨点的小辈,不算什么稀奇的事。又因为他背着克亲的名头,大家觉得他父母对他不好也是情有可原。如果不是因为霍家人平日的所作所为不招人待见,他们这么对待霍小寒都不会被人说什么。
  只是心里想了那么多,可当得知霍小寒因为那家人害得差点死掉时,他冲动了。在他心里,父母是孩子的港湾,是孩子的守护者,可这家人却要让霍小寒丧命。他愤怒,而更多的是恐惧。他心里接受不了一个原本还在身边的人,突然就消失在这个世界上,就像当初得知父母去世时一般。他不敢相信,也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他厌恶死亡,厌恶熟悉的人突然消失掉的那种无力感。所以他冲动了,即使知道那会带来很多麻烦,却也顾不了那么多。
  元安平看向霍小寒:“我知道,他们即使那么对你,你也并不恨他们。如果,你还想着那些家人,其实,你还可以继续跟他们来往,毕竟断亲书只不过是一张纸罢了。”他曾经听人分析过,一家里的几个孩子,最受宠爱的那个很大可能不孝顺;被忽视的那个却很可能是最真心孝顺父母的那个,因为他心中有太多的期待和渴望;最被苛待的那个则会有些极端,要么成为一个习惯了奉献丝毫不敢开口拒绝的人,要么被苛待跑了,怨恨家人的存在。
  霍小寒低垂着头,听了他的话后摇了摇头:“不了,我心里明白,他们也不在意我,我离开那个家能过得更舒心些。”他停顿了一会儿说道:“……以往我曾经想过,如果我勤快些,多干些活,少惹她生气,或许时间久了,她消了气,会对我好点,我毕竟是她亲生的,又能有多大的仇呢。只是……我其实做什么都没用,我娘其实是不想看到我吧。其实断了亲也好,不用每天出现在他们面前,也不用招他们厌烦。”他其实早就死心了,何况,他也不想辜负元安平的好意。
  元安平看着神情悲伤的霍小寒:“你的生命还很长,总还会有别的亲人,真心对你好的亲人。”
  霍小寒抬起头,泛着泪光的眼睛带着感激的笑容,对元安平说:“谢谢你。”
  元安平对他笑道:“不客气,你不怪我弄没了你的家人就好。”
  霍小寒连忙摇头,很认真的说:“不会的,我知道你是真心为我好的。不然你也不用这么麻烦的帮我做这种事。”
  元安平听他这么说便放心了,毕竟自作主张的给他断亲,他并不能确定对方是高兴的。


第41章 思索
  元安平看了下天色,跟霍小寒说:“天色不早了,我去把食盒还了。你躺着睡吧,感冒了……嗯,得了风寒,多休息些比较好。睡着了也没那么难受了。”
  “嗯,好的。”霍小寒觉得头痛,躺着睡确实感觉要好受些。
  元安平提着食盒,因为去的时间可能长点,安全起见,他临走时叮嘱霍小寒把门闩闩上。
  走到前堂,同还在看诊的洪大夫打了个招呼后,便提着东西离开了仁和医馆。
  一个人静静的走在路上,看着路两旁古色古香的建筑,迎面而来、擦肩而过的古装打扮的人,刹那间,元安平感觉自己像是一个孤独的闯入者,本不该属于这幅古朴画卷。他的存在是那么的突兀而无法和四周相融。这种感觉来得太过突然,也太过猛烈,他愣愣地站在街道边,像是一个看客般,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有种不知何去何从的茫然。
  “先生,先生,你怎么了?”
  被孤寂所萦绕的元安平听到一个声音,愣愣地看向发声的方向,一个孩子,看起来十来岁的孩子,正用疑惑的目光看着自己。元安平一下子回过神来,一时反应有些迟钝的说:“嗯……高明。”
  高明觉得元安平跟平时有些不太一样,不过他也弄不清楚到底哪里不一样,忍不住好奇的问:“先生,你刚才发什么呆啊?我老远就看到你愣愣的站在这里一动不动的。”
  元安平对他笑了下,说道:“没什么,我只是在想一件事情。你怎么会在这里?”高明是当初给他做炕的那家人的孩子,他知道对方住在城中,只是没想到会那么巧遇到。
  高明笑得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我答应一个好朋友要教他认字,他家就在这附近,我是打算回家呢,没想到那么巧遇到先生。”
  元安平笑着叮嘱道:“既然要教别人识字,自己可一定要认真学,不然,连累到别人跟着学错了,就不好了。”
  高明点头:“我有很认真的学的,我也怕教错了,又跟哥哥弟弟先对一遍才教的。”
  元安平很认可的点头:“不错,这种严谨的态度很好。做事严谨认真,可以减少出错的机会,不管你将来做什么,对你来说都是一个应该坚持的好习惯。”
  高明很受教的模样:“我记住了,谢谢先生教我。”
  元安平微笑着说:“嗯,不客气。现在时间也不早了,你也快回家吧。”
  “好的先生。”想到什么,忙跟元安平说:“我家离这里不远,先生要不要去我家做客?”
  元安平听后婉拒道:“下次有机会再说吧,这次就不去了,我还有些事情要办。”
  “好吧。”高明心里有点失望,如果自己把先生请回家,家里人一定特别高兴。不过他也没有硬是要缠着对方去自己家,读书人是很讲究礼节和规矩的。他想到他们这次放假的原因,问道:“对了,霍小寒他怎么样了?”
  元安平回道:“没什么大碍了。我差不多三天后应该可以正常给你们上课,正巧碰到你,还要麻烦你帮我跟城里的学生说一下。”
  高明听后很有使命感的说:“先生你放心吧,这事包在我身上,我一定每个都通知到。”
  元安平笑着跟他说:“好,那就靠你了。”
  高明看了眼元安平手中提着的食盒,跟他说:“先生你去忙你的事吧,我就不耽误你了。我先回家了。”
  元安平:“好,早点回家吧。”
  看着高明离开之后,元安平叹了口气。他捏了捏额角,他知道自己是出了什么问题,他也明白,有些事情是无法逃避的。
  还了食盒,拿回了押金,跟店里定了一份甜汤后,元安平在城里转悠了一会儿。四处看了看,回去的路上经过食肆,一手提着食盒,一手提着篮子,回了医馆。
  元安平提着东西来到房门前,敲了敲门。看到来开门的霍小寒,笑着问:“怎么样,饿了吧?”
  霍小寒面带笑容:“有一点,不算很饿。”看到元安平手中提着的食盒,忍不住问道:“你不会又买了那个银耳……莲子羹了吧?”
  元安平把东西放桌子上:“不是,是另外一种甜汤,你喝喝看,据说味道挺不错。放心,这个要比银耳莲子羹要便宜很多,没花多少钱。”
  霍小寒心里有些纠结,他知道,对方虽然这么说,却也不会太便宜了。想到自己让元安平花了那么多银钱,心里十分愧疚。
  想着这个时间点了,厨房里的饭也差不多该做好了,元安平便跟霍小寒说:“你先坐着,我去厨房拿饭。”说着把篮子里的苹果拿出来一些。
  霍小寒看到水果,心里就更纠结了。魏国因为幅员辽阔,南边有些地方即使是冬季也会有水果和蔬菜,商人们把水果从南方运到北方,北边的人也因此有机会吃到水果。只是,因为路途遥远,耗费较多,也因此,冬季水果价格比较贵。看着堆在桌子上的水果,霍小寒因为从来没吃过,也不知道价格几何,只是觉得肯定很贵就是了。
  元安平也是因为知道这边冬季也有地方能买到水果,才敢把空间里的苹果拿出来。他空间里也有不少水果,当然都是比较常见的种类,最多的是苹果,然后是香蕉,还有两个西瓜,一点草莓,当时是什么便宜买什么,量并不多。
  看着篮子里还有八个苹果,元安平便提着竹篮出去了,没注意到霍小寒坐在桌子旁看着苹果发呆的样子。
  来到厨房,见一个五十来岁的妇人正在忙活,元安平笑着打招呼说:“王婶,辛苦你了啊。”
  王婶笑呵呵的说:“不辛苦,不辛苦。元公子来得有点早了,这饭还得等一会儿。”
  元安平笑着道:“没关系,我买了点水果,拿这边来洗洗。”
  王婶听后指了指一个水桶:“用那个桶里的吧,那里面的水是干净的。”
  “好,谢谢啊。”说着他找了个瓷盆盛了些水,把几个苹果都洗了。洗完苹果,甩了甩手上的水,心里感慨着冬天的水可真冷,从怀里掏出一个手帕擦了手。他最近也养成了随身携带一条手帕的习惯。
  元安平洗好苹果,拿了一个给王婶:“给,您别嫌弃。”
  王婶连忙推拒说:“哎呦,这可使不得。这么精贵的东西,我哪能收啊,你们留着自己吃吧。”
  元安平放到桌案上:“没关系,我买的多,您收下吧。”说着提起篮子,“我先回去了,待会儿再来拿饭。”
  王婶看着桌案上的苹果,小心的收起来,打算拿回去给孙子孙女分着吃。想着身穿蓝色长袍,一看就是个读书人模样的元安平,忍不住感慨说:“这元公子,还真是不一样。”
  元安平提着东西出了厨房,看到前面有个小身影坐在花坛上,双手托着下巴,一副有烦恼的样子。他忍不住走过去问道:“小奕,你怎么在这坐着?”这小家伙是洪大夫唯一的孙子,据说洪大夫的儿子儿媳遭了难,就剩下爷孙俩相依为命了。
  洪奕听元安平这么问,抬头看向他,深深的叹了口气。
  一个六岁的小家伙,小大人似的叹气,这人小鬼大的模样还真是逗人。元安平忍不住笑了起来,在他旁边坐下,问道:“看样子你是有心事啊。说说吧,到底是什么烦恼,能让你这么唉声叹气的?”
  洪奕又叹了口气,然后皱起包子脸,很烦恼的样子跟元安平说:“爷爷晚上要考我背药名药性,可我还没记完呢。我怕爷爷生气,爷爷生气的样子好吓人的。”
  元安平听完,一副爱莫能助的样子:“不好意思,你没背完,我也没什么好办法。不过,你是因为实在记不住呢?还是因为贪玩没有好好背?”
  洪奕听元安平这么问,低着头捏手指,有些没底气的说:“我见成哥哥他们玩,我也想玩啊,我又不喜欢背药名。”他看向元安平,“元哥哥,你看你们都不用背药名,偏偏只有我一个人要背,还不能跟成哥哥他们去玩了。我不喜欢背药名,也不想当大夫。我想当侠客,成哥哥说,侠客都好厉害好厉害的。还能到处去玩。”
  元安平看向洪奕,除非是自己喜欢,不然不能指望一个六岁的小孩子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