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血-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崔浩还没有说话,一个报讯的近卫急急来到大殿之中,对拓跋焘道:“陛下,何越从河东出兵三万,攻陷河内郡,征西大将军长孙道生战死,河内郡被屠一空。”
    拓跋焘和崔浩听到近卫的报告,一脸呆滞完全反应不过来。
    拓跋焘双眉紧皱向报讯的近卫喝道:“再报一次。”
    “何越亲自率军从河东郡出兵三万,攻陷河内郡,征西大将军长孙道生战死,河内郡被屠一空。”
    崔浩愣了良久,叹气道:“何越终于忍不住要出手了。”
    拓跋焘在听完报讯近卫的话之后,知道何越早就在等待这个机会了,就在自己刚刚松懈的一刻,他就攻陷了河内郡。他没有跟刘义隆配合,反而是等待刘义隆战败之后才突然进攻,这让拓跋焘完全没有想到。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在我们战事结束之后才出兵。”拓跋焘用求教的目光看着崔浩。(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一百三十四章 最后出兵
     更新时间:2009…9…22 18:10:06 本章字数:3571
    这次出兵之前,崔浩就已经将何越可能突然袭击的时T'一想过,因此即便在到彦之离开洛阳回军攻打萦阳时,他们也不敢将镇守在河内郡的征西大将军长孙道生派往河南攻洛阳。
    在战争已经结束,战机已经完全消失的时候,何越却是突然出兵攻下河内郡,这让崔浩怎么也没有想到。
    虽然在魏军对宋军的这场战斗中何越没有捞到任何好处,不过现在他重启战端,令崔浩有些伤脑筋。
    拓跋焘见崔浩沉吟不语,问道:“白马公……”
    “哦,陛下。”崔浩对拓跋道:“何越在这个时候出兵,对于我们来说确实非常不利。刚刚与宋军大战过去,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又要跟何越的秦军交战,士兵心里肯定会觉得很压抑。另外再过两个月,何越的船队就能够垄断大河,另外我们的骑兵久战之后不足与何越再行交锋,而我们的步兵更比不上何越的精锐,这是我们第二个不利的地方。第三,虽然我们已经决定退兵回河北,但是何越现在进攻,不论我们怎么说都给你造成一种我们不得不退兵的假象。他还能够给刘义隆卖个人情,对于他来说一举两得,但是我们却丢失了战胜之名,士气低落。”
    拓跋焘听着崔浩提到三个不利,脸上露出一丝不悦。
    崔浩现在顾不得拓跋焘是否不悦,接着道:“何越一出手便攻陷了河内郡,让我们对洛阳再无办法,接下来他要攻打的应该会是长子城。不是臣下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如果没有大军配合,上党郡的冠军将军安恐怕不是何越的对手。何越以三万骑兵突袭河内郡,以他惯用的手段来看,后面必然跟着数量不少的步兵,等步兵接收河内郡之后,骑兵会再次蜂拥而出。”
    拓跋焘沉吟地道:“杜超从滑台返回需要一定时间,何越未必会从河内北上攻打长子城,长子城虽小,但是坚固难攻,他应该不会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据我猜测,他下一个目标可能会是……”
    “城。”崔浩脱口而出。
    “对。何越攻陷河内郡可以说是进可攻退可守,选择众多,他既可以从河内郡东向攻陷汲郡,进陷要地头,也可以北上攻打长子城,配合平阳的军队直攻上党郡,也可以绕过长子城,从山南直趋城。若是城一失,我相信何越手下的大军肯定如翻江倒海一样席卷而来,到时城西面南面各郡就会落在他的手里,我们现在所在的中山就会成为战场。”
    拓跋焘说着被自己的推测给吓了一跳。虽然现在大局依然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但是何越动兵的方向让他实在有些摸不着头脑。要是他攻打汲郡,自己以后就会失去争夺洛阳的机会,要是他攻下上党,太行山以西太原各郡就会成为前线。最可怕的是他攻陷城,那么杜超现在的军队立刻就会有危险。
    拓跋焘招来一个近卫道:“令杜超火速北上进驻汲郡头。另外令平西大将军拓拔大毗从太原驰援上党郡。进长孙浩为广平侯。镇西大将军。统现在中山地军马四万人出镇城。在齐郡地司马楚之令他回军乐陵。”
    拓跋焘将命令发出去之后。对崔浩道:“何越此次出兵才不过三五万人。我们现在从太原。河南。中山调兵不少于十万。而且疲于奔命。这人实在是我们魏国地心腹大患。比刘义隆更甚。”
    崔浩对拓跋焘地布置无话可说。只有各地增兵固守才能够抵制何越。
    拓拔大毗、杜超、长孙浩得到拓跋焘地命令之后立即从太原、河南、中山前往各处。不过何越却是在河内按兵不动。等待刘义隆增兵各处。
    之后何越出乎拓跋焘地意料之外。竟然从河内郡退兵。这令拓跋焘跟崔浩大开眼界。
    建康城皇宫内。刘义隆向身边地近侍杨棠问道:“你说何越从河内郡退兵了?”
    “正是,我们的军队北上重夺各郡之后,何越就从河内郡退兵返回河东。可笑拓跋和崔浩还从太原中山急急忙忙地调动了十多万军队,没有想到何越只是虚晃一枪。”
    刘义隆沉吟了一会,轻哼了一声道:“虚晃一枪,你说得倒是轻巧,以朕看来,何越是无机可趁,拓跋焘在短时间内从太原、中山、河南三处封死何越的前进之路让何越有力难施,他才退回河东郡。否则此时他说不定已经打破了城,像上次那样将十多万魏军如猪狗
    杀殆尽。何越虽然没有在战时出兵,但是他一举攻让拓跋火速撤兵,没有能够河南各郡一扫而空,已经给我们帮了大忙了。”
    杨棠被刘义隆这么一说,噤声不语,刘义隆自言自语地道:“这次大失,又要好几年蓄力,才能北伐,真不知拓跋焘什么时候又会南下。”
    杨棠插嘴道:“陛下请安心,有到彦之、檀道济两位将军在,一定可保我大宋宁靖。
    ”
    刘义隆叹了口气仿佛是没有听到杨棠的话,道:“此次战败,只因朕所用非人,以致于有殷业之祸。现在何越从河内郡退兵,北方应该有一段时间平静,拓跋焘很可能会用兵东北,他若是集结北燕、库莫奚、柔然的军队南下,不管是我们还是何越都将不是他的对手。”
    刘义隆猜测的没有错,拓跋焘在听说何越从河内郡退兵之后,立刻命拓拔大毗进驻河内,修复城池。其余各军就地休整。
    拓跋焘在河内郡刚刚松了一口气,北方的战报以飞快的速度南下中山。
    “陛下,何越手下大将叶括带骑兵一万五千人从北望城突袭盛乐,打破盛乐城,屠杀人吏,掳掠牛羊,云中一地死者七八万人,牛羊尽是。叶括在攻陷盛乐之后,兵逼平城。除此之外,镇守统万城的申浦统兵步兵三万进驻盛乐,云中尽失。”
    这一份战报让拓跋焘大惊失色,比何越攻陷河内郡更令他惊慌失措。
    “快,快,马上回京。”拓跋说着向中山行宫外面走去。
    崔浩忙拉住拓跋焘道:“陛下稍安勿躁。”
    拓跋焘怒道:“何越出兵云中,平城危在旦夕,你叫我如何不焦躁?”
    “陛下,如今中山的军马尽在城,陛下孤身回平城,若是何越遣偏师于路埋伏,万一有个意外,全国震动,平城将难以久守。虽然叶括突袭盛乐,但是以一万五千骑兵想要攻陷平城,那是不可能的,若何越不迅速增兵盛乐,休想在半年之内攻下平城。陛下切勿中了何越奸计。”
    崔浩的话让拓跋焘回省过来,点头道:“你说的不错,何越亲率军队攻陷河内郡就是要让我们调动中山的人马。叶括一万五千人还不足以攻陷平城,就算申浦不要后路集中全力攻打平城也至少需要数月的时间。”
    看到拓跋焘双眉紧皱陷入深思,崔浩松了口气。
    拓跋焘接着问道:“虽然如此,但是叶括在平城之外停留令平城难安,若是城中有反叛之人……南方的军队一时半会难以北上,你认为能否从库莫奚等地借兵回援平城。”
    崔浩吓了一跳道:“万万不可,库莫奚契丹等地之兵皆是外族,虽然会听陛下之命回援平城,但是一旦叶括退回盛乐,难保他们不在平城作乱,此正是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那要如何做才行?”
    拓跋焘到底年轻焦躁见何越军队突然进逼平城有些沉不住气。
    崔浩道:“如今中山军马不多,陛下不宜回师平城。先可扬声马上回援令安抚平城人心,另外可让司马楚之立刻返回中山,夺其兵权。司马楚之手下有三万多人,再加上中山现在的禁军,要回平城也安全一些。”
    “为何要夺司马楚之的兵权?”拓跋焘诧异地问道,随即明白过来,点头道:“好。那就按你说的去办。”
    拓跋焘即刻班师回平城的消息放出,果然如崔浩所言,叶括退回盛乐,各地虚惊一场。接着司马楚之的军队返回中山被拓跋焘夺了兵权,拓跋班师回平城。
    申浦进驻盛乐之后,立即修复城池,安排防御工事,叶括骑兵屯驻盛乐城外,常鸣远率军进入统万城。
    拓跋焘回到平城,接纳崔浩的建议没有直接进攻盛乐,而是在南方调兵遣将,让杜超回镇城,等南方各地的军队安排妥当之后,令长孙浩返回平城。
    叶括申浦攻占盛乐令拓跋焘如鲠在喉,长孙浩的军队一回到平城,就被拓跋焘派去攻打盛乐。
    叶括的骑兵后撤二十里,申浦固守盛乐城,长孙浩在叶括和申浦的配合下,数次进攻尽被击退,最后只好退回平城。
    平城内的鲜卑贵族们见盛乐难以攻下,而平城距离盛乐不过二百两,骑兵数日之内便可到达,这令他们惶惶不安。(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五章 议论迁都
     更新时间:2009…9…22 18:10:07 本章字数:3694
    越从河内郡撤兵之后返回长安,还没有坐稳就让人把T'度和宣传部长周薪叫来。
    两人进来之后,何越对李度道:“总参谋长,有件事情要和你商议。周部长不用走,这事情跟你有些关系。”
    李度问道:“秦王有什么事情要和属下商议?”
    “拓跋焘在叶括打破盛乐之后,急急回到平城,情报部已经上报长孙浩攻打盛乐的详细情况。拓跋对盛乐必然还会继续进攻,总参谋部有什么计划?”
    “总参谋部建议在北方继续加派兵力,无论如何也要守住盛乐。盛乐距离平城不过两百里,总司令已经调派王陌回北望城,他的骑步兵在长距离增援方面非常不错。”
    何越对李度道:“总是守城,盛乐迟早会被拓跋焘攻下,另外北方的柔然也是潜在的敌人之一,以一敌二,徒然损兵折将。
    我有个建议,你们总参谋部和宣传部考虑一下。”
    “什么建议?”  何越笑道:“让拓跋焘迁都。”
    “这……”李度和周薪的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
    何越解释道:“我知道要让拓跋焘迁都那是比登天还难,不过这可以减轻盛乐城受到的压力。只要我们在魏境内传播迁都的好处,平城的鲜卑贵族和汉人贵族们就会陷入争执之中,他们会为各自的利益争吵不休。只要这一招奏效,就能够让平城的贵族们分裂成两派,让拓跋焘迁都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但是我们只要小小地宣传一番,就能够打到让他们内讧的效果,目的就是让拓跋焘忙于灭火。”
    李度两眉一挑,露出一个玩味的笑容,点头道:“秦王果然好计策,这事情我让总参谋部和宣传部配合试试看,如果拓跋焘真的迁都南下,那么要灭拓拔魏指日可待。就算拓跋焘顶住压力不迁都,也要安抚各个贵族,再派兵攻打盛乐可能会有心无力。再不济也可以给申浦叶括两人争取更多的时间加固城防。”
    “不错。周部长觉得这办法可行吗?”
    周薪想了一下道:“应该不是难事。现在我们跟拓拔魏接壤。不管是从北方进入魏境还是从南方进入魏境。我们都有众多地通道。不过属下认为最好是从衮州青州进入魏境。如今衮州青州战事已毕。魏军没有太多地驻军。而且冀州等地汉人较多。也容易蒙混过关。”
    “好。你跟总参谋部地人商议好此事。立即执行。越快越好。”
    迁都在战事纷乱地时候层出不穷。尤其是北方胡族在南下中原之后因为战事地需要经常性地迁都。战胜为了攻取敌人更多地土地把国都迁往前线。便于指挥。或者因为战败。国都难以守御。因此迁都避祸。再加上胡人本身就没有深刻地国都观念。因此迁都是极其寻常地事情。
    就是拓拔魏本身一开始建都云中。由于云中残破。之后又迁都盛乐。后来又迁都平城。拓跋嗣时。由于北方柔然经常南下。有汉人贵族建议迁都城。由于鲜卑贵族和崔浩地反对。最后迁都城地事情不了了之。
    不过现在何越攻占盛乐。在盛乐驻留大军威胁平城。迁都地事情在何越宣传部地传播下再次被人提起。只是这次迁都不是要将都城从平城迁到城。而是迁到魏国地中心地带中山。
    首先提出迁都之议的是汉人士族范阳卢氏,在一次早朝时卢例之正式向拓跋焘提出迁都的建议。
    这建议一提出来,几位鲜卑贵族立刻想到数年前拓跋嗣时的迁都之议,马上对此进行反驳。
    虽然卢例之之后再没有说话,不过迁都之议在平城开始沸沸扬扬起来。以范阳卢氏为代表的迁都派开始游说各个掌握大权的文官武将。
    盛乐被何越占据跟柔然人不时南下,那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情,何越驻军盛乐,平城就是前沿阵地,何越的军马动不动就能够到达平城进行攻城。这跟柔然人偶尔南下劫掠那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在范阳卢氏的游说之下,不仅代表汉人贵族的清河崔氏,太原王氏,代郡穆氏纷纷响应,就连一些鲜卑贵族也表示支持。
    在何越长期驻留在盛乐,北方柔然又有可能南下的时候,恋栈旧土在经过这么多年之后变得可有可无。再说平城西临盛乐,一个不好就有被攻破之险,所以在南方已经争取到不少利益的鲜卑贵族们跟汉人士族一样认为迁都中山更好。
    但是另外没有得到更多利益的鲜卑贵族当然不干了,要是迁都中山,平城附近军马马
    减少,以在平城北方放牧的贵族利益尽失,这样的事'T不能接受。
    除了这些没有在南方得到利益的贵族之外,还有不少的武将们认为不能迁都,而许多文官则表示可以迁都。
    迁都的议论让崔浩变得门庭若市,自从这议论声起之后,崔浩就忙于迎来送往,自己的事情倒是被搁在了一旁,由于崔浩深得拓跋焘的信任,这更让他雪上加霜,忙得焦头烂额。
    对于迁都拓跋焘也同样有些难以取舍,似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且双方势均力敌,让拓跋焘难下决定。
    虽然拓跋焘掌握魏国大权,但是和汉人的中央集权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拓跋焘每次征战的军马大部分都是从鲜卑贵族们手下调集,因此照顾鲜卑贵族的利益显得尤为重要。
    没有重大的战事发生,何越如销声匿迹了一样,似乎专门等着拓跋处理这件事情一样。
    最后拓跋焘命人将崔浩召入皇宫。
    “平城内如今迁都声四起,白马公应该有所耳闻,据近侍们回报,白马公府第这几天如同过年一般热闹,想必有许多人找白马公议论此事吧?”
    拓跋焘一如往常一样称呼崔浩的爵位,而不是直呼其名。
    崔浩苦笑道:“确实如此,这段时间来平城内议论纷纷,臣下有所耳闻。”
    “那么白马公认为此事应该如何解决?”
    崔浩拱手躬身道:“此事乃国家大事,不应过问臣下,陛下最好在朝会时,聚集众人商议此事。”
    拓跋焘向崔浩问道:“那白马公以为如何?”
    崔浩沉吟不语,好半晌才道:“何越只是这么一个小小手段就让平城两派纷争,这事情据臣下看来应该是从何越方面来的。数年前平城也有过迁都之议,那时是因为要方便南下,但是由于鲜卑贵族们不愿舍弃北地,最后不了了之。此事陛下应该谨慎处理,臣不宜过多参与。”
    崔浩的表态让拓跋焘心里有些明白,崔浩身为清河崔家的代表又得自己的器重,是否迁都决定着崔家能够获得多少利益,因此崔浩置身事外是不想令自己猜疑他。
    同时也告诉了拓跋焘迁都与否会影响各个方面的利益,不仅仅是对魏国的利弊而已。
    拓跋焘见崔浩不愿多说,叹了口气,现在他心里有一个想法,就是把魏国内的所有贵族士族一网打尽,把所有的权利都集中在自己的手上。连崔浩也迫于家族的利益而不愿对自己明说,可见贵族们的危害到了何种程度。
    虽然心里是这么想的,但是拓跋焘也仅仅只是想想而已,最后无奈地道:“好吧,那么明天早朝时聚众议论。”
    崔浩走出皇宫之后,次日在早朝议论是否迁都的事情不胫而走。
    消息传出之后,各方不断碰头联络,安排次日早朝如何打动拓跋。各地文官武将摩拳擦掌要一显身手。
    崔浩回到府第之后,一个护卫走进他的书房对崔浩道:“公爷,何越在盛乐派驻重兵之后,再没有任何行动,听关中传来的消息说,何越似乎有意西征北凉。另外逃入吐谷浑的乞伏炽磐在吐谷浑病亡。”
    “乞伏炽磐病死了?”崔浩向护卫问道。
    “是的,关中的消息是这么说的。”
    崔浩叹了口气道:“难怪何越会西征,乞伏炽磐病死之后,何越在抱罕的军队可以大量减少,多出来的军队就能够西征北凉。一旦沮渠蒙逊被何越打败,何越下一步肯定是要跟西凉结盟,减少在姑臧的兵力。看来这次迁都的议论就是从长安出来的。”
    “根据上次的消息,迁都的议论最初是从衮州方面过来,说不定是刘义隆散布的。”
    “绝无可能,我们迁都南下,对于刘义隆来说压力大增,这事情只有对何越攻打北方有利,对刘义隆没有任何好处,所以刘义隆绝不会传出这样的话来,他还恨不得我们迁都到漠北呢。我们要是迁都中山只有何越跟北方的柔然有好处。”
    崔浩说完之后摆摆手道:“好了,你下去吧,关中有消息的话,随时向我回报。”
    护卫应声之后离开崔浩的书房。
    迫于家族的压力,崔浩并没有参与是否迁都的议论之中,然而平城的势力已经不可避免地相互倾轧,在何越的手段下,魏国还能支持多久?崔浩心里也没有数。(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一百三十六章 北凉求援
     更新时间:2009…9…23 17:25:05 本章字数:3551
    城皇宫内,魏国的文官武将各个利益攸关者济济一堂T都的事情,拓跋焘以为这样的讨论一两天内就会落幕没有想到愈演愈烈,双方争论不休。
    在拓跋焘陷身于是否迁都的议论中时,何越从长安增兵姑臧,正式对北凉进行用兵。除了何越亲自从长安带领出发的三万骑兵之外,还有抱罕被调往姑臧的两万步兵,这些人马加上姑臧城原本的守军,让姑臧城变得有些拥挤起来。
    何越到来之后,钱牧带军进入武兴郡,并且开始修复武兴郡城的城池。
    沮渠蒙逊还没有从去年的打击中回复过来,见何越增兵姑臧,忙召集手下众人商议应对之策。
    沮渠蒙逊虽然去年被钱牧狠狠地摆了一道,但是他并没有对手下众将处罚,而是自引其咎。同时发展生产,训练士卒要报一箭之仇。
    沮渠蒙逊对众人道:“何越如今陈兵姑臧,步步为营,我们去年失利之后,依然没有能够恢复,现在与何越在姑臧城的军队相比,我们完全处于劣势。此际危急存亡关头,你们又何良策御敌?”
    何越亲自领兵到姑臧城来,虽然没有说一定要灭掉北凉,然而北凉自从丢失姑臧之后,剩下的城池不多,以何越现有的兵力完全能够拿下整个姑臧。再加上西凉蠢蠢欲动,沮渠蒙逊说现在是存亡关头,并没有任何夸张之意,一个不小心就是亡国。
    去年因为太过于肯定己方防御,而被钱牧从沙漠进军打破张掖的房心里惶惶,虽然沮渠蒙逊并没有怪罪他,而且对他更加器重,但是造成去年重大损失,他认为自己要负上大半的责任。唯一能够一洗去年之耻的就是打败何越,现在何越亲自领兵前来,可以说是正合他意。
    其他的人也跟房一样,多多少少在郭烈、钱牧等人手上吃过亏,因此摩拳擦掌要与何越一较高下。
    房上前对沮渠蒙逊道:“大王,我们虽然兵将不如何越众多,但是胜在守城。何越屠戮甚众,北凉子民没有谁愿意看到城破的,因此臣以为我们必须坚壁清野、固守城池,不让何越有任何可趁之机,如此一来何越在此必然会迁延时日。”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