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晋血-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越点头笑道:“总参谋长不用担心,只要幽州被我们攻陷的消息一传出去,拓跋死定了,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他的命运。赵昊和冯奕的军队怎么样了?还没有攻下高阳郡吗?”
李度摇头道:“刚刚正想向秦王回报这事情,幽州失陷,高阳郡守将鲜卑人库伦要求投降。赵昊跟冯奕因为不知道秦王的意思所以不敢接受他的投降。”
“原来是这样。这事情确实要总参谋部好好商议一下,由于拓拔魏覆亡在即,许多鲜卑人都滞留在了南方,如果不接受他们的投降,他们可能会奋起反抗,徒然增加我们的损失。
不过接受他们的投降必须要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彻底解散他们的军队。如果不答应这个条件一律照原先的来。其他的事情总参谋部在具体设想一下,尽快拟出妥善地办法。”何越对李度吩咐道。
“好的,不过据情报部回报,郭烈到达幽州之后,就下令凡是投降的,一律免于处罚。这让属下有些不安。”李度跟郭烈关系十分亲近,不过在这件事情上面,他还是向何越提醒。
何越点头笑道:“这是我在战前吩咐他的,幽州等郡居民大多都是外族,如果真要屠城,会令一部分鲜卑人逃入高句丽,这对我们后续的计划有所不利,所以我让郭烈看情况办,实在不行就接受鲜卑人的投降。丢失幽州之后,拓拔魏已经没有招架的能力,对付鲜卑人未必只有屠杀一条路可以走。目前先稳定一下他们地人心再说,免得狗急跳墙。你赶快回去把这个计划弄妥当。”
李度问道:“对于鲜卑将领的一些利益,我们要怎么办?”
“呵。败军之将还有什么利益可言?明确告诉他们。所有投降地鲜卑人。不管是贵族还是将军一律以平民论。不投降就死。还有利益?不将他们五马分尸已经便宜他们了。”
“秦王。若是这样地话。恐怕没有多少鲜卑人会投降?”
何越摇头笑道:“不对。我想会有很多才对。这事情必须要让宣传部出动。另外军部其他各部门一起配合。我们要地是鲜卑地平民投降。而不是他们地将领。不仅如此还要组织人手发动鲜卑平民对他们上层地反抗。要是他们能够产生矛盾。相互厮杀那是最理想不过了。我们首先保证我们自己地人尽量减少伤亡。其次是尽可能让鲜卑人变得更加混乱。这样我们好浑水摸鱼。”
李度看看何越。心里叹了口气。说到心狠手辣自己远不及他。只要对自己一方有利。他不介意做出任何遗臭万年地事情。以前拓拔魏强盛之时。恐怕没有人会指责何越地行为。可是现在拓拔魏覆亡在即。他依然算计着鲜卑人。可见其中地血海深仇。
不过想想鲜卑人以往做地恶事。现在地报应也是他们咎由自取。正如何越说地那样没有将他们五马分尸已经便宜他们了。
看着李度无奈地点头离开。何越有些自言自语地苦笑道:“我跟鲜卑人一开始并没有仇恨。或者千百年之后当鲜卑人彻底融入中国。我地做法会被无数人指责。但是在现在。鲜卑人是我们地仇敌。是一股能够再次侵犯中国地力量。必须毁灭。白起因为坑杀四十万赵卒。恶名遗留千年。可是又有谁站在出说因为他与秦始皇地残暴而使中国有数千年地统一。我地族人啊。我不在乎你们对我地看法。”
正当何越神思飞扬,幻想着鲜卑人被彻底融入汉人中的时候,司马南琴走到他身后,轻声地问道:“你在想什么呢?”
“哦,没什么?有事情吗?”
司马南琴露出一个兴奋地笑容道:“一个非常好的消息,我们地目标已经开始准备动手了。”
问道:“他是要在拓跋魏覆灭之前给我们做点事享受他的荣华富贵。是这样地吧?”
“不错,不过他这么做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好处,起码可以永绝后患,而且也能够让我们地战士少牺牲一些。”
“他准备什么时候动手?”
“这几天之内应该就会有消息,我想他比我们还要着急。如果拓跋逃亡漠北的话,他就享受不到优待了。”
何越点点头道:“那我就等着他的好消息。”
幽州被秦军打破影响甚广,高句丽虽然很想进入幽州,但是十几万秦军占据幽州各个城池,让他们无机可趁。因为这件事情陷入困境的还有广平郡的长孙浩和长孙嵩两人。
中山常山被秦军占据,附近高阳郡等地守将纷纷提出向秦军投降的条件,魏国中部基本上已经落在秦军的手里。这让长孙浩、长孙嵩进退不得。最麻烦的还是檀道济趁机招降,引得许多将领纷纷外逃,如今已经没有几个人看好拓拔魏了。
如今唯一还认同拓拔魏的只有赵郡襄国郡等地,还有冀州和平城这区区的地方了。所以不管是为了生存还是前途,檀道济的招降非常具有诱惑力。
“大人,现在附近几个郡只有广平郡和信都还算完整,而陛下在平城已经被秦军三面包围。
大人,我们要怎么办?”长孙嵩一个手下将领向长孙嵩问道。
“北上的路已经被何越的秦军完全封死,我们再要北上十分困难,除非能够攻破秦军现在所在的常山和中山。但是秦军在这两郡有十几万人马,我们根本不是对手,如果要想北上唯一的可能就是化整为零,从敌人的各个城池之间偷过,除此之外别无他法。”长孙嵩皱着霜白的眉毛对手下的将领道。
自己南下本来是要救援长孙浩的,但是现在却被秦军阻隔在了南面,何越会突袭幽州这大大地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自己南下的决定是完全错误的,要是自己没有南下,何越要进攻幽州,自己这支军队还能够拖住他的后腿,现在在这里可以说没有多少用处。
“大人,我们要退走是否应该告诉长孙浩将军?”
长孙嵩要退走,本来形势不佳的广平郡肯定会彻底崩溃,而且这次北上之后,什么时候还能南下就难说了,要是不告诉长孙浩就等于是让他去送死。说不定他一狠心就投降了檀道济。
长孙嵩沉吟了一下道:“就派人通知他吧。”
广平郡外到彦之的军队在檀道济的嘱咐之下已经停止了进攻,但是广平郡依然紧张万分。军队在不停地调动,长孙浩不住地换防。
入夜,长孙浩带着两万精锐的骑兵悄悄地打开广平城的东门,急急忙忙地向东面的长孙嵩营寨奔去。约好会合时间的长孙嵩早已经做好出发的准备,等长孙浩的军队一到,两人合兵一处。
长孙嵩看了看自己的营寨向长孙浩问道:“军队的干粮都准备好了吗?这次北上我们没有任何补给,还要从敌人的城池之间穿过,你都吩咐下去了吧?”
“是的。唉,没想到我们竟然就这样战败了,真是窝囊。”长孙浩想着广平郡内还有两万毫不知情的手下,心里有些愧疚。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的祖先从草原上来,以后还能够再从草原上回来。只要留下精锐,总有卷土重来的机会。出发。”长孙嵩显然没有兴趣跟长孙浩墨迹,发出出发的命令。
天明时,当广平郡的守军发现自己的主将不见了,而且精锐的军队也完全不知所踪,城内慌乱起来。几个守军将领紧急商议,觉得这城已经没有必要再守下去,不到下午这些守军将领就派人赶到到彦之的大营,要求投降。
到彦之问清楚广平郡发生的事情之后,立刻派人告知檀道济,檀道济派人到长孙嵩的营寨一看,已经空空如也。得知长孙嵩和长孙浩逃逸,马上挥军北上占领了赵郡、巨鹿、襄国三郡,接着东向长乐郡和信都。
檀道济占据了冀州之后,见中山和常山的秦军数量众多,而且防御工事齐备,不再北上只是加强城防防备秦军南下,同时派人报捷刘义隆。
此刻长孙嵩和长孙浩正在太行山附近收拢军队,准备继续北上代郡。(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一章 灭亡拓拔
更新时间:2009…10…19 21:33:55 本章字数:3687
孙嵩在太行山附近收拢军队,四万多军队在长途跋涉勤补给的情况下走散了不少人。
将营之内长孙嵩对长孙浩道:“我们要在此地待上两天,等待探子前往北方打探梁津的消息,如今陛下跟梁津僵持不下,幽州被何越占据,各守军不断投降秦军和宋军。若是我们能够助陛下一臂之力击败梁津,不仅能够重新夺回云中盛乐,还能够长驱西进攻陷敌人的统万城。南方已经不再为我们所有,只能着意北方,若是能够取统万,我们魏国说不定还有机会。”
长孙浩点头应道:“我会多派探子打探附近各军的情况,不让敌人有机可趁。”
在秦军环伺的情况下,长孙嵩和长孙浩战战兢兢,自己这四万人跟附近的秦军相比根本微不足道。万一被秦军有心算无心,能够逃回平城的人数将变得十分有限。
之所以没有立即北上,长孙嵩想看看在拓跋焘和梁津相持不下的时候,有没有机会偷袭秦军。要是能击溃秦军,说不定就有机会扩大地盘。现在魏军军心散,若是能有一场大胜,就能够稳定人心。
长孙嵩和长孙浩正在营内商议着如何防备秦军突然进攻的事情时,一个探子匆忙冲进将营内,对长孙浩道:“将军,雁门郡的秦军,突然出动八万人,向北方进发。”
“向北方进发,不是冲着我们来的?”长孙浩看了看长孙嵩向来报的探子问道。
“不是,他们从雁门郡出来之后,直接北上代郡。”
这个探子刚刚解释完,长孙嵩的一个近卫又带了一个探子进来。
“将军,中山的秦军北上,他们的前锋速度很快,距离我们已经不足一百五十里。”
长孙嵩地两眉紧紧皱起。沉吟地道:“何越地秦军还是忍不住要对我们动手了。雁门郡北上地秦军可能是要在我们北上之前切断我们地后路。中山地秦军则是进攻我们地主力。”
长孙嵩说着。抬头向探子问道:“中山出动地秦军有多少人?”
“六万人。”
长孙浩对长孙嵩道:“看来是对付我们无疑。”
“嗯。马上吩咐众军。拔营北上。要赶在雁门郡地秦军之前返回代郡。”长孙嵩站起来对长孙浩道。
四万魏军在雁门郡和中山郡两处秦军地逼迫之下。立刻拔营北上。然而没有走出二十里路。北上探听平城消息地探子疾驰而来。直到长孙嵩跟前。一脸愁容。
“北方情况如何?梁津地军队现在何处?”
“大人,梁津的军队已经进入平城,平城被梁津屠戮一空,秦军已经南下代郡。”
“秦军已经攻陷了平城?陛下呢?”长孙嵩从战马上跳下来向探子问道。
“大人,中常侍宗爱暗通何越,在平城皇宫之内毒杀陛下,之后打开城门引秦军入城。”
长孙嵩听完探子的话,怒容骤现,喷出一口鲜血,晕厥过去。这让长孙嵩身边一群护卫慌乱起来。
拓跋焘被近侍毒杀的消息很快传遍整个军队,再加上长孙嵩突然晕倒,没人弹压军队,不少将领带着自己地手下逃离大军。长孙浩尽量约束手下,但是这逃兵的风波很快波及整个军队。
等到长孙嵩再醒过来的时候,四万军队已经不足两万,就在附近扎下营来。
长孙浩见长孙嵩病得不轻,不敢将逃兵的事情告诉他,只是道:“大人,现在军队已经在附近驻扎下来。只是附近秦军众多,而且平城已经失陷,我们北上无路,不知道大人有何吩咐?”
长孙嵩摇头有气无力地道:“我不行了,陛下被宗爱毒杀,秦军刚刚接收平城,北方乱局未定。你趁此机会带着军队立刻撤往漠南。陛下身死,魏国已经完了。”
“但是大人病情不轻,要撤往漠南,路途遥远,恐怕……”
“不用管我,你赶快走吧。若是附近秦军得知平城失陷,必然会立刻将我们团团围困。再不走就走不了了。”
长孙浩还想说话,长孙嵩打断他的话头道:“将我的护卫留下,其他人你马上带走,虽然我们军队不多,但是梁津拿下平城之后,还要攻打代郡。我们四万人马只是从混战之中逃出去,这还是能够做到。
走吧。”
长孙浩没有再说什么,点点头走出长孙嵩地营帐。
四万军队逃了两万人,剩下的两万人也是人心惶惶,如果要从太行山直接逃亡漠南,这么遥远地路途能够到达
能有几个人?而且即便是到了漠南之后又能怎么样
太原郡太守府内,刚刚从长安赶到太原地何越对着一大堆的公文愁眉不展,虽然拓跋焘被毒杀让梁津顺利进入平城,可是在东面众多地事情等待着他来处理。
随着拓跋焘身亡,梁津进入平城,拓拔魏已经覆亡,可是在东面依然还有小股的魏军存在,如何收拾这些魏军就成了何越的头等大事,随之而来的大量公文就堆成了一座小山。
何越正埋首于一堆公文中的时候,情报部部长周薪进来,脸上带着一脸喜悦对何越道:“秦王,刚刚赵昊传来消息说长孙嵩已经病逝,长孙浩目前两万魏军正在太行山附近,他有意向我们投降。”
何越抬起头道:“确实是个好消息,长孙嵩自从广平郡往北方撤走之后,我们一直抓不着他,现在拓跋焘身死,他们就很难在聚集起来。我们要趁着这个机会将这些人解决掉。对了,高阳郡等地的情况处理地怎么样了?”
“冯奕已经接收了高阳郡、曲阳郡和武邑郡。檀道济已经约束手下不再北上。不过目前动乱的地方还比较多,比如新近接收的高阳郡、曲阳郡和武邑郡都还有人叛乱。另外范阳等地以及幽州还不稳定。”
何越点点头,对周薪道:“现在虽然大面积的战争已经差不多都已经结束了,但是各郡县的叛乱肯定会变得更多。应该有许多的鲜卑贵族由明转暗,一些投降的魏军将领也会阳奉阴违,这些就是你们情报部的事情,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还要跟宣传部的人相互配合,稳定这些郡县的情况。”
“秦王,现在拓跋焘已经身死,魏境也被我们以及宋军全部占据,我们现在是不是应该对宋军加大力度进行刺探?”
何越摇头道:“先不急,等看情况再说,如果我们占据的地盘叛乱不多能够很快安定下来,就不要急着跟宋军交恶,要是不行,我到时候会通知你应该怎么办?如果这些地方长时间平静不下来,只有用其他的办法了。”
周薪离开之后,李度跟他擦肩进入何越的书房内,何越示意他坐下之后,问道:“那件事情做的怎么样了?”
“我们的人还在跟高巨连接触,目前还没有结果,但是传来的消息表示,高巨连提出的要求很高。恐怕难以谈妥。”
“高巨连有什么要求?难道他还想让我们让出幽州?”
李度点头道:“确实如此,高巨连真是夜郎自大,不仅如此还威胁我们说然要向刘义隆称臣。”
何越哑然失笑道:“好像每一个向刘义隆称臣的都没有好下场,乞伏炽磐如此,沮渠蒙逊也是这样,另外吐谷浑也好不到哪里去。你让我们的人告诉高巨连,让他乖乖地给我缩在辽东,如果敢西进半步,后果自行负责。”
“秦王,现在我们大战之后,要是高巨连再跟我们重启战端的话,宋军可能会觊觎南方,虽然檀道济还不足以北上,但是湘州在被我们抽调了大量的人手之后可能会有危险。”李度无不担心地对何越道。
“嗯,那么就让常鸣远带军南下湘州,先给我稳住湘州,另外派人前往建康跟刘义隆达成协议。东面要尽快平定下来,加派人手对投降的魏军将领进行监视,他们稍有异动,立刻拿下。虽然拓拔魏已经覆亡,但是他们毕竟在河北数十年,死灰复燃给我们闹出点事情极有可能。”
由于以往何越对于异族治下的城池一律将胡人杀尽,所以事情办起来非常顺利,唯一的缺点就是人口不足。但是现在高阳幽州两地大部分都是胡人,如果一味将他们杀尽,极可能便宜了高巨连和刘义隆,所以何越不得不接受一些魏军将领的投降。
治理战后地区远比打战更加麻烦,何越现在是很想从南郡政务院调派人手北上。不过现在投降的魏军将领依然很多,那些文官未必能够压制得了。
幽州被郭烈等人拿下,拓跋焘身死,秦军进入平城,拓拔魏在极短的时间内被何越一举灭掉,形势突然转变。
消息传到建康,刘义隆喜忧参半。喜的是拓跋焘这个强劲的对手终于死了,宋国不用再面临异族的入侵。忧的是何越的突然行动让刘义隆好几个计划没有来得及实施,而且中山等地也没有按照事先的设想被自己占据。(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正文 第一百七十二章 相互防备
更新时间:2009…10…20 11:37:24 本章字数:3502
义隆让檀道济带兵北上,即便是明知何越会从中获利惜,主要的原因是宋国之内真正能够被他控制的土地并不多。江州、扬州、徐州等地士族云集,政令下处这些豪门大族多半阳奉阴违。唯一的例外就是刘裕北伐时打下的青州和豫州,另外收复的半个衮州也在刘义隆的掌握之中。
深知没有足够的势力是无法驱动豪门士族为我所用,因此刘义隆才会让自己极为忌惮的檀道济带兵北上。
檀道济北上之后先夺相州城,再取冀州,青州从东面进发夺取魏国沿海郡县,前方将士用命,能够有这样的战果已经十分不错。刘义隆也知道檀道济已经是尽力了。
但是问题是拓拔魏败得太快了,中山高阳一带,还有云中幽州两地,被何越以摧枯拉朽之势拿下,完全不给自己任何施展才能的机会。这才是让刘义隆感觉烦闷的事情。
原本以为拓跋焘在平城可以阻止秦军东进,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机会,若是檀道济在何越攻占平城之前拿下冀州,那么宋军便可以奋力北上抢夺幽州。
幽州对于刘义隆来说至关重要,虽然高巨连对自己朝秦暮楚,可是只要给予他足够的利益便能够联合高句丽对何越进行压制。
但是何越却将拓跋焘拖在平城,以骑兵奇袭幽州,又在中山派驻大军让自己对幽州无机可趁。最可气的是拓跋竟然在最后被自己的中常侍毒杀,这让刘义隆连寻找战机从何越手里多占有两个城池的机会都没有。
虽然宋军拿下地城池大多富庶,而且远比何越更多,但是这些城池所占的地盘太小,还被何越团团包围。
见刘义隆回宫之后便一直愁眉不展,虽然叫自己来议事却是一言不发,江夷心里叹气。在众大臣面前,刘义隆对檀道济能够拿下相州冀州两地极力赞许,可是跟何越相比,檀道济却是有所不如。正如因为如此刘义隆的压力变得更加大。
“如今长城以南,只剩下我们宋国和何越地秦国,与其他时期不尽相同,何越地处西面,我们却在东面。巴蜀宁州虽然表面上属于我们管辖,但是尽在何越的控制之下。南方交广二州,我们虽然经营多年,但是何越一直抓着苍梧郡不放。荆湘两地地理位置极其优越,却被何越牢牢掌握在手中,再北方我们虽然有郢州,可是何越却能够据断汉水。不论是地理还是城防洛阳都比不上长安。而且何越还有更大的西秦,凉州,并州。这些都不是我们能够相比地。如今拓拔魏已经覆亡,我们跟何越的战事迫在眉睫,别说是战胜何越就是如何防守都变得非常困难。”
刘义隆说着擦擦脸。忐忑不安地表情表露无疑。
刘义隆虽然不会亲自领兵打仗。但是论眼光绝对不会比拓跋焘差多少。宋国如果能够众志成城应对何越地话。东西交锋未必就会输给何越。可是这是不可能地。在宋国之内豪门士族盘根错节。有太多地可趁之机。而另外一个让刘义隆头痛地事情就是江东河道纵横。水运发达。可是能够快速行动地八轮战船技术却掌握在何越地手里。何越地水军根本不是宋军能够相比地。这一点就让宋军未战先输。
“陛下。虽然何越形势国力都比我们更胜。但是如今当务之急不是要跟何越抢夺一城一地。而是要内清豪门。外结援军。何越手下军队虽然能战。但是残暴不仁。北方柔然。辽东高句丽跟他们都有矛盾。还有西面吐谷浑也跟秦国还过争执。所以只要我们加以利用便能够让何越疲于奔命。”
江夷地建议颇合刘义隆之意。问道:“那么现在我们要如何结好外援?”
“吐谷浑称臣于我们。理应首先接纳。高句丽虽然朝秦暮楚。但是只要我们宽宏大量。高句丽便是可用之兵。原先拓跋焘许诺将幽州割让给高句丽。何越如今却占据幽州。同时对高句丽以兵相挟。若是我们派出使者册封高巨连为幽王。马上能够让高句丽和何越再起战端。反正幽州不在我们手上。高句丽若是能够攻下幽州固然是好事。即便攻不下幽州也能够让何越损兵折将。而我们在冀州伺机而动。要是有机会马上攻下中山高阳一带。迫使何越退出太行山以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